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免费)

合集下载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生物润滑油的优点是环保、可 再生、低温性能好,但它的性 能受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的影 响较大。
04
润滑油的选用
根据机械设备的要求选用
工业润滑油
适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机械设 备,如机床、轴承、齿轮等。
润滑脂
适用于低速、重载、高温等恶 劣环境下的机械设备,如矿山 、冶金等行业的齿轮箱、轴承 座等。
压缩机油
总结词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染、氧化、添加剂消耗等因素,可 能会发生变质。
详细描述
变质后的润滑油性能下降,不能满足设备润滑需求,可能导致设备 磨损和故障。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色泽、气味、杂质等指标,判断其是否变质;同 时,根据设备要求定期更换润滑油。
润滑油泡沫过多
总结词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搅拌、冲击等因素,可能会产生泡沫 。
详细描述泡沫过多会降低润滑油来自润滑效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解决方案
使用具有良好消泡性能的润滑油,或添加消泡剂;同时,避免在 润滑油中混入水分、灰尘等杂质。
润滑油乳化
总结词
01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分、酸碱等因素,可能会发生乳
化。
详细描述
02
乳化后的润滑油润滑性能下降,不能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
适用于各种压缩机的润滑,如 螺杆式、离心式等压缩机。
液压机油
适用于各种液压系统的润滑, 如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
根据使用环境选择
室内机械设备
在室内环境下使用的机械设备,一般 选用通用型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室外机械设备
在室外环境下使用的机械设备,需要 选择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和耐水性能 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稠化剂
使润滑油变稠,增加其承 载能力。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

设备的润管设备的润管是设备技术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低动消耗,延长设备修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的基本原把一种具有润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

润的基本原是润剂能够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和功能。

搞好设备润,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剂的主要作用a.润作用:减少摩擦、低磨损;b.却作用:润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低温防止烧伤;c.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属粉等异物;d.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e.防锈防蚀:使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f.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低噪音的作用,压润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矩的作用;g.传递动: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的介质。

③润油选择的基本原则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

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运动速:速愈高愈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的润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

选用粘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多、会导致温过高。

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较高的润油。

b.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油的粘越高。

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

c.工作温:温变化大时,应选用粘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

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d.工作环境:潮湿环境及有气雾的环境应选用抗乳化性强、油性及防锈性好的油品,粉尘较大的环境应注意防尘密封。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二、润滑油的作用
1. 润滑作用,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减少磨损及延长
2. 3. 4. 清洗作用,在循环式润滑系统中可将摩擦面间的一些磨
屑等污物冲走,并将其携带到油池经沉淀或过滤除去; 器用油有绝缘作用,阻尼油有减震增加阻力作用。 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冷却作用,通过物理接触有效带走机械产生的摩擦热; 防护作用,防止金属受到空气和其它化学气体的腐蚀;
判定油品的最低使用温度,一般认为润滑油的倾点 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
7. 酸值(中和值) • 酸值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
mgKOH/g。亦可通过对照使用前后油品酸值变化判 定油品更换的一项指标。 8. 其它指标
• 水分、机械杂质、氧化安定性、抗泡性、抗乳化性、
盐雾防锈等。
⑦ 防锈剂
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以抑制氧及水特别 是水对金属表面的接触,使金属不致锈蚀。 主要用于工业润滑油和金属加工油、金属防护油等。 ⑧ 降凝剂 能有效防止蜡结晶,从而保持油品的低温流动性。 ⑨ 复合添加剂 提高油品质量等级简单有效的方法。复合添加剂的 种类有:汽油机油复合剂、柴油机油复合剂、通用 内燃机油复合剂、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铁路机 车复合剂、船用发动机油复合剂、工业齿轮油复合 剂、车辆齿轮油复合剂、通用齿轮油复合剂、液压 油复合剂、工业润滑油复合剂、防锈油复合剂等。
定义--是润滑剂抗氧化的能力。 矿物油在与空气接触中会与氧发生反应,反应速度取决于氧气
的含量、温度以及金属的催化作用。
油氧化的第一反应产物为有机过氧化物,这些反应产物与氧反
应会产生有机酸和一系列其它降解产物。进一步氧化会生成高 分子的不溶性聚合物,沉淀形成如胶质、油泥和漆膜。
氧化产生的酸会腐蚀金属表面,不溶性产物会降低润滑性能并

润滑油基本知识

润滑油基本知识

润滑油基本知识一、润滑油作用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

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二、润滑油组成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一、润滑剂的主要作用和分类1、润滑剂的作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防腐防锈、绝缘性、动能传递、减震作用、清洗作用、密封作用。

2、润滑剂的分类凡是有降低摩擦助力作用的介质都可作为润滑剂。

一般有气体的、液体的、半液体的和固体的。

①液体润滑剂又分为(以润滑油为主):矿物油系润滑油、合成油系润滑油、水基润滑剂--包括水、乳化液、水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

②半液体润滑剂又分为(润滑脂):有机脂、无机脂。

③固体润滑剂又分为:软金属、金属化合物{如二硫化钼}、其他无机物{如石墨}、有机物质。

二、润滑油的生产润滑油的生产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经过物理混合的一种调制工艺。

基础油又分为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

1、矿物基础油通过加工获得基础油要求的理想组分,可分为三条工艺路线:1、物理分离路线,其工艺结构一般为“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补充精制”。

2、化学路线,工艺结构为“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加氢精制”。

3、物理化学联合路线,工艺结构为“溶剂预精制——加氢裂化——溶剂脱蜡”。

2、合成基础油以石油基基础油制成的润滑油为矿物油,此类油品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润滑油的要求。

但是有一些润滑条件较特殊,如高温、超低温、核辐射等,这时就需要一些特殊的化合物作基础油加上特殊的添加剂配方,这就是合成油。

3、添加剂添加剂的选配,决定了成品润滑油的品种、质量和档次,因此添加剂是润滑油极重要的组成,也是高技术含量的核心。

一般添加剂又分为:清净分散剂、抗氧化剂、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油性添加剂、极压抗磨剂、防锈剂、防腐蚀剂、抗泡沫剂。

三、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

润滑油脂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指标、性能指标和模拟台架试验指标。

这些性能的指标数据会出现在产品的规格及质量检验报告中,我们应认识这些指标的意义,从而判断产品的质量及变化后对使用的影响。

润滑油知识简介

润滑油知识简介

润滑油知识简介一、什么是润滑油1、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加添加剂构成的,石油润滑油是润滑油主体,以石油为原料,经过炼制、精制,生产出基础油,再加入不同品种数量添加剂,生产出不同品种规格润滑油。

2、润滑脂是润滑油中加入一种稠化剂,使之成为半固体状润滑剂,是稠化了的润滑油。

3、液体润滑剂用量最大、最多的材料,含矿物油、合成油、水基液和动植物油。

4、液体润剂较宽温度范围,对不同负荷速度和温度工作的摩擦付有较宽选择余地。

5、合成油是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有机液体,经过调配加工而成,多用在极高温,极低温,高真空度、重载、高速,具有腐蚀及辐射环境应用。

6、水基液多半用于金属加工液及难燃液介质,有乳化液(水包油、油包水),水—乙二醇等。

7、动植物油:生物降解性好,可满足环境需要,缺点是:氧化安定性差,热稳定性差,低温性能不理想。

二、油脂生产过程1、古代动、植物的遗体、地壳动力被压在地层深处,在缺氧、高温、高压条件下逐渐变成石油,未炼制前叫原油。

2、石油主要成份是碳和氢两种元素(约占石油组成元素的96.99%)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3、石油中还含有硫、氮、氧等元素,它们与碳、氢形成硫化物、氮化物胶质和沥青,这些非烃化合物,大都对原油加工造成不利影响,炼制中被除去。

4、石油中的烃类按其结构不同大体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类。

5、润滑油生产流程图(1)常减压蒸馏。

利用原油中各组分存在沸点占差异特点,通过常减压蒸馏从原油中分离出各种石油馏分,常压蒸馏获400℃上以馏分,其中包括低粘度润滑油料,再利用外压降低沸点也降低利用减压蒸馏高沸点、高粘度馏分进一步得到润滑油料,还有一部分重质润滑油料留在减压渣油中未被脱出。

(2)丙烷脱沥青。

渣油中除重质润滑油料之外还含有大量胶状物质,为了使其分开,利用丙烷对润滑油熔解度大,使油与沥青分开。

(3)溶剂精制。

利用熔剂把油中某些非理想成分熔解去除改变油品性质的过程。

(4)溶剂脱腊。

为使润滑油在低温条件下保持良好流动性必须将易于凝固腊除去,叫脱腊。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1.1润滑润滑是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种摩擦副的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副之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摩擦,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2润滑剂的主要作用1.2.1降低摩擦:在摩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

1.2.2减少磨损:润滑剂在摩擦面之间可以减少硬粒磨损,表面锈蚀,金属间的喷焊与表面剥落等造成的磨损。

1.2.3冷却摩擦表面:润滑剂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所以能降低摩擦热造成的温度。

1.2.4密封作用: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部件形成密封有特殊作用,能防止水分或杂质侵入。

1.2.5传递功能。

1.2.6缓冲防震。

1.2.7冲洗作用。

1.2.8防锈防腐。

1.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温特性、残炭、灰分、闪点和燃点、酸值、水溶性酸碱、腐蚀水分、凝点、机械杂质、抗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抗磨性等。

1.3.1外观油品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其精度程度和稳定性。

颜色越浅说明精制越深,在使用过程中颜色变深,说明油氧化变质必须更换。

1.3.2粘度粘度是选择润滑油的首要指标。

应根据设备摩擦部位的速度、减息、负荷、温度、功率、大小、密封程度选用油品,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而加速运动副磨损,同时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差,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启动困难,消耗功率大,也会增加运动副磨损。

因此油品粘度合理是运动副润滑的重要因素。

油液受外力作用流动时,油分子间发生相对位移,产生内摩擦阻力,这种阻力用粘度表示,其大小依分子的内聚力大小来定的。

粘度表示方法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与赛氏粘度等。

a)动力粘度两个各为1平方厘米的平行平面相对1厘米的液体层,当它们以1厘米/秒的速度相对运动时所需要的力,称为“动力粘度”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为斯,厘斯。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全 关于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那么,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欢迎⼤家阅读浏览。

●什么是润滑油? 只要是应⽤于两个相对于运动的物体之间, ⽽可减少⼆物体因接触⽽产⽣之摩擦与磨损之功能者, 即为润滑油 ●润滑油的常见分类 润滑油分为车⽤润滑油、⼯业润滑油两⼤类 ●汽车⽤润滑油(剂)有哪些? 发动机油:主要⽤于润滑发动机曲轴、连杆、活塞环与缸套、凸轮与挺杆 齿轮油:主要⽤于汽车后桥、⼿动变速箱、凸轮与挺杆。

⾃动传动油:⽤于汽车⾃动变速装置 润滑脂:主要⽤于汽车各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润滑油的6个主要作⽤: 1、润滑减磨: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零件过快的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间建⽴油膜。

有⾜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隔开,从⽽达到减少磨损的⽬的。

2、冷却降温:机油能够将热量带回机油箱再散发⾄空⽓中帮助⽔箱冷却发动机。

3、清洗清洁:好的机油能够将发动机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磨损⾦属颗粒通循环带回机油箱,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冲洗了零件⼯作⾯上产⽣的脏物。

4、密封防漏:机油可以在活塞环与活塞之间形成⼀个密封圈,减少⽓体的泄漏和防⽌外界的污染物进⼊。

5、防锈防蚀:润滑油能吸咐在零件表⾯防⽌⽔、空⽓、酸性物质及有害⽓体与零件的接触。

6、减震缓冲:当发动机⽓缸⼝压⼒急剧上升,突然加剧活塞、活塞屑、连杆和曲轴轴承上的负荷很⼤,这个负荷经过轴承的传递润滑,使承受的冲击负荷起到缓冲的作⽤。

●润滑油的分类: ⽬前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

合成油中⼜分为:全和成及半合成。

全合成机油是最⾼等级的。

⼆者最⼤差别在于:合成油使⽤的温度更⼴,使⽤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矿物油就需⽤相对于合成油较⼤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

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

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

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

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

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d. 工作环境:潮湿环境及有气雾的环境应选用抗乳化性强、油性及防锈性好的油品,粉尘较大的环境应注意防尘密封。

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应选择抗腐蚀性能好的油品。

④润滑工作的“五定”“三过滤”设备润滑工作“五定”“三过滤”是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证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

其内容是:五定:a. 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实施定点给油。

b. 定质:确定设备润滑部位所需的油的品种,牌号及质量要求,所加油质必须经过化验合格。

c. 定量:确定给油部位每次加油换油的数量,实行耗油定额管理和定量换油。

d. 定期: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的周期,按规定周期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对储油量大的油箱,按规定在周期抽样化验,确定下次抽验和换油时间。

e. 定人:确定操作工人,维修工人,润滑工人对设备润滑部位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的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完成设备的润滑。

三过滤:a. 入库过滤:油液经运输入库储存时的过滤。

b. 发放过滤: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时过滤。

c. 加油过滤:油液加入贮油部位时过滤。

⑤设备润滑良好应具备的条件:a. 所有润滑装置,如油嘴、油杯、油标、油泵及系统管道齐全、清洁、好用、畅通;b. 所有润滑部位、润滑点按润图表中的“五定”要求加油,消除缺油干磨现象;c. 油绒、油毡齐全清洁,放置正确;d. 油与冷却液不变质、不混杂,符合要求;e. 滑动和转动等重要部位干净,有薄油膜层;f. 各部位均不漏油。

常用润滑油知识简介一.润滑剂的分类润滑剂的品种繁多,但一般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等四大类。

根据GB/T498-1987的规定,将润滑剂和有关产品归类为L类产品,因而润滑剂总代号为L,即所有润滑剂代号的第一个字母均为L。

1.液体润滑剂: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液体等。

2.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润滑脂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流动的油膏状态,故又称固体润滑剂,是由基础润滑油和稠化剂按一定的比例稠化而成。

3.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是以固体形态存在于摩擦介面之间起润滑作用的物质,有软金属、金属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一般工业常用的固体润滑材料,二硫化钼、石墨、聚四氟乙烯等。

4.气体润滑剂,与液体一样,气体也是流体,同样符合流体的物理规律,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也可以像液体一样成为润滑剂。

常用的提起润滑剂有空气、氦气、氮气、氩气等。

二.润滑油润滑油是液体润滑剂,一般是指矿物油与合成油,尤其是矿物润滑油。

目前全世界矿物润滑油的年产量超过20003吨,占润滑剂总产量的95%以上。

1.润滑油的代号及其意义根据GB/的规定,润滑油的代号由类别、品种及数字组成,其书写的形式为:类别+品种+数字。

类别是指石油产品的分类,润滑剂是石油产品之一,润滑材料产品用L表示。

品种是指润滑油的分组,是按其应用场合分组,分别用相应字母代表:A——全损耗系统;C——齿轮;D——压缩机;E——内燃机;F——定子、轴承、离合器;G——导轮;H——液压系统;M——金属加工;P——风动工具;T——汽轮机;Z——蒸汽气缸等,是品种栏的首字母,实际上品种栏内还可能有1个或多个其他字母,以表示该品种的进一步细分种类。

数字代表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其数值相当于40℃(有些则是批号,但要注明,否则是指40℃)是的中间运动粘度值,单位为mm2/s,按GB/T3141-1994规定有2、3、 5、7、10、15、22、32、46、68、100、150、220、320、460、680、1000、1500、2200、3200共20个等级。

例:L——AN100,表示粘度等级为100mm2/s的全损耗系统润滑油,其在40℃时运动粘度是90~110mm2/s,中间类的运动粘度为100mm2/s。

2.润滑油的质量指标:润滑油的质量指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油品的理化性能指标,另一类是油品的应用性能指标。

(主要介绍几个主要的理化指标)a.颜色:润滑油的颜色与所有物质一样,都具有相应而固定的颜色,它与基础油的精制度及所加的添加剂有关。

但在使用或贮存过程中则会因其氧化而变质,从而改变颜色,且变色程度与变质程度有关。

如呈乳白色,则表示有水或气泡存在;颜色变深,则表示氧化变质或污染。

b.粘度:粘度是润滑油内摩擦阻力的程度,亦即内摩擦力的量度。

通常将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种。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评定与选用及代用的主要指标。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切应力下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相对粘度:相对粘度是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一般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三种表示方法。

运动粘度: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计量单位mm2/s;我国将润滑油的粘度按其大小分为20个等级,叫粘度等级。

粘度是润滑油重要质量指标,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从而加速摩擦副磨损,且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与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超动困难,消耗功率大。

因此,合理选择粘度,是摩擦副充分润滑的保证。

c.粘温特性:润滑油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成粘温特性。

目前多用粘度指数Ⅵ表示粘温特性的好坏。

一般油的Ⅵ值越大,表示它的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越大,因而越适合用于温度多变或变化范围广的场合。

该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

Ⅵ=0的油用0Ⅵ表示,Ⅵ=100的油用100Ⅵ表示。

粘度指数是一经验值,它是用粘度性能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粘度性能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d.凝点和倾点凝点:凝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停止的最高温度;倾点:倾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仍能继续流动的最低温度。

凝点和倾点均表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但倾点所更好的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实际使用时比凝点好,故目前国际上主要是用倾点来表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

倾点比凝点高3℃左右,一般润滑油的工作温度比倾点高3~4℃。

e.闪电:闪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润滑油加热,蒸发出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打到一定浓度与火焰接触时产生短暂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f.酸值:酸值是指中和1g润滑油中所含的有机酸所需氧化钾的质量,单位mgKoH/g。

酸值对新油和旧油油不同的含义。

对于新油,酸值表示油品精制深度,对于110油,酸值则表示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氧化变质的程度。

酸值过大,表示氧化变质严重。

g.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质量百分数。

由于水分的存在,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会使粘温特性变差,当温度升高时,水会汽化,产生气泡破坏油膜,使油品乳化,导致粘度降低,润滑效果变差等。

h.机械杂质:所有悬浮和沉淀于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统称机械杂质,机械杂质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膜,加速摩擦副的磨损。

k.残炭:残炭是指润滑油在通入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进行汽化和分解,最后生成焦炭状的残留物,以占油量的百分比表示。

3.常用润滑油:○1全损耗系统润滑油全损耗系统润滑油主要是指L类润滑剂中的A组用油。

L—AN油由精制矿物制得,是目前常用的全损耗系统用油,在旧标准中成为机油或机械油,其粘度等级从L—AN5~L—AN150共10个等级,40℃时运动粘度为~165mm2/s,倾点不高于-5℃,闪点不高于80~180℃,主要用于轻载、普通机械的全损耗润滑系统或换油周期较短的油浸式润滑系统,不适用循环润滑系统。

全损耗系统用油(L—AN油)与旧标准的机油、机械油牌号对照表○2齿轮油齿轮油是L类润滑剂C组用油,用于润滑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涡轮蜗杆副的润滑油称为齿轮油。

其应具备的性能是适当的粘度,即好的热安定性与氧化稳定性。

良好的极压抗磨性,抗乳化性,剪切安定性与防锈防腐性。

这种润滑油一般在精制矿物油或合成油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制成。

齿轮油分为工业闭式闭式齿轮油、工业开式齿轮油、车辆齿轮油三大类。

○3工业闭式齿轮油分为L-CKB、L-CKC、L-CKD、L-CKE、L-CKS、L-CKT、L-CKG七个等级。

工业开式齿轮油分为:L-CKH、L-CKJ、L-CKL、L-CKM四个等级。

a. L-CKB油:使用于齿轮接触压力小于500MPa,齿轮滑动速度小于1/3齿轮节度圆速度的轻载荷或普通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

目前的牌号有L-CKB100、L-CKB150、L-CKB220、L-CKB320四个等级。

b. L-CKC油:适用于工作温度-16~100℃的中、中载荷,无冲击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

如工作温度达到100~120℃,则只适用于中等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目前的牌号有L-CKC68、L-CKC100、L-CKC150、L-CKC220、L-CKC320、L-CKC460、L-CKC680等七个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