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机器人系统设计

寻迹机器人系统设计
寻迹机器人系统设计

寻迹机器人系统设计

摘要: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代表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具备行走功能是机器人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本文设计的寻迹机器人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机器人的运动状态,通过改变传感器的类型,如超声波传感器,机器人就可以判断周围障碍物的距离,从而改变运动方向。

关键词:寻迹机器人 at90s8535单片机光电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54-02

1 系统设计要求及设计思路

寻迹机器人的具体功能要求为:按照一定的路线到达指定位置,完成一定的动作后再走到下一目标位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地板上有纵横交错的白线作引导,并通过白线来判断是否到达指定位。如图1所示,机器人从a点出发,到达b点和c点并将各点处的物品取走,并运送到d点。机器人运动的具体路径可以任意改变。

根据其功能要求可将其设计实现过程分为以下几部分:

1.1 运动阶段

机器人由一定的驱动电路驱动电机从出发区按照指定的路径走到指定的位置。在这段过程中,机器人在任意时刻都要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并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动作,即机器人必须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场地上纵横交错的白线就是用于辅助机器人定位的。机器人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地板上白线的位置,并通过单片机中一定

智能寻迹机器人实验指导书的模板

简介 单片机益智系列——智能寻迹机器人是由益芯科技为科教方便而研发设计。根据现代学校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需求。依据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为参照。智能寻迹机器人全新的设计模式,良好的电路设计,一体化的机电组合,智趣的系统开发,更是成为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总动源。 智能寻迹机器人采用现在较为流行的8位单片机作为系统大脑。以8051系列家族中的AT89S51/AT89S52为主芯片。40脚的DIP封装使它拥有32个完全IO(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对这些端口加以信号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执行电路共同完成寻迹机器人。P0.0,P0.1,P0.2,P0.3分别通过LG9110电机驱动来驱动电机1和电机2。由电机的正转与反转来完成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遇障碍物绕行,避悬崖等基本动作。在机器人前进时如果前方有障碍物,由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被反射给红外接收管,红外接管将此信号经过P3.7传送入AT89S52中,主芯片通过部的代码进行机器人的绕障碍物操作,同时主芯片将P3.7的信号状态通过P2.5的LED 指示灯显示出来。机器人行走时会通过P3.5与P3.6的红外接收探头来进行检测。当走到悬崖处时,P3.5或P3.6将收到一个电平信号,此电平信号将通过相应端口传送入主芯片中,主芯片通过部代码完成机器人的避悬崖操作。同时P3.5与P3.6的信号状态将通过P2.6/P2.7显示出来。在机器人的左转,右转,后退的过程,可以通过观看以P2.0/P0.7为指示灯的运行状态。P0.4为机器人的声控检测端口,在运行为前进状态时,可以能过声控(如拍手声)来控制它的运行与停止。P0.6为机器人的声音输出端。在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进行绕障碍物与避悬崖时可以通过此端口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当为白天或黑夜时可以通过P0.5端口中的光敏电阻来进行判断,以方便完成机器人夜间

机器人循迹活动设计

机器人循迹活动设计 活动一:选择搭建材料完成机器人制作 活动目标: 1.选择机器人搭建材料。 2.尝试组装机器人,安装主机、电机和光电传感器。 活动器材: 乐高器材,主机、马达、传感器等等 活动描述: 通过已有学习机器人的基础,完成机器人的组装,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说明书或请求老师帮助进行解决。 活动二:认识编程软件,让机器人动起来 活动目标: 1.认识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运动模块”。 2.尝试运用编程软件让机器人动起来。 活动器材: 笔记本电脑、Lego Mindstorm编程软件 活动描述: 通过已有学习机器人基础的学生讲解,让其余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编程软件中的“运动模块”让机器人动起来,并且知道如何控制机器人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等行为。 活动三:探究机器人循迹运动 活动目标: 1.认识传感器的主要部件,学习轨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程序的编辑过程,掌握循迹机器人的控制技术。 活动器材: 笔记本电脑、Lego Mindstorm编程软件、比赛场地 活动描述:

编写机器人循迹程序,让机器人从起点出发,沿着指定路线(黑线)运动,直到再次回到起点区。机器人起始状态完全在起点区内,当机器人再回到起点区时,机器人须有一半以上机身在起点区内。 活动四:机器人循迹运动比赛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赛活动,增强参与、竞争、实践、协作意识。 活动器材: 笔记本电脑、Lego Mindstorm编程软件、比赛场地 活动描述: 机器人从起点出发,在规定场地内按照指定路线(黑线)完成循迹活动,直到机器人再次回到起点区即为一次活动结束。机器人成功完成循迹活动的,以秒为单位作为比赛成绩,谁消耗的时间越少越优秀。

循迹机器人设计

目录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Ⅰ) 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Ⅲ) 中文摘要............................................................... ........VI 1 设计任务描述 (1) 1.1 设计题目 (1) 1.2 设计要求 (1) 1.2.1 设计目的 (1) 1.3 基本要求 (1) 2 设计思路 (2) 3 软件流程图 (3) 4 各部分模块设计和选取 (4) 4.1 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4) 4.1.1 车模结构特点 (4) 4.1.2车模转向舵机机械结构的设计 (5) 4.1.3电路板 (6) 4.2视频信号采集方案 (6) 4.2.1采集分析 (6) 4.2.2 采集时序 (7) 4.2.3 中断分析 (8) 5硬件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 (10) 5.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10) 5.2硬件电路的实现 (10) 5.2.1 以S12为核心的单片机最小系统 (10) 5.2.2 主板 (11) 5.2.3 电机驱动电路 (13) 5.2.4 摄像头 (13) 5.2.5 速度传感器 (13) 6 循迹小车软件设计 (15) 6.1 路径识别与自适应阈值计算 (15) 6.2 抗干扰处理 (15) 6.3 算法实现 (16) 6.3.1 偏航距离的计算 (16) 6.3.2 偏航角度的计算 (16) 6.3.3 曲率的计算 (16) 6.4 速度PID算法 (16) 7 模型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8) 8元器件清单 (19) 小结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A软件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寻迹机器人设计

寻迹机器人设计 寻迹机器人设计 摘要 寻迹是机器人的一种简单视觉在机器人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 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位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为了机器人能在任意区域内沿寻 迹线行走自动绕开障碍能停在指定地点并且具有在复杂环境下对象识别 自主推理路径规划及控制功能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传感 器技术的发展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又出现新的高潮由于机器人在很多方面的准 确性可靠性和精确性上大大超过了人类机器人技术己经在很多领域里得到了

很好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详细介绍了寻迹机器人的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硬件部分设计和软 件部分设计硬件部分包括一些零件的计算和选择软件部分即控制部分包括电 动机的驱动模块 最后通过对寻迹机器人的技术经济分析显示了其诸多优势如利用柔性生产 系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能改善人的劳动环境充分体现了研究的 意义 关键词寻迹机器人红外传感器 I

寻迹机器人设计 Abstract Tracing the robot is a simple vision the movement in robots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robot movement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has provided a guarantee of accuracy To robot can find any trace within the region along the line walking automatic bypass obstacles can be parked in designated locations And in a complex environment object recognition independent reasoning path planning and control func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设计

摘要 从第一台机器人诞生至今,机器人的制造和发展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全球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已超过百万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人产业。同时,非制造业用机器人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实用化发展。机器人的制造水平、控制速度和控制精度、可靠性等不断提高,而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和价格却不断下降。机器人产业的潜力非常巨大,值得强调的是,“机器人产业”应该是“机器人技术”产业,或者叫机器人产业。正如IT产业不仅限于PC一样,机器人产业也包括所有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产业,在产业化大背景的驱动下,不久以后,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水平将会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机器人工程技术与人性化技术的共同发展,使得更多的机器人“德才兼备”,它们将会像人们想象中的机器人那样更接近于人类。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机器人研究领域,使得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不再像90年代初期那样随波逐流,更多创意化的设计理念被融入到了机器人的研究和制造中。 在未来高精度的产业机器人,高感知能力的家用机器人,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型机器人将会逐步融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大街上密布的机器人大军将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镜头。究竟机器人能有怎样的发展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展望机器人技术的未来。 在当今社会中,机器人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每一个领域,如建筑、

医疗、采矿、核能、农牧渔业、航空航天、水下作业、救火、环境卫生、教育、娱乐、办公、家用等方面,有时它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它不仅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工作条件,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关键词: 机器人机构制动装置

Abstract Birth date from the first robot, robot manufacturing and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he course of half a century, the global installed base of industrial robots have been more than a million units to form a giant robot industry. Meanwhile, the non-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robots, and gradually to practical development. Robot manufacturing level, control the speed and control accuracy, reliability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robot's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prices have been declining. Huge potential in the robotics industry, is worth emphasizing that, "the robotics industry" should be "robot technology" industries, or call the robotics industry. As the IT industry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PC like robots and robot industry also includes all technology-related industries in the industry, driven by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ar future, the futur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robot will be a leap of improvement. Robo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human technology, making more robots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they would be like people think of robots as closer to human beings. Is now relatively mature field of robotics,

单片机开发智能寻迹机器人

单片机开发智能寻迹机器人(散件)-完全仿真,在线ISP/IAP烧写 单片机益智系列——智能寻迹机器人是由益芯科技有限公司为科教方便而研发设计。根据现代学校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需求。依据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为参照。智能寻迹机器人全新的设计模式,良好的电路设计,一体化的机电组合,智趣的系统开发,更是成为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总动源。 智能寻迹机器人采用现在较为流行的8位单片机作为系统大脑。以8051系列家族中的AT89S51/AT89S52为主芯片。40脚的DIP封装使它拥有32个完全IO(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对这些端口加以信号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执行电路共同完成寻迹机器人。

P0.0,P0.1,P0.2,P0.3分别通过LG9110电机驱动来驱动电机1和电机2。由电机的正转与反转来完成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遇障碍物绕行,避悬崖等基本动作。在机器人前进时如果前方有障碍物,由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被反射给红外接收管,红外接管将此信号经过P3.7传送入AT89S52中,主芯片通过内部的代码进行机器人的绕障碍物操作,同时主芯片将P3.7的信号状态通过P2.5的LED指示灯显示出来。机器人行走时会通过P3.5与P3.6的红外接收探头来进行检测。当走到悬崖处时,P3.5或P3.6将收到一个电平信号,此电平信号将通过相应端口传送入主芯片中,主芯片通过内部代码完成机器人的避悬崖操作。同时P3.5与P3.6的信号状态将通过P2.6/P2.7显示出来。在机器人的左转,右转,后退的过程,可以通过观看以P2.0/P0.7为指示灯的运行状态。P0.4为机器人的声控检测端口,在运行为前进状态时,可以能过声控(如拍手声)来控制它的运行与停止。P0.6为机器人的声音输出端。在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进行绕障碍物与避悬崖时可以通过此端口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当为白天或黑夜时可以通过P0.5端口中的光敏电阻来进行判断,以方便完成机器人夜间自动照明等功能。两个按键以查询/中断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展现按键操作。你可以按下S1键来进行机器的停止。再按下S2键来进行机器人的运行。这个按键的信息分别被P3.2,P3.4接收到。IR1为红外遥控接收器,这就为机器人进行远程遥控创造了可能。这个红外遥控接收头接收到红外信号时将信号经过P3.3送入到主芯片,主芯片对其进行解密后以不同的方式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同时将

浅析寻迹机器人的设计

浅析寻迹机器人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9-11-21T09:45:17.31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作者:宋奕[导读] 机器人融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通讯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一项综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科技活动机器人走进中小学课堂,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引入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机械设计,计算机编程,动手制作,结合日常观察、经验积累,去寻求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从而发展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探索、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极为有益。 机器人融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通讯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一项综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科技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青少年机器人活动,鼓励更多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迅速成才,中小学阶段普遍选择设计制作难度适中的寻迹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活动平台。 寻迹机器人是指能沿一条预定黑线行走的机器人,也叫循迹机器人,或寻线机器人。它是通过灰度传感器识别地面上的黑线轨迹,随时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向以使自己始终沿着黑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 寻迹机器人的设计分为两部分:车体设计和控制器程序设计。 一、寻迹机器人的车体设计 寻迹机器人要能沿一条预定黑线行走,车体应具有前行、后退、左转、右转等机械功能,且转向灵活。并且在沿黑线行走的同时还要能完成设定的任务,那车体还应可方便搭载各种功能模块,比如机械手,控制器等。基于上述要求,寻迹机器人车体的设计一般有以下四种结构情形。 1、前轮驱动 前轮驱动的小车一般是由左右两个动力轮和一个万向轮构成,动力轮位于车头,万向轮位于车尾,如下图所示。该车体结构通过左右动力轮同时正转,实现车体前行;左右动力轮同时反转,实现车体后退;左右动力轮一个正转,另一个反转,或一个正转,另一个停转来实现左转、右转。 2、后轮驱动 后轮驱动的小车一般是由左右两个动力轮和一个万向轮构成,动力轮位于车尾,万向轮位于车头,如下图所示。该车体结构也是通过左右动力轮同时正转,实现车体前行;左右动力轮同时反转,实现车体后退;左右动力轮一个正转,另一个反转,或一个正转,另一个停转来实现左转、右转。 3、中轮驱动 中轮驱动的小车一般是由两个动力轮和两个万向轮构成,动力轮位于车体中间,一个万向轮位于车头,另一个万向轮位于车尾,如下图所示。该车体结构通过左右动力轮同时正转,实现车体前行;左右动力轮同时反转,实现车体后退;左右动力轮一个正转,另一个反转,或一个正转,另一个停转来实现左转、右转,并且转向灵活。 4、四轮驱动 四轮驱动的小车一般是由四个动力轮构成,两个动力轮位于车头,另两动力轮位于车尾,如下图所示。该车体结构通过左右动力轮同时正转,实现车体前行;左右动力轮同时反转,实现车体后退;左右动力轮一个正转,另一个反转,或一个正转,另一个停转来实现左转、右转。并且动力强劲,转向灵活,适用范围广。

智能寻迹机器人的设计说明书

┊┊┊┊┊┊┊┊┊┊┊┊┊装┊┊┊┊┊订┊┊┊┊┊线┊┊┊┊┊┊┊┊┊┊┊┊┊ 前言 当今世界,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机械电气和电子信息已经不再明显分家,自动控制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智能”这个词也已经成为了热门词汇。现在国外的自动控制和传感器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日本,比如日本本田制作的机器人,起仿人双足行走已经做得十分逼真,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据说其智商已经到达6岁儿童的水平。 做为机械行业的代表产品——汽车,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电子装置占汽车整车(特别是轿车)的价值量比例逐步提高,汽车将有以机械产品为主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也很有课能成为依托整车制造业和用车提升配置而快速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无容质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开始重视起来,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各种大型的创新比赛。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提出简易智能小车的构想,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为参照。智能寻迹机器人全新的设计模式,良好的电路设计,一体化的机电组合,智趣的系统开发,更是成为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总动源。 智能寻迹机器人采用现在较为流行的8 位单片机作为系统大脑。以8051系列家族中的AT89S51/AT89S52 为主芯片,实现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

循迹机器人

专业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项目:自动循迹机器人的设计制作班级:电135班 姓名: 学号: 学期:2016-2017-1

一、实验过程记录调试步骤及方法 1.1实验过程记录 本人在这次实验中负责程序设计及调试工作,本次实验过程主要包括自动循迹机器人数字模型的建立与仿真设计、电路板的焊接、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四个过程。 1.1.1自动循迹机器人数字模型的建立 本次实验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对机器人的内、外侧电机的控制来实现对机器人速度和行进方向的控制,即通过主控制器对电机的控制来实现本次实验的目的。为了更好进行硬件设计,我们先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模拟机器人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以及定量分析所得到的结果。 本次实验建模我们采用混合法。实验硬件电路设计中,我们采用的四轮结构,驱动系统采用两轮差速驱动方式,后两个轮主要配合实现速度,前轮主要实现方向的确定,假设两侧车轮的运动方向相同,因而建模中不分前轮后轮,只区分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假定左右两个驱动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滑动,也没有侧移,只是做纯粹的滚动,则机器人满足钢体运动规律。 仿真软件为MATLAB,实验中建立的数学模型如图1所示,采用一般PID器进行模拟机器人自动循迹的矫正,其中PID参数为:P=200,I=10,D=50,输出口2、5输出机器人内、外轮的理论转速变化曲线,输出口3、6输出应该给电机的PWM波变化波形,输出口4、7输出机器人内、外轮的实际转速的变化曲线,输出口1输出机器人的偏角的变化波形。 图1机器人的数学模型 1.1.2仿真设计 机器人的数据如下图2所示,机器人的车身宽度为0.15,长度0.22,初始速度为1.3m/s。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寻迹机器人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 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2.系统方案设计 (3) 2.1循迹原理 (3) 2.2系统总体框图 (3) 2.3轨迹检测模块 (4) 2.3.1传感器模块 (4) 2.3.2检测放大器方案 (4) 2.4MCU控制模块 (6) 2.5电机及驱动模块 (7) 2.5.1转向和动力 (7) 2.5.2电动机模块 (7) 2.5.3调速系统 (8) 2.5.4电机驱动模块 (9) 2.6电源模块 (9) 2.7显示模块 (10) 2.8系统工作原理 (10) 3.硬件设计 (11) 3.1电源模块设计 (11) 3.1.1 智能车电源设计要点 (11) 3.1.2 低压差稳压芯片LM2940 简介 (11) 3.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2) 3.3前向通道设计 (14) 3.4后向通道设计 (20) 3.4.1 后向通道简介 (20) 3.4.2 后轮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21) 4.软件设计 (25)

4.1系统总体流程图 (25) 4.2PWM调速简介以及实现 (26) 4.3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27) 4.3.1 小车循迹原理流程图 (27) 4.3.2 定时器中断程序流程图 (29) 4.3.3 部分程序设计 (30) 5.仿真结果分析及结论 (33) 5.1 PROTEUS 软件仿真结果 (33) 5.2仿真结果分析 (35) 6.结束语 (36)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附件 (39) 文献综述 (45)

ZN02智能寻迹机器人说明

智能寻迹机器人采用现在较为流行的8位单片机作为系统大脑。以8051系列家族中的AT89S51/AT89S52为主芯片。40脚的DIP封装使它拥有32个完全IO(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对这些端口加以信号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执行电路共同完成寻迹机器人。P0.0,P0.1,P0.2,P0.3分别通过LG9110电机驱动来驱动电机1和电机2。由电机的正转与反转来完成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遇障碍物绕行,避悬崖等基本动作。在机器人前进时如果前方有障碍物,由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被反射给红外接收管,红外接管将此信号经过P3.7传送入AT89S52中,主芯片通过内部的代码进行机器人的绕障碍物操作,同时主芯片将P3.7的信号状态通过P2.5的LED指示灯显示出来。机器人行走时会通过P3.5与P3.6的红外接收探头来进行检测。当走到悬崖处时,P3.5或P3.6将收到一个电平信号,此电平信号将通过相应端口传送入主芯片中,主芯片通过内部代码完成机器人的避悬崖操作。同时P3.5与P3.6的信号状态将通过P2.6/P2.7显示出来。在机器人的左转,右转,后退的过程,可以通过观看以P2.0/P0.7为指示灯的运行状态。P0.4为机器人的声控检测端口,在运行为前进状态时,可以能过声控(如拍手声)来控制它的运行与停止。P0.6为机器人的声音输出端。在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进行绕障碍物与避悬崖时可以通过此端口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当为白天或黑夜时可以通过P0.5端口中的光敏电阻来进行判断,以方便完成机器人夜间自动照明等功能。两个按键以查询/中断两种不同

的方式来展现按键操作。你可以按下S1键来进行机器的停止。再按下S2键来进行机器人的运行。这个按键的信息分别被P3.2,P3.4接收到。IR1为红外遥控接收器,这就为机器人进行远程遥控创造了可能。这个红外遥控接收头接收到红外信号时将信号经过P3.3送入到主芯片,主芯片对其进行解密后以不同的方式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同时将用户的按键信息通过P2端口上LED数码管显示出来。P3.0、P3.l 中COM端口的加入,让你完全可以用电脑对其进行控制。你可以通过对串口发送数据,数据会被显示到LED数码管中,并让机器人执行相应的功能。电脑的串口软件要求波特率为9600。8位数据位,这时你就可以快乐的用电脑来对它进行你的完全控制了。 功能的组合多样,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制作出不同的机器人。它为学校进行机器人竞赛和毕业项目设计建立了实物平台,是学校教师授课变得更轻松有趣。同时也能改变学生学习模式和激发学习兴趣。更是作为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工具。良好的电路板设计,让学生制作变得方便容易,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制作成功率。提高了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兴趣,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