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4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四

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2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3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4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5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6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7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8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9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0未作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电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答案

电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答案

专题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 )。

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 )。

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 )。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 )。

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

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

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 )。

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

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 )。

二、单项选择题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

从而,( )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答案]奴隶社会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等思想观点。

[答案]宗教3.(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社会革命4.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这说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知识分子5.与群众史观不同,唯心史观坚持认为( )。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4(专题测验四)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4(专题测验四)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4(专题测验四)答案(2021更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4(专题测验四)答案专题测验四一、判断题。

(共 10 题)题目 1 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选择一项:错题目 2 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选择一项:对题目 3 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选择一项:对题目 4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选择一项:错题目 5 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选择一项:错题目 6 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题目 7 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选择一项:错题目 8 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一项:对题目 9 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选择一项:对题目 10 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选择一项:错二、单项选择题。

(共 5 题)题目 11 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

从而,()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选择一项:B. 奴隶社会题目 12 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思想观点。

选择一项:B. 宗教题目 13 3.()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4(专题测验四) 答案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4(专题测验四) 答案

(2020 更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4(专题测验四)答案
专题测验四
一、判断题。

(共 10 题)
题目 1
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选择一项:

题目 2
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选择一项:

题目 3
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选择一项:

题目 4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选择一项:

题目 5
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选择一项:

题目 6
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

题目 7
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选择一项:

题目 8
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一项:
对。

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测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测验参考答案
题目1.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答案】:错
题目2.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答案】:对
题目3.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答案】:对
A.原始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奴隶社会
【答案】:奴隶社会
题目12.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思想观点。
A.政权机构
B.宗教
C.政党
D.法庭
【答案】:宗教
题目13.3.()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对
题目10.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答案】:错
题目11.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从而,()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A.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B.社会革命
C.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
D.社会改革
【答案】:社会革命
题目14.4.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知识分子
B.农民
C.剥削阶级
题目4.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试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试1~5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测验记录最后得分:26分做题时长:1分钟23秒测验时间:2011-2-7 16:41:10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2.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这倾向属于()A.本本主义B.人本主义C.经验主义D.教条主义【正确答案】C3.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A.大卫?李嘉图B.亚当?斯密C.威廉?配第D.费尔巴哈【正确答案】D4.空间的特点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四维性【正确答案】C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否定之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正确答案】C6.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先验论B.不可知论D.形而上学【正确答案】D7.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否具有新形式、新特点D.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正确答案】B8.下列关于本质和现象的表述错误的是()A.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B.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C.现象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正确答案】C9.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科学实验B.教育实践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物质生产实践【正确答案】D10.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诡辩论D.客观唯心主义【正确答案】C11.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D.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B12.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是()A.黑格尔B.圣西门C.康德【正确答案】A13.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专题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

(共10题)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选择一项:对错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选择一项:对错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选择一项:对错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选择一项:对错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选择一项:对错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一项:对错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选择一项:对错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项选择题。

(共5题)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

从而,()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选择一项:A. 封建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奴隶社会D. 原始社会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思想观点。

选择一项:A. 政权机构B. 宗教C. 政党D. 法庭3.()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选择一项:A. 社会改革B. 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C. 社会革命D.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4.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自学考试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自学考试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31.单选题1.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a 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b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c 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d 不断发展社会的民主与法制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a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b 工业革命以后c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3.资本家采取的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不包括〔a职工参与决策b 终身雇佣c 血汗工资制d 职工持股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

a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 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5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 腐朽的资本主义b 寄生的资本主义c 过渡的资本主义d 发展的资本主义6.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除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有〔a 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b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c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d 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b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8.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 国家协调私人垄断资本相互关系b 各个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有机结合的总体c 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存在和发展d 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互矛盾的体现10.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 价值如何增值b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 剩余价值的实现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 联合制b 参与制c 股份制d 价格制13.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多家企业提供,这是〔a 商品国际化的表现b 生产全球化的表现c 贸易全球化的表现d 资本全球化的表现1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除了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外,还包括〔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b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c 劳动力是商品d 劳动力具有价值15.资本的有机构成是〔a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c 预付总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d 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16.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a 垄断高价;b 垄断低价;c 自由价格;d 市场价格17.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 最大限度占领市场b 最大限度降低成本c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d 获取行业控制权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 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 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 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 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19.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a 价值b 价格c 使用价值d 交换价值2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a 分权制衡形式b 股份制形式c "参与制"形式d 垂直形式21.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
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162.5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您没有作答
a
社会主义社会
b
共产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信息网络社会
部分人要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而自己不劳而获时,意味着劳动还不是人的第一需要;劳动还作为人们的谋生手段而不得不劳动时,也意味着劳动还不是人的第一需要。当社会发展到完全摆脱私有制、阶级压迫、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仍是谋生手段的束缚时,劳动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过科学论证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
1.272.5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2009.10真题)
您没有作答
a
马克思
b
列宁
c
斯大林
d
毛泽东
该题考查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因此正确答案是B。
b
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
c
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名称
d
不属于社会形态
该题考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因此正确答案是B。
1.252.5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的原因()
您没有作答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
共产主义社会
该题考查共产主义特征。共产主义特征之一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因此正确答案是D。
1.212.5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您没有作答
a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
b
社会土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
c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针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进行的,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以及核心价值观。
1.22.5
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您没有作答
a
唯心主义先验论
b
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c
唯物主义反映论
d
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1.32.5
a
社会主义社会
b
共产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信息社会
该题考查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个人劳动不必通过价值交换的方式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使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归于消失。因此正确答案是B。
1.62.5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
1.282.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方面新变化的是()。
您没有作答
a
生产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
b
机器生产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
c
生产管理中增加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手段和工具
d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出现了法人所有制等新形式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读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同时生产力还有着它自身不断加速发展的规律。人类再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改进生产工具。ABC三项都属于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而D项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1.172.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三大差别”的是()
您没有作答
a
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政治与经济的差别
c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该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三大差别”不包括政治与经济的差别。因此正确答案是B。
1.132.5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您没有作答
a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d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1.142.5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空想社会主义
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该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b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d
社会主义民主是全体人民的民主
该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的原因。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全体人民的民主。因此正确答案是D。
1.102.5
无产阶级专政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您没有作答
a
人民当家做主
b
民主集中制
c
共产主义
d
社会主义民主
该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因此正确答案是D。
1.112.5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
您没有作答
a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c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
1.302.5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2015.4真题)
您没有作答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该题考查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因此正确答案是C。
1.72.5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您没有作答
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您没有作答
a
实体性因索
b
运筹性因素
c
渗透性因素
d
准备性因素
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属于劳动资料。运筹性因素: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渗透性因素:自然科学准备性因素:教育。
1.152.5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
您没有作答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您没有作答
a
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
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d
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该题考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因此正确答案是A。
1.52.5
商品经济的消失的社会是()
您没有作答
1.232.5
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您没有作答
a
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b
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
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唯心主义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1.242.5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
您没有作答
a
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
1.122.5
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
您没有作答
a
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
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c
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d
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可以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您没有作答
a
有机构成
b
价值构成
c
技术构成
d
数量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这种反应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