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及三维建模知识点

测绘及三维建模知识点
测绘及三维建模知识点

三维建模及测绘相关知识点

一、三维建模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主要有三种:数字高程建模DEM、数字地面建模DTM、等值线。

地理三维建模:三维建模是指用一定的模型来模拟、表达地学三维现象。

TIN为不规则三角网的缩写,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广泛应用: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网络,数字高程有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位置和密度,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三维空间数据不仅指起伏的地形数据,还包括离散点在某一平面的任何属性数据,如某城市的降雨量,某小区域土壤的酸碱度等。

点云数据处理基本描述:点云数据处理软件能够用于海量点云数据的处理(点云数量无限制,先进内存管理)及三维模型的制作。支持模型的对整、整合、编辑、测量、检测监测、压缩和纹理映射等点云数据全套处理流程。能够基于点云进行建模,拥有规则组建智能自动建模功能(一键自动建模)要求能够精细再现还原现场。具有真彩色配准模块,扫描物体点云的颜色即为物体真实的颜色。相机彩色图片可以配准贴图到三维模型。

两种方法:点绘制、多边形网格绘制。

(三维数据获取与建模现状:我们身在一个三维的世界中,三维的世界是立体的、真实的。同时,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信息化的时代是以计算机和数字化为表征的。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不满足于计算机仅能显示二维的图像,更希望计算机能表达出具有强烈真实感的现实三维世界。三维建模可以使计算机作到这一点。所谓三维建模,就是利用三维数据将现实中的三维物体或场景在计算机中进行重建,最终实现在计算机上模拟出真实的三维物体或场景。而三维数据就是使用各种三维数据采集仪采集得到的数据,它记录了有限体表面在离散点上的各种物理参量。它包括的最基本的信息是物体的各离散点的三维坐标,其它的可以包括物体表面的颜色、透明度、纹理特征等等。三维建模在建筑、医用图像、文物保护、三维动画游戏、电影特技制作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三维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三维初始数据的获取,对初始数据进行诸如去除噪声点、简化等处理,按照不同的方式组织三维数据,最终实现在计算机中绘制出具有三维特征的模型。在三维建模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使用三维数据进行绘制,要使得绘制出的模型有立体感和真实感,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要较好地组织数据,减少存储空间以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加快显示速度。多边形网格绘制是目前的标准绘制方法,它把三维模型表面的点连接成以多边形为单位的网格,可以表达复杂的表面,提供更强的适应性,其中尤以三角网格的使用最为广泛。目前国际上多边形网格绘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而流行的各种3D制作软件,如OPENGIL等,都可以实现三维物体的网格建模和绘制。但最近几年,三维图像处理领域出现并普及了新的工具——三维激光扫描仪,它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一个三维物体表面各点的空间位置,将三维物体表示成空间中大量密集分布的点,我们称之为点云数据。于是又有人提出了点绘制的思想,即在每一个点上绘制一个面或其他几何体,当点云密度足够大时,就可以把整个模型绘制出来。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本文就试图在这两种方法中找到一条中间道路,取其各自的长处而补其不足。)

三维立体导航,采取三维建模的实景路口地图情势,可以显示全国各大城市3万多幅路口实景画面,将庞杂路口完整真实的无差浮现,以最清楚突出的方法领导驾驶者进入目的车道,一目了然,零识别时光。

二、三维数据采集

(一)专业术语

1、空中三角测量

空三处理提供地理参照的影像,是建立所有摄影测量项目的几何级基础。

空中三角测量是立体摄影测量中,根据少量的野外控制点,在室内进行控制点加密,求得加密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缺少野外控制点的地区测图提供绝对定向的控制点。空中三角测量一般分为两种:模拟空中三角测量即光学机械法空中三角测量;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即俗称的电算加密。模拟空中三角测量是在全能型立体测量仪器(如多倍仪)上进行的空中三角测量。它是在仪器上恢复与摄影时相似或相应的航线立体模型,根据测图需要选定加密点,并测定其高程和平面位置。

航空摄影测量中利用连续摄取的具有一定重叠的航摄像片,依据少量野外控制点,以摄影测量方法建立同实地相应的航线模型或区域网模型(光学的或数字的),从而获取加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主要用于测地形图。

2、遥感影像?

凡是指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用计算机处理的遥感图像必须是数字图像。以摄影方式获取的模拟图像必须用图像扫描仪等进行模/数(A/D)转换;以扫描方式获取的数字数据必须转存到一般数字计算机都可以读出的CCT等通用载体上。计算机图像处理要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进行。图像处理系统是由硬件(计算机、显示器、数字化仪、磁带机等等)和软件(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校正,变换,分类等功能)构成。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包括校正、变换和分类。

空间分辨率

成像方式分类:

折叠航空摄影成像

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的影像技术。传统摄影成像是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

折叠航空扫描成像

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物体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折叠航空微波雷达成像

微波成像雷达的工作波长为1mm-1m的微波波段,由于微波雷达是一种自备能源的主动传感器和微波具有穿透云雾的能力,所以微波雷达成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在城市遥感中,这种成像方式对于那些对微波敏感的目标物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3、倾斜相机/倾斜摄影

作为近年来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高新技术,倾斜摄影不仅能够真实反映地物情况,而且可通过先进的定位技术嵌入精确的地理信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于应急指挥、国土安全、城市管理等领域。鉴于该技术的重大意义,我国也将其列入了《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4、导航定位定向系统(简称:POS系统)是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获取位置数据作为初始值,通过惯导系统(IMU)获取姿态变化增量,应用卡尔曼滤波器、反馈误差控制迭代运算,生成实时导航数据。

应用POS系统可以得到移动平台位置和姿态的轨迹数据。

能够实现直接地学定位,可以减少或省略空中三角测量的地面控制点。可以与任何类型的量测类型的传感器(航摄像机、机载激光雷达(LIDAR)、高光谱成像仪、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和机载干涉雷达(InSAR)等)直接连接使用。

应用机载POS组合导航系统可以获取摄影相机的外方位元素和飞机的绝对位置,实现定点摄影成像和无地面控制的高精度对地直接定位。该技术和方法还广泛用于高空分辨率卫星影像的的几何处理中,大量研究集中在稀少控制点和无控制点条件下如何提高影像的平面和高程精度。我国正在采用航天遥感,数字航空摄影,航空航天可见光成像、激光扫描成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无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测绘等现代地理空间技术的集成手段进行测绘工程。

5、Gps卫星定位系统

GPS定位系统靠车载终端内置SIM通过移动GPRS信号传输到后台来实现定位。在远的地方定位人的行踪。

6、地图精度?

地图精度就是地图的精确度,即地图的误差大小,是衡量地图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地图投影、比例尺、制作方法和工艺有关。通常用地图上某一地物点或地物轮廓点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偏离其真实位置的平均误差衡量。地图要素的误差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资料数据和图稿的误差;地图投影的误差;展绘地图数学基础的误差;转绘地图内容的误差;制图综合产生的误差;复照和印刷造成的误差和图纸伸缩造成的误差。这些误差难以避免。在地图生产过程中,一般对每一生产工序都进行误差控制,以便达到地图的精度要求。如展绘地图数学基础时,展点允许误差为±毫米,边长误差≤±毫米,对角线误差≤±毫米;内容转绘误差<±毫米;描绘误差<±毫米;印刷套印误差≤±毫米等。因存在地图误差,故在地图上进行量算时,对量测的数据必须考虑地图的各项误差。

地图比例尺?指地图上的线段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长度之比。严格讲,只有在表示小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图上,由于不考虑地球的曲率,全图比例尺才是一致的。比例尺与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精度有关。一般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地图比例尺是指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的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即:地图比例尺=图上距离/相应实地水平距离。

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应为:(最大)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1:、1:. 一般的,1:10万以下算小比例尺,以上算大比例尺。

(二)获取三维模型数据的方法

1、基于图像

航空倾斜摄影技术

它是在700米左右的低空以45度角对地面进行摄影测量,可以获得近地高分辨率航测影像。它克服了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可获得5个或更多角度的倾斜摄影影像。

这种航空倾斜影像有如下功能特点:通过低空云下摄影,从一个垂直和4个以上45度倾斜的方向获取高清晰度的地物影像,可供多角度观察;在高精度定位定(向)姿POS系统的辅助下,影像上每个点都具有三维坐标,基于影像可进行任意点线面的量测,获得厘米级到分米级的测量精度。相比正射影像它还可以获得更精确的高程精度,对建筑物等地物的高度可以直接量算;影像中包含真实的环境信息,信息量丰富,可进行影像信息的数据挖掘;倾斜影像通过专门软件处理,能较高效率地完成城市三维建模,相比传统方法,其建设周期更短、成本更低。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将用户引入了符合人眼视觉的真实直观世界。该技术去年2010年4月由北京天下图公司首次从美国Pictomitry(英领)公司引入我国。

航空相片(遥感影像包含航空相片和卫星相片)成像方式分类:

1、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的影像技术。传统摄影成像是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

2、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物体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3、微波成像雷达的工作波长为1mm-1m的微波波段,由于微波雷达是一种自备能源的主动传感器和微波具有穿透云雾的能力,所以微波雷达成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在城市遥感中,这种成像方式对于那些对微波敏感的目标物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校正处理图像校正是指从具有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处理过程,消除几何畸变的叫几何校正;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叫辐射校正。

倾斜摄影技术中Infinite3D - Real Scenes涉及倾斜相机型号及用途

Infinite3D - Real Scenes能够兼容处理各种主流倾斜摄影相机采集的数据,包括:SWDC-5、莱卡RCD30、AMC580 ,以及无人机采集的倾斜影像。

1、SWDC-5(四维远见)数字航空倾斜摄影仪区别于传统的竖直航摄,除一个子相机获取正下方影像外,还可同时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以45°倾斜角对地面进行拍摄,得到被拍摄物的多视角影像、建筑物墙体真实纹理,可广泛用于数字城市、数字地球(智慧地球)的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2、莱卡RCD30

新型徕卡机载中幅面阵数码相机RCD30高度集成了相机镜头、控制系统、可插拔SSD硬盘和定位定向系统IPAS20,同时高频获取速度保证了RGB和NIR(CH62)影像的同步获取。徕卡RCD30配备了完整的数据后处理软件,能高效完成最终产品提交。徕卡RCD30配备50mm,80mm二种可更换镜头,每个镜头都经过严格检校,如此保证了获取数据的精度。另外,可以选择徕卡惯性定位及定向系统IPAS20和陀螺稳定座架PAV80实现直接定位定向,并提高数据精度。行业应用领域徕卡RCD30可用于小、中面积的各种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项目。

3、AMC580多视角航空照相机系统(5个多视角航空相机传感器与陀螺稳定平台)

AMC58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多视角数码航空照相机系统,该系统集成了5台8000万像素的大幅面量测型专业航空相机,包括1台垂直和4台倾斜照相机。设备可用于可取三维影像数据,为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地数据源。特点:

(1)幅面大,目前国际市场上像幅最大的多视角航空照相机系统。

(2)量测型,提供准确且稳定的镜头内方位元素检校。

(3)支持多种类型的稳定平台,包括GSM3000、PAV30、PAV80、Z/I Mount等。

(4)传感器头部可以伸缩,便于在不同类型的飞机上的安装,避免了倾斜镜头在航摄过程中的遮挡。

(5)集成Applanix POS(导航定位定向系统)AV系统,为多个镜头直接提供准确的外方位元素,快速直接定向。

(6)支持多种类型的飞行管理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自由选择。

多视角摄影技术及其成果会在以后的测绘生产与空间信息服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航空多视角影像不仅能够真实地反应地物情况,而且还通过采用先进的定位定姿技术,嵌入精确的地理信息、更丰富的影像信息、更高级的用户体验,极大地扩展了遥感影像的应用领域。同时,多视角摄影技术使得目前高昂的三维城市建设成本将得以降低。由于多视角影像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地理信息,更友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其低廉的成本,该技术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应急指挥、国土安全、消防、虚拟导航、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房产税收、建筑工程施工、网络旅游、三维电影产业等行业。

2、激光扫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三维激光扫描仪每次测量的数据不仅仅包含X,Y,Z点的信息,还包括R,G,B颜色信息,同时还有物体反色率的信息,这样全面的信息能给人一种物体在电脑里真实再现的感觉,是一般测量手段无法做到的。

快速扫描是扫描仪诞生产生的概念,在常规测量手段里,每一点的测量费时都在2-5秒不等,更甚者,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对一点的坐标进行测量,在数字化的今天,这样的测量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测量的需求,三维激光扫描仪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现状,最初每秒1000点的测量速度已经让测量界大为惊叹,而现在脉冲扫描仪(scanstation2)最大速度已经达到50000点每秒,相位式扫描仪Surphaser 三维激光扫描仪最高速度已经达到120万点每秒,这是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物体详细描述的基本保证,古文体,工厂管道,隧道,地形等复杂的领域无法测量已经成为过去式。

三维激光扫描仪(相位式扫描仪)特别适用于对大面积、表面复杂的物体进行精细测量,对表面结构复杂的物体扫描有死角。优点是高效率高精度,缺点是难以实现流水化生产,后期处理难度大,专业性强难以普及。

无臂式手持3D 扫描系统和双摄像头传感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组合,确保在实验室和工作场所能生成最精确的测量值。这一完备且功能强大的检测方案提高了测量过程的可靠性、速度和多功能性。在铰接臂方面与其他3D 扫描仪相比较,光学3D 扫描系统可以完全自由移动,显着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机载激光扫描仪

用AirborneLaserScanner结合空中影像,经过算法处理提取建筑物高程、纹理以及其他数据;该方法获取速度快,但后续处理工作量大,费用可观,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激光测距仪

用Laserrangerfinder结合CCD相机从地面获取建筑物高度及纹理数据;该方法获取速度快、但工作量大,且后续处理工作量也很大。

3、三维几何建模

几何建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表示,控制,分析和输出几何实体的技术,是CAD/CAM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以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反映结构体的形状、位置、表现形式等数据的方法进行建模就称为几何建模。几何信息即指在欧氏空间(欧氏空间是一个特别的度量空间,它使得我们能够对其的拓扑性质,在包含了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的流形的定义上发挥了作用。)中的形状、位置和大小,最基本的几何元素是点、直线、面。拓扑信息是指拓扑元素(顶点、边棱线和表面)的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几何建模通过对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的数学描述,经过平移旋转变比等几何变换合并、交、差等几何运算,产生实际的或想象的物体模型。

根据描述方法及存储的几何信息、拓扑信息的不同,三维几何建模系统可分三类:

线框建模:在计算机内部是以边表和点表来描述和表达物体的。用顶点和棱边表示形体,没有面的信息。

优点:结构简单,绘制快速;物体的三维数据可以产生任意试图。

缺点:有二义性,缺少表面轮廓信息;在数据结构中缺少面与面,面与体之间关系信息。

表面建模:是用有连接顺序的棱边围成的有限区域来定义形体的表面,再由表面的集合来定义形体。表面模型实在线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有关面边信息以及表面特征、棱边的连接方向等内容。

存储几何信息的方法是建立三表结构,顶点表、边表、面表。

优点:结构简单数据量小,速度较快;可消隐着色、求表面积,轨迹计算。

缺点:有二义性,缺少体内信息;没有解决形体究竟在表面的哪一侧,缺乏完整性。

实体建模:为了解决形体存在于表面的哪一侧问题,可采用实体建模来描述三维立体。

基于三维几何建模的几款软件:

3D MAX

3D Studio Max,常简称为3ds Max或MAX,是Discreet公司开发的(后被Autodesk公司合并)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其前身是基于DOS操作系统的3D Studio系列软件。在Windows NT出现以前,工业级的CG制作被SGI图形工作站所垄断。3D Studio Max + Windows NT组合的出现一下子降低了CG制作的门槛,首先开始运用在电脑游戏中的动画制作,后更进一步开始参与影视片的特效制作,例如X战警II,最后的武士等。在Discreet 3Ds max 7后,正式更名为Autodesk 3ds Max 最新版本是3ds max 2016。

突出特点

1、基于PC系统的低配置要求;

2、安装插件(plugins)可提供3D Studio Max所没有的功能(比如说3DS Max 6版本以前不提供毛发功能)以及增强原本的功能;

3、强大的角色(Character)动画制作能力;

4、可堆叠的建模步骤,使制作模型有非常大的弹性。

在应用范围方面,广泛应用于广告、影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三维动画、多媒体制作、游戏、辅助教学以及工程可视化等领域。

MAYA

Autodesk旗下的着名三维建模和动画软件。Autodesk称,Maya 2008可以大大提高电影、电视、游戏等领域开发、设计、创作的工作流效率,同时改善了多边形建模,通过新的运算法则提高了性能,多线程支持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新的HLSL着色工具和硬件着色API则可以大大增强新一代主机游戏的外观,另外在角色建立和动画方面也更具弹。

软件功能

Autodesk MotionBuilder 扩展包2也将推出。作为Autodesk 3ds Max 和Autodesk Maya 的完美伴随产品,Autodesk® MotionBuilder?软件是用于高容量3D 角色动画和3D 剧情制作的世界领先的生产力套装软件之一。MotionBuilder 的重点是专业级角色动画制作和剪辑,为化解复杂的动

画挑战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最后,该版本包含众多的Biped 改进,包括对角色动作进行分层并将其导出到游戏引擎的新方法以及在Biped 骨架方面为动画师提供更高灵活性的工具。新版本包括了许多在建模、动画、渲染和特效方面的改进,这些改进使得工作效率和工作流程得到最大的提升和优化。

应用

maya是现在最为流行的顶级三维动画软件,在国外绝大多数的视觉设计领域都在使用maya,即使在国内该软件也是越来越普及。由于maya软件功能更为强大,体系更为完善,因此国内很多的三维动画制作人员都开始转向maya,而且很多公司也都开始利用maya作为其主要的创作工具。maya 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比如说《星球大战》系列《金刚》等都是出自maya之手。至于其它领域的应用更是不胜枚举。

MAYA7与3D MAX比较

MAYA是高端3D软件,3dsmax是中端软件,易学易用,但在遇到一些高级要求时(如角色动画/运动学模拟)方面远不如MAYA强大。MAYA的基础层次更高,3dsmax属于普及型三维软件3dsmax的工作方向主要是面向建筑动画,建筑漫游及室内设计。

MAYA 的用户界面也比3dsmax要人性化点,Maya 是Alias|Wavefront ( 2003 年7月更名为Alias )公司的产品。MAYA软件应用主要是动画片制作、电影制作、电视栏目包装、电视广告、游戏动画制作等。3dsmax软件应用主要是动画片制作、游戏动画制作、建筑效果图、建筑动画等。Maya主要是为了影视应用而研发的。

三、三维数据处理

建模:对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用计算机内部表示(描述表达和存储物体的模型)的过程。

模型: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集合。

三维模型数据检索

三维模型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并且形成了越来越庞大的三维模型数据库。

完整的三维数据检索系统应包括特征提取(最关键)、索引结构、相似度度量、查询接口等方面。

1、校正

折叠几何校正

各类遥感图像都存在在几何校正的问题。由于人们已习惯使用正射投影的地形图,因此对各类遥感影像的畸变都必须以地形图为基准进行几何校正。几何校正步骤大致如下:

①选择控制点:在遥感图像和地形图上分别选择同名控制点,以建立图像与地图之间的投影关系,这些控制点应该选在能明显定位的地方,如河流交叉点等。

②建立整体映射函数:根据图像的几何畸变性质及地面控制点的多少来确定校正数学模型,建立起图像与地图之间的空间变换关系,如多项式方法、仿射变换方法等。

③重采样内插:为了使校正后的输出图像像元与输入的未校正图像相对应,根据确定的校正公式,对输入图像的数据重新排列。在重采样中,由于所计算的对应位置的坐标不是整数值,必须通过对周围的像元值进行内插来求出新的像元值。

折叠辐射较正

从遥感器所获得的图像的灰度与目标物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等物理量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遥感器测量值中包含太阳位置及角度条件、薄雾及霭等大气条件所引起的失真。为了正确评价目标物的反射及辐射特性,必须消除这些失真。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射亮度中的各种失真的过程就是辐射较正。辐射校正的结果,会改变图像的色调和色彩。

折叠纹理特征

是指周期性图案及区域的均匀性等有关纹理的特征。根据构成图案的要素形状、分布密度、方向性等纹理进行图像特征提取的处理叫做纹理分析。

图像分类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就是对单个像元或比较匀质的像元组给出对应其特征的名称,其原理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遥感图像的自动分类。计算机用以识别和分类的主要标志是物体的光谱特性,图像上的其它信息如大小、形状、纹理等标志尚未充分利用。在计算机分类之前,往往要做些预处理,如校正、增强、滤波等,以突出目标物特征或消除同一类型目标的不同部位因照射条件不同、地形变化、扫描观测角的不同而造成的亮度差异等。

2、纹理数据获取

由于航空影像很容易得到,因此地形纹理与建筑物顶部纹理较易获取,相对而言建筑物侧面纹理的获取遇到了与建筑物高度获取同样的问题,目前学者们提出的获取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由计算机做简单模拟绘制。这种方法采用了矢量纹理,其优点是数据量少、建立的模型浏览速度快,但缺乏真实感。

地面摄影像片直接提取。这种方法需要用相机拍摄大量的建筑物侧面照片,其获取速度慢,且涉及数据量大,后续处理工作量也很大,但所建模型真实感强。

根据摄影像片由计算机生成。对具有相似的纹理的,通过该方法获取的数据重构的建筑物形状接近实际,但工作量仍然很大。

以研究算法为主,从影像中直接提取建筑物高度以及其他信息。这是一种高效的方法,但目前还不适于进行大批量数据的自动处理。

3、GPU & CPU(工作站)

PU英文全称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GPU是相对于CPU的一个概念,由于在现代的计算机中(特别是家用系统,游戏的发烧友)图形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一个专门的图形的核心处理器。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体T&L、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双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体T&L技术可以说是GPU的标志。GPU核心频率、管线数量、着色单元数量基本可以代表一款GPU的性能。具有专用性特点,擅长图形计算和处理。

CPU是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文名称叫作“中央处理器”,或叫作微处理器。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是电脑的心脏,它决定电脑档次的高低。它是用半导体材料经过复杂的加工而生产出来的。CPU的功能是取出、解释并执行指令。我们不是听说过386、486吗它指的就是该计算机的CPU的型号是386或486,它是衡量一台电脑性能高低的标志。世界上研究和开发CPU的“龙头老大”是美国的英特尔公司,许多电脑的外面贴着InterInside的标志。

工作重点不一样,GPU相当于一位具有图形计算和处理专长的高级助理。

工作站

由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以及成套的应用软件包所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它能够完成用户交给的特定任务,是推动计算机普及应用的有效方式。工作站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有直观的便于人机交换信息的用户接口,可以与计算机网相连,在更大的范围内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工作站在编程、计算、文件书写、存档、通信等各方面给专业工作者以综合的帮助。常见的工作站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作站(或称工程工作站),办公自动化(OA)工作站,图像处理工作站等。不同任务的工作站有不同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例如,一个小型CAD工作站的典型硬件配置为:小型计算机(或高档的微型计算机),带有功能键的CRT终端,光笔,平面绘图仪,数字化仪,打印机等。软件配置为: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二维和三维的绘图软件,以及成套的计算、分析软件包。显卡:作为图形工作站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块性能强劲的3D专业显卡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处理器。与针对游戏、娱乐市场为主的消费类显卡相比,3D专业显卡主要面对的是3维动画(如3DSMax、Maya、Softimage|3D)、渲染(如LightScape、3DSVIZ)、

CAD(如AutoCAD、Pro/Engineer、Unigraphics、SolidWorks)、模型设计(如Rhino)以及部分科学应用等专业OpenGL应用市场。对这部分图形工作站用户来说,它们所使用的硬件无论是速度、稳定性还是软件的兼容性都很重要。

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它所面向的客户群主要是城市规划单位、环保部门、地理地质勘测院、研究所等。他们通常是用图形工作站来运行GIS软件。它使用户可以实时的、直观的了解项目地点及周围设施的详情,如路灯柱、地下排水管线等。这些大数据量的作业也只有在具有专业图形处理能力的工作站上才能高效率地运行。

工作站是一种高档的微型计算机,通常配有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器及容量很大的内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并且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和高性能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以及联网功能。工作站通常比较昂贵,价格一般是标准PC的数倍

4、模型单体化问题

PS:Skyline具有专门进行单体化处理的软件。

切割还是矢量化

矢量数据主要是指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此系统中图层主要分为底图层、道路层、单位层,合理的分层便于进行叠加分析、图形的无逢拼接以实现系统图形的大范围漫游。矢量数据一般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尽可能将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表现的准确无误,显示的图形一般分为矢量图和位图。

基于倾斜影像,若做人工干预的建模,自然就不存在单体化的问题,生成的模型本来就是单体的。而自动化建模的成果,由于其生成机理,得到的模型是一个连续的TIN(三角网)加贴图,并没有根据建筑物划分为一个个可以单独选中的对象。而我们都知道,在GIS管理和应用中,若倾斜模型不能进行对象的单独选中和查询,就只能和影像一样作为底图浏览,无法进一步深入应用。单体化成为第二大“拦路虎”,我们必须闯关成功。

▲如何实现单体化才是最好的

我想你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直观的想法一定是:对倾斜模型进行切割呀,这样切割之后的模型就和人工建模成果一个样了。

不过我要很遗憾地告诉你:想法貌似很完美,但其实是一条“死胡同”。

(图)倾斜模型切割后的边缘效果

如上图,我想这样的边缘效果肯定不是用户所想要的。更重要的是,切割之后,两个主要后续用途都没法实现:

一是替换人工精细建模的模型。这样的锯齿边缘,人工建模的人员难以把锯齿边缘接上去。

第二个用途是隐藏某种类型的地物。这样会露出一个锯齿状的空洞,不符合项目要求。为什么会有锯齿呢这种锯齿是因倾斜模型生成机理而造成的,和GIS平台无关。注意看,只要稍稍放大,你就能看到同样的锯齿。

(图)某厂商发布图片放大后看到的切割倾斜模型边缘效果

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切割后,也抛弃了数据自带LOD的优点,导致GIS平台只能按照普通模型的方法来构建LOD。倾斜模型数据量庞大,想想这性能表现也是醉了。

第三个问题是:切割必须事先输入对应地物的矢量底面数据。经过漫长的等待,切割出来之后,若发生任何一点变动,数据还得再返工切一遍。因此,其灵活性几乎为零。

现在,让我们换一个思路来看待倾斜模型:它事实上就是带有TIN作为高程背景的影像。在二维GIS中,有谁见过根据矢量底面来把影像数据切割为建筑物影像图层、道路影像图层、绿植影像图层的吗

正确的思路是:我们在影像数据上进行矢量化,从而可以在影像+矢量的图层上选中建筑物、道路等地物。若一定需要把影像上的某种类型地物隐藏,也是通过叠加这种地物的矢量图进行显示过滤。

把GIS的科学原理搞清楚了,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待如何进行倾斜模型的单体化,就胸中有丘壑了。只要你试一下就知道,通过叠加的矢量底面,在渲染层面实现单体化,被选中的地物像是被高透膜紧密包裹,底部边缘笔直。

(图)矢量化后的倾斜模型单体化边缘效果

采用矢量化的方式,在保证效果、不破坏原始数据及LOD的同时,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它打通了基于三维的倾斜模型和基于二维的矢量面之间的关键“关卡”,实现三维和二维GIS的完美一体化。基于此,GIS的一系列功能(如图查属性、属性插图、缓存区分析与查询、专题图制作等等)都可轻松实现。至此,我想对于倾斜模型的应用,你可以不用再纠结于选择哪个GIS平台,而是要充分发挥应用的广阔想象力。它带来的价值还体现在动态性和灵活性的大大提升。由于叠加的矢量面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图层设置就可以起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随时更换需要叠加的矢量面。当用户增加数据类型后,不用再大费周章的把数据重新切割一遍,而是点两下鼠标,就可快速搞定。

PS:Infinite3D-real scenes模型边缘处理不清晰,软件后期会进一步改进,推出单景化半自动辅助软件。

5、几大数据处理软件

传统手工建模的方式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物力投入,最终得到的,的确是一个美轮美奂的“三维”虚拟城市。但是,这个结果往往是“静态的”、“固化的”“作品”,实际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成果,做出来后,可看、好看,却难于统计、没法分析,后续的作用有限。其症结就在于这些“做”出来的城市建设要素与动态的空间数据库之间缺乏关联,也没有动态的规划和设计规则与之对应。这样的成果,难以在支撑城市规划设计、审批和监督执行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决策者提供的辅助能力也十分有限。

◆Pix4Dmapper软件(北京神州华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Pix4Dmapper(原Pix4UAV)是瑞士Pix4D公司的全自动快速无人机数据处理软件,是目前市场上独一无二的集全自动、快速、专业精度为一体的无人机数据和航空影像处理软件。无需专业知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将数千张影像快速制作成专业的、精确的二维地图和三维模型,该软件可从航拍片中利用摄影测量与多目重建的原理快速获取点云数据,并进行后期的加工处理。加工处理后的应用,可惠及不同行业,例如测绘、文物保护、矿业等等。应用领域:航测制图、灾害应急、安全执法、农林监测、水利防汛、电力巡线、海洋环境、高校科研、军事等多个领域。

四大优势:

专业化、简单化--PIX4D mapper让摄影测量进入全新的时代,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并且精度更高,真正使无人机变为新一代专业测量工具。只需要简单地操作,不需专业知识,飞控手就能够处理和查看结果,并把结果发送给最终用户。

空三、精度报告--PIX4D mapper通过软件自动空三计算原始影像外方位元素。利用PIX4UAV 的技术和区域网平差技术,自动校准影像。软件自动生成精度报告,可以快速和正确地评估结果的质量。提供了详细的、定量化的自动空三、区域网平差和地面控制点的精度。

全自动、一键化--PIX4D mapper无需IMU,只需影像的GPS位置信息,即可全自动一键操作,不需要人为交互处理无人机数据。原生64位软件,能大大提高处理速度。自动生成正射影像并自动镶嵌及匀色,将所有数据拼接为一个大影像。影像成果可用GIS和RS软件进行显示。

云数据、多相机--PIX4D mapper利用自己独特的模型,可以同时处理多达10000张影像。可以处理多个不同相机拍摄的影像,可将多个数据合并成一个工程进行处理。

PIX4D mapper数据处理软件作业流程:

支持多达10000张影像同时处理—在同一工程中处理来自不同相机的数据—多架次、大于2000张数据全自动处理—直观便捷的界面,便于添加GCP—快速成果图(DOM、DSM等)应用领域:航测制图、灾害应急、安全执法、农林监测、水利防汛、电力巡线、海洋环境、高校科研。

◆街景工厂

应用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五院推进街景工厂三维建模应用体系建设()

四川省遥感信息测绘院2013年引进了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街景工厂

可支持相机平台类别:支持所有

Pictometry、Midas、DigiCam、SWDC-5、A3其他国家自有平台。

工作流程和特点:高度自动化

先进的多视角三维空三:基于多视影像生成密集高连接点、相机内部几何的完全建模及纠正、可根据精度要求人工干预空三过程。

三维重建流程:由以下六个环节实现三维重建

选择立体像对、密集点云生成、基于点云构建三角网TIN、在三角尺度下对TIN进行整修、优化/简化三维TIN模型、纹理信息生成。

三维模型的噪声和异常:受遮挡盲区、重叠率、对应视角影像缺少影响。

◆Smart3D Capture

Smart3D Capture可以通过简单的照片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真实三维模型。近乎于没有任何限制的照片拍摄要求,并且数据处理的过程也具有高伸缩性和高效率,整个处理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通常可以在数分钟至数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处理。

是一套经过25年研发的、基于图形运算单元GPU的快速三维场景运算软件,它能无需人工干预地从简单连续影像中生成最逼真的实景真三维场景模型。无需依赖昂贵且低效率的激光点云扫描系统或POS定位系统,仅仅依靠简单连续的二维影像,就能还原出最真实的实景真三维模型。

Smart3DCapture??基于高性能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与计算几何算法。在实用性、稳定性、计算性能、互操作性方面,能够满足严苛的工业质量要求。

优势:(快速,简单,全自动):1、配置灵活,既有单机版,也有集群版。2、无数据量限制。

3、处理结果精度高。

4、支持的传感器广泛。

劣势:1、数据安全性无保障。2、不能定制开发。3、售后服务保障不力。

◆Skyline-PhotoMesh

PhotoMesh是Skyline旗下的倾斜摄影自动批量建模软件,是基于图形运算单元GPU快速三维模型的构建软件。它通过摄影测量原理,可以将多种源数据、分辨率、任意数据量的照片转化为高分辨率的、带有图像纹理的三维网格模型。具体来说,它通过对获得的倾斜影像、街景数据、拍摄照片等不同数据源数据进行同名点选取、多视匹配、三角网(TIN)构建、自动赋予纹理等步骤,最终得到三维模型。该过程仅依靠简单连续的二维图像,就能还原出最真实的真三维模型,完全无需人工干预便可以完成海量城市模型的批量处理。

PhotoMesh软件可处理各种硬件采集的各种原始数据,包括大型固定翼飞机,载人直升机,大中小型无人机,街景车,手持式数码相机,甚至手机获得的照片等数据都可进行全自动三维模型构建。PhotoMesh软件也支持主流倾斜相机如RCD30、UCO、SWDC5、AMC580等。

倾斜模型后处理:

使用PhotoMesh自动批量构建三维模型之后,提供CityBuilder专门用于对建模成果进行后处理。具体来说,CityBuilder通过引入分类图层,可以对建成的三维城市模型进行单体化切割、挂接业务属性,同时创建一个多层次细节的优化模型。经过后处理的倾斜模型,一方面可以用于查询检索,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该模型存放在数据库中,通过网络发布后,被远程的客户端(桌面端移动端)访问。(Infinite3D - Real Scenes是否具备该功能)

◆Agisoft PhotoScan

是一款基于影像自动生成高质量三维模型的优秀软件,一般只有文物保护、地形测量、建筑物三维建模、雕塑等行业才会用到这样的软件,专业性非常高。Agisoft PhotoScan能够将平面影像进行重建,建立3D模型,而且Agisoft PhotoScan Professional无需设置初始值,无需相机检校,它根据最新的多视图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任意照片进行处理,无需控制点;也可以通过给予的控制点生成真实坐标的三维模型。照片的拍摄位置是任意的,无论是航摄相片还是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都可以使用。整个工作流程无论是影像定向还是三维模型重建过程都是完全自动化的。

PhotoScan可生成高分辨率真实坐标的正射影像(使用控制点可达5cm精度)及带有详细彩色纹理的DEM模型。完全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在一台电脑上处理成百上千张航空影像,生成专业级别的摄影测量数据。

Agisoft PhotoScan支持输入格式包括:JEPG、TIFF、PNG、BMP、JEPG Multi-Picture Format(MPO),输出格式包括三维建模常见的格式GeoTiff、xyz、Google KML、COLLADA、VRML、Wavefront OBJ、PLY、3DS Max、Universal 3D、PDF。

三、数据应用平台(GIS)

1、GIS平台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oftware):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GIS平台软件是成型的商品软件。Mapinfo、Arcinfo、Supermap、MAPGIS等GIS平台。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通用的GIS功能,可以在其上用开发工具(.NET、JAVA、Delphi等等)开发出各种GIS软件。

三维GIS:是布满整个三维空间的GIS,与传统的二维GIS或维GIS明显不同,尤其体现在空间位置和拓扑关系的描述及空间分析的扩展上。在二维平面上增加属性数据如高程、温度等进行DTM表示还只能是维表示;而在三维GIS中,空间目标通过X、Y、Z三个坐标轴来定义。

国内三维GIS平台:

中地数码MapGIS IGSS 3D、超图Supermap、睿城传奇StampGIS、武大吉奥GeoGlobe、国遥新天地EV-Globe、灵图VRmap、适普IMAGIS、易伟航EviaEarth、伟景行CityMaker、天下图UGlobe、高德Angeo、晶众BrightEarth、中科宇图UniGlobe、Esri Cityengine。

※MapGIS是中地数码集团的产品名称,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全球唯一的搭建式GIS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实现遥感处理与GIS完全融合,支持空中、地上、地表、地下全空间真三维一体化的GIS开发平台。2014全球首款云特性GIS软件平台--MapGIS10面世。

支持真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能进行三维海量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管理,三维专业模型的快速建立,三维数据的综合可视化和融合分析。

※Super map是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提供全方位的专业GIS开发平台、多行业的GIS系统解决方案以及GIS云服务。SuperMap 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GIS软件平台提供商。SuperMap GIS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正式用户,获得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用户的认可。

SuperMap GIS能提供:

Ⅰ涵盖数据生产、业务定制、服务发布、终端展示的整套GIS工具和开发平台。

Ⅱ涵盖展示、查询、分析、地址定位等功能的二三维一体化全平台3D GIS。

Ⅲ在线GIS服务,包括超图在线GIS平台、地图慧。

Ⅳ多行业的GIS应用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城市、数字园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交通信息、防灾减灾、应急指挥等。

国际三维GIS平台:

Google earth、ArcGIS 3D(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 简称Esri))、

2、Open Scene Graph

OpenSceneGraph图形系统是一个基于工业标准OpenGL 的软件接口,它让程序员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创建高性能、跨平台的交互式图形程序。OpenSceneGraph是一个开放源码,跨平台的图形开发包,它为诸如飞行器仿真,游戏,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这样的高性能图形应用程序开发而设计。它基于场景图的概念,它提供一个在OpenGL之上的面向对象的框架,从而能把开发者从实现和优化底层图形的调用中解脱出来,并且它为图形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提供很多附加的实用工具。

Infinite 3DReal scense二次开发问题:用户只需在网站上下载相应的SDK,即可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即软件开发工具包)一般是一些被软件工程师用于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建立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

关于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建模探究

关于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建模探究 发表时间:2016-11-08T15:59:03.2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1期作者:辛晓岗 [导读] 摘要:近景摄影测量是通过摄影和随后的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处理以获取被摄目标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的一门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近景物体的三维构建,地形测量等。 青海省第一测绘院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近景摄影测量是通过摄影和随后的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处理以获取被摄目标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的一门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近景物体的三维构建,地形测量等。三维模型已成为对象表达的一种新的数据媒介,三维建模技术能对现实世界中的对象逼真建模和模拟再现。本文主要对近景摄影测量和三维建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近景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方法;对比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三维测量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三维测量技术在航空、航天、城市规划,地质建模,自然灾害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字摄影测量是一种基于全数字的测量方法,不仅测量的原始资料和记录的中间数据是数字形式,而且摄影的地图,模型,影像图,数据库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等都是数据形式的。随着数字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化概念的不断深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二维手段描述的三维信息,目前三维模型已成为继图像、声音和视频之后的第四种多媒体数据类型,物体的表现形式也逐渐从二维表示向三维自动化建模的方向过渡。 1、近景摄影测量概述 近景摄影测量是指利用对物距不大于300米的目标物摄取的立体像对进行的摄影测量。 近景摄影测量综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影像匹配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基于摄影测量与数字影像处理的基本原理;是用数学方式将所摄影对象的几何与物理信息提取出来的摄影测量学。 随着摄影测量经过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的发展,数字化摄影测量已比较成熟。而数字化近摄影测量作为它的一个应用领域,在许多方面具有优越性,据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表明,现几乎找不到未使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行业。所以,对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是必要的,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及使用价值。 2、三维建模方法 2.1 基于AutoCAD的人机交互式建模 对于几何形体相对规则的建筑,常规使用免棱镜电子全站仪对建筑物构件的三维特征点进行散点式数据采集。采集数据同时采用“四位编码法”对特征点编码,并按建筑构件分类分层存储。绘图时根据特征点编码结合测绘顺序在CAD中编写LISP程序对建筑物实现自动展点和自动连线生成线框图。 2.2 基于扫描点云的建模 对于不规则物体,全站仪则显得无能为力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克服了传统数据采集方式的不足,应运而生的模型自动化重建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基于扫描点云的建模一般流程可概括为点云的获取、表面重建、点云的处理与建模三个阶段。以某建筑为例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点云数据获取。实验采用Leica C10对某楼进行扫描测量,根据该楼的轮廓特征和实际扫描范围等影响因子。 ②点云数据预处理。为了给建模阶段提供较理想的点云数据,需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点云拼接、去噪、采样等预处理。点云数据预处理既可通过算法实现,也可以通过扫描仪配套软件完成。这一步操作十分重要,是决定后续数据质量好坏和执行效率的关键。 ③点云数据建模。目前,对建筑物点云数据模型重建的研究多数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提取建筑物的边界特征,以特征为约束构建三维实体模型;另一方面是直接对点云数据网格化,建立拓扑关系,进行表面重建和优化。本实验采用点云数据分割、曲面拟合以及交互组合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物对象的三维建模。建模步骤大致可分类以下三大步: 首先是海量散乱点云数据分割,点云分割是为下阶段精细建模做准备。根据空间点的邻域关系估算点与点间的拓扑关系,将建筑模型分割为平整墙面、屋顶和附件几大区域。其次是分割部分精细建模,自动识别提取点云数据特征,并以此特征为约束迭代拟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三角网格。其次是模型拼接,根据模型间的特征及法矢拼接相邻模型,对拼接后的两模型公共区域部分的三角网进行裁剪、检查以及模型修补和优化。 2.3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建模 实验摄影采用的是非量测型相机,以某大学建筑正门为例,根据近景摄影测量原理构建三维模型的流程步骤如下: ①影像采集。以多摄站正直环绕摄影方式用普通相机对大礼堂进行摄影,共布设8个摄站。 ②坐标解算。考虑到非量测数码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的初始近似值未知以及像点、摄影中心、相应地物点间的不共线,需使用加入像点坐标改正数的直接线性变换解法,建立像点坐标与相应物点空间坐标之间的线性关系。 ③绘制实体。在相片上采集一定密度的特征点并解算该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反向投影到三维空间后借助三维绘图软件展绘建筑上的特征点,增补遗漏点,并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构建一个线框和几何实体模型。 3、三维建模方法对比分析 基于人机交互的建模、基于扫描点云和基于摄影测量的建模这三种建模方法都是基于测量的建模方式,都需要以外业采集的三维坐标数据为基础进行建模。 基于人机交互的建模方法应用时间较长,技术路线较成熟,国内外研发的许多控制集成建模软件都可以利用基本的几何元素构建复杂的几何场景。这种建模方法灵活,能逼真再现对象的几何结构和表面纹理信息,适合用于对建模效果和细节要求较高的对象。但对于诸如小区、城市这样的大规模场景,如果每个模型都进行精细建模,不仅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且庞大的数据量也要求计算机硬件具备配套的处理能力,这也成为日后模型调用、管理的一大瓶颈。 基于点云的三维建模方法适用于不规则对象的三维建模,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克服了传统数据采集方式的不足,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效率,获得的点云数据信息量大,包含三维空间信息、颜色属性和反射强度信息,通过一定的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快速构建被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精度评定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精度评定 摘要: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现阶段测绘行业的一种新兴的测量技术,无 需与被测量物体接触,能够保障测量结果的高精度和有效性,且在一定程度上节 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该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应根据待测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设备,合理规划航测时间和航线,并考虑天气因素,从而保障航 测的有效性、可靠性。鉴于此,文章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精度评定 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评定 1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特点 1.1多视影像联合平差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过程中使用了新的多视影像联合平差技术,可 以有效解决传统的测量系统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灵敏等问题,以合理方式处理影 像之间的遮挡关系,及时确定合理的连接点和连接线等,提高了成像结果的准确度。 1.2多视影像密集匹配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使用了多式影像密集匹配技术,该类 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摄影测量的分辨率,其覆盖的面积范围也明显增大。在利用该 技术开展匹配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对各类多余的信息进行研究,通过明确坐标点 的位置,可以获取地面物体的准确三维信息。通过多元影像密集匹配技术,可以 利用建筑物的侧面等来提取各类信息,建筑物的边缘信息和文理信息等也可以被 充分利用起来,继而形成相对完善的二维数据,通过该技术将其转变为三维数据,建筑物的高度和轮廓信息等可以及时提取出来。 1.3模型生成和影像纠正 在多视影像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及时将地面建筑物的各类数据扫描表达出来,继而形成相对较为全面的数字表面模型。但是在实际测量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 受到角度和尺度的差异,很可能出现建筑物遮挡以及阴影等现象。为了降低概率 因素对数字表面模型造成的影响,应当及时利用影像外的方位元素来开展匹配设 计工作,结合当前比较相对的算法等开展各项计算,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合理确 定建筑物的高度等相关数据,保障三维建模工作的精确性。在获得了高密度的数 据之后,应当及时进行滤波处理等工作,将不同的匹配单元融合起来,形成整体 统一的数据。在利用多式影像技术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及时对屋顶重建 等几何信息进行提取,结合其他相关技术来开展信息优化等工作,制定合理的全 局优化措施,合理开展均光处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性。 2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2.1航线规划 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工作中,飞机的飞行要保证一定的平稳性,并且要 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路线,并且在此航线中无人机的航高要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对于无人机来说,如果需要其飞行具有一定规则的航空路线,在不借助航线规划 的前提下,单靠人工通过遥控控制无人机得以操作飞行方向是不容易实现的,除 此之外,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还要保证飞行速度保持匀速,以便影像采样率均匀且 影像稳定,再则,在空中作业过程中,会受到空气流速度的影响,使无人机平衡 性被打破,导致得到的影响数据模糊,最后,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建模对于像 片的采样率和重叠率有比较高的要求,光靠人工操作遥控器飞行不好把握的,最

倾斜摄影测量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 题目:倾斜摄影测量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姓名:原一哲 学号: 061410150 指导老师:李军杰 完成时间:2014年5月25日

摘要 机载倾斜摄影测量系统是对常规摄影测量系统的改进和发展,它能够获取常规摄影无法得到的地物立面的纹理信息和几何信息,在数字城市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机载倾斜摄影数据进行了三维建模和单斜片测量的应用研究与实验,初步实验表明:倾斜摄影数据应用三维建模单斜片测量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单斜片测量

Abstract Airborne oblique photogrammetric system i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photogrammetric system ,which can get the facade texture and geometry information that cannot be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photography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 .In this paper,the airborne oblique photogrammetry data were used for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single-oblique photo measure.Preliminary experiments showed the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oblique photogrammetry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single-oblique photo measure.

三维前沿倾斜摄影建模高级技术培训指南

三维前沿倾斜摄影建模高级技术培训指南 01 | 指南概况 倾斜摄影建模高级技术培训指南对于希望从事于本行业的学员具有基础性、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通过提高学员对倾斜三维建模全关联软硬件技术的认识度与掌握度,并深度结合对当前最前沿的行业技术的动态分析,才能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选着最经济、有效、合理的实施方案,并且能够对过程质量控制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具有较全面的把控能力。 指南大纲

1、学习导入数据、创建、分割、提取、合并、和导出 区 块; 2、学习地方坐标系统设置,像控点与连接点的编辑; 3、学习空三运算的原理和参数讲解; 4 、 ContextCapture Engine 进行空三加密及集群运算; 5、水面约束、轴约束的使用,三维模型重建与优化; 6、三维激光点云建模,及点云、照片联合建模; 7、S3CComposer 合并 OSG 、B S3C 等三维模型成果; 8、大面积倾斜摄影项目实施全流程经验分享; 9 、关于 ContextCapture 使用过程各种疑难杂症的分 析,包括空三质量分析,空三交叉混乱、空三失败、模 型重建失败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10、倾斜摄影技术 领域最强大的空三软件 Mirauge3D 系 统培训。对于带状、高程落差大、弱纹理、多架次数据 融合颜色差异大和多则 11 万张照片的大数据工程, Mirauge3D 都是一 次性通 过,而 且空 三可 以导入 ContextCapture ; 11、 Photoscan 、PixdMapper 在正摄影像建图、三维建 模全部流程。 实景三维模型修饰和 单体化建模 Geomagic 、 Photoshop 修饰实景三维模型,包括地面 / 水面 / 路面平整、墙体拉直、补洞、纹理修饰。 实景三维建模成果后 期展示与应用 倾斜摄影测量在国土测绘、 路桥隧施工设计、 旅游景区 规划设计、水利行业、电力、矿产资源等行业的应用。 02 | 技术指南分享情况 1 讨论会合影留念 第二 ~四 天 ContextCapture 、Phot oScan 、Mirauge3D 、大 疆智图使用全流程介 绍

基于航空摄影测量三维建模作业指导手册

基于航空摄影测量的三维建模作业指导手册 武汉适普软件有限公司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发展的需求,三维城市建模数据直接给城市规划、城市防恐系统、地质灾害、城市商业管理、数字城市等提供了基础三维数据,三维城市的建立能够全方位地、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城市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 利用适普公司特有的三维建模制作方案和甲方所提出需求,综合制定出三维生产方案,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成果。就以上问题规化思路提出多种解决办法供客户参考。

目录 一、引用标准 (2) 二、通用配置 (2) (一)软件准备 (2) (二)硬件环境及数据准备 (2) (三)比例尺设置 (3) (四)数据准备 (4) (五)作业区的划分 (4) (六)V IRTUO Z O IGS快捷键设置 (4) 三、工作流程 (6) (一)数据采集前准备 (6) (二)恢复测区、设置测区及模型参数 (7) 四、基于立体采集特征线生成高精度 DEM (12) (一)DEM格网设置 (12) (二)矢量数据分层要求 (13) (三)特征线采集要求 (13) (四)特征线接边检查 (13) (五)DEM生成 (14) (六)DEM拼接、裁切 (16) 五、建筑模型立体采集 (17) (一)建筑物表现标准 (17) (二)建筑物采集要求 (18) (三)采集案例 (19) 六、使用DIBUD自动建模软件 (22) 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5)

一、 引用标准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 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1005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CH/T9008.2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6962—2005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15661—2008 二、 通用配置 (一)软件准备 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iBud建筑物三维建模系统 (二)硬件环境及数据准备 标准航测内业硬件设备,其中以NVIDIA Quadro 4000显卡为例,显卡驱动安装后,进入NVIDIA控制面板,参考如下显示参数。

倾斜摄影测量自动建模真三维技术

一次下载,一次载入内存,纹理不需要解压缩直接载入显存,带来的好处是:载入快;占用显存少,可以使得更多的纹理驻留显存。 大数据量承载力 SuperMap三维产品充分利用了倾斜摄影建模数据的LOD结构,非常好的支持了海量的倾斜摄影建模数据,而且可以在长时间浏览后,性能依然流畅,资源占用情况依然非常好。 SuperMap的三维产品,拿到数据生产单位进行了大数据量承载力以及稳定性的测试。240G的倾斜摄影建模数据,测试性能流畅,资源占用少,长时间浏览后,资源占用情况依然非常好。 稳定性测试方面,公司内部进行了7*24小时的稳定性测试,包括桌面、组件、三维客户端(IE 、Chrome等浏览器)等产品,长时间飞行浏览后,帧率没有明显降低,GPU占用率没有明显上升,内存占用情况没有明显上升。 二三维一体化技术 倾斜摄影建模数据是切片数据,没有实现单体化,需要依靠模型的矢量底面实现单体化。通常矢量面通过模板阴影体技术贴附在模型表面,实现模型高亮。通过矢量底面,可以实现选择高亮倾斜摄影建模数据,也可以显示单体模型的属性信息。

倾斜摄影建模数据的矢量底面数据可以制作专题图,包括单值专题图、统计专题图等等,矢量面可以贴附在模型表面,实现模型数据的分类表示。在此基础上实现二三维一体化的专题图。 依靠SuperMap对二维功能的强大支持,矢量面的buffer分析、Query查询分析等等分析功能都可以应用到倾斜摄影建模数据,实现二三维一体化的分析。 另外,可以使用矢量面,修改倾斜摄影建模数据的高程,压平模型数据,置换成用户的规划模型数据,实现规划模型和现实的对比等业务。 全产品体系支持 SuperMap三维产品技术体系,包括组件、桌面、三维客户端、服务器端、移动端整个产品体系都支持倾斜摄影建模数据。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应用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应用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作为一项高端的、新型的测绘技术,其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建立城市三维模型,为后续工程规划和建设提供有力指导。本文就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 引言 现阶段,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遥感领域中一种新兴技术,根据倾斜摄影技术获得的测量信息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地物、地貌。 1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原理 倾斜摄影是在相机主光轴与铅垂线具有一定倾斜角的情况下进行影像拍摄,倾斜摄影测量是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垂直、4个倾斜等不同角度进行影像采集,在获取建筑物空间地理信息的同时,获取建筑物全方位的纹理信息,可以更为真实、形象地对建筑物进行表现,其打破了传统摄影测量基于正射影像方法只能从垂直方向进行影像采集的局限。倾斜摄影测量从多个角度对建筑物进行影像采集,获取多张多分辨率、多尺度的影像数据,对区域三维模型构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支撑,也方便了空间信息的量测,并且数据获取速度快、处理自动化水平高,有利于数据的及时更新。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基于无人机搭载平台的倾斜摄影技术,该技术要点在于可以利用多视角影像进行联合平差,尤其是对传统摄影测量影像遮挡、数据规避方面的处理更为方便,提高了测量过程中地理要素间的连接效果,从而提高三维建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提高了影像信息的密集程度,通过密集匹配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地物属性信息,尤其加强了对地物特征点、线、面属性信息的获取。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主要由无人机飞行平台、GNSS导航和惯性导航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等组成。为了保证无人机飞行稳定,对倾斜摄影测量的无人机的气动外形及总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可以满足城市密集区域内的飞行通畅。无人机控制和导航系统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了飞行控制和管理系统、GNSS导航和惯性导航系统、红外传感器、高度和速度传感器等,可以准确地对无人机飞行姿态、飞行高度、瞬时空间位置等进行记录,控制中心可通过实时的信息反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飞行姿态、高度等进行调控。 2与传统三维模型比较 传统的三维模型制作通常采用数字正射影像图与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叠加,快速建立大场景的地表三维模型,其生产出的三维模型纹理分辨率不高,缺少侧面纹理信息,实质上是2.5维的数据产品。对于局部需要精细建模的场景,再采用人工拍照、贴上纹理的方式进行。但由于照片分辨率、角度等问题以及采用的原二维数据底图质量和精度问题,即使这样也并不能完全展现建构筑物各个角度的细节。而采用倾斜摄影测量生产的实景三维模型,是采用多镜头、多角度、实时拍摄的,能够不受地形地貌限制,更加真实全面立体地反映地表物体的局部细节和整体层次。其仿真度、建模效率相比传统的三维模型制作方式,均提高了很多;而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均能得到降低。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及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6280020.html,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及案例分析 作者:刘森 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30期 DOI:10.16661/https://www.360docs.net/doc/7316280020.html,ki.1672-3791.2017.30.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倾斜摄影测量原理、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及其技术优势,并探讨了 利用倾斜摄影自动三维建模的方法对输电线路走廊资源进行快速调查,尤其是在建筑物拥挤地区、林木密集覆盖区、恶劣地质区和交叉跨越设施复杂地区,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优化工程投资造价,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倾斜摄影真三维模型输电线路走廊资源快速调查 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c)-0001-02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设环境日益恶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输电线路走廊规划设计难度日益加大。采用传统的测量方式对输电线路走廊资源进行调查,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难以满足电网建设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实景三维建模的方法对输电线路走廊资源进行快速调查,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优化工程建设投资造价,保护生态环境。 1 倾斜摄影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 1.1 倾斜摄影测量原理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遥感领域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融合了传统的航空摄影和近景测量技术,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垂直、前视、左视、右视与后视共5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其中,垂直摄影影像,可经过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处理,制作4D(DEM、DOM、DLG与DRG)产品;前视、左视、右视与后视4个倾斜摄影影像,倾斜角度在15°~45°之间,可用于获取地物侧面丰富的纹理信息。 通过高效自动化的三维建模技术,快速构建具有准确地物地理位置信息的真三维空间场景,直观地掌握目标区域内地形地貌与所有建筑物的细节特征,可为电力和水利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等提供现势、详尽、精确、逼真的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持和公共服务。 1.2 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流程 目前,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的后处理软件以法国ASTRIUM公司的StreetFactory和Acute3D公司的Smart3DCapture软件为典型代表[2]。利用地物的垂直与倾斜影

倾斜摄影测量自动建模真三维技术

倾斜摄影测量自动建模真三维技术 文:基础研发中心冯振华杨洋张文燕 倾斜摄影测量自动建模技术是测绘领域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一项革命性建模技术,它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建模时间,提高建模的真实感,加速了三维GIS技术的发展。本文从四个角度阐释SuperMap 对倾斜摄影建模数据的支持情况。 国内多家数据生产厂商已经在使用倾斜摄影测量自动建模技术实现批量的自动化建模,快速还原真实世界。SuperMap三维产品技术体系非常好的支持了倾斜摄影测量自动化建模数据,本文从数据处理、大数据量承载力、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全产品体系支持等四个角度,阐释SuperMap对倾斜摄影建模数据的支持情况。 数据处理 SuperMap 三维产品技术体系不需要花大力气导入倾斜摄影建模数据,只需要生成一个扩展名为.scp的配置文件(如图),就可以直接加载数据,配置文件主要包含两项内容:1)根节点模型的路径;2 )数据插入的地理位置。

为了提升数据加载、下载的性能,可以使用SuperMap 提供的压缩工具,对倾斜摄影 建模数据进行压缩,压缩包含纹理压缩和ZIP压缩两层压缩。 纹理压缩可以选择几种压缩方式:1)DXT压缩;2)PVR压缩;3)ETC压缩,需要 根据用户图形硬件对纹理压缩的支持情况,选择合适的压缩方式(PC机上通常选择DXT 压缩)。纹理最终需要打包到模型数据内,数据打包后,再对打包后的数据ZIP压缩,保证压缩后的数据足够小。压缩后的数据,纹理数据和模型数据一次下载,一次载入内存,纹 理不需要解压缩直接载入显存,带来的好处是:载入快;占用显存少,可以使得更多的纹理 驻留显存。 大数据量承载力 SuperMap三维产品充分利用了倾斜摄影建模数据的LOD结构,非常好的支持了海量 的倾斜摄影建模数据,而且可以在长时间浏览后,性能依然流畅,资源占用情况依然非常好。 SuperMap的三维产品,拿到数据生产单位进行了大数据量承载力以及稳定性的测试。 240G的倾斜摄影建模数据,测试性能流畅,资源占用少,长时间浏览后,资源占用情况依然非常好。 稳定性测试方面,公司内部进行了7*24小时的稳定性测试,包括桌面、组件、三维客 户端(IE、Chrome等浏览器)等产品,长时间飞行浏览后,帧率没有明显降低,GPU占用率没有明显上升,内存占用情况没有明显上升。 二三维一体化技术 倾斜摄影建模数据是切片数据,没有实现单体化,需要依靠模型的矢量底面实现单体化。通常矢量面通过模板阴影体技术贴附在模型表面,实现模型高亮。通过矢量底面,可以实现 选择高亮倾斜摄影建模数据,也可以显示单体模型的属性信息。 倾斜摄影建模数据的矢量底面数据可以制作专题图,包括单值专题图、统计专题图等等,矢量面可以贴附在模型表面,实现模型数据的分类表示。在此基础上实现二三维一体化的专

数字摄影测量中的三维建模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测绘学概论结业报告 课程名称:测绘学概论 设计题目:数字摄影测量中的三维建模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805401 设计者:牛文龙 学号:1080540104 指导教师:陈浩 设计时间:2011年3月27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数字摄影测量中的三维建模的背景情况以及建模原理 1.1背景介绍 人们感知世界都是通过眼睛的中心投影,当人们不断改变视点的位置与实现的方向就能得到不同的景观。而摄影测量就是一门由二位影像重建三位空间模型的学科。利用有限的影像重建三维景观,供人们在虚拟环境中从不同的视点观测三维世界,是数字摄影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摄影测量只能用二维的地形图、影像图来表达,但是进入数字摄影测量的时代,可以用影像表示三维模型地形。 特别是由于计算机图形学及其相应的软件的发展,利用软件OpenGL就能使人们实时地改变视点由各个角度观测所建立的三维景观,因此摄影测量是当代科学虚拟现实(VR)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建模原理 1.2.1基于影像的三位建模原理 基于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摄影测量的影像,构建三位数字表面模型(DSM)。对物体摄取一组影像,由此构建其数字表面模型并生成“点云”,将它连接构建TIN。最后将影像的“纹理”映射到由点云构成的空间三角网上,就能建立空间物体的三位模型。 1.2.2城市建模 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数码城市与城市建模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基本原理还是利用DSM与相应的影响结合,实现城市建模。 三维城市模型,又称为城市三位模型,它的构建与应用是目前国际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目前三维建模大致有如下解决方法:一是直接使用三维制作软件,比如计算机辅助绘图设计软件(AUTOCAD)、三维动画设计软件(3DMAX)等建模,这种方法能逼真地表达城市的精细结构和材质特征,基本上能够满足虚拟现实技术的3I(immersion、interactive、imagination,即沉浸、交互、构想)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自然景物和不规则建筑物等效果比较好,但是对于大范围的区域,如果每个模型都这样建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不经济;而是直接利用传统GIS的二维线划数据及其相应的高度属性进行三维建模,各建筑物表面还可以加上相应的纹理,但是采用此方法只局限于较规则建筑物的三位模型,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数字摄影技术进行三维建模,这种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建模速度快、易于实时更新等特点,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数字线划矢量图(DLG)的测绘、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数字正摄影像图(DOM)的制作、3DCM的建立,甚至还可以提取建筑物的纹理,建立纹理库等。 二、建模软件介绍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数字城市建模

工程技术(建筑)技术论坛2017年5月第7卷·209·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 徐振林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进程如火如荼的进行,摄影测量技术在近几年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也应用而生,快速的提高了我国的我国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进程。本文研究的是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来构建三维数字城市模型,指的是运用在一个飞行平台上搭载多个传感器,以便多角度获取航空影像资料,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利用建筑物的几何模型,再提取影像中的纹理与几何模型结合,即可建立三维模型。 关键词: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建模;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586(2017)7-0209-02 3D digital city modeling based on oblique photogrammetry abstract:With China's digital city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in full swing,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tilt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rapidly improve the process of our digital city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This paper studies the tilt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is used to build3D digital city model, refers to the use of carrying multiple sensors on a flying platform,so that multiple perspectives for aviation image data, the image preprocessing,using the geometric model of the buildings to extract image texture and geometric model of combining,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established.keywords:Tilt photography;Measurement technology;3D modeling; Digital city 引言1倾斜摄影建模技术的实现 倾斜摄影技术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 1.1倾斜影像采集 器(如图1,五镜头相机较为常用),可以同时从垂直、倾倾斜摄影技术不仅不同于传统的垂直航空摄影,而且在斜等多角度来采集影像数据,获取地面物体信息更加准确丰后处理数据和结果上也有很大差异。倾斜摄影的主要目的是富的一种新型的摄影测量技术。与地面垂直的角度拍摄获取获取物体的多方向的侧面信息,并能让用户从多角度浏览,的影像称为正片(一组影像),镜头朝向与地面成一定夹角实时量测,三维浏览等获取多方面的信息[2]。 拍摄获取的影像称为斜片(四组影像)。城市三维模型可以 1.2倾斜影像加工 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方法快速建立,通过减少模型的部数据获取完成后,先要检查获取的影像质量,不合格的分细部分析时间,简化模型纹理采集和处理的方法,从而提区域就要进行补飞,获取到满足质量要求的影像;其次进行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周期,降低成本[1]。调色调处理,对影像匀光匀色,在飞行的过程中影像存在时三维城市的建立能够全方位地、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间和空间差异,影像会存在一定的色偏,这就需要进行匀光城市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构建出一个真实、直观匀色处理;再次进行影像的几何校正、同名像点匹配、区域的虚拟城市环境,为城市管理者面对复杂的城市,实施科学网联合平差,最后每张倾斜影像上赋予平差后的数据,影像的、人文的、生态的规划,提供有力的决策手段。2013年国具有虚拟三维空间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数据,倾斜影像就可以 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颁发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指进行实时量测,每张斜片上的每个像素对应真实的地理坐标南》中,对城市三维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维数据至少位置。 分等级实现市辖范围全覆盖。倾斜影像的特点:①直观反映地物周边真实情况。相对 于正射影像,倾斜影像让用户从多个角度观察地物,并真实 的反映了地物的实际情况,从而完善了基于正射影像应用的 不足[3]。②可实现量测单张影像。通过软件的应用,利 用成果影像对高度、长度、面积、角度、坡度等进行量测, 扩展了倾斜摄影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3]。③可采集建筑物 侧面纹理。各种三维数字城市应用可以充分利用航空摄影的 大规模成图特点,结合倾斜影像批量提取及贴纹理方法的优 势,从而降低城市三维建模的成本[3]。④便于数据分享。 图1五镜头相机 倾斜影像的数据格式可采用成熟的技术快速进行网络的数 共享[3]。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通常包括影像预处理、区域网 联合平差、多视影像匹配、DSM生成、真正射纠正、三维建 模等关键内容。其基本原理如所示: 图2一组影像获取示意图图3连续几组影像获取示意图 图4正拍影像与倾斜影像对比图图5

数字摄影测量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作用

数字摄影测量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作用 摘要:摄影测量学是摄影技术和测量学相互融合,交叉发展形成的一门科学。随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研究也逐渐为人所重视,本文即对该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建模 前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化已渗透到诸多领域,摄影测量领域当然也不例外。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这一定义被中国著名摄影测量学者王之卓教授称为全数字摄影测量。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不仅其产品是数字的,这些产品包括:数字地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测量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而且其处理的原始资料以及记录的中间数据均是数字的。 1.数字摄影测量原理 1.1数字摄影测量的产生和特点 在模拟摄影测量阶段,所用的模拟测图仪完全由手工来操作;在解析摄影测量阶段,虽然在解析测图仪中引入了半自动化的机助作业,是由计算机辅助的人工操作,但它们都是使用摄影的像片,并且都需要人用手去操纵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那么实现摄影测量从数据输入,到信息提取,再到最后的产品输出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就成了摄影测量工作者多年来的梦想。数字摄影测量就是在摄影测量的自动化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即利用相关技术,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测图。因此,数字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必然产物。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视觉等学科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测量的内涵已远远超过了传统摄影测量的范围,现已被认为摄影测量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的最大区别在于: 它处理的原始信息不仅可以是相片,更主要的是数字影像(如SPOT、QUIKEBIRD遥感卫星影像)或数字化影像;它最终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因而它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将只是通用的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部设备,特别是在当代,工作站的发展为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操作中以计算机自动操作为主,必要的时候加入作业员的干预;其产品是数字形式的,便于存储和传输,而传统的产品只是该数字产品的模拟输出。 1.2数字摄影测量原理 (1)辐射信息 当代数字摄影测量与解析摄影测量、模拟摄影测量根本的差别之一在于对影像辐射信息的计算机数字化处理。在此之前,影像的辐射信息是利用光机设备给以极简单的处理(如利用加强光源对其增强)及由人眼与脑进行处理,因而它在摄影测量的模拟与解析理论中没有一席之地,而在当时,我们也无法精确地测定它。随着遥感技术的迫切需要与科技的发展,这种情况得到完全改变,辐射信息在摄影测量中也变得非常重要,不利用辐射信息是无法实现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在解析摄影测量中,一个目标点向量Xap是三维的,即Xap=(X,Y,Z)T而在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无人机航拍影像处理工作站配置方案2017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无人机航拍影像处理工作站存储最佳配置方案 主要内容 1.倾斜摄影测量概述 2.三维建模(无人机图像后处理)计算特点与硬件配置分析 2.1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过程分解 2.2三维建模硬件配置要求与市场工作站对比 2.3 与三维建模相关的UltraLAB工作站机型介绍 3.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后处理)单机、集群、存储推荐配置 3.1台式工作站配置推荐 3.2分布式工作站与存储配置推荐 3.3便携式工作站配置推荐 (一)倾斜摄影测量概述 倾斜摄影测量介绍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领域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等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将用户引入了符合人眼视觉的真实直观世界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大范围、高精度、高清晰的方式全面感知复杂场景,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设备及专业的数据处理流程生成的数据成果直观反映地物的外观、位置、高度等属性,为真实效果和测绘级精度提供保证。同时有效提升模型的生产效率,采用人工建模方式一两年才能完成的一个中小城市建模工作,通过倾斜摄影建模方式只需要三至五个月时间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三维模型数据采集的经济代价和时间代价。 应用领域 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军方启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迅速获取了五角大楼影像,了解现场情况,并制定了最合理的执行方案,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倾斜摄影测量加速普及, 在房产、国土、城管、智慧城市、规划、水利、能源开采等行业领域的应用有更大的发展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后处理)应用比较早的软件: Bentely Contextcpure(原Smart 3D capture)支持单机和分布式集群处理 AirBus Street Factory(街景工厂),支持单户处理模式 瑞典Pix4Dmapper 支持单机处理 Skyline PhotoMesh 支持单机和集群处理 俄罗斯Agisoft PhotoScan 支持单机处理 (二) 三维建模计算过程与硬件配置分析 2.1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过程分解 倾斜摄影数据处理量巨大,常规机器处理慢,时间长,性能严重不足,那么怎么配置更 上述表格告诉我们: 在摄影图像资料处理的工作站硬件配置上,如果: 单方面配备高端显卡,机器整体性能不显著(很多人被厂家支持GPU宣传误导) 单方面提升CPU核数,但频率很低,机器整体性能不显著(非专业的硬件供货商提供)单方面提升硬盘io,机器整体性能不显著 结论:倾斜摄影建模对硬件要求:CPU足够核数和最高频率、硬盘高io、足够性能的单nvidia显卡,因此配置均衡、强大,才是保证机器性能大幅提升的关键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

60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 郭楷文,刘 恋,曹成蓉,赖飞龙 江西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98 摘 要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方法,在三维建模和工程测量中有广泛的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无人机低空遥感处理流程和无人机低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的主要操作流程,通过本文可以快速地了解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 关键词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建模 中图分类号 T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6)14-0060-02 倾斜摄影技术是近年来测绘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 新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1个垂直、4个倾斜的角度影像机),从5个不同角度同时采集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测量物体。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国土安全、考古等行业。 由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能够获取地理实体的纹理细节,不但丰富了影像数据源信息,同时高冗余度的航摄影像重叠,为高精度的影像匹配提供了条件,使得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实体重建成为了可能。倾斜摄影测量和建模的关键支撑点——分层显示技术和纹理映射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三维建模的效率,同时也降低建模的生产成本。 无人机低空遥感与航空摄影测量相比,具有影像获取快捷、低成本、分辨率高、多视角、时效性强等优势。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无人机摄影测量中最广为应用的技术,能够以高清晰、高精度的方式来全面感知复杂场景。借助高效率的摄影采集设备和高精度的数据处理方式,能够以真实的效果和测绘级精度反映出研究的对象的外观特征、高度及位置等信息。 1 无人机低空遥感处理流程 1.1 影像的获取 1)飞行前准备工作。利用Google Earth设定一个区域并保存为KMZ格式文件,飞行作业人员打开Google Earth将KMZ文件直接导入,即可获得指定飞行区域。航飞作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需控制点(可直接在指定区域进行航线规划);一种是需要控制点(需要在指定区域内,均匀布置控制点)。 2)对目标区域进行参数设置和航线规划。根据选定的区域,进行系统参数设定,然后自动地进行航线规划。 3)飞行过程的操作。起飞前,将飞机与地面站利用电台进行联调,将之前规划的航线上传至飞机,开始摄影直至整个区域完成摄影。1.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影像的预处理、相机高精度检测、影像匹配、自动空中三角测量、DSM/DEM的自动提取、DOM的生成与无缝拼接等技术。数据处理流程图如图1 所示。 图1 无人机数据处理流程图 2 无人机低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 无人机低空倾斜摄影系统由倾斜摄影软件和影像处理软件组成。 倾斜摄影系统由飞行平台、工作人员和仪器3部分组成。获得数据之后,还需要现场对获取的影像进行逐一检查。不合格的测区需要补飞,直至拍摄的影像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在检查完成之后,还要对影像进行数据处理,这也涉及到一些关键技术,如图2所示。 作者简介:郭楷文,江西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刘恋,江西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曹成蓉,江西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赖飞龙,江西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SCIENTI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