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Mn2O3粉末的制备及应用

纳米Mn2O3粉末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Mn2O3是两性氧化物之一,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Mn2O3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对纳米Mn2O3粉末的应用作了简单描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Mn2O3;纳米材料;方铁锰矿;应用

引言

锰元素的氧化物,以其多样的电学、磁学及催化等方面的特性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其中

方铁锰矿型Mn

2O

3

纳米粉体用作电极材料和催化剂时,其性能明显优于其它锰氧化物。Mn

2

O

3

作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CO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催化以及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中,同时也

是固相法合成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Mn

2O

4

的最佳原料之一。我国锰原料储备丰富,因

此Mn

2O

3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纳米Mn2O3简介

1.1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近代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受到广泛重视。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组成基本单元构成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通常材料的性能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小颗粒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具有体积效应、表明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热血、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特性,使纳米材料在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四类。其中纳米粉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它三类产品的基础。纳米粉末又称为超微粉或超细粉,一般指粒度在100纳米以下的粉末或颗粒,是一种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处于中间态的固体颗粒材料。纳米纤维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纳米膜分为颗粒膜与致密膜。颗粒膜是纳米颗粒粘在一起,中间有极为细小的间隙的薄膜。致密膜指膜层致密但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薄膜。纳米块体是将纳米粉末高压成型或控制金属液体结晶而得到的纳米晶粒材料。

1.2 Mn

2O

3

纳米粉末

Mn

2O

3

属于过渡族金属元素氧化物,黑色晶体,有毒。相对密度4.50,难溶于水、醋酸,

不溶于冷盐酸,溶于热浓盐酸、热硝酸及热硫酸,1080℃脱氧,细粉尘可燃。氢气还原时在230℃生成四氧化三锰,300℃以上生成氧化亚锰(MnO)。由二氧化锰在空气中加热至530~940℃制得。

纳米Mn

2O

3

粉末是指颗粒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Mn

2

O

3

颗粒。Mn

2

O

3

有三种晶型:α,β

和γ型。自然界中只存在α—Mn

2O

3

,Mn

2

O

3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是固相法合成锂离子二次电

池正极材料LiMn

2O

4

的最佳原料之一,此外,在降低环境污染分解N

2

O的研究中Mn

2

O

3

的催化

活性明显优于其它锰氧化物,并在对氯苯甲醛,对溴苯甲醛等有机物的合成工艺中,作为氧化

剂广泛使用。在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中, Mn

2O

3

还可以用于消除废气中有机物。

2Mn2O3纳米粉末的制备

Mn

2O

3

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而且每种方法的效果不一样,一般而言,纳米材

料的制备按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分为液相法、气相法和固相法。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利用各种手段将物质变成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方法;液相法是指在均相溶液中,通过各种方式使溶质和溶剂分离,溶质形成形状、大小一定的颗粒,得到所需粉末的前驱体,加热分解后得到纳米颗粒的方法;固相法是

指把固相原料通过降低尺寸或重新组合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Mn

2O

3

纳米粉

末制备中常用的三种方法,如下:

2.1 水热法

2.1.1 方法

水热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的反应容器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而产生高压,从而进行无机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再经分离和热处理得到纳米微粒。在水热法中,液态或气态是传递压力的媒介,水热条件下离子反应和水解反应可以得到快速和促进,使一些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的热力学反应,在水热条件下可以实现快速反应。水热法通过高压釜中适合水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实现从原子、分子级的微粒构筑和晶体生长。李

斌、杜芳容等人利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Mn

2O

3

纳米粉末,方法如下:

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锰溶液,按一定锰盐与尿素比例配制尿素溶液,将两者充分混合后(适当加入一定种类和用量的表面活性剂)装入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在120℃—180℃间反应8—36h,得到肤色的中间产物MnCO

3

,将中间产物洗涤、干燥后,置于马弗炉

中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后即可得到黑色纯方铁锰矿Mn

2O

3

[1],[2],[3]。

2.1.2 主要工艺及优缺点

水热法是一种高效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采用水热法获得的产物通常纯度高、粒径分

布窄、结晶较好,但反应条件苛刻,制备周期较长。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Mn

2O

3

纳米粉末,

其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表面活性剂对产物都有影响。

1、水热反应的温度对所得中间产物的种类有影响,进而影响煅烧后产物的晶型结构;

2、煅烧温度对产物晶型结构也会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在450℃煅烧所得产物为立

方方铁锰矿Mn

2O

3

,结构致密,800℃煅烧所得产物为尖晶石方铁锰矿Mn

2

O

3

,结构疏松;

3、水热反应时间越长,颗粒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大,产物粒径越小,规则立方结构的产物减少,片状结构的产物增多;水热反应温度低时,得不到完整结构的晶体。

2.2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2.2.1 方法

此种方法是将溶胶—凝胶法与超临界干燥技术结合来制备Mn

2O

3

纳米微粉。Sol-Ge1法

是以无机盐或者金属酸盐为前驱物,经水解缩聚过程逐渐胶凝化及相应的热处理而得到所需材料的方法,是制备纳米材料最经典的方法之一。其主要过程如下:

图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过程图

将溶胶—凝胶法与超临界干燥技术结合来制备Mn

2O

3

纳米微粉,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是Mn

2O

3

气凝胶的制备: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锰、氨水溶液,在高速搅拌下,用氨

水溶液滴定硝酸锰溶液至pH值为8—10,制备锰水溶胶;用高速离心机分离锰水溶胶;用无水乙醇多次洗涤滤下物至中性,制得锰醇凝胶,将锰醇凝胶置于高压釜中进行超临界流体

干燥,即制得纳米Mn

2O

3

凝胶。

然后进行超临界干燥,在260℃,8MPa压力条件下,高压釜内干燥锰醇凝胶。由于在超临界状态,乙醇由液态变成流体,不存在气液界面,没有表面张力和毛细管作用力。溶剂干燥去除过程中锰醇凝胶微粒不会团聚,因而可制得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猛气凝胶。

然后在800℃下煅烧Mn

2O

3

气凝胶3h,对产品进行热处理即获得所需产品[4][5]。

2.2.2 主要工艺及优缺点

可在低温下制备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化学活性高的单、多组分混合物,并可制备传统方法不能活难以制备的产物,且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粉体均匀分布、分散性好、纯度高,且煅烧温度低、反应易控制、副反应少、工艺操作简单。但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所用原料陈本较高,制备离子易团聚。在单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影响最终纳米材料结构的因素主要有3种:

1、前驱物或醇盐的形态是控制胶体行为及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2、醇盐与水以及醇盐与溶剂的比例对溶胶的结构及粒度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胶体的黏度和胶凝化程度,并影响凝胶的后续于燥过程。

3、溶胶的pH 值不仅影响着醇盐的水解缩聚反应,而且对陈化过程中凝胶的结构演变甚至干凝胶的显微结构和组织也会产生影响。

将溶胶—凝胶法与超临界干燥技术结合制得的气凝胶为棕色。疏松、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且晶型为球形颗粒;且采用临界干燥,可有效的解决Mn

2O

3

纳米粉末制备过程中的“团聚”

问题,制备成本低,工业化前景广阔。

2.3 化学液相沉淀法

2.3.1 方法

沉淀法是把沉淀剂加入金属盐溶液中进行沉淀处理,再将沉淀物加热分解,得到所需的

最终化合物的方法。双喜、丽丽等人用液相沉淀法成功制备出性能较好的Mn

2O

3

纳米粉末,

其主要实验方法如下:将MnCl

2 2H

2

0和(NH

4

2

CO

3

溶于水中,在超声波作用下,快速搅拌混

合,得到白色沉淀,并过滤洗涤至无Cl,80℃下烘干,最后煅烧2小时,即可制备中具有

纳米尺寸的Mn

2O

3

粉末。实验结果显示,在600℃、700℃、800℃煅烧所得样品均为棕黑色,

而900℃煅烧所得样品为棕色[6]。

2.3.2 主要工艺及优缺点

在沉淀法中,常直接将沉淀剂加入与溶液中某种阳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但是,这样常常造成溶液中局部浓度不均匀,制得的纳米粒子分布不均。后来发展了采用加入某种能通过溶液中化学反应,缓慢生成沉淀剂的物质。在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因素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

1、反应温度:温度对粒径的影响实际上归咎于温度对晶核生成速度和生长速度的影响,而晶核生成的最大速度所在温度区间比晶核生长最大速度所处的温度区间低,即在较低的温度下有利于形成较小颗粒。实践证明,温度升高20℃,随盐类的不同,晶粒真增大10%-25%。

2、反应时间:一方面,反应时间越长,将得到更高的产物收率;另一方面,时间过长,会引起小颗粒重新溶解,大颗粒继续长大,同时会造成粒径分布变宽。

3、反应物料配比:一方面物料发生的水解、沉淀反应可能是可逆反应,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比例会使产率提高;再者,反应物料过饱和度的增加,有利于生成小颗粒沉淀。

4、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是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比较关键的一步.煅烧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使粒子团聚、粒径增大,因而在保证沉淀物煅烧完全的同时,煅烧温度越低、煅烧时间越短越好。

5、表面活性剂:某些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缩小晶粒尺寸,抑制粒子的团聚。实验发现,添加适当品种和用量的表面活性剂对于形成形状和大小均一的粒子是很重要的条件。

在本实验中,以MnCl

2 2H

2

0和(NH

4

2

CO

3

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的前驱物,应

煅烧适合温度范围为600—800℃,当反应温度过低时前驱物不能完全分解,过高时会形成

Mn

3O

4

产物。此方法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污染小,产率高,经济实惠,所得产物粒度分布均

匀,无明显团聚现象,但平均粒径偏大。

2.4 其它方法

制备纳米粉末的方法有很多,如微乳液法、辐射法及喷雾热分解法,但在最近的研究中,

这些方法运用的很少,其它制备Mn

2O

3

纳米粉末的方法有液相催化法、水热—热解法,前驱

体法等[7],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3Mn2O3纳米粉末检测方法

Mn

2O

3

纳米粉末的检测方法与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一致,主要由:XRD、TEM、DSC、TG、

IR等。

3.1 XRD

XRD是一种通过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其衍射图谱,从而获得材料的成分、材料

内部原子或分子的结构或形态等信息的研究手段。如下图所示,是一张Mn

2O

3

气凝胶在800℃

下煅烧的XRD谱图:

图2 Mn 2O 3气凝胶XRD 谱图(800℃)

由衍射峰的位置我们看出,Mn 3O 4气凝胶在800℃下煅烧后,进一步氧化生成Mn 2O 3,并且所得产品的晶型完善。

3.2 TEM

TEM 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散射角

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厚度相关,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TEM 常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的结晶情况,观察纳米粒子的形貌、分散情况及测量和评估纳米粒子的粒径。是常用的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技术之一。下图是Mn 2O 3气凝胶的TEM 谱图:

由右图我们可以看出Mn 2O 3气凝胶全貌类似一个蚁巢,并且米粒状颗粒之间有些粘连,边缘不是很清楚, 由其放大比例,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其颗粒尺寸等相关信

息。 图3 Mn 2O 3气凝胶TEM 图

3.3 DSC/TG

DSC 热分析法,又称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六十年代以后研制出的一种热分析方法。它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入到试样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因物质受热时,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也就随之改变,测定物质质量的变化就可研究其变化过程。热重法(TG )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一般分析材料时,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

图4 不同水热反应温度的中间产物DSC/TG 分析曲线

上图为用水热法制备Mn

2O

3

实验过程中DSC/TG曲线图。由上图(A)可看出,从室温上

升到400℃的过程中,失重相当缓慢,400℃到580℃左右,TG曲线几乎直线下降,表明中间产物的分解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到600℃之后,呈水平线,说明此时中间产物已经完全分解,在此图中,DSC曲线有2个放热峰和一个大的吸热峰。MnO

2

有多种不同的晶型,488℃

的放热峰和541℃的放热峰可能分布是γ和β型MnO

2的晶型放热峰。如果继续升温MnO

2

会分

解生成Mn

2O

3

,所以575℃的吸热峰是发生热解反应,生成Mn

2

O

3

剧烈吸热造成的。

上图(B)中,DSC曲线只有一个放热峰和一个吸热峰,根据温度判断481℃的放热峰应

当是β型MnO

2晶型转化时的放热峰,534℃的吸热峰是生成Mn

2

O

3

的吸热峰,TG曲线失重为

30.40%,与碳酸锰完全分解生成Mn

2O

3

的理论失重量29.8%十分接近。通过两图的比较说

明不同的水热反应温度对所获得的中间产物有影响,进而可能影响煅烧后最终产物的晶型结构。

此外常用的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还有IR等,因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有很多,在表征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所要测试的方法。

4Mn2O3纳米粉末应用领域

纳米粉体材料是颗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超细粒子材料,其粒径处于原子簇和体相之间,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11],由此产生于传统固体材料不同的许多特殊性质,成为今年来材料科学中的研究热点。

纳米Mn

2O

3

粉末用途广泛,其高催化活性可用于环保领域分解N

2

O;在半导体制备中,利

用Mn

2O

3

从废气中去除有机物;对氯苯甲醛、溴苯甲醛等有机物的合成工艺中,可以作为性

能高的氧化剂使用[9];Mn

2O

3

还可将其用于改善压电陶瓷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喷雾热解醋酸

锰溶液或草酸锰溶液热分解制备的γ—Mn

2O

3

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

2

O

4

的最佳原料

[10]。因此纳米Mn

2O

3

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 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对纳米Mn

2O

3

的研究中,所制备的主要为球形颗粒。因产品的形貌对

产品的性质有极大影响,虽然目前有少量学者对纳米Mn

2O

3

纤维[8]及纳米管、纳米棒[12]等

有极少数的报道,但制备方法单一,且对其性质及应用的研究甚少,作为锰原料的储备大国,

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应用这一资源,所以纳米Mn

2O

3

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领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丁小坤. Mn

2O

3

纳米球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应用[J].纳米科技,2011,5:198—206.

[2]李斌,杜芳林,张欣.水热法制备方铁锰矿Mn

2O

3

Mn

2

O

3

[J].中国锰业,2008,26(1):1—9.

[3]刘兴泉,陈召勇,刘培松等.方铁锰矿Mn

2O

3

粉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4(22):193—196.

[4]夏宏宇,胡林,姚奇志.球形Mn

2O

3

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11,3:1—4.

[5]陈志文,张庶元.纳米Mn

2O

3

的制备及其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实验室,1996,13(6):57—61.

[6]双喜,丽丽,噶日迪.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Mn

2O

3

[J].纳米科技,2005,31(11):142—144.

[7]李英品,郝彦忠.前驱体法制备Mn

2O

3

空心橄榄球形结构及形貌演化[J].物理化学学报,2010,26(12):37—39.

[8]李跃军,曹铁平,孙新丽等.静电纺丝法制备Mn

2O

3

纳米纤维及其磁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1:8—9.

[9]翟国钧,王阅杰,李从举等.静电纺丝法制备微孔Mn

2O

3

微/纳米纤维及纤维结构表征[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6,26(1):

33—35.

[10]赵建智,陶占良,陈军. Mn

2O

3

纳米颗粒脱/嵌Li+过程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2008,9(11):22—24.

[11]陈志文,张庶元,谭舜等. 纳米Mn

2O

3

的微结构及其分形凝聚[J].电子显微学报,1996,16(6):1—4.

[12]邹强,李付奎,张之圣等.高分子自组装Mn

2O

3

花瓣状纳米带、纳米线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9,17:88—89.

[13]张卫民,宋新宇,李大柱等.水热—热解法制备具有一维纳米结构的γ—Mn

2O

3

[J].无机化学学报,2004,20(6):42—

47.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特点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特点 一纳米材料的性能 广义地说,纳米材料是指其中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当小粒子尺寸加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具有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特性,使纳米材料在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常材料的性能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极为密切。当晶粒尺寸减小时, 晶界相的相对体积将增加,其占整个晶体的体积比例增大,这时,晶界相对晶体整体性能的影响作用就非常显著。此外,由于界面原子排列的无序状态,界面原子键合的不饱和性能都将引起材料物理性能上的变化。研究证实,当材料晶粒尺寸小到纳米级时,表现出许多与一般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和陶瓷超塑性以及特殊的比热、扩散、光学、电学、磁学、力学、烧结等性能。而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其表面效应、体积效应、久保效应等引起的。由于纳米粒子有极高的表面能和扩散率,粒子间能充分接近,从而范德华力得以充分发挥,使得纳米粒子之间、纳米粒子与其他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异常激烈,这种作用提供了一系列特殊的吸附、催化、螯合、烧结等性能。 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从制备手段来分,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制备方法 物理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有: 粉碎法、高能球磨法[4]、惰性气体蒸发法、溅射法、等离子体法等。 粉碎法是通过机械粉碎或电火花爆炸而得到纳米级颗粒。 高能球磨法是利用球磨机的转动或振动,使硬球对原料进行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将金属或合金粉碎为纳米级颗粒。高能球磨法可以将相图上几乎不互溶的几种元素制成纳米固溶体,为发展新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惰性气体凝聚- 蒸发法是在一充满惰性气体的超高真空室中,将蒸发源加热蒸发,产生原子雾,原子雾再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失去能量,骤冷后形成纳米颗粒。由于颗粒的形成是在很高的温度下完成的,因此可以得到的颗粒很细(可以小于10nm) ,而且颗粒的团、凝聚等形态特征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溅射技术是采用高能粒子撞击靶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交换能量或动量,使得靶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从靶材表面飞出后沉积到基片上形成纳米材料。常用的有阴极溅射、直流磁控溅射、射频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以及电子回旋共振辅助反应磁控溅射等技术。 等离子体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惰性气氛或反应性气氛中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 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的热点技术,纳米技术和材料的生产及其应用在中国已起步,可以产业化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纳米二氧化钛(TiO2)、纳米氧化锌(ZnO)、纳米碳酸钙(CaCO3)便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几个品种。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以下是对各种方法的分别阐述并举例。 1. 物理方法 (1)真空冷凝法 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1。金属烟粒子结晶法是早期研究的一种实验室方法。将金属原料置于真空室电极处,真空室抽空(真空度1P a)导入102到103 P a压力的氩气或不活泼性气体,然后像通常的真空蒸发那样,用钨丝蓝蒸发金属。在气体中,通过蒸发、凝聚产生的金属蒸气形成金属烟粒子,像煤烟粒子一样沉积于真空室内壁上。在钨丝篮上方或下方位置可以预先放置格网收集金属烟粒子样品,以备各类测试所用。2。流动油面上的真空蒸发沉积法(VEROS),VEROS法是将物质在真空中连续的蒸发到流动着的油面上,然后把含有纳米粒子的油回收到贮存器内,再经过真空蒸馏、浓缩,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制备大量纳米粉体。 (2)物理粉碎法 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例,有一种制备纳米粉体材料新方法,最适用于碳化物、氮化物及部分金属粉体的制备。其方法是先对反应器抽真空,然后充入保护气体或反应气体,在反应器中设置石墨电极,在石墨电极与反应器坩埚中的金属之间通电,使之产生高温碳电弧,由高温电弧产生金属蒸汽。采用保护气体可以生产出由石墨原子包覆的纳米镍粉、铜粉、铝粉等不易团聚的金属纳米粉末;采用反应气体可以生产碳化物、氮化物纳米粉末。与现有技术相比,生产的纳米粉末不易团聚,具有成本低,电弧功率大,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用冲击波处理共沉淀法制备的氧化铁与氧化锌混合物合成了铁酸锌,用XRD、TEM 和电子衍射法对这种产品进行了鉴定.与传统的高温焙烧法相比,这种产品的特点是其颗粒尺寸为纳米级.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冲击波的作用时间极短,因此生成的铁酸锌不会生长成为完整的晶粒.由此可以认为,冲击波处理可能是一种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粉体的新方法. (3)机械球磨法 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条件得到纯元素纳米粒子、合金纳米粒子或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例,一种钛合金纳米粉体制备方法,原料包括钛合金粗粉、助磨键合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是,将所述原料按配比投入反应釜,反应釜转速200-300mpr、温度50℃-60℃,反应釜旋转时间15-30分钟;反应釜转速升高至达1000mpr以上,维持该转速1.5-2.5小时,温度为180℃以上;反应釜转速降到300mrp以下,在0.5-1.0小时内降低温度至40℃-50℃,停机,即完成纳米粉体的制备。它稳定地对钛合金实现了纳米化加工;由此为利用纳米粉体的小尺寸效应、表面积效应而使它的耐蚀优点得到提升得以实现,使之可作为一种活性添加剂与各种优良树脂结合成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2. 化学方法 (1)气相沉积法 利用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其特点产品纯度高,粒度分布窄。例,TiCl4气相氧化法,其基本化学反应式为:TiCl4(g)+O2(g)=TiO2(s)+Cl2(g) 施利毅、李春忠等利用

纳米金属粉末制备方法综述

摘要纳米粉末具有特殊性质, 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制备纳米粉末的方法, 如机械法、物理法和化学法,和这些方法的原理、技术特点、研究进展和局限性。最后提出目前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纳米金属粉末新的制备方法做出展望。 关键词纳米粉末;制备方法;机械法;物理法;化学法 一.绪论 超细粉末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粉末的粒度一般要求小0.1um( 100nm),即在1~ 100nm间,故超细粉末又称作纳米粉末。由于纳米微粒本身的结构与常规材料不同,所以具有许多新奇的特性。比如纳米金属粉末就具有不同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奇异性能, 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已在国防、化工、轻工、航天、冶金等领域得到重要应用,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80年代以来, 纳米粉末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极大重视,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都将其列入发展高技术的计划中,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例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各国的“尤里卡”计划、日本 1981 年开始实施的“高技术探索研究”计划以及我国的“863”计划,都列入了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一些纳米粉末,如钛酸钡、氮化硅、氧化锆等已经实现了商品化。我国在纳米粉末研究方面起步较晚,8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的研制开发。近年来取得一些成效,特别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规模中试水平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的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仍有一定差距。本文将重点介绍目前已研究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 二.方法综述 2.1机械法 机械法就是借助于机械力将大块金属破碎成所需粒径粉末的一种加工方法。按照机械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机械冲击式粉碎法、气流磨粉碎法、球磨法和超声波粉碎法等。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还是球磨法和气流磨粉碎法,其优点是工艺简单、产量大,可以制备一些常规方法难以得到的高熔点金属和合金的超细纳米粉末。 2. 1. 1球磨法 球磨法主要分为滚动球法和振动球磨法。该方法利用了金属颗粒在不同的应变速率下因产生变形而破碎细化的机理。其优点是对物料的选择性不强,可连续操作,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干磨、湿磨,可以进行多种金属及合金的粉末制备。缺点是在粉末制备过程中分级比较困难。 2. 1. 2气流磨粉碎法 气流磨粉碎法是目前制备磁性材料粉末应用最广的方法。具体的工艺过程为:压缩气体经过特殊设计的喷嘴后,被加速为超音速气流,喷射到研磨机的中心研磨区,从而带动研磨区内的物料互相碰撞,使粉末粉碎变细;气流膨胀后随物料上升进入分级区,由涡轮式分级器分选出达到粒度的物料,其余粗粉返回研磨区继续研磨, 直至达到要求的粒度被分出为止。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连续自动运行,并通过分级轮转速的调节来控制粉末粒径大小(平均粒度在3~ 8 μ m)。气流磨粉碎法适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工艺成熟。缺点是在金属粉末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连续不断的惰性气体或氮气作为压缩气源,耗气量较大;只适合脆性金属及合金的破碎制粉。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总结文档(最新版)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总结文档(最新版) Summary document on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ano powder (latest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总结文档(最新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1、化学沉淀法: 沉淀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多元醇为介质 的沉淀法、沉淀转化化、直接沉淀法等。 共沉淀法 在含有多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完 全沉淀的方法称为共沉淀法共沉淀法.可制备BaTiO3、PbTiO3等PZT系电子陶瓷及ZrO2等粉体.与传统的固相反应法相比,共沉淀法可避免引入对材料性能不利的有害杂质,生成的粉末具有较高的化学均匀性,粒度较细,颗粒尺寸分布较窄且具有一定形貌。 均匀沉淀法 在溶液中加入某种能缓慢生成沉淀剂的物质,使溶液中 的沉淀均匀出现,称为均匀沉淀法本法克服了由外部向溶液中直接加入沉淀剂而造成水热合成反应釜沉淀剂的局部不均匀性本法多数在金属盐溶液中采用尿素热分解生成沉淀剂NH4OH,

促使沉淀均匀生成制备的粉体有Al、Zr、Fe、Sn的氢氧化物[12-17]及Nd2(CO3)3等。 多元醇沉淀法 许多无机化合物可溶于多元醇,由于多元醇具有较高的 沸点,可大于100°C,因此可用高温强制水解反应制备纳米 颗粒[20]例如Zn(HAC)2·2H2O溶于一缩二乙醇(DEG),于100-220°C 下强制水解可制得单分散球形ZnO纳米粒子又如 使酸化的FeCl3—乙二醇—水体系强制水解可制得均匀的Fe (III)氧化物胶粒。 沉淀转化法 本法依据化合物之间溶解度的不同,通过改变沉淀转化 剂的浓度、转化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来控制颗粒生长和防止颗粒团聚例如:以Cu(NO3)2·3H2ONi(NO3)2·6H2O为原料,分别以Na2CO3、NaC2O4为沉淀剂,加入一定量表面活性剂, 加热搅拌,分别以NaC2O3、NaOH为沉淀转化剂,可制得CuO、Ni(OH)2、NiO超细粉末。该法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但 制备的化合物仅局限于少数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化学还原法 水溶液还原法

电化学在制备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电化学在制备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摘要:应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对应用电化学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进行分类,着重介绍了电化学沉积法、电弧法、超声电化学法和电化学腐蚀法,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电化学纳米材料电沉积 1 前言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型材料和科技领域之一。纳米材料是指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当材料的粒子尺寸小至纳米级时,材料就具有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三大效应:(1)小尺寸效应,指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与传统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体的相干波长等物理尺寸相当或更小时,其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光吸收、电磁、化学活性、催化等性质发生很大变化的效应;(2)表面效应,指纳米微粒表面原子与总原子数之比。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随着粒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加。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加,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得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极不稳定,使其在催化、吸附等方面具有常规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3)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研究发现,一些宏观量,如纳米粒子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也具有隧道效应,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正是由于纳米材料具有上面的三大效应,才使它表现出:(1)高强度和高韧性;(2)高热膨胀系数、高比热容和低熔点;(3)异常的导电率和磁化率;(4)极强的吸波性;(5)高扩散性等令人难以置信的奇特的宏观物理特性。 自1991年Iijima首次制备了碳纳米管以来,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结构无机材料因具有特殊的电、光、机械和热性质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美国自1991年开始把纳米技术列入“政府关键技术”,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种项目和研究机构都把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由于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纳米材料形貌和尺寸的控制在纳米材料合成中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制备纳米材料主要采用机械法、气相法、磁控溅射法等物理方法和溶胶—凝胶法、离子液法、溶剂热法、微乳法化学方法。但在这些方法中,机械法、气相法、磁控溅射法的生产设备及条件要求很高,生产成本高;化学方法中的离子液法和微乳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研究领域,同时离子液离子液作为一种特殊的有机溶剂,具有粘度较大、离子传导性较高、热稳定性高、低毒、流动性好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离子液体用于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还未成熟。 应用电化学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由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广泛研究与采用。与其他方法相比,电化学制备方法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适合用于制备的纳米晶金属、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种类较多;2、电化学制备纳米材料过程中的电位可以人为控制。整个过程容易实现计算机监控,在技术上困难较小、工艺灵活,易于实验室向工业现场转变;3、常温常压操作,避免了高温在材料内部引入的热应力;4、电沉积易使沉积原子在单晶基底上外延生长,可在大面积和复杂形状的零件上获得较好的外延生长层。 电化学方法已在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应用电化学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主要的几种方法及其制备原理,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比较。 2 应用电化学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种类 2.1 电化学沉积法 与传统的纳米晶体材料制备相比,电沉积法具有以下优点:(1)晶粒尺寸在1~100 nm内;(2)

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

. 化学制备法 1.1 化学沉淀法 沉淀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多元醇为介质的沉淀法、沉淀转化化、直接沉淀法[2]等。 1.11共沉淀法 在含有多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完全沉淀的方法称为共 沉淀法。共沉淀法可制备BaTiO 3[3-5]、PbTiO 3 [6]等PZT系电子陶瓷及ZrO 2 [7,8]等粉体。 以CrO 2为晶种的草酸沉淀法,制备了La、Ca、Co、Cr掺杂氧化物[9]及掺杂BaTiO 3 等。以Ni(NO 3) 2 ·6H 2 O溶液为原料、乙二胺为络合剂,NaOH为沉淀剂,制得Ni(OH)2 超微粉,经热处理后得到NiO超微粉[10]。 与传统的固相反应法相比,共沉淀法可避免引入对材料性能不利的有害杂质[11],生成的粉末具有较高的化学均匀性,粒度较细,颗粒尺寸分布较窄且具有一定形貌。 1.12均匀沉淀法 在溶液中加入某种能缓慢生成沉淀剂的物质,使溶液中的沉淀均匀出现,称为均匀沉淀法。本法克服了由外部向溶液中直接加入沉淀剂而造成沉淀剂的局部不均匀性。 本法多数在金属盐溶液中采用尿素热分解生成沉淀剂NH 4 OH,促使沉淀均匀生 成。制备的粉体有Al、Zr、Fe、Sn的氢氧化物[12-17]及Nd 2(CO 3 ) 3 [18,19]等。 1.13多元醇沉淀法 许多无机化合物可溶于多元醇,由于多元醇具有较高的沸点,可大于100°C,因此可用高温强制水解反应制备纳米颗粒[20]。例如Zn(HAC)2·2H2O溶于一缩二乙醇(DEG),于100-220°C 下强制水解可制得单分散球形ZnO纳米粒子。又如使酸化的FeCl3---乙二醇---水体系强制水解可制得均匀的Fe(III)氧化物胶粒[21]。 1.14沉淀转化法 本法依据化合物之间溶解度的不同,通过改变沉淀转化剂的浓度、转化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来控制颗粒生长和防止颗粒团聚。例如:以Cu(NO3)2·3H2O、Ni(NO3)2·6H2O为原料,分别以Na2CO3、NaC2O4为沉淀剂,加入一定量表面活性剂,加热搅拌,分别以NaC2O3、NaOH为沉淀转化剂,可制得CuO、Ni(OH)2、NiO超细粉末[22]。 该法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但制备的化合物仅局限于少数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3]。 1.2化学还原法 1.21水溶液还原法 采用水合肼、葡萄糖、硼氢化钠(钾)等还原剂,在水溶液中制备超细金属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并利用高分子保护PVP(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阻止颗炷团聚及减小晶粒尺寸[24-26]。用水溶液还原法以KBH4作还原剂制得 Fe-Co-B(10-100nm)[27]、Fe-B(400nm)、Ni-P非晶合金[28-32]。 溶液还原法优点是获得的粒子分散性好,颗粒形状基本呈球形,过程也可控制。 1.22多元醇还原法 最近,多元醇还原法已被发展于合成细的金属粒子Cu[33]、Ni、Co[34]、Pd、Ag[35-37]。该工艺主要利用金属盐可溶于或悬浮于乙二醇(EG)、一缩二乙二醇

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一、纳米粉体应具备的特性 1、化学成分配比准确:尽量符合化学计量,避免烧结出现液相或阻碍烧结; 2、纯度高:出现液相或影响电性能; 3、成分分布均匀:尤其微量掺杂; 4、粒度要细,尺寸分布范围要窄;结构均匀,密度高; 5、无团聚体:软团聚,硬团聚。 二、制备方法分类 化学法 化学法是指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从分子、原子、离子出发制备纳米物质,它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冷凝法、溶胶一凝胶法、水热法、沉淀法、冷冻干燥法等。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迄今为止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个加热的衬底上,通过一种或几种气态元素或化合物产生的化学元素反应形成纳米材料的过程,该方法主要可分成热分解反应沉积和化学反应沉积。该法具有均匀性好,可对整个基体进行沉积等优点。其缺点是衬底温度高。随着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由此衍生出来的许多新技术,如金属有机化学缺陷相沉积、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及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 化学气相冷凝法(CVC)主要通过有机高分子热解获得纳米粉体,具体过程是先将反应室抽到或更高真空度,然后注入惰性气体He,使气压达到几百帕斯卡,反应物和载气He从外部系统先进入前部分的热磁控溅射CVD装置由化学反应得到反应物产物的前驱体,然后通过对流达到后部分的转筒式骤冷器,用于冷却和收集合成的纳米微粒。 化学沉淀法是在金属盐类的水溶液中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反应,产生水合氧化物或难溶化合物,使溶液转化为沉淀,然后经分离、干燥或热分解而得到纳米级超微粒。化学沉淀法可分为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共沉淀法和醇盐水解沉淀法。 物理法 早期的物理制备方法是将较粗的物质粉碎,如低温粉碎法、超声波粉碎法、冲击波粉碎法、蒸气快速冷却法、蒸气快速油面法等等。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新的物理方法,如旋转涂层法将聚苯乙烯微球涂敷到基片上,由于转速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隙度.然后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其表面上抗积一层膜,经过热处理,即可得到纳米颗粒的阵列。这些方法我们统称为物理凝聚法,物理凝聚法主要分为: (1)真空蒸发靛聚法 将原料用电弧高频或等离子体等加热,使之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使之凝结成纳米微粒。其粒径可通过改变通入惰性气体的种类、压力、蒸发速率等加以控制,粒径可达1—100nm。具体过程是将待蒸发的材料放人容器中的柑锅中,先抽到或更高的真空度,然后注人少量的惰性气体或性2N、3NH等载气,使之形成一定的真空条件,此时加热,使原料蒸发成蒸气而凝聚在温度较低的钟罩壁上,形成纳米微粒。 (2)等离子体蒸发凝聚法 把一种或多种固体颗粒注人惰性气休的等离子体中,使之通过等离子体之间时完全蒸发,通过骤冷装置使蒸气奴聚制得纳米微粒。通常用于制备含有高熔点金属合金的纳米微粒,如Fe-A1,Nb-Si等。此法常以等离子体作为连续反应器制备纳米微粒。 综上所述,物理方法通常采用光、电等技术使材料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蒸发,然后使原子或分子形成纳米颗粒,它还包括球磨、喷雾等以力学过程为主的制备技术。物理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不高,颗粒分布不均匀,形状难以控制。 物理化学方法

纳米相增强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纳米相增强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摘要】目前纳米技术应用广泛,在高强金属材料应用方面尤为突出。本文针对现有主要几种纳米增强金属材料制备工艺方法进行概述并比较,讨论其优缺点。最后还探讨了纳米相增强制备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并对纳米结构材料应用领域和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纳米增强制备方法优缺点 随着科技进步,各个领域对于相关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纳米增强技术是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在金属材料领域尤其应用广泛。在电子、汽车、船舶、航天和冶金等行业对高性能复合材料需求迫切,选用最佳制备方法制备出性能更优良的纳米材料是当前复合材料发展的迫切要求。 1 纳米增强技术概述 纳米相增强金属材料是由纳米相分散在金属单质或合金基体中而形成的。由于纳米弥散相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强的界面相互作用,纳米相增强金属复合材料在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和磁学性能方面不同于一般复合材料,其强度、导电性、导热性、耐磨性能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高[1]。 1.1 机械合金化法 机械合金化法(MA)是一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通过长时间在高能球磨机中对不同的金属粉末和纳米弥散颗粒进行球磨,粉末经磨球不断的碰撞、挤压、焊合,最后使原料达到原子级的紧密结合的状态,同时将颗粒增强相嵌入金属颗粒中。由于在球磨过程中引入了大量晶格畸变、位错、晶界等缺陷,互扩散加强,激活能降低,复合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不同于普通的固态过程,能制备出常规条件下难以制备的新型亚稳态复合材料。 1.2 内氧化法 内氧化法(Internal oxidation)是使合金雾化粉末在高温氧化气氛中发生内氧化,使增强颗粒转化为氧化物,之后在高温氢气气氛中将氧化的金属基体还原出来形成金属基与增强颗粒的混合体,最后在一定的压力下烧结成型。因将材料进行内氧化处理,氧化物在增强颗粒处形核、长大,提高增强粒子的体积分数及材料的整体强度,这样可以提高材料的致密化程度,且可以改善相界面的结合程度,使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1.3 大塑性变形法 大塑性变形法(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是一种独特的纳米粒子金属及金属合金材料制备工艺。较低的温度环境中,大的外部压力作用下,金属材料发

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一、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分类: 1、按照物质的原始状态,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2、按照研究纳米粒子的学科分类,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 3、按照制备的技术分类,可分为机械粉碎法、气体蒸发法、溶液法、等离子体合成法、激光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本文着重针对纳米粒子生成机理与制备过程,粗略地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二、纳米颗粒的物理制备方法: (一)蒸发法制备纳米颗粒: 1、定义:直接利用气体或利用各种手段将物质变成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粒子。 2、气相蒸发法原理:在高真空室中冲入低压的纯净惰性气体或反应气体,预蒸发的物质置于坩埚,通过加热装置逐渐加热蒸发,产生原物质烟雾。由于惰性气体的对流,烟雾向上移动(与反应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并接近充液氮的冷却棒(77K)。在蒸发过程中原物质原子与惰性气体碰撞损失能量冷却,造成局域的过饱和,形成均匀的成核过程,然后形成原子簇,长大成纳米粒子。收集。 3、按照原料加热蒸发技术手段的不同,可将蒸发法分为: 1)电阻加热; 2)等离子喷射加热;

3)高频感应加热; 4)电子束加热; 5)激光加热; 6)电弧加热; 7)微波加热。 (二)流动油面上的真空蒸发沉积法(VEROS): 1、将物质在真空中连续地蒸发到流动着的油面上,然后把含有纳米粒子的油回收到贮存器内,再经过真空蒸馏、浓缩,制备纳米粒子。 2、优点:可以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nm的各类金属粒子,粒子分布窄。 3、缺点:粒子太细,难以从油中分离。 (三)化学气相冷凝法(CVC): 1、原理:将反应室抽真空,冲入少量的惰性气体,形成数百帕的真空度,(通入反应气体),在加热的反应器内得到目标产物或其前驱体,然后在对流的作用下,到达后部的骤冷转筒器(加入液氮作为冷却介质),转筒后面有一刮刀不断的移去沉积的纳米颗粒,可以提供一个干净的金属表面来进行连续的收集操作。 2、特点:粒径小、分布窄、避免团聚。 三、纳米颗粒的化学合成方法: 1、定义: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包括液相、气相和固相反应,从分子、原子出发制备纳米颗粒物质。 2、化学法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地研究 辛辉,易贝贝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河南平顶山) 摘要:纳米粉体具有独特地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其制备方法地研究已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地重要内容.本文对纳米粉体地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各种方法地利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关键词:纳米粉体制备方法团聚性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引言 纳米粉体泛指粒径在范围内地粉末.由于纳米粉体地晶粒小,表面曲率大或表面积大,所以它在磁性、催化性、光吸收、热阻和熔点等方面与常规材料相比显示出奇特地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结构与功能陶瓷材料、涂层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气敏材料、医药和石油化工领域.纳米粉体制备方法地研究已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地一个重要内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激光法制备纳米粉体 激光法制备粉体是以激光为加热源,利用激光地诱导作用和作用物质对特定激光波长地共振吸收制备出所要求地纳米粉体[].激光法有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激光烧蚀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 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反应气体分子(或光敏分子)对特定波长激光地共振吸收,诱导反应气体分子地激光热解、激光离解(如紫外光解、红外多光子离解)、激光光敏化等化学反应,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激光功率密度、反应池压力、反应气体配比、流速和反应温度等)反应生成物成核和生长,通过控制成核与生长过程,即可获得纳米粒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激光烧蚀法 激光烧蚀法是将作为原料地耙材置于真空或充满氩等保护气体地反应室中,耙材表面经激光照射后,与入射地激光束相作用.耙材吸收高能量激光束后迅速升温、蒸发形成气态.气态物质可直接冷凝沉积形成纳米微粒,气态物质也可在激光作用下分解后再形成纳米微粒.若反应室中有反应气体,则蒸发物可与反应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经过形核生长、冷凝后得到复合化合物地纳米粉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激光烧蚀法与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法相比,生产率更高,使用范围更广,并可合成更为细小地纳米粉体. 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粉体 常用地溶剂蒸发法有喷雾干燥法、喷雾热分解法.喷雾干燥法是将金属盐溶液喷入热风中,溶剂迅速蒸发从而析出金属盐地纳米颗粒.喷雾热分解法则是将溶液喷入高温气氛中,使溶剂蒸发和金属盐地热分解同时进行,从而用道工序制得氧化物纳米颗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采用喷雾法生成地氧化物颗粒一般为球状,流动性好且易于处理,并且可以连续进行,因而

纳米Mn2O3粉末的制备及应用

纳米Mn2O3粉末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Mn2O3是两性氧化物之一,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Mn2O3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对纳米Mn2O3粉末的应用作了简单描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Mn2O3;纳米材料;方铁锰矿;应用 引言 锰元素的氧化物,以其多样的电学、磁学及催化等方面的特性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其中 方铁锰矿型Mn 2O 3 纳米粉体用作电极材料和催化剂时,其性能明显优于其它锰氧化物。Mn 2 O 3 作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CO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催化以及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中,同时也 是固相法合成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Mn 2O 4 的最佳原料之一。我国锰原料储备丰富,因 此Mn 2O 3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纳米Mn2O3简介 1.1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近代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受到广泛重视。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组成基本单元构成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通常材料的性能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小颗粒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具有体积效应、表明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热血、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特性,使纳米材料在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四类。其中纳米粉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它三类产品的基础。纳米粉末又称为超微粉或超细粉,一般指粒度在100纳米以下的粉末或颗粒,是一种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处于中间态的固体颗粒材料。纳米纤维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纳米膜分为颗粒膜与致密膜。颗粒膜是纳米颗粒粘在一起,中间有极为细小的间隙的薄膜。致密膜指膜层致密但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薄膜。纳米块体是将纳米粉末高压成型或控制金属液体结晶而得到的纳米晶粒材料。 1.2 Mn 2O 3 纳米粉末 Mn 2O 3 属于过渡族金属元素氧化物,黑色晶体,有毒。相对密度4.50,难溶于水、醋酸, 不溶于冷盐酸,溶于热浓盐酸、热硝酸及热硫酸,1080℃脱氧,细粉尘可燃。氢气还原时在230℃生成四氧化三锰,300℃以上生成氧化亚锰(MnO)。由二氧化锰在空气中加热至530~940℃制得。 纳米Mn 2O 3 粉末是指颗粒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Mn 2 O 3 颗粒。Mn 2 O 3 有三种晶型:α,β 和γ型。自然界中只存在α—Mn 2O 3 ,Mn 2 O 3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是固相法合成锂离子二次电 池正极材料LiMn 2O 4 的最佳原料之一,此外,在降低环境污染分解N 2 O的研究中Mn 2 O 3 的催化 活性明显优于其它锰氧化物,并在对氯苯甲醛,对溴苯甲醛等有机物的合成工艺中,作为氧化

粉体的合成制备方法

粉体的合成制备方法发展状况 如今,粉体的合成制备经过多年的发展,制备合成方法已经变得各种各样按理论也可分为物理和化学方法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物理方法 (1)真空冷凝法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 2)物理粉碎法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3)机械球磨法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条件得到纯元素纳米粒子、合金纳米粒子或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2. 化学方法 (1)气相沉积法 利用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其特点产品纯度高,粒度分布窄。 (2)沉淀法把沉淀剂加入到盐溶液中反应后,将沉淀热处理得到纳米材料。其特点简单易行,但纯度低,颗粒半径大,适合制备氧化物。 (3)水热合成法高温高压下在水溶液或蒸汽等流体中合成,再经分离和热处理得纳米粒子。其特点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度易控制。 (4)溶胶凝胶法金属化合物经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低温热处理而生成纳米粒子。其特点反应物种多,产物颗粒均一,过程易控制,适于氧化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的制备。 (5)微乳液法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经成核、聚结、团聚、热处理后得纳米粒子。其特点粒子的单分散和界面性好,Ⅱ~Ⅵ族半导体纳米粒子多用此法制备。 按照反应物的相可分为三类气相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 一、气相合成法 (1)电阻加热法是通过电阻加热来实现气相粉体制备的方法,典型工艺如蒸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要点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贾警(11081002) 蒙小飞(11091001) 1引言 自从1984年德国科学家Gleiter等人首次用惰性气体凝聚法成功地制得。铁纳米微粒以来,由于纳米材料有明显不同于体材料和单个分子的独特性质—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轨道效应等,以及其在电子学、光学、化工、陶瓷、生物和医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几十年来,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纳米材料指其基本组成颗粒尺寸为纳米数量级,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接区域的粒子。颗粒直径一般为1~100nm之间。颗粒可以是晶体,亦可以是非晶体。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其特殊的物理、机械、电子、磁学、光学和化学特性,可以预见,纳米材料将成为21世纪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支柱之一。 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有很多制备方法,在此只简要介绍其中几种。 2.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材料制备的是化学方法中的较为重要的一种,它提供一种再常温常压下合成无机陶瓷、玻璃、及纳米材料的新途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主要步骤为选择要制备的金属化合物,然后将金属化合物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然后经过溶胶-凝胶过程而固化,在经过低温处理而得到纳米粒子。 2.2热合成法 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材料是在高温高压下、水溶液中合成,在经过分离和后续处理而得到纳米粒子,水热合成法可以制备包括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在内的产物。主要集中在陶瓷氧化物材料的制备中。 2.3有机液相合成 有机液相合成主要采用在有机溶剂中能稳定存在金属、有机化合物及某些具有特殊性质的无机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合成纳米材料。通常这些反应物都是对水非常敏感,在水溶剂中不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最常用的反应方式就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回流制备。 2.4惰性气体冷凝法 惰性气体冷凝法是制备清洁界面的纳米粉体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过程是在真空蒸发室内充入低压惰性气体,然后对蒸发源采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原料气体分子与惰性气体分子碰撞失去能量,凝集形成纳米尺寸的团簇,然后骤冷。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纯度高,工艺过程中无其它杂质污染,反应速度快,结品组织好,但技术设备要求高。 2.5反相胶束微反应器法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前景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前景 摘要:磁性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前景,概述了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机械球磨法,水热法,微乳,液法,超声波法等,总结了纳米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magnetic nanomaterials due to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in the modern society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gnetic nanometer materia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nano magnetic materials, summariz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such as mechanical ball milling method, hydrothermal method, microemulsion, liquid method, ultrasonic method, summarizes the nanometer magnetic material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research prospect.

前言 纳米材料因其尺寸小而具有普通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与普通块状材料相比具有较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其在高密度信息存储,分离,催化,靶向药物输送和医学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磁性复合纳米材料是以磁性纳米材料为中心核,通过键合、偶联、吸附等相互作用在其表面修饰一种或几种物质而形成的无机或有机复合材料。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有了很大的扩展。磁性材料在信息存储、传感器和磁流体等传统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纳米磁性材料的应用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提高 信息存储密度、微纳米器件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目前普遍采用化学法制备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具体有溶胶~凝胶法、化学共沉淀法等,而由于生物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表现出更优良的性质。 1.磁性纳米材料的特点 量子尺寸效应:材料的能级间距是和原子数N 成反比的,因此,当颗粒尺度小到一定的程度,颗粒内含有的原子数N 有限,纳米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纳米半导体微粒则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隙变宽。当这能隙间距大于材料物性的热能,磁能,静电能,光子能等等时,就导致纳米粒子特性与宏观材料物性有显著不同。例如,导电的金属在超微颗粒时可以变成绝缘体,磁矩的大小和颗粒中电子是奇数还是偶数有关,比热亦会反常变化,光谱线会产生向短波长方向的移动,这就是量子尺寸效应的宏观表现。 小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度小到可以与光波波长,磁交换长度,磁畴壁宽度,传导电子德布罗意波长,超导态相干长度等物理特征长度相当或更小时,原有晶体周期性边界条件破坏,物性也就表现出新的效应,如从磁有序变成磁无序,磁矫顽力变化,金属熔点下降等。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具有穿越势垒的能力,称为量子隧道效应。而在马的脾脏铁蛋白纳米颗粒研究中,发现宏观磁学量如磁化强度,磁通量等也具有隧道效应,这就是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它限定了磁存储信息的时间极限和微电子器件的尺寸极限。 2. 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2.1水热合成法 水热合成法是液相中制备纳米粒子的一种新方法。一般是在100~300摄氏度温度下和高气压环境下使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与水化合,通过对加速渗透析反应和物理过程的控制,得到改进的无机物,再过滤,洗涤,干燥,从而得到高纯,超细的各类微粒子。研究发现以FeC13为铁源,AOT为表面活性剂,N2H4·H20(50%)为还原剂水热合成 Fe3O4纳米颗粒时,反应温度和时间,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浓度对最终产物的尺寸形貌、分散性和磁性有明显影响。还有通过调节水热反

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团聚简介 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制备纳米粉体的相关方法,物理方法有气体冷凝法、侧射法、高能机械球磨法等,化学方法有固相配位化学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并且简要的介绍了团聚的原因及如何防止纳米团聚 关键词:纳米粉体;制备方法;团聚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许多科学家都在积极开展新材料尤其是纳米材料的研究。纳米材料包括零维颗粒材料、一维纳米针、二维纳米膜材料以及三维纳米晶体材料。纳米颗粒一般在1~100nm之间,处于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渡区域。它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呈现出一系列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目前在国防、电子、化工、轻工、核技术、航空航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此,本文简要综述了纳米粉体的相关方法。 1 .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1.1 物理法 1.1.1 气体冷凝法[1] 气体冷凝法(IGC),其主要过程是在低压的氩、嗐等惰性气体中加热金属,使其蒸发,产生原子雾,经泠凝后形成纳米颗粒。纳米合金可通过同时蒸发数种金属物质得到;纳米氧化物可在蒸发过程中真空室内通以纯氧使之氧化得到。这种方法是制备清洁界面的纳米粉体的主要方法之一。 1.1.2 侧射法[1] 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在两电极间充入氩气,在两电极之间施加适当电压,两电极间的辉光放电促使氩离子的形成,在电场作用下,氩离子冲击阴极材料,使靶材原子从其表面沉积下来。而且加大被溅射的阴阳表面可提高纳米微粒的获得量。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多种高熔点和低熔点的纳米金属;能制备多组元的化合物纳米颗粒。 1.1.3 高能机械球磨法[1] 高能球磨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尤其是在制备合金粉末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它是将欲合金化的元素粉末混合起来,在高能球磨机长时间运转,将回转机械能传递给金属粉末,依靠求魔过程中粉末的塑形变形产生复合,并发生扩散和固态反应而形成合金粉末。由于该过程引入大量的粉末颗粒应变、缺陷以及纳米量级的微结构,使合金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不同于普通的固态反应过程,有可能制备出常规液态或气相难以合成的新型合金。此外,通过高能机械球磨中气氛的控制与外部磁场的引入,使这一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2 化学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班级: XX级XX班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完成日期: 20XX 年 X 月 XX 日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纳米材料有众多特殊性质,人们越来越关注纳米材料。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纳米材料的制备变得更加成熟。本论文讲述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纳米技术在将来的应用。 关键词:纳米材料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应用前景

目录 引言 (1) 1.纳米材料的物理制备方法 (1) 1.1物理粉碎法 (1) 1.2球磨法 (2) 1.3.蒸发—冷凝法 (2) 1.3.1.激光加热蒸发法 (2) 1.3.2.真空蒸发—冷凝法 (4) 1.3.3.电子束照射法 (4) 1.3.4.等离子体法 (5) 1.3.5.高频感应加热法 (5) 1.4.溅射法 (6) 2.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 (7) 2.1化学沉淀法 (8) 2.2化学气相沉积法 (8) 2.3化学气相冷凝法 (10) 2.4溶胶--凝胶法 (10) 2.5水热法 (11) 3.纳米材料的其他制备方法 (12) 3.1分子束外延法 (12) 3.2静电纺丝法 (13) 4.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14) 5.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纳米材料是指任一维空间尺度处于1—100nm之间的材料。它有着不同寻常的性质,如小尺寸效应可引起物理性质的突变,从而具有独特的性能;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与界面效应使其具有了一般大颗粒物不具备的性质,如对红外线、紫外线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应用到纺织品中有抗紫外线,隔热保温作用。纳米材料的这些特性使其在化工、物理、生物、医学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多年以来,通过科学家们的潜心研究,使纳米材料在其制备及其应用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纳米材料将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将成为未来新工业革命的必备材料。 1.纳米材料的物理制备方法 1.1物理粉碎法 物理粉碎法就是用机械粉碎和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微粒]2[。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得到的纳米微粒纯度不高,分布也不均匀。 图1. 机械粉碎法仪器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