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谢冕《 读书人是幸福人》课件
合集下载
《读书人是幸福人》课件

3.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例证法;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第4自然段
请找出“读书使人向善”的句子。
书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给人什么影响?
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情弱者 (引用) 笛卡儿:读书使人向善、使人情趣高雅、趋避凡俗 坏书:宣扬暴力等 (引用) 雨果:读书使人避恶。
苏秦刺股
战国时的谋略家苏秦,东汉洛阳人,年轻时 曾四处游说各国君主,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 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个君主的赏识,只好失 望回家。他的家人都认为他没出息,对他十分 冷谈。苏秦很伤心,于是下定决心,好好读书, 增进自己的学问。
苏秦日夜埋首读书,可是每到深夜,就不 由自主地瞌睡起来。苏秦为了驱除睡意,便将 一把锥子放在身边。每当自己昏昏欲睡时,便 拿起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剧痛令苏秦睡意全 消,再次提起精神读书。
全课小结
(一)读书人 是幸福人
提出观点 总
(二)进入不同时空的 诸多他人世界
(三)丰富知识,感化与 陶冶精神(例证)
(四)使人向善,使人避 恶 (引证)
分析论证
分
(五)读书 人是幸福人
点明主旨 总
凿壁借光
西汉人匡衡,小时家 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 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 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 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 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 读书。
歌德
司马迁
拜伦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
列夫· 托尔斯泰 文天祥
精读、美读课文第3自然段
1.仿照课文句式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从 学得
;从 学得 ;从
学得
2.首句中的“不仅--而且--”是什么关联词? (递进)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起承上启下作用。理解:第1、2自然段说明读书能使 知识增广,第3自然段说明读书能使人格高尚)
读书人是幸福人 PPT课件 4 人教版

天
夏季,在暑气、腐气、秽气等七气
祥
的熏蒸中,文天祥说要“以一正气
而敌七气”,他慷慨挥毫,在牢中
写就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
之作《正气歌》。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 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 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 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礡, 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 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 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 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闢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 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 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2、收集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事例,并回忆一篇 或一部曾经使自己有所感触或有所收获的作品。
拓展延伸
想
读书人是世间幸福
人
苏秦刺股
战国时的谋略家苏秦,东汉洛阳人,年 轻时曾四处游说各国君主,希望能够得到一 官半职。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个君主的赏 识,只好失望回家。他的家人都认为他没出 息,对他十分冷谈。苏秦很伤心,于是下定 决心,好好读书,增进自己的学问。
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 省特里尔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导师,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 论。
曾主编了《莱茵报》、《新
莱茵报》等报刊。与恩格斯一起 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1948年, 发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 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
高中语文上册:第13课《读书人是幸福人》课件(1)

读 书 人 是 幸 谢福 冕人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 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
作者简介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 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 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所长。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 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 国的星光》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 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 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 风景》等。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 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 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 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 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 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 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 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课文分析:
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提示:注意文章主体所围绕论述的主题。读书人是幸福人。 讲解:作为议论文,作者在标题中就明确地点明了中心论点。 在文章中,围绕此观点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和名人名言等分析 论述了读书为何会使人幸福这个命题,全面且充分。
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 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1864年创建第一国际,撰 写了著作《资本论》。1883年3 月14日病逝于伦敦。
鲁迅(1881—1936),中国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新文学运
动的奠基人之一。原名周树人,
鲁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迅
1918年,首次用“鲁迅”
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 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
作者简介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 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 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所长。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 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 国的星光》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 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 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 风景》等。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 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 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 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 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 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 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 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课文分析:
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提示:注意文章主体所围绕论述的主题。读书人是幸福人。 讲解:作为议论文,作者在标题中就明确地点明了中心论点。 在文章中,围绕此观点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和名人名言等分析 论述了读书为何会使人幸福这个命题,全面且充分。
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 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1864年创建第一国际,撰 写了著作《资本论》。1883年3 月14日病逝于伦敦。
鲁迅(1881—1936),中国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新文学运
动的奠基人之一。原名周树人,
鲁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迅
1918年,首次用“鲁迅”
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优秀课件完整版

文
读
书
“读书使人向善”
解 读
思考:第一句作者为何用“极大的可能”
课
文 这个词语,去掉行不行?
读 书
不行。读书人中也
有好坏之分;书也有
好坏之分。
解
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
读 课
情弱者
文
(引用) 笛卡儿: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
读
多高尚的人谈话。
书
读书使人向善
坏书:宣扬暴力、色情等
(引用) 雨果:各种蠢事,在每 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 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读书使人避恶
解 读
思考:本段有哪些论证方法?
课
第
文
——引用论证
四
读 书
比喻论证
段
解 读 课
文 1、征服你自己,而不要征 读 服全世界。 书 2、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
无知。 3、实在说来,没有知识的 人总爱议论别人的无知, 知识丰富的人却时时发现 自己的无知。
笛卡尔
解 读
雨果
课
文
读 书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 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2、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 知。 3、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 灵。
读 书
——睿智的人生
我爱你,与你无关。
歌德的语言有时不得不让人钦佩。话说一次歌德在公 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一位 批评家相遇了。“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说。 “我恰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
视
频 赏 析
拜伦
读 书
——奋斗的热情
人是快乐与悲伤的钟摆。
解
读 课
精读第四自然段
《读书人是幸福人》课件

培养阅读习惯可以让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自身素质,获得幸福感。
2
思维锻炼
通过阅读,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增加幸福感。
3
娱乐休闲
阅读是一种有趣的娱乐休闲方式,享受阅读的过程本身就能带来幸福。
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腾出阅读时间
1 设定目标
制定阅读目标,并合理安排时间表,每天专门留出阅读的时间。
《读书人是幸福人》
这是一份关于读书与幸福的PPT课件,通过简洁而生动的内容,展示读书的乐 趣和积极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读书为我们带来的幸福吧!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幸福的本质,以及读书与幸福之间的联系。
阅读与幸福的关系
1
精神享受
通过阅读丰富的文字和故事,我们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带来真正的幸 福感。
2
故事情节推理
阅读故事可以培养我们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人行为动机的理解,加强同理心和社交 技巧。
3
交流与分享
阅读启发我们的思考和见解,通过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促进与他人之间更深层 次的交流。阅读在个人来自长和发展中的角色思维拓展
通过阅读各种题材的书籍,我们可以扩展思维,开阔视野,促进个人成长。
角色借鉴
通过阅读书籍中的角色,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成长,从中获得启示,进行个人成长。
纸质材料与数字内容阅读的益处
纸质材料
纸质书籍带给我们触觉和嗅觉的感受,更好地沉浸在阅 读中,提升幸福感。
数字内容
数字内容阅读提供便捷性与可携带性,多样的数字阅读 设备让阅读更加灵活和方便。
阅读如何增加同理心和社交技巧
1
人物角色情感理解
通过阅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同理心和社交技巧。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x

读
读书能使人增
读
书
分
人
论 点
是
广知识
书
归 结
人
是
幸
幸
福
读书能使人的
福
人
精神得到陶冶 与感化
人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阅读除了能给我们带来 “丰富知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1、首句中的“不仅——而且——”是什么 关联词?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递进;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 阐明分论点?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举例子,即举例论证来阐明分论点。 修辞方法:排比、对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杜 工部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学则殆——孔子
•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 • 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 • 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 • 终日潜心研究“国学”, • 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 • 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 • 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 • 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
• (分析:读书人中有卑鄙和奸诈,而流传的书籍,也 有无价值的甚至对人起负面效果的糟粕,但这些都不 是本文论述的范畴,作者在第4段的中心句中用“极 大的可能 ”这几个字限定了论证的范围,体现了作 者论证的严密性。)
•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 话。
• 通俗明白的说明读书能使人向善。
•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的好书的影响 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
• 第一自然段:“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除 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以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 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读书人是幸福人有用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9世纪德国诗人、剧作
歌 德
家、思想家。代表作为诗剧 《浮士德》。主要写浮士德 博士为寻求生命的意义,在
魔鬼靡非斯特引诱下,以自
己的灵魂换得它的帮助,经
拜 《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 伦 作,该诗通过贵族青年唐璜
的种种经历,抨击了以神圣 同盟为代表的欧洲封建反动 势力。在此之前,拜伦所作 长诗《恰尔·哈罗德游记》以 及《东方叙事诗》等,塑造 了一系列个人奋斗、具有叛 逆性格的英雄形象。他的作 品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 大影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书
人
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是
世
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
间 幸
冶(陶冶精神)
福
举例精当,耐人寻味
人
具有崇高追求、高尚 深
情趣(培养情趣)
总
分
读 书 人 是 幸 福 人
总
四.拓展积累:名言警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莎士比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
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勒
读书人是幸福人 课件

• 第三段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 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 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 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
品味语言
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哪些修辞?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排比
比喻
写作特点
论述性散文
夹叙夹议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 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 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 《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 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等十余 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 《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自己成为一个爱书人,读书人,最终成为作者笔下的幸福人。
拓展延伸
• 1. 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 2. 文章第一段的结尾说“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
平等”。结合上下文,谈谈“精神的不平等”指的是哪些内容。 • 3. 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
学习提示
• 知识目标:联系自身读书和阅读经历,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 • 能力目标: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重点 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读课文,读后思考:这篇文章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读体会,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
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精读探究,把 握内容
1、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
2、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人是
幸福人”呢?
作者阐述了他的理由:因为读书人拥有两 个“世界”——一个是人所共有的“现实 的世界”,另一个是“读书人所独有”的 “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7、大抵(dà dǐ ): 指大概; 大都;表 示总括一般的情况 。 例句: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 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 美好境界前行。(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 ) 8、熔化(róng huà):指固体在液体中 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 在另一种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 的扩散过程。 例句: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 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
优劣、高下 育、感化 富于正义、情趣高雅 教
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避恶
一课小结
(二)进入不同时空的 诸多他人世界
(一)读书人 是幸福人
(三)丰富知识,感化与 陶冶精神(例证)
(五)读书 人是幸福人
(四)使人向善,使人避 恶 (引证) 提出观点
总 分析论证 分 点明主旨 总
朗读课文
为什么
?
读书人是幸福人?
3、“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 的世界”是指什么?
书中的世界,它所反映 的社会现实远比我们每 个人所能亲身经历的广 阔。
精读探究,把握内容
阅读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呢? 这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4
人们通过阅读,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 他人世界
精读探究,把握内容
5.那么阅读除了能给我们带来 “丰富的知识”外, 还有 什么作用?
3、陶冶(táo yě):陶冶为现代汉语词, 指烧造陶器,冶炼金属,比喻对人的性格进 行培养。 例句: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与人们的 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 冶。(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 4、睿智(ruìzhì ): 聪慧;明智。[睿 ruì 古时臣下对君王、后妃等所用的敬词。 例句: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 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谢冕《读书 人是幸福人》)
自由发言
进一步体会读书人是幸福人
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的感受。
谢谢!
中心论点: 读书人是幸福人
三个分论点:
1.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 的时间。 2.读书加惠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 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3.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 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 大 眼 睛 〉 苏 学明 儿娟 童, 贫 困 山 区 的 失
《 我 要 读 书 》 希 望 工 程 的 标 志
----
思考 为什么条件那么 艰苦他们仍然 坚持学习,不放弃?
名人名言
食。
1 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
——普希金
2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 友 ——藏克家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施惠,给予好处
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 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ruì 英明有远见。睿,看得深远 睿智: bēi bǐ 卑 鄙: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浩瀚(hào hàn):最先是形容水势浩 大。现在广泛用于形容知识和艺术方面的博 大精深。 例句: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 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 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谢冕《 读书人是幸福人》) 2、上溯(shàng sù ):从当前向以往推; 逆水而上。 例句:不仅多识了草木之名,而且还可以 上溯古今,下及未来。(谢冕《读书人是幸 福人》)
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现 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
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其学术专著有《文学的绿色革命》
《新世纪的太阳》等十余种,另有
散文随笔《世纪留言》《流向远方 的水》《永远的校园》等。他的论 文《在新的崛起面前》曾对朦胧诗 运动产生过极大的作用。
速读体会,纠正字词
加惠:
5、嗜好(shìhào ): 嗜好,指特别爱好(多 用于贬义);具有浓厚兴趣并积极参加。 例句: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 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 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 俗。(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 6、书籍(shū jí):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 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的集 合。广义的书则是一切传播信息的媒体。不过有些 人认为图书一词是“河图”与“洛书”的简称。 例句: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 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有负面影响 的。(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
精读课文,部分感知
(以第三段为例)
1 .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来阐明分论点? 2.作者以哪些具体事实为例?
3.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第三自然段
1、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2、具体事例:《论语》《史记》《正气歌》
马克思 鲁 迅 列夫· 托尔斯泰
歌
德
拜
伦
3、修辞手法:排比和反复
拓展练习
《论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记》 《正气歌》 歌德 拜伦 列夫·托尔斯泰 《浮士德》、《少年维持之烦恼》 《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唐 璜》、《哈洛尔德公子旅行记》 司马迁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 文天祥
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6.八个事例意在说明什么?论 证了什么观点?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
意在说明人们从读书中学会做人, 学得人格;从而论证 读书对人们的精神成长所起的巨 大作用;运用了举例论 证的方法。
精读探究,把握内容
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 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这段作者是如此安 排思路的?读书还有什么好处? 先解释 —— 联系自身实际 —— 引用名言
两个方面: 从物质和精神, 即主观和客观 两个方面来论述的。
总分总的结构
布置作业
选做:
作者认为读书使人幸福,也 有人说有钱使人幸福,做官使人 幸福,能上网使人幸福,爱情使 人幸福,做好人好事使人幸福, 事业有成使人幸福----那么到底 什么使人幸福呢?请你写两个发 生在你身边的关于幸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