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行业

电信运营行业
电信运营行业

电信运营行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信运营行业: 平稳发展空间巨大

巨田证券张贞卓

一、电信运营行业的运行特点

电信运营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加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具有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适度超前的特点,但目前投资驱动和技术驱动的作用趋缓,发展重点转向创新业务、优质服务和追求效益上。

在电信市场发展初期,网络资源是电信行业价值链中最重要的部分,运营商通过“跑马圈地”可获得高额的利润。随着通信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的缓解,网络资源的价值也随之下降,运营商“增量不增收”的现象日益明显。

未来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集中到应用拓展与内容提供上。技术的成熟,已使得手机等终端完全有能力向用户提供比传递话音更多的应用,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从运营商那里获得内容,并为之付费;运营商如果还紧抱着网络不放,它就会成为一个纯粹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利润增长也会随着网络资源的增多而可能不断地下降,它只有通过应用拓展,成长为内容的提供者或经销商,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二、电信运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电信运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战略行业和先导性行业。通过与我国GDP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到,我国通信业务(电信加邮政)收入的增长在大多数年份中均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通

信行业增长最快的时期,即使目前行业增长出现了减速,仍高于同期GDP增速的75%以上(见图1)。而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由1997年的2%(见图2)提高到2002年的4%,所占比重上升了一倍。预计2003-2006年,我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将进一步上升。到2005年,电信业务收入将接近6000亿元,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将接近5%。

三、电信运营行业国内综述

1、竞争格局更加均衡

继1998年中国电信“一分为四”的体制改革完成之后,2002年5月,国务院又批准了中国电信“南北拆分”的重组方案,原中国电信的北方10个省(市、区)级公司,加上原网通公司、吉通公司,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剩下的21个省(市、区)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过此次分拆和重组,我国电信市场形成了几个竞争实力相对均衡的综合性电信公司。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卫星以及铁通为主要经营主体,形成了“5+1”的竞争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中,中国移动以业务收入最大成为市场老大,中国电信退居第二,同时,重组后的新网通实力也大大加强,进入市场

份额前三甲。我国电信运营市场已经没有一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超过40%(见图3),竞争走向更加均衡。

表1 各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范围:

数据来源: 信息产业部

表2各电信运营商优劣势比较:

2、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减缓

我国通信业(电信加邮政)的固定资产投资占业务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其中,2000年度我国电信投资占到电信收入的%,而世界平均水平为%。在2001年度,我国电信投资/电信收入的比例高达%(依据CCID数据),这样高的投资比例是不可能维持的,如果持续高投资水平,就会偏离经济效益的区域。从图4可以看到,这一比例在逐步下降。

相应地,我国邮电固定资产规模增幅也逐步放缓。一方面是受到全球电信业低迷的影响而投资决策趋于谨慎,另一方面是由于分拆重组而调整了投资部署,2002年中国通信业(电信加邮政)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近几年以来的第二次下降(见图5),当年投资规模比上年下降约20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信设备市场的发展。2003年投资规模小幅增长。

3、由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

我国电信业经历了从积累到飞跃的高速发展时期。"九五"期间通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幅度的倍。不过从图6可以看到,1998年以来,我国电信行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减缓,2001年开始行业利润增速减缓的现象更加明显,这与国家取消了“两费”(电话初装费和入网费)有直接关系,但收入和利润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02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到4116亿元,同比增长%,电信业务利润780亿,同比增长21%。2003

年以来,随着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电信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

头,全年电信收入完成4610亿,同比增长%。中国电信运营行业基本上进入了平稳增长期。

图6 1997-2002年电信业务收入及利润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4、移动通信继续成为增长亮点

"九五"期间,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年均增速高达80%,"十五"期间仍将持续、高速发展。从用户规模上看,2003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较上年新增万户,达到亿户,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数亿户。2003年1-10月,从电信专业收入比例上看,移动通信占半壁江山(见图7);从收入增长速度上看,移动通信同比增长%,位于第二位(见图8);从对增加量的贡献程度看,移动通信的作用最大,新增业务收入中%来自移动通信业务;本地电话贡献了%。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电信运营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7-2002年电信业务收入及利润增长情况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

亿元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电信业务收入电信业务利润收入增长速度利润增长速度

图7 2003年1-10月电信专业收入比例图年1-10月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5、电话普及率上升,ARPU值下降

从图9中可以看到,我国电话普及率逐年上升,2003年,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分别达到%、%。但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值,即每用户平均贡献的电信业务收入值却在1999年以来逐年下降,这一现象导致业务收入的增速明显滞后于业务总量的增速,即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2002年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而电信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率为%,几乎仅为业务量增长率的1/2。根据国际电联统计,近年来各国无论是固定业务还是移动业务ARPU值的曲线均呈普遍下滑之势。ARPU值的下降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推行的电信资费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运营商变相降价、新增市场低端用户比例不断增大。

6、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

东部地区仍然是电信投资的重点,西部地区成为新的电信投资热点(见图12),截至2003年10月底,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电信投资的比重分别为%、%和%,同比增长分别为%、%、%。东部增长最快,中部仍是增长最慢的地区。同时,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电话用户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其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数接近或超过全国用户数的一半(见图13、图14),但从2003年10月份的电信数据看,东西部电信发展差距缩小,中部地区发展缓慢。

图12 2001-2003年同期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

数据来源: 信息产业部

四、电信运营行业国内外比较

1、内外两重天

近几年国外主要电信业持续低迷,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3G牌照拍卖”带给运营商沉重负担;另一个则是“宽带圈地”过度发展。

在全球电信业萧条的大环境中,我国电信业却表现“一枝独秀”,保持平稳发展,且

电信市场各主要指标增长速度远超同期全球市场。这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

增长,得益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得益于电信业一系列稳健务实的发展政策。

面对国际国内兴起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宽带热,信息产业部明确提出“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原则,慎重决策,防止了泡沫的产生,移动通信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有效避免光缆建设中出现“跑马圈地”现象,信息产业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电信建设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宽带的“圈地风险”。

2、成长空间大

在我国电信业表现“一枝独秀”的同时,我们也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人均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指标。

我国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虽高于非洲和亚洲平均指标,但仍仅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指标的1/6至1/2(见图15、图16)。与发达国家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不同,我国2003年10月的这次首次超越是在普及率均不超过21%的较低基础上实现的。同时,从图17、图18中,还可看到,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低于亚洲平均指标,并仅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指标

的1/10 -- 1/5; 我国每百人PC 拥有量为亚洲平均指标的一半,并仅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指标的1/30--1/10。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增长。2020年,我国将实现小康水平的生活目标,2050年,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而用于通信的支出将表现出上升的趋势。换言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信市场具有很大的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而城市化、收入分配和电信资费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16 2002年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16

93107498562

430125049

020

406080100

120中国

(大

陆)香港台湾美国英国日本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

数据来源: ITU 数据来源: ITU 图18 2002年每百人PC拥有量23940

633738

1.2

28

4

2039

10203040506070中国

(大

陆)香港台湾美国英国日本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

数据来源: ITU 数据来源: ITU

五、我国电信运营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一)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电信法律法规的不断改善、电信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以及新技术(NGN和3G等)应用的日渐成熟,我们预计2004年以后的未来几年内,我国电信业将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长速度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市场格局重新整合

随着我国电信业向做大、做强目标的发展,以及相应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各大电信运营企业将会进行新一轮的重组和整合,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均衡,新兴电信企业的市场份额将逐步上升,在固定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领域将出现新一轮的有效竞争和市场整合。

2、电信业务需求多样化

随着电信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并向多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电信业务发展的重点正逐步地从单一话音业务转向以话音、图像和数据融合的综合业务,进而从窄带业务转向宽带业务,从低速业务转向高速业务。

3、地区电信差距将逐步缩小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在预期出台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激励下,国内东、中、西部电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有所缓和及改善。预计我国中西部边远地区含固定和移动电话通信在内的话音业务用户数量将显着增加,中小城镇电话用户数占国内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上升速度将尤为明显。在我国发达地区,移动通信业务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而数据通信业务也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4、向“效益增长型”进一步转变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和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的启动,我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一定的规模,但电信业从“规模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趋势不可避免,电信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投资效益将明显上升。

(二)发展预测

信息产业部课题组对2003—2007年中国电信业主要发展指标进行了预测,预测方法有瑞利分布多因素分析、曲线拟合、相关回归等。我们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对2003年度的未来三年(2004-2006)数据做了部分调整,预测结果分述如下:

1、电信收入预测

预计2003年电信业务收入为4600亿元,2005年为5800亿元,2006年上升至6500亿元,未来三年平均增长率为%(见图19)。电信业务在GDP中所占比重将由2002年的4%逐渐升至2006年的5%(见图20),电信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

2、用户规模预测

未来3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平均增长率约为%,移动电话用户增长率为13%;到2006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将达35000万(见图21),移动电话用户将达38369万(见图22),电话用户增长率随电话普及率的提高而不断下降。未来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平均增长率约为31%(见图23),就细分业务来看,宽带用户与窄带用户的数量差距将逐渐缩小,宽带业务收入将逐渐超过窄带业务。

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测

随着国内市场渗透性投资加剧、下一代网络(NGN)及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的展开,中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预计2006年前后将有一次投资高峰(见图24)。今后3年间,电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将集中在移动语音、数据(包括固定和移动)和固定语音业务上,一半投在作为基础和支撑系统的基础传输网与支撑网上。

4、占全球电信市场地位预测

未来3年我国电信业各项指标在全球电信市场中的份额将稳步上升,电信用户比重将达到或超过20%,我国作为通信大国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不过,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在全球市场中占比偏低(不超过7%),与用户规模不相称,表明中国电信消费水平较低,仍具有较大的消费增长潜力,这也符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电信发展特点。同时,未来3年我国电信市场的增长速度要快与全球总体水平,特别是互联网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的发展领先程度较大。

六、

重点上市公司--中国联通: 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 行业背景:

电信运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战略行业和先导性行业。我国电信

业务收入的增长近年来均超过了GDP 的增长速度,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增长最快。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电信法律法规的不断改善、电信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以及新技术(NGN 和3G 等)应用的日渐成熟,未来三年,我国电信业将保持%的平均增长速度,仍然高于GDP 的增长。同时,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人均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指标,成长空间巨大,城市化、收入分配和电信资费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

投资机遇

1、移动通信业务高速增长

移动通信业务占中国联通(600050)主营业务收入的85%以上,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而移动电话业务收入2003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正处在高

2月9日 股价(元)

上证综指

总股本(亿股) 流通股(亿) 财务预测 2002 2003E 2004E 2005E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净利润(亿元) 每股收益(元)

市盈率(倍)

46

上证综指

中国联通

速增长阶段。同时,国际国内长途通信、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等业务也发展迅速。优化的收入结构体现了公司注重高增长、高利润业务领域的发展策略。

2、未来3G占先机

联通目前大力推广的CDMA1X增值业务具有显着的差异化服务特征,当我国全面启动3G项目时,中国联通的CDMA1X网络由于技术和产业链更为成熟、网络覆盖面较广及资本支出较低等优势,而占据先机。

3、未来两年盈利持续改善

盈利性GSM资产的置入和亏损性寻呼资产的置出优化了公司的资产结构,同时,CDMA业务亏损有望显着减少,这将显着并持续改善公司未来两年的业绩。

(三)投资风险

1、公司同时运营GSM和CDMA两个网络,面临一定经营风险。特别地,“出租”CDMA手机成本被公司视为获取用户成本,截止2003年9月底,公司的长期待摊费用仍有亿元,至少应有40亿将最迟在2004年底前摊销完毕。

2、作为全业务公司,除了移动通信领域,公司还未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者地位,对现有牌照的经营和整合时面临一定风险。

3、、目前中国联通面临较大的风险是3G牌照的发放,新运营商由于具有固网垄断优势,可以进行网内、网外差异定价,进而导致移动市场竞争加剧。但我们判断信息产业部发放新的移动牌照最早也要到2004年底,而且,新运营商建成移动网并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还需要大半年以上的时间。

(四)投资策略:

综合机遇与风险的分析,我们判断公司2004年业绩有望大幅提升,并在2005年保持稳定增长,这期间还不包括可能产生的对联通有利的市场格局新变化这一因素。

公司目前市盈率36倍,定价基本合理。短线上看,稳健投资者需注意控制风险,持有者可暂获利了结。从动态市盈率25倍的估值角度及A股较H股50%的溢价程度看,中长期仍值得重点关注,宜择机投资。

电信运营商行业大数据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企业级大数据平台架构 电信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分享 互联网+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分享 第一套题 1、哪个选项不属于大数据4V特点?( B ) A、Volume B、Valid C、Variety D、Value 2、大数据的特点不包含( B ) A、数据体量大 B、价值密度高 C、处理速度快 D、数据不统一 3、业界对大数据典型特征定义,一下哪像描述正确 ABC 4、Hadoop包括(ABC) A、Hadoop Distrbuted Filesystem(HDFS) B、HadoopMapReduce C、Hbase D、HadoopStreaming 5、有关HDFS文件系统说法正确的是以下那些?(AD) A、HDFS本身是个高可用系统架构 B、HDFS采取的是多NameNode、DataNode架构 C、HDFS数据副本的数量越大越好 D、HDFS NameNode分主备,主备不同时对外服务 6、关于大数据的理念的描述,以下哪些不正确(BD) A、相关性比因果更重要 B、要效率也要绝对精准 C、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预测 D、遵从隐私和法律并非大数据的风险 7、HDFS文件系统适用于以下哪些场景(AC) A、将单文件分割成很多小块存储 B、存储大量小文件 C、流式数据读取 D、实时数据读取 8、对海量大数据管理可能面临的难题包括(ABCD) A、如何实现快速查找,提升检索效率; B、如何保证数据真实性,防止数据诈骗; C、如何实现PB级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 D、如何降低数据产生数量,节约存储资源。 9、大数据应用大大方便教育资源的管理,彻底改变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科研领域,面向数据密集型科研发现,将成为继三大范式之后的第四范式,此处提到的科学发展领域的三大范式是指(ABC) A、理论 B、推演 C、模拟 D、计算

如何分析一个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文/鄢鹏 我习惯性称之为5步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首先我们要考虑本身行业的竞争也就是市场本身,究竟有多少家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成熟企业甚至国有企业涉足这个领域,因此确定我们在这个行业内部的行业内竞争,大致上行业内部竞争的指数和门槛的高低成反比关系,和垄断情况成正比关系,即:

从上下游关系来看,我们要考虑上游供应商的打压能力,一般而言上游供应商的竞争越激烈,市场越偏向于买方市场,合作关系建立的越完善,那么上游供应商打压指数相对较低,相反的,就越激烈,当然这些情况在特殊时期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地震期间由于国家的强制力,尽管水泥建材很走俏,但是也不会出现肆意的的打压情况。也可以简单的用数字形式概括一下: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下游客户的打压能力,这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服装市场而言,客户的打压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因为市场已经成立并且混乱足够久的时间,就像你如果10块钱买了一条裤子,那么对于你这个客户而言,之后相同的裤子20元就很难成交,这种道理是很显而易见的。当然客户的打压指数也在极大程度上体现在客户定位上,我们就单一变量讨论,B2B的打压能力要远 远大于B2C,因为B2B在很大程度上秉承利润透明化的成交方式,当然对于很多新兴行业这也不是一定的,例如就目前国内公司的IT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利润空间,但是B2C虽然不利于批量成交,但是它的包容性(更容易出售价格不菲或相当个性的商品)要强得多而打压能力就要相对弱得多,甚至在店面里贴一个“谢绝还价”就搞定了。除此以外客户忠诚度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这里分享一下 apple的忠诚度盈利模式,iphone的市场占有率20倍小于诺基亚的手机市场占有率,但是它的手机全年利润额却大于诺基亚相同指数的一半,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客户忠诚度。 接下来我们说纵向的行业危机 首先说潜在的竞争者,这个在很多时候是容易被忽略的,举个例子,原有的操作系统行业中微软是有绝对的霸主地位的,而Google只不过是一个网络应用提供商,但是随着云时代的到来,Google推出了一款在线的操作系统Chrome,此款操作系统的目前客户定位只针对上网本,并不是说Chrome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完全取代Windows,但是这种来自于行业外部的竞争是潜在的,也是切实存在的。 最后再说一下可替代产品,这种危机是对行业打击最大的,所有沦为夕阳工业甚至是艺术的行业都自于这种危机,开始之前,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部分艺术的理解。 绘画是一门艺术,但是最早绘画是有实际用途的,画家在从前也被称为画师,是因为他们是为了留住王室贵族的相貌而存在的专业人才,但是突然有一天某一

2016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历程及规模应用现状

2016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历程及规模应用现状 一、大数据的来源 数据来自于一切客观存在,包括宏观到微观的物理世界,各种生物体、人类社会活动、感知、认识和思维的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通常所说的数据是指经过数字化转换后的信息,是可以被量化、分析和再利用的信息,包含数值、文字、符号、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 对数据的分析都并非新鲜事,如交通规划、宏观经济分析、电力系统规划、气象预测、高能物理、航天航空、基因工程等大规模数据分析和计算早已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早在1970年哈佛大学关于资源三角形的论述中,将材料、能源、信息看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资源,因此传统的商业智能和数据库厂商得以出现并快速发展。 数据规模和类型的剧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的规模和种类急剧增长。数据类型也不仅仅包含关系型数据,还出现了大量的日志、文本、图片、音频和传感器等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2020年所产生的数据量是2009年的44倍。 数据存储成本下降:单位信息存储成本的下降,使得对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技术难度降低。30年前,1TB存储的成本为16亿美金,如今通过云存储服务所需不到100美金。 大规模数据处理成为可能:随着计算机技术能发展,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式组建成熟,MapReduce模型以及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是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成本和技术门槛大大降低。 数据采集更为密集和广泛: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采集更加方便。 数据分析应用的发展:Google、百度、淘宝等数据分析的经典案例给业界带来很强的冲击。 二、行业术语 Spark Spark是UC Berkeley AMP lab所开源的类Hadoop MapReduce的通用并行框架,拥有Hadoop MapReduce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MapReduce的是Job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System),因此Spark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MapReduce的算法。 Spark 是一种与Hadoop 相似的开源集群计算环境,但是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同之

电信运营行业细分领域分析

电信运营行业细分领域分析 第一节eSMI卡时代 一、发展现状 (一)eSIM 卡介绍 SIM卡向着微型化发展,但始终需与运营商绑定。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又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主要用作存储用户身份信息、鉴权密钥。用户将物理的SIM 卡插入手机设备,与单一运营商网络进行绑定后,方能实现通信网络的接入。用户如需更换运营商,必须从新运营商获取新的SIM 卡重新插入。 eSIM 是SIM卡发展的革命性突破。为解决M2M 终端联网问题,GSMA 制定eSIM 规范,其核心思想在于SIM 卡与运营商数据的分离。与传统的SIM 卡相比,eSIM 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eSIM 卡,即嵌入式SIM 卡,是一颗SON-8 的封装IC,可直接嵌入到移动设备上而无需卡槽,与传统的SIM 卡相比可节省90%空间。2 )更灵活:eSIM 卡基于远程编程方式实现配臵,因此用户可以灵活切换运营商,做到“换号不换卡”。3 )更稳定:不受环境和电机特性和温度的影响。4 )成本低:中国移动数据显示,每张eSIM 可节约4 元左右的成本。 (二)SIM的简要发展历程。 SIM 卡在短短的二十五年间进行了多次的更新迭代,物理尺寸快速减小。第一代Full Size SIM 卡:最早的全尺寸SIM(Full Size SIM)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卡,用于较大型的通讯设备。第二代Mini SIM卡:随着手机的小型化,SIM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被裁剪为25×15mm 的插入式,这种尺寸被称为Mini SIM 卡。第三代Micro SIM卡:2003 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再从Mini SIM 卡发展出缩小为15×12mm 的Micro SIM 卡,并首先在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 和iPhone 4 中使用。第四代Nano SIM 卡:2011 年苹果提出Nano SIM 卡标准(12.3×8.8mm),经过一番竞争在2012 年被欧盟采纳为第四代标准,并在iPhone 5 上首次应用。从功能角度看,进入3G 时代后,运营商推出了升级版的USIM卡来替代SIM 卡,USIM 卡增加了对网络的认证,并升级卡的安全性

电信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电信运营商近几年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客户的移动数据流量需求迅猛增长,数据流量收入已超过点对点短信,成为拉动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的现实。在3G的全业务市场竞争环境下,急需根据竞争情况和客户需求,加快实现流量的实时计费和提醒,优化数据流量资费体系,降低套餐内外的资费水平差距,提高精细化营销能力,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大幅度降低流量投诉。这就催生了对流量大数据分析的需要,大数据依赖于成熟的技术方案,应用的关键在于业务层面,因此大数据在运营商中应用中催生了很多商业机会, 同时运营商现有的系统架构在面对大数据的挑战和机会面前遇到了问题。 商业机会 改善用户体验 ?分析用户行为,改进产品设计; ?通过用户爱好分析,进行及时、精准的业务推荐和客户关怀; 优化网络质量 ?分析流量、流量变化,调整资源配置; ?分析网络日志,进行网络优化和故障定位; ?合理给各类业务分配带宽及优先级等; 助力市场决策 ?通过业务、资源、财务等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快速准确确定公司管理和市场竞争策略;?基于用户的职业、年龄、LBS等信息提供精准营销手段; 业务创新 ?在确保用户隐私不被侵犯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企业盈利; ?精确了解与预测用户的需求的变化趋势,为未来研发提供方向和指导; 面临问题 系统分散建设,难以实现资源和应用共享 ?经营分析、信令监测、综合网络分析、不良信息监测、上网日志留存等大数据系统垂直建设较多,另外很多省分公司的系统建设存在重复建设、应用重 复开发、各类专家资源无法共享等情况; 数据分散存储,标准化程度低

?各大数据系统数据模型不统一,跨系统综合分析困难; ?统一管理难度较高; 以OLTP为核心的传统架构,难以满足新业务发展要求 ?多采用高端架构建设(类IOE),成本极高; ?仅具备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无法支持飞速增长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处理; ?对高速增长的数据,传统架构很难满足存储需求; 大部分业务只对内提供服务,未能有效地进行成规模商业利用 ?如何建立商业模式? ?如何解决用户隐私保护问题? 方案架构 针对电信运营商大数据管理总体系统框架分为四层, 分别是物理层,数据成,模型层应用层, 数据层是整个运营商大数据管理的核心部分,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应用层 模型层 数据层 物理层

电信运营商营业厅现场管理体系与方法

电信运营商营业厅现场管理体系与方法 前言 营业厅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营业厅环境是否舒适、秩序是否井然、营业员的表现是否符合服务规、各种业务流程是否顺畅等等,进而决定客户是否满意。因此,运营商的各级服务管理者都把营业厅台的现场管理作为营业厅服务提升的有力抓手。随着3G时代的到来,营业厅面临客户、业务、服务和竞争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营业厅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越来越迫切。 正文 在营业厅现场管理方面,电信运营商的管理人员常常有以下的困惑:首先,从客户界面来看,营业厅效率低下,业务承载能力差,客户量稍大时营业现场秩序就很混乱;三方检查或公司领导来时营业厅的秩序就会明显较好,而之后保持时间不长;在营业厅经常找不到现场管理者。其次,从厅台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能意识到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常常被后台各种各样的事情缠住,脱不开身到前台来;有那么多的服务规告诉营业员怎么做是正确的,但是营业员就是不自觉遵守,一没人监督状态就松懈了。 营业厅现场管理需要解决如下问题:现场管理要管什么(WHAT):现场管理的容和围;现场管理要怎么管(HOW):现场管理有哪些标准、规和工具;谁是营业厅现场管理者(WHO):厅经理、值班经理、咨询员、引导员等在现场管理中的职责分别是什么;现场管理需要哪些支撑(SURPPORT):营业厅现场管理需要哪些后台的管控措施或资源支撑。 一、传统制造业的现场管理 1. 传统制造业对现场的定义:广义上,凡是企业用来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都称之为现场。如厂区、车间、仓库、运输线路、办公室以及营销场所等。狭义上,企业部直接从事基本或辅助生产过程组织的结果,是生产系统布置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基本要素之一。现场管理也就是对广义和狭义的现场管理的总称 2. 传统制造业对现场管理的定义: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

电信运营行业

电信运营行业: 平稳发展空间巨大 巨田证券张贞卓 一、电信运营行业的运行特点 电信运营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加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具有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适度超前的特点,但目前投资驱动和技术驱动的作用趋缓,发展重点转向创新业务、优质服务和追求效益上。 在电信市场发展初期,网络资源是电信行业价值链中最重要的部分,运营商通过“跑马圈地”可获得高额的利润。随着通信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的缓解,网络资源的价值也随之下降,运营商“增量不增收”的现象日益明显。 未来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集中到应用拓展与内容提供上。技术的成熟,已使得手机等终端完全有能力向用户提供比传递话音更多的应用,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从运营商那里获得内容,并为之付费;运营商如果还紧抱着网络不放,它就会成为一个纯粹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利润增长也会随着网络资源的增多而可能不断地下降,它只有通过应用拓展,成长为内容的提供者或经销商,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二、电信运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电信运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战略行业和先导性行业。通过与我国GDP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到,我国通信业务(电信加邮政)收入

的增长在大多数年份中均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通信行业增长最快的时期,即使目前行业增长出现了减速,仍高于同期GDP增速的75%以上(见图1)。而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由1997年的2%(见图2)提高到2002年的4%,所占比重上升了一倍。预计2003-2006年,我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将进一步上升。到2005年,电信业务收入将接近6000亿元,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将接近5%。 1、竞争格局更加均衡 继1998年中国电信“一分为四”的体制改革完成之后,2002年5月,国务院又批准了中国电信“南北拆分”的重组方案,原中国电信的北方10个省(市、区)级公司,加上原网通公司、吉通公司,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剩下的21个省(市、区)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过此次分拆和重组,我国电信市场形成了几个竞争实力相对均衡的综合性电信公司。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卫星以及铁通为主要经营主体,形成了“5+1”的竞争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中,中国移

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6768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31622475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67683←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uangHe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食品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食品购买能力及支出逐年提高,中国食品市场的需求量实现了快速增长,食品制造工业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档次也更加丰富。 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139.9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531.0亿元,税金总额8 649.76亿元。2013年进出口食品总额达到1531.6亿美元,同比增长8.1%。2014年1-1 2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530亿元,同比增长9.9%。 2010-2014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食品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认为,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7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利税达到1.6万亿元,增长76.2%,年均增长12%。到2015年,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中小食品企业发挥专、精、特、新的优势,逐步实现良性发展,继续淘汰一批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形成各类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中国食品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是对食品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

2017年电信运营商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电信运营商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8月

目录 一、收入端:电信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传统业务降幅收窄,电信运营商进入流量红利换挡期 (4) 1、中国信息通信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为通信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4) 2、传统业务下滑持续收窄,OTT业务影响减弱 (5) 3、视频持续拉动流量业务增长,流量需求仍富有弹性,中国电信运营商移动 用户ARPU反转上升 (6) 4、对标发达国家电信运营商,我国运营商数据流量红利期持续期刚开始起步 (9) 二、成本端:5G资本开支将会是渐进式,电信运营商投资收入比进入下滑通道,利润改善开始显现 (11) 1、政府、设备厂商、运营商三方博弈,5G投资渐进式落地将会是大概率 11 (1)政府、设备商积极推动,5G标准及牌照进度将会按照预期时间落地 (11) (2)商业模式不成熟和市场培育缓慢,运营商5G投资周期更长更平缓 (13) 2、2020年前资本开支收入比持续下滑,运营商利润进入改善周期 (14) 三、连接数量是运营商的生命线,管道是运营商核心竞争力,运营商布局物联网及网络能力开放平台,依托优势深挖万物互联生态护城河 (16) 1、长期来看运营商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连接数量的增长 (16) 2、万物互联趋势下,连接数快速增长,管道具备稀缺性 (17) 3、互联网厂商重视管道价值,重金布局管道建设,不具备重资产运营基因失 利连连 (19) (1)Google Fiber 投资过大,被迫中止扩张 (20) (2)Facebook寻求与传统运营合作,布局管道连接 (23) 4、运营商网络能力开放正在进行时,电信运营商网络开始悄然发生变革 .. 24 (1)网络能力开放是运营商下一个增长点的前提,技术及商业模式已具备雏形 (24)

硅橡胶工业发展现状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316224756.html,) 硅橡胶工业发展现状 自1943年美国道康宁(DC)公司首先实现有机氯硅烷工业化生产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当今国际有机硅市场上形成DC、GE、R-P、Wacker、信越公司五强的新局面。世界上大型有机硅专业公司有十多家,甲基氯硅烷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各种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硅烷表面活性剂等为各个工业部门广泛应用,有机硅产品品种规格多达5000余种,产量和销售额与日俱增。近30年来,有机硅工业产品的增长率保持在8%~15%,远远超过一般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率。目前有机硅在我国的应用已很广泛,数量和品种持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我国已成为有机硅产品最具潜力的市场。 1、热硫化硅橡胶 由于各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不同,有机硅的高层结构也不尽相同,如美国硅橡胶占有机硅市场的25~30%、欧洲约占40%、日本则超过50%,其中近一半为热硫化硅橡胶,我国硅橡胶占的比例更大,约60%。在我国,热硫化硅橡胶主要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办公自动化装备及汽车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热硫化硅橡胶的需求正以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 热硫化硅橡胶生产技术复杂,产品附加值高,在世界有机硅市场上,其销售量份额约占10%,销售额则高达30~40%。热硫化硅橡胶的用途可大致分为挤出成型制品35%,模压制品30%,电线电缆用30%,涂覆材料用5%,消费量增长率为4~6%。在发达国家,热硫化硅橡胶生胶及混炼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早在60年代初期美国DowCorning公司就有了千吨级连续聚合装置。在我国最早从事热硫化硅橡胶研究和和生产的单位主要有晨光化工研究院和吉化公司研究院等,第一套生产装置建于1960年,生产规模为5t/a。到现在,全国已建成生胶生产装置40多套,总生产

动画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动画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从1995年美国迪士尼发行的《玩具总动员》开始,特别是2006年以来,新一代3D动画给人们带来的动画试听效果上升到了从来未有的高度,《怪物史瑞克》《超人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等3D动画电影的问世,迅速飙升的票房,显示出了三维动画的霸主地位,三维动画迅速取代传统二维动画成为最卖座的片种.三维动画技术也逐步走入了人们视线, 现今三维动画的运用可以说无处不在,网页、建筑效果图、建筑浏览、影视片头、MTV、电视栏目、电影、科研、电脑游戏、三维动画等多项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和就业前景。 但是现在“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却可遇而不可求,从社会上招聘来的动漫人才,却不能直接应用到实际制作当中,需要很长一部分时间来适应和学习企业的制作技术、流程,与公司制作项目要求严重脱节,导致人才上岗时间与人才需求形成了极大的“时间差”,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影响我国动漫发展的重要原因. 据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预测,全球娱乐与动漫业在今后3年内将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长,预计2011年后将达到23560亿美元的规模。 一、国际动画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的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达全球电影市场未来3年的平均增长率将为6%? 到299亿美元,上升7。6%?全球范围内掀起幻想类电影浪潮 《阿凡达》在全球收入27亿美元,《功夫熊猫》全球票房超过7。5亿美元 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初具规模、潜力巨大 1、中国已经占据世界1/5的动漫市场 2、国家政策支持,至少有800亿的缺口 ◇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国内各级电视台统一实行境外动画片限播,限播时段17:00—21:00◇2008年8月13日文化部发布《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4月29日,在武汉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温家宝强调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动漫产业。 温家宝:我有时看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曼。他应该多看中

通信行业大数据分析及应用

通信行业大数据分析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04T16:19:36.49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作者:富咏梅 [导读] 探讨了将大数据应用于通信行业的主要分析方法,进而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通信行业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有效利用,希望能够为通信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嘉善分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大数据能够应用于通信行业的资源非常广泛,但是难度在于该如何将大数据的碎片化资源进行整合,再逐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最终实现科学的应用。基于此现实性难题,本文首先探讨了将大数据应用于通信行业的主要分析方法,进而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通信行业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有效利用,希望能够为通信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借鉴,借以实现大数据资源的灵活应用。 关键词:通信行业;大数据分析;应用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数据信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在通信行业中,大数据能够应用的资源十分广泛,但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有关人员必须要掌握大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保证通信行业的稳步发展。本文就通信行业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借鉴性的理论方案。 1通信行业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方法 1.1搜寻业务,锁定有价值的目标 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方法,影响着通信行业信息的利用程度。通信行业想要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分析效果,就必须要正确掌控大数据分析的方向。在通信行业中,全面搜寻业务范畴,锁定有价值的业务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效率,因此,这就要求着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大数据分析的具体流程。首先,工作人员通过相应的数据信息分析,搜寻到有价值的业务目标。其次,保证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协调性。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有价值的业务目标进行更加精准的筛选,从而锁定最终目标。最后,工作人员通过给予相应的技术处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这样的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但只要工作人员能够坚持采集信息,全面分析数据,就能保证完成业务的准确性和效率性。 1.2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服务方式 在通信行业中,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采集和分析这两个重要的工作流程。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找到和确定相应的关键权值,以及重要指标。通过对关键权值和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与总结,创建出一个优质的工作方法,从而保障指定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完成业务发展的预期目标。在业务工作开展之前,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工作,确定和完善发展目标。如果没有确立发展目标,就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做无用功等现象。因此,通信行业高层人员必须要重视业务工作与业务目标的关系,通关严格的质量把关,保证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合理应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尽早确定服务方式,从而创造更多的效益。 1.3搜集数据信息,整合信息资源 在通信行业中,大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劣性主要体现在其应用效果上。大数据分析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其提炼的数据信息不具备对等的使用价值,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多做业务渠道调查,保证业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分类与整合,通过寻找相应的关联性,锁定有联系性的数据信息,从而方便日后的数据建模。在采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秉承职业原则,谨慎地对无用的数据进行清洗,对有用的信息进行转换处理,从而为业务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业务数据信息,帮助业务人员汇总数据信息,确定文件目标,进而保障工作稳健有序地进行。搜集数据信息,整合信息资源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它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通力配合。 1.4建模数据,优化数据信息 工作人员分析数据的能力影响着工作的质量性,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工作人员必须要顶住压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建好模型,优化数据信息。建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尤其是对统计学、机器学、高等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极高。工作人员知识储备不足,就会使建模失去效用,为了保证建模的准确性,还需要在其工作过程中结合业务发展目标,以及工作人员的相关经验。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Haodoop等软件使用方法,并以此作为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提高建模效率。工作人员通过对模型进行反复的检查,不断修改错误参数,不断完善数据内容,从而为完成业务目标提供实质性的保障。 2通信行业大数据的应用策略 2.1提供新型通信服务 通信企业要立足于大数据分析方法,准确分析出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从而向企业与用户提供新型通信服务。首先,通信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处理软件,将用户信息处理成数据信息,之后将整合到的数据信息售卖给银行或零售商,或是为政府提供能够查询客户信用情况的数据服务,使得第三方企业可以凭借数据信息来制定用户市场分析报告,或是对目标客户群体的行为轨迹进行分析。其次,通信企业还可以将业务延伸到定向广告方面,通过原始用户数据资料,实现对于用户消费习惯或者位置的定向分析,以便在用户群体较多的地方投放营销广告,进一步刺激潜在用户群体的购买欲望。另外,通信企业要善于认识到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发展优势,将数据分析的目标转移到手机用户以及互联网用户,逐步建立移动用户多维度的统计信息管理平台,使其能够为政府或旅游部门提供数据参考,继而对用户的消费行为、行为轨迹等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不断挖掘潜在市场。 2.2转变经营观念,优化盈利结构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产生的数量、方式、速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信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转变经营观念,优化盈利结构。首先,通信企业应抓住商机,不断明确客户的实际需求。通过使用大数据处理软件,制定出优质的市场营销方案。其次,通信企业应积极转变经营观念,不断创新经营理念。通过加强管理工作,严格把关员工的工作质量。给予员工及时有效的技能和素质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再次,通信企业应把握客户的数据信息。通过给予足够的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适合其自身特

行业分析-有机硅行业最新分析 精品

国内外有机硅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概述 有机硅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材料,从20世纪40年代初工业化生产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建筑、纺织、医药、日化等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新材料。 有机氯硅烷单体是整个有机硅化学的支柱,其中绝大多数有机硅材料都含有由二甲基二氯硅烷所制得的聚硅氧烷,如果引入其他基团、如苯基、乙烯基、氯苯基以及氟烷基等,可衍生出一系列性能各异的有机硅聚合物。制备有机硅产品需用众多的有机硅单体,其中甲基氯硅烷单体的用量占90%以上,甲基氯硅烷单体中又以二甲基二氯硅烷用量最大,约占80%,另外还有苯基氯硅烷单体、乙烯基氯硅烷单体等。所以,有机硅工业的发展是和有机氯硅烷(尤其是甲基氯硅烷)的合成技术分不开的。 有机硅产品种类繁多,按其基本形态分为4大类,即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包括硅烷偶联剂和硅烷化试剂)。表1是按行业分类有机硅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2 国外市场分析与预测 2.1 供应及生产发展趋势

随着需求的增加,国外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一直在不断的扩大,截止到20XX年底,生产能力已达到319万t(以二甲基二氯硅烷计,以下同。二甲基二氯硅烷经水解得到DMC和D4,通常按2t粗二甲基二氯硅烷得1tDMC或D4计)。 由于有机硅单体生产以及后加工均为技术密集型,因此长期以来有机硅为相对垄断性行业。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道康宁公司、美国迈图公司、德国瓦克公司、中国蓝星集团和日本信越公司,该五大公司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77%。20XX年世界有机硅市场竞争结构见图1。 道康宁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硅单体及材料的生产商,其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总计为86万t/a,占全球产能的27%,分别在美国、英国和日本建有生产装置,目前正在张家港与德国瓦克公司合作建设新的生产装置,20XX年其有机硅业务的销售额为49.4亿美元,较20XX年增长了13%(主要来自Hemlock Semiconductor Corp。多晶硅业务的增长)。其次是Mon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迈图,前身是美国的GE公司有机硅事业部)公司,其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总计为45万t/a,占全球产能的14%。表3列出20XX年世界主要有机硅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

项目产业化状况及前景分析

项目产业化状况及前景分析 一、申报单位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 公司位于昆山市国家高新园区,于2009年12月3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115万元,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4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设备累计投资总额3150万元,公司总资产10437万元, 研发投入累计986万元。负债率64.1%,公司员工98人,从事产品研发制造的专业技术人员55人,大专以上文凭人员38人。 公司新产品通过市场的初试、中试到市场推广,已明显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产品从2010年开发成功,2011年总销售额为5700万元人民币,其中新产品销售额达114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2012年总销售额为10023万元,其中新产品的销售额达5250万元人民币,占全年总销售额的52.4%。净利润210万元,税金724.6万元。2013年上半年仅新产品销售额就达485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63%,产品产值占比65%、预计2013年度总销售额约18000万元,新产品销售额约10000万元。“喷射平涂”高吸水性亲水无纺布产品将成为公司发展的主导产品。 2010年8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初步完成了企业管理团队的整合与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企业已朝着稳健发展的方向前进。公司站在市场前沿的高度,着力打造科技型企业,把握纺织新材料阳光产业发展前景和聚丙烯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巨大潜在商机,适时投资转型升级,从事高端医疗卫生用功能性无纺布制造产业。该产业归属国家新兴产业、江苏省重点新产品新技术目录中的纺织新材料类。 公司深深地认识到从管理中求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自企业组建以来,公司领导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需求,认真的学习台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大胆的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到目前为止引进高级管理人才3名,无纺布专业高级技术人才6人,形成一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敢于创新、勇于负责,出色完成任务的现代管理团队。有效运用行销情报,把握市场脉搏,提高销售预测能力。严肃生产程序管理,确保对客户的品质承诺,维护企业信誉。坚决奉行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原则。做到重合同守信用,受到了新老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产品销售业务逐年增长,2010年客户仅有 96家,2012年迅速增长至 300多家,

2019国内外大数据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 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 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 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 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 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 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 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 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 万欧元用于支持7 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 年6 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 战略——“创建

电信运营行业区域分析

电信运营行业区域分析 第一节电信运营行业各区域对比分析 一、东中西部光纤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均超过八成,西部地区提升明显 2017年,东、中、西部光纤接入用户分别达到14585万户、7708万户和7100万户,比上年分别增长24.9%、29.3%和38.5%。西部地区增速比东部和中部分 别快13.6个和9.2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光纤接入用户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 的占比分别达到83.2%、85.2%和85.9%,其中西部地区较上年大幅提高10.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工信部 图12015-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光纤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 二、东中西部移动数据业务均呈现加快发展态势,西部增长接近两倍 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达到121亿GB、59.9亿GB和64.9亿GB,比上年分别增长151%、154%和198.1%,西部增速比东部、中部增速分别高47.1个和44.1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月户均流量达到 1780MB/月/户、1680MB/月/户、1865MB/月/户,西部比东部和中部分别高85MB/月/户和185MB/月/户。

数据来源:工信部 图22012-2017年东、中、西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 三、电话用户分省情况 2017年从电话用户分省的数据来看,广东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继续排名 第一,山东和江苏位居其后。从固定电话来看,城市部分广东地区同样占据榜首, 江苏和浙江分别排名第二、三位;农村部分来看,广东位居榜首,四川和江苏位 居第二和第三位;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东部地区还是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总数量多于中部与西部合计。 表12017年电话用户分省情况 单位:万户 城市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合计城市电话农村电话 全国19376.214731.34644.9141748.8东部10127.97886.12241.967409.2北京649.4529.8119.73752.1天津295.9 293.3 2.61580.1河北763.8641.1122.77581.8辽宁777.2667.2110.04755.7上海691.0691.00.03298.7江苏1512.11003.2508.98807.7浙江1211.1978.1233.07590.6福建776.9488.2288.84295.0山东884.0639.0245.09943.9广东2406.11850.7555.414796.2海南160.5104.556.01007.5中部4326.73217.31109.437738.2

中国有机硅产业研究热点与发展现状[1]

2008年36卷第5期广州化工作者简介:郑景新(1983-),男,湖南湘潭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开发研究工作。 (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广州510450) 中国有机硅产业研究热点与发展现状 郑景新,王跃林,段先健,吴利民 摘 要:介绍了第十四届中国有机硅学术交流会盛况, 综述了国内同行专家在有机硅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当前国内有机硅行业现状及研究热点作了阐述。中国有机硅行业当前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国内各企业与科研院校当紧密合作,加强 交流协助,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关键词: 有机硅;硅产业链;研究热点;发展现状Research Ho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Organic Silicone Industry in China ZHENG Jing-xin,WANG Yue-lin,DUAN Xian-jian,WU Li-min (Guangzhou GBS High-Tech &Industry Co.,Ltd,Guangzhou 510450,China) Abstract:The pomp of the Fourteenth Chinese Academic Forum on Silicone Material and Progres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silicone industry in China were introduced.The fruits of researching on silicon by experts were also described.Chinese silicon industry is now facing chances and challenges.Enterprises and academic organizations should enhanc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 strengthen innovation and outlay devotion to obtain the ability of competition with overseas corporation. Key words:silicone material;silica industry;research hot;the development status 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有机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有机硅学术交流会,于9月16日至19日在 杭州隆重举行, 400多名来自国内有机硅行业各公司、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就国内外有机硅行业研究发展的新动向、新 理论、 新工艺和新的测试分析方法等进行了交流讨论。作为国内有机硅行业的学术盛会,该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68篇,其中收录64篇,并作了专题报告44场。会议分行业综述及专论,有机硅单体、中间体及基础研 究,硅橡胶研究及应用,硅油、 改性硅油及其二次加工制品研究和应用;硅树脂研究及应用;硅烷偶联剂研究及应用等专题。 1中国有机硅领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在此次大会上,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有机硅工 业面临三大新挑战。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傅积赉教授详细分析了这三大新挑战: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有机硅下游工厂越来越多,与中国企业争抢有机硅市场份额;二是适度发展我国有机硅工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有机硅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源于加拿大政府将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归入对环境有毒物质类,这三种物质对中国环境特别是有机硅工厂集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局部环境的直接污染和潜在危害将十分严重。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晓勇分析了 中国有机硅工业的现状,在对当前有机硅单体建设热潮冷静思考的同时,指出了中国有机硅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 业规模小,综合实力弱;(2 )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较低;(3)市场划分粗放,产品单一老化;(4)物耗能耗大,生产 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并针对有机硅单体、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跃林教授针对整个硅产业链中硅资源的利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见解。认为随着多晶硅太阳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势必会与有机硅工业争夺原料工业硅资源,一旦工业硅供应增速稍慢或有政策上的风吹草动,财大气粗的多晶硅企业必定会高价采购以确保自身的原料供应,工业硅价格也将由此获得暴涨理由,一些有机硅企业如仍在下游高端消费领域和规模化技术上无所突破,很有可能在几年内陷入活而无米可炊、或而无利可图的尴尬局面。鉴于未来原料之争,王教授认为第一要将多晶硅生产中的硅利用效率提高上去,另一种方法则是将有机硅与多晶硅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虽然目前有机硅工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不少的问题,但是有机硅产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喜人的。世界能源危机和石油价格的上涨,为有机硅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以硅替碳是有机硅工作者的梦想。国内外需求强劲,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非常旺盛,目前的产能还达不是常需求,缺口较大。因此,无论从目前的生产现状、市场容量、出口前景,还是从行业发展趋势看,中国有机硅工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