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能力的特征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解读能力的特征探究

文本解读是指师生对文本及作者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并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最终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文本解读能力的形成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突破口。只有拥有科学的解读能力,使之贯穿于文本解读活动的始终,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效果。

一.多元化:心中有的,眼中才有

多元化解读倡导从不同角度对文本作更广更深的思考钩沉,培养的是学生的个性理解。同样的山,在有的诗人眼里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有的是“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有的是“倒海翻江卷巨澜。”同样的水,可以是“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可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可以是“荒沟古水光似刀”,也可以是“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有平静的、动荡的、深邃的,呈现出不同的情态。同样的月,有的诗人笔下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有的是“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有的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有无情的、有多情的。

我们不仅要挖掘文本一看便知的显性价值,更要学会

透过表面或华丽或浅显的符号,体会其深层次的语言特色和深刻内涵。如果我们学会把文本提升到文学层面,学会把文本提升到文化层次,学会挖掘这简单中的不简单,这样简单的文本就会变得不简单。解读文本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我们自己。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也始终没有。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读者与作者是天生的孪生姊妹,在文本解读中,一方面要充分借助作者的原始声音,又要积极激发读者的独立思考,既能找到两者的共鸣点,又能拓展文本的多向价值。让这对双生子既有相似的地方,更有各自独特的魅力。

任何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只要经过自己头脑认真思索过,在自己的心灵中观照过,在自己感情的泉水中浸泡过,就会有独特的个性色彩,解读文本就会别具一格,使读者感到兴趣,受到启发。对于一篇作品,不可能只有一种论断,不同的意见总会有的。生活是作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作品有评论者写不完的意见。《红楼梦》过去已说过千言万语,今后还要说万语千言;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已经有那么多人评论过了,但是还可以不断发表新的意见,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一首短小的抒情诗,由于读者思想观点、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知识修养、情绪状态的不同,其感受理解也自然各不相同,所谓“诗无达诂”,

所谓“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就是这个道理。凡是自然界的一切景物,诸如春花秋实、斜阳芳草、梧桐夜雨、惊雷狂飙、烟波江上、断鸿鸣叫等等,在不同诗人的心中自有不同的感受,在不同读者的心中也会有不同的妙想。

二.艺术化: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教材分析解读,当然不同于文艺创作。它不能像诗人那样,一忽儿把星星看作是欢笑的眼睛,一忽儿又看作是盈盈泪珠。但二者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艺术。作为艺术,贵在创新,不特创作为然,分析评论也应该如此。艺术化的解读,贵在一个“新”字。所谓“新意”,就是自己的真知灼见,是别人不曾说过的意见。这要求读者不仅只阅读所要分析的那一篇文章,还需要阅读和研究这个作家的全部,至少是大部分作品,了解作家的身世及所处时代,然后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加工,才有可能提出新的看法。同时,还要阅读前人和同时代人对这一篇文章的论述。否则,自以为是新的,岂不知他人早有言在先了。

有的人总是喜欢把诗的意境还原为主题思想的抽象的简单图解。这种方法犹如化学家把一块肉分解成各种碳水化合物一样,如此这般,其结果是肉的味道也就没有一点了。不少文本赏析文章,其特点是“三少一多”:独到的见解少,切实的争论少,写法新颖的少;而人云亦云、大同小异的公

式化痕迹多。有的分析文章往往是“主题先行”,然后罗列几条写作方法。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在这种教条主义的解剖刀下,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根骨头。有的诗歌分析文章,逐字逐句讲解,把诗的完整意境搞得支离破碎。岂不知,一首诗它或则激发高昂的思想感情,或则提供深湛的精神境界,或则逗引神奇的幻想,或则导致美好的情操;或促人深思,或令人感叹……都是离不开文本本身生动的形象和含蓄的

意境的,离开了形象或意境的分析,死搬教条,怎么能够体会到诗味呢?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解读文本也要不拘一格,多式多样。

过去的分析文章,一般都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去分析,这当然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但仅局限于这一方面,路子就有些狭窄。我们也不妨试着从其他角度去分析,从哲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建筑学、生物学、音乐、绘画等各个角度去分析。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否可以从教育学、教学论的角度分析;《茶花赋》《荷塘月色》等优美散文,是否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苏州园林》是否可以从建筑学的角度去分析;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否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有些抒情的诗歌,是否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

三.辩证化:普遍联系,分解综合

假设。当解读分析的思路阻塞的时候,运用假设的形式去思考,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发现不了问题的地方,能够发现问题,难于解决的问题,会找到解决的途径。诸如:文本写了某些内容,设想如果不写它会怎样呢?换成别的内容可不可以呢?课文使用了某些词语,设想不用它行不行呢?如果行,文章为什么非用它不可呢?这样思考,使阅读分析有了参照对象,于是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文章,一般应详写的地方却略写;应略写的地方却铺陈;不写某些内容文章已完整,而写了这些内容;不用某些词语句子已通顺,而用了这些词语,等等。这些地方往往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不妨假设一下“那样写行不行”。

联系。由于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所以要注意从它与有关事物的关联中发展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就这一篇文本来说,从属关系,总分关系,事物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等,这是纵向联系;人物与人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这一部分与那一部分之间的联系等等,是横向联系。按照这样的思路去阅读分析课文,可以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阅读课文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表面现象上,还要由表及里地挖掘其本质意义,从而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其主要思路有二:一是从现象到本质,即从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去认识它所提示的思想本质;二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个别的人物、事物去认识它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