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

作者:定青吾木

来源:《财会学习》2020年第04期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管工作是保证单位资金使用规范、确保单位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单位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其社会职能,对单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极其有利。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监管方面都存在些许问题,只有解决了相关问题,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和自身发展才可以得到保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内容;问题;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概念

财政资金主要指国家运用价值形式参与社会分配,形成由国家集中或非集中分配,并用于指定用途的资金。其主要由国家预算资金和国家预算外资金组成,一般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存在,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是国家保证各项职能实现的财力保证。

从狭义角度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主要指财政部门监查机构委派专业人员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或为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而设立的、由某单位代为控制的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从广义角度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主要是指某部门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及使用展开控制、监督、考核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过程中,主要以其财政资金流动为监管对象,以财务决策为中心,以实现财政资金流动的合法合规及财政资源利效率最高为目的,贯穿于单位资金管理运动全程[1]。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内容

(一)专项资金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主要指国家为发展某项特定事业而单独分配出来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的拨款主要是为了推进重点事业的建设进程,使基础设施建设趋向完善。就目前情况看,随着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和范围的延伸,财政专项资金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水务局水利发展专项资金。行政事业单位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监管时要重点关注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问题,并对其资金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坚决杜绝资金挪用、资金占有、挤压专项资金的现象。

(二)預算内外资金监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