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盖梁计算

合集下载

预应力盖梁张拉力、伸长值计算案

预应力盖梁张拉力、伸长值计算案

桃巴高速LJ3合同段预应力盖梁张拉力、伸长值计算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4-2003)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4、《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5、桃巴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桥梁)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7、四川省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LJ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二、预应力张拉施工本工程采用后张法施工,应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图所示施工工艺流程,对各流程的施工要求进行阐述。

具体张拉顺序为:张拉顺序:100%N1→100%N2→100%N3。

预应力钢绞线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采用伸长值和张拉力双控,以张拉力为主,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应控制在±6%之间。

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本项目预应力盖梁钢束有三种布置形式,具体布置图见下图:盖梁钢束布置图一:盖梁钢束布置图二:盖梁钢束布置图三:盖梁钢束布置图一适用于石桥河右线1号大桥5、8、9、10、11、12、13、14、15号墩盖梁,盖梁钢束布置图二适用于石桥河左线2号大桥5、6、9号墩盖梁,盖梁钢束布置图三适用于桅杆田丫大桥所有盖梁。

其中石桥河右线1号大桥12~15号墩盖梁采用单端张拉,其余预应力盖梁采用双端张拉。

三、预应力张拉伸长量及张拉力计算1、预应力施工及主要技术参数本项目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的预应力筋张拉必须在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5%以上及混凝土龄期达到7天以上时方可进行。

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σcon =0.75×1860=1395Mpa,两端对称同步张拉。

锚下张拉控制力=σcon×A P×股数(kN)。

预应力相关参数如下:预应力钢绞线:fpk=1860Mpa;弹性模量: Ey=1.95×105Mpa;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²):A P=140mm²(厂家提供);管道摩擦系数:u=0.15;管道偏差系数:k=0.0015钢筋回缩和锚具变形;6mm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ΔL=(1)Pp=(2)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注意不等于各分段的起点力与终点力的平均值(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²);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各曲线段的切线夹角和(rad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 等于L (m ); k —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 ),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预应力盖梁计算与分析,PPT格式,编制于2021年,共22P

预应力盖梁计算与分析,PPT格式,编制于2021年,共22P

荷载数值取值:单车道支反力/2 简支结构: [( L左+L右) ×10.5/2+集中力]/2 连续结构:上部结构模型提取
车道线加载方式:支座稀疏结构(现浇箱梁)—虚拟横梁
张拉方式:单端 or支双座端密集结构(预制结构)—盖梁
沉降数值:-x mm
8
PART I 盖梁概述
2、有限元建模
(2)普通钢筋
➢ Civil 设置:特性
Reason2:盖梁计算为整体分析
作用分项系数:1.4
Reason3:车辆荷载就指的是通规中规定的550kN的车辆
荷载冲击系数:上部结构计算采用的移动荷载冲击系数
设置位置:移动荷载工况比例系数
力。
Tip:在正常使用状态荷载组合中,移动系数需要手动调节,不计冲击
荷载模拟方式:集中力加载到盖梁上
移动荷载 横向移动荷载 车辆荷载
截面管理器
钢筋
盖梁顶20根@120mm 纵向钢筋
盖梁底18根@120mm
➢ Cdn 设置:鼠标左键双击单元
抗剪钢筋 肢数:10,间距:120mm 配筋:设置纵向钢筋
剪扭钢筋 True Sv(钢筋间距 ) Asv(钢筋面积)
虚拟横梁与盖梁:刚性连接(刚体)+弹性连接(一般)
(3)边界条件 盖梁与桥墩:刚性连接(刚体)or 弹性连接(固定)
盖梁计算跨径:(10.46+5.1+10.46)m 配束结果:单端张拉 18-12∅s15.2(束数-丝数 直径)
(2)双柱-双悬臂&单门架
上部结构:30m简支小箱梁 下部结构:盖梁截面:矩形(1.3×2.4~2.5×2.4)m
盖梁计算跨径:(7.3+14.996+7.3)m 配束结果:双端张拉 12-13∅s15.2(束数-丝数 直径)

预应力混凝土盖梁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盖梁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盖梁计算书预应力混凝土盖梁计算书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本为预应力混凝土盖梁计算书,旨在对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的设计、计算等进行详细阐述。

预应力混凝土盖梁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2 目的和意义本旨在通过详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的计算方法和要点,使设计人员能够准确、科学地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的设计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章盖梁的基本知识2.1 盖梁的定义盖梁是指位于建筑结构顶部,起到覆盖、保护和承重作用的结构形式。

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是在混凝土中预先施加预应力的基础上进行施工而成的盖梁。

2.2 盖梁的分类根据盖梁的结构形式和荷载特点,盖梁可以分为单跨盖梁和连续盖梁等多种类型。

第三章盖梁的设计原则3.1 结构安全性盖梁的设计要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3.2 构造合理性盖梁的构造要合理,便于施工和维修,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提高经济性。

第四章盖梁的计算方法4.1 盖梁荷载计算根据盖梁所受到的荷载特点,进行荷载计算,确定荷载作用下的盖梁受力状态。

4.2 盖梁截面设计基于荷载计算结果,进行盖梁截面设计,确定合理的截面尺寸和钢筋布置方式。

第五章盖梁的施工要点5.1 预应力设计根据盖梁的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和拉力大小,进行预应力设计工作。

5.2 模板制作根据盖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模板,确保盖梁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六章结果与分析6.1 结果展示展示盖梁的设计计算结果,包括荷载计算、截面设计和预应力设计等方面的结果。

6.2 结果分析对盖梁的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盖梁荷载计算表格附件2:盖梁截面设计图纸附件3:预应力设计计算表格附件4:盖梁施工方案2、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建筑法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目的是规范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监督等方面的行为。

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张拉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张拉计算书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工程项目预应力盖梁张拉计算书(盖梁后张法张拉过程计算)编制:计算:审核:XXXXXXX公司攀大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TJ9分部二○一七年八月十六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报告一、参考资料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40mT梁整幅双柱盖梁钢束图》3、《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x7预应力钢绞线产品质量证明书》4、《预应力钢绞线检测报告》5、《攀枝花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千斤顶检定证书》6、《攀枝花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抗震压力表检定证书》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值ΔL=(P p L)/(A p E p)式中:Pp——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 KNPp=P(1-e-(kx+μθ))/(kx+μθ)P——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每股张拉力:0.75x1860x139/1000=193.905KN;N1取2326.86KN、N2取2132.95KN、N3取2132.95 KN。

(N1=193.905×12=2326.86,N2=193.905×11=2132.95,N3=193.905×11=2132.95)。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见设计图)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见设计图)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0015 μ——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7L——预应力筋的长度(m)(L=X+M)B——工作长度,0.7 m(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及顶后工具锚厚度的和)Ap——钢绞线的截面积,取139mm²(供应商或试验的质量报告书提供)Ep——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5000MPa(供应商或试验的质量报告书提供)系数k及μ值表孔道成型方式k μ(钢绞线)预埋金属螺旋管道0.0015 0.12~0.22采用值0.0015 0.17计算表(采用分段计算详见附表)计算结果如下:单端工作长度钢束伸长值计算(△L1,)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张拉端和工作锚之间有一定距离,我标段预制场中的该段距离为0.70m,忽略工具夹片松弛的影响,且该段的伸长值为:△L1,=PL/AyEg=(193.905×0.7)/(195000×139)=5.01mm 最终理论总伸长值计算(△L):N1:△L=2×(83.2+5.01)=176.42mmN2:△L=2×(82.5+5.01)=175.02mmN3:△L=2×(80.6+5.01)=171.22mm实际伸长值容许(6%)范围如下:N1: 166mm ~ 187mmN2: 165mm ~ 185mmN3: 161mm ~ 181mm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N3——N1——N2,根据已进行标定的油表计算出张拉油表读数如下:张拉油表读数(MPa)表号:HC66571136373 千斤顶编号:7#三、张拉顺序及张拉油表读数计算1)张拉千斤顶和配套张拉油表经攀枝花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攀枝花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标定,并将标定报告交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使用,张拉采用两台YDC2500型千斤顶对称同步张拉,张拉顺序为N3—N1—N2。

预应力盖梁模板托架计算书

预应力盖梁模板托架计算书

附件玉皇大桥预应力盖梁模板托架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玉皇大桥施工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二、采用数据1、型钢、板A3(1)轴向应力:[δ] = 140 Mpa(2)弯曲应力:[δw] = 205 Mpa(3)弹性模量A3 16Mn [ E ] = 2.1×105Mpa2、挠度: [f] =1 400三、设计荷载模板托架:盖梁梁高H = 2.0 m(1)模板、支撑:1.0 KN/m2(2)新浇钢筋混凝土容重:26×2.0 =52.0 KN/m2(3)施工人员机具荷载: 2.5 KN/m2(4)倾倒混凝土冲击荷载:2 KN/m2(5)振捣荷载:2.0 KN/m2(6)其它荷载:A、计算荷载:(强度)Pmax= (1+52)×1.2+(2.5+2.0+2.0)×1.4= 72.7 KN/m2 取Pmax= 73 KN/m2B、计算荷载:(验算刚度)P max = (1+52)×1.2=63.6 KN/m2 取Pmax= 64 KN/m2四、模板计算:1、面板:钢模板 120×4 mm(厂家定制,省略计算)2、小梁(分布梁): 18工字钢(1)计算图q 1 = 0.7×73=51.1 KN/m q 2= 0.7×64=44.8 KN/m (2)强度M max = 51.1×1.82 /8= 20.7 KN/mδw = 20.7×106/185×103=111.9 Mpa <[205Mpa] ,满足要求! W = 185cm 3(3)挠度f = 0.677×44.8×16004/100×2.1×106×1660×104=0.06 mm <[1600/400 =4 mm] , 满足要求! I =1660 cm 43、大梁(主梁):36b 工字钢 (1)计算荷载q 1 = 1.8/2×73=65.7 KN/m q 2= 1.8/2×64=57.6 KN/m (2)强度q 1 =73 KN/m (q 2=64 KN/m) 单位:m图2x-788.73-788.73132.2789.0571.31294.71134.46-788.73-788.73198.0543.22-174.92-63.15Mmax= 788.73 KN•mδw = 788.73×106 /919×103 = 858 Mpa >[205 Mpa],不满足要求!W = 919 cm3(3)挠度f = 5×57.6×51114 /384×2.1×106×16530×104= 1.5 mm <[5111/400=12.8 mm],满足要求!I =16530 cm44、钢抱箍(1)计算荷载N=ql/2=65.7×5.1/2=167.5 KN≈168 KN(2)侧阻力L:抱箍周长;h:抱箍高度;qsk:极限侧阻力80 kpa;ψ:折减系数1Qsik=L×h×qsk×ψ=5.65×0.5×80×1=226 KNQsik>N,满足要求!5、高强度螺栓连接采用M22高强螺栓,预加拉力:P=190 KN,摩擦系数:µ=0.35,安全系数:K=1.7螺栓抗剪容许承载力:[N L]=Pµn/K=(190×0.35×1)/1.7=39.1 KN≥Rmax=168/8=21 KN,满足要求!。

盖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盖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引桥盖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第一章设计伸长量复核一、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rad)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卩一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取140 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 ),取X 105 N/ mm2二、伸长量计算:1 、N1 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X 1860X 140=195300NX=2=7.906m0 =xn i80= kx+ = x + x =Pp=195300x() /=191097N△L= PpL/ (Ap Ep) =191097 x( 140 xx 105)=与设计比较() /=% 2、N2 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x 1860x 140=195300NX=2=7.9105m0 =xn180= kx+= x + x =Pp=195300x () /=190772N△L= PpL/(Ap Ep) =190772x(140xx105) =与设计比较() /=%第二章张拉时理论伸长量计算一、计算参数:1、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2、1—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3、Ap—预应力筋的实测截面面积: 140 mm24、E p—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X 105 N/ mm25、锚下控制应力k==x 1860=1395 N/ mm26、锚圈口摩阻损失:% k7、单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控制力:P=%Xc kAp=201745N8 、千斤顶计算长度:56cm9、工作锚长度:7cm10、限位板计算长度: 2.5cm1 1 、工具锚计算长度:不计二、张拉时理论伸长量计算:1 、N1 束一端的伸长量:X=2=7.906mL=+(++)=8.561m0 =Xn /180= kx+ = X + X =Pp=201745X()/=197404N△L= PpL/ (Ap Ep) =197404 X( 140 XX 105)= 2、N2 束一端的伸长量X=2=7.9105mL=+( ++) =8.566m0 =Xn /180= kx+= X + X =Pp=201745() /=197068N△L= PpL/ (Ap Ep) =197068 X( 140 XX 105)=第三章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计算一、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12 根钢绞线束:c con =c k=%x 2343=二、 1 523号千斤顶张拉、0050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1035F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1)、10% c con= KN 时:P=+0.01035F=+ X=⑵、40% c con=时:P=+0.01035F=+ X = MPa⑶、70% c con=时:P=+0.01035F=+ X = MPa(4)、100% c con=时:P=+0.01035F=+ X = MPa三、1524号千斤顶张拉、0054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1022F: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1)、10% b con=时:P=+0.01022F=+ X = MPa⑵、40% b con=时:P=+0.01022F=+ X = MPa⑶、70% b con=时:P=+0.01022F=+ X = MPa(4)、100% b con=时:P=+0.01022F=+ X = MPa四、1525 号千斤顶张拉、0077 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1)、10% b con=时:P=+0.01024F=+ X = MPa⑵、40% b。

midas预应力盖梁汽车荷载计算

midas预应力盖梁汽车荷载计算

一、概述Midas预应力盖梁是一种常用于桥梁建设的结构,其承载汽车荷载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从预应力盖梁的结构特点和汽车荷载的特点入手,探讨如何进行Midas软件预应力盖梁汽车荷载计算,以保证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

二、预应力盖梁的结构特点1. 预应力盖梁的构造:预应力盖梁是一种具有预应力张拉钢筋的梁,其内部具有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造。

2. 结构特点:预应力盖梁具有较大的截面尺寸和较高的弯曲刚度,能够有效承受来自汽车荷载的挠度和变形。

3. 抗震性能:预应力盖梁经过预应力处理,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受到汽车荷载冲击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三、汽车荷载的特点1. 车辆类型:汽车荷载包括轻型车辆、货车、大型卡车等,不同类型的车辆对桥梁结构产生的荷载大小和分布形式不同。

2. 荷载特点:汽车荷载具有集中载荷和分布荷载两种形式,对桥梁结构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3. 负荷计算:根据车辆类型和荷载特点,需要对不同位置和不同形式的汽车荷载进行详细计算,以确定预应力盖梁的受力状况。

四、Midas软件预应力盖梁汽车荷载计算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预应力盖梁的构造参数和汽车荷载的相关数据,包括车辆类型、荷载参数等。

2. 模型建立:借助Midas软件,建立预应力盖梁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考虑预应力钢筋的影响。

3. 荷载施加: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位置和不同形式的汽车荷载进行施加,观察预应力盖梁的受力情况。

4. 受力分析:利用Midas软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预应力盖梁的变形情况和应力分布,评估其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优化设计:根据Midas软件模拟的结果,对预应力盖梁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承载汽车荷载的能力。

五、结论通过Midas软件预应力盖梁汽车荷载计算,可以准确评估预应力盖梁在不同汽车荷载下的受力情况,为桥梁设计和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预应力盖梁的承载能力,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预应力盖梁计算

预应力盖梁计算

预应力盖梁计算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盖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良好的耐久性。

预应力盖梁可以显著提高桥梁的性能,包括抵抗车辆载荷、温度变化和地震等。

为了确保预应力盖梁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预应力盖梁的计算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首先需要确定预应力盖梁的设计参数,包括跨度、宽度、高度、材料类型、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和数量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性能和成本。

2、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盖梁的结构特点,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NSYS、ABAQUS等可以用于模拟盖梁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3、施加荷载和边界条件根据桥梁的使用要求和实际工况,施加相应的荷载和边界条件。

例如,车辆载荷、风载荷、温度变化等都需要考虑。

4、计算内力和变形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计算出盖梁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和变形。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评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5、调整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如果结构的强度或稳定性不足,需要对设计进行调整。

例如,改变材料的类型或规格、增加预应力钢绞线的数量等。

重复进行计算和调整,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6、施工监控在盖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关键部位进行监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监控内容包括变形、应力、温度等参数。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论预应力盖梁计算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的计算和合理的调整,可以确保预应力盖梁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施工监控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预应力盖梁计算书6一、引言预应力盖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久性强等特点。

本计算书旨在为预应力盖梁的设计提供计算依据和指导,以确保其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计算书适用于一般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盖梁设计,不适用于特殊桥梁或特殊工况下的预应力盖梁设计。

二、计算目的本计算书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预应力盖梁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评估其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桥
预应力盖梁静力分析报告
编制人:
校核人:
审核人:
xxxx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概况 (1)
1、主要技术标准: (1)
2、主要采用规范标准 (1)
3、材料参数 (1)
4、设计荷载 (1)
1)恒载: (1)
2)温度荷载: (2)
3)车道荷载: (2)
5、荷载组合: (2)
三、离散模型 (2)
四、盖梁计算分析 (3)
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计算分析 (3)
1)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3)
2)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10)
3)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11)
4)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11)
5)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13)
6)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13)
7)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14)
五、验算结论 (14)
一、概况
xx大桥,跨径1-40m,斜角60度,上部采用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下部采用柱式台、桩基础;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1、主要技术标准:
1、荷载等级:公路-I级;
2、设计洪水频率: 1/100;
3、桥梁宽度:桥梁、涵洞均与路基同宽;
4、环境等级:II类环境;
5、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2g;
6、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桥梁一级;
2、主要采用规范标准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材料参数
本次计算分析所用材料各项参数均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取值。

4、设计荷载
本次盖梁分析主要考虑荷载包括:
1)恒载:
主梁自重:主梁重量按照实际重量计入并考虑湿接缝部分重量,钢筋混凝土容重按26KN/m3计。

铺装:12cm沥青混凝土铺装,容重按23KN/m3计;8cm厚C40混凝土桥面现浇层容重按26KN/m3计;
路侧护栏、横隔板、端横梁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容重按26KN/m3计;
表2.1 盖梁模型荷数加载值
预应力荷载:按施工图设计配束,通过空间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效应值。

表2.2 盖梁梁钢束配置表
收缩、徐变效应:按有限元软件计算效应值计入。

2)温度荷载:
系统温差遵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取值,混凝土结构:体系升温:22℃,体系降温:22℃;
日照温差遵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取值,桥面板表面升温14℃,桥面板以下100mm升温5.5℃,桥面板以下400mm升温0℃,负效应减半。

3)车道荷载:
建立盖梁模型,加载横向移动荷载,车道荷载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规定加载。

5、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15)执行。

三、离散模型
本次盖梁计算分析采用 MIDAS Civil 8.3.2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按结构实际截面尺寸定义截面特性,建立梁单元模型模拟结构,结构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盖梁计算模型
四、盖梁计算分析
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计算分析
根据结构重要程度,将该盖梁按照A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验算内容主要包括:施工阶段应力验算、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1)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为了充分考虑结构安全性,将施工阶段划分为6个施工阶段:1、盖梁现浇:2、张拉部分预应力:3、架设小箱梁;4、张拉剩余预应力;5、浇筑湿接缝并施工二期桥面系;6、充分收缩徐变。

各个施工阶段在弹性荷载组合下连续梁上下缘应力分别见图4.1~4.12:
图4.1 第一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2 第一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3 第二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4 第二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5 第三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6 第三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7 第四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8 第四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9 第五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10 第五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11 第六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12 第六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综上施工阶段上缘最大拉应力为1.28MPa,最大压应力为13.45MPa;施工阶段下缘最大拉应力为1.13MPa,最大压应力为10.07MPa;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7.2.8条计算得施工阶段允许最大压应力为:18.76MPa,最大拉应力为1.68MPa,上述施工阶段拉压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盖梁施工阶段配束合理,结构安全。

2)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根据计算盖梁在长期荷载组合下没出现拉应力,在短期荷载组合下,上、下缘应力图分别见图4.13、4.14所示:
图4.13 短期效应组合下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14 短期效应组合下盖梁下缘应力图
综上盖梁在短期荷载组合出现的最大拉应力为0.702 MPa,在长期荷载组合下没出现拉应力。

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2004)第6.3.1条: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短期荷载作用下拉应力小于等于0.7倍砼抗拉强度标准值(0.7×2.39=1.67MPa),且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出现拉应力(此时荷载组合不考虑间接作用荷载,如温度荷载等)的规定,盖梁在使用阶段不出现正截面裂缝,配束合理。

3)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图4.15 短期效应组合下盖梁最大主拉应力
根据计算:在短期荷载组合下,盖梁结构最大主拉应力为0.902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3.1条:预制砼构件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作用下主拉应力小于等于0.5倍砼抗拉强度标准值(现场浇筑)(0.5×2.39=1.2MPa)的规定,盖梁在使用阶段不出现斜截面裂缝,配束合理。

4)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根据计算盖梁在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上、下缘应力图分别见图4.16、4.17所示:
图4.16 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17 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下缘应力图
根据计算: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上缘正截面最大压应力为
13.32MPa,下缘正截面最大压应力为10.48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7.1.5条:受压区砼最大法向压应力小于等于砼0.5倍砼抗压强度标准值(0.5×26.8=13.4MPa)的规定,盖梁在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5)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图4.18 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主压应力图
根据计算:在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结构最大主压应力为15.03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7.1.6条:砼最大主压应力小于等于砼0.6倍砼抗压强度标准值(0.6×26.8=16.08MPa)的规定,盖梁在使用阶段斜截面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6)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本盖梁按照安全等级为一级,A类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验算其弯曲内力和抗力包络图见图4.19,盖梁正截面抗弯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图4.19 盖梁正截面抗弯包络图
7)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本盖梁按照安全等级为一级,A类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验算其剪切内力和抗力包络图见图4.20,盖梁斜截面抗剪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图4.20 盖梁斜截面抗剪包络图
五、验算结论
通过对预应力盖梁进行静力分析,给出以下结构安全性结论与建议:
(1)盖梁施工阶段法向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2)盖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满足规范要求;(3)盖梁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满足规范要求;(4)盖梁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5)盖梁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6)盖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满足规范要求;(7)盖梁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结构安全,设计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