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简史 ppt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简史  ppt课件

ppt课件
7
1、建安诗歌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 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 孔融、王粲、刘桢、陈 琳等所谓“建安七子” 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 创造了“建安文学”的 辉煌。建安文人的作品, 具有“慷慨任气”这种 共同的时代风格。
曹操《蒿里行》、《短 歌行》;曹植《白马 篇》、《赠白马王彪》、 《洛神赋》;王粲《七 哀诗》;是建安文学中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 作。
ppt课件
3
2、屈原与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 人,在学习楚民歌基础上, 创造了具有楚文化独特 光采的新体诗——楚辞。
屈原创作了《离骚》、 《九歌》、《九章》、 《天问》等。屈原的后 继者有宋玉、唐勒、景 差等人。
《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 颠峰之作和代表,在文 学史上与《诗经》并称 “风骚”,垂范于后世。
ppt课件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魏晋诗歌
阮籍《咏怀诗》
3、西晋诗歌
左思《咏史诗》开启了 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 子。
4、东晋玄言诗
在玄学的影响下,“理 过其辞,淡乎寡味”的 玄言诗泛滥一时。
5、陶渊明诗。
《归园田居》、《饮酒》 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 陶渊明诗对后世影响很 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 田园诗派受其直接影响。
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
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
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
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
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
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
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
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
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
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
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

古代诗歌鉴赏完整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完整PPT课件

把握情感,理解主旨
把握诗歌情感
通过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 达,可以把握作品的主旨 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诗歌主题
通过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中 心思想,可以深入理解作 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探究诗歌价值
在把握情感和理解主旨的 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诗歌 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对后 世的启示意义。
06
古代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传承
在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与传承
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语言 美,更在于其意境美、情感美等方面, 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诗歌中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对 后世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许多艺术家从古代诗歌中汲取灵感, 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绘画、音乐、舞蹈 等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人类艺术 宝库。
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与传承
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 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独
特魅力的重要窗口。
通过翻译和介绍古代诗歌,可以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和独特魅力,增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古代诗歌中的普世价值和人类共 同情感可以跨越国界和民族,成 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欣赏和传承
的文化遗产。
THANKS
感谢观看
《山居秋暝》、《鸟鸣涧》 等。
作品特点
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空 灵悠远为主要特点,善于运 用白描手法和画意构图展现 自然之美和田园之趣。
艺术成就
王维的诗歌和绘画相互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 后世的山水田园诗派产生了 重要影响。
白居易及其作品分析
白居易简介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
艺术成就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 义诗人之一,与元稹一起倡 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 白”,与刘禹锡并称“刘 白”。他的诗歌通俗易懂, 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诗歌第一讲诗经与楚辞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诗歌第一讲诗经与楚辞精品PPT课件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氓(卫风)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 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 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诗经之赋、比、兴
• 赋:铺陈其事。如《七月》 •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卫风·硕人》 • 兴:触物兴词。如《周南·桃夭》 • 关于赋比兴之争论: • 用自然现象起兴,引出生活及感情变化,
兼以隐喻,更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 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氓(卫风)
• 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 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 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滋涟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 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卫风)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址。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 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教学课件
(3)王湾,_唐___代诗人。 (4)马致远,号__东__篱___, __元__代__(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
是_曲__牌__名__,“秋思”是__题__目___。
一、课内阅读 (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同情关切 真挚动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家作品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现在河 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其诗流传 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 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 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 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创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 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 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 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精读文本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
首联点题。 开笔清新自 然,寓情于 景,暗含旅 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 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两 岸才显得宽阔; 写“风正”,帆 才有悬空的态 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作者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 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带 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 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 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3.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 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课件
三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 时现实;
四看关键语言——明主旨 五必看题干——答题方向、内容、顺序等。
预习检查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提前有个 规划,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了,学习也是如此。
1、《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共收入从 ______到________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古典诗歌
诗歌的特征
❖1.高度概括性 ❖2.鲜明形象性 ❖3.强烈抒情性 ❖4.优美音乐性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中 古 《楚辞》(骚体诗)

体 诗
汉乐府、古诗

以五言诗为主

Hale Waihona Puke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发近展
体 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二、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
2、《诗经》原来称为 《_____》 或 《______》 ,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 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 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 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点击链接
❖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 铺陈叙述。
❖ 比:“以彼物喻此物”。 比喻、打比方
❖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由描写其他事物来使人产生相似
或相关联想,再引起主题。如:关关 雎鸠,在河之洲。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 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 子粗又长

【公开课】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42张PPT)课件

【公开课】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42张PPT)课件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
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 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 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 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 激昂。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诗诗
绝句
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
五言律诗(五律)
律诗 七言律诗(七律)
(
)
排律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陶渊明《归园田居》 等作品,语言朴素自 然,充满了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对污浊社 会现实的憎恶,给人 以含蓄隽永、意境醇 美的享受。
饮酒
东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课件(共53张PPT)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课件(共53张PPT)

宿 昔 秉 良 弓 〄 楛 矢 何 参 差 。
少 小 去 乡 邑 〄 扬 声 沙 漠 垂 。
借 问 谁 家 子 〄 幽 并 游 侠 儿 。
白 马 饰 金 羁 〄 连 翩 西 北 驰 。
白 马 篇 曹 植
·
饮酒·陶渊明
此 中 有 真 意 〄 欲 辨 已 忘 言 。
归园田居·陶渊明
结 庐 在 人 境 〄 而 无 车 马 喧 。
盈 缩 之 期 〄
壮 心 不 已 。
烈 士 暮 年 〄
志 在 千 里 。
老 骥 伏 枥 〄
终 为 土 灰 。
腾 蛇 乘 雾 〄
犹 有 竟 时 。
神 龟 虽 寿 〄
龟 虽 寿 曹 操
·
捐 躯 赴 国 难 〄 视 死 忽 如 归 〃
名 编 壮 士 籍 〄 不 得 中 顾 私 。
父 母 且 不 顾 〄 何 言 子 与 妻 〃
诗 经 邶 风 击 鼓
· ·
楚辞的产生
战国时期楚地文化与北方文化的融合。 以屈原、宋玉为代表作家。
楚辞关键词
句式特点:X X X X X X 兮,X X X X X X。 代表作品:《离骚》(骚体)
艺术手法
惯用夸张、比喻等修辞。 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楚 辞
乘 骐 骥 以 驰 骋 兮 〄 来 吾 道 夫 先 路 〃
纷 吾 既 有 此 内 美 兮 〄 又 重 之 以 修 能 。
名 余 曰 正 则 兮 〄 字 余 曰 灵 均 。
皇 览 揆 余 初 度 兮 〄 肇 锡 余 以 嘉 名 。
摄 提 贞 于 孟 陬 兮 〄 惟 庚 寅 吾 以 降 。
帝 高 阳 之 苗 裔 兮 〄 朕 皇 考 曰 伯 庸 。
楚 辞 离 骚 ︵ 节 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完全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完全版)

三、汉代——汉乐府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 诗”或“乐府歌辞”。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
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 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但它又与《诗经》发歌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发 歌以叙事为其特色。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句式:五言为主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五、隋唐五代
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 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独具 风格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人。
王(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才气横溢,不满
☆陈子昂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 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 弃 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 “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 子。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五、隋唐五代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晚唐五代时,词已成为与“诗”并行的新诗体。 温庭筠、韦庄的词都有所成就。 而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在艺术上造诣颇高,降 宋以后的作品,脱去了游乐淫靡的宫廷生活气息, 国破家亡的感慨和个人悲惨遭遇之隐痛充盈其间。
唐代的五、七言古诗和乐府歌行进一步成熟,讲 求声调韵律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最后形成,诗歌形 式百花齐放。到盛唐时代,众多的诗人把诗歌创作推 向高峰,壮阔的山河,优美的田园,繁华的都市,苍 凉的边塞,惨烈的战争,都在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 特别是李白的充满狂放激情、猛力抨击现实的浪漫 主义诗篇和杜甫关注国家命运、悲悯民生疾苦的现实 主义诗篇,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诗歌是 中国文化中的一宗瑰宝。 清代康熙年间编辑的《全唐诗》收入2200多位作者 的48900多首诗(佚失的不知其数)。在不到300年的 时间,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也 是绝无仅有的。其中相当多的优秀诗篇,以多姿多彩 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历代读者,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书·虞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 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言志论”和“缘情论”
言志论 汉代《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多故嗟叹之了嗟叹之不足,故永歌 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缘情论 [晋] 陆机《文赋》 :“诗缘情而绮靡”的命题,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诗者,持人性情。” 钟嵘《诗晶》:“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 咏……至于吟咏性情,亦何贵乎用事里”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性情也。” 金人刘祁: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 动,非诗也。予观后世诗人之诗,皆穷极辞藻,牵引学问,诚 美矣,然读之不能动人,则亦何贵哉?故尝与亡友。王飞伯: 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也。 (《归潜志》卷十主)
上编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上编内容提要:
第一章 中国诗歌发展的三大源头——《诗 经》、《楚辞》、汉乐府
第二章 中国诗歌内容和体制的拓展——两 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第三章 唐音与宋调——中国诗歌发展的高 峰
第四章 中国诗歌发展的衰变期——元明清
上编: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第一章 中国诗歌发展的三大源头
一、《诗经》的内容特色、成本过程
1、《诗经》的内容特色
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是地方乐调。《诗经》中有周南、召南、邶、庸、卫、
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也就 是十五个不同地方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小雅”,其作品产生于西周王畿地 区。“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把王畿地区的音乐视为雅乐、 正声,即典范的音乐。“大雅”中的大部分作品产生于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初年。 “颂’’分为“商颂”、“周颂”、“鲁颂”,是用于宗庙 祭祀的乐歌。颂诗原本是带有扮演、舞蹈的祭歌与舞歌。
鲁人毛亨所传的称“毛诗”。
二、《诗经》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诗歌 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诗经》的艺术特色
1、《诗经》的抒情特色
《诗经》给中国文学奠定的是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它 是后来的中国诗史一直以抒情诗为主流的开端。
所。” 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诗的选定、整理、编辑应该是周王朝的
乐官(也是音乐专家)太师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所为。
《诗经》也遭到了秦火的焚毁,但由于它一 直为士人所熟悉、记诵,所以到了汉代又得 到了流传。
汉初传授《诗经》共有四家,也是四个学派:
齐人辕固所传的称为“齐诗”, 鲁人申培所传的称为“鲁诗”, 燕人韩婴所传的称“韩诗”,
《诗经》在内容表现与思想倾向上的这些显著特色,深 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史。它被当作一种标准,不断纠正 着后来诗歌创作中情感浅浮,流于游戏或唯美主义的 创作倾向,使诗歌发挥出它的社会功能。
2、成本过程
《诗经》的作者基本不可考。就作品本身看,它大部分是各地 的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产生的地域也十分广阔, 它包括了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 北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地区。
的《爻屯乘易辞如马经“,,•:屯邅班卦如如•六。。二》《女士归承圭妹筐羊》,,上无无六实血:;。
《明夷》初九: 明夷于飞,垂其翼。 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匪寇,婚媾。
二、原始祭歌与咒语
孙家寨扮兽舞蹈纹彩陶盆
祭歌和咒语是原始歌 谣的基本组成部分。
《尚书·尧典》: “夔曰:‘於!予 击石拊石,百兽率 舞。
一、上古劳动歌谣
原始的诗歌起源于生产活动,与劳动的节奏相配合,与音 乐飞舞蹈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 八阕:一日“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 “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日“建帝功”,七日“依地 德”,八日“总禽兽之极”。
《吴越春秋》载《弹歌》:断竹 ,续竹。飞土,逐肉 。
《礼记·郊特牲》录“蜡辞” :“土及其宅!水归 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山海经·大荒北经》:“神北行!先除水道,决 通沟渎!”
特征:
突出的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有机结 合的综合性。诗歌是通过歌与舞而表现出来的, 其时,诗歌还没有独立存在的条件。
集体的口头的创作。
第二节、中国诗歌史的发韧及现实主义创 作源头——《诗经》
——《诗经》、楚辞、汉乐 府
教学内容:
一、中国诗歌发展的远源——上古歌谣 二、中国诗歌史的发韧及现实主义创作源
头——《诗经》 三、中国诗歌史的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四、中国诗歌发展的民间文学渊源——汉乐

第一节 中国诗歌发展的远源 ——上古歌谣
什么是诗?
《辞海》的“诗歌”条:“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 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 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一般分行排列。”
关于它的集中,除掉王朝乐官、贵族自己的创作以及公卿、列 士进献的乐歌外,一般都认为,其他的民间歌谣是通过采集而 来。采诗是周王朝派专门的官员到各地去采集的。
《诗经》的编定 经孔子删汰编选而后形成这部诗歌总集。 •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
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 《论语》:孔子自道“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
《诗经》在内容表现和思想倾向方面,也具有自己鲜 明的特色。
《诗经》中的作品除少数几篇外,其他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争”,其抒情写志都是从日常生活、 日常经验中生发出采,表现着鲜明的现实性特征。
在表现现实生活内容的时候,《诗经》也显示了它显著的政治 与道德色彩。诗人以严肃的创作态度表现着他们对人生对社会 的深刻体验与强烈关怀。《雅》与《国风》中的那些直面现实 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的诗篇,尤其反映出 诗人们积极地面对现实,关心国家命运,注重民生疾苦的严肃 创作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