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辉煌,日产发动机的前世今生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引言: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也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发动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蒸汽机到现代的内燃机,每一次的进步都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本文将带您回顾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了解其中的里程碑事件和技术革新。
一、蒸汽机时代蒸汽机是汽车发动机的鼻祖,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蒸汽机利用燃烧产生的蒸汽压力驱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动力输出。
在汽车发展初期,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上。
但由于蒸汽机体积庞大、重量沉重、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使得蒸汽机无法满足汽车运行的要求,逐渐被淘汰。
二、内燃机的诞生内燃机是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基础,它以燃烧内部燃料为动力源,将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
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汽车工业的重大突破。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成功发明了第一台四冲程汽油内燃机,这一发明被认为是现代汽车的里程碑事件。
三、汽油机与柴油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是内燃机的两种常见形式。
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通过点火产生爆炸冲击,推动活塞运动。
汽油机具有启动快、运行平稳、噪音低等优点,在轿车等乘用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
柴油机则以柴油为燃料,通过压燃产生爆炸冲击,推动活塞运动。
柴油机具有燃油经济性好、扭矩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重型卡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
四、进一步技术革新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发动机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
涡轮增压器通过利用废气的能量提高进气压力,增加燃烧室内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还有缸内直喷技术的应用,它可以将燃料直接喷入燃烧室,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同时,电动汽车的兴起也推动着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例如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将内燃机与电动机相结合,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尾气排放。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环保和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未来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
东风日产发展史

东风日产发展史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6日,目前,东风日产旗 下拥有新一代天籁、奇骏、逍客、轩逸、骐达、颐达、骏逸、 骊威等多款畅销车型,覆盖轿车、MPV、SUV、CROSS-OVER等领 域,成为行业内车型最多,产品线最完整的企业之一。 2012年,投资50亿元兴建中的花都新工厂将投入使用,届 时花都生产基地将达成60万辆的年总产能,成为华南地区最大 的汽车制造基地。新工厂建成后,东风日产将形成年70万台的 总生产能力,为东风日产中长期事业计划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 障。 东风日产是一个年轻的企业,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秉承 “人·车·生活”的企业愿景,东风日产成立以来,从无到有, 从有到强,销量从2003年的65,012辆发展到2009年518,968台, 同比增幅48%,在保持均衡、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华南 最大车企、日系合资品牌第一车企。
骐达、颐达 骐达、
USP1: USP1:宽敞室内空间——超乎外观印象
USP2: USP2:高质感内饰——媲美高级车的高质感、时尚
内饰(颐达)/现代感强的全新内饰风格(骐达)
USP3: USP3:全新动力——世界领先导入的全新发动机和
日产最新技术、操控灵敏轻快、行驶稳定
骊威全能三杰
USP1: USP1: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彰显超凡的空间和开放感 USP2: USP2:同级别中最宽大的便利行李厢满足多种功能需求 USP3: USP3:大气的外观和宽敞的室内空间,提供随意转换工作 与生活角色的可能,自由自在的出入各种场所
东风日产发动机
拥有铸造、加工、装配、性 能调试等完整工艺链,东风 日产发动机分公司年产能36 万台。目前生产VQ、HR、MR 三款发动机系列。其中,VQ 发动机曾连续14年被评为 “全球十佳发动机”,它的 投产标志着东风日产已经具 备了生产国际上最先进发动 机的能力,更标志着中国汽 车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 国迈进的开始。
简述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进程

简述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进程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进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以下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发展阶段:1. 蒸汽发动机(1769-1900年):最早的汽车使用蒸汽发动机作为动力源。
这些发动机使用蒸汽压力产生动力,但由于需要大量水和燃料,以及长时间的预热,因此存在一些缺点。
2. 内燃机(1876年至今):内燃机革命性地改变了汽车发动机的发展。
卡尔·本茨在1876年申请了一项内燃机专利,这标志着内燃机的诞生。
内燃机分为两种类型: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以混合汽油和空气来产生爆炸,而柴油发动机则以压缩的柴油和空气来实现燃烧。
3. 早期发动机改良(1885-1918年):在内燃机的基础上,一些改良工作被进行。
例如,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被改进,以提高燃烧效率和性能。
4. 四冲程发动机(1890-1902年):四冲程发动机的推出使得汽车的设计更加先进。
这种发动机以循环的方式进行操作,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步骤,提高了燃烧效率。
5. 高性能发动机(1920-1960年):在这个时期,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开始注重提高性能。
使用了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等技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并提高燃油效率。
6. 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应用(1960年至今):由于环保和燃料经济性的需求,新的技术得以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中。
例如,使用电子控制系统优化燃烧过程,采用直喷技术和涡轮增压技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能。
7. 新能源发动机(2000年至今):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发动机开始受到关注和推广。
一些新技术,如混合动力系统、电动发动机和燃料电池,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内燃机,以减少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本田发动机发展历史

本田发动机发展历史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公司之一,其发动机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
自20世纪初以来,本田一直在致力于研发高效、可靠和先进的发动机,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1908年,本田宗一郎创立了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开始在日本制造自己的汽车和摩托车。
在这之后的几年中,本田公司开始生产两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
1924年,本田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具有自己的品牌名称的发动机——A型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是适用于摩托车的单缸引擎,最大功率为1.5马力。
在50年代,本田公司开始在世界上推广其汽车发动机,并在此期间发明了如今广泛使用的空气滤清器。
1963年,本田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具有横向安装发动机的车型——本田T360。
这款车搭载了一款V型4缸DOHC发动机,采用了气门旋转和直流电动机启动器等领先技术。
70年代初,本田公司在汽车方面的成就更加显著,这时本田推出了小型汽车市场所需的小型机械发动机。
这些发动机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如铝合金制造、四个气门、直喷、涡轮增压器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款实际可实现环保的发动机,如CVCC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采用预混合式燃烧并能够在不用三元催化剂的情况下达到美国环保标准。
80年代,本田公司推出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SOHC、VTEC、PGM-FI等,这些技术都在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环保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世纪初,本田积极发展环保型发动机,推出了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等产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i-VTEC IMA”发动机,它在可靠性、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都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平衡。
总之,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断推出成熟的新技术和产品,使汽车行业不断发展进步。
日产发动机介绍

三大主流V6发动机水平对比最智能:SIDI双模智能直喷V6发动机相较强力压榨的CTS-V机械增压发动机,凯迪拉克09款CTS所搭载的SIDI双模智能直喷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显得更为细腻精致。
这款排量仅3.6升的发动机能够在缸内直喷技术的作用下,能够输出3 10hp,并拥有427Nm的峰值扭矩。
SIDI双模直喷发动机之所以能够获得超出于同级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主要得益于它的缸内直喷技术的应用。
它将多点喷射供油系统替换成可变气门缸内直喷系统,通过高压将燃油雾化喷入汽缸内,并混合空气进行点燃,能够根据工况智能实现分层燃烧和均质燃烧双重模式,大大提升了发动机效率。
因此,当同排量多点喷射供油发动机和SIDI双模缸内直喷发动机作对比时,可以发现SIDI双模直喷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提升了15%和最大扭矩提升了8%,而冷启动污染物排放量锐减25%,综合能效表现相当突出,这也使得全新CTS的0-100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3秒,在同排量车型中可谓傲视群雄。
SIDI双模直喷发动机,由于采用了最新的缸内直喷技术,因此它代表了未来更具前瞻性、更节能的发动机设计理念,相信在未来几年内,SIDI将陆续应用在中小排量发动机上,以降低中低端乘用车的燃油水平。
对于能源供应紧张的今天,SIDI节能技术无疑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最有名:TFSI缸内直喷发动机从本届车展上看,机械增压技术不仅成为了北美汽车品牌的宠儿,德系车也开始对这项简便、高效、低成本的增压技术抛出了橄榄枝。
新一代奥迪A6L所搭载的3.0升TFSI发动机上,便配备了机械增压(T)系统。
在机械增压和FSI缸内直喷两项技术的合力作用下,这款3.0升的发动机能够爆发出290hp,并在2500转时输出420Nm 的峰值扭矩。
除了拥有机械增压技术,其还植入了FSI缸内直喷技术。
与SIDI缸内直喷技术相似,FSI能够将燃油进行高压并均质喷入汽缸内,再与高密度的空气混合并加以点燃,从而提升了单位燃油的燃烧效率。
日产玛驰30年发展历史

日产玛驰发展历史在8月30日正式登陆内地市场之前,从1982年至今,玛驰已驰骋迷你车市场近30年。
让我们了解下经典的造型背后又有怎样辉煌的历史吧。
第一代(1982-1992)K10玛驰(march,在亚洲之外别名micra)最早是出现在市场是1982年10月,第一代底盘代号K10。
在迷你车市场中以应对非常成功的本田城市系列,也是较早尼桑Cherry的接替者。
随后在1985年进行了改进,外观上后灯稍微变大。
日本市场上首次亮相是玛驰turbo版,更换了小号的型号为MA10ET 1.0L发动机。
1989年3月再次改进,做了大的变动,像降低保险杠位置、采用新的前格栅、更换了新式前灯以及内部的微小改动。
随后就出现了更大的MA12(1.2L44千瓦59马力)的发动机、电控化油器的五门的掀背版本。
K10限量版superturbo1988年,尼桑发行了10000辆限量版名为“superturbo”的K10玛驰,发动机是全铝8门4气缸双涡轮的尼桑MA MA09ERT发动机(81千瓦 108马力),分为3速自动挡或五速手动挡。
0-100公里加速需要7.7秒,最高时速180KM/h。
superturbo的双涡轮发动机直至2006年,K10仍然相当耐用禁折腾,一份汽车快讯(Auto-express)的调查表明,83-92年共有340000辆K10底盘的turbo售出,现在仍在使用的仍然有96000辆,让人折服的接近30%。
此车型停产14年, 要比同时期菲亚特的乌诺和奥斯汀的Metro的3%高出甚远。
第二代(1992-2003)K111992年初,第二代玛驰—K11在日本生产并发布。
并在第四季度在欧洲市场发售。
采用全新全铝发动机1.0L(型号CG10DE)和1.3L的(型号CG13DE)的16门发动机。
都具有电控喷油、安全笼车厢、侧门防撞梁。
有的版本中有动力方向盘,还可自选预警安全带(pre-tensioning seat-belt)和驾驶座气囊。
东风日产天籁3.5L发动机(VQ35DE)

东风日产天籁3.5L发动机(VQ35DE)作者:来源:《汽车与运动》2006年第12期评委意见发动机大量采用了坚固的铝合金材质和短冲程设计,减小了VQ发动机的总重和尺寸。
同时,其简洁的结构使工作效率更高,油门反应日:间更短。
东风日产天籁3.5L发动机(VQ35DE)日产的发动机有很多明星产品,但是没有一款能比这款VQ35DE发动机更具有传奇性。
早在11年前,这款发动机就以优异的动力性、先进的振动噪声控制闻名世界。
在它推出的第一年,全世界的人们都被它异常平顺的运动特性和静谧的声音所打动,对于一款3.5L排量的V型发动机来说,这两个突出优点超越了当时所有的V型气缸发动机。
它的动力性比同排量的发动机也毫不逊色,只是随着十多年时间的流逝,它的动力特性才逐渐退出第一集团的地位。
传统的V型6缸发动机,由于气缸的不对称布置,很难完全消除发动机运转起来的振动和噪声。
而VQ35发动机用传统的V型60。
夹角设计,很好地保证了发动机的运转平稳性和静音性能,为所有转配这款发动机的车型带来了安静、舒适的保障。
携带VQ35DE发动机参加我们本次评选的车型是东风日产天籁。
这款发动机在天籁身上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80kW/6000rpm,最大输出扭矩为318Nm/3600rpm,这样的动力组合在评选一开始就吸引了评委们的注意,为自己争得不少人气得分。
VQ35DE的DOHC结构结合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智能控制系统,带来了出色的转速响应特性,令天籁有着优秀快速起步特性。
对于普通的V型发动机来说,如果用户打开发动机舱的上盖,旋动点火开关,能看到V 型发动机启动时候明显的横向振动和摇摆。
而VQ35发动机启动时候却异常从容,你甚至看不到发动机的明显振动。
在本次试车阶段,VQ35优异的启动特点获得了在场所有评委的再次赞叹。
天籁的VQ35DE发动机匹配了日产顶级X-TRONICCVT无级变速系统,这是全球首次搭载于3.5L发动机、较大排量的带状无级变速箱。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一、蒸汽机时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刚刚起步。
当时最常见的发动机是蒸汽机。
蒸汽机利用水蒸气的压力产生动力,推动车辆运行。
然而,蒸汽机存在着体积庞大、重量沉重、启动困难等问题,限制了汽车的使用范围和性能。
二、内燃机的诞生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台可供商业使用的汽车,搭载的是一台内燃机。
内燃机利用燃料在内部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相比蒸汽机,内燃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的特点,大大提升了汽车的性能。
三、早期汽油机在内燃机诞生后的几十年里,汽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逐渐完善。
早期的汽油机使用点火器将燃料点燃,产生爆炸推动活塞运动。
然而,这种点火方式不够精确,容易引起爆燃、功率不稳定等问题。
四、电喷技术的引入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汽车发动机的革新提供了可能。
电喷技术的引入使得燃料的喷射更加精准,燃烧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电喷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质的提升。
五、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发动机的发展。
涡轮增压器通过利用废气的能量推动涡轮,从而增加进气量和压力,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涡轮增压技术的引入使得小排量发动机能够获得与大排量发动机相当的动力,同时还能减少燃油消耗。
六、电动机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发展的热点。
电动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无排放、低噪音,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电动汽车的技术仍在不断进步,电池容量的提升、充电设施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七、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混合动力技术逐渐应用于汽车发动机。
混合动力发动机结合了传统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点,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两者的协同工作。
混合动力汽车在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上都具有较大优势,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籁有什么优点? 应该大家都心里有数,一口都能说出好几个优点,比如:安静、舒适、省油、动力强。
汽车之核心的东西应该就是发动机了,天籁能够有这些特点和技术先进的发动机密不可分,天籁的发动机可是连续年获得全球十佳发动机的称号。
但大家对发动机的前世今生知道多少? “技术日产”一直是日产公司的品牌承诺,日产大名鼎鼎的系列发动机则是印证这个口号的最佳佐证,连续年获得沃德世界十佳发动机称号的系列也是发动机发展史上一抹传奇的色彩。
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日产系列发动机的前世今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日产的系列发动机拥有之间的多个排量,年间共推出过款不同型号的发动机。
系列发动机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型缸形式,全铝缸体的材质,顶置双凸轮轴,气门结构和顺序多点电喷系统,后期版本配备了可变进气控制系统,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和可变气门升程系统。
期间还推出过采用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动机以及一系列涡轮增压的高性能版本。
系列发动机从一推出便被广泛用于日产中高级轿车,跑车系列和英菲尼迪车型上。
自年起,美国权威汽车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的十佳发动机,评选的标准主要是对所选引擎进行综合性能、动力输出性能、扭矩、通用性、经济性、环保要求、是否具有前瞻性等多项目的纵向、横向对比。
系列发动机从年之间曾连续次入选。
年 获奖型号: 其他同型号发动机: 装备车型:日产风度;至今日产风雅等 日产对于的研发开始于年,日产基于“羽毛”的开发理念,以轻量化、高效、节能的全新诉求开始了全新的发动机的
研发,以一般人的观点看来,柔软轻盈的羽毛似乎和难以和动力强劲的发动机联系起来,不过日产的设计初衷就是希望将发动机强大的动力以羽毛般柔美、舒畅的方式得以完全释放,带给驾乘者收放自如的驾乘乐趣。
在经过了年的研发,亿日元的投入之后,在年,在日本工厂第一批发动机正式投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日产风度是首款使用发动机的车型』 这款全新的高性能发动机在投产之后逐渐取代原有的系列发动机,开始在日产旗下的众多车型上服役。
在当年上市的日产(风度)上,就配备了系列的,和三种排量的发动机,次年,排量的发动机第一次荣获美国《’》“世界十佳发动机”奖项。
此后的六年时间里,也连续入选。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发动机并没有太多亮点的技术可言,不过在当时它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个气缸使用了°型设计,这个角度的设计既保证了引擎最佳的基本尺寸同时也保证了引擎运转时的高度平稳性,从而令引擎的静音性能得到加强。
使用了当时领先的顶置双凸轮轴,气门结构,缸径和冲程为和,压缩比为:,短冲程的设计典型的高转速发动机,根据调教不同,的最大功率为,最大扭矩。
就是以现在的主流发动机标准来看,它的性能表现也并不落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性能强悍的,最大功率匹马力()』 此后在基础上日产还推出了性能取向的涡轮增压版的和(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拥有两颗涡轮加持的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惊人的,这也是当年大赛中的赛车以及后来的赛车上的御用发动机。
在年后,日产为发动机匹配了技术并推出了全新的,老版的发动机就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年 获奖型号: 其他同型号发动机: 装备车型:至今日产贵士;至今日产天籁;日产;英菲尼迪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年,全新开发的发动机取代了成为日产的主力发动机虽然依然还是顶置双凸轮轴,气门结构,全铝缸体的结构,但它的缸体却经过了重新的设计,缸径和冲程为和,压缩比,与偏向高转速的相比,较为中性的缸径
和冲程比例改善了发动机中低转速的性能表现。
的最大特点是可塑性高,适用范围广且容易改装,无论是在性能取向的亦或是偏重舒适的天籁上,你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的汽缸盖』 为降低缸内摩擦阻力,日产在铝合金活塞主体裙处镀钼以减少摩擦力,并在活塞最上方装有活塞环的槽内进行了氧化铝膜处理,使得发动机的磨损降至最低。
此外,独特的自适应平衡器的使用也可以使发动机的震动减少到最低,使之拥有更出色的舒适性和平顺性。
发动机还加入了加入了可变进气控制系统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高流量节气门,等长设计的进气歧管等技术,使得发动机拥有更高的进气效率,提高了动力性和经济性。
根据调教不同,系列在转时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转时可以输出的最大扭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天籁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使用发动机的车型 从年间,再次连续入选沃德世界十佳发动机,直到目前,依然还是系列中应用最广泛最经典的型号,静谧,平顺且动力强劲是它的最大优势,而其小排量版本和则先后装备在国产的天籁上,也是目前国内最常见到的发动机。
年至今 获奖型号: 其他同型号发动机: 装备车型:至今英菲尼迪英菲尼迪;至今英菲尼迪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款上的发动机,配备了可变气门升程系统』 随后,在年月,日产发布了专为旗下的后驱车型研发的和发动机,其中代表了“转速高)”或“(响应快)”。
缸径和行程同样为和,压缩比提升至,其有的部件与不同,重新设计的进气口、双节气门设计、更高的压缩比和新的缸盖以及更直接的进气气门使它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最大的特点则是只匹配后轮驱动的车型,目前在英菲尼迪旗下车型上使用较广。
以应用范围更广的发动机为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左右两侧汽缸使用了独立的进气歧管和节气门,进气歧管由轻质隔热的酚醛材料制成,较之原来的金属进材质更利于保持较低的进气温度。
此外,缸盖进气口也经过了重新设计,进气路径变得更加畅通平直
,这些措施将进气阻力一举降低了%,从而获得了更高的进气效率高性能,在点火和喷油系统方面,高性能的铱金火花塞大大提高了点火能量,孔径只有微米的多孔喷嘴可以将燃油彻底雾化,并使用了电子式直接点火系统,使燃油在气缸内拥有更高的燃烧效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发动机随着英菲尼迪的在今年首次引入国内』 而要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动力,除了采用增压技术之外,提升发动机最高转速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为了提升极限转速,日产工程师对的凸轮轴销和轴承的直径都进行了加大设计,主承载构件通过梯形结构进行支撑,提高了其工作强度,活塞连杆的长度增长了毫米,从而有效的减轻了振动。
这样,的极限转速提高了达到了,最大功率也随之有显著提升,在可以达到了,最大扭矩,在同级别中鲜有对手。
按日产工程师的介绍,的这种主承载件的梯形结构完全可以承受高达马力的超大负荷,其改装潜力可见一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技术原理其实并不复杂,通过几个螺杆和连杆控制就能实现』 随后不久,日产又在的基础上开发了发动机,和相比,在对结构进一步优化后,极限转速延后到了,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叶有了小幅提升,达到了和,此外它还首次在日产发动机中应用了可变气门升程系统。
系统在原有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配合下,可以让发动机的进排气效率更高,使各转速下的扭矩输出更加理想,并拥有更环保的排放和更低的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