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设计

合集下载

循迹机器人设计

循迹机器人设计

目录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Ⅲ)中文摘要............................................................... .. (VI)1 设计任务描述 (1)1.1 设计题目 (1)1.2 设计要求 (1)1.2.1 设计目的 (1)1.3 基本要求 (1)2 设计思路 (2)3 软件流程图 (3)4 各部分模块设计和选取 (4)4.1 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4)4.1.1 车模结构特点 (4)4.1.2车模转向舵机机械结构的设计 (5)4.1.3电路板 (6)4.2视频信号采集方案 (6)4.2.1采集分析 (6)4.2.2 采集时序 (7)4.2.3 中断分析 (8)5硬件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 (10)5.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10)5.2硬件电路的实现 (10)5.2.1 以S12为核心的单片机最小系统 (10)5.2.2 主板 (11)5.2.3 电机驱动电路 (13)5.2.4 摄像头 (13)5.2.5 速度传感器 (13)6 循迹小车软件设计 (15)6.1 路径识别与自适应阈值计算 (15)6.2 抗干扰处理 (15)6.3 算法实现 (16)6.3.1 偏航距离的计算 (16)6.3.2 偏航角度的计算 (16)6.3.3 曲率的计算 (16)6.4 速度PID算法 (16)7 模型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8)8元器件清单 (19)小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A软件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任务描述1.1设计题目循迹机器人设计1.2设计要求1.2.1 设计目的1)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电工电子学、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理论,并应用于机器人的设计中。

循迹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循迹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循迹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循迹机器人可用于自动导航、物流、清洁等多种场合,其控制系统设计是其操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循迹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硬件设计1.电路板设计循迹机器人需要安装多个传感器来检测运动方向,而且要通过电路板将传感器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

因此,将电路板的布局设计在机器人的主控制中心,并且根据传感器位置安装,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传感器循迹机器人与地面之间会存在一些差异,如线路的颜色、亮度,因此无论使用什么样的传感器都需要调节灵敏度,以便捕捉到信号能力。

使用红外线传感器(Infrared Sensor)可以检测出黑色线路与白色线路之间的差异,而应答传感器(Resistant Sensors)可以将机器人向左或向右侧的移动量控制在合适的位置。

3.电池由于循迹机器人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Batteries应该被设计成高容量和低消耗能量。

Lithium Polymer Battery即为一例,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低电压消耗。

因此,机器人可以保持长时间的运行而不会对电池造成的过度耗损。

二,软件设计1.控制算法循迹机器人的控制算法需要能够控制机器人上下左右的移动,并忽略极其不必要的信息(如噪音)。

其中,控制算法核心为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

该控制器使用传感器输入和设定值(循迹线)之间的误差来计算输出,输出将用于控制循迹机器人的制动,方向等。

PID控制器能够准确地调整输出,以使传感器的误差最终收敛到0。

2.编程语言为了实现PID控制器,需要使用一种编程语言来编写循迹机器人的控制程序。

C语言被认为是循迹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最佳选择之一,因为它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和能够实现嵌入式系统控制的强大功能。

三、总结循迹机器人控制系统应包括硬件和软件的两个部分,其中硬件包括电路板、传感器和电池,软件包括控制算法和编程语言。

这些组件的设计和实现可以使循迹机器人能够自动寻找路径,并避免一些障碍物,从而实现其无人驾驶的目标。

智能循迹机器人教学设计

智能循迹机器人教学设计

智能循迹机器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智能循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的作用和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

2、学生能够掌握智能循迹机器人的组装方法,包括硬件的连接和机械结构的搭建。

3、学生能够学会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实现机器人的循迹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智能循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组成。

2、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3、控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二)教学难点1、控制程序的逻辑设计和优化。

2、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循迹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一)讲授法讲解智能循迹机器人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和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

(二)演示法通过演示智能循迹机器人的运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工作方式。

(三)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机器人的组装、编程和调试,亲身体验机器人的制作过程。

(四)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一)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具备网络连接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教学资源1、智能循迹机器人套件,包括传感器、控制板、电机、车轮、导线等。

2、编程软件,如 Arduino IDE 等。

3、教学课件,包括 PPT、视频等。

4、实验记录表和评价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展示一段智能循迹机器人在特定轨道上运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机器人是如何实现自动循迹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智能循迹机器人。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智能循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智能循迹机器人通常通过传感器检测地面的黑线或其他标记,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信号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后退、转弯等动作。

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

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号):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摘要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

研究的结果与主要结论。

关键词:数控加工,数控仿真,加工环境,帮助文件The development of ……AbstractA new kind sandwich structure(300个单词左右).Key Words:NC machining; NC verification; Machining environment; Help files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引言 (1)1.1 XXXXXXXXXXXX (10)1.1.1 XXXXXX (15)第二章 XXXXXXXXX (20)1.2 XXXXXX (20)……第XX章总结与展望 (XX)参考文献 (XX)致谢 (XX)附录 (XX)第一章引言1.1 工业机器人及其发展1.1.1 工业机器人及其操作机由于机器人一词带有“人”字,再加上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宣传,人们往往把机器人想象成为外貌象人的机电装置。

但事实并非如此。

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与人的外貌毫无相象之处口在国家标准中,工业机器人被定义为:“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

它能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机器人赖以完成各种作业的机械实体(称作操作机或操作器)被定义为:“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他操作的机械装置。

”可见,工业机器人是一机电系统,操作机(器)是它的执行机构,该机构与电子器件密切相关,它的灵活程度和动态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系统的工作质量。

智能循迹搬运机器人ppt

智能循迹搬运机器人ppt

基于机器学习的路径规划算法优化
2
搬运机器人硬件系统搭建与实验
3
THANK YOU.
系统调试
通过测试和调试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搬运任 务测试、循迹测试等。
05
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设定和数据收集
实验场地
选择一块长10米,宽5米的平坦场地,场地一端 放置起点,另一端放置终点。
实验设备
智能循迹搬运机器人,具有循迹、避障、搬运等 功能。
数据收集
在实验中收集机器人的运行数据,包括循迹时间 、搬运距离、搬运时间等。
A*算法
最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之一,通过评估每个可能的路径,找出最优路径。
Dijkstra算法
适用于没有负权重的图,找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RRT*算法
适用于解决实时的、在线的路径规划问题,能在复杂环境中找到有效路径。
运动控制技术
PID控制
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中,通过调整比例、 积分和微分参数,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轨迹跟踪控制
通过预瞄距离和速度,控制机器人按照预定轨迹 运动。
摩擦补偿
考虑地面摩擦力对机器人运动的影响,通过补偿 摩擦力,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循迹搬运机器人的应用
深度学习
用于识别环境中的物体和地形,以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强化学习
用于训练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决策能力,使其能够自我学习和 优化决策。
02
智能循迹搬运机器人概述
智能循迹搬运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01
传感器检测
智能循迹搬运机器人通过装载的传感器检测地面材质、颜色、纹理等
信息,识别并跟踪指定的路径。
02

物联网设计Pi Bot循迹机器人

物联网设计Pi Bot循迹机器人

Pi Bot 循迹机器人循迹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按照给定路线进行移动的机器人,它是一个实现路面探测、障碍检测、信息反馈和自动行驶的技术综合体。

循迹机器人在军事、民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的物料配送机器人,医院的机器人护士,商场的导游机器人等。

在本课中,我们可以对PiBot 小车进行编程,实现一个自动沿黑线行走的循迹机器人。

一、红外循迹传感器为了实现PiBot 的自动循迹功能,我们应当使用“红外循迹传感器”。

“红外循迹传感器”有两个间距为2cm 的红外探测器,负责发射和接受红外线,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物体表面具有不同反射强度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的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纸质地板时发生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

因此,我们利用这种原理来判断外界的颜色是黑色还是白色。

通过循迹让小车能够沿着黑线(粗线或细线)运行,地图如图1所示:1. 学习红外循迹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 学习黑线轨迹探测的方法和技巧;3. 编程实现能够沿黑线自动运行的机器人。

自动避障车乱跑,一点也不乖,怎么能让它乖乖按照设定的路线运行呢?做一份循迹地图,通过编程命令小车按照地图的规划前进就能轻松实现啦!图1 循迹地图小车循迹运行的基础是检测前方纸片是黑色还是白色。

图2 红外循迹传感器如图2所示,在红外循迹传感器上有1和2两个编号,分别对应了1号探测器和2号探测器,它们能够感知探测器下方区域为黑色还是白色,现在将PiBot放在地图上,让前方的“红外循迹传感器”探头分别对准白色区域和黑色区域,观察1和2号探测器状态指示灯的状态。

(探测器在黑色区域时灯灭,在白色区域时灯亮,如果状态不对,则需要用十字螺丝刀转动电路板上的黑色旋钮来调节探测器的敏感度)。

图3 探测器循迹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实验的反馈,可以得到结论:当---------小车应该直行;当--------------小车应该左转;当--------------小车应该右转;当------------小车需要停止。

毕业论文设计--自循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自循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机器人在当前生产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一种具有道路记忆功能、使用灵活方便、应用范围较广的轮式移动机器人。

本研究是一种基于瑞萨 H8单片机的自循迹轮式智能车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具有人类认知机理的环境感知、信息融合、规划与决策、智能控制等理论与方法,本文所述的智能车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控制系统,它们分别是方向控制系统和速度控制系统。

其核心控制单元为瑞萨公司 H8 系列 8位单片机 H8/3048F-ONE,系统采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赛道白线,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识别赛道的不同情况,并能够根据信息反馈即时控制智能车的方向和速度,在预定的路径上进行快速移动。

智能车的设计要达到竞速和巡线的目的,竞速环节主要包括动力提供,速度控制两部分;巡线环节包括路面信息,转向控制两部分。

通过对智能车运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本文详细阐述了方向控制系统与速度控制系统等重要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使智能车能够完整通过直道、弯道、坡道和换道的过程,快速稳定的寻白线行驶。

关键词: H8单片机自循迹运动模型控制系统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obot in the current production and life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In particular, the wheeled mobile robotis with memory function, used of flexible,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This study is based on RenesasH8 MCU wheeled self-tracking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vehicle, Research of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about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formation fusion,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which like Mechanism of human cognition. This intelligent vehicle control system describe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sub-control system, They are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control system. The core control unit for the Renesas H8 series of 8-bit microcontroller H8/3048F-ONE. System uses infrared sensors to detect track reflective white lines, during operation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circuit. And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control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smart cars real-time. Fast moving on the predetermined path. Intelligent vehicle desig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acing and the transmission line. Racing links include power provided and Speed control; Transmission line links including road information and steering control. Through the movement modeling and analysis on smart vehic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important realization. So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can through the straight, curved, ramp and lane changing process. Fast and stable searching the white lane.Key words:H8MCU self-tracking motion model control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1课题要求及总体设计方案 (2)1.1课题要求 (2)1.2课题主要内容及设计方案 (2)1.2.1课题主要内容 (2)1.2.2总体设计方案 (2)2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4)2.1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4)2.2舵机的工作原理及驱动 (5)2.2.1舵机的工作原理 (5)2.2.2舵机的驱动 (6)2.2.3舵机的标定和修正 (7)2.3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 (8)2.3.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8)2.3.2传感器的采集及处理 (8)2.4电机的工作原理及驱动 (9)2.4.1电机的选择 (9)2.4.2电机的工作原理 (10)2.4.3电机驱动 (10)2.5车体结构 (11)2.5.1硬件电路板的功能需求分析 (11)2.5.2结构需求分析 (12)2.5.3赛道基本要求 (14)3系统软件设计 (15)3.1智能车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算法的实现目标 (16)3.2方向计算算法 (16)3.2.1弯道处理 (16)3.2.2换道处理 (17)3.2.3坡道处理 (17)3.2.4过渡处理部分 (17)3.3方向控制算法 (18)3.4速度控制算法 (20)3.4.1赛道分析 (20)3.4.2行驶策略 (20)3.4.3速度给定算法 (21)3.4.4速度闭环 (21)4智能车调试与注意事项 (22)4.1智能车的硬件调试 (22)4.2系统的软件调试 (22)4.2.1单元调试 (22)4.2.2系统的组装调试 (22)4.2.3系统调试 (22)4.3注意事项 (23)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绪论智能机器人具有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智能机制,它可以把感知和行动智能化结合起来,因此能在非特定的环境下作业。

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毕业论文)

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毕业论文)

编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二〇一一年六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号):循迹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摘要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

研究的结果与主要结论.关键词:数控加工,数控仿真,加工环境,帮助文件The development of ……AbstractA new kind sandwich structure(300个单词左右).Key Words:NC machining; NC verification;Machining environment; Help files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引言 (1)1。

1 XXXXXXXXXXXX (10)1.1。

1 XXXXXX (15)第二章 XXXXXXXXX (20)1.2 XXXXXX (20)……第XX章总结与展望 (XX)参考文献 (XX)致谢 (XX)附录 (XX)第一章引言1。

1 工业机器人及其发展1.1。

1 工业机器人及其操作机由于机器人一词带有“人”字,再加上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宣传,人们往往把机器人想象成为外貌象人的机电装置。

但事实并非如此.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与人的外貌毫无相象之处口在国家标准中,工业机器人被定义为:“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

它能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机器人赖以完成各种作业的机械实体(称作操作机或操作器)被定义为:“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他操作的机械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从第一台机器人诞生至今,机器人的制造和发展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全球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已超过百万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人产业。

同时,非制造业用机器人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实用化发展。

机器人的制造水平、控制速度和控制精度、可靠性等不断提高,而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和价格却不断下降。

机器人产业的潜力非常巨大,值得强调的是,“机器人产业”应该是“机器人技术”产业,或者叫机器人产业。

正如IT产业不仅限于PC一样,机器人产业也包括所有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产业,在产业化大背景的驱动下,不久以后,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水平将会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机器人工程技术与人性化技术的共同发展,使得更多的机器人“德才兼备”,它们将会像人们想象中的机器人那样更接近于人类。

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机器人研究领域,使得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不再像90年代初期那样随波逐流,更多创意化的设计理念被融入到了机器人的研究和制造中。

在未来高精度的产业机器人,高感知能力的家用机器人,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型机器人将会逐步融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大街上密布的机器人大军将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镜头。

究竟机器人能有怎样的发展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展望机器人技术的未来。

在当今社会中,机器人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每一个领域,如建筑、医疗、采矿、核能、农牧渔业、航空航天、水下作业、救火、环境卫生、教育、娱乐、办公、家用等方面,有时它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它不仅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工作条件,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关键词: 机器人机构制动装置AbstractBirth date from the first robot, robot manufacturing and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he course of half a century, the global installed base of industrial robots have been more than a million units to form a giant robot industry. Meanwhile, the non-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robots, and gradually to practical development. Robot manufacturing level, control the speed and control accuracy, reliability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robot's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prices have been declining. Huge potential in the robotics industry, is worth emphasizing that, "the robotics industry" should be "robot technology" industries, or call the robotics industry. As the IT industry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PC like robots and robot industry also includes all technology-related industries in the industry, driven by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ar future, the futur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robot will be a leap of improvement.Robo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human technology, making more robots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they would be like people think of robots as closer to human beings. Is now relatively mature field of robotics,making the research of scientists no longer the early 90s as drift, more creative design concept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 of robots.High-precision industrial robots in the future, high perception of domestic robots, and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for robots will b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human society. Perhaps someday in the future, in the street will no longer clouds the robot army of the lens of science fiction works.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robot can have it, and everyone will work together following outlook for robot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In today's society, robot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to every area, such as construction, medical, mining, nuclear energ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fishery, aerospace, underwater operations, fire, sanitation, education, entertainment, office, home, etc. side, sometimes it is working under extremely harsh conditions, do certain monotony, frequent and repetitive for a long time job, which not only left people with goo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has brought great wealth.Key words:robot mechanism Brake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机器人概述 (3)1.2 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现状 (4)1.3 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5)第2章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机器人机械手的设计 (5)2.1自由度及关节 (6)2.2 基座及连杆 (7)2.2.1 基座 (8)2.2.2 大臂 (9)2.2.3 小臂 (10)2.3 机械手的设计 (12)2.4 驱动方式 (13)2.5 传动方式 (14)2.6 制动器 (15)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 (16)3.1 控制系统模式的选择 (17)3.2 控制系统的搭建 (18)3.2.1 工控机 (19)3.2.2 数据采集卡 (20)3.2.3 伺服放大器 (21)3.2.4 端子板 (22)3.2.5电位器及其标定 (22)3.2.6电源 (23)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 (24)4.1预期的功能 (25)4.2 实现方法 (26)4.2.1实时显示各个关节角及运动范围控制 (26)4.2.2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 (27)4.2.3电机的自锁 (28)4.2.4示教编程及在线修改程序 (29)4.2.5设置参考点及回参考点 (30)第5章总结 (32)5.1 所完成的工作 (33)5.2 设计经验 (35)5.3 误差分析 (36)5.4 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第1章绪论1.1 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机器人概述搬运机器人不但能够代替人的某些功能,有时还能超过人的体力能力.可以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连续重复运转;还可以承受各种恶劣环境. 因此,搬运机器人是人体局部功能的延长和发展. 21世纪是敏捷制造的时代,搬运机器人在敏捷制造系统中应用广泛. 这种机器入作为柔性制造单元中最重要的柔性工具之一,它可以安装在中央刀库中.实现刀具交换;也可以安装在夹具站,实现夹具的交插或移动机床主轴箱体.虽然使用搬运机器人可以减少随行工作台和托盘的动作,使得制造业自动化系统中的物料,运储子系统更加灵活,但是一般工业搬运机器人只是固定在基座上的操作臂,只能在特定的工作空间内执行操作任务,这明显是对柔性制造单元柔性产生的限制. 分析制造业自动化系统的物料,运储子系统的构成可知,这一子系统一般由毛坯与刀具准备工作站,传送带,有轨小车,自动导向小车,自动化仓库,搬运机器人,托盘站等组成.传输带主要是从传统的机械式自动线发展而来的,现在应用仍较普遍,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是其主要优点. 运输小车的结构变化发展很快,形式也多式多样.大体上可以分为无轨和有轨两大类.有轨小车有的采用地轨,像火车的轨道一样.也有的采用无轨,或称高架轨道,即是把运输小车吊在两条高架轨道上移动.无轨小车, 又因为它的导向方法的不同,而分为有线导向,磁性导向,激光导向和无线电遥控等多种形式.自动物流系统的发展初期,多采用传送带及有轨小车,随着控制技术的成熟,采用自动导向的无轨小车越来越多. 自动导向小车主要是指将导向轨道理设在地面之下,由小车自动识别轨道的位置并按照中央计算机的指令在相应的轨道上运行的无轨小车.这种自动导向小车系统主要由运输小车,地板设备及系统控制器等三部分组成,本身具有较高的柔性,只要改变一下导向程序就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修『E和扩充移动路线. 无论搬运机器人操作臂还是自动导向小车,功能太过单一.不利于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且两种设备的缺陷已经很难通过自身的改进来弥补.而如果将搬运机器人加载到自动导向小车上,或者说是将减少了机械自由度数目同时缩短了连杆长度的串联机构操作臂加载在移动载体上,则会减少物料,运储子系统的工作环节,增加这一子系统的流畅程度,提高制造业自动化系统的灵活性.执行机构机器人控制系统驱动-传动系统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基座部(固定或移动)电、液或气驱动装置单关节伺服控制器关节协调及其它信息交换计算机图1-1 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机器人的一般组成对于现代智能自动寻迹搬运机器人机器人而言,还具有智能系统,主要是感觉装置、视觉装置和语言识别装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