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留选标准及经济效益影响
种猪的选留和淘汰原则

种猪的选留和淘汰原则周传臣(黑龙江省兰西县种猪场 151500)种猪的生产性能关系到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优良的种猪才能繁殖出良好的后代,要想获得大量优质的仔猪,必须有高质量的种猪群。
在生产实践中,要合理的选留后备公、母猪,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才能有效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1 后备母猪的选留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产仔数是养猪增加效益的关键,好的母猪产仔数多,泌乳能力强,母性好,所产仔猪个体的初生重大,活仔和健仔数多,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选留后备母猪要遵循以下要点:①选留后备母猪的父、母代生产性能要良好。
无论是纯种母猪还是杂交母猪,要从生产性能好、护仔性强、泌乳能力高、每胎产活仔猪数10头以上的母猪后代中选留后备母猪。
②在同窝仔猪中挑选断奶重大,发育良好的仔猪留作后备母猪。
根据所需要的后备母猪的数量进行大比例的选留。
从仔猪断奶,到2月龄、4月龄、6月龄分阶段进行选育、选留,确保选留的后备母猪生长性能、体型外貌、健康程度、发育状况符合后备母猪的要求。
③选留的后备母猪生殖器官发育要良好。
外阴形状为倒扣的梨形,不上翘,发情症状要明显,性情温顺。
不要选留外阴形状小而上翘的后备母猪,这样的母猪不利于配种。
④选留的后备母猪乳房发育要正常。
乳头在7对以上,没有瞎乳头或瘪乳头。
乳头排列整齐,分布均匀,应有3对乳头在脐部以前位置。
⑤选留的后备母猪生长到6月龄以上时,发情症状要明显,发情要有规律,身体结实,肢蹄良好,抗应激能力要强,基本上表现出了后备母猪的各项性能指标。
2 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配种母猪产仔的数量和质量,()也可影响到后代的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
在生产实践中,后备公猪的选留尤其关键,选留后备公猪要遵循以下要点:①体型外貌要符合品种特征。
如毛色、耳型、头型、体型外貌等,必须符合本品种的种用要求。
②生殖器官发育正常。
睾丸形状发育明显,睾丸中等大小略微下垂,左右对称。
不要选留单睾丸、隐睾丸的公猪作为种用。
里岔黑猪种猪选留技术规范

132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9年36卷第9期地方猪种INDIGENOUS BREEDS里岔黑猪种猪选留技术规范张济福,牟雁群,崔 超(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东 胶州 266300)摘 要:做好种猪的选留工作是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障,具有提高猪群的品种质量和生产水平,达到养猪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
在生猪生产中应该选择品种符合标准、生产性能高的优秀种猪,为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里岔黑猪;种猪;选留;技术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DAIT-06-022-04)作者简介:崔超(1972—),男,山东胶州人,研究员,工作于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E-mail :138********@ 里岔黑猪是我国的地方良种,属于华北型猪种的大型猪,经过猪群长期择优纯繁、继代选育形成繁殖力高,耐粗饲,适应性强,体高身长,而且具有瘦肉多、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宝贵基因库。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里岔黑猪种质资源,笔者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研究,总结出选留里岔黑猪种猪的技术规范,以供养猪场参考。
1 选育指标1.1 体型外貌里岔黑猪毛色全黑,耳大下垂,体质结实,背腰长直,体长大于胸围20 cm 以上,腹不下垂,有效乳头7对以上,皮厚0.4 cm 左右,四肢强壮。
1.2 生长发育1.2.1 里岔黑猪后备猪(6月龄)公猪体长≥122 cm 、体重≥85 kg ,母猪体长≥121 cm 、体重≥86 kg 。
1.2.2 里岔黑猪成年猪(24月龄)公猪体长≥164 cm 、体重≥211 kg ,母猪体长≥163 cm 、体重≥187 kg [1]。
1.3 繁殖性能里岔黑猪初产母猪年产活仔数20头以上,仔猪成活率≥92%,42 d 断奶窝重≥122 kg 。
经产母猪年产活仔数24头以上,仔猪成活率≥93%,42 d 断奶窝重≥124 kg 。
中小规模猪场种猪的选留与培育

纯种猪的数量与管理
场 内选 留种 猪必 须有纯 种大 白或长 配套 纯种母猪 和杂交用 公猪 ;如果没:
白母猪 ,但不是所 有饲养二 元母猪 的猪 公猪 ,一定要 购买规模 化猪场 的精液 :
场都有必要饲养 纯种母猪 。
社会化公 猪站 的精 液配种 ,禁止 用社
赶公猪 ”的方式 自然交配 ,以减少 少于 20头母猪存栏 的猪场 ,没有必 上 “ 0 要饲养纯种猪 。因为规模太小 ,不可能引 病传 播的机会。
进太多的纯种母猪 , 按每头纯种母猪每 年
50 以上的猪场除了配套 纯种母 0头
生产 2 头种猪计算, 0 最后成活也就是l ~ 7 和杂交用 公猪生产 二元种 猪外 ,根 据;
1 头 ,按正常的每窝有 5 %的母猪计算 , 模 的需要 ,也可以生产 部分 纯种 猪 自斥 8 0 金字塔”形式培育 、选 留种猪 ,1 最多也就 8 头母猪 ,除去体形、乳头 、 采用 “ ~9 外 阴等不正常的 , 每头纯种母猪年提供小 要注意避免近 亲交配。
他 猪场购 买 ,因为种猪 的质量 好坏 直 接
场的经济效益 。
进入生产群之前最好进行一次抽血 , 测资格 的部门进 行检测 ,如 猪瘟 、伪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影 响到二 元母猪 甚至商 品猪的 质量和 猪 根据 自己需要 了解 的情 况 申请有 相关检 公猪或精 液 的来 源要 清楚 ,生 产纯 犬 口蹄疫等 ,再根据结果进行 取合 。这
要进 行两段式选择 。
千克 , 至配种前达到中等膘情 。如果条件
最好每天饲喂 0 5 . 千克左右青 绿多 为 了以后配 种或登记 方便 ,出生后 允许 ,
的小母 猪要在 2 4小时 内打上 可以识 别的 汁的青 饲料 ,这 样一方 面可 以补充适 当
养猪场中种猪选留与淘汰说明

养猪场中种猪选留与淘汰标准说明近几年可以说是养猪业的丰收年,由于生猪价格的不断上涨,很多非专业人士加入到养猪的行列中来。
正因为非专业养殖者与普通养猪者对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其开展或扩大养殖规模的引种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错误的认识和选择上的误区,导致引进的种猪带有遗传疾患,繁殖性能低下,生产水平不高,部分种猪未达到使用年限不得不进行非正常淘汰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对于种猪是否需要淘汰、何时该淘汰没有明确标准。
这些方面都会导致养殖者在经济方面的严重损失。
故此在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各位养猪的朋友提供一个种猪选留与淘汰的原则,希望对大家在养猪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1 、种猪的选留1.1种猪选种的概念直接根据个体自身的体型外貌和外形结构对个体加以选留淘汰的选择方法。
1.2种猪选种的作用鉴别不同品种或个体间的差异;判断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健康状况及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对个体的生产能力(生长性能、产肉力、繁殖力等)做出近似的判断。
1.3种猪选种的原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猪的外形结构与机能间是相互联系的,猪的外形不仅反映了猪的外部形态,也反映了猪的体质、机能、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种猪必须体形结实、结构适当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殖功能。
1.4种猪选种的重要性随着猪生长速度的加快和瘦肉率的提高,骨与腱的生长不同步,故肢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对品种品系的特征和肢蹄强健性等项目,必须根据外貌评定来选择。
虽然仅仅观察外貌不能真实知道猪的遗传素质,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一种辅助的选种方法。
1.5种猪选种的实施方法种猪选种时,人与被评定个体间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以3倍于猪体长的距离为宜。
从猪的正面、侧面和后面,对个体各部位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和评定,再根据观测所得到的总体印象进行选择。
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
1.6种猪选种的基本要求种猪的体型外貌必须符合本品种特征。
种猪必须健康,无遗传缺陷。
凡患有萎缩性鼻炎、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喘气病等严重的疫病,以及后裔患有隐睾、单睾、赫尔尼亚、锁肛、骨骼畸形等遗传疾病的均不予选留(有些疾病需要通过实验室化验才能确定)。
种猪选留标准

种猪选留的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养殖目的和猪种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用于选择留种猪的一些标准:
1. 身体外貌:留种猪应该具有良好的身体外貌,包括结构均匀、体型匀称、骨骼结实、肌肉发达等特点。
外貌上应该没有明显的缺陷或疾病。
2. 生长性能:留种猪应该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包括较高的日增重、高的饲料转化率等。
这表明它们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经济效益。
3. 繁殖能力:留种猪应该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包括早熟、早产、高受精率和优质的猪仔后代。
这有助于提高繁殖效益和产仔质量。
4. 遗传背景:留种猪应该有良好的遗传背景,来自有良好产仔质量和生产性能的父系和母系。
这可以确保留种猪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并有助于提高品种的整体素质。
5. 健康状况:留种猪应该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包括免疫力强、抗疾病能力强,没有携带严重传染病的风险。
这有助于确保留种猪的生产力和繁殖力。
6. 血缘关系:为了维持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留种猪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避免过度亲缘交配,以避免出现遗传缺陷和产生不良后代。
以上仅是一些一般性的留种猪标准,实际上不同的养殖需求和猪种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养殖者在选择留种猪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目标,结合专业的畜牧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综合评估。
猪只品种与养殖效益的关系

猪只品种与养殖效益的关系猪只养殖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养殖行业,在养猪业中,选择适合的猪只品种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各种猪只品种在适应环境、生长速度、肉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正确选择品种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优化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首先,不同的猪只品种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猪只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快速地生长,养殖户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以降低生长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例如,温带地区的养殖户可以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大白猪,而热带地区则需要选择对高温适应性更强的热带猪品种。
适应性好的猪只品种可以减少因环境适应能力差异导致的生长延迟,提高养殖效益。
其次,不同的猪只品种在生长速度和肉质方面存在差异。
养殖户在选择猪只品种时要考虑到生长速度和肉质的要求。
一些品种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比如杜洛克猪和长白猪,它们在同等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比其他品种更快,可以更快地达到出栏的标准重量,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而一些品种则以肉质优良而闻名,比如皮特兰猪和月天猪,它们的肉质更嫩滑、色泽鲜艳,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
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策略,选择适合的猪只品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猪只品种的饲料转化率也会对养殖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品种的猪只在饲料利用效率上存在差异,选择饲料转化率较高的品种可以减少饲料的使用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举个例子,长毛猪和乡土猪的饲料转化率相对较低,而大白猪和土种猪的饲料转化率较高。
因此,在制定饲养方式和饮食计划时,应结合不同品种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来合理安排饲料投喂量,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进而改善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户还应考虑猪只品种的繁殖能力和产仔数量。
一些品种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如杜洛克猪和大白猪,它们能够每胎产仔较多,增加了出栏的数量和销售收益。
然而,对于某些品种,繁殖力较弱,如皮特兰猪,在繁殖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维持其繁殖能力,因此,在选择猪只品种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繁殖能力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种猪留选标准

种猪留选标准种猪是繁殖的基础,种猪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所以,种猪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目标,只有将种猪选好才能生产出优良的后代,因此种猪的选择又是繁殖技术中关键的一步。
它包括外形选择、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选择。
本文以江西某猪场为例,将从初生仔猪、保育仔猪和育成猪几个阶段详细介绍。
1.初生仔猪符合以下条件的初生仔猪可以编打耳号,初步留作种用:类型雄性仔猪雌性仔猪纯种长白和大白符合以下条件的仔猪,每窝选最好的1-3头编打耳号,初步留作种用:a) 同窝健仔数在6头(含6头)以上b) 仔猪活力好c) 初生重1.2千克以上d) 同窝无单睾、隐睾等遗传缺陷e) 符合以上条件的优秀血缘后代全留符合以下条件的仔猪全部编打耳号,初步留作种用:a) 同窝健仔数在6头(含6头)以上b) 有效乳头数6对(含6对)以上,排列整齐c) 仔猪活力好d) 本身无遗传缺陷杜洛克或皮特兰符合以下条件的仔猪,每窝选最好的1-3头编打耳号,初步留作种用:a) 同窝健仔数在5头(含5头)以上b) 仔猪活力好c) 初生重1.2千克以上d) 同窝无单睾、隐睾等遗传缺陷e) 符合以上条件的优秀血缘后代全留符合以下条件的仔猪全部编打耳号,初步留作种用:a) 同窝健仔数在5头(含5头)以上b) 有效乳头数5对(含5对)以上,排列整齐c) 仔猪活力好d) 同窝无单睾、隐睾等遗传缺陷杂交品种皮杜大长或长大母符合以下条件的初生仔猪全部编打耳号,初步留作种用:a) 仔猪活力好b) 初生重在1.0kg(含1.0kg)以上c) 本身无遗传缺陷符合以下条件的初生仔猪全部编打耳号,初步留作种用:a) 仔猪活力好b) 有效乳头数6对(含6对)以上,排列整齐c) 本身无遗传缺陷2.保育仔猪符合以下条件的保育仔猪可以进入测定站或生长舍继续选择:类型雄性仔猪雌性仔猪纯种长白和大白肢蹄结实、健康状况良好,优秀血缘后代尽量多留,平均每窝选1.5-2头。
肢蹄结实、健康状况良好的全部选留,发育明显不良,肢蹄差的不选留。
养猪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养猪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因素:1、生猪价格2、饲料价格3、生产成绩(一头母猪一年能提供多少头育肥猪数)4、料重比前两因素是由市场所决定,后两因素是由养猪企业的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所决定。
生产成绩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因素。
要看一个猪场的生产成绩,只有一个指标数据就够了,那就是每头母猪年均提供出栏猪数。
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生产指标:母猪年产胎数、分娩率、胎均产活仔数、成活率等等。
再看一下全群料肉比,就差不多了。
生产成绩的好坏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
猪场的经济效益是猪场场长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如何分析猪场的经济效益呢?很多猪场场长常常是:财务报表出来了,看看损益表等,才知道了过去的一个月或一年的基本财务情况。
例如:本月盈利10万,总销售收入100万,总成本90万等等。
但你问他;这10万是如何赚来的?是市场好出栏猪价格高带来的?还是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的?或者是生产成绩好带来的呢?再深问一下:上述因素各占多大比重?往往他就回答不上来了。
做为一个猪场的场长必须会科学的分析猪场经济效益,要搞清猪场盈利或亏损的真正原因,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拿出可行的措施方案。
做到心中有数,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因素管理(人和猪)。
管理是第一位的,有一个真正懂得猪场正规化管理的场长是办好猪场的前提条件,尤其是规模化猪场。
这里所说的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与对猪的饲养管理。
环境(市场)。
环境指养猪大环境与小环境:大环境包括养猪的形势、政策、市场等;小环境包括猪场周围的环境,特别是防疫环境、环保环境等。
猪粮比价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市场因素;业内人士习惯上把活猪(毛猪)的价格与玉米价格的比称为猪粮比价,盈亏临界点约为5.5:1;大于5.5:1市场就是盈利的,这时候你还亏损,那只能说你没养好猪;低于5.5:1市场就是亏损的,经营好的也许不亏或少亏。
营养(饲料)。
养猪要用科学的配方饲料,营养是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猪留选标准及经济效益评估
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两种。
众所周知,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 [后备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150-200)ml,成年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200-300)ml,有的高达(700-800)ml。
] ,总精子数目多(1.5亿/ml),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而且是多胎高产。
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
可见,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养猪高效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猪群,掌握科学的选配技术,这样才能持续、均衡地生产出质量优、数量多的活猪。
因此,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更换成性能更佳、体型更好、适合市场需求的种猪。
一、种猪的淘汰原则
1. 公猪的淘汰原则: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种公猪年淘汰率在50%左右。
2. 种母猪淘汰原则:
正常淘汰: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
①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
②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
二、种猪留选标准
1.行业公认标准
种公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10—20选1,至少不能低于5选1;也就是说,如果需要10头后备公猪,那么应该测定100—200头公猪,至少也得测50头,然后,从中选取EBV (遗传评估综合指数)值排前10名的留种。
种母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5选1,最少不能低于3选1;也就是说,如果需要10头后备母猪,那么应该测定50头母猪,至少也得测30头,然后从中选取最优秀的10头留种。
2.政府关于种猪的留选规范标准
种猪场按照职能划分为:种猪场分为原种猪场、一级种猪场、二级种猪场。
原种猪场具有制种和繁殖更新的能力;全面开展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主要任务是性能选育提高、新品系选育、育种新技术创新和引进,并为一级种猪场提供优秀纯种
猪。
除开展科研试验外,不允许进行品种间杂交生产。
基础种猪群从原产地引入或由本场系统选育并经性能测定优秀的个体而来;该场必须掌握较多育种素材,单品种育种核心群规模在300头以上,种公猪血统数不少于8个;基础母猪个体鉴定全部一级以上,种公猪不允许有特级以下个体。
一级种猪场种猪主要来源于原种猪场;广泛开展种猪性能测定工作和遗传评估工作,主要任务是纯种扩繁,并为二级种猪场提供优秀纯种猪。
基础种猪群由原种猪场引入,也可以从本场经测定优秀的后代中选留,但公猪选留比例不大于20%,母猪不大于50%。
二级种猪场主要为商品猪场生产提供二元杂优母猪,不得进行纯种生产经营。
基础种猪群全部由上一级或原种猪场引入,不得自行选留。
3.美国种猪的留选标准
美国在种猪生产上,原种场--扩繁场的界限不是很分明,一般大规模的种猪场(核心群母猪400头以上)都具有原种场、扩繁场的双重功能,既饲养曾祖代猪,也饲养祖代猪。
核心群选留比例,曾祖代为1%-3%,祖代为12%-13%,其余为基础母猪群。
三、种猪留选的经济效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