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2_芳基重排转位法合成_芳基丙酸类抗炎镇痛剂

合集下载

萘普生的合成路线综述

萘普生的合成路线综述

萘普⽣的合成路线综述萘普⽣的合成研究进展姓名:Xiaosinger 班级:制药09级1班学号:0913*******【摘要】萘普⽣(C14H14O3)为芳基丙酸类⾮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般为⽩⾊或类⽩⾊结晶性粉末,具有⾼效的抗炎、镇痛、解热作⽤。

萘普⽣的化学结构⽐较简单,它的基本⾻架为萘环,6位上是甲氧基,2位上是α-甲基⼄酸。

其中6位甲氧基可由2-萘酚甲基化⽅便地引⼊,因此,如何在2位引⼊α-甲基⼄酸是合成萘普⽣的关键。

在合成路线上总体可分两种:第⼀种是先合成(±)萘普⽣,再进⾏外消旋体拆分;第⼆种是不对称合成法直接制备萘普⽣。

本⽂主要介绍了萘普⽣的结构、性能、合成⽅法及发展前景,对萘普⽣的合成⽅法进⾏了综述。

对具体的合成路线做了⽐较,我们可以发现开发环境友好、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的催化剂,是发展萘普⽣合成⼯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萘普⽣解热镇痛抗炎合成路线萘普⽣属苯丙酸类⾮甾体抗炎镇痛药,疗效与布洛芬基本相同,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1]。

动物实验证实,它的抗炎作⽤约为保泰松的11倍,镇痛作⽤是阿司匹林的7倍,解热作⽤是阿司匹林的22倍。

它具有⾼效低毒的特点。

⼤量临床资料表明,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国外报道总有效率达86%以上,国内观察结果为90%,可使类风湿因⼦、⾎沉、抗链“O”等指标恢复正常或者转阴,它⽤于镇痛,中等疼痛可于服药后1⼩时内缓解。

镇痛持续7⼩时以上,⽤于急性痛风,⾸次剂量600-750mg,以后妹8⼩时给250-300mg维持,总剂量2.4-4.5g,其中75%可于24-48⼩时内消肿、⽌痛,它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托美丁、布洛芬等为轻,发⽣率也较低[2]。

萘普⽣为芳基丙酸类⾮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并可稳定溶酶体活性[13]。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1]。

⼝服吸收迅速⽽完全,1次给药后2~4⼩时⾎浆浓度达峰值,在⾎中99%以上与⾎浆蛋⽩结合,t1/2为13~14⼩时。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3章 常用的药物结构与作用第三节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3章 常用的药物结构与作用第三节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3章常用的药物结构与作用第三节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西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一)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仅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是A.双氯芬酸B.布洛芬C.蔡普生D.对乙酰基酚E.美洛昔康【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用途。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本品不具有抗炎作用。

临床上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及痛经等。

2、下列叙述中与布洛芬不符的是A.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B.羧基α位为手性碳C.S-(+)-异构体的活性高于R-(-)-异构体D.甲基的引入使得羧基可以自由旋转,药物能保持适合与受体或酶结合的构象,提高消炎作用且毒性也有所降低E.结构中含有异丁基取代【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3、本身无活性,需经肝脏代谢转化为活性产物而发挥COX-2抑制作用的药物是A.B.C.D.E.【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萘丁美酮的作用机制。

体外无活性,体内经过代谢才表现出活性的药物为前体药物。

因此本题第一个线索是寻找前体药物,本题五个选项皆为芳基羧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依次为:萘普生、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萘丁美酮、布洛芬,其中萘丁美酮为非酸性的前体药物(无羧基),其本身无环氧酶抑制活性。

小肠吸收后,经肝脏首关效应代谢为活性代谢物,即原药6-甲氧基-2-萘乙酸起作用萘丁美酮在体内对环氧酶-2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4、化学结构中含有异丁基苯基和丙酸结构的非甾体抗炎药是A.萘普生B.布洛芬C.氟比洛芬D.萘丁美酮E.酮洛芬【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洛芬的结构特征。

从题干要求可以看出,该药应该为芳基丙酸类,即“洛芬类药物,布洛芬结构中暗示有丁基(布,丁基英文译音),因此B符合题干要求。

萘普生和萘丁美酮暗示它们结构中均含有“萘”环结构而非苯环。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之欧阳组创编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之欧阳组创编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姓名:XXX班级:制药XXX班学号:XXX【摘要】布洛芬(C12H18O2)又名异丁苯丙酸,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本品为白色晶体性粉末,有异臭,无味。

不溶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基丙酮,易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中。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布洛芬的基本机构为笨环,苯环上含有异丁基与α-甲基乙酸。

作为新一代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具有比阿司匹林更强的解热、消炎和镇痛作用,副作用则比阿司匹林小得多。

【关键词】布洛芬抗炎镇痛解热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合成路线【前言】1964 年英国的Nicholson 等人最早合成了布洛芬,其他各国也逐渐对布洛芬展开研究,英国的布茨药厂首先获得专利权并投入生产。

在最初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导致布洛芬的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企业规模受到很大限制。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羧基化法和1,2-转位法等布洛芬新工艺的出现,布洛芬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目前,德国的巴斯夫公司,美国的Albemarle 公司和乙基公司都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

他们分别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选择合适的工艺,从而具有经济效益和规模优势。

近十多年来,由于政府扶持,印度的医药工业发展迅速。

印度的Sumitra 公司和Cheminor 公司的生产规模也达到上述西方国家大公司的水平,而且由于印度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使得生产成本较低。

印度低价格的布洛芬大量出口,大大冲击了全球的布洛芬市场。

【研究现状】对于布洛芬这种医药结晶产品而言,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布洛芬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着晶形不好、颗粒不均匀等质量方面的差距。

国内生产企业所使用的落后结晶技术与设备,一方面导致产品质量差,另一方面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国内布洛芬产品难以与国外产品相竞争,导致在国内市场和中国外的布洛芬产品占主导地位,如中美史可公司的布洛芬制剂占据了中国的70%的市场份额。

药物化学第8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题库

药物化学第8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题库

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选择题每题1分(d) 3-苯基-4-(4-甲磺酰苯基)-1,4-二氢一呋喃-2-酮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_______。

(a) 阿司匹林(b) 安乃近(c) 吲哚美辛(d) 贝诺酯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_______。

(a) 依托度酸(b) 丙磺舒(c) 甲氧苄啶(d) 别嘌醇下列药物中,哪个具有3,5-吡唑烷二酮的基本结构_______。

(d) 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成具有香味的酯化学结构为下列的药物与下面_______药物作用相似。

(a) 苯巴比妥(b) 肾上腺素(c) 布洛芬(d) 依他尼酸下面_______药物在常用剂量中,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填空题1 每空1分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概念题每题2分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问答与讨论题每题4分试比较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的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

试叙述阿司匹林作用机理(含反应的使用及对反应机制的深刻理解。

说明萘丁美酮对胃肠刺激较小原因及该设计方法意义为非酸性前体药物,其本身无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小肠吸收后,经肝脏首过效应代谢为活性代谢药物,即原药6-甲氧基-2-萘乙酸(类似萘普生)起作用,由此对COX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和肾功能不受损害,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因不含有酸基,对胃肠道粘膜刺激小,不良反应低。

阿司匹林可能含有什么杂质?主要杂质种类及来源:主要杂质是未反应完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合成/代谢/反应/设计题每题6分1,2各占1分,3,4为2分以无水糖精钠合成吡罗昔康1,2,3,4,5,6各为1分以4-甲基苯乙酮合成塞来昔布1,2,3 各占2分完成塞来昔布代谢反应1. 2.3.1,2,3 每个各2分完成布洛芬代谢反应1.1分2.1分3.1分4.1分5.2分完成双氯芬酸的氧化代谢反应1. 2. 3.4.1,2各1分,3,4各2分完成芬不芬的代谢反应1. 2.3. 4.51,2,3,4各1分,5为2分请写出萘普生合成路线前三步每步1分,后两步3分写出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每步3分,试剂1分,产物2分。

【免费下载】药物化学--非甾体抗炎药

【免费下载】药物化学--非甾体抗炎药

【正确答案】: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三、吡唑酮类: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安乃近8、下面哪个药物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A.芬布芬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萘普生E.吡罗昔康【正确答案】:C本品为解热镇痛药,其解热镇痛作用略低于阿司匹林。

无抗炎作用,对血小板及尿酸排泄无影响,对风湿痛及痛风病人除减轻症状外,无实质性治疗作用。

9、下列药物中哪个具有解热消炎镇痛作用A.依他尼酸B.对氨基水杨酸C.抗坏血酸D.克拉维酸E.双氯芬酸钠【正确答案】:E双氯芬酸钠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很强。

其镇痛活性为吗}哚美辛的6倍,阿司匹林的40倍。

解热作用为吲噪美辛的2倍,阿司匹林的35倍。

双氯芬酸钠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很强对氨基水杨酸主要用于抗结核,我们教材没有提其他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其能解热,但无镇痛作用。

区别于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为一复方解热镇痛药。

依他尼酸:利尿药. 利尿作用及机制、电解质丢失情况、作用特点等均与呋塞米类似。

口服后吸收迅速,30分钟内出现作用,约2小时达最高峰,持续6~8小时;静注后5~10分钟开始利尿,1~2小时达高峰,持续约2小时。

水肿病人服药后第一天尿量可达4L以上,因此必须小心应用,随时调整剂量,以免引起低盐综合征、低氯血症和低钾血症性碱血症。

临床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肝癌腹水、血吸虫病腹水、脑水肿及其他水肿。

10、哪个不是非甾体抗炎药的结构类型A.选择性COX-2抑制剂B.吡唑酮类C.芳基烷酸类D.芬那酸类E.1.2-苯并噻嗪类【正确答案】:B非甾体抗炎药按其结构类型可分为:3,5-吡唑烷二酮类药物、芬那酸类药物、芳基烷酸类药物、1,2-苯并噻嗪类药物以及近年发展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可分为芳基乙酸类、芳基丙酸类、1,2-苯并噻嗪类及选择性COX-2抑制剂等。

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分为: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赖氨匹林、贝诺酯)、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安乃近)。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讲解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讲解

发作间歇期
①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
②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轻中度肾功不全者)、丙磺舒 (无肾结石、肾功正常者用)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
抑制尿酸生成——别嘌醇(尤适于尿酸高或排尿酸药无效时)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
联合用药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炎反复发作而控制不佳
别嘌醇+秋水仙碱/吲哚美辛
急慢性关节炎疼痛,发 •与其他NSAID有交叉过敏 热、痛经、牙痛
代表药物 美洛昔康
尼美舒利
解热镇痛抗炎药
适应症
注意事项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疼痛性骨关节 炎(关节病、退 行性骨关节病) 的症状治疗
•溃疡及出血风险小 •小剂量开始使用 •溃疡慎用 •注意查肝肾功能
慢性关节炎、术 后疼痛
鼻咽部炎症疼痛
发热
选择性环氧酶-2抑X制型药包题括 AB
A.美洛昔康 B.氯洛昔康 C.吡咯昔康 D.布洛芬 E.水杨酸钠
治疗慢性痛风的药X物型有题AC
A.丙磺舒 B.羟基保泰松 C.别嘌磷醇 D.秋水仙碱 E.水杨酸钠
X型题
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和诱发胃溃疡的原因是 A.抑制PG合成 B.凝血障碍 C.变态反应 D.局部刺激 E.水杨酸反应 ABD
NSAID
药物的相互作用
合用药物 其他NSAID
后果 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
肾毒性**
抗凝血药/抗血小板 药(除外塞来昔布、
出血**
萘丁美酮)
利尿药
补足水分防肾衰
AT1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
肾衰 降压效果
环孢素
肾毒性
锂盐
毒性浓度
用药监护
权衡NSAID的获益与所致溃疡和出血的风险 (1)注意溃疡病史 (2)注意心血管风险 (3)注意年龄、饮酒、阶梯式加量 关注NSAID药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心血管病史慎用,尽量小剂量使用 解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注意补水

药物化学-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化学-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化学--非甾体抗炎药一、最佳选择题1、以布洛芬为代表的芳基烷酸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作用是A.中枢兴奋B.利尿C.降压D.消炎、镇痛、解热E.抗病毒【正确答案】:D布洛芬的消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均大于阿司匹林,临床上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一般病人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血液常规及生化值均未见异常。

2、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BA.β-内酰胺酶抑制剂B.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抑制剂C.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D.D-丙氨酸多肽转移酶抑制剂,阻止细胞壁形成E.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了抗炎的作用。

3、下面哪个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S(+)-异构体A.安乃近B.吡罗昔康C.萘普生D.羟布宗E.双氯芬酸钠【正确答案】:C临床上萘普生用S-构型的右旋光学活性异构体。

萘普生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括性是阿司匹林的12倍,布洛芬的3~4倍,但比吲哚美辛低,仅为其的1/300。

S(+)-异构体代表S右旋的异构体。

看下图,注意H原子是在纸面外头的,跟我们之前讲的规则是不同的,看箭头此时是顺时针,但是H是在外头的,所以翻转一下(最小的原子离眼睛最远)应该是逆时针;所以应该是S型的;4、下列化学结构中哪个是别嘌醇【正确答案】:B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C.安乃近D.巯嘌呤E.吡罗昔康5、萘普生属于下列哪一类药物A.吡唑酮类B.芬那酸类C.芳基乙酸类D.芳基丙酸类E.1,2-苯并噻嗪类【正确答案】:D非甾体抗炎药按其结构类型可分为:3,5-吡唑烷二酮类药物、芬那酸类药物、芳基烷酸类药物、1,2-苯并噻嗪类药物以及近年发展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

一、3,5-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二、芬那酸类:甲芬那酸(扑湿痛)、氯芬那酸(抗风湿灵)、氟芬那酸三、芳基烷酸类(一)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双氯芬酸钠、奈丁美酮、芬布芬(二)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酮洛芬四、1,2-苯并噻嗪类舒多昔康、美洛昔康、伊索昔康、吡罗昔康、美洛昔康五、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6、下列哪个药物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A.安乃近B.塞来昔布C.吡罗昔康D.甲芬那酸E.双氯芬酸钠【正确答案】:B选择性COX-2抑制剂:萘丁美酮,塞来昔布,美洛昔康抗痛风药:别嘌醇,秋水仙碱,丙磺舒吡罗昔康本品分子存在互变异构,因此具有酸性,属于1,2-苯并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

解热镇痛抗炎药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

解热镇痛抗炎药考试题库含答案.单选题.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阿司匹林B. 对乙酰氨基酚C.保泰松D. 布洛芬E 吲哚美辛.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急性风湿热的鉴别诊断()A. 保泰松B. 对乙酰氨基酚C.阿司匹林D. 布洛芬E. 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解热作用机制是()A. 抑制环氧酶(COX),减少PG合成B.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 抑制致炎因子的合成D. 杀菌作用E. 中和内毒素4.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 抑制白三烯的生成B. 抑制PGF1的生成C.抑制PGF2的生成D.抑制PGI2的生成E.抑制TXA2的生成5.阿司匹林用药后出血凝血障碍可用下列何种维生素预防()A. 维生素AB.维生素CC. 维生素KD. 维生素EE. 维生素B66.解热镇痛药适用于治疗()A. 慢性钝痛B. 内脏绞痛C. 分娩止痛D. 外伤剧痛E、术后剧痛7.小儿发热常选用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对乙酰氨基酚C. 吲哚美辛D. 吡罗昔康E. 尼美舒利8.复方阿司匹林(APC)的组成成分是()A.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咖啡因B 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C.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可待因D.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苯巴比妥E. 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扑尔敏9.下列哪种药物属于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A. 保泰松B. 阿司匹林C. 尼美舒利D. 舒林酸E. 双氯芬酸10.与阿司匹林相比,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的特点是()A. 不良反应减少B.影响TXA2的生成C. 无抗炎作用D. 解热作用加强E. 镇痛作用加强(二)多选题1.解热镇痛药的解热特点是()A. 降低发热患者体温B. 解热作用部位在下丘脑C. 使患者体温随环境而变化D. 对正常体温无影响E. 降低正常人及发热病人体温2.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抑制炎症反应时PG的合成B. 能缓解炎症引起的临床症状C. 不能完全阻止炎症并发症的发生D. 可彻底阻止炎症的发展E. 以上都正确3.下列阿司圆林叙述正确的是()A、胃肠道反应最多见B. 大剂量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C能缓解风湿病的症状D大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E. 可用于手术痛剧的止痛4.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A胃肠道反应B. 凝血障碍C. 水钠潴留D.过敏反应E. 水杨酸反应.下列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热作用强B. 镇痛作用强C抗炎抗风湿作用强D. 起效慢而作用持久E. 不良反应少,小儿发热常用6.可用子治疗痛风的药物是()A 别嘌醇B 丙磺舒C. 阿司匹林D双氯芬酸E. 塞来昔布三、填空题.解热镇痛抗炎药具有的共同作用是()(),()其共同作用机制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