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检测指标
用酸价测定法鉴别地沟油和食用油

。
果人 长 期食 用 掺 杂地 沟 油 的食 用 油 , 会 对人 体 造 成
明显 的伤害 , 像发育 不 良、 头晕、 头痛、 恶心 、 患肠 炎 、 腹泻、 腹痛 , 并伴有 肝脏 、 心、 肾肿 大和脂 肪 肝等病 变
由于地 沟 油大 都是 呈 黑色 、 褐 色等不 透 明色 ,
第 3 1卷第 1 1 期 2 0 1 6 年1 1 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VO I . 3 1, NO. 1 1
J o u r n a l o f S u z h o u Uni v e r s i t y
No v.201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 0 2 9
用酸价测定法鉴别地沟油和食用油
宋崇 富 , 王 杰 , 田志美, 黄德乾 , 徐华杰, 蒋雪月, 盛 良全
阜 阳师 范学院化 学 与材料 工程 学院 , 安徽阜 阳 , 2 3 0 0 3 7
摘要 : 为 鉴 别 市场 上 可 能 出现 往 食 用 油 中 添加 一 定 量 地 沟 油 的 劣 质 油 , 用 电位 计 法测 定 三 种 地 沟 油 和 三 种食 用 油 的 酸价 以及 食 用 油 中掺 杂 不 同质 量 百分 含 量 的 第 三种 地 沟 油后 酸价 。结果 表 明 : 金 龙 鱼调 和 油 、 鲁 花花 生 油和 金 龙
多种 因素, 参 照 国 家 标 准 GB / T5 5 3 O 一2 0 0 5 / I S O
6 6 0 : 1 9 9 6选用 电位计 法测 酸价 L 1 引。
节 的紧急 通知 》 , 其 中对食 用食 品等 方面作 了严 格 的 规定 [ s ] 。 为防 止有些 不法 商贩 将地 沟油 混入食 用油 ,
检测地沟油的方法

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地沟油是指由废弃动植物油及废弃食用油经加工或非法收集,并再次加工或回流到食品加工环节中进行加工的一种油。
地沟油是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有有效的检测方法来保障食品安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一、物理性质检测法1.色泽检测法:地沟油常常没有正常植物油的颜色,通常表现为深黑色或者暗黄色。
可以通过比较样品的颜色与正常食用油的颜色来初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2.臭味检测法:3.熔点检测法:地沟油中含有高温炸油产生的酸价物,导致其熔点较普通食用油偏低。
可以通过对样品的熔点进行测定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二、化学成分检测法1.酸价检测法:地沟油中酸价常高于正常食用油,可以通过测定样品的酸价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2.过氧化值检测法:地沟油中颗粒物、水分等杂质较多,使得其过氧化值较高。
可以通过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3.生化指标检测法:地沟油中常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三、毒性检测法1.机理检测法:地沟油中通常含有大量致癌物质、重金属等,可以通过检测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2.细菌检测法:地沟油通常存在较多的细菌污染,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例如,大肠杆菌群和沙门氏菌等的检测可以提供可靠的结果。
四、DNA检测法地沟油有时候会添加动物油或植物油,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的DNA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进而确定其中的成分。
综上所述,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物理性质检测法、化学成分检测法、毒性检测法和DNA检测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检测和判断,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沟油 (2)

地沟油检测的可用指标
外源性的指标 重金属(Pb、Cu、Fe、Zn、Mn、Cr)、 十二烷基磺酸钠、 胆固醇、 真菌毒素 以及因氧化导致的酸价、过氧化值、色泽、气 味等理化指标的变化。
内源性的指标 三酰甘油在地沟油提炼过程中氧化产生聚合物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 谱
固体脂肪含量
核磁共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
荧光法√
油脂变质,离子 增多
电导率
快速检测试纸法
地沟油中甘三脂-----加热-------分解------游离脂 肪酸增多-----可以使溴甲酚绿指示剂变色
酸碱指示剂,pH=3.8时呈黄色,pH=5.4时呈蓝 绿色,pH=4.5时开始有颜色的明显变化。
快速检测试纸
材料:以塑料板为载体的微型薄层色谱试纸条 纸条上喷有溴甲酚绿。
优点:灵敏,准确 缺点: 不是所有的地沟油都有表面活性剂, 地沟油经过精炼后可以除去表面活性剂, 检测可能不准确。
发展地沟油的科学利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更好的方法待我们这些人去探索
内源性指标+外源性指标
不同方法各有优劣
谢
2012..11..27
谢
食用油多为植物油,植物油的成分为甘油三酯 ,为 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脂肪在 长期保藏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 发生缓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而脂肪的质 量与其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一般常用酸 价作为衡量标准之一。在脂肪生产的条件下, 酸价可作为水解程度的指标,在其保藏的条件 下,则可作为酸败的指标。酸价越小,说明油 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
荧光法:分子吸收能量,价电子发生能 级跃迁,由最低激发单重态辐射跃迁并 伴随发光。
检测地沟油的方法2篇

检测地沟油的方法2篇第一篇:检测地沟油的方法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越来越关注。
而地沟油作为一种隐蔽的食品安全隐患,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需要对地沟油进行检测。
下面介绍几种检测地沟油的方法。
一、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该方法可以分析地沟油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对地沟油中的污染物进行鉴定。
色谱-质谱联用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可检测出微量污染物。
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技术人员操作。
二、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地沟油中的化学键振动频率来鉴定分子结构,可以检测地沟油中的多种化合物。
红外光谱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仪器价格低廉,而且即使成分很复杂的物质也可以进行检测。
但是该方法的灵敏度较低,无法检测到微量污染物。
三、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基于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地沟油中的分子结构和化合物种类,对微量污染物的检测也非常敏感。
但由于核磁共振法的成本极高,使用较为复杂,需要配备专业仪器和技术人员进行检测。
以上介绍的三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如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总之,现在对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篇:食用油的区别及检测方法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
然而,不同种类的油具有不同的成分、性质和用途,因此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了解其区别和检测方法。
一、常用的食用油种类及其区别1.花生油花生油是最为常见的食用油之一,其具有鲜明的花生香味和浓郁的风味,适合炒菜、烹调、煎炸等多种烹饪方式。
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其热稳定性较差,易受高温影响而分解,因此不适宜长时间高温烹调。
地沟油检测方案

光源模块
近红外光源能够在所测量的光谱范围内,发射一定强度的稳定光线。与其他分析理 论相比,近红外光谱分析对于光源的要求更高,需要光强能够稳定和均匀。 由于被测物为地沟油,内部成分复杂,不同物质特征吸收波段可能混叠。为了避免 互相干扰,需要光源发出的光带宽应该尽量小。设计中可以将光源通过窄带干涉滤 光片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带宽。本次设计采用近红外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 。 LED 是一种注入式电致发生器,能够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由于 LED 的发 光 角较小,有较好的单向性,可近似为平行光源。 经菲涅透镜的聚焦作用,能大大减 少因投射到被测物光强的不确定而照成的误差。设计中采用多组不同波长的 LED 共 同作为光源, 由单片机控制其发光的顺序,从而能够达到对多种物质测量的要求。 每个 LED 都由单独的驱动电路控制,其输入电流大小可由单片机控制。 LED 输出 功率与驱动电流成线性关系。
2)测定水分:正常的食用油含水量一般小于0.2%,而地沟油的含 水量则要大得多,一般大于1%。因此可以根据水含量多少来判断是 否是地沟油。 3)酸价:研究发现,地沟油发生腐败和氧化变质等使酸价大幅升 高,这在潲水油和油炸老油中尤其明显,与普通食用油相关较大, 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4)碘值。碘值是在规定条件下 1 kg 油脂发生加成反应所需碘的 质量,反映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煎炸老油在煎炸过程中不饱和脂肪 酸分解和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大减少,碘值明显降低。
地沟油成分
地沟油成分和普通的食用油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含有很多杂质。传统 意义上的地沟油在细菌总数、生物胺、酸价、胆固醇、羟基价、丙二 醛、重金属、丙烯醛等指标方面均严重超标。
地沟油的危害
“地沟油”含有大量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与大量细菌 、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人食用后会造成恶心、呕吐、 腹痛等疾病,长期食用还会引发各种癌症。
地沟油的色谱检测

地沟油的色谱检测By 小凡摘要:地沟油作为不可再使用的油脂,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
本文概述了地沟油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检测指标包括标准规定的常规理化指标、金属离子挥发性物质及有毒物质、动物性原料以及香辛料等标志性成分等;着重介绍了地沟油的色谱检测,包括气相色谱法及气质联用法、薄层色谱法与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用油是人民群众每天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质量状况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然而,近些年食用植物油掺假的事件频频曝光,近期危害更甚的“地沟油”事件甚嚣尘上。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地沟油不仅影响卫生品质和营养成分,而且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保护合法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故必须加强地沟油的鉴别和检测。
1.地沟油的含义[1]及危害地沟油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地沟油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从下水道中收集,经过不同方法进行加工提炼的餐饮业再生劣质油脂;而广义的地沟油泛指各种劣质油脂,主要是餐厨废油脂,还包括一类由劣质动物皮、肉、内脏加工提炼后产出的油。
餐厨废油脂包括三大类:地沟油(狭义)、泔水油(潲水油)和煎炸老油,其中泔水油是指剩饭、剩菜(统称泔水)收集后的上层浮油,经过提炼呈金黄色至暗红色,有酸腐味;而煎炸老油是指高温下反复用于煎炸食物,发生氧化聚合等劣质,不可再继续食用的油脂。
地沟油经历了多次高温反复油炸鱼下水道的氧化腐败过程,成分发生变化,产生了如黄曲霉素、苯并(a)芘、反式脂肪酸等各种有毒物质,并含有洗涤剂成分,如长期食用必然会引发身体的疾病,轻则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严重的会引发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长期食用有引发癌症的危险,危害极大。
张辉等通过研究确认了地沟油的原料之一——煎炸老油对果蝇有明显的遗传毒性[2]。
因此,对于地沟油的检测鉴别显得极为重要。
2.地沟油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3]地沟油的检测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标准规定的常规理化指标(即各类食用植物、动物油相关产品和卫生标准),包括感官指标(油的透明度、色泽、气味)、水分、酸值、过氧化值、羰基价等;②金属离子,主要为烹饪过程中带入的食盐、味精等调味成分所带入的钠离子,金属炊具、容器或者管道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如Fe、Zn;③挥发性物质及有毒物质,包括生物胺、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多环芳烃致癌物(如苯并[a]芘)、重金属、洗涤剂带入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等残留物、油脂长期存放或反复高温食用过程中产生的醛、酮、酸类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在正常食用油中几乎不存在或少量存在;④动物性原料以及香辛料等标志性成分。
地沟油简要鉴定指标

被较多认可的四项指标判定地沟油1.多环芳烃(PAHs):多环芳烃是食用油加热如炒、烤、炸、煎等后产生的含多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
2.胆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或含量极低,而地沟油中可能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推断如检出胆固醇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
3.电导率:正常油脂几乎是不导电的,但油脂酸败后产生极性物质可使油脂产生导电性。
地沟油由于掺杂大量金属离子而产生导电性。
(个人认为成本较低,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比较可行)(油样与水进行乳化作用形成混合溶液,测定电导率)4.特定基因组成:地沟油是多种不同来源的废弃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动物油脂,检测人员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鉴定方法,鉴定油脂中的动物基因,来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
其他检测方法1.食用油与地沟油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特征峰不同,根据光谱曲线形状及吸光度大小鉴别掺了地沟油的食用油,并能鉴定掺兑地沟油的比例:取油样水浴加热,双氧水和活性白土脱色后,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30-800范围内扫描吸收光谱。
2.用荧光分析法检测地沟油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取油样水浴,水相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特征荧光λex/λem=230/290nm,合格食用油的水相在此波长下没有吸收峰。
3.薄层分析法检测,检测食用油中不存在而地沟油中存在的醛、酮类物质:在展开剂作用下,油样中各种成分在硅胶板上进行扩散分离,计算不同薄层斑点的比移值(Rf)。
4.气相色谱法鉴别地沟油,测定油样中胆固醇的含量:油样中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程序升温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地沟油有多种油脂的脂肪酸谱图特征。
5.测定折光率:短链饱和脂肪酸酯折光率低,而亚麻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折光率就高。
6.皂化值:油脂中脂肪酸分子量大的皂化值小,根据皂化值计算油脂中脂肪酸平均分子量,一般油脂的皂化值在180-200之间。
7.酸价:地沟油与煎炸老油酸价较高。
出口地沟油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出口地沟油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地沟油是指在餐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被非法收集、加工后形成的一种恶劣食用油,它的制作过程通常不经过严格的监管和检验,存在着严重的卫生安全隐患。
在国内,地沟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在出口方面,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从而使出口地沟油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地沟油的污染与危害、出口地沟油的现状、出口地沟油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研究和分析,旨在提出一套可行的出口地沟油标准,以确保出口的地沟油质量达到国际标准,避免对进口国家的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本文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地沟油的污染危害和出口现状,并提出出口地沟油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结论部分将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一套可行的出口地沟油标准。
通过这样的结构,本文将全面解析出口地沟油标准问题,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而出口地沟油问题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应引起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建立和完善出口地沟油标准体系,才能有效地规范出口地沟油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和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对出口地沟油标准的研究,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促进我国地沟油问题的解决和贸易的健康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对出口地沟油标准这一话题进行概述,介绍地沟油污染的严重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然后,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最后,我们说明本文的目的,即提出可行的出口地沟油标准,以规范地沟油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阐述油品污染与危害,介绍地沟油的主要成分和可能的污染物,以及地沟油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检测方法2·1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地沟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于食用油与地沟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吸收峰特征鉴别油脂,根据光谱曲线形状差异和吸光度大小鉴别掺兑地沟油的食用植物油,并能测定食用植物油掺兑地沟油比例[6]。
王耀等[13]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掺兑地沟油的花生油一文中称,取油样经水浴加热、双氧水和活性白土脱色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30-800nm范围内扫描吸收光谱。
该仪器简单,检测速度快,费用低廉。
2·2荧光分析法鉴别地沟油荧光分析法是对地沟油中含有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检测。
地沟油经水洗预处理后,水相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特征荧光λex/λem=230/290nm处有波峰出现,合格食用油的水相在此波长处没有波峰出现[6]。
陈慰宗、宋应谦等[14]通过对市场上使用的炸油进行激光荧光测量与分析,讨论了荧光强度和油的质量的关系。
用荧光法进行分析,灵敏、准确,但对试验室要求较高,同时荧光卒灭因素也会干扰检测。
2·3水相电导率测定鉴别地沟油电导率检测法的报道比较多,陈守江[15]和刘薇[16]分别报道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前者将油样与水相通过乳化剂作用形成混合溶液测定电导率,后者通过超声萃取分液漏斗分离后,测定水相的电导率。
在方法的建立上使用了不同的操作程序,两种方法都比较简单,基层实验室即可普及。
2·4薄层色谱法鉴别地沟油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重要实验技术。
该方法检测地沟油中存在、而合格食用油所不含的醛、酮类化合物,在展开剂作用下,油样中的各种成分在硅胶板上扩散分离,经显色剂显色后可观察到色谱板上不同的薄层斑点,记下原点至主斑点中心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Rf),地沟油与合格食用油的薄层色谱特征斑点存在明显区别。
尹平河、潘剑宇等[17]曾报道用薄层色谱法对地沟油的醛、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以1∶4的乙酸乙酯:石油醚(60℃~90℃沸程)为展开剂,在硅胶板展开,碘液显色后,观察到地沟油、煎炸老油和食用油在Rf=0·73处有共同斑点,所不同的是地沟油在Rf=0·4之后有明显拖尾长斑,煎炸油在Rf=0·21之后有明·22·2010-4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显拖尾斑,而合格食用油则没有。
薄层色谱法鉴别合格食用油和地沟油(或煎炸油)的设备简单,但是操作步骤比较繁琐,薄层色谱对点板要求比较高。
此法可以对地沟油与合格食用油进行鉴别,却无法准确鉴别出地沟油与煎炸老油。
2·5气相色谱法鉴别地沟油气相色谱法对油样的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寻找地沟油与合格食用动植物脂肪酸成分的差异,包括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以此区分油脂是否为混合油脂,最终也可对油脂是否为地沟油或者是否掺入地沟油进行鉴别。
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油样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测定。
黄道平等[10]曾报道对油样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程序升温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地沟油同时具有多种油脂的脂肪酸谱图特征,张芯等[12]报道用气相色谱测定胆固醇含量来鉴别地沟油,利用极性毛细管柱对油脂中的胆固醇和植物甾醇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但是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并不能对植物油中掺兑地沟油的比例进行定量分析,只能判断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油脂,从而推断是否混有地沟油或煎炸老油。
3国外地沟油检测、鉴别研究现状北美许多国家都有大油箱,用于存放地沟油,并定期对餐馆的下水道进行检测,不准随便排放泔水油,对餐馆形成约束,使地沟油的蔓延得到控制,所以很少发生地沟油事件。
国外对地沟油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对餐饮业废油脂的研究及综合利用方面。
Mo-hamadT·AI-W idyan等[18]研究了废弃棕榈油的理化特性;R.A.Pandey等[19]研究了精炼餐饮业废油脂的处理和重新利用;Yu jiShmi ada等[20]通过脂肪酶醇解废弃油脂可得生物柴油的研究;Toyama等[21]对废弃油脂作为燃油进行了研究。
感官检验:你们找到的。
那个听闻。
理化检验:鉴别地沟油也可进行理化检测,可分别检验诸如水分含量、比重、折光率、皂化值、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碘值重金属、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胆固醇、残留检测、氧化产物检测等指标。
2.1水分含量。
水分可作为鉴别潲水油的特征指标之一,但不能作为煎炸老油的鉴别指标。
地沟油一般水份含量高于1%,食用油≤0.2%。
2.2比重。
油脂的比重与油脂的分子量和粘度成正比,与油脂的温度成反比。
油脂的分子量越小或不饱和程度越高,则比重越大。
不同油脂的比重范围在0.915~0.945,根据测油脂比重可以初步鉴别油脂品质。
2.3折光率。
由于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光程差,造成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当它的传播方向与两种介质的界面不垂直时,在界面处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折光率就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度量。
作为液体物质纯度的标准,它比沸点更为可靠。
脂肪酸的折光率随分子量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一些短链饱和脂肪酸酯,折光率就低,而亚麻油等不饱和酸含量多的油,折光率就高。
2.4皂化值。
皂化值是指皂化1克油脂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油脂中脂肪酸分子量大的,其皂化值小;油脂中脂肪酸分子量小的,其皂化值就大。
依据皂化值可以计算出油脂的平均分子量,一般油脂的皂化值在180~200左右。
2.5酸价。
油脂的酸价是指中和l 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游离脂肪酸是油脂腐败和氧化变质的产物,潘剑宇等人[4]研究发现: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酸价与国家指标相差较大,可把它作为鉴别废油脂的重要特征指标之一。
2.6羰基值。
油脂酸败所产生的臭味主要出自羰基化合物。
从酸败的油脂中可检出许多低分子的醛和酮,故若能测出羰基化合物的量,便能够判断油脂酸败的程度,目前正在研究一些有效快捷的测定方法。
羰基值与官能团试验结果非常一致。
只是测定方法不如测定过氧化值简单,因而在日常管理中多使用过氧化值。
2.7过氧化值。
油脂氧化值与油脂的新鲜度和酸败程度有关,测定过氧化值可鉴别废油脂。
在品质管理中,测定过氧化值是最普通的管理特性测定方法。
随着油脂的不断氧化,过氧化值逐渐上升。
市场上油脂食品中油脂的过氧化值在10以下可视为新鲜。
超过此值便对健康不利。
另外需注意的一点是油脂的过氧化值容易遇热分解,因此加热后的油脂的过氧化值会比加热前低。
2.8碘值。
碘值是在规定条件下l kg油脂发生加成反应所需碘的质量(g),反映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煎炸老油在煎炸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分解和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大减少,碘值明显降低。
张璇等[5]研究证实测定碘值可鉴别煎炸老油,但不能鉴别潲水油。
2.9重金属。
酸价、过氧化值可以通过加碱和还原剂降低,色泽等感官可以通过一些过滤、吸附措施除去,但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和毒素是无法除掉的。
地沟油的主要问题在于油脂的重金属可能超标,在废油脂加工过程中普遍使用硫酸等物质进行油水分离,这些物质具有强腐蚀性,接触金属器皿后会引入重金属,有可能成为废油脂的特征化学成分。
分析结果表明,潲水油含有锰(Mn)、锌(Zn)、铜(cu)、镍(Ni)、六价铬(Cr6+)和铅(Pb)等重金属。
2.10脂肪酸。
相对不饱和度地沟油油脂发生的结构变化也是无法改变的。
这是由于废油脂中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和酸败,生成醛类或酮类化合物以及饱和脂肪酸和小分子酸,使得不饱和脂肪酸所占的比例减小。
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R值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布可以鉴别废油脂。
尹平河等[6]研究发现废油脂中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R明显小于同种类食用油中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R;废油脂中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布也很大不同于同种类的食用油;绝大部分废油脂受到矿物油的污染。
利用上面3点完全能把废油脂和食用油区分开来。
2.11胆固醇。
动植物组织中都含有甾醇,动物油脂的特征性甾醇是胆固醇,而植物油中一般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胆固醇。
张蕊等[7]通过检测定量出胆固醇的含量,判定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油脂,从而推断该植物油是否混有地沟油。
2.12残留检测。
现代食品科技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Vol.24,No.4380用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无法判定油脂样品是劣质油还是来源于废弃油脂。
毛新武等[8]先把卫生学指标如酸价、羰基价作为初筛指标,结合氯化钠、谷氨酸钠残留检测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可以有效鉴别普通劣质油脂与各类废弃食用油脂。
2.13。
氧化产物检测地沟油中含有食用植物油中不含的醛、酮类物质。
尹平河等[9]研究发现这类物质在薄层色谱中表现为明显的拖尾斑,其Rf值和斑点形状与食用植物油有很大区别。
因此,薄层色谱法可以作为鉴别食用植物油与潲水油、煎炸老油的简单、快捷和准确的方法之一。
2.14.快速检测方法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鉴别地沟油,但检测过程耗时较长,而且实验步骤复杂,涉及设备昂贵,不易进行现场操作,探索一种快速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势在必行。
科研部门正在研制一种试纸,蘸点油通过试纸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是地沟油做成的食用油。
武汉工业学院刘志金等[10]发明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潲水油的方法,只需30min就能准确检测出潲水油。
他发现潲水油中的金属离子,与正常的食用油相比有很大差别。
根据这一特点,他们利用金属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油的电导率,发现潲水油电导率是一级食用油的5至7倍,由此可以准确识别出潲水油。
赵科鹏[11]2004年11月研制成功一种可对食用油中的“地沟油”比例进行准确分析的仪器,该仪器利用不同油脂在冷冻状态下的不同结晶形状,结合实践中总结的审伪量化标准,综合运用色谱、光度等先进分析手段,能够在一小时内准确检测出食用油中“地沟油”的含量。
美籍华裔硕士张志毅发明一种油脂固体分离捕获机,利用物理原理可将废水中的油脂、残渣分离出来,回收的废油脂经无害化处理,加工成硬脂酸、甘油等用途广泛、市场畅销的工业材料,残渣则经过酶化处理制成有机肥,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产业链,从源头上堵住废油脂回收流通的“黑”路子。
3应用研究如果能将地沟油应用于生产生物柴油,不仅避免了污染,而且会给我们带来庞大商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北京化工大学以谭天伟教授为首的“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技术”课题组于2004年建立了年产200吨的生物柴油中试生产装置,2005年9月,又在北京亦庄建立了500吨的工业化试生产线。
福建省龙岩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每年可将2万吨的地沟油及其它原料废动植物油脂转化为清洁无污染的生物柴油。
另地沟油可作为洗衣粉的主要原料。
目前,国内外竞相发展废油脂的再生利用,有关废油脂用于肥皂、化妆品、洗衣粉等生产原料也有报道[12],但都处于实验阶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