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效果
棉花黄萎病与枯萎病的发病区别及综合防治

棉花黄萎病与枯萎病的发病区别及综合防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棉花黄萎病与枯萎病的发病区别及综合防治1. 引言棉花生产中,黄萎病与枯萎病是两种常见的病害,它们虽然表现出相似的枯萎症状,但其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有所不同。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发布时间:2022-05-23T06:12:37.76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2月3期作者:婼克艳木·阿不都拉[导读] 棉花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类型,新疆地区是棉花种植的主要产区,婼克艳木·阿不都拉柯坪县玉尔其乡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843699摘要:棉花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类型,新疆地区是棉花种植的主要产区,棉花栽培过程中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生产,除了要优化各项栽培技术之外,还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管理以及治疗处理。
枯萎病以及黄萎病均是棉花生长期较为常见的病害类型,且二者的相似度较高,防治难度较大。
相比来看,黄萎病的发生程度更为严重,且黄萎病以及枯萎病的发生率均在逐年上升,对于棉花栽培品质的保证以及稳定高质的生产均是非常不利的。
本文主要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症状进行了对应介绍,并分析了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以期能够帮助棉花栽培农户,进行高品质的棉花管理。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枯萎病;发生特点;防治技术棉花枯萎病以及黄萎病的发生,对于棉花高质生产产生的威胁均是不容忽视的,在实际防治管理时较容易对两种病害出现误诊情况,作为农户需要明确认识到棉花枯萎病以及黄萎病的发病特征以及防治要点,以提升防治效果,保证棉花的高质生产。
1病症特点棉花枯萎病以及黄萎病的发病表现分析来看,棉花枯萎病的发病开始时间为子叶期,而黄萎病则为现蕾期;就发病盛期时间对比来看,枯萎病为现蕾期,而黄萎病则为开花结铃期;就棉花株行受损情况来看,枯萎病会导致棉花出现萎缩丛生株行,棉花黄萎病一般不会导致棉花植株出现萎缩情况;就发病顺序来看,棉花枯萎病的发病部位主要从棉花植株底部逐渐向顶部发病进展,有部分植株会存在从顶部向底部枯死病变的情况,或存在半边叶子病变枯死,棉花黄萎病的发病规律较为统一,均是由植株下方向植株顶部逐渐进展发病;就叶片病变情况来看,棉花枯萎病的叶脉颜色会变为黄色,但叶肉颜色仍为绿色或者黄色网纹状,部分植株叶片会变为紫黄色,且有明显皱缩样改变,也有植株叶片出现青枯萎蔫以及下垂情况,棉花黄萎病的叶脉颜色均为绿色,但叶脉间隙以及叶缘部位会出现先黄后色褐的颜色表现,且可见明显的褐色长纹状斑驳,叶缘会稍向上方卷曲发展;就落叶情况来看,棉花枯萎病发病极易导致棉花植株出现早期落叶情况,而棉花黄萎病发病的落叶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后期,早期的落叶情况较为少见;对病变植株剖茎检查可见,棉花枯萎病的病株维管束颜色为深褐色,而棉花黄萎病病株维管束的颜色为褐色;病症表现来看,棉花枯萎病在潮湿环境下茎秆会出现粉红色霉层,棉花黄萎病在潮湿环境下叶片会出现白色霉层[1]。
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11-09•棉花病虫害的种类与识别•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棉花病虫害的预防措施•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经验与建议•案例分析与应用目录01棉花病虫害的种类与识别棉铃虫幼虫啃食棉花叶片、花瓣、幼铃,影响棉花正常发育。
识别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核多体病毒等,或使用化学农药如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
防治方法棉铃虫识别蚜虫吸取棉花汁液,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防治方法使用生物农药如蚜茧蜂、瓢虫等,或使用化学农药如吡虫啉、啶虫脒等。
蚜虫红蜘蛛在棉花叶背刺吸汁液,导致叶片黄化、脱落。
防治方法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捕食螨等,或使用化学农药如三氯杀螨醇、哒螨灵等。
识别枯萎病导致棉花叶片枯黄、萎缩,根系发育不良。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化学农药如恶霉灵、甲基托布津等。
识别黄萎病导致棉花叶片失绿、发黄,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化学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02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天敌,如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和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农业防治采用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如Bt(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对棉花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合理的轮作、深耕、施肥等农业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
03生物防治0201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如敌敌畏、辛硫磷等,来防治棉花病虫害。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掌握施药时机,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掌握施药时机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交替使用农药化学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棉田设置黑光灯或高压汞灯等灯光装置,诱杀害虫。
物理防治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棉田设置黄板或白板等诱杀装置,诱杀害虫。
黄板诱杀对于个体较大的害虫,如棉铃虫等,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进行防治。
人工捕捉03棉花病虫害的预防措施热力消毒利用高温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常用的方法包括蒸汽消毒和太阳能消毒。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迟后,棉花现蕾后开始发病 ,初花期形成第 1 次发 病 高峰 ,梅雨期 会加剧 发生 。9月 份若 遇 低 温 阴雨 “ 露风 ” 寒 ,并 会 再 度 发 生 ,形 成 第 2次 高 峰 ,对
2 “ 两萎病 ” 发生规 律
有 机质抑 制枯黄 萎病 的发 生有 良好作用 。
3 3 选 用 抗 耐 性 较 强 的 品 种 .
棉枯萎病 发生较 早 ,从 棉苗 2叶期 至初花 期均
可发病 ,尤 以移栽后 遇干旱 天死 苗较重 。黄萎 病稍
抗耐 性较好 的品种应 要求根 系发达 ,生长势 旺 盛 ,耐病 性或病 后恢 复能力 强 ,早 熟性好 ,现蕾 上 桃 快 ,不 易早衰 ,耐 高温湿 热和低 温 阴雨 。对成熟
秋 “ 两萎病 ”仍 坚持 “ 以预 防为主 、综
收稿 日期 :20 07—1 — 9 1 2
感期与发病高峰期相吻合 ,减少感病机率,降低感
病 程度 。
—
—
1
——
维普资讯
r 北桓保 鲳
开好 棉 田—— 套 沟 ( 三沟 ” ,深 沟抬 田 ,降 “ ) 低地 下 水 位 ,做 到 明 水 能 排 、暗 渍 能 滤 ,提 高 地
由于 目前 大力推广 杂交 棉和抗 虫杂 交棉 ,农业
温 ,排除 土体 有 害 物质 ,诱 导 根 系深 扎 。俗 话说 : “ 深 叶茂 ,本 固枝 荣 。 因 此 ,培 育 壮 苗 必 须从 根 ”
在 2 % ~3 % ,严 重发 生 年份 可达 6 % 以上 。 因 0 0 0
奥瑞根对棉花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多 年重 茬枯 萎 病 、 黄 萎 病棉 田( 黏土 , 有 机 质含 量 1 3 . 4 g / k g , 有 效磷含量 l 2 . 3 m g , k g , 速效钾含 量 1 6 2 m g / l 【 g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2 1
作者简 介 宁幸L -  ̄ ( 1 9 6 4 -) , 女, 山西人 , 农 艺师, 研 究方向 : 病 虫害防治及农业技术推广。
2 01 3 . 0 9B
总第 2 7 0期
文章编号 : 1 6 7 3 — 8 8 7 X ( 2 0 1 3 ) 0 9 - 0 0 3 7 - 0 2
宁幸连 , 张慧杰
( 1 .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农业委员会 , 山西 万荣 2 . 山西省农业科 学院棉花研 究所, 山西 运城 0 4 4 2 0 0 ; 0 4 4 0 0 0 )
摘 要 棉花枯萎病、 黄萎病是危 害棉花 的主要病 害。 为 了减 少化 学农药的使 用, 生产无 害化
农产 品 ,特 选用 了地衣 芽孢杆 菌——奥瑞根进 行田 间防效试验 。结果表 明,地衣 芽孢杆
菌——奥瑞根对棉花枯萎病、 黄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并且 以播前拌种和生长期接 力灌
根的效果最佳 , 拌种剂量为种子量 的 1 %, 灌根 时间为 2真叶期、 盛蕾期 、 花铃期 、 盛铃期 , 每 次
开 展 了本 项 试 验 。
蕾期 、 花铃期、 盛铃期灌根 , 每次药剂用量 1 k # O . 0 6 7 h m 2 。 处理 2 : 拌种 ( 药、 种 质量 比 1: 1 0 0 ) ; 2真叶期 、 盛蕾 期、 花铃期、 盛铃期灌根 , 每次药剂用量 2 k # o . 0 6 7 h m 2 。 处理 3 : 拌种 ( 药、 种质量 比 1: 1 0 0 ) ; 2 真 叶期 、 盛蕾 期、 花铃期、 盛铃期灌根 , 每次药剂用量 4 k W O . 0 6 7 h m z 。 处理 4 ( 对照 ) : 不拌种 , 清水灌根作为对照。
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撵
水漫灌 后 常 出现 一种 急性 凋 萎型 症状 ,主 脉 出现 发 病 严 重 ’ 高 大 淡 绿色至 灰绿 色斑 , 叶片大量 脱落 。
3 发 病 规 律
1 . 2 多 年连 作 。多年 连 作是 枯 、黄 萎病 发
生 的 重要 原 因 。病 株 上 的病 原 菌 在 田问可 存活 1 8~2 0- ' i ' - , q,在 土 壤 中 一般 可 存活 6
~
枯萎 病 一般 5月 上 中旬开 始发 病 , 6月 中下 旬
棉 花蕾 期为 发病盛 期 , 以后 随温度 升 高病 害停 止发 展 。8月 中下旬 出现第 二个 发 病 高峰 。黄萎 病 一般 在 现 蕾 期 开 始 发 病 , 花 铃 期 为 发病 盛 期 。棉 田连
8年 。因此 , 即使 是 2~3年 未 种 棉花 的
4 1 4 , 灭性 的两种病 害,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土 主 要表现 为 以下 5种 症状 :① 黄色 网纹 型 。叶脉 褪
花
¨
壤、水流和病株残体传播,发生速度快,
在 各棉 区均 有 发生 ,且 有逐 年 加重 的趋 势 ,
辐 严 重 影 响 棉 花 产 量 。 霪 1发 病 原 因
块 , 以后斑 块 逐渐 扩大 并变 褐干 枯 ,而 主脉 及主 脉 附近 仍保 持绿 色 ,呈 掌状斑 纹 。在 盛夏 久旱 暴雨 或
. 『 . 发病 适 宜温 度 是 2 5℃ ~2 8℃,低 于 2 5℃ 一 或高于 3 0℃ 发 病 缓慢 ,超 过 3 5℃就 会 出
规 现 症 状 隐 蔽 现 象 , 多 雨 天 气 会 促 进 病 害 的
广 加 速 了枯 、黄 萎病 的发 生 。带 病 种 子 引 入 、棉籽 壳 、棉籽 饼是 病 原菌远 距 离传播 的主要 来 源 。前几 年 ,棉种 种植 采用 未脱 绒 的毛籽 或 未经 药 剂处 理 的种 子 ,也加 速 了枯 、黄萎病 的发生 。 1 . 4 病残 体 遗 留 。棉 株 的病 根 茬 、残 枝 落 叶 、 烂 铃等 病残 体遗 留在 田间 ,一旦 与健 株根 系接 触 ,即 可 引起枯 、黄 萎病 的发 生 。近年 来 单纯 强调 秸秆 还
棉花枯、黄萎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02
生态防治技术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的选育
通过常规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方式选育抗病品种,提高棉花对枯、黄萎病的抗性。
品种的合理布局
避免单一品种的种植,降低病害流行的风险。
合理轮作制度
轮作计划
制定合理的轮作计划,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棉花,以降 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休耕制度
在发病严重的地块上实行休耕,改善土壤环境,降低病害的 发生。
THANK YOU
和发育。
合理灌溉,避免土壤过湿
要点一
合理灌溉
根据棉花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状况,进行合理灌溉,避 免土壤过湿。
要点二
防止淹水
在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避免棉田淹水,以减少病原菌的 滋生和传播。
及时去除病株,减少病害传萎病的症状和表现,及时发现并准确诊
断病株。
病株处理
02
经过基因工程手段改造的带有抗 病基因的工程菌。
02
抗病基因工程菌的 应用方法
可喷洒在棉花叶片上,或混入土 壤中。
03
抗病基因工程菌的 作用机制
通过表达抗病基因,从而抵抗病 原菌的侵染。
05
化学防治技术
使用保护性杀菌剂
总结词
保护性杀菌剂可以有效预防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但 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产生药害。
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去除,并对病株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处
理,以减少病害传播。
轮作休耕
03
对于病害严重的地块,可以考虑进行轮作休耕,以降低土壤中
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
04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拮抗菌剂防治
拮抗菌剂的种类
包括芽孢杆菌、木霉菌、放线菌等。
拮抗菌剂的应用方法
微生物肥料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

顶肥统 一施 用加 拿大钾 肥 10k/m + 庆尿 素 2 5k /m2 5 gh 2安 2 g 。 h
1 调 查 内 容 与 方 法 . 5
对 不 同小 区进 行 跟 踪 式 记 载 , 别记 录 播 种 期 、 苗 分 出 期 、 栽 期 、 前 、 中 、 后 以及 不 同时 期 的枯 、 萎病 的 移 伏 伏 秋 黄
m /gp 值 82 gk ,H .。 1 . 试验 材料 2
2 . 不 同处理 对鄂 杂棉 4号生 长性 状的影 响 2
供 试 棉 花 品 种 : 杂 棉 4号 。 试 肥料 : 博 士 微 生 物 鄂 供 麻
从表 1 以看 出 , 可 处理 A鄂 杂棉 4号单株伏 前桃数 优 势 不 明 显 , C 相近 , 于 C 2移 栽 后 试 验 田 一 直 干 旱 少 与 K。 高 K。 雨 ,0 1 6月 2日有 1次降 雨 , 后 又一直 阴 雨 , 21 年 雨 7月 1 6 - 日高温晴天 , 7日后天气 正常 , 7月 所以各处理 的伏 前桃数 少 。 21 0 1年 7月 2 2日至 8月 2 2日天 气晴 好 正 常 , 合棉 适 花 的生长 , 期间棉 花桃 数脱 落很 少 。0 1年 8月 2 21 1日调 查 , 处 理 A单 株 花 数 为 2 . , K 、 K 分 别 为 2 .、7 40朵 C 1C 2 1 1. ; 8 O朵 处理 A单株 蕾数 为 4 . , 1C 3 0个 C 、 K 分别 为 4 .、 1 K O4 3 . 。 8个 21 0 1年 8月 2 — 3 3 1日 , 验 田气温低 , 雨连 绵 , 起 试 阴 弓1 鄂 杂棉 4号桃 大量 脱落 。0 1 9月 2日调查结 果 表明 , 21 年 处 理 A、 K 、 K 鄂 杂棉 4号总 果节分 别 为 9 . 9 .、75个 , C C 2 5 25 8 . 4、 桃 脱落 数分别 为 5 .、315 . 。 215 .、38个 2 1 年 9月 2 01 1日调 查 , 处理 A鄂杂棉 4号 单株桃 脱落 数 为 5 . , KlC 2 62个 C 、 K 分别 为 5 .、75个 ; 理 A单 株脱 72 5 . 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者 简 介 : 张友 昌 ( 1 9 8 4一) , 男 ,硕 士 ,z h y c h 3 0 7@ 1 6 3 . c o i n 。 通 讯 作 者 : 别 墅 ,研 究 员 ,b i e s h u 0 2 @1 6 3. (  ̄ O I I 1 。
《 棉花 科学 》 欢迎 投 稿 , 欢j j…Ⅷ t i
收 稿 日期 :2 0 1 3—1 0—2 2
项 目基 金 : 国 家现 代 农 业 棉 花 产 业技 术 体 系建 设 项 目 ( C A R S —l 8 — 2 2 ) ;湖 北 省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中心 资 助 项 目 ( 2 0 0 7— 6 2 0一
( x J l —O 3 ) 。
生 产 ,无机 养 分氮 、磷 、钾 的含量 分 别为 1 3 %、5 %和 2 % ,有机 成分 含量 为 2 0 %。
1 . 3 试 验 设 计
试 验 设 4个 处理 ,处理 A为移栽 时穴 施生 物有 机肥 1 5 0 0 k g / h m 2 ,处 理 B为棉花 苗期用 克萎 菌剂 1 . 2 5 g / L的
第 3 5卷
Vo 1 . 3 5.
・
第 6期
No. 6
棉
花
科
学
2 0 1 3年 1 2月
De c. ,2 01 3
Co t t o n S c i e n c e s 枯 萎病 和 黄 萎 病 的效 果
张 友 昌, 张教 海 ,王孝 纲 ,夏 松 波 ,别 墅
试 验 于 4月 1 6 1 3 营 养钵播 种育 苗 ,5月 2 1日移 栽 。
1 . 2 供 试 肥 料
尿素 ( 含 N为 4 6 %) 、氯 化钾 ( 含 0为 6 0 %)和 复合 肥 ( 氮 磷钾 含 量 分 别 为 1 6 % 、5 %和 9 % )为 当地 农 资店 购买 ;酵素 菌生物 有机 肥 ( 简称 酵素 菌肥 ) 由湖北 省农 业科 学 院植保 土肥 所提供 ;克萎菌 新 型生物 菌 可 湿 性粉 剂 ( 简 称克 萎菌剂 ) 由长江 大学 提供 ;生物有 机肥 在公 安县农 资 店购 买 ,由武汉 合缘 绿 色生物 工程 有 限
维 品质 的提 高。
关键 词 :微 生物 菌剂 ;生物 有机 肥 ;棉花 ;枯 萎病 ;黄萎 病 ;防 治效 果
中 图分 类号 :s 4 3 5 . 6 2 1 . 2 . 4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2 0 9 5 —3 1 4 3( 2 0 1 3 )0 6—0 0 4 3— 0 4
1 . 4 调 查 与 测 定
1 . 4 . 1 生育动 态调 查 每 处理 连续标 记 1 0株 ,于 7月 1 5日、8月 1 5日和 9月 1 5 1 3开展生 育调查 。内容包 括
株高 、主茎真叶数 、蕾 、花 、铃 、絮 、脱 落等 。
1 . 4 . 2 发病率和病 情指数调 查 参 照 《 植 病研 究 法》 的方 法n ] ,采用 不 同 时期 发 病株 叶片 和 叶 柄表 现 调 查 。
・4 3・
棉 花科 学 v o 1 . 3 5 ,N o . 6
张友 昌 ,等 :生物 有机肥 防 治棉花 枯萎病 和黄 萎病 的效 果
2 0 1 3年 l 2月
溶 液在移 栽前 7天和移栽 前 1 天各 喷施 1 次 ,处 理 c为移栽 时穴 施酵 素菌肥 7 5 k g / h m 2 ,处理 D为 常规施 肥 ( 对 照) ,3次重 复 ,随机 区组 排列 ,小 区面积 4 7 . 5 2 r n 2 ,6行 区。试 验各 处理均 在移栽 成活后 ( 5月 2 7 1 3)穴施 复 合肥 9 0 0 k g / h m 2 ,6月 6日施尿 素 1 2 0 k g / h m 2 ,7月 1 9日施尿 素 1 5 0 k g / h m 2 、氯化钾 1 5 0 k g / h m 2 ,8月 1 0 3施 尿 1 素1 2 0 k g / h  ̄ 。其他 田间管理措 施一 致 。
DOI :1 0. 3 9 6 9 / i . i s s n. 2 0 9 5 —31 4 3. 2 01 3. 0 6. 0 0 9
0 引 言
随 着棉 田逐 年单 一施 用化肥 ,忽视 有机肥 的施 用 ,使 土壤有 机质 明显 缺乏 ,理 化性质 降低 ,养 分 出现不 平 衡 ,导 致棉 花黄 萎病 近年 来在 我 国各棉 区蔓延 ,危 害 逐年加 重 ,生产 上迫 切需 求能 够有效 控制 棉花 黄萎 病 的新 技术 、新 手 段 ;因此 ,作 者于 2 0 1 2年在 湖北 省公 安 县 开展 生 物 有机 肥 、酵 素 菌 ( 内生 菌 )有 机 肥 和 克萎 菌 粉 剂 防治 枯萎 病 和黄萎 病试 验 ,研 究 生物 有机 肥等在 长 江流域 棉 区的土 壤 、气候 等环 境条件 下 ,防治 棉花 枯萎 病 和 黄萎 病效 果 ,为 长江流 域棉 区棉 花生 产上应 用 提供 理论依 据 。
( 湖北省 农业 科学 科 院经 济作物 研究 所 ,湖北 武 汉 4 3 0 0 6 4 )
摘 要 :通过研 究生物 有机肥 、 酵素 茵 ( 内生 茵类 )有机 肥和 克萎 菌粉 剂对 棉花枯 萎病 和黄 萎病 的
防 治效 果 。结果 显示 施用 生物有 机肥 可 以 降低 枯萎 病和 黄萎病 的发 病 率 ,并有 利 于棉 花产 量和 纤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基 本情 况
试验于 2 0 1 2年在湖 北 省公安 县毛 家港 镇 嘈咀村 进行 ,供 试 棉花 品种 为 中棉所 6 3 。试 验 田为 多 年种 植 棉 花 的老棉 田 ,棉花 枯 萎病和 黄萎 病历 年发 生较 重 。试验 地前 茬 作物 为 油菜 。试 验 田地 势平 坦 ,土 壤 肥力 较 均 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