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一、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那么我们该如何控制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这是当下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进出口贸易的作用(一)进口产品能够填补国内供给空缺从而可以增加民间投资和消费,提升后两者的结构由于资源供给的稀缺性,在封闭的经济体系中,迫使产业结构状态服从短缺约束资源使用效率的“木桶原理”,造成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状态,约束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进口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这种状况将得到有效的调整,必然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二)通过进口,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发展经济是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可以节省时间,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减少浪费和开发不成功的风险,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商品进口中,我们也能获取一定的技术,为了实现贸易,出口方不得不把与贸易内容有关的技术、性能、特点,甚至一些参数向进口方介绍,在其贸易行为中无意且自然地输出了技术,而且这种技术引进带来的扩散效应更加明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三)进口加剧了国内竞争,大大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尽管增加进口的政策会限制国产商品的市场,但它却加强了竞争,并带来相应的高技术,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
三、进出口贸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一)合同风险一份贸易合同,贯穿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因此合同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
合同风险涉及的范围很广,首先是贸易双方在洽谈业务时所处的贸易环境可能使合同利益失衡而带来风险。
若产品供大于求,在合同条款谈判过程中,进口方更具有主动权,从而进口方会在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上要求更为苛刻,或是在交货时间、结算方式上迫使出口方做出让步等,显然,合同利益会偏离出口方;反之亦然。
其次是合同条款内容上的缺陷导致风险。
这主要是指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全面,文字、术语等表述是否准确无歧义,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手续的日期是否合理有效等。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论文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论文题目:及对策分析****:**学生学号:20062010409专业班级:法学2006级4班学院名称:法学院****:***2010年1月12日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内容摘要: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
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
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 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 哪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 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失衡;贸易格局;贸易对策纵观中美双边贸易的历史,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几经起伏和曲折,甚至一度出现过中断,但是由于中美经济具有巨大的互补性和市场容量,只要外部条件成熟,中美贸易关系就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
在中美经贸关系开始的初期,中美贸易就已经出现了债务纠纷、质量纠纷等贸易摩擦。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摩擦焦点1.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中美自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双边经贸关系虽受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经历了许多波折,但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971.8亿美元,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5.7%,美国是居日本之后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美国商务部负责亚太政策的副助理亨利·莱文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中国不仅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还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中增长最迅速的出口市场”。
2002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04年中美贸易总额为1696.3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1%,自美进口额为4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2.0%,中国顺差额为802.7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额为487.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创下了中美贸易顺差的新高。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对策分析及人民币汇率之争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对策分析及人民币汇率之争一、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1.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1) 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
人们的消费选择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 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
由于中国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较低,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2.重要原因是美对华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
3.直接因素是全球化产业转移所导致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
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
4.中美贸易逆差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对美国的大量顺差来自货物贸易。
而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世界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提供的服务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5.对华的直接投资掩盖中美贸易逆差随着美国对华市场投资的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在华投资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国直接对华出口将会造成美国对华出口数额的进一步减少。
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海外子公司的巨额生产与出口,并相应地增加美国公司从其海外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从而扩大了美国的“逆差”。
6.统计方式的不同夸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在统计原则和统计方法上,中美双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
然而中美双方在贸易统计数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统计的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要远远大于中国统计的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且之间的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中美贸易差额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美贸易差额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韩宜懂来源:《楚商》2019年第07期摘要: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伴随着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逐渐上升,其中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从1993年起产生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双方的贸易结构趋于不平衡化,这也使两国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
通过对中国产业结构及统计数据方式等的方面浅析中美之间造成贸易差额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美对中贸易差额;数据统计;调节市场中美两国自从建立外贸易关系以来,两国贸易往来就在时好时坏中曲折发展。
随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增长,美国对中国商品进行多次限制与征税,在2018年两国贸易争端扩大,被称为中美贸易战。
随后,美国又对从中国进口的大量商品征收关税。
中国政府也进行反击,提高了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的税率,同时对一些产业实施反倾销战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关系牵扯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经济体的关注。
1.中美双方贸易差额总体现状1.1贸易差额扩大中美贸易历史悠久,自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就有贸易往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问题随之而来。
90年代以后,中美双方贸易失衡,货物总额差距越来越大,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同时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截止到2018年中对美进出口额达到历史新高。
虽然中国对美国的服务贸存在易少量逆差,但是商品贸易大量顺差。
中国政府商务部对外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相比于2017年增长17.2%,达到3233.2亿美元。
2018年中国对美国进口额增长0.7%,但出口额增长高达11.3%,[1]这是自2006年以来中美贸易差额增长的最高纪录。
随着双方外贸交易额的扩大,贸易差额扩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2双方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在对美贸易差额中三大产业占比相差巨大。
第一产业即农副产业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中国对美国贸易逆差。
关于中美贸易差额问题

关于中美贸易差额问题,请分析:1什么是中美贸易差额问题?2中美贸易差额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差额问题?1,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美国对中贸易逆差,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美国依赖很深。
2,原因有,①转口贸易,转口统计和转口加价的影响。
②迁移效应,国际产业的转移。
③我国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位于国际价值链的末端。
④美国自身的原因,美国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
3,1,认识:①对美顺差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
②一国不能局限于双边贸易,应实行多变贸易。
③中美经贸关系表现在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相互投资等四个方面,美国在后三个方面有优势。
2、利益和态度:①美国方面:巨额贸易逆差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能实现经济的自我均衡,以本国逆差来要求人民币的升值,限制从中国的进口而满足自我利益。
②中国方面:巨额顺差造成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的紧张,不利于经济的内外均衡,我国的态度应该是不追求顺差,改变观念,出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关于外贸发展战略,请分析:1实行出口导向外贸战略有什么国际约束条件?2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是什么?3为什么说成效最显著的是科技兴贸战略?国际经济条件的约束。
1)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能容纳出口的扩张。
(2)相对自由的国际环境。
新兴工业化国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必要性市场过份集中的弊端,A风险B不利于扩大出口,实现外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C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贸易环境D 不利于改善贸易条件,维持良好的外贸秩序(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1成为外贸新的增长点;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2提高了出口产品竞争力;3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技术引进;4形成特色产业群和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基地,壮大高新出口主体关于出口退税,请分析:1关于出口退税有哪些国际惯例?2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国际惯例:零税率的原则,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体现各国比较优势。
公平税负原则,各国税收制度存在差异,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税负不一样,难以在国际市场进行公平竞争,要消除这种影响,必须使出口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浅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浅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法浅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法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疲软,对外经济贸易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以下是⼩编搜集整理的⼀篇探究对外经济贸易问题的论⽂范⽂,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从现阶段发展来看,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在迅速发展,外贸进出⼝总值不断处于上升趋势。
但⽬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市场⼤环境发展还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本⽂分析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具体的应对⽅法,为今后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国际贸易 ⼀、概述 1978年,中国实⾏对外开放政策,从此中国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开放市场等对外经济关系⽅⾯均取得了巨⼤的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在世界贸易中居第五位(2002年),也是发展中国家最⼤的外资引进国。
2001年,中国正式加⼊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不仅进⼀步加快中国经济融⼊世界经济的步伐,⽽且也对21世纪中国的改⾰和开放事业产⽣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兴盛需要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也需要中国经济。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因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系列问题 因我国⼀直采取的是粗放式增长⽅式,尽管数额巨⼤,但是并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加⼯贸易在出⼝产品中占据了相当⼤的⽐重。
根据经验总结来看,采取原料加⼯⽅式的加⼯贸易,国家从国际贸易中实得外汇收⼊平均约为贸易额的20%,国民从加⼯贸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则更为有限,并且两头在外的加⼯贸易使我国处于以外商为主的阶段。
⽬前,三资企业进⼝额占据我国总进⼝额的55%,出⼝则占了近60%的份额,在加⼯贸易中占⽐重更⼤的为外资,加⼯贸易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步作⽤也⾮常的有限。
近⼏年来,尽管我国技术密集性产品出⼝的⽐重有所提⾼,但总体上我国出⼝的优势还是建⽴劳动密集性的制造业基础上,尤其是⾼新技术产品所占的⽐重很低。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
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不平衡;对策一、中美贸易现状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
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
至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2022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
二、产生原因1.美国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管制政策加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从1949年到1994年,美国发起组织了“巴统协议”,对中国出口实行限制;“巴统协议”之后,又制定了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的新限制;从2022年开始,美国把中国单列出来,增加了几十个品种的对华出口限制。
严格的出口管制的实施阻碍了中美双方正常的技术贸易,也严重限制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使得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
2.国际产业转移对中美贸易起到决定性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开始出现。
日本、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规避与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纷纷把与欧美贸易摩擦较大的产品组装工序转移到中国大陆,在我国设立了大量的外资企业,中国从东亚等国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半成品经过加工、组装后依赖原有的销售渠道再向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出口。
因而,国际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美贸易顺差。
3.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带来某些特定商品的贸易顺差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它的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本。
尽管中国出口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要远远落后于美国同类行业,但是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成本较低,产品定价也就相对较低,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使产品的单位劳动成本低于美国同类产品水平,从而决定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造成了中国对美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顺差。
中美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中美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摘要:美国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屡屡发生贸易摩擦,中美贸易问题已然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话题。
中美两国贸易能否健康、良性发展对两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对当前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对中美贸易发展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对美贸易结构和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不断发生的贸易摩擦事件,加快新兴服务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影响力,为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使之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外汇储备;服务贸易Analysis of Sino-US trade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as China's 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China's foreign trade,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After the2008financial crisis,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ten trade friction,China-US trad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global economy. Sino-US trade is the healthy,benign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bilateral economic and global economy.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Sino-US trad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described;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no-US trade to make a reasonable prediction for the problems on how we should adjust the trade structure and related policies of the United States;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rade friction events continue to occur,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services industries, high-tech industry,to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China in the WTO system and 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enterprises,to make it better for contribute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Sino-US trade;Trade friction;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Trade in Services目录引言 (1)一、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 (1)(一)总量持续增加,贸易顺差较大,但增速放缓 (1)(二)中美贸易摩擦增多,出口企业面临诸多挑战 (2)二、影响中美贸易现状的原因 (4)(一)美国自身原因 (4)(二)中国自身原因 (6)三、中国对美贸易发展的对策 (8)(一)加强对美国市场的调研,及时调整对美国的出口结构 (8)(二)减小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外汇储备用之于民 (8)(三)完善对美国出口的市场监督机制,加强对美国出口企业的行业协调自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 (9)(四)进一步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使人民币汇率接近市场利率的水平 (9)(五)改变原有过度依赖货物贸易出口的现状,增大服务贸易②的发展 (9)(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11)(七)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增大高科技的投入与研发 (12)(八)完善外贸政策,完善外贸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培养专门性贸易摩擦谈判人员 (12)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引言近10年来,美国和中国贸易摩擦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自身经济下滑严重,失业率增加,美元贬值,促使美国改变自己原有的贸易政策,将自身内部压力外部化,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人多地广,资源丰富,是进出口贸易大国。
我国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进出口贸易沟通,特别是对美国。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从美国进口贸易主要是在一些重工业方面,而我过主要出口的都是各种轻工业产品和农产品。
品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前11个月,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07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9.6%,增速回落5.6个百分点,低于同期中国出口总体增速9.7个百分点。
(1、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报道周英峰)统计表明,前11个月,中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增长7.9%,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
同期,对美出口超过20亿美元的21类大宗商品中,除鞋类、农产品、游戏机、钢材、体育用具及设备、纺织纱线及织物等出口出现小幅提速外,其余11类商品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服装、电话等4类产品出口更是由增转降。
美国国内消费低迷影响了中国出口。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经济增长率迅速下滑,第三季度出现0.5%的下降,主要由于美国国内消费出现萎缩。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开支下降3.7%,是近17年来首次出现下滑,美国消费市场的低迷制约了中国出口在美国市场的扩张。
并且国内企业要出口产品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大多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
进出口贸易中,也有许多漏洞存在。
这是我过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以我过从美国进口最多的大豆为例,就可以看出我国在进口贸易上存在着的问题。
虽然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但是对大豆的市场需求没有减弱迹象,也没有影响到我国在美国采购大豆的热情,作为世界第一大豆消费国,中国对美国的采购一直没有减少,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豆进口总量在今年前10个月超过了430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而据美国农业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2010年全年的大豆进口量可能达到5400万吨。
为什么,国内的大豆消费工厂,都要选择美国的大豆呢?就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械化生产下的转基因大豆成本相对较低,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
我国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国产大豆。
据了解,国内多个部委也正在酝酿针对包括大豆在内的部分农产品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目的在于保护国内豆农的利益,保障农副产品的质量,打破海外大豆企业的市场强势地位。
我国与美国相比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立法与监管缺失,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经营范围乃至组织机构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既不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也不利于其自身的健康发展。
近日,稀土出口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美国贸易代表处称将根据贸易法301条款,调查中国在环保技术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相关政策,稀土出口情况也属于调查对象(1 中国贸易报2010年11月14日第6版)。
中国对稀土出口是有管理,但没有限制,配额是重要手段,管控稀土资源是中国的主权,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不违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据悉,我国稀土等资源走私的情况也非常多,稀土走私头偷梁换柱,年六十或达10万吨(2010年10月14日,中国贸易报)目前美国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产品都是来自中国。
稀土的问题,又一次将我国在出口贸易方面的漏洞显露出来。
所以,在实施出口的同时,要打击走私,还要保持一定的出口增长率,但不是随便增长,也是需要有配额的。
这就是一种对策。
今年,中美进出口贸易产生的纠纷增多,因为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近期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出口退税上调对出口的拉动作用有限。
在当前出口商品普遍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提高出口退税率虽然能增加部分企业的出口利润,但是总体上扭转出口形势的作
用仍然不够有效,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外商议价提供了新的借口。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深入,直接影响了全球消费者的信心,已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的不足必然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形成长期的压力。
加上近期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接连不断,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多。
当前,确保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稳定健康发展,对于防范中国出口继续减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还有一种特征,就是技术档次低下,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都是有科技含量在内的商品。
由于在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中,国有企业之间不可能有真正激烈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且国有企业因没有独立的财产而不可能真正承担经营风险或亏损的财产责任,同时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及职工对采用先进技术所形成的企业财产并不拥有所有权,技术并不能通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变成有回报的投资因此导致国有企业既没有外在的压力,同时又没有内在的动力和压力不断地开发和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决定了国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动力及压力,从而自然会导致我国出口品的技术档次低下。
所以,为了减少高科技产品从美国的进口,国有企应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这就是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问题进行的浅析与对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