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

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它们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1)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2)水系归属:看河流最终的注入地。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注入海洋而注入内陆洼地的河流为内流河。如黄河、长江为太平洋水系,雅鲁藏布江为印度洋水系,额尔齐斯河为北冰洋水系;塔里木河注入塔里木盆地,为内流河。

(3)河流流向:看流域地势状况。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要通过图例反映的地势状况来确定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山谷沿线等值线数值大小可判断河流流向。河流发育在山谷之中,河流沿线,等高线凸向河流上游。

(4)弯曲系数: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直线长度的比值。河流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一般而言,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曲发育,如长江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5)河网密度:看流域支流的数量及疏密。河网密度的大小是用水系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来衡量的。河网密度跟流域内的地形及气候息息相关,如降水丰富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河流的支流众多,水系发育;而干旱区的塔里木盆地边缘,河流的支流稀少且短小。

(6)流域面积: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汇)水区域。分水线是流域的边界,而流域是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分水岭的分布状况即可判断流域面积的大小及形状。

(7)水系形态:看干、支流的组合形状特征。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①树枝状水系: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②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④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⑤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⑥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如我国长江的

水系特征可描述为: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全长6300多千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流域面积1800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支流众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中下游河湖众多,有水乡泽国之称,河道弯曲尤其是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河流水系形状呈树枝状水系。

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分析之二: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

河流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一、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是外流河,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处在年雨型地区的河流,全年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处在夏雨型地区的河流,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处在冬雨型地区的河流,冬季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主要是因为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亚马孙河、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水位高、河流径流量大且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其中亚马孙河是全世界径流量大的河流、莱茵河流经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利于航运);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形成夏汛,主要是因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如尼罗河夏季河水上涨河水泛滥给下游带来洪水灾害但同时也给下游河谷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形成冬汛,主要是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而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冬季径流量大;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均为夏汛主要是因为这些气候的降水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汛期长短取决与雨季长短(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区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有春季积雪融水的河流形成春汛,一年有两个汛期,河流汛期会较长)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位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如我国的长江黄河、东南亚的湄公河、南亚的恒河等。

二、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是外流河,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水系情况以及人们对河流上中下游河水的利用程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流域面积大流程长的河流

径流量大,如亚马孙河、长江等;上中游对河水利用程度大的河流下游水量小,当然这也与当地蒸发量大有关,如我国西北的塔里木河等。

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分析之三:汛期长短及含沙量大小

一、汛期及长短

由于河流的补给类型不同,内流河、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是不一样的。

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夏雨型汛期出现在夏季,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受夏季风影响汛期出现在夏季,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冬雨型汛期出现在冬季

如处在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夏季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夏季水量大,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如塔里木河等内流河汛期出现在夏季。

河流一般有一个汛期但有些河流有两个汛期。有些河流水量的补给来源既有大气降水又有冰雪融水,因此这些河流有两个汛期。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主要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冰雪开始融化,

这时河流水量增大,出现春汛,夏秋季节雨季来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增,出现夏汛。如我国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

二、含沙量大小

河流含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人文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覆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

我国的黄河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就是自然原因和人

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自然原因,是因为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势起伏大,坡度较大,土壤多沙质沉积物,植被稀少覆盖率低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二)人为原因,是指人们长期在这里过度地开垦耕地破坏植被、过度地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甚至草场资源枯竭、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植被、以及为了解决生活能源问题过度地樵踩地表植被等活动导致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总之,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东北(除辽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较小。

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分析之四:河流有无结冰期、水能蕴藏量及河流航运价值

一、有无结冰期

河流有无结冰期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结冰期,最低月均温在O℃以上的河流无结冰期。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如黄河、松花江等;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没有结冰期如长江、珠江等。

另外有些河流还会出现凌汛。

河流凌汛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

1有结冰期。这是河流出现凌汛的温度条件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2低纬流向高纬。河流要出现凌汛必须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但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流不一定都出现凌汛。

3结冰和融冰时期。终年封冻的河流及终年不会结冰的河流不会出现凌汛。

我国黄河上游的宁夏河段和下游的山东河段就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在秋末冬初结冰时期和冬末春初融冰时期有凌汛发生,欧洲的莱茵河非洲的尼罗河尽管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但都不会发生凌汛。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要解决凌汛危害,需要在凌汛出现初期进行炸凌。

二、水能蕴藏量

河流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河流落差(地形)和水量(气候和流域面积)决定。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越丰富;降水越多、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水量越大,水能越丰富,因此,河流中上游一般以开发河水能为主。(注意水能开发的条件)如我国长江黄河的水能开发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三、河流航运价值

河流航运价值由地形和水量决定,地形平坦,水量丰富河流航运价值大,因此,河流中下游一般以开发河流航运为主。(同时需考虑河流有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小能否保证四季通航;天然河网密度大小,有无运河沟通,能否四通八达;内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连接情况——联运;区域经济状况对运输的需求)如我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欧洲的莱茵河等航运价值都较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