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不同用量对水稻叶片气孔密度及有关生理性状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氮肥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性状的影响

氮肥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性状的影响

氮肥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性状的影响摘要:以直立穗型水稻品种辽粳5号和弯曲穗型水稻品种丰锦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导致水稻叶面积的增加,增加了个体的光合面积,但是气孔密度明显减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大。随着施氮量的增多,不同穗型品种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明显下降,且肥力对弯穗型品种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远比对直穗型品种的影响明显。比叶重不同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由品种特性决定。关键词:水稻;穗型;叶片性状;氮肥水平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Treatments on Rice Leaf Traits of Different Panicle Type CultivarsAbstract: The leaf traits of different panicle types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under two nitrogen levels (zero and high) was studied by using erect panicle type cultivars Laiojing 5 and curved panicle type cultivar Toyonishiki as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leaf area of different varieties increased; and photosynthetic area of plant increased while stomatal density obviously reduced;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increased remarkably. Transpiration rate and gas diffusion conductivity of different panicle type cultivars decreased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nitrogen, and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nitrogen on transpiration rate and gas diffusion conductivity of curved panicle type variety wa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erect panicle type cultiva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ecific leaf weight of different cultivars and specific leaf weight was mainly decided by cultivars.Key words: rice; panicle type; leaf traits; nitrogen levels氮素是作物体内氨基酸、叶绿素的组成部分。一旦作物缺氮,会使叶片退绿,颜色逐渐变淡,植株生长弱小,抗病虫能力差。因此,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及子粒产量形成需要量最多的营养成分,对水稻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孔是水稻叶片上的重要结构,通过它的开张与闭合,使水稻不仅能控制自身的水分状况,还可以控制光合作用的强弱。叶片气孔是作物生理的重要研究对象,同时随着超高产育种理论的不断发展,叶片的质量性状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而气孔作为叶片的重要结构必然被纳入到超高产育种理论的研究中来[1,2]。试验从施氮量入手,检测不同穗型水稻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各性状间的关系,分析氮肥施用量对气孔性状的影响,以期对水稻叶片性状进行调控,为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和栽培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进行,试验材料选用直立穗型水稻品种辽粳5号和弯曲穗型水稻品种丰锦。4月中旬播种,营养土保温旱育苗,5月下旬移栽,采用盆栽试验,塑料盆口径26 cm,高26 cm,每盆装土14 kg(旱田土∶农家肥=3∶1),不施基肥。每盆插植3穴,每穴1株壮秧。秧苗返青后每盆施磷酸二铵1g。分蘖期进行肥力处理,设两个肥力处理(低肥和高肥),低肥处理为施磷酸二铵 2.7 g/盆,高肥处理为施磷酸二铵4.5 g/盆,3次重复。在齐穗期,选晴朗天气的09∶00~11∶00时用CI-301PS光合作用测定仪,分别测定各处理不同穗型品种的主茎剑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同时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片剑叶,利用CI-203激光叶面积仪测量不同穗型品种剑叶的叶面积,然后剪下烘干至恒重,计算比叶重。待上述指标测完之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片剑叶,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浸提法测定[4]其叶绿素含量,最后将每个处理的剩余主茎剑叶剪下,每片剑叶等分10份,再将同一处理相同部位的剑叶片段混放在一起,用改良刮制法[5]进行处理,制成永久切片。在160倍显微镜下观测0.253 mm2内气孔数,每个切片选15个视野,求出的平均值作为该部分的气孔密度。2结果与分析2.1氮素水平对剑叶气孔密度和叶面积的影响由图1和图2可知,由于氮肥施用量的不同,参试品种的叶面积和气孔密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的趋势是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多,两个品种的叶面积不断增大(平均增长23.04%),增幅达到了显著水平;两个品种的气孔密度逐渐减少(平均下降13.33%),降幅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多施氮肥对水稻叶面积的发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扩大了个体的光合面积,同时,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明显减少,说明两者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2.2氮肥水平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高氮处理下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低氮处理,平均增加20.91%。其中丰锦的净光合速率增幅最大,达到28.61%,明显高于辽粳5号(13.22%);随着氮肥量的增加,不同穗型品种的蒸腾速率都明显下降,丰锦的蒸腾速率下降了30.81%,远远超过辽粳5号(7.33%)。同时,两种穗型品种的气孔导度也都显著下降,平均降幅16.11%。其中丰锦的气孔导度下降了28.82%,也远远超过辽粳5号(3.40%)。说明肥(氮)力对弯穗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远比对直穗型品种明显;此外,蒸腾速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气孔导度减小,气孔扩散阻力增大,水分子散失的阻力增大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3氮肥水平对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种穗型品种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都在增加,平均增幅16.38%,其中丰锦的增幅为19.72%,明显高于辽粳5号(13.04%)。说明肥(氮)力对弯穗型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可能较对直穗型品种显著。然而,两种穗型品种比叶重受供氮的影响却截然相反,辽粳5号的比叶重增幅高达28.28%,而丰锦的比叶重增则下降12.55%。这可能是由于氮肥施用量的增多,促进了丰锦品种叶片伸长变宽,使叶片变得薄、大所致。3结论与讨论3.1氮肥施用量与气孔密度和叶面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多,各穗型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明显减小(平均降幅13.33%),叶面积显著增大(平均增幅23.04%)。说明气孔密度与叶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氮肥用量增多,促进了叶肉细胞伸长、加宽,使叶面积显著增大,从而使得一定数量的气孔在单位叶面积内的分布量下降;同时也说明,水稻叶片气孔在叶片扩展之前就已分化形成,并固定下来。因此,是否可通过氮肥使用量,调控气孔密度,为组配最佳叶片性状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3.2氮肥施用量与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刘振业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内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增大肥(氮)力,各穗型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上升(平均增幅分别为20.91%和16.38%),且弯穗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幅分别为28.61%和19.72%,远高于直穗型品种的13.22%和13.04%。说明两者可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弯穗型品种对肥(氮)力的敏感度要高于直穗型品种。3.3氮肥施用量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关系在不同肥(氮)力条件下,弯穗型品种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低于直穗型品种,说明两者均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高低首先是品种自身特性决定的,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穗型品种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明显下降,特别是弯穗型品种的降幅远超过直穗型品种。进一步说明肥(氮)力的增加促使不同穗型品种的个性更加突出。从而进一步说明,施肥量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弯穗型品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前后变化较直穗型品种显著。3.4净光合速率与叶面积、比叶重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多,各穗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均明显增大,且弯穗型品种的增幅分别为28.61%和27.15%,明显高于直穗型品种(13.22%和18.92%)。说明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弯穗型品种较直穗型品种显著。此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穗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增幅28.61%,13.22%),直穗型品种的比叶重显著增大(增幅28.28%),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但弯穗型品种比叶重的降幅为12.55%,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即不同穗型品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比叶重品种间差异显著,其大小由品种穗型或品种特性决定。是否可以利用品种间差异,通过氮肥施用量,调节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和比叶重的数值在一个更加合理、有利于光合生产的范围内,进而促进水稻生产,有待进一步研究。3.5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密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关系有研究指出,凡是气孔密度大的品种,一般其净光合速率亦较高[7],即气孔密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这与试验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多,各穗型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明显减小(平均降幅13.33%),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大(平均增幅20.91%)。说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就气孔密度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而言,增施氮肥,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导度亦减小(即气体扩散阻力增大),叶片同环境间的水汽及CO2气体的交换阻力增大,同时交换量也必然减少,即减小了蒸腾速率,抑制了水稻自身热量的散失及光合能力的提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孔密度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即气孔密度大,气孔导度亦大,同时促进了水稻的蒸腾作用,提高了蒸腾速率。根据这一结论,是否可以通过控制氮肥用量来调节气孔密度,进而控制叶片蒸腾失水量,同时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以达到高水分利用率,高光合效率的目的,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杨建昌,威尔斯·乔纳圣,朱庆森,等.水分胁迫对气孔频度、气孔导度及脱落酸含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5,21(5):532-539.[2] 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 张大鹏.水稻叶片气孔的研究[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9,18(3):302-307.[4] 张宪政.作物生理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148-149.[5] 陈温福.稻叶气孔性状研究新方法[J]. 作物学报,2000,26(5):624-626.[6] 刘振业,刘贞琦.光合作用的遗产传与育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45-311.[7] 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等.水稻叶片气孔密度与扩散阻力和净光合速率关系的比较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90,4(4):163-168.。

不同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更改版)

不同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更改版)

不同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种群增长动态及logistic增长模型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水稻种子、盆钵、土壤、尿素等三、实验设计1. 试验材料:黄华粘2. 试验设计:本实验采用盆钵种植,盆钵统一使用15 L 胶桶(上直径20cm,下直径18cm,高25cm)。

每盆装10kg过筛土壤,加水浸泡至土壤湿润。

挑选饱满种子用清水清洗3~4遍,在清水中浸泡至种子露白,然后将露白种子播种于盆钵内,每盆播50粒水稻种子,在水稻幼苗3叶1心前,盆钵内土壤保持湿润,3叶1心后盆钵内保持浅水层。

待水稻长成3叶1心时,设5、10、15plant/pot的种植密度,并依此种植密度进行间苗。

间苗后,试验设0、2、4g/urea.pot三种不同氮素营养,试验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种2盆,共18盆,随机排列。

3.观测内容和方法(1)于处理后5,10,15,20,25,30d观测水稻茎蘖数和水稻的株高;(2)于处理后7,14,21,28d观测芯叶下完整的第二片叶的叶绿素值;(3)于处理后30d观测各处理的生物量(干重)。

附加说明更改部分:播种的时候实际是50/每盆,不是25我们实际没有测量0天的株高和叶绿素等,缺少数据叶绿素测量的实际是芯叶下完整的第二片叶的叶绿素值叶绿素的单位是SPAD最后生物量只有湿重,没有测量干重的数据是用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来表示的其实我觉得数据分析如果没什么写的可以加上实验过程和自己的感想什么的,照片女生这边我是拷给每个宿舍了的男生那边不是很清楚……如果有同学用的原始株高数据的话,注意表格上的浓度0,5,10是不对的应该是0,2,4。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水稻生产优化管理的 目的在于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水 稻的最 高产量 、 最佳经济效益等 , 从而为水稻生产提供定量和精确施 肥的方法 , 提高生产效 率和效益 - - 。水稻是 江苏省东辛农场 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东辛农场 土壤 为滨海黏质盐 土 , 笔者 所在单位在 2 0 0 8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 目中, 做了大量水稻 的 两因素肥料运筹试验 , 但影 响因素较大 的氮肥 却因用量梯度 过大 、 数量偏少而缺少参照性 , 因此笔者于 2 0 1 1 年 在水稻两 因素试验结果 的基础上 , 进一步进行氮肥用量的单 因素试验 , 旨在对水稻氮肥的合理用量进行进一步精确化与量化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地 概 况
肥= 7: 3 , 促花肥 : 保花肥 =7: 3 。磷肥作 为基肥一 次性施 用, 不施钾肥 。试 验共 设 3次重 复, 随机 区组 排列 , 小 区长 7 m, 宽5 m, 面积 3 5 m , 2 5行 区, 每行 4 6穴 , 每穴 4苗 , 基 本 苗1 2 0万/ h m 。
1 . 2 试 验 设 计
日施返青肥 , 7月 1 2日施分蘖肥 , 8月 5 日施促 花肥 , 8月 l 2 日施保花肥。在 7月 2 5日、 8月 7日、 8月 2 0日、 8月 2 8日、 9 月1 8日共 防治病虫 5次 。7月 2 3 —3 0日搁 田。1 1月 5日在 各小 区进行取 样以准备植株的养分测定和室 内考种 , 1 1月 6 日分小 区收割 , 单脱 、 单晒 、 称重 。
试验 地点 设 在 江 苏 省 东 辛 农 场 海 北 生 产 区 十 六 大 队 , 大
小区内整平 , 设独立排灌系统 , 周边设 2 m宽保护行 。无肥区

氮素营养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碳氮代谢特征的影响及其与移栽缓苗期的关系

氮素营养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碳氮代谢特征的影响及其与移栽缓苗期的关系

氮素营养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碳氮代谢特征的影响及其与移栽缓苗期的关系1.试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在工厂化育秧中不同N素营养水平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秧苗素质以及移栽抗损伤能力等的影响。

为培育双季稻机插壮秧,合理的施用N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达到指导农民工厂化培育壮秧生产的目的。

2.试验内容:通过百公斤培养土中加纯氮60g、80g、100g、120g几个不同氮肥用量水平试验。

在移栽前3-5d每个处理选取部分喷施送嫁肥(纯氮:水=1:500),探索氮素营养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碳氮代谢的影响和其与移栽抗植伤及缓苗期的关系。

3试验设计3.1 育秧地点:试验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的温室进行。

3.2 供试品种:3.3 营养土准备。

床土配制要求对床土进行消毒培肥调酸处理,提高床土的有机质含量,保证床土土质疏松土壤颗粒细碎(直径2~3 毫米的颗粒占70%以上,其余在2 毫米以下)不得有石块杂物pH 值控制在4.5~5.5 之间含水量不超过10%。

3.3.1 选土:机械播种所用土壤, 以壤质水稻田泥土或塘泥为宜, 不宜过沙。

3.3.2 晒土:选土后, 应进行晒土, 晒至土壤含水量为50%以下即为晒干。

3.3.3 调酸:为培育壮秧,对培育秧苗的基土酸碱度有严格要求因此,对筛选后的床土要作调酸处理,pH 值应控制在4.5-5.5 之间,床土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调酸碎土:将晒好的土块用碎土机粉碎。

过筛:泥土粉碎后, 用孔径为3毫米的铁筛筛选土粒, 保证土粒细小。

拌肥:土壤调制好以后再加肥加药拌混,加药是防治水稻立枯病和腐霉菌等,添加肥料是增补床土肥力,保证育秧有足够的营养可提供,药肥具体添加量需要按育苗要求配比,通常在播种前一周,按100公斤床土加入氯化钾100g;钙镁磷400g;纯氮分别为60g、80g、100g、120g将肥料碾粹后均匀拌入床土,反复搅拌3 次;充分拌匀后集中堆闷,堆闷时细土含水量适中,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并用农膜覆盖,促使肥土充分熟化即可(不能用拌肥的干细土盖种)。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一、氮肥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氮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对提升水稻群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氮肥用量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分蘖能力及产量构成因素。

1. 氮肥用量与水稻生长速度适量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植株高度、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

在一定范围内,氮肥用量增加,水稻生长速度加快。

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易倒伏,影响产量。

2. 氮肥用量与水稻分蘖能力氮肥对水稻分蘖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有效穗数。

氮肥不足时,水稻分蘖减少,穗数降低;氮肥过量,则会导致无效分蘖增多,群体结构恶化。

3. 氮肥用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具有重要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能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穗粒数。

氮肥不足时,水稻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氮肥过量,则会导致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二、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1. 碾磨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碾磨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碾磨品质较好,出米率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稻米碾磨品质下降,出米率降低。

2. 外观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外观品质有一定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外观品质较好,透明度较高,垩白度较低。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外观品质变差,透明度降低,垩白度增加。

3. 蒸煮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蒸煮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蒸煮品质较好,糊化温度适中,胶稠度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蒸煮品质变差,糊化温度异常,胶稠度降低。

4. 营养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营养品质有一定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蛋白质含量适中,营养价值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蛋白质含量异常,营养品质降低。

合理施用氮肥对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以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三、氮肥施用策略的优化1. 分阶段施氮水稻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对氮肥的需求不同。

氮肥对水稻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氮肥对水稻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氮肥对水稻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水稻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实际生产和种植过程中,氮肥是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

然而,氮肥使用过渡和滥用可能对水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氮肥对水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对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氮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可以刺激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在实际生产中,氮肥的施用量和时期的选择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适量的氮肥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但如果氮肥施用过量,则会导致水稻的生长受到抑制。

在氮肥缺乏的情况下,水稻往往表现为生长不良、小穗和低产。

而如果氮肥施用过量,则会导致水稻的植株变得虚弱,茎秆变细,颜色苍白,萎蔫倒伏等情况。

因此,在氮肥的施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施肥量和时期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二、氮肥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1. 氮肥对水稻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氮肥的供应可以影响水稻叶片的解剖结构,主要表现在叶片厚度、气孔密度、叶绿素含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

适量的氮肥供应可以使得水稻叶片的厚度增加,气孔密度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细胞结构清晰、整齐。

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促进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然而,氮肥过量的施用却会导致水稻叶片厚度减薄,气孔密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细胞结构紊乱不平等。

这些影响都会削弱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因此,氮肥施用的过量和不当会导致水稻生长不良。

2. 氮肥对水稻根系发育的影响氮肥也会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分布。

适量的氮肥供应可以刺激水稻根系的生长,增加细根数量,从而提高水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

不过氮肥过多的供应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

此外,过量的氮肥还会导致水稻的根系向浅层土壤集中,使得水稻对土壤中深层次的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降低。

三、氮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 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4ꎬ56(3):78~85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4.03.010收稿日期:2023-10-16基金项目:东北粳稻遗传改良与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开放课题(KF2022-02)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SJGY20220466)ꎻ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223156X)作者简介:郭宇坤(2002 )ꎬ男ꎬ贵州贵阳人ꎬ在读本科生ꎬ研究方向为水稻生理ꎮE-mail:133****7126@163.com通信作者:郭晓红(1980 )ꎬ女ꎬ黑龙江宁安人ꎬ教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生理生态机制研究ꎮE-mail:guoxh1980@163.com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郭宇坤1ꎬ张燕飞1ꎬ野金花2ꎬ李佳擎1ꎬ金智慧1ꎬ苗宇航1ꎬ吕艳东1ꎬ郭晓红1(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ꎬ黑龙江大庆㊀163319ꎻ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ꎬ黑龙江大庆㊀163319)㊀㊀摘要:为探究不同用量氮对香稻苗期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ꎬ本试验在砂培条件下以香粳稻品种稻花香2号为试材ꎬ设置N20(20mg/L)㊁N30(30mg/L)㊁N40(40mg/L)㊁N50(50mg/L)㊁N60(60mg/L)共5个氮浓度处理ꎬ研究其对香稻苗期生长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㊁抗氧化酶活性㊁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的影响ꎬ并对与氮素水平显著相关的指标和形态学指标进行Z分综合评价ꎮ结果表明ꎬ随着外源氮浓度的升高ꎬ叶片硝酸还原酶(NR)㊁亚硝酸还原酶(NIR)㊁谷氨酰胺合成酶(GS)㊁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ꎬ且均于N50处理下最高ꎮ随着氮浓度升高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ꎬSOD活性在N40处理下最低ꎬPOD活性在N30处理下最低ꎮ丙二醛(MDA)含量低氮(30mg/L以下)处理显著高于高氮(40mg/L以上)处理ꎮN40~N60处理的相关指标综合评价的总和(ðZi)为正值ꎬ其中ꎬN50处理水平的ðZi值最高ꎬ为10.201ꎮ综合来看ꎬ40~60mg/L氮素可以保证稻花香2号苗期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ꎬ但低于或者高于50mg/L均会对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产生一定抑制ꎬ并且低于40mg/L会显著增加幼苗叶片MDA的积累ꎬ故50mg/L的氮最有益于稻花香2号幼苗的生长发育ꎮ关键词:香稻ꎻ氮用量ꎻ生长发育ꎻ氮代谢关键酶ꎻ抗氧化指标ꎻ苗期中图分类号:S511.01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4)03-0078-08EffectsofDifferentNitrogenAmountsonGrowthandPhysiologicalIndexesofFragrantRiceSeedlingsGuoYukun1ꎬZhangYanfei1ꎬYeJinhua2ꎬLiJiaqing1ꎬJinZhihui1ꎬMiaoYuhang1ꎬLyuYandong1ꎬGuoXiaohong1(1.CollegeofAgricultureꎬHeilongjiangBay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ilongjia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ModernAgriculturalCultivationTechnologyandCropGermplasmImprovementꎬDaqing163319ꎬChinaꎻ2.CollegeofScienceꎬHeilongjiangBayi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Daqing163319ꎬChina)Abstract㊀Inordertoexploretheeffectsofdifferentnitrogenapplicationamountsongrowthandphysio ̄logicalindexesoffragrantriceatseedlingstageꎬtheexperimentwasconductedundersandcultureconditionswithfragrantjaponicaricevarietyDaohuaxiang2astestmaterial.FivenitrogentreatmentsweresetasN20(20mg/L)ꎬN30(30mg/L)ꎬN40(40mg/L)ꎬN50(50mg/L)andN60(60mg/L)ꎬandtheireffectsongrowthoffragrantriceseedlingsandactivitiesofkeyenzymesrelatedtonitrogenmetabolismandantioxidantenzymesandsolubleproteincontentinleaveswerestudied.TheZ ̄scorecomprehensiveevaluationwasalsocarriedoutbasedontheindicatorssignificantlyrelatedtonitrogenlevelandthemorphologicalindexes.There ̄sultsshowedthatwiththeincreaseofexogenousnitrogenconcentrationꎬtheactivitiesofnitratereductase(NR)ꎬnitritereductase(NIR)ꎬglutaminesynthetase(GS)ꎬglutamatedehydrogenase(GDH)andgluta ̄matesynthetase(GOGAT)andthesolubleproteincontentincreasedfirstlyandthendecreasedꎬandallofthemwerethehighestinN50treatment.Withtheincreaseofnitrogenconcentrationꎬtheactivityofsuperoxidedismutase(SOD)andperoxidedismutase(POD)showedatrendoffirstdecreasingandthenincreasingwiththelowestvalueinN40andN30treatmentsrespectively.Malondialdehyde(MDA)contentatlownitrogenlev ̄el(below30mg/L)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athighnitrogenlevels(above40mg/L).Thecompre ̄hensiveevaluationvalue(ðZi)ofN40ꎬN50andN60treatmentswerepositiveꎬandthatofN50treatmentwasthehighest(10.201).Ingeneralꎬ40~60mg/LnitrogencouldensurethenormalgrowthanddevelopmentofDaohuaxiang2seedlings.Butbeloworover50mg/Lnitrogeninhibitednitrogenmetabolism ̄relatedenzymesactivitiesꎬandbelow40mg/Lnitrogen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accumulationofMDA.Itconcludedthat50mg/Lnitrogenwasthemostbenefitto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Daohuaxiang2riceseedlings.Keywords㊀FragrantriceꎻNitrogenamountꎻGrowthanddevelopmentꎻNitrogenmetabolism ̄relatedkeyenzymesꎻAntioxidantindexesꎻSeedlingstage㊀㊀水稻(OryzasativaL.)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ꎬ其生产水平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ꎮ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ꎬ主流消费市场对于具有良好口感的稻米越来越关注ꎬ因此发展优质水稻成为提升水稻质量和效益转型的重要举措[1]ꎮ香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栽培稻ꎬ具有独特的香味和优良品质ꎮ市场上售价高㊁米质好的品牌米都掺有不同比例的香米ꎮ尽管香米的销售价格是常规优质米的两倍多ꎬ但仍然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ꎮ我国香稻品种众多ꎬ但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ꎬ北方地区的品种较少ꎬ并且传统香稻品种大多具有地域性强的特点ꎮ香味的形成不仅受遗传基因控制ꎬ还受栽培地的气候㊁土壤因素及栽培管理方式等的影响[3]ꎬ这使得南北方引种工作变得极为困难ꎬ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北方香稻品种的相关研究ꎮ黑龙江省五常市位于东北中部北纬40ʎ~45ʎ的世界黄金水稻带上ꎬ培育的香稻品种稻花香2号(五优稻4号)[4]米粒饱满㊁饭粒油亮㊁香味浓郁ꎬ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ꎬ更是享誉全国[5]ꎮ由于市场上稻花香2号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ꎬ导致生产上一味追求产量ꎬ过度施用氮肥ꎬ使得其香味近年来有所减弱ꎬ品质逐年下降[6-7]ꎬ销量也受到一定影响ꎮ因此ꎬ改善栽培方法㊁合理施用氮肥ꎬ对于提高黑龙江省香米的市场竞争力㊁保障公众的膳食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ꎮ氮肥的合理施用对香稻生产有重要意义ꎮ前人在水稻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上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ꎬ合理的氮肥运筹可以有效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ꎬ改善蛋白质组分ꎬ提高稻米品质[8-10]ꎮ有关不同氮素水平对水稻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已有相关研究[11]ꎬ但对于香稻的研究尚有不足ꎮ故而ꎬ本研究采用营养液砂培法探究氮浓度梯度下香稻苗期的生长发育情况ꎬ以期为香稻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供试香粳稻品种稻花香2号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提供ꎬ种衣剂为喜盾的精甲 咯 嘧菌ꎮ所用砂均过孔径为0.5cm的筛网后清水清洗ꎬ砂培盒为长㊁宽㊁高分别为22.5㊁18.5㊁7.5cm的白色塑料盒ꎮ营养液的配制参考肖德顺等[12]的方法并进行调整:将氮素形态改为1ʒ1的NH+4-NH4ClʒNO-3-NaNO3ꎬ其中Fe2+用Fe(EDTA-Na2)代替ꎬ加入Na2SiO3以调节和保持营养液中SiO2的浓度为120mg/kgꎮ试验时每隔两天补加一次营养液ꎮ此外ꎬ用1mg/L的双氰胺作为硝化抑制剂ꎬ营养液pH值调至5.5[13]ꎮ1.2㊀试验设计结合戴含等[14]的研究方法ꎬ并参考胡继杰等[15]研究中采用的国际水稻研究所营养液配方ꎬ97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郭宇坤ꎬ等: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氮素处理水平ꎬ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0㊁30㊁40㊁50㊁60mg/Lꎬ分别标记为N20㊁N30㊁N40㊁N50㊁N60ꎮ每处理重复3次ꎮ试验于2023年5月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温室大棚中进行ꎬ稻花香2号幼苗生长至三叶一心期前用清水培养ꎬ当80%的幼苗到达三叶一心期时开始进行不同浓度氮素处理ꎬ80%的水稻幼苗到达四叶一心期时结束处理ꎬ取样进行各项指标测定ꎮ1.3㊀测定项目及方法1.3.1㊀植株农艺性状和鲜重测定㊀从各处理的每个重复中分别随机选取2株生长至四叶一心期的幼苗ꎬ测量株高㊁茎基宽ꎬ并称量地上部鲜重ꎮ1.3.2㊀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㊀硝酸还原酶(NR)㊁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参考李佳男等[16]的方法测定ꎬ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参考熊淑萍等[17]的方法测定ꎬ谷氨酸脱氢酶(GDH)㊁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参考林振武等[18]的方法测定ꎮ1.3.3㊀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测定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采用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ꎬ酶活性以抑制NBT光化还原50%所需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ꎮ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ꎬ以470nm下每分钟OD值升高0.01为一个酶活单位ꎮ1.3.4㊀叶片丙二醛、游离蛋白含量测定㊀丙二醛(MDA)含量参考李合生[19]的方法测定ꎬ游离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ꎮ1.4㊀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SPSS2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ꎬ采用GraphpadPrism9.4.1软件作图ꎮ采用Z分综合评价法[20]分别计算与氮素代谢水平显著相关的指标及形态学指标的综合评价值ꎬ公式为Zi=(Xi-Xm)/Siꎬ其中Zi表示某氮素水平下i指标的综合评价值ꎬXi为该氮素水平下的i指标值ꎬXm为各氮素水平下i指标的平均值ꎬSi为各氮素水平i指标的标准差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稻花香2号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由表1可知ꎬ随着氮浓度增加ꎬ水稻幼苗的株高㊁茎基宽以及地上部鲜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ꎮ在N50处理下ꎬ水稻植株最高ꎬ为11.78cmꎬ较N20㊁N30㊁N40㊁N60处理分别提高26.94%㊁24.92%㊁11.66%㊁5.65%ꎬ差异显著ꎻ茎基宽最大ꎬ为0.40cmꎬ较N20㊁N30㊁N40㊁N60处理分别提高42.86%㊁48.15%㊁25.00%㊁2.56%ꎬ差异显著(除N60外)ꎻ地上部鲜重最大ꎬ为0.065gꎬ较N20㊁N30㊁N40㊁N60处理分别提高51.16%㊁47.73%㊁8.33%㊁10.17%ꎬ差异显著ꎮ表1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稻花香2号㊀㊀幼苗生长的影响处理株高/cm茎基宽/cm地上部鲜重/(g/株)N209.28ʃ0.03d0.28ʃ0.02c0.043ʃ0.013cN309.43ʃ0.07d0.27ʃ0.04c0.044ʃ0.015cN4010.55ʃ0.34c0.32ʃ0.01b0.060ʃ0.002bN5011.78ʃ0.06a0.40ʃ0.01a0.065ʃ0.023aN6011.15ʃ0.20b0.39ʃ0.02a0.059ʃ0.012b㊀㊀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2.2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稻花香2号幼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由表2可知ꎬ随着氮浓度增加ꎬ稻花香2号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NR)㊁亚硝酸还原酶(NIR)㊁谷氨酰胺合成酶(GS)㊁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ꎬ且均在N50处理下达到峰值ꎮN50处理下ꎬ叶片NR活性为47.95μg/(gFW h)ꎬ较N20㊁N30㊁N40处理分别提高50.88%㊁40.04%㊁27.39%ꎬN60处理较N50降低29.95%ꎬ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除N30和N60外)ꎮ幼苗叶片NIR活性在N50处理下为2.72U/gFWꎬ较N20㊁N30㊁N40处理分别提高36.68%㊁24.77%㊁12.86%ꎬN60处理下NIR活性较N50处理降低8.82%ꎬ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除N40和N60处理外)ꎮN50处理下ꎬGS活性为12.34μmol/(gFW h)ꎬ较N20㊁N30㊁N40处理分别提高101.96%㊁63.44%㊁46.21%ꎬN60处理较N50降低30.23%ꎬ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除N40和N60处理外)ꎮGDH活性在N50处理下为0.22U/mLꎬ较N20㊁N30㊁N40处理分别提高57.14%㊁37.50%㊁22.22%ꎬN60处理较N50降低13.64%ꎬ处理间差异显著(除N40和N60外)ꎮ0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GOGAT活性在N50处理下为57.17U/gFWꎬ较N20㊁N30㊁N40处理分别提高137.71%㊁46.14%㊁30.67%ꎬ随后下降ꎬN60处理较N50降低27.64%ꎬ各处理间差异显著ꎮ表2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稻花香2号幼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处理NR活性/[μg/(gFW h)]NIR活性/(U/gFW)GS活性/[μmol/(gFW h)]GDH活性/(U/mL)GOGAT活性/(U/gFW)N2031.78d1.99d6.11d0.14d24.05eN3034.24c2.18c7.55c0.16c39.12dN4037.64b2.41b8.44b0.18b43.75bN5047.95a2.72a12.34a0.22a57.17aN6033.59c2.48b8.61b0.19b41.37c2.3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稻花香2号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ꎬ随着氮素浓度增加ꎬ幼苗叶片中游离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ꎬN50处理下含量最高ꎬ为3.938mg/mLꎬ较N20㊁N30㊁N40处理分别提高31.90%㊁16.64%㊁6.71%ꎬ随后下降ꎬN60处理较N50降低14.63%ꎮ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图1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香稻幼苗叶片㊀㊀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2.4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稻花香2号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由图2可知ꎬ随着氮浓度增加ꎬ稻花香2号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ꎮSOD活性在N40处理下最低ꎬ为22.23U/gFWꎬ较N20㊁N30㊁N50㊁N60处理分别降低11.46%㊁6.15%㊁10.88%㊁13.74%ꎬ除N30处理外ꎬ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ꎻ在N60处理下最高ꎬ但与N20㊁N5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ꎮ幼苗叶片POD活性在N30处理下最低ꎬ为3892.21U/(gFW min)ꎬ较N20㊁N40㊁N50㊁N60处理分别降低16.77%㊁6.83%㊁11.43%㊁16.95%ꎬ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ꎻ在N60处理下达到最高ꎬ但与N2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ꎮN40㊁N50㊁N60处理下的幼苗叶片MDA含量显著低于N20㊁N30处理ꎻN30处理下含量最高ꎬ较N20处理提高3.75%ꎬ但差异不显著ꎬ较N40㊁N50㊁N60处理分别提高19.23%㊁26.17%㊁15.65%ꎬ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ꎻN50处理下含量最低ꎬ为2.19μmol/gFWꎬ较N20㊁N30处理分别降低17.77%㊁20.74%ꎬ差异达显著水平ꎬ与N40㊁N60处理相比分别降低5.50%㊁8.34%ꎬ差异不显著ꎮ2.5㊀不同氮浓度下香稻幼苗叶片氮代谢及抗氧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由表3可知ꎬNIR㊁GS㊁GDH和GOGAT活性与氮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ꎬ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㊁0.884㊁0.875和0.687ꎬ而NR活性与氮浓度相关不显著ꎮNIR和GS活性受氮浓度影响较大ꎬ其次是GDH和GOGATꎮ氮浓度与游离蛋白含量及SOD㊁POD活性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ꎬ但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ꎬ相关系数为-0.666ꎮ游离蛋白含量与NR㊁NIR㊁GS㊁GDH和GOGAT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ꎬ相关系数分别为0.924㊁0.761㊁0.752㊁0.774和0.933ꎬ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ꎬ相关系数为-0.676ꎮPOD活性和SOD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ꎬ相关系数为0.585ꎮMDA含量与NR活性呈显著负相关ꎬ相关系数为-0.632ꎬ与NIR㊁GS㊁GDH和GOGAT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ꎬ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㊁-0.796㊁-0.800㊁-0.775ꎮ18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郭宇坤ꎬ等: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图2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香稻幼苗叶片SOD、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表3㊀不同氮浓度处理下香稻幼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指标NR活性NIR活性GS活性GDH活性GOGAT活性氮浓度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NR活性1.000NIR活性0.686∗∗1.000GS活性0.664∗∗0.971∗∗1.000GDH活性0.709∗∗0.983∗∗0.962∗∗1.000GOGAT活性0.861∗∗0.868∗∗0.857∗∗0.885∗∗1.000氮浓度0.3930.884∗∗0.884∗∗0.875∗∗0.687∗∗1.000SOD活性-0.4630.0650.0560.094-0.1810.2141.000POD活性-0.3290.0610.0390.120-0.1250.1310.585∗1.000MDA含量-0.632∗-0.800∗∗-0.796∗∗-0.800∗∗-0.775∗∗-0.666∗∗0.219-0.1891.000可溶性蛋白含量0.924∗∗0.761∗∗0.752∗∗0.774∗∗0.933∗∗0.508-0.345-0.214-0.676∗∗1.000㊀㊀注:表中∗㊁∗∗分别表示在0.05㊁0.01水平上显著相关ꎮ2.6㊀不同氮浓度处理下香稻幼苗各指标的综合性评价为全面评估筛选适宜稻花香2号幼苗生长发育的氮素水平ꎬ对香稻幼苗形态学指标及与氮浓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生理指标进行Z分综合评价ꎬ将利于香稻幼苗生长发育和氮代谢的指标列为 高优 指标ꎬ将反映植物细胞受损程度的指标列为 低优 指标ꎮ结果如表4所示ꎬN40~N60处理组相关指标综合评价的总和(ðZi)为正值ꎮ其中ꎬN50处理的ðZi值最高ꎬ达10.201ꎻN60㊁N40处理较高ꎬ分别为3.181㊁1.641ꎮ表4㊀不同氮浓度处理下香稻幼苗各指标的Z分综合评价结果处理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值(Zi)株高茎基宽地上部鲜重NIR活性GS活性GDH活性GOGAT活性MDA含量ðZiN20-1.071-0.858-1.116-1.304-1.082-1.317-1.4400.826-9.015N30-0.932-1.023-1.016-0.633-0.459-0.536-0.1671.241-6.008N400.104-0.1980.5780.188-0.0740.2080.224-0.6101.641N501.2411.1221.0761.2821.6171.3621.359-1.14210.201N600.6580.9570.4780.468-0.0020.2830.023-0.3163.181㊀㊀注:ðZi为各处理组相关指标综合评价值的总和ꎮ3㊀讨论3.1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水稻幼苗氮代谢过程的影响通常情况下ꎬ氮代谢关键酶通过影响植株体内氨的同化和氨基酸的合成ꎬ进而调控植物代谢和发育的重要生理过程[21]ꎮNR可以将土壤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ꎬ是一种硝酸盐同化的限2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速酶ꎬ而NIR是一种氧化还原酶ꎬ在植物体中可以迅速降解亚硝酸盐ꎬ避免富集毒害植物细胞ꎬ同时NR和NIR均是硝酸根转换过程中一类重要的酶ꎮ本试验条件下ꎬ这两种酶活性随氮素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ꎬ这与宁书菊等[2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ꎮNR活性在N20~N50处理间呈上升趋势ꎬ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随着氮素水平上升ꎬNO-3的含量也随之上升ꎬ对NR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3]ꎬ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在较低氮浓度水平下ꎬNR的基因表达受到了正向诱导ꎬ促使大量合成NR[24]ꎻN60处理下表现为下降ꎬ可能与高氮条件下NR的基因表达量受到抑制[25]且同时NH+4含量上升导致对NR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有关[26]ꎮ尽管有相关研究[27]表明NR和NIR的活性受氮素类型影响较大ꎬ表现为NH+4抑制㊁NO-3促进ꎬ但是二者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尚不清楚ꎬ还有待进一步研究ꎮGS的主要作用为将铵态氮转化为谷氨酰胺(Gln)ꎻGDH可以有效防止氨积累对植物的毒害作用ꎬ同时可以催化NH+4直接与α-酮戊二酸(α-OG)反应生成谷氨酸(Glu)ꎻGOGAT可以催化谷氨酰胺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三者的活性均与氮素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ꎬ整体上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活性上升ꎮ这与前人[28-30]的研究结论相一致ꎬ即随着氮浓度上升ꎬNH+4浓度相应提高ꎬ其作为GS和GDH催化反应的底物ꎬ对两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ꎮGOGAT可以协助GS完成对NH+4的初级同化ꎬ在不同品种中活性存在较大差异[26ꎬ31]ꎬ本试验中表现出与GS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ꎬ均在N50处理下达到峰值ꎮN60处理下三种酶活性均出现下降ꎮ对于GDH而言ꎬ虽然高氮条件下NH+4含量较高ꎬ但是基因表达仍会受到抑制[32]ꎬ从而导致其活性下降ꎮ对于GS和GOGAT而言ꎬ两者活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随着氮浓度的不断升高ꎬ酶活性升高ꎬ酶促反应过程中释放的H+浓度升高ꎬ根据前人[33]的研究结论可知ꎬ过高的H+会对GS和GOGAT的循环产生抑制ꎻ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循环中的产物谷氨酰胺过量ꎬ对循环过程产生负反馈调节[34]ꎮ同时可以得出ꎬ在N20~N50范围内ꎬ随着氮素水平提高GOGAT活性不断升高ꎬ有效促进谷氨酸合成ꎮ谷氨酸是香稻主要香味物质2-AP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35]ꎬ但由于本试验未测定谷氨酸转化的相关指标ꎬ无法确定谷氨酸与2-AP的转化情况ꎬ故无法确定稻花香2号苗期氮素水平是否是影响其香味的因素之一ꎮ3.2㊀不同氮浓度处理对水稻幼苗抗氧化水平的影响逆境条件下ꎬ水稻在生物代谢过程中普遍会产生一些不稳定的㊁带有多余电子的㊁化学活性很高的基团成分(主要以超氧阴离子为主)ꎬ对其细胞产生毒害作用[36]ꎮSOD㊁POD是一类抗氧化酶ꎬ用于消除细胞中的自由基ꎬ对于二者活性的评价可以间接反映水稻受到逆境胁迫的情况ꎮSOD主要功能是通过消除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ꎬ抑制膜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及其产物丙二醛的积累ꎬ维持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37-38]ꎮ本试验中ꎬ幼苗叶片的POD㊁SOD活性均在低㊁高氮水平下呈现升高趋势ꎬ这与前人[39]的研究结论相符合ꎻMDA含量在低氮水平下高于高氮ꎬ这可能与稻花香2号苗期对氮的耐受性和需求性有关ꎮ3.3㊀不同氮浓度处理下水稻生理指标的Z分综合评价Z分综合评价法为对比不同氮素水平对稻花香2号幼苗影响程度提供了直观的方法ꎮ该方法是一种直线型无量纲化法[40]ꎬ可以将各指标的单位消除后进行运算ꎬ运算结果ðZi可以评价多个指标的综合性能ꎬ反映样本的总体情况ꎬ给出不同氮素水平对稻花香2号幼苗影响的实际情况比较结果ꎮ但该方法无法显示各指标对稻花香2号幼苗具体影响的比重ꎬ同时对指标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ꎮ故而将Z分综合评价法运用在农业生产问题上时应考虑到评价指标与评价对象的关联度ꎮ本试验中ꎬ氮素水平对稻花香2号幼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ꎬ在评价适合稻花香2号幼苗生长发育的氮素水平时无法通过单一的某几个指标进行判定ꎬ故选择Z分综合评价法对香稻幼苗形态指标及和氮素水平显著相关的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ꎬ得出N50处理的ðZi值最高ꎬ达10.201ꎬN60和N40处理的ðZi值较高ꎬ分别为3.181和1.641ꎮ38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郭宇坤ꎬ等: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4㊀结论综上所述ꎬ本试验条件下ꎬ稻花香2号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ꎬ进而促进其苗期的生长发育和氮素积累ꎮ40~60mg/L的氮素可以保证稻花香2号苗期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ꎬ尤其是50mg/L水平ꎬ低于或者高于50mg/L均会对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产生显著抑制ꎬ且低于40mg/L水平会显著增加其幼苗叶片的丙二醛积累ꎮ因此ꎬ50mg/L的氮有益于稻花香2号幼苗的正常生长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潘阳阳ꎬ周德贵ꎬ黄道强ꎬ等.香稻不同发育时期香味物质的变化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ꎬ2021ꎬ48(10):42-51. [2]㊀鞠栋ꎬ亓盛敏ꎬ任海斌ꎬ等.市售长粒香与稻花香大米品质差异分析[J].粮食与油脂ꎬ2022ꎬ35(6):45-49. [3]㊀杨硕.氮肥运筹及氮锌肥配施对粳型香稻2-AP含量与产量品质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ꎬ2023.[4]㊀李殿威.基于FT-NIR与HS-SPME-GC-MS对五常稻花香米掺假鉴别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ꎬ2023. [5]㊀于清涛ꎬ李赞ꎬ刘乃新.黑龙江省香稻米品种稻花香2号香味减弱的原因及对策[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ꎬ2016ꎬ17(10):2293-2296.[6]㊀段传玲ꎬ赵琳ꎬ张瑞英ꎬ等.黑龙江省稻花香品种品质现状分析[J].中国稻米ꎬ2016ꎬ22(1):39-42ꎬ47. [7]㊀刘梦红ꎬ王志君ꎬ李红宇ꎬ等.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寒地水稻产量㊁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作物杂志ꎬ2022(1):102-109.[8]㊀郭晓红ꎬ姜红芳ꎬ王鹤璎ꎬ等.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籽粒植酸㊁蛋白质和矿质元素的影响[J].核农学报ꎬ2020ꎬ34(7):1534-1542.[9]㊀兰宇辰ꎬ郭晓红ꎬ张佳柠ꎬ等.氮密互作对垦粳7号产量及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C]//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20.[10]姜红芳ꎬ兰宇辰ꎬ王鹤璎ꎬ等.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积累㊁转运及分配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ꎬ2020(5):45-55.[11]戴含.水培条件下供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及其养分含量分布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ꎬ2023. [12]肖德顺ꎬ徐春梅ꎬ王丹英ꎬ等.水培条件下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幼苗磷吸收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中国农业科学ꎬ2023ꎬ56(2):236-248.[13]宋娜ꎬ郭世伟ꎬ沈其荣.不同氮素形态及水分胁迫对水稻苗期水分吸收㊁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ꎬ2007(4):477-483.[14]戴含ꎬ王小卉ꎬ邓莹萍ꎬ等.不同氮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J].杂交水稻ꎬ2022ꎬ37(1):111-115. [15]胡继杰ꎬ钟楚ꎬ胡志华ꎬ等.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ꎬ2021ꎬ54(7):1525-1536.[16]李佳男ꎬ杨长琴ꎬ束红梅ꎬ等.小麦秸秆还田后茬棉田土壤NO-3-N和酚酸变化对棉苗根系生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ꎬ2023ꎬ31(6):868-876.[17]熊淑萍ꎬ丁绍强ꎬ郭建彪ꎬ等.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估算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ꎬ2021ꎬ55(5):821-829.[18]林振武ꎬ郑朝峰ꎬ吴少伯ꎬ等.硝酸还原酶活力与作物耐肥性的研究 Ⅱ.籼㊁粳稻对硝态氮的吸收和同化[J].作物学报ꎬ1986ꎬ12(1):9-14.[19]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0.[20]潘宝骏.五种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ꎬ1998(2):63-66.[21]王景娜ꎬ高玉红ꎬ张巧霞ꎬ等.氮肥运筹对旱地胡麻氮代谢及氮肥利用的调控效应[J/OL].中国油料作物学报ꎬ2023-07-28.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42.1429.s.20230727.1247.002.html.[22]宁书菊ꎬ陈晓飞ꎬ张国英ꎬ等.水稻生育后期剑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动力学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ꎬ2012ꎬ20(12):1606-1613.[23]AndrewsMꎬRavenJAꎬLeaPJ.Doplantsneednitrate?Themechanismsbywhichnitrogenformaffectsplants[J].AnnalsofAppliedBiologyꎬ2013ꎬ163(2):174-199.[24]ChampignyMLꎬFoyerC.NitrateactivationofcytosolicproteinkinasesdivertsphotosyntheticcarbonfromsucrosetoaminoAcidbiosynthesis:basisforanewconcept[J].PlantPhysiol.ꎬ1992ꎬ100(1):7-12.[25]LiaoLꎬDongTTꎬLiuXYꎬetal.Effectofnitrogensupplyonnitrogenmetabolisminthecitruscultivar Huangguogan [J].PLoSONEꎬ2019ꎬ14(3):e0213874.[26]白志刚ꎬ张均华ꎬ黄洁ꎬ等.氮肥运筹对水稻氮代谢及稻田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ꎬ2018ꎬ37(11):3440-3448.[27]杜永成ꎬ王玉波ꎬ范文婷ꎬ等.不同氮素水平对甜菜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ꎬ2012ꎬ18(3):717-723.[28]朱方旭ꎬ郭雪冬ꎬ同拉嘎ꎬ等.蘖穗氮肥追施比例对水稻灌浆成熟期Rubisco和GS同工型基因表达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ꎬ2017ꎬ23(2):324-332.[29]ZhongCꎬCaoXCꎬHuJJꎬetal.Nitrogenmetabolisminad ̄aptationofphotosynthesistowaterstressinricegrownunderdifferentnitrogenlevels[J].Front.PlantSci.ꎬ2017ꎬ8:1079. [30]王巧兰ꎬ吴礼树ꎬ赵竹青ꎬ等.氮水平对水稻植株氮素损失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ꎬ2010ꎬ16(1):14-19. [31]张迎颖ꎬ宋雪飞ꎬ徐佳兵ꎬ等.不同氮质量浓度对凤眼蓝生长和生理指标尤其是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4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资源与环境学报ꎬ2021ꎬ30(6):39-46.[32]张智猛ꎬ万书波ꎬ戴良香ꎬ等.施氮水平对不同花生品种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ꎬ2011ꎬ44(2):280-290.[33]汪建飞.营养液不同铵硝比对菠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机理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ꎬ2007:8-9.[34]张文杰ꎬ赵林ꎬ张婷ꎬ等.氮胁迫对草莓氮代谢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ꎬ2022ꎬ50(24):112-117. [35]魏晓东ꎬ张亚东ꎬ赵凌ꎬ等.稻米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水稻科学ꎬ2022ꎬ36(2):131-138.[36]杨林林ꎬ韩敏琦ꎬ高嘉ꎬ等.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家族鉴定及盐胁迫下响应锌钾的表达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ꎬ2023ꎬ55(8):11-20.[37]张衡锋ꎬ杨绮ꎬ韦庆翠ꎬ等.盐胁迫对10个品种紫薇的影响及其耐盐性综合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ꎬ2023ꎬ51(9):34-40.[38]王明月ꎬ陈明ꎬ唐雪东ꎬ等.外源一氧化氮对中度干旱胁迫下越橘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ꎬ2023ꎬ55(7):49-56.[39]FesterTꎬSchusterW.Potatomitochondrialmanganesesuper ̄oxidedismutaseisanRNA ̄bindingprotein[J].Biochem.Mol.Biol.Int.ꎬ1995ꎬ36(1):67-75.[40]李月ꎬ赵江丽ꎬ张笑莹ꎬ等.基于Z-score评价模型优化梨膏护色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ꎬ2022ꎬ43(23):210-217.58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郭宇坤ꎬ等: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B 3
4 5 0 . 1
1 5 . 0
8 5 . 5
4 . 9
9 4 3
2 7 . 0
6 6 1 . 7
穴 4株 ; B 2 8 x 3寸 , 每穴 4株 ; B 3 8 x 4寸 , 每穴 4株。采用 大区对 比, 每一小区栽插 1 6 行, 行长 2 3 . 5 米。 1 . 4 气象条件分析 根据当地气象站提供的资料 , 八五九农场 2 0 1 2 年有效 积温 2 7 8 4 . 5  ̄ C,无霜期 1 5 6天 , 2 0 1 2年 4月 1 O播种 , 5月 1 9日移栽 , 5月上旬降雨 比较大后期并没有 出现特殊 天气 , 水稻病害发生较轻 。 7月份雨水较大湿度较 高, 是水稻稻瘟 病 的高发时间。八月份 比较平稳 , 九月有一次大风出现 , 对 水稻危害较大 , 出现局部面积 的倒伏 。6 — 7月份气温较高 , 龙粳 3 1 出现部分减叶现象 。
增加趋势大。
2 . 3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表 2可知 ,适量的氮肥能提高产量因素构成 中的有效 穗数和每穗实粒数 。插秧规格对水稻平方米穗数和结实率 影响较大 , 插秧密度越大结实率越小 。 从施氮水平单 因子来 看 ,随着氮肥施用 量的增加 ,水稻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 在 1 6 k g / 亩时 ,产量出现最高 ;从种植密度单一水平上看 , 在 A1 f 氮肥 1 2 k g ) 、 A 2 ( 氮肥 1 4 k g ) 和A 3 ( 氮肥 1 6 k g 1 因素水 平 下, B 1 ( 9 x 3寸 ) 产量表现最高。表明在较 高施 氮肥水平 时, 适 当降低密度有利于增加产量 。

分蘖是水稻 的一个 重要特性 ,水稻有效穗数构成 中一 般分蘖穗 占 9 0 %以上 。各处理分蘖率最高的是 A 2 B 3 . 单株 分蘖率为 5 1 0 %。图 4 一 图6 可 以看 出, 在 6月 5日以后 , 分 蘖迅速增加 ,在氮肥 1 4 k g / 亩和氮肥 1 6 k g / 亩都 以 8 x 4分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10,34(5):340-343Journal of Shen y an g A g ricultural Universit y,2003-10,34(5):340-343氮素不同用量对水稻叶片气孔密度及有关生理性状的影响李海波1,李全英2,陈温福1,孟雷1(1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辽宁沈阳110161;2辽宁省稻作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01)摘要:以丰锦、辽粳5号、IR36、水源287为试材,设置高肥和低肥两个处理,研究了包括气孔密度在内的一些生理性状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高肥处理各品种叶片的各部位气孔密度均减少,平均气孔密度明显低于低肥处理,其原因与高肥条件下剑叶面积的显著增加有关。

与低肥处理相比,高肥处理各品种叶绿素含量较高,净光合速率较大,蒸腾速率较小,气孔扩散阻力较小。

气孔密度与蒸腾速率、气孔扩散导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水稻;气孔密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中图分类号:S51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00(2003)05-0340-04E ffect of Different Nitro g en T reatments on Stom atal Densit y and Other Ph y siolo g ical Ch aracters in Rice LeavesLI Hai-bo1,et al.(1Rice Resear ch Laborator y,Shen y an g A g ricultur e Univ er sit y,Shen y an g110161,China)Abstract:W ith four rice varieties,F en g j in,Liao j in g5,IR36and Shui y uan287as m ateridls,stom atal densit y and other p h y siolo g ical characters of fla g leaf w ere studied under tw o nitro g en fertilizer treatm ents.T 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om atal densit y of all the varieties descended under hi g h-N treatm ent,and all w ere low er than those under low-N treatm ent.T hese su gg ested that the reason of this p henom ena had a close relationshi p w ith the si g nificant increase of leaf area of fla g leaves.C om p arative w ith low-N treat2 m ent,the chloro p h y ll concentrations and net p hotos y nthetic rates of fla g leaves under hi g h-N treatm ent w ere hi g her,but the trans p i2 ration rates and stom atal conductances w ere low er.T he stom atal densities had p ositive correlations w ith trans p iration rates and stom atal conductance,but had ne g ative correlations w ith net p hotos y nthetic rates of fla g leaves.K e y w ords:rice;stom atal densit y;net p hotos y nthetic rate;trans p iration rate气孔是水稻叶片上的重要器官,通过它的开张和关闭运动,使水稻不仅能控制它自身的水分状况,同时还与光合作用有关。

叶片气孔是作物生理的重要研究对象,同时随着超高产育种理论的不断发展,叶片的质量性状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而气孔作为叶片的重要器官必然被纳入到超高产育种理论的研究中来[2,3,5]。

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形成需要量最多的营养成分,对水稻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试验拟从施氮量与水稻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光合速率等一系列生理指标与气孔解剖性状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气孔性状的调控作用,以期为组配最佳叶片性状组合,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及处理本试验于2000年在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进行,试材选用两个粳稻品种丰锦和辽粳5号,两个籼稻品种IR36和水源287。

4月中旬播种,营养土保温旱育苗,5月下旬移栽,盆栽试验选用高26cm,口径26cm的塑料桶,每桶装土14k g(旱田土∶农家肥=3∶1),不施基肥。

每桶种植3穴,每穴1株壮秧,设高肥、低肥两个肥力处理,3次重复。

稻苗返青后每桶施磷酸二铵1g,追肥期高肥处理施磷酸二铵4.5g/桶,低肥处理施磷酸二铵2.7g/桶。

1.2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测定在水稻齐穗期晴朗无云的天气条件下,在上午9~11时用C L—301PS光合作用测定仪分别测定高肥、低肥处理各品种主茎剑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收稿日期:2003-08-16基金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李海波(1979-),女,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水稻超高产生理研究。

62362473373054353869967212.813.84.77.926.5627.6932.5527.3833.7732.9340.9239.5927.1518.9225.7144.59第5期李海波等:氮素不同用量对水稻叶片气孔密度及有关生理性状的影响・341・1.3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在测完上述指标之后,每桶随机选取3片剑叶,用CI -203激光叶面积仪测量各品种剑叶面积,然后烘干至恒重,计算比叶重。

每桶随机选取3片剑叶,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浸提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1.4气孔密度和大小的测定待测完净光合速率之后,将每个处理的主茎剑叶剪下,将每片剑叶等分10份,再将同一处理相同部位的剑叶片段混合放在一起,用改良刮制法[6]对试材进行处理,并制成永久切片。

在160倍显微镜下观测0.253mm 2内气孔数,每个切片选15个视野,求平均值作为该叶段气孔密度。

2结果与分析2.1氮素水平对剑叶气孔密度和叶面积的影响由表1可见,由于氮肥施用量的不同,各参试品种气孔密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的趋势是高氮肥处理的气孔密度较小,低氮肥处理的气孔密度较大,4个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高氮肥处理的4个品种气孔密度较低氮肥处理平均下降了9.83%,其中辽粳5号下降率最大,达到13.8%。

表1不同肥力处理下的各品种剑叶气孔密度和叶面积测定结果T able 1Stom atal densit y and leaf area of fla g leaf of different N fertilizer treatments品种气孔密度Stom atal densit y 密度下降率叶面积Leaf area 叶面积增长率Variet y (N o ・mm -2)Rate of densit y decrease (cm 2)Rate of leaf area increase低肥L -N 高肥H -N (%)低肥L -N 高肥H -N(%)丰锦Fen gj in 辽粳5号Liao j in g 5IR36水源287Shui y uan 287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氮素水平下籼型品种IR36和水源287的剑叶气孔密度明显高于粳型品种丰锦和辽粳5号,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从表1还可以看到,粳稻丰锦和辽粳5号高氮肥处理较低氮肥处理气孔密度平均下降了13.31%,而籼稻IR36和水源287气孔密度平均下降率为6.29%,说明氮肥用量对粳稻剑叶气孔密度的影响较籼稻更为显著。

高氮肥处理各品种剑叶面积明显高于低氮肥处理,4个品种平均增加率为29.09%,其中水源287增加率高达44.59%。

由此可见,多施氮肥对剑叶面积的发育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扩大了个体的光合面积。

在叶片面积增加的同时,气孔密度明显下降,说明气孔密度的变化与叶面积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籼稻剑叶面积平均增加率为35.15%,而粳稻叶面积平均增长率为23.04%,说明氮肥用量对籼稻叶片的发育的作用更为显著。

图1丰锦剑叶气孔密度图2辽粳5号剑叶气孔密度Fi g ure 1Stom atal densit y of fla g leaf of Fen gj in Fi g ure 2Stom atal densit y of fla g leaf of Liao j in g 5图3IR36剑叶气孔密度图4水源287剑叶气孔密度Fi g ure 3Stom atal densit y of fla g leaf of IR36Fi g ure 4Stom atal densit y of fla g leaf of Shui y uan287由图1~图4同样可以看出,高氮肥处理后各品种气孔密度低于低氮肥处理,而且气孔密度在叶片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明显的起伏,但同一品种的起伏规律大体相同。

4个品种剑叶基部和尖部的气孔密度均小于中部(3/10~7/10)。

粳稻品种气孔分布在整片叶上的起伏幅度要小于籼稻品种,即气孔分布较籼稻品种更均一。

与粳稻品种相比,高肥处理对籼稻品种叶片中部气孔密度的影响较为显著,总体看对籼稻的影响小于粳稻。

2.2氮肥水平对净光合速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高氮肥处理各品种剑叶净光合速率均高于低氮肥处理。

籼稻品种水源287的增幅最大,高氮肥处理使得IR36和水源287的净光合速率非常接近。

粳稻品种中,高氮肥处理丰锦的净光合速率增幅最大,且丰锦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辽粳5号,说明丰锦较辽粳5号对氮素反应更敏感。

表2不同肥力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T able 2N et p hotos y nthetic rate ,chloro p h y ll concentration ,s p ecific leaf w ei g ht品种净光合速率Net p hotos y nthetic rate 叶绿素含量Chloro p h y ll concentration 比叶重S p ecific leaf w ei g htVariet y (U m ol ・mm -2)(m g ・dm -2)(m g ・cm -2)高肥H -N 低肥L -N 高肥H -N 低肥L -N 高肥H -N 低肥L -N丰锦Fen gj in辽粳5Liao j in g 5IR36水源287Shui y uan g 287由表2可看出,高氮肥处理使4个品种剑叶叶绿素含量均增加,籼稻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普遍高于粳稻品种,本试验中高氮肥处理比叶重有低于低氮肥处理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氮肥施用量多,促进叶片伸长变宽,使叶片变得薄大,但是高氮肥处理比叶重与低氮肥处理比叶重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