心脏解剖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脏的结构课件

心脏的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 部偏左的位置,被肋骨和胸骨
所保护
心脏的形态:心脏是一个中空 的肌肉器官,外形略呈倒置的
圆锥形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房
位置:心脏的上方
功能:接收静脉血并泵入 心室
结构:分为左心房和右心 房
连接:与心室相连通
心室
心室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泵血并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淋巴液:淋巴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 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免疫细 胞,具有免疫功能。
淋巴循环: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补 充,它可以将淋巴液从心脏输送到全 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也可以将免 疫细胞从淋巴结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心脏的免疫防御系统
心脏免疫细胞的组成: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心脏将二氧化碳等 废物从身体其他部 位返回至肺部,再 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心脏还负责调节血 压,确保血液在全 身循环畅通
心脏通过排除废物 ,维持身体内环境 的稳定和健康
心脏的生理变化
心动周期
过程:心房收缩、心室收缩、 心房舒张、心室舒张
定义: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 次所经历的时间
特点:心脏每搏输出量相同, 但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
心室分为左心室和右心室,分别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负责将氧气丰富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心室的肌肉壁厚实且具有弹性,能够承受高压和快速的血流,确保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
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心脏搏动的主要原因,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入到主动脉和 肺动脉中。
瓣膜
瓣膜的种类: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瓣膜的作用:控制血液流向,确保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正常进行 瓣膜的结构:由多个薄片组成,可以开合 瓣膜的疾病:狭窄、关闭不全等
心脏解剖概要PPT课件

心脏解剖
心脏位置
位于中纵 隔,2/3位于 左侧胸腔, 1/3位于右侧 胸腔,心尖 指向左前下 方,心底朝 向右后上方
心 脏 毗 邻
上与大血管移行,下坐落于横膈上,两侧为肺脏,前为胸骨 和肋骨覆盖,后与支气管、食管、降主动脉毗邻
心脏外形 心蒂(上面)
心底(后面) 右缘
左缘
胸肋面(前面)
膈面(下面)
心尖
心脏结构
➢ 四个心腔 ➢ 两支大动脉、两支腔静脉、肺静脉 ➢ 四组瓣膜 ➢ 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系统 ➢ 心脏纤维支架 ➢ 心包
血 流 动 力 学
右室解剖 隔叶 前叶 后叶
三尖瓣隔 瓣附着环 将膜部分 成房室部 和室间部
后组 内侧
前组 后组
左房解剖:内部观
1.耳部 2.窦部:
肺静脉
左房解剖:窦部
正常心脏超声诊断
心脏解剖概要
二、正常人的心脏超声
(一)心脏的解剖生理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胸骨后左缘3—5 肋间,心尖在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 方,与右室相连的肺动脉在前,与左室相 连的升主动脉(AAO)在后,右房与上、 下腔V相通, LA与两对肺V相通,冠状沟从 外形上把心脏分为房室两部分,心脏是个 中空的肌质器官,由房间隔(IAS)和室间 隔(IVS)将其分为左、右心,左房室口有 二尖瓣(MV),右房室口有三尖瓣(TV), 主A根部有主动脉瓣(AV),肺A根部有肺 动脉瓣(PV)。
冠状静脉分布
深静脉系统:心最小静脉 浅静脉系统;心前静脉、冠状窦系统(心大静脉、心小静脉、心 中静脉、冠状窦)
心包解剖
纤维层 浆膜层:脏层、壁层、心包腔
纤维层 浆膜层:脏层、壁层、心包腔
经肺部气体交换后的含氧气血经4条PV(肺静脉)→LA (左房)→ MV(二尖瓣) → LV(左室)→AO→各级中 小A到全身毛细血管→ 小中V →IVC(下腔静脉),SVC (上腔静脉) →RA (右房)→TV(三尖瓣) →RV(右室) →PA (肺动脉)→肺内气体交换,这就是心脏血流循环。
最新心脏解剖讲义PPT课件

• 冠状窦(coronary sinus) 位于心膈面的冠 状沟内,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其右端开口于 右心房心绝大部分静脉血流入冠状窦
• 心大静脉:在前室间沟内与前室间支伴行,向 后上至冠状沟,再向左绕行至左室膈面注入冠 状窦左端
• 心中静脉:与后室间支伴行,注入冠状窦右端
• 心小静脉:在冠状沟内与右冠状动脉伴行,向 左注入冠
• 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左瓣环外侧与二尖瓣环连接处 • 主动脉瓣环/肺动脉瓣环由三个半环形纤维束构成,位于三个半月瓣基
底部 • 膜性的瓣膜间隔/主动脉下隔:主动脉左瓣环与后瓣环相对缘之间 • 脏内有四个瓣膜,即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 肺动脉瓣,这些瓣膜
像阀门一样使血液往一个方向行进,如果瓣膜出现狭窄,血流就会出 现梗阻。
• 尿毒症毒素的作用:CRF时有害的代谢产物蓄积于体内,毒素抑制心 肌引起心肌病变,导致心肌功能减退和心功能衰竭。
• 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中毒:CRF时因电解质紊乱使心肌电及心肌兴奋 性改变,从而导致心律紊乱和心功能衰竭。
• 肾性贫血:CRF患者长期贫血使心肌缺氧,心肌功能减退。由于机体 代偿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加,日久心脏因负荷过重、心肌缺氧可 导致心功能衰竭。
•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 心脏的四个心腔 • 心脏的血管及血流方向 • 心脏的瓣膜特点及作用 • 心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心脏的瓣膜特点及作用
心脏的瓣膜特点及作用
• 右纤维三角: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之间,又称中 央纤维体
• Todaro腱:右纤维三角前方与室间隔膜部延续,向后发出圆形纤维束 ,位于右心房心内膜深面
• 右心室略呈尖端向下的锥体形,锥底被位于 后上方的右房室口和左上方的肺动脉口占据
• 右心室腔被一弓形的肌性隆起即室上嵴分为 窦部(右心室流入道)和漏斗部(流出道)
• 心大静脉:在前室间沟内与前室间支伴行,向 后上至冠状沟,再向左绕行至左室膈面注入冠 状窦左端
• 心中静脉:与后室间支伴行,注入冠状窦右端
• 心小静脉:在冠状沟内与右冠状动脉伴行,向 左注入冠
• 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左瓣环外侧与二尖瓣环连接处 • 主动脉瓣环/肺动脉瓣环由三个半环形纤维束构成,位于三个半月瓣基
底部 • 膜性的瓣膜间隔/主动脉下隔:主动脉左瓣环与后瓣环相对缘之间 • 脏内有四个瓣膜,即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 肺动脉瓣,这些瓣膜
像阀门一样使血液往一个方向行进,如果瓣膜出现狭窄,血流就会出 现梗阻。
• 尿毒症毒素的作用:CRF时有害的代谢产物蓄积于体内,毒素抑制心 肌引起心肌病变,导致心肌功能减退和心功能衰竭。
• 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中毒:CRF时因电解质紊乱使心肌电及心肌兴奋 性改变,从而导致心律紊乱和心功能衰竭。
• 肾性贫血:CRF患者长期贫血使心肌缺氧,心肌功能减退。由于机体 代偿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加,日久心脏因负荷过重、心肌缺氧可 导致心功能衰竭。
•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 心脏的四个心腔 • 心脏的血管及血流方向 • 心脏的瓣膜特点及作用 • 心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心脏的瓣膜特点及作用
心脏的瓣膜特点及作用
• 右纤维三角: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之间,又称中 央纤维体
• Todaro腱:右纤维三角前方与室间隔膜部延续,向后发出圆形纤维束 ,位于右心房心内膜深面
• 右心室略呈尖端向下的锥体形,锥底被位于 后上方的右房室口和左上方的肺动脉口占据
• 右心室腔被一弓形的肌性隆起即室上嵴分为 窦部(右心室流入道)和漏斗部(流出道)
心脏解剖PPT学习课件

C
B 收缩与舒张运动,心脏在胸腔内的移动 C 收缩与舒张运动,心脏在胸腔内的移动, 心脏沿长轴的旋转运动
20
心脏的收缩、舒张特性
心肌收缩特性:指心脏前、后负荷,心肌收缩性 能和心脏泵血之间的关系
前负荷:容量负荷,以左室舒张末容积表达
后负荷:心室排血到大动脉的阻力,压力负荷 心肌收缩性能:实际上指的是心肌收缩能力,如 前后负荷不变,它主要受神经、体液的调节。 正常生理限度内,心肌初长度与心肌收缩力成 正比
35± 80±
50±
100± 130±
36
下列哪一部分在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的供血范围 A
A 左室侧壁 B 右室后壁 C 右心室
D 窦房结或房室结
E 室间隔前1/3
回旋支供应范围: 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左房。
37
关于心脏Frank-Starling 机制的 E 描述,正确的是 A 随着心率的增加,心室收缩力增加 B 增加外周阻力将会降低每搏输出量 C 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乘积等于心输出量 D 随着心率增加,静脉血流减少 E 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量的增加引起心搏出 量增加
11
左侧房室腔
左心房
位置:位于心脏的后部,右心房的左后侧
毗邻:后方有食道、降主动脉胸段
肺静脉:四支
左心耳:位于左房前,锥形,内有较多梳状
肌,血流缓慢时容易形成血栓。
12
左侧房室腔
• 左心室 位于右心室左后侧,左心房通过二尖瓣开口于左 心室,壁厚7-11mm,下1/3部分呈圆锥形
• •
17
心动周期
一、等容收缩期 二、快速射血期 三、缓慢射血期
四、等容舒张期
五、快速舒张期 六、减缓慢舒张期 七、心房收缩期
心脏简要解剖PPT课件

肌电活动无直接关系,与心电关系不大 。
易损期: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的一小段时期,落 在此处的激动易引起心房、心室肌的颤动,诱发恶性 心律失常。
2、应激期:心肌的静息状态,刺激只要达到阈值 即可引起反应。
不 不应期存在的意义:不应期对心脏有生理性保
护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可使心脏每次兴奋后可得 到充分休息,免受过频刺激。
不应期的影响因素: 1.心率 心率快则不应期短,心率慢则不应期
(二)兴奋性(应激性) 心肌对刺激能发生反应
的特性称为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兴奋性在心动周期的 不同阶段有很大差别。心动周期分为不应期(又分为 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和应激期。
分类: 1、不应期:(1)绝对不应期:心肌细胞受到刺 激后给任何强大的刺激也不反应的一段时期。 (2)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后,较强的刺激可 发生较弱的反应。
心肌细胞分为两种:
①具有收缩功能,但传导、激动 比较缓慢的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 胞)。
②具有起搏功能,传导迅速的特 殊分化细胞,这种细胞构成心脏 的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包括: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 束(希氏束)、左右束支、浦氏 纤维
心脏的传导系统
(一) 窦房结(S)心脏正常激动的起源,是正常 的心脏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于右心房交接处的 心外膜下1mm处。分头、体、尾三部分,从由上 到左下后包绕上腔静脉,体积长10-20mm、宽25mm、厚2mm,细长呈新月形。
四、心脏的神经分布 交感神经:分布较广,为心脏
的促进神经。兴奋时分泌儿茶酚胺 类物质,使心率增快,自律性增高 ,收缩力增加,传导加速,冠脉扩 张。
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乙酰胆 碱,使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收 缩力减弱,传导减慢,冠脉收缩。
五、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易损期: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的一小段时期,落 在此处的激动易引起心房、心室肌的颤动,诱发恶性 心律失常。
2、应激期:心肌的静息状态,刺激只要达到阈值 即可引起反应。
不 不应期存在的意义:不应期对心脏有生理性保
护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可使心脏每次兴奋后可得 到充分休息,免受过频刺激。
不应期的影响因素: 1.心率 心率快则不应期短,心率慢则不应期
(二)兴奋性(应激性) 心肌对刺激能发生反应
的特性称为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兴奋性在心动周期的 不同阶段有很大差别。心动周期分为不应期(又分为 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和应激期。
分类: 1、不应期:(1)绝对不应期:心肌细胞受到刺 激后给任何强大的刺激也不反应的一段时期。 (2)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后,较强的刺激可 发生较弱的反应。
心肌细胞分为两种:
①具有收缩功能,但传导、激动 比较缓慢的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 胞)。
②具有起搏功能,传导迅速的特 殊分化细胞,这种细胞构成心脏 的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包括: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 束(希氏束)、左右束支、浦氏 纤维
心脏的传导系统
(一) 窦房结(S)心脏正常激动的起源,是正常 的心脏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于右心房交接处的 心外膜下1mm处。分头、体、尾三部分,从由上 到左下后包绕上腔静脉,体积长10-20mm、宽25mm、厚2mm,细长呈新月形。
四、心脏的神经分布 交感神经:分布较广,为心脏
的促进神经。兴奋时分泌儿茶酚胺 类物质,使心率增快,自律性增高 ,收缩力增加,传导加速,冠脉扩 张。
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乙酰胆 碱,使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收 缩力减弱,传导减慢,冠脉收缩。
五、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15
(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
• 1、血流具有时相性 在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过程中, 左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即心脏收缩 期冠脉血流暂停或显著减少,而舒张期冠脉血流明显增多。 右心室由于心室壁薄、心肌收缩力弱,所以右心室冠状动 脉血流没有明显的时相变化。
• 2、冠脉血流量大 占心输出量的5%-10%,安静状态时血 流量为300-400ml,运动时可增加4-5倍。
完整最新版课件
13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 供应心肌 前降支心 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 回旋 支 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 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 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
完整最新版课件
14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 供应心肌 前降支心 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 回旋 支 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 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 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
完整最新版课件
5
完整最新版课件
6
•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 张时出现血液反流。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 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 不相通。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 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 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 出口为主动脉。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完整最新版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二心脏的内部解剖
•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 脉、静脉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 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室 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 膜是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 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 称主动脉瓣。
《心脏应用解剖学》课件

特点
心肌细胞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可兴奋性,能够自发产生节律性兴奋 并传导至整个心脏。
心传导系
01
02
03
定义
心传导系是指一系列特殊 的心肌细胞组成的网络, 负责心脏的电信号传导。
功能
心传导系主要负责将电信 号从窦房结传导至整个心 脏,使心脏有节律地收缩 和舒张。
特点
心传导系由窦房结、房室 结、房室束和左右束支等 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连 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心脏应用解剖学》PPT课 件
目录
• 心脏解剖学概述 • 心脏的解剖分区 • 心脏的解剖层次 • 心脏的血液供应 • 心脏的神经支配 • 心脏的生理功能
01
心脏解剖学概述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词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两肺之间,呈圆 锥形。
详细描述
心脏的位置在胸腔中部,大约在第二 至第六肋骨之间。它的形态呈圆锥形 ,底部朝上,顶端朝下。心脏的大小 与成年人的拳头相近。
01
副交感神经起源于脑干和胸腹腔各器官的周围神经元,发 出节后纤维。
02
节后纤维通过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膜 的胆碱能受体,导致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和传导减慢。
03
副交感神经在维持机体静息状态下的生理平衡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
心脏的感觉神经
心脏的感觉神经主要负责传递 心脏受到的刺激和伤害性信息
心脏的解剖结构
总结词
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负责泵送 血液。
详细描述
心脏由四个心腔组成,包括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心房负责 接收血液,而心室则负责将血液泵送到肺部或全身其他部位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以确保血液只按照一个方向流动 。
心脏的功能
心肌细胞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可兴奋性,能够自发产生节律性兴奋 并传导至整个心脏。
心传导系
01
02
03
定义
心传导系是指一系列特殊 的心肌细胞组成的网络, 负责心脏的电信号传导。
功能
心传导系主要负责将电信 号从窦房结传导至整个心 脏,使心脏有节律地收缩 和舒张。
特点
心传导系由窦房结、房室 结、房室束和左右束支等 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连 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心脏应用解剖学》PPT课 件
目录
• 心脏解剖学概述 • 心脏的解剖分区 • 心脏的解剖层次 • 心脏的血液供应 • 心脏的神经支配 • 心脏的生理功能
01
心脏解剖学概述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词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两肺之间,呈圆 锥形。
详细描述
心脏的位置在胸腔中部,大约在第二 至第六肋骨之间。它的形态呈圆锥形 ,底部朝上,顶端朝下。心脏的大小 与成年人的拳头相近。
01
副交感神经起源于脑干和胸腹腔各器官的周围神经元,发 出节后纤维。
02
节后纤维通过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膜 的胆碱能受体,导致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和传导减慢。
03
副交感神经在维持机体静息状态下的生理平衡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
心脏的感觉神经
心脏的感觉神经主要负责传递 心脏受到的刺激和伤害性信息
心脏的解剖结构
总结词
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负责泵送 血液。
详细描述
心脏由四个心腔组成,包括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心房负责 接收血液,而心室则负责将血液泵送到肺部或全身其他部位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以确保血液只按照一个方向流动 。
心脏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一 、心
心(heart) :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 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
心内部被心间隔分为四个腔:左心 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 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在房 室口与动脉口处均有瓣膜,可顺流 而开启,逆流而关闭,保证血液定 向流动。
;.
5
二、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 管、静脉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 的循环流动称血液循环。
2、血液循环途径:一是心脏和肺部之间的循环,即 肺循环,它使血液获得氧气;一 是心脏和全身组织之间的循环, 即体循环,它将氧气和养料运输 到全身组织。
;.
6
▪ 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 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 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 交换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 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 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大 循环)。
▪ 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 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 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 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 环)。
;.
7
▪ 是不是动脉血管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血管流的都是静脉血?
左心房:连通 左心室:连通 右心房:连通 右心室:连通
血肺管静,脉流
血管,流 血主管动,脉流
;.
11
(二) 心脏的外形
心是一个中空的肌性纤维性器官,形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 ,周围裹以心包,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尚有4条沟 :
;.
12
1、一尖
即心尖 , 圆钝、游离,由
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 方,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 中线内侧1- 2cm处可扪及 心尖搏动。
;.
13
2、一底
心脏的解剖
;.
1
主要内容
第一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第二 心脏的解剖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二、血液循环
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传导系 四、心的血管
;.
2
第一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
3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 和静脉组成,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 。
动脉血:携氧量多, 含大量营养物 质,呈鲜红色;静脉血:携二氧化碳 量多,含代谢物质(废物),呈暗红色。
;.
18
③ 房间沟:在心底,是上 、下腔静脉与右肺静脉 交界处的浅沟,为左、 右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 。
;.
19
二、心腔
;.
20
(一)右心房
右心房:分固有心房、腔静脉窦 ,二者以界嵴为界。
① 固有心房:有梳状肌、右心耳 。
② 腔静脉窦内3个开口:上腔静脉 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卵圆窝--是胚胎时期左、右心房的交通孔 ,即卵圆孔。出生后逐渐闭合,若出 生半年以上卵圆孔不闭合,就形成一种叫卵圆孔未闭的先天性心脏病。)
;.
30
四、心的血管
;.
31
1、冠状动脉:是环绕在心脏表面为心肌供氧的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 动脉,左、右两支均在心外膜的深面。
;.
32
① 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的右窦 ,行于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 达冠状沟后,向右绕过右缘,沿 心下缘,自右向左行,此支称右 缘支,向下行于后室间沟内,称 后降支。
;.
33
② 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的左窦 ,主干很短,约5-10mm,向左 行于左心耳及肺动脉干之间,然 后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左冠状 动脉的分叉处常发出对角支,向 左下斜行。
上、血下管腔,静流脉
血。 血。 血。 血。
肺动脉
动脉 动脉 静脉 静脉
肺静脉流动脉血 肺动脉流静脉血
;.
8
第二 心脏解剖
;.
9
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
10
(一) 心脏的位置
▪ 心约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位 于正中线的右侧,前方对向胸骨体 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 椎;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方 连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邻膈。
;.
21
(二)右心室
右心室:以室上嵴为界分流入道 和流出道。
① 流入道:有右房室口、三尖瓣、 乳头肌、腱索、隔缘肉柱。
② 流出道:有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
(动脉圆锥:右室流出道又称动脉圆锥,位于右心室前上方,因内壁光滑 无肉柱,呈锥体状,故称动脉圆锥。)
;.
22
§ 三尖瓣:起自三尖瓣环,分为 隔瓣、前瓣和后瓣。三尖瓣在 心室舒张时开放,心室收缩时 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房 。
§ 肺动脉瓣:为三个半月形袋状 瓣膜,即前、左、右瓣,肺动 脉瓣在心室收缩时开启,心室 舒张时关闭,阻止血液返流入 心室。
;.
23
(三)左心房
左心房:有肺静脉的4个入口,分 别为左肺上、肺下静脉和右肺上 、肺下静脉。
;.
24
(四)左心室
左心室:分流入道和 流出道。 ① 流入道:有左房室口、二
尖瓣、乳头肌、腱索。 ② 流出道:有主动脉口、主
;.
2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7
三、心传导系
;.
28
1、心传导系由一种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两类:
① 普通心肌细胞:是构成心房壁和心室壁的主要部分, 主要功能是收缩。
② 特殊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其主要功能是 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的节律性活 动。
;.
29
2、心传导系由特殊的心肌细胞构 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 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 和Purkinje纤维网。
动脉瓣。
;.
25
主动脉瓣:为三个半月形膜片,每 瓣袋状凹陷称为主动脉窦,依其位 置可分左、右、后三个窦,左、右 窦的动脉壁上,分别有左、右冠状 动脉的开口。瓣膜的游离缘相互密
接以防止血液逆流。
二尖瓣:分为前瓣和后瓣。瓣膜的边 缘通过腱索连于乳头肌。心室收缩时 ,乳头肌对腱索产生一垂直的牵拉力 ,使二尖瓣有效的靠拢、闭和。
即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主
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 房构成,是大血管出入的 部位,有上腔静脉、肺动 脉、主动脉和肺静脉。
;.
14
3、两面
① 胸肋面(前面):心脏的前面 与胸骨体和肋 软骨相邻,故称
胸肋面。胸肋面朝向前上方, 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 。
② 膈 面(下面):心脏的下面位
于膈上,故称膈面。朝向下方并 略朝后。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
15
4、三缘
① 下缘:介于膈面与胸肋面之 间,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② 左缘:居胸肋面与肺面之间, 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 成,小部分由左心房构成
③ 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 成。
;.
16
5、四条沟
① 冠状沟:是近心底处的一条
环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表 面分界。
;.
17
② 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 分别在心室的胸肋面和 膈面,是左、右心室在 心表面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