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

合集下载

从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

从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所谓必然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困难‎和需求增加‎的必然性;所谓自由相‎对的也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困难‎和满足需求‎的愿望。

随着人类连‎续不断的发‎展壮大,人们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为了满足需‎求,人们会想方‎设法提高生‎产力,而这样的一‎个从需求增‎加到后来提‎高生产力解‎决需求的过‎程就是从必‎然到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

因此,“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个‎一直存在且‎不断循环的‎社会生活状‎态。

在原始社会‎,人类处处面‎临着野兽和‎天灾的威胁‎。

人们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与大自然斗‎争从而能够‎在天地间生‎存,所以,原始社会的‎人们在面临‎自然威胁时‎就必然产生‎了与自然作‎斗争摆脱威‎胁的愿望,这一点就和‎马克思解释‎“自由王国”时所举的野‎蛮人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而必须和自‎然搏斗的例‎子相似,人们发展了‎生产力后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而在这几个‎阶段的人们‎就是马克思‎后面提到的‎文明人,当然当今时‎代的人们也‎属于马克思‎所说的文明‎人的范畴。

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只不过,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生产力的增‎加“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马克思在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自由王国”时,提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这样‎解释:“自由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物质交换。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马‎克思赞成消‎耗自然最小‎的力量恰好‎用来满足人‎类本性的需‎求。

人类社会正在一步步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人类社会正在一步步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人类社会正在一步步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在自然和社会中获得的自由度逐步增大。

当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人们按照某种价值取向对世界的自觉地、能动地规划和改造。

文化意味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自觉认识和把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然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就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刻领会,并在其指导下努力搞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涉及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清和把握的应该是如下几个原则问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世界历史上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形成的。

如中国古代文化即是在以儒家思想为底色的思想体系指引下逐步形成的,而现代欧美文化则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西方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理论指引下逐步形成的。

没有指导思想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

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

我们的社会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经济上,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在政治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这样的经济、政治决定的文化就必然呈现出多成分、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指导,才能把这种多样化的文化格局统一到社会主义这个大目标上来,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特色。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它在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文化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

作为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具有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品格,同样可以最有效地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的一种精神动力。

”①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失去动力,失去灵魂,失去方向。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1)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1)

马克思多重维度的社会形态划分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的划分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二形态说、三形态说、四形态说、五形态说、六形态说,这些观点都能从马克思的许多文本中找到依据,先简单的回顾一下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这几种划分。

(1)二形态说:1、以阶级为角度把社会分为有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和无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

2、以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开化的状态的不同为视角,把社会划分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必然王国性自由王国不断转化。

(2)三形态说:1、以生产力为视角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自动化社会这三种不同的经济时代。

2、以交换形式为视角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社会化的商品社会(市场经济是其最高形态)和社会化的产品经济社会。

3、以所有制形式为视角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原生社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次生社会和以高级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

4、根据阶级状况进一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无阶级的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5、以人的解放程度为视角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以人的依赖的为基础的最初社会、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6、以市民、家庭与国家政治和私有财产与国家制度、法的关系为基础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古代时期、中世纪的专制时期、人获得政治解放的现时代和真正民主制度时期。

(三)四形态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将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理论表述为: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五)五形态说:依据社会经济形态,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斯大林在这一基础上把社会形态表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后来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以上的划分说明了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的多维性。

自由王国、必然王国与人的自由

自由王国、必然王国与人的自由

自由王国、必然王国与人的自由(2/4)二、劳动的自由与自由的劳动与自由王国相对的就是必然王国。

对于后者,马克思说:“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

”(17)可见,必然王国即具有“自然必然性的王国”,这个王国所指的,是也只能是物质生产或生产领域。

因为,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获得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产品,以维系和再生产人的生命;同时,物质生产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变换的过程,只有在物质生产中,才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最后,物质生产受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规律的制约,只有物质生产过程,才是一个具有自然必然性的领域。

要完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变换,就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

必然王国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区别只在于,随着人的需要的扩大和满足需要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王国在社会形态的变迁和更替中也会不断扩大。

当然,把物质生产同必然性相联系,并不意味着物质生产与人的自由是彼此排斥和对立的。

作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安逸”是适当的状态,是与“自由”和“幸福”等同的东西,而劳动则是一种诅咒,劳动就不自由,自由就不劳动(18)。

针对斯密把劳动即物质生产与人的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马克思指出:一方面,“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要,这在斯密看来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需要劳动,或者说劳动不过是一个人的正常需要。

另一方面,“诚然,劳动尺度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的。

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且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自然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这些也是亚当·斯密料想不到的”(19)。

考研政治-43

考研政治-43

考研政治-4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马克思指出:“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

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

”以下正确反映自由与必然、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关系的选项是∙ A.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B.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D.自由是必然的根据和限度(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A、B、C 正确。

必然既是自由的根据,也是自由的限度,D错误。

2.“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这说明∙ A.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B.自由是摆脱必然的制约∙ C.自由是利用规律对世界的改造∙ D.人的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这是恩格斯的名言,深刻地闸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统一的。

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自由分为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

人的自由程度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的认识能力和人对自己社会关系的把握程度,因此,人的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

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A、C、D正确。

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绝不会摆脱必然的制约,B错误。

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思考

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思考

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思考在我们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有个话题真是让人抓耳挠腮,那就是“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哲学。

大家平常可能没太在意,不过细想一下,这两者可真是有趣得很啊!必然王国就像是你上学时那张永远存在的考卷,怎么也躲不开。

你想啊,人生里那些固定的规律、不可避免的事情,总是得让你面对的。

就像是每年春天,花儿总会盛开,秋天总得落叶。

这些自然法则,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们给我们带来的稳定感,恨的嘛,就是有时候你根本不想按照它们的节奏走。

再说自由王国,那可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想飞就飞,想玩就玩,完全没有束缚。

想想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精彩时刻,比如说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嗨,谁会在乎明天的工作呢?大家都在此时此刻,痛痛快快地享受生活。

这种感觉真的是无与伦比,简直就像是吃到了一口冰淇淋,甜得让人心里乐开了花。

可是,嘿,现实生活可不止是自由一条路啊!自由有时候也像双刃剑,过了头就可能让人迷失方向,哎呀,真是有些烦人。

你看,生活中总是有些事情是“注定”的,比如你吃到的那份外卖,不好吃也得将就。

有时候你想大快朵颐,但外卖小哥却让你等了半天,真是让人心急如焚。

可要是换成自由王国,那可是另一番景象。

你随时可以决定去哪里吃,甚至自己动手做一顿美食,厨房里各种材料的碰撞声,真是有种归属感。

可是做饭这事儿可不简单,要是手一抖,盐和糖搞混,那简直就是“咸鱼翻身”的逆转剧呀!说到底,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就像两个小伙伴,在生活的舞台上你来我往。

必然王国可能会让你觉得人生如同坐在过山车上,上上下下,总是有些起伏,稳稳的轨道能让你感觉到安全感。

但自由王国呢,就像是一场即兴演出,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也许你会大展拳脚,也许又会摔个四脚朝天,真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两者就像是两条交错的河流,有时候冲突,有时候融合,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在追求自由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接受那些生活中的规则。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内的占有关系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内的占有关系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内的占有关系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人们理解的不同,影响着马克思深刻思想的实际运用。

本文拟从马克思关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论述出发,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作一个新的解释,希望能符合马克思的原意。

一、马克思关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经典论述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依据人的活动所要实现的需要或目的的性质的不同,将人的活动区分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领域。

“必然王国”是指物质生产劳动领域。

“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1]926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

人必须满足自己肉体存在的需要,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资料以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对于人来说,这是一种自然必然性决定的外在目的或外在需要的规定。

满足这种外在的目的和需要的物质生产劳动,以获取外在的物质产品为目的,因此,“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

“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的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1]“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

”[1]所谓自由王国,就是以人的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活动领域,它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之外,也就是存在于以获取外在的产品,满足外在的肉体性需要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之外。

亚里士多德对自由的活动曾经做过一个界定,他说:“在活动中有一类是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另一类则是以其自身而被选择的。

”[2]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目的在自身的活动,或者该自身构成目的的活动,才能成为自由的活动。

浅析马克思“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浅析马克思“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浅析马克思“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作者:符悠悠来源:《老区建设》2016年第03期[提要]“自由”与“必然”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不断探讨方能发现其中深意,马克思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概念。

本文主要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概念的提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实现过程对其进行论证阐述。

[关键词]马克思;“必然王国”;“自由王国”[作者简介]符悠悠(1987—),男,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固化历程与经验研究。

(江西南昌 330013)一、“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提出与关系“自由”与“必然”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不断探讨方能发现其中深意。

马克思在研究黑格尔辩证法基础上提出了“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概念。

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表现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转化的过程。

“必然王国”状态下的人,不论是行为还是活动,都处于盲目被奴役的状态,人们并不知晓和掌握社会和大自然的必然性是指人们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可见在“必然王国”中人类既无自由,也难以解放。

另外,马克思还认为只要劳动没有成为生活的首要需求,劳动还只是一种生存乃至谋生手段,劳动还没达到自由自觉创造层次,那么人就依然处在“必然王国”状态中。

“自由王国”状态下,人是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知晓并掌握了社会历史和大自然的必然性,尊重这一规律。

要成为真正自由的人,达到自由王国的状态,彻底解放自己从而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唯有通过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所有这些成为现实。

“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二者间辩证统一,联系紧密。

二者是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所体现出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正如前言所述,人们在“必然王国”中处于被奴役和被支配的地位,是不自由的。

真正要获得自由,首先得认可必然王国。

只有把认识作为铺垫,把认识必然应用实际实践中,才能使必然王国成为现实,才能对客观世界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所谓必然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困难和需求增加的必然性;所谓自由相对的也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困难和满足需求的愿望。

随着人类连续不断的发展壮大,人们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为了满足需求,人们会想方设法提高生产力,而这样的一个从需求增加到后来提高生产力解决需求的过程就是从必然到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

因此,“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个一直存在且不断循环的社会生活状态。

在原始社会,人类处处面临着野兽和天灾的威胁。

人们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与大自然斗争从而能够在天地间生存,所以,原始社会的人们在面临自然威胁时就必然产生了与自然作斗争摆脱威胁的愿望,这一点就和马克思解释“自由王国”时所举的野蛮人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而必须和自然搏斗的例子相似,人们发展了生产力后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而在这几个阶段的人们就是马克思后面提到的文明人,当然当今时代的人们也属于马克思所说的文明人的范畴。

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只不过,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生产力的增加“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马克思在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自由王国”时,提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这样解释:“自由是社会化的人,联合
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物质交换。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马克思赞成消耗自然最小的力量恰好用来满足人类本性的需求。

然而,人类为了发展,为了需求就产生了损坏自然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是人的初衷,于是就有了保护自然的愿望。

人们从破坏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过程也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

最后,马克思给了“自由王国”一个明确的定义:“自由王国”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也就是我们的“必然王国”,我们的追求仍是发展生产力,这也就是我们的“自由王国”。

我们最终的彼岸也正是马克思说过的共产主义社会。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望,我们需要连续不断地循环人类社会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和人与自然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