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集成电路工程复试指导

合集下载

考研专业解读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考研专业解读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考研专业解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专业解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作为现代电子信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学术意义。

本文将对考研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进行解读,介绍其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概念1.1 微电子学的定义与特点微电子学是研究微米尺度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系统的学科。

其特点在于器件尺寸小、功耗低、集成度高,适用于制造高性能、高密度、高可靠性的电子产品。

微电子学涉及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

1.2 固体电子学的定义与特点固体电子学是研究半导体、金属、绝缘体等固体材料的电子性质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的学科。

固体电子学主要研究电子能带结构、载流子输运、电子器件原理和性能等内容,为微电子学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发展历程2.1 微电子学的发展历程微电子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晶体管的诞生,微电子学得以迅速兴起。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微电子学发展的黄金时期,集成电路的问世使得电子器件的集成度大大提高。

80年代以来,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微电子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2.2 固体电子学的发展历程固体电子学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固体材料的电导现象。

20世纪初,金属和半导体的电子性质得到了初步认识,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对固体电子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电子器件的不断演进,固体电子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并与微电子学密切结合,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未来发展方向3.1 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纳米材料和二维材料的发展,新材料在微电子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例如,石墨烯等独特材料在电子器件中具有优良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将为微电子学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哈工大2013年威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方案复试院线

哈工大2013年威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方案复试院线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9号),结合威海校区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现确定威海校区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如下。

一、工作原则坚持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既尊重考生的意愿,又兼顾国家、国防建设需求和学科建设工作的需要。

复试工作要做到全面考察,有所侧重,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衡量的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核。

复试过程要政策透明、程序规范、操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

要提高服务意识,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组织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校本部相关要求,复试工作的组织及指导由校本部研究生院负责,监督工作由校本部纪检和威海校区纪监审法办公室负责。

威海校区组成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复试工作督察小组,公布督察电话,如下: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温广武副组长:张华强组员:李哲、徐仲、王彦岩、周志权、董开坤、张鹏、王勇、范德军、王强、边文凤、方汉南。

复试工作督察小组名单:组长:李美杰组员:孙彦、王秀媛、尹顺达。

督察电话:0631-5677246三、录取规模在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基础上,结合威海校区各院系的导师数量和生源情况,确定校区内各院(系)的录取规模,招生计划见下表。

四、复试工作1.复试基本线注:(1)理学[07]不含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微生物学科[071005];工学2土木工程[0814]不含桥梁隧道与工程[081406](2)工程硕士[0852]相应领域的学校复试基本线与相对应学科的工学复试基本线一致(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类别考生的复试基本线由教育部统一划定2.复试准备(1)复试资格线的确定威海校区各学科(特殊注明除外)复试资格线按校本部各院(系)对应学科的复试资格线要求,具体见校本部各院(系)复试方案。

哈工大2011年航天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指导

哈工大2011年航天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指导

材料学学科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材料学学科(报考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确定如下。

一、复试比例及主要内容1、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

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

2、复试笔试科目(1)材料科学基础部分,占80分。

主要内容:①材料的结构,化学键,晶体学,晶体结构,晶体缺陷②纯金属的凝固,纯金属的结晶,形核,二元与三元相图③固体材料的变形与断裂,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位错与强化,断裂④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金属的热变形⑤扩散定律,扩散机制,影响扩散的因素,反应扩散参考书目: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主编,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冯端,师昌绪,刘治国主编,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材料性能学部分,占70分。

主要内容:①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度,韧性,疲劳,磨损②材料的热学性能:热容、热膨胀、热传导③材料的磁性能:抗磁性与顺磁性,铁磁性与反铁磁性④材料的电学性能:导电与热电性能,半导体,绝缘体⑤材料的光学性能:线性光学与非线性光学性能参考书目:冯端,师昌绪,刘治国主编,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王从曾主编,材料性能学(前11章),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3)材料分析方法部分,占50分。

主要内容:①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②材料电子显微分析参考书目:周玉主编,材料分析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面试,占80分。

学科将组成专家组对考生进行面试。

主要是了解考生的特长与兴趣、身心健康状况;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主要内容包括:1)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2)外语听力及口语;3)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4)对材料学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5)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

在参加面试时,考生可以提供能够反映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天津大学201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电子线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综合

天津大学201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电子线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综合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子线路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要求考生熟悉、掌握基本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放)的知识;能够利用电路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采用基本半导体器件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和应用,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10%
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晶体二极管理论,晶体二极管电路分析方法与应用。

2.晶体三极管;10%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晶体三极管的小信号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晶体三极管应用原理。

3. 场效应管;10%
MOS 场效应管和 J 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小信号模型分析方法和应用原理。

4.放大器基础;25%
基本放大器(含差分、多级放大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指标参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带宽等)分析方法。

5.反馈放大器;20%
反馈类型判断、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放大器性能分析,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

6.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25%
理想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及其分析方法,集成运放性能参数及其对应用电路的影响。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选择、填空题: 20%;
2、分析、判断题 15%;
3、计算、设计题 60%;
4、其他 5%。

09年北大微电子系考研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09年北大微电子系考研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姓名政治分外语分数学专业课总分专业名称专业名次考试方式报名号张宁71 60 148 120 39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 统120498471 周斌76 77 116 125 394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 统421999187 谭晓慧72 67 132 123 394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3 统421998933 宣慧丰72 63 143 114 392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4 统511797047 邢文峰70 66 123 131 39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5 统422598683 方敏67 64 126 132 38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6 统421994679 徐志宇69 60 142 113 384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7 统231999736 谭胜虎67 54 132 130 38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8 统421999189 何阳72 63 129 117 381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9 统421998090 司强77 67 141 95 38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0 统120497340 张婧婕63 69 114 133 37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1 统421994776 王正鑫68 75 124 111 378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2 统345998109 孔杰57 61 129 129 37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3 统422599409 蒋波81 66 107 116 37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4 统231099842 李其明69 54 132 114 36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5 统345795709 王涛65 75 115 114 36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6 统611398921 苏艳梅70 56 140 102 368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7 统511797552 许家尧68 57 136 107 368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8 统422695739 何克波67 65 112 122 36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9 统421996481 邱颖鑫69 64 124 109 36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 统611397338 刘凯66 54 117 128 365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1 统422695761 肖华70 56 125 113 364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2 统120499077 王博66 66 115 115 362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3 统370190225 杨建成80 60 117 105 362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4 统120494276 高乐66 59 127 109 361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5 统370190816 董显山70 51 121 116 358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6 统421997805 林增明66 54 128 110 358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7 统220781938 李铃66 56 119 115 35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9 统345993914 傅亦晗63 56 125 110 354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0 统130391972 宋思聪62 65 116 110 35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1 统510698228 杨昉东63 55 117 117 352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2 统110190273 王超64 57 111 119 351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3 统421993065 龙晓波63 53 110 125 351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4 统500196008 舒磊68 53 135 93 34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5 统430399018 闫浩75 52 113 109 34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6 统421996468 冯祥晨70 62 112 102 34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8 统110199225 柏素斌75 66 115 90 34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9 统422698534 张向荣68 57 116 105 34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0 统421498935 唐玲60 62 116 105 34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1 统421993037 夏文67 51 116 106 34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2 统120495812 夏静68 52 117 99 33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3 统345797899 班庆远65 50 107 113 335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4 统442099260 王飞65 55 96 119 335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5 统120495730武牧之52 71 91 120 334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6 统321185415 王果67 51 103 111 332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8 统611399983 姚豫封69 56 102 105 332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9 统231798713 杨宝国63 61 114 93 331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50 统511797126 孟繁宇63 65 102 100 33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52 统611398577 张旭69 57 92 111 32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53 统410298975 李学明64 59 114 91 328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54 统321797967 刘宇通71 57 99 101 328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56 统611396848 孙际翔64 47 94 121 32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59 统2207988552.复试安排:一、复试规则:1. 复试规模:差额复试;2. 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3. 总成绩计算公式: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4门总成绩/5+复试成绩(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3分制);4. 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西北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复试方案

西北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复试方案

2012信息学院复试工作方案一、招生单位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张志勇副组长:王引弟、彭进业组员:王引弟、张志勇、房鼎益、侯榆青、耿国华、康宝生、彭进业二、复试分数线划线方式,任选其一(在□内划上“√”)□按照一级学科考生的初试总分排序划线;三、参加复试名单(一)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四)专业学位(全日制工程硕士)四、复试工作流程及原则1. 报到(1)请参加复试的考生于4月13日(星期五)上午9:00到信息学院(西北大学郭杜校区10号楼)5层办公室报到。

可选乘车辆:324路、311路、K616路、321路到西北大学南校区站下车。

(2)考生来校报到后请到西北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南校区)。

(3)考生报到参加复试时,必须提交以下相关材料:①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及复印件1份,②往届毕业生提交最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原件验后即返)及复印件各1份。

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③政治审查表(在研究生处网站下载)。

(4) 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来复试时,必须将本人的本科毕业证书原件提交学院秘书办,此后院秘书办转交给学校研招办,预备提交省上统一检查。

2. 复试形式和内容复试采取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的形式进行,总成绩300分。

(1)专业课笔试(150分)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复试课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三门课程中任选一门。

②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工程,复试课程:《信息技术综合》(含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微电子技术综合》(含半导体物理、晶体管原理)、《物理电子学综合》(含固体物理学和光电子技术)三门课程中任选一门。

③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复试课程:《通信技术综合》(含微机原理、通信原理)、《信号处理技术综合》(含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二门课程中任选一门。

【专业介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介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介绍一、专业简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所属的二级学科。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是国际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竞争焦点。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化水平被列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必将极大地推动信息社会的进步,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微电子学与液态电子学专业了解二、培养目标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电子学及固体电子学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前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力具有健康身体良好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成为积极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

微电子学与液态电子学专业了解三、培育建议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微电子学与液态电子学专业了解四、课程设置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电磁场与波、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近代物理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微波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基础、集成电子学、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等。

微电子学与液态电子学专业了解五、劳动力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毕业生有宽广的就业市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设计、集成电路和集成电子系统(soc)设计、光电子系统设计以及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开发等领域及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技开发等工作。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综合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综合

(3060)《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以下3门任选1门)一、智能传感器系统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静态和动态性能指标;2.传感器原理、结构与应用:包括硅压阻式压力与加速度传感器;硅电容式压力与加速度传感器、霍尔磁传感器、磁阻式传感器和磁通门传感器;CCD图像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

3.传感器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包括2中涉及的传感器所需的处理电路。

4.传感器的智能化补偿技术:包括传感器的零位、灵敏度和线性度的智能化补偿;智能化温度补偿;自动校准。

二、模拟集成电路设计1.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包括COMS集成电路工艺,MOS器件结构和I/V特性,基本放大器及其频率特性;CMOS集成电路的噪声;运算放大器及其稳定性;带隙基准电压;CMOS 振荡器;开关电容电路;锁相环电路。

2.流模式电子电路设计:包括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管模型,电流镜,跨导线性原理及应用,电流传输器,跨阻放大器,跨导放大器、滤波器,开关电流电路和电流模式A/D转换器。

三、芯片系统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1.系统集成芯片(SOC)设计及设计方法学:基于IP复用的数字IC设计技术;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的EDA系统;系统芯片(SOC)设计;现代VLSI设计。

2.微电子学基础: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基础;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参考书目:1.余瑞芬. 《传感器原理》.:航空工业出版社,19952.刘君华《智能传感器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3 .Razavi B著,陈贵灿等译,《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4.赵玉山等,《电流模式电子电路》,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张兴等,《微电子学概论》,北京大学出奔社,20056.韦恩.沃尔夫,《现代VLSI设计-系统芯片设计》,科学出版社,2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集成电路工程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集成电路工程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确定如下。

一、复试比例及主要内容
1、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

复试的总成绩为280
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1)电子线路(数字电子和模拟电子),占70分。

主要内容: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基础;场效应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
路;信号的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
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
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

参考书目:1.《基础电子技术》,蔡惟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
版。

2.《集成电子技术》,蔡惟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
版。

(2)晶体管原理,占70分。

主要内容:pn结直流特性、空间电荷区和电容、pn结击穿;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直流特性、频率特性、开关特性和功率特性的物理基
础;场效应晶体管(包括结型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
作原理、直流特性、频率特性、开关特性和功率特性;MOS场效应晶
体管的阈值电压、短沟道与窄沟道效应以及击穿特性。

参考书目:1.《双极型与场效应晶体管》武世香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2.《微电子技术基础――双极、场效应晶体管原理》曹培栋编著,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3)半导体集成电路,占60分。

主要内容:典型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及原理(双极工艺和MOS工艺);集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结构及其寄生效应;双极型逻辑集成电路(TTL及单管
逻辑门)工作原理、静态特性、瞬态特性及版图设计;MOS逻辑集成电
路(NMOS、CMOS以及MOS动态电路)工作原理、静态特性、瞬态特
性及版图设计;各类MOS存储器的结构及特性;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单
元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及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特点等。

参考书目:《集成电路设计》,叶以正来逢昌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3、面试主要内容。

(1)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
(2)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
(3)外语听力及口语;
(4)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
(5)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6)特长与兴趣;
(7)身心健康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