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可见光成像的水稻叶片氮素状况诊断

合集下载

《江苏水利》2019年全年目录

《江苏水利》2019年全年目录

《江苏水利》2019年全年B录全面推动江苏水利高质量发展/陈杰4-1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开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张劲松S1T 工程建设补短板创新发展强监管推动全省水利建设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朱海生S1-5深化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叶健S1-11把握总基调打好攻坚战扎实做好全省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郑在洲S1-15找准定位砥砺奋进再创河湖管理保护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韩全林S1-21补齐水利短板助力行业监管全力做好新形势下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周萍S1-26苏州系统治水的实践与启示/贡瑞金S2-1治河治海同频共振共绘高质发展生态底色/宋波S2-8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刘方方汪世环张孝志等S2-10基于水环境容量分析的断面达标控制研究/展永兴吴心艺1-1浅析梁垛河护岸工程设计方案比选/徐静苏凯苏叶平1-7土工垫加筋生态护坡草皮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徐毅赵钢陈佳等2-21有限元超载法在拱坝整体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于建忠孙斌斌孙登峰等2-28京杭运河边滩取水口工程水流特性研究/程博曹洋邵雨辰等2-32新沂河远期工程规模与骆马湖蓄滞洪区关系的研究/赵一啥张晓松张海等2-37河道划界中快速获取界桩点位略图的方法研究/张宁宁李磊顾利红等3-69广洋湖、兰亭荡退坏还湖实施方案效果浅析/周杨刘锦霞陆红芳等4-23袋装砂结合抛石结构在江苏省某穿海堤水闸临海侧围堰中的应用/孙承坪周路宝邵杰4-27胶结砂石料应变预测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杨海军季厅4-33瓜洲泵站交汇区域水流特性分析/苏叶平张孟颖王铁力等5-1天然边滩游泳场整治工程泥沙冲淤特性研究/邵雨辰冯佳佳陈丹等5-5奔牛水利枢纽立交地涵设计方案比选研究/王桂智杨庆庆武蒙等5-9 Civil3D在退好还湖设计项目中的应用/刘锦霞张超邵林等5-12平原水网地区湖泊群退坏还湖规划研究及退后效益分析/王轶虹王冬梅钱钧等5-16江苏省淮河行蓄洪区及三滩居民迁建规划研究/陈鸥杨树梅徐永波等6-19大型立式轴流泵泵站金属结构设计与研究/管义兵王振红施巍巍6-24浅议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在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作用/何孝光陈立东S1-47句容市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探究/刘朗丁昕方雷S1-51扬州市槐泗河“一河一策”行动计划研究/高嵩王阳盛冰等S1-54穿河地铁与河道堤防相互作用影响分析/陈晓静付东王8-37补料长度对井筒式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施伟冯旭松8-42深基坑开挖中地基加固条件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影响的数值分析/赵津磊周亚军陈懿等10-47扬州市安墩闸站S形轴伸泵装置选择及应用/张松黄佳卫罗秀娜等10-52扬州市中心城区河网闸泵联合调度优化研究与应用/钱睿智陈静李章林等12-18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修订思路与实践/欧建锋杨根林12-23工程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扬州长江堤防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张松张新喜钱军1-12江苏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监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要点分析/周捷张全龙金建宏1-18行洪断面补偿疏浚设计方案分析/陆凤谭志国李铭华等1-22基于围堰施工导流系统风险率不确定性分析/张亚龙3-47 GCL复合垂直柔性防渗墙在垃圾填埋场应用及施工工艺探讨/芦业磊姚达王金鹏3-52基于改进AHP的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对沿线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评价研究/徐蛟张春业梁庆华等4-48微劈裂多层面真空预压技术在淮河入海水道北堤的应用研究/姚达李辉张礼强等4-53南水北调刘老涧二站反向发电实践/徐斌徐文奕殷允涛4-59宿迁市黄河故道后续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初探/葛亮6-50开挖边坡动态计算分析及工程应用/陈先全6-54浅析泵站流道层混凝土施工防裂措施/丁志勇王丽俊吴利明6-58徐州刘山北泵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控防裂应用研究/杨翠萍孟广清石方建等7-49密排管桩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姜圣军汤小建翁泽炎等7-54大型立式轴流泵进水流道两点压差式测流法研究/朱晓明张东培周斌等10-23基于多波束条带测深技术的沉箱式水下抛石工艺抛投效果研究/赵钢陆月王茂枚等10-29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试验研究/张军戚绪明10-34阜宁县渠南灌区引水口门输水流量率定浅析/陈刚余乃旺黄宏家等10-38缺资料条件下赵村水库入库洪水集合预报研究/孙建伟王加虎祝银10-43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水力设计标准化可行性研究/刘军施伟陆林广等11-1江苏海堤工程建设的调查和思考/陈长奇赵一啥11-9大型泵站水泵安装高程的计算方法刍议/问泽杭李太民吴海军11-13泰州引江河第二期工程创建优质工程策划与实践/马志华刘建龙11一18宿迁市平原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适宜布置形式及规模/徐烈辉房凯黄秋歌等11-21基于遗传算法防渗渠优化设计及全自动现浇成型技术应用/侯丽赵亲国张天琦12-66“PPP+代建制”模式在江阴市绮山应急备用水源地工程中的实践/庄钧惠张志伟陈雁翔12-69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黄仲熙崔宇S2-25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市场化运维项目管理方法探讨/吴春龙周静何京波S2-28太平庄闸管理所省级水管单位达标创建的实践与讨论/沈志新嵇耀井广波等S2-32宿城段黄河故道干河治理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实践/陈敏仝道斌崔德标S2-35BIM技术在陆运河船闸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顾永明孙建东周强1-26大型立式泵站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赵林章唐魏李频1-32基于GIS的玛纳斯河灌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王玖丽谈晓珊高军等1-37南京市城市污水处理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沈恬马智宸金勇军等2-42通州区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初探/耿卫明2-47扶壁挡土墙数字模型参数化设计研究/左威龙吕大为2-52城市排水^=网GIS系统的建模研究与应用/翟林鹏李彬2-56基于智能手机可见光成像的水稻叶片氮素状况诊断/刘文豪徐俊增陆韬等4-37盐城市大丰区灌溉坏区信息化研究/朱涛周建华张军4-42水利划界建库与质量检查方法研究/赵朝贺狄津津赵立科等6-28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研究/李成时训利6-32河湖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徐明许静波廖磊7-39江苏水利网络舆情年度数据分析及思考/吴卿凤姚吟月孙文旳等7-44河道低盐度自动监测系统综述及其设计应用/贲婷华林仪凌小佳等8-4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利工程智能巡检系统/孙勇毛思蒋涛等8-51平原地区水利工程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的研究/王海俊吝江峰张超8-57宿城区船行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研究/莫帅房凯刘军10-55大中型灌区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张颖丽刘元英姜海10-6!大型水利枢纽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技术研究与实践/薛井俊袁志波11-51水利地理信息图形标示规范编制探讨/曹帅司存友陈塔等11-55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移动巡检系统研究与应用/肖璐缪树杰刘媛媛11-59 BIM技术在船闸项目中的运用/张立明凌建12-36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监测数据处理及资料整编/张泉荣谢运山王萍等12-40城市河道污泥处置关于污泥制陶粒性能研究/颜建裴启梦1—43水体生态治理在白家浜河道中的应用/王健1-48有机碳对氨氧化细菌及氨氧化古菌的影响/胡燕许轶菁1-52长荡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郭刘超韩庚宝邓俊辰等2-1宜兴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回用前景分析/许军良车文博仲晓林等2-6金山湖水体重金属污染物现状调查及其评价/周晓红文淳子刘丹等3-21南京市梅龙湖汇水区入湖污染负荷估算及对策研究/何湖滨3-30连云港市4座水源水库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彭晓丽3-36河道疏浚底泥农用对土壤及水稻生长的影响/钱建锋3-40浅谈丰县城区护城河的治理/张少波3-44南京地区5个入江河道口河岸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王欢利刘兴剑严灵君等5-19随机森林与模糊识别耦合方法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王亦斌孙涛陈<5-25南京市管网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衔接关系研究/符锐胡德云管桂玲5-30城市中心河黑臭成因诊断及多维治理思路探讨/朱丽丽王超刘美玲5-34推进常州“畅流活水”建设的思考/秦文秋S1-31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措施与成效/谢洪兴潘张宇S1-34长江江苏段生态整治和能力提升的思考/陶晓东S1-37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南京江北新区滁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应用/徐桂华S1-40盐城市区水环境整治探析/朱月晶王海波S1-44改善东太湖水环境的水工程措施研究/殷鹏张建华华萍7-1轻型两栖式多功能工作机在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维护中的应用/宋力沈静7-5苏州古城各功能区路面降雨径流分析/王旭婷吴玮李淮7-9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探讨/纵瑞城7-15南方低层住宅楼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戴晓饪陈平沈德林8-21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某护坡稳定性分析/王海鹏张举华杨建贵等8-26太湖犊山水利枢纽生态调水成本测算/王苏沈挺洪国喜等8-31苏南运河镇江段水质现状及对策研究/孙峰刘朗张振9-1改进RAGA-PPC模型在河湖水质评价及应急监测中的应用/龚慧姚敏王丽等9-5宿迁市水体嗅味问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姚俊琪房凯冯骞等9-9长江扬州段污水处理厂退水影响预测/吴小伟赵林林谈立等9-14城镇黑臭河道评价与整治研究/赵海娟王军9-18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殷鹏张建华孔繁墙9-23突发水污染事件对长江澄通段水源地影响/杨柳俊丁宏伟张云等10-1赣榆区莒城湖应急水源论证研究/王德维张超谢瑞敏等10-9 MBBR在饮用水预处理中的中试应用研究/宋日晨曹勋冯小卫等10-14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通榆河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价研究/刘飞凌洪军路广宽10-18水体中放线菌的抑藻效果及抑藻机理/陈旭清张建华武啥琪等11-26基于PPS型固化剂的砂土岸坡表层土抗冲刷性能研究/邵勇刘瑾王颖等11-32白马湖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吴苏舒华学坤范博文等12-1盐城市浅层地下水(10m以浅)矿化度分布及演变规律分析/黄广勇12-8白马湖西北部湖区表层沉积物氮、磷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李强韩成银戴小琳等12-11城区小微水体治理的实践与思考/刘祺方芳余凯等S2-15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实施引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戴浩S2-18洪泽湖退土于(围)还湖规划研究/魏文强胡继刚王春霞S2-21大型泵站群实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探讨/问泽杭吴海军1-56泵站水冷系统漏液报警器设计/祁德丽吕鸿燕陈武1-60基于静磁栅绝对编码技术的激光水位计在严竦港水利枢纽的应用/吴钢张继来1-63紫琅湖湖底地形优化设计/林敏严饪陆婷婷1-67卷扬式启闭机闸门飞车处置措施探讨/肖强万泉俞嚴等2-59刘老涧泵站水力机械改造设计/王业宇祁德丽吉庆伟2-63浅谈省属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中混凝土工程的外观控制/王予匀2-67做好水利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王晔逮毅瑾张古军等3-56长江堤防防渗处理方案优选/陈娟马素俊潘盼3-61江苏省水利"一张图"技术架构与标准解析/曹帅司存友丁玉鹏等3-65 PPP模式下连云港市河湖治理与发展路径研究/潘志富4-63浅谈大中型泵站主机泵大修要点/华弊胡世军倪鸣峰4-66江阴防汛防台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徐军伟4-70冲沙洞工作闸门静力及地震时程分析/李云龙顾晓峰胡友安5-54基于MIKE21模型的滁河切滩工程防洪效益研究/陈璇管桂玲杨博等5—59河岸土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张莉萍邱德俊许宝田5-64平面钢闸门漏水问题研究/赵文军王业宇祁德丽等5-68基于老大运河清淤工程实践浅谈精细化监管/韩红波李文学6-63泵站单机组变角运行优化方法对比研究/盛詰6-67浅淡长江常熟段堤防白蚁危害的防治/顾礼清S1-76常州市区泵站联合调水运行情况调研分析/殷奇红王强王敏等S1-78江苏省省级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标准化体系研究/韦建斌王伟华庆莉等7-58里运河东堤险工险段调查分析/戴永琪刘爱军代菊等7-64大型立式轴流泵变频反向发电压力脉动特性分析/李太民王业宇吉庆伟等7-69河长制下江苏省实施河湖流域化管理的改革建议/黄贤金钟太洋陈昌仁8-63适应水位变化恒张紧拦船设施研究与应用/周和平周建方夏炎8-66浅谈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建设监理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周捷张金龙金建宏等8-69防汛物资仓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析/骆勇陈小田李学虎10-65水闸基于检修闸门系统的事故闸门研究与应用/周和平徐铭周建方10-69水闸底板测压管水位“异常”变化影响因素研究/张友明11-62从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看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刘伟孙炳香周驰誉11-67冷凝除湿技术在新沟河水利枢纽的应用/曹海桦张瑾卞正海等11-69皂河站液压减载装置改造探析/吴良宇蔡志刚徐川江等12-44新型装配式快速堵口装置堵口效果足尺试验研究/马晓忠洪娟谢朝勇等12-47三河船闸工程安全问题及拆建改造必要性分析/孙松刘洪林汤井婷等12-51静力水准系统在水工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侯煜廖月12-55二堡船闸浮箱式叠梁检修钢闸门的设计制作/严励12-59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在基层水管单位的应用实践/徐铭陈凯施翔等12-63完善水利工程保险制度的探讨/杨M朱相丞谭志国S2-38河湖与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的实践与思路/张洪蒋春燕S2-4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的管理初探/朱栅橋唐蒙沈阳S2-45关于规范防汛物资仓库灭火器配置的几点思考/骆勇陈小田李学虎S2-48江宁区法治水利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董静杨瑶S2-51 DB-m型抗腐蚀复合材料(Doublex)作为混凝土添加剂在沿海挡潮闸工程中的应用/梁广雪梁广会陈逸飞S2-54基层水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严静慧S2-58江苏省太湖流域梅雨与台风遭遇规律研究/陈柏丽陈少颖胡庆芳等2-11两种遥测雨量器降水观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黄炜王聪聪王勇成2-15洪泽湖和骆马湖径流丰枯组合特性分析/高菲刘宏伟朱建英等3-1基于组合预测法的城市需水预测/管桂玲卢发周果利娟等3-6淮河中上游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分析/冯怡张敏王晶等3-9大丰区地表水资源研究/王海波薛亮宗长荣等3-17南京市水资源承载状态分析/杨光董增川周毅等4-5冷热电三联产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研究/杨翠翠潘光毓陈小菊4-9基于模型试验的导流墩对闸站合建工程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研究/张从从韦爱群李金宝等4-13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研究/高颖会戴勇郑天柱等4-18太湖流域城镇化小区产汇流模型研究/胡尊乐华晨王聪聪等5-37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与配置研究新探/曾春芬马劲松杨树滩等5-43庆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评价及风险分析/万正成5-47宜兴市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研究/许军良李晓贝仲晓林等5-50桥群叠加阻水效应对河道过流能力影响研究/吴时强郭宁吴修锋等6-1超声波时差法测验技术在东台市堤东灌区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周晓强任华王书亮6-7基于SWMM模型的平原区城市排涝水文计算/王强6-12连云港市莒城湖应急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方案研究/王桂林陶淑芸S1-69省水文基本站达标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思考/陈晶晶王聪聪张雪等S1-73电力抽水站受潮汐影响时的流量计算方法与精度控制/孙正兰王玉芳7-18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胡德云詹树新7-24城镇化进程中太湖流域降水演变规律研究/崔婷婷王银堂胡庆芳等8-1沙河水库水文站两种浮子式自动蒸发仪运行分析/胡尊乐黄炜唐大伟等8-7太湖地区2015年主汛期雨情展望及后期对比分析/秦建国8-14句容河警戒水位代表站设置问题研究/闻余华白丹孙晓凡9-26绕流管法流量测量在卧式轴流泵中的应用/孙勇严登丰薛海朋等9-31东台市沿海区域近年来降雨变化趋势探析/王向辉9-37 2017年里下河地区秋汛雨水情及排涝分析/余乃旺杭庆丰查红等9-41基于MIKE模型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风险预测评估/詹树新胡德云9-46基于R/S和M_K分析的高良涧闸年径流量变化趋势研究/黄璐王鼎朱文彪等11-38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测流垂线精简分析/唐伟霄程虎成申迪等11-41在线数字化水面蒸发观测系统及其应用/孔令启陆建伟王军11-46常州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实践与思考/秦文秋S2—61长江扬中河段指南村窝崩原因分析/罗龙洪苏长城应强等S2-65江阴市全力提升长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的实践/梅琳娜周顺周海等S2-70浅谈取水许可证注销后的管理/徐刘诚蒋本虎李恺S2-74宁镇扬丘陵区水稻高效节水技术体系探讨/陈文猛钱钧袁园等2-70大丰经济开发区河道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刘锦平6-36不同灌溉方式对柳枝稷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珊丹陈杨荣浩等6-41浅析如皋市农村小型泵站现状与应对措施/肖海涛何凤平刘歆6-46高邮市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张有松周克志胡阳等S1-58农村基层水利服务站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张强S1-62张家港市金港镇小农水设施管护工作实例剖析/单文华徐春峰S1-65水肥一体化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窦超银袁尧王洁等7-30南方稻作区农业节水经济效益研究/王洁高见张健等7-35基于一体化智能阀门控制器的农业节水管道灌溉系统研究/刘海明孟佳阳翟林鹏9-60江苏省洪金灌区分级量水方案探讨/薛鹏飞周璐刘建刚9-64灌南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汤井婷赵凯孙松9-69宿迁地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适宜性评价/龚懿媾周錄黄秋歌等12-26基于HYDRUS模型灌区最优灌溉管理方案及作物光合产量品质验证/李明秋路成12-31淮安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潘光杰刘连建卫爱玲等S1-81泰州引江河工程文化基地的实践与探索/刘军S1-85提升水利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几点思考/程瀛华智睿9-51江阴市全面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缪俊周顺陆纪友等9-56基于产权理论剖析大运河遗产资源的保护——以苏北段为例/宋力沈建军S2-77。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引黄灌区水稻叶片全氮含量估测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引黄灌区水稻叶片全氮含量估测

摘 要 :实时监测水稻氮 素状况对于评估水稻 长势及精准 田间管理意义重大 。为确 定宁夏 引黄 灌区水稻叶片全氮含量的 最优 高光谱估测方法 ,该文 依托不 同氮素水平水 稻试验 ,基于成像高光谱数据和无人机 高光 谱影 像,综合运 用统计分析
及遥 感参数成图技术 ,对 比分析光谱指数与偏最 小二乘回归方法预测水稻叶片全氮含量 的精确度和 稳健 性。结果表明, 以组 合波 段 7 3 8和 5 2 2 n l T l 光谱反射 率的一阶导数构成 的比值光谱指数 ( r a t i o s p e c t r a l i n d e x ,R S I )构建的线性模型为水
业生产 的迫 切需要。
物 遥感监测研究领域的重点 内容[ 3 】 。作物发育过程 中,氮 素营养水 平的变化会 引起 叶片颜 色、叶绿素水平 、水分 含 量等变化 ,进而 引起 冠层光谱 的变 化 ,这是高 光谱遥 感 进行氮 素估测 的理 论基础 。 目前, 已有学者借 助遥 感 手 段对水稻 氮素状况进行 了估 测【 4 】 。田永超 等[ 6 】 指出窄 波 段绿光、 红边 比值指数 0 5 8 。 和 7 8 o 可被用于水 稻群体 叶层全氮 含量的监测 。Y i 7 J 基 于叶片尺度光谱 反 射率运 用人工神经 网络 和主成分 分析方法估测 了水稻 叶片氮素含 量 ,并指 出人工神经 网络结果寻优 的过程复 杂 ,而且耗时 。Xu e 等[ 8 ] 指出比值光谱 指数 R 8 I d R 5 6 0 与水 稻 叶片氮积 累量具有很好 的线性关 系,且不受施肥 和生 育期的影响 。S t r o p p i a n a等[ 】 研 究表 明利用 5 o 3 和 4 8 3 组
稻 叶片全氮含量的最优估测模型 ( 检验 R 为0 . 6 7 3 ,均方根误差为 O . 3 2 9 ,相 对分析误差为 2 . 0 2 ) ;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反 演 的水稻叶片全氮含量 分布范 围 ( 1 . 2 8 % ̄2 . 5 6 %)与地面实 际情况较相符 ( 1 . 3 4 % ̄2 . 4 9 %) 。研究结果可为 区域 尺度水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和籽粒氮素含量检测研究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和籽粒氮素含量检测研究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和籽粒氮素含量检测研究张浩;姚旭国;张小斌;祝利莉;叶少挺;郑可锋;胡为群【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年(卷),期】2008(22)5【摘要】先利用常规技术分析了水稻的叶片叶绿素和籽粒氮素含量.然后用包含绿(G)、红(R)和近红外(NIR)三波段通道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成像技术对水稻叶片和籽粒进行了无损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水稻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分别与G、NIR 通道图像灰度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叶绿素(a+b)含量则与上述两通道图像灰度呈显著线性相关;而且,水稻籽粒氮素含量与G、NIR通道、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由此建立了水稻叶片叶绿索和籽粒氮素含量的多光谱图像顶测模型,并分别用21个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其中线性显著相关的7个模型的相对误差RE(%)介于9.36%~15.7%,实现了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和籽粒氮素含量的快速、准确、非破坏性检测.【总页数】4页(P555-558)【作者】张浩;姚旭国;张小斌;祝利莉;叶少挺;郑可锋;胡为群【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7;S511【相关文献】1.基于叶片及冠层叶绿素参数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研究 [J], 宋晓宇;王纪华;杨贵军;崔贝;常红2.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siPLS-GA-PLS的水稻叶片氮素含量预测研究 [J], 林芬芳;陈祝炉;王珂;邓劲松;许红卫3.基于高光谱的寒地水稻叶片氮素含量预测 [J], 王树文;赵越;王丽凤;王润涛;宋玉柱;张长利;苏中滨4.利用高光谱参数预测水稻叶片叶绿素和籽粒蛋白质含量 [J], 孙雪梅;周启发;何秋霞5.基于^(15)N示踪的施肥量与水稻叶片氮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J], 韩超;张金恒;张守才;周贵忠;李大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水稻氮营养及其长势长相参数的初步研究

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水稻氮营养及其长势长相参数的初步研究
. 脂袋埋置的方法获得 田间土壤养分图谱 , 以指导精 12 土壤氮 树脂 法测定 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0 1 (3 ) 0 ×7 72 准施肥的研 究报道l 。这些 方法 因省时 、 7 ] 省工 、 准
确、 低成本等优点而倍受研究者关注。
收稿 日期 :0 50 —9 2 0 -92
10 —4 12 0 )20 4 —4 0 02 2 (O 60 190
利 用 数 码 相机 获取 水 稻 氮 营 养及 其 长 势 长 相 参数 的初 步 研 究
鲁 明星 贺立源" 一 李 辉¨ 门玉英” 黄 魏D 吴礼树"
( 华 中农业 大学资 源与环境 学院 , ” 武汉 4 0 7 ; 湖北省土壤 肥料工作站 , 汉 4 0 7 ) 30 0 武 30 0 摘要 提 出了通过交换树脂和数码相机来获取土壤肥力及作物长势 、 长相参数 的方法 。结果 表明 , 树脂 袋解吸 出的速
维普资讯
华 中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表 1 氮 肥 田 间试 验 处 理 设 置 )
Ta l Tr a me t o - e tl e ed e p rme t bel e t ns frN friz rf l x ei n i i
生产中进行了应用L 2 引。叶绿素计 (P ) O ) S A【5 2在监 号, _ 施氮量及施氮肥时期列于表 1 3 , 次重复。单个 测水稻氮素营养水平和及时提供追肥所需的信息方 小区面积 9mx1 随机排列。常规方法育苗、 m, 2 划 每公顷折合基本苗 12 1 万株。每 h 2 m 基施 面有快速 、 简便 、 无损的特点 , 张金恒等在水稻氮素 行移栽 ,
中图法分类号
S13 S1 6 2 ,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光谱技术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高光谱技术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高光谱技术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高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物体的光谱信息。

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中,高光谱技术可以用来获取水稻叶片的光谱信息,进而分析水稻的氮素营养状态。

首先,高光谱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水稻叶片的光谱反射率来获得丰富的光谱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红外辐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等不同波段的反射率。

通过分析这些光谱数据,可以获得水稻叶片中不同波段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水稻的氮素营养信息。

其次,高光谱技术可以通过光谱指数来评估水稻氮素营养状况。

光谱指数是通过使用不同波段之间的光谱信息计算得出的指标,可以用来反映水稻叶片中氮素含量的情况。

一些常用的光谱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倒数反射率指数(RDI)等,可以通过高光谱技术来计算和应用。

通过这些光谱指数,可以对水稻的氮素营养状况进行定量评估。

最后,高光谱技术还可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水稻氮素营养诊断。

通过收集大量水稻样本的光谱数据和氮素含量数据,可以建立预测模型,用以预测水稻氮素含量。

这些模型可以包括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高光谱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从而实现对水稻氮素营养状态的快速、准确诊断。

总的来说,高光谱技术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可以
通过获取水稻叶片的光谱信息,计算光谱指数和建立预测模型来评估水稻的氮素营养状况。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高效率的氮素营养诊断,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水稻叶片氮素营养光谱诊断模型研究

水稻叶片氮素营养光谱诊断模型研究
摘要 [ 目的] 立水稻叶 片氮素 营养光谱诊 断模 型。 [ 建 方法 ] 通过 对不 同水稻 品种 ( 湘优 1 0 汕优 9 ) 不 同生 长期 、 同氮素 水平的 9和 8、 不 水稻叶 片进行 透射 、 收光谱及 氮含量 的测量 , 吸 分析 了叶 片光 谱 与其含 氮量之 间 的相 关性 , 立 了水 稻叶 片合 氮量 的光谱 指数 预 测模 建 型。[ 结果 ] 该模型检 测精度在 8 % 以上 , 用于水稻 氮素 营养的诊 断。 [ 0 可 结论 ] 为水稻 氮素 营养状况监 测提 供 了理 论依 据 。
an sn f c ioe urin o cuinI h td rvd deiec r ntr gnt gnn tt ns tso c . g oigo ent g nn tt .1 n lso T esu ypo ie vd n ef i i ioe uri t u f e i r r io C o mo o n r io a i r
到测试需 耗费 大量 的时问 、 力和物力 , 果不具 有时效性 , 人 结
n, l 单株插 , 3 个 取 样 点 , 重 复 , 全 随机 分 布 。氮肥 设 0 3次 完 处理设 5个 水 平 : 、0 10、8 、4 g h , 0 6 、2 10 2 O k/ m2 分别 记 为 、
N 、 N N 、 和 N , 3次 施 人 , 别 为 基 肥 5 % 、 蘖 肥 分 分 0 分 3 % 、 肥 1 %。另 外 , 人 过磷 酸 钙 53 3 g h 2作基 5 穗 5 施 3 .0 k/ m 肥, 氯化钾 30 O g h 0 .0k/ m 作穗 肥 。供试土壤 是砂壤 土 , 土壤 全氮 1 1 / g速 效氮 1 85 g k , .5g k , 8 . 0m / g 全磷 12 / g 全钾 . 1gk , 7 .0mgk , 机质 9 9 / g p .8 2 7 / g有 .6g k ,H 67 。分别 在分蘖期 、 拔

基于Android的水稻叶片特征参数测量系统

基于Android的水稻叶片特征参数测量系统

基于Android的水稻叶片特征参数测量系统
路艳1,肖志勇2,3,杨红云2, 周琼「孙玉婷1
【摘要】摘要:【目的】提供基于Android的水稻叶片特征参数测量系统,为农学研究提供精准数据。

[方法】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和特征参数计算3部分:采用智能手机相机获取水稻叶片图像;通过灰度化、二值化和轮廓提取等操作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根据算法计算得到水稻叶片特征参数。

【结果】精确度测试中,建立系统获取颜色分量(R、G、B )均值与各分量实际值的线性拟合模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803、0.9774和0.9805 ,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86、1.413和0.8383 ;叶片几何参数中,系统获取水稻叶片长、宽、面积及周长与水稻叶片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469 cm、0.05022 cm、0.5329 cm2和2.412 cm。

耗时测试中,采用多部不同配置手机对同一叶片进行测试,图像预处理及参数计算总时间均在2 s以内。

可见,基于Android 的水稻叶片特征参数测量系统能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水稻叶片长、宽、面积、周长及颜色等特征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户外实地测量,满足农学研究的需要。

【建议】对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降低对外部辅助物的依赖,真正实现操作简便;增加氮素营养水平诊断算法实现氮素营养水平分类,以快速精准判断水稻生长营养状况,实现精确施氮。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9(050)003
【总页数】8
【关键词】水稻叶片;特征参数;图像处理;Android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62039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基于智能手机水稻叶色的最佳测试位置的确定及RGB_值与SPAD_值的关系

基于智能手机水稻叶色的最佳测试位置的确定及RGB_值与SPAD_值的关系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Research 有机化学研究, 2023, 11(3), 109-115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jocr https:///10.12677/jocr.2023.113011基于智能手机水稻叶色的最佳测试位置的确定及RGB 值与SPAD 值的关系任红军1*,许桂玲1,冯跃华1,2#,梁 涛1,王晓珂1,宋正丽1,郭彦君1,卢林亚1,龙天雨1, Phonenasay Somsana 1, Latif Muhammad Usama 1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2贵州大学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收稿日期:2023年5月28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19日摘 要为探明水稻叶色的最佳测试位置,最佳的颜色特征参数,并构建颜色特征参数与SPAD 值的关系模型。

利用叶绿素计(SPAD-502型)获取叶片的SPAD 值及智能手机获取的颜色空间RGB 值,分析叶片各测试位置的SPAD 值之间的关系及颜色特征参数与SPAD 值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水稻叶片中间1/2及上下3 cm 处的SPAD 值的平均值与整片叶的SPAD 值平均值相关系数最高;水稻叶片两侧SPAD 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大小分别为,光滑侧 > 粗糙侧、光滑侧 < 粗糙侧、光滑侧 < 粗糙侧,正背面接近1:1关系;颜色特征参数G-B 值与SPAD 值的相关性最好,并构建函数关系模型,Y SPAD = −0.4541X G-B + 64.4618 (n = 48, df = 45, R 2 = 0.7475, F = 133.2052, p < 0.01)。

综上,基于智能手机的颜色识别器测量水稻叶色,能为代替价格昂贵、性价比低、操作繁琐等仪器的水稻氮营养监测提供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KunshanZhangpuWaterConservancyStation,Suzhou215300,Jiangsu; 4.KunshanWaterRsourcesBureau,Suzhou215300,Jiangsu)
Abstract:Excessiveapplicationofnitrogenfertilizerinricefieldsresultsinlow nitrogenuseefficiency,which exacerbatesnon-pointsourcepollutioninfarmland.Thereal-timefieldnitrogendeficiencydiagnosistechnology willprovidedecision-makingforsite-specificnitrogenmanagement,whichcanreasonablycontroltheamountof fertilizerapplicationandimprovenitrogenuseefficiency.Afterlong-termstudies,therelativevalueofchlorophyll (SPADvalue)canbeusedasanaccurateindexofnitrogennutrientconditioninrice.Thevisiblelightimageof ricecanopyunderdifferentnitrogenapplicationlevelsatdifferentgrowthstageswasphotographedbysmartphone. Thesymbolregressionalgorithm ofEureqasoftwarewasusedtofittherelationshipbetweendifferentcolorfeature combinationsandSPADvalues,andthemodelsofriceturninggreenperiod,tilleringperiodandjointingperiod
2019年 4月 Apr.2019
江 苏 水 利 JIANGSUWATERRESOURCES
水利信息化 37
基于智能手机可见光成像的水稻叶片 氮素状况诊断
刘文豪1,徐俊增1 ,陆 韬2,朱莉莉2,王乙江3,徐玉良4
(1.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昆山市城市水系调度与信息管理处,江苏 苏州 215300; 3.昆山市张浦水利(水务)站,江苏 苏州 215300;4.昆山市水利局,江苏 苏州 215300)
收稿日期:2018 12 06 基金项目:江苏水利科技项目(2016068) 作者简介:刘文豪(199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节水灌溉与农田生态效应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徐俊增(1980—),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节水灌溉与农田生态效应研究工作。
38
江 苏 水 利
2019年 4月
wereestablishedrespectively.Theresultsshowed thatthecorrelation coefficient(r) ofeach modelin the verificationperiodwasabove0.9;Among3models,thelowestrootmeansquareerrorwas4.82,thehighestwas 7.41;thelowestaverageabsoluteerrorwas1.87,thehighestwas2.06,andthepredictionaccuracyofallmodels washigh.Ingeneral,themodelofjointingandbootingstagehadthehighestpredictionaccuracy.Theresearch resultscouldprovidedecisionsupportforricenitrogendeficiencydiagnosisandsite-specificnitrogenmanagement basedonsmartphones. Keywords:visiblelightimage;symbolregressionalgorithm;colorfeaturecombinations;SPADvalue;smartphone
Diagnosisofnitrogenstatusofriceleavesbased onvisiblelightimageofsmartphone
LIUWenhao1,XUJunzeng1 ,LUTao2,ZHULili2,WANGYijiang3,XUYuliang4
(1.College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Ho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Jiangsu; 2.UrbanWaterSchedulingandInformationManagementDepartmentofKunsha,Suzhou215300,Jiangsu;
摘要:稻田氮肥过量施用造成氮肥利用率低下,加剧了农田面源污染。实时实地的氮素亏缺诊断 技术将为实地氮肥管理提供决策,可以合理控制施肥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经长期研究,叶绿 素相对值(SPAD值)可以作为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准确反映。通过智能手机拍摄不同生育期各 氮素营养水平下的水稻冠层可见光图像,利用 Eureqa软件的符号回归算法进行不同颜色特征组 合与 SPAD值之间的关系拟合,分别建立了水稻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基于可见光图像的 最优 SPAD值拟合模型。结果表明,验证期各模型相关系数(r)均在 0.9以上;均方根误差最低 为 4.82,最高为 7.41;平均绝对误差最低为 1.87,最高为 2.06,具备较高预测精度,总体上,拔节 孕穗期模型精度最高。本研究旨在为基于智能手机的水稻氮素亏缺诊断与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提 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可见光图像;符号回归算法;颜色特征组合;SPAD值;智能手机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 7839(2019)04 0037 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