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中西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整理课件
11
❖ 陈湘君治疗肝肾阴虚型主要用生地、生首乌、 玄参、牛膝、丹皮、益母草、草河车、水牛 角、白花蛇舌草等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 基本病理特点:肝肾虚损为本,热毒瘀血为 标,本虚标实,互为因果,在病理演变过程 中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多变。
整理课件
3
辨证论治
❖ 急性期(活动期)治疗 :急则治其标,一般 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法,同时 应当注意顾护阴液。
❖ SLE活动期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可以分 为热毒炽盛、血热妄行、瘀血阻络、风湿热 痹、阴虚内热、脾虚湿盛等类型。
整理课件
6
❖ 瘀血阻络 各家治疗此型除用活血通络之品,如鸡 血藤、路路通、蕲蛇、蜈蚣等外,还常常配合清热凉 血活血之品,如赤芍、丹皮、丹参等。
❖ 此型一般夹杂于前两型之中,由于热毒炽盛导致热 邪迫血妄行,而离经之血在脉外又形成瘀血,瘀血 阻滞进一步使热毒难有出路,难以散去。需要注意 的是,针对此型的用药一般药性较烈,容易伤及胃 气,导致胃脘不适甚至恶心呕吐。在运用此类药物 时一般都加用谷麦芽、神曲、炒米仁等护养胃气。
整理课件
5
❖ 血热妄行 临床表现与温病学中气营两燔相似。多 采用凉血活血、清气护阴的治疗方法。
❖ 张志礼多用羚羊角粉、生地、丹皮、白茅根等凉血 护阴。由于血热妄行伤及阴分可见寒热往来,或者 定期发热,数日不愈,在治疗时也加用丹皮、赤芍、 玄参、石斛等药,神昏者可配合安宫牛黄丸或者局 方至宝丹。
❖ 袁兆庄常用滋阴清营汤加减(生地黄、玄参、银花、 炒槐花、赤芍药、紫丹参、白茅根、车前子)为基 本方加减治疗。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完整版)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完整版)(一)辨证要点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本虚标实之证,标实表现为火热亢盛,本虚为肝肾阴亏为主,辨证主要是分清标本虚实。
标实为火热亢盛,但有实火与虚火之分。
实火为外感热毒与心肝积热合邪,热毒入营所致,多见于急性发作期或亚急性期发作阶段。
虚火为肝肾阴虚,阴虚火热所致,多见于缓解期。
本虚多涉及五脏,尤以肝肾心脾为常见。
辨证时需注意病位。
病以阴虚为本,但久病则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也需详辨。
(二)治疗要点益气养阴,调补肝肾是本病治疗的基本方法,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辅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慢性期多兼血瘀,佐以活血化瘀。
(三)辨证分型治疗1.热毒炽盛证:主症:起病急骤,壮热,面部红赤斑疹,关节肌肉疼痛,甚则烦躁口渴,神昏谵妄,或手足抽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本方综合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化裁而成。
方中石膏、知母清阳明经之大热,犀角清热凉血解毒,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芍药和营泄热,牡丹皮泻血中伏热,凉血散瘀,玄参凉血解毒,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清热泻火解毒,竹叶清心除烦,桔梗载药上行,合而为清热凉血解毒之大剂。
加减:若热盛动风而见手足抽搐者,可加羚羊角、玳瑁、钩藤等以清热熄风;若热毒内陷,神昏谵妄,可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2.肝肾阴虚证:主症:病程迁延,低热不退,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面部红斑,五心烦热,腰酸,关节酸痛,头发脱落,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滋补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方中熟地滋肾,山茱萸养肝,山药健脾,泽泻宣泄肾浊,牡丹皮清泻肝火,茯苓淡渗脾湿,开合相济,三阴并治。
更用知母,滋阴清热,黄柏清热坚阴。
加减:若兼见遗精、盗汗者,可加金樱子、龙骨、牡蛎。
月经不调者,加当归、牛膝、益母草。
胁痛者加鳖甲、川楝子。
3.肝郁血瘀证:主症:面颊部暗红斑,或皮肤瘀斑,胁肋疼痛,腹胀,月经不调,舌质淡暗,脉弦。
运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与实践

运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与实践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损害、关节炎、肾脏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症状。
经方治疗是中医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如下。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必须个体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和病情各异,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理变化也不同,因此中药治疗必须个体化,针对不同的病情调配不同的药方。
对于有明显皮肤损害的患者,可以选用药物调节血气,清热解毒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对于有明显肾脏损害的患者,可以选用扶正固本,清利水湿的方剂,如温中扶正汤。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注重调理阴阳平衡。
中医学理论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导致的,因此中药治疗必须调理阴阳平衡。
在调配药方时要注意阴阳平衡的原则,不可盲目增减某一药材,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还可以通过调整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使阴阳保持平衡。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长期坚持。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病,因此中药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因为症状好转而中断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坚持按时服药,同时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在长期坚持治疗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尽管中药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西医治疗。
在实践中,我发现将中药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可以起到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的作用,而西医治疗则可以减少病情的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运用中需要注意个体化、调理阴阳平衡、长期坚持和与西医治疗相结合等原则,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带给患者希望和康复的可能,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运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与实践

运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与实践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在临床上,SLE患者常伴有皮肤红斑、关节疼痛、发热、贫血、肾炎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和风险。
近年来,一些医生开始探索中医经方治疗SLE的可能性,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结合自身的体会和实践,谈谈关于运用经方治疗SLE的经验和感悟。
一、中医视角下的SLE病因病机在中医学中,SLE通常被归为“红斑病”范畴,是由于外感风热、湿热侵袭了人体,导致了气血郁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看,SLE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SLE与情志失调密切相关。
情志失调是导致气血郁滞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的情志不畅、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都可以导致肝郁气滞,进而影响气血畅通。
SLE与湿热内蕴有关。
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生活无规律等不良习惯会导致湿热内蕴,进而损伤人体阳气,使得气血运行不畅,产生了功能失调,导致气血凝滞。
SLE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联。
中医认为“先天不足,后天不足”,SLE可能与体质虚弱,先天禀赋有关。
SLE的发病与慢性病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对于治疗SLE,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二、运用经方治疗SLE的体会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运用多种经方治疗SLE,这些方子多为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方子,下面就以我们运用最多的几种经方为例,谈谈我们的体会和实践。
1. 参苓白术汤参苓白术汤是治疗SLE的常用方子,这是一款祛风利湿、清热利湿的经典方子。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化湿利水的功效,能够调理气血,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免疫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参苓白术汤对SLE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将参苓白术汤与其他方子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调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易患人群、临床症状及诊断和治疗措施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易患人群、临床症状及
诊断和治疗
易患人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
临床症状
1、口腔溃疡或黏膜糜烂、水肿
2、皮肤出现多样性损害。
3、对称性的关节痛。
4、肾炎,严重可发展为尿毒症
5、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6、癫痛、偏头痛、性格改变以及记忆力减退。
7、肺部浸润,严重者会出现肺泡出
8、心脏增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9、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10、结膜炎、视神经病变、口干、眼干等
诊断和治疗
红斑狼疮的诊断需依赖症状、病史、辅助检查结果等多个方面
由于不同类型的红斑狼疮诊断依据各不相同,且诊断及分型均较为复杂,确诊及分型有一定难度,患者很难自行判断是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多方面情况后进行评判。
红斑狼疮仍缺乏根治手段,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保证长期生存、预防器官损伤,尽可能降低疾病的活动度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指导患者管理疾病。
通常情况下,系统性红斑狼疮主
要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红斑狼疮是绝症吗?红斑狼疮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只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但并不是一个不治之症。
随着治疗技术不断发展,红斑狼疮患者现在已经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
最近这十几年以来,红斑狼疮的治疗理念发生了改变,已经引入“达标治疗”这个理念,称T2T治疗理念。
患了红斑狼疮以后,朝着疾病的缓解,低度活动的目标进行个体化治疗以后,现在大部分红斑狼疮的病人都可以达到病情缓解,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以多系统器官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临床表现1.皮肤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常涉及皮肤,特征性体征是蝶形红斑,多出现在面颊和鼻梁部位。
此外,还可见到日光敏感、毛发脱落、口腔溃疡等皮肤损害。
2.关节和肌肉关节和肌肉受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患者经常感到关节痛、僵硬,并有明显的早晨僵硬感。
这种关节和肌肉的不适通常持续数月以上。
3.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血管系统受累表现为血压升高、胸闷、心悸等。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包炎、心内膜心包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心脏病变。
此外,SLE患者还易发生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4.肾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也是最具临床意义的表现之一是肾损害,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表现为尿蛋白增加、尿血、高血压等。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逐渐进行性的肾功能衰竭。
5.神经系统受累神经系统受累在SLE中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精神异常、抽搐和中风等神经系统症状。
6.其他器官受累SLE还可涉及眼部、肺部、消化道及造血系统等多个器官,导致眼球红斑、视网膜出血、呼吸困难、胃肠道溃疡以及贫血等多种临床表现。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用于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炎和肌肉疼痛。
(2)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等,可用于控制自身免疫反应和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各种临床表现。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抑制免疫系统活性,遏制自身免疫反应发展。
2.非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阳光暴晒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减轻SLE患者的临床表现。
(2)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患者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并改善心血管函数。
(3)心理支持:SLE是一种长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
陈湘君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总结

属血热、 属风毒 、 属瘀 血。 具有补气升 阳、 益气 固表 、 利水消肿 、 托疮生肌之功 。陈教授临床喜用生黄芪 益气健 ( 3 ) 辨 紫瘢: 紫癜多发 , 色红 成片 者, 属 血热或 阴虚 火旺 ; 紫 癜散 发 , 色淡 量少 脾 , 一般剂 量 1 5— 3 0 克, 如患者易出现腹胀等气 滞症状 时 , 酌情 减少 用量或佐 以陈 者, 属气虚或血瘀 。 皮、 大腹皮、 枳壳 、 佛手等 理气之 品。陈教授认为在治疗狼疮性 肾炎 时应加 大黄芪的 ( 4 ) 辨脱 发: 脱发油腻者属脾虚湿热 ; 脱发枯黄者属血虚肾亏。 用量 , 以健运中焦 , 而达到利水消肿的作用。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时 , 生黄芪 每剂可用 ( 5 ) 辨疮 疡: 疮疡色红作痛者属湿热 、 血热 ; 疮疡色暗不痛 者属血瘀 。 至3 0 —5 O克 , 甚或更多 。 ( 6 ) 辨 口疮: 口疮多发 , 以 口唇齿 龈为主者 属脾经湿热 ; 口疮 色红 , 以舌 尖边为 白术 : 味苦而甘 、 性温 , 专人脾 胃经 。《 本 草同玄》 云: “ 白术补脾 胃之药 , 更无 出 主者属心肝火旺或阴虚火旺。顽固深大 口 疮, 疼痛不消者属血瘀。 其右者 。 ” 《 本草汇言》 日: “ 白术 乃扶植 脾胃, 散湿除痹 , 消食 除痞 之要药也。 ” 白术具
陈教授在长期临床诊疗过程中还有许多相辅相成甚至相反相成的药对如生地配甘草补肾泻火治sle红斑低热青蒿配捧革退虚热伏火消红斑莲芯配莲须清不全芙蓉叶配紫草凉血活血散热解毒治疗面部红斑人参叶配芙蓉叶补气清热治面部红斑玉竹配人参叶益气润燥治各种脱发等
一
骚
2 0 1 4 年8 月 第8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成分借助药物发泡泡腾作用而迅速分散到女性阴道邹褶 当中, 均匀分布到 阴道及 宫 阴道粘膜上皮细胞 生长, 恢复糖元及乳杆菌水平 , 保持阴道 p H值在 3 . 8 ~ 4 . 2之间 , 颈黏膜各部位 , 充分与病 灶部 位接触 从 而发挥 药物 的治疗 作 用。它 同时还 具有 : 产生过氧化氢 , 恢复阴道上皮的抵抗力和 自洁能力 。因此消糜 阴道泡腾 片联 合 甲硝 ( 1 ) 起效迅速 : 该 品崩解 只需 3 ~ 6分钟 , 药物 中的有效成分能迅 速释放 , 发挥疗效 。 唑片可从根本 上改变阴道 内环境 , 提高疗效并且见效快 , 不易复发 , 值得 推广 。 ( 2 ) 安全可靠 : 该 品为纯 中药制剂 , 无毒副作用。( 3 ) 应用方便 : 该 品外 用给药 , 一日 参 考 文 献 只需一次 , 每次一片。( 4 ) 疗效稳定 : 复发率低 , 深度解决女性 的难言之 隐。本 文研 [ 1 ] 樊尚荣, 刘 小平。细 菌性 阴道 病 的研 究进展。 中 国妇产科 临床 杂 志, 2 0 0 6 , V o l 、 7 No 、 3: 2 2 4 。 究表 明, 消糜阴道泡腾片联合甲硝唑片可增加末梢血 管的 白细胞 数 , 增 加吞 噬细胞 的吞 噬能力 , 能明显改善微循环 , 阻止炎性细胞积聚 , 减少渗 出, 加强炎症吸收 , 促进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可以靠中医来辅助治疗的,往往通过辨证施治。
一,血热妄行者可用羚羊角粉,生地,丹皮,白毛根,赤芍,丹参,车前子。
二,体内热毒者可用生地,玄参,金银花,板蓝根,半枝莲,栀子等。
三,风湿热痹性、可用苍术,白术,黄柏,茵陈,车前草,厚朴,当归,青蒿等。
四,阴虚内热性、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如面部红斑和口腔溃疡严重可加入芙蓉叶,莲心,碧玉散等药材,以上方剂可应用,但是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见解(三 )
• 风邪致病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看, 而SLE的产生与风邪作祟有关,故 疾病之传变规律不定,兼证变化多 端。总体从病程来看,并邪首犯肌 肤,侵及关节,由表及里,从上焦 到下焦,累及脏腑。
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见解(四)
• 若素体火旺,感受风湿热之邪,并 从热化,外热、内火,交相成毒, 燔灼营阴,损阴竭精,津枯血瘀, 见解(八)
• 阴损及阳,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泛 溢周身,发为水肿。水积两协,肺气 不降或水气上逆,凌心射肺则见咳喘 气短,不能平卧。进而阴阳俱衰,肾 损至极,气化不行,浊毒内滞,毒淤 互结,复损它脏,因虚致实,因实致 虚,虚虚实实,病进正竭。
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见解(九)
• 综而述之,姚师认为红斑狼疮发病之因先 天不足,肝肾亏损,卫外不固;外因是风 、寒、湿、热之邪。基本病机是气阴两虚 ,津枯血瘀,兼挟湿热。风、热、毒、湿 、淤、虚是本病的特点。正虚存在于本病 的始终,且风、热、毒、湿、淤、虚的轻 重偏颇,决定了病势的衍变和疾病的转归 。
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见解(二 )
本病内因责之于先天不足,肝肾亏虚,卫外 不固。肝肾同居于下焦,肝藏血,肾藏精 ,精血互生而肝肾同源。故先天不足本于 肝肾。肾为先天,一身元气之根;脾为后 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源于下焦,生于中 焦,出于上焦的卫气虚少,失于固表,招 引外邪,即风、寒、湿、热内侵,正邪交 争而发病。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一 )
1.气阴两伤——不规则发热或持续低热,手足 心热,胸闷气短,心悸心烦,动则加剧, 肢软无力,自汗盗汗,颜面浮红,或皮损 暗红,舌红,苔薄,脉细数。多属红斑狼 疮亚急性期。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二 )
治法:益气养阴,解毒修损。方药:生脉饮 加味〔西洋参、五味子、麦冬、青蒿、白 薇、地骨皮、秦艽、银柴胡、鳖甲、龟板 、生地、赤芍、丹皮、沉香(后下)、三 七、西红花(冲)〕。解毒丹Ⅱ号(生地 、赤芍、丹皮、紫草、土茯苓、生薏仁、 珍珠粉、浙贝母、白芷)共打粉,3次/日 ,随汤药冲服。
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见解(五 )
• 或激素(姚师认为激素性“辛热” 而“解郁毒”,但其“辛热”之性 常有耗伤气阴之弊)治疗,“毒” 邪被解,气阴更虚,助生湿热;进 而肝肾亏极,阴阳俱虚,湿淤相随 。
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见解(六)
• 若先天不足,后天亦弱,感受风寒湿 之邪,并从寒化,阳气被遏,脾气更 虚水湿内盛,激素治疗,助湿生热, 湿邪耗气,热邪伤阴,气阴两虚,阴 损及阳,阴阳俱衰,湿热蕴结,血脉 不利,成为虚中挟实之证。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五 )
• 3.阴虚火旺——两胁胀痛,头晕耳鸣、失眠 头痛、心烦易怒、手足心热、脱发明显, 皮损紫暗,月经不调,舌紫红或有瘀斑, 少苔或黄腻,脉细弦。多属合并高血压、 狼疮性肾炎(非肾病)者。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六 )
治法:滋养肝肾,潜镇泻火。方药:枕中 丹加味(龟板、远志、菖蒲、生龙骨、龙 胆草、丹皮、焦栀子、柴胡、白芍、当归 、茯苓、白术、磁石、菊花、川牛膝、枸 杞)。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三 )
2.脾虚气滞——神疲乏力,纳呆少食,脘腹胀 满,食后加重,矢气则舒,口中粘腻,面 色萎黄,皮损淡红,舌淡胖,苔薄腻,脉 濡滑。多属红斑狼疮恢复期。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四 )
• 治法:健脾益气,理气消胀。方药:芪薏 四君汤加味(生黄芪、生薏仁、党参、白 术、茯苓、甘草、厚朴、清半夏、沉香、 生姜、大腹皮、莱菔子、砂仁、内金、生 山楂)。
姚树锦老师简介(一)
• 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 • 清“太和医室”暨陕西姚氏太和医
学第四代代表性传人; • 第二、三、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
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姚树锦老师简介(二)
三大学术观点
• 扶正固本思想 • 阴阳升降学说 • 补脏通腑学说
姚树锦老师简介(三)
• 临床以家学理法方药体系为核心, 兼收并蓄,善用“扶正固本”大法 ,重视“阴阳升降”学说,以“六 腑以通为用”为依据,倡导“通补 ”学说,精于使用精品细料中药治 疗疑难重危病症。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七 )
4.脾肾阳虚——眼睑、下肢浮肿,胸闷满 闷,腹胀尿少,腰膝酸软,口干不渴 ,面热股冷,甚则尿闭,精神疲惫, 面色无华,舌淡胖,苔腻水滑,脉沉 细。多属红斑狼疮合并肾病综合征或 肾功不全者。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八 )
治法:温肾健脾,行气利水。方药; 真武汤加味(附片、茯苓、白术、白 芍、生姜、桂枝、生黄芪、西洋参、 生薏仁、茅根、泽泻、车前子、沉香 、三七、西红花)。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九 )
5.热毒炽盛——高热口渴,烦躁抽搐, 神昏谵语,唇红口糜,牙龈肿痛,皮 损潮红,多出散发或密布,周身酸痛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降,苔 黄腻燥或腻,脉红数或细数。多属红 斑狼疮急性期,或并脑病者。
辨证与辨病结合分型论治(十)
治法:清热热毒,凉血养阴,通腑泻热。方 药:清瘟汤加味(桑叶、芦根、生石膏、 生甘草、二花、连翘、生地、赤芍、丹皮 、紫草、青黛、青蒿、龟板、鳖甲、生大 黄(后下))芒硝(冲服)川牛膝、厚朴 )。解毒丹Ⅰ号(牛黄、羚羊角、冰片、 薄荷脑、玳瑁、珍珠、金石斛、西洋参) 共打粉,3次/日,随汤药冲服。
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见解(七 )
• 兼证变化:风湿热毒,侵及肌肤,皮损红 痒。寒湿之邪,闭阻络脉,关节疼痛,四 未不温,青紫花斑。热毒稽留,耗气伤阴 ,心肺受累,低热持续,心悸不宁。阴虚 风动,虚阳上扰,冲于巅顶,攻及心包, 蒙闭清窍,神识不清,抽搐发作。毒邪伤 肾,下关不固,精微外泄,尿蛋白持续。 肝肾亏虚,精血枯少,脱发不止 。
家传补虚益损的临证思维
男子注重益气补肾, 女子注重养血疏肝, 小儿注重消导健脾 老人注重平补阴阳
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见解(一 )
本病好发于育龄期的妇女,此阶段 精气充足,天葵正盛,生机蓬勃。
若有疾病产生,必先因正虚于内, 复感邪于外,正邪相争,正不胜邪 。正如《内经》云:“风雨寒热, 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