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2、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圆柱体,截面不可能是(D)
A)圆 (B)椭圆 (C)长方形 (D)三角形
、棱锥侧面是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能围成一个棱锥侧面的正三角形的个数的最大值是(C)
A)3 (B)4 (C)5 (D)6
2)一个等腰梯形绕着两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旋转1800形成的封闭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3)由五个面围成,其中一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全等的三角形。
4)一个圆绕其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1800形成的封闭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1)六棱柱;(2)圆台;(3)正四棱锥;(4)球面)
答:40
)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直角三角形绕一边旋转得到的旋转体是圆锥
B)夹在圆柱的两个平行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一个旋转体
C)圆锥截去一个小圆锥后,剩余部分是圆台
D)底面圆周上一点沿圆锥侧面爬行,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4,底面半径为1,求当蚂蚁回到
42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1)定义:由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组成的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
11中的(1)、(2)物体表示的几何体; 图1.1-10
11中的(3)、(4)物体表示的几何体。
11中的四个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成而成的吗?(下面由师生共同完成)
2).图11的
)所示的几何体由两个圆柱和两个圆台组合而成,如图12;
)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和一个圆柱组合而成;
)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三棱锥
,如图13;
)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长方体截去两个小长方体而得到的。
组: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第一章:绪论1.1 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内容:介绍空间几何体的概念,解释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空间几何体的概念。
1.2 空间几何体的分类学习目标: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分类,能够区分各种几何体的特点。
教学内容:介绍空间几何体的分类,包括立体几何体的分类和旋转体几何体的分类。
教学活动:通过图形展示和分类讨论,让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分类。
第二章:立体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1 立方体学习目标:了解立方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计算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介绍立方体的定义、性质和结构特征,讲解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观察和几何模型操作,让学生了解立方体的结构特征。
2.2 球体学习目标:掌握球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计算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介绍球体的定义、性质和结构特征,讲解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观察和几何模型操作,让学生掌握球体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旋转体几何体的结构特征3.1 圆柱体学习目标:了解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介绍圆柱体的定义、性质和结构特征,讲解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观察和几何模型操作,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的结构特征。
3.2 圆锥体学习目标:掌握圆锥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计算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介绍圆锥体的定义、性质和结构特征,讲解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观察和几何模型操作,让学生掌握圆锥体的结构特征。
第四章: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化4.1 立方体与球体的转化学习目标:了解立方体与球体的相互转化方法,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内容:介绍立方体与球体的相互转化方法,讲解转化的条件和转化的过程。
教学活动:通过几何模型操作和数学证明,让学生了解立方体与球体的相互转化。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人教课标版(优秀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柱、锥)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过去常从研究点、直线和平面开始,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何体,遵循部分到整体的原则;现在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
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由具体到抽象的安排遵循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降低立体几何学习入门难的门槛,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节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入门教学,是初中阶段“空间与图形”课程的延续与提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感到在内容的编选及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几何本质的理解,与以往的处理有较大的变化。
本章内容的设计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强调借助实物模型,通过整体观察,直观感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空间图形的本质。
重视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的结合,注意适度形式化。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完善思维结构,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柱、锥的结构特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像能力。
难点是通过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空间图形,通过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把握,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下列目标:3、知识目标: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棱柱、圆柱和圆锥,棱锥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4、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感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通过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 几何体1. 多面体: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1) 面----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
棱----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
顶点-----棱与棱的公共点。
(2) 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底面: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底。
侧面:棱柱中除底面的各个面。
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
顶点: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斜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 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 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 直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棱柱斜棱柱直正棱柱;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 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
(3) 棱锥:如果一个多面体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他各面的交于一个顶点的三角形. 底面:棱锥中的多边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
侧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叫做棱锥的侧面 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顶点:各个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棱锥的高: 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分别叫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正棱锥: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他的顶点在过底面中心且与底面垂直的直线上. 棱锥的斜高:正棱锥侧面上的高(4) 棱台: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截面和底面间的部分 下底面和上底面: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侧面:原棱锥的侧面也叫做棱台的侧面(截后剩余部分)。
侧棱:原棱锥的侧棱也叫棱台的侧棱(截后剩余部分)。
顶点:上底面和侧面,下底面和侧面的公共点叫做棱台的顶点。
棱台的高:两地面之间的距离 正棱台:正棱锥截得棱台 棱台的斜高:正棱台侧面上的高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台分别叫三棱台、四棱台、五棱台……棱长都相等底面是正方形底面是矩形侧棱垂直于底面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底面是正多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侧棱不垂直于底面(5)正多面体:②欧拉公式:(为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为面数,为棱数) (6)正四面体:对于棱长为a 正四面体的问题可将它补成一个边长为a 22的正方体问题。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设计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质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
空间几何体是几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侧重从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重点研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了解一些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本课是“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第1课时,是立体几何的起始课,也是义务阶段“空间与图形”课程的延续与提高。
主要内容为空间几何体、多面体、旋转体的概念和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由于立体几何初步的体系是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故本节课的学习不能建立在严格的逻辑推理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向学生展示具有典型几何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增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
本节课的核心思想是类比思想。
2.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1)借助实物、模型及丰富多彩的图片,抽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定义,能在感知多面体和旋转体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理解其定义及组成要素. (2)通过对长方体包装盒及螺丝帽等模型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棱柱、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3)由棱柱的结构特征类比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能判断一个几何体是否为棱锥、棱台,理解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的联系与区别。
(4)通过直观感知的方式认识我们所处的现实空间,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在直观感受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同时,学会类比,学会说理与推理。
(5)通过旋转动画认识旋转体的形成过程,并和多面体进行对比。
3.教学问题诊断与学情分析(1)面对众多的几何体,找到合理的标准进行分类,是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第一个学习障碍。
这个问题可在教师指引下完成,分类时要考虑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从而确定分类的标准。
(2)借助初中所学知识,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事物抽象出空间图形,但要上升到用数学语言定义空间图形比较困难,这是第二个学习障碍,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人教必修“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人教必修“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及相关概念;掌握判断空间几何体结构的方法;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与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及相关概念;判断空间几何体结构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投影仪、实验器材等;学生准备笔记本、书本和几何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关于建筑设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于空间几何体的兴趣,并向学生呈现几个建筑物的照片,让学生讨论建筑物的特点和结构。
2.知识讲解(15分钟)(1)温习长方体、正方体和三棱柱的结构特点;(2)引出新的概念:四棱锥、四面体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3)讲解判断空间几何体结构的方法,如通过观察棱、面、顶点的形状和相互关系来判断。
3.实验活动(2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活动,每组1-2名学生;(2)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如积木和棱镜等;(3)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并判断其结构类型。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让其他组进行讨论和点评;(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判断空间几何体结构的方法;(3)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和判断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5.锻炼与应用(20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答;(2)学生可以个别或分组完成,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3)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
6.归纳与反思(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整理所学内容,对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和判断方法进行总结;(2)学生分享个人的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答疑解惑;(3)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并给予学生一些建议。
教学设计: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认识台体、球体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3)会用语言概述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结合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几何图形,说出:定义、分类、表示、2. 结合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几何图形,说出各几何体的一些几何性质?二、讲授新课:1. 教学棱台与圆台的结构特征:①讨论: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体和锥体,所得几何体有何特征?②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图形认识:上下底面、侧面、侧棱(母线)、顶点、高.讨论:棱台的分类及表示?圆台的表示?圆台可如何旋转而得?③讨论:棱台、圆台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棱台:两底面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两底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相似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圆台:两底面是两个半径不同的圆;轴截面是等腰梯形;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母线长都相等.④讨论:棱、圆与柱、锥、台的组合得到6个几何体. 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有什么关系?(以台体的上底面变化为线索)2.教学球体的结构特征:①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球体.→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图形认识:球心、半径、直径.→球的表示.②讨论:球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③讨论:球与圆柱、圆锥、圆台有何关系?(旋转体)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共性?(多面体)3. 教学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①讨论:矿泉水塑料瓶由哪些几何体构成?灯管呢?②定义:由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组合的几何体叫简单组合体.→列举生活中的实例4. 练习:圆锥底面半径为1cm,高为cm,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 (补充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5. 小结:学习了柱、锥、台、球的定义、表示;性质;分类.三、巩固练习:1. 练习:书P7 2 (2)题.2. 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4∶3∶12,对角线长为26cm, 则长、宽、高分别为多少?3. 棱台的上、下底面积分别是25和81,高为4,求截得这棱台的原棱锥的高4. 若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叫正四面体,求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高.。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优质课)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目标: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等多面体结构特征.掌握圆柱、圆锥、圆台、球等旋转体的结构特征.概括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教学过程:1.几何体只考虑一个物体占有空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这个空间部分叫做一个几何体.2.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点、线、面是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2)平面及其表示方法:①平面的概念:平面是处处平直的面,它是向四面八方无限延展的.②平面的表示方法:图形表示:在立体几何中,通常画平行四边形表示一个平面并把它想象成无限延展的符号表示:平面一般用希腊字母α,β,γ…来命名,还可以用表示它的平行四边形对角顶点的字母来命名.深刻理解平面的概念,搞清平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平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为:平面是没有厚度、绝对平展且无边界的,也就是说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厚薄,无大小的一种理想的图形.平面可以用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来表示.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它们是有大小之分的,不能说三角形、正方形、梯形是平面,只能说平面可以用平面图形来表示.(3)用运动的观点理解空间基本图形之间的关系:①点动成线:运动方向始终不变得到直线或线段;运动方向时刻变化得到的是曲线或者曲线的一段.②线动成面:直线平行移动可以得到平面或者曲面;固定射线的端点,让其绕一个圆弧转动,可以形成锥面.③面动成体:面运动的轨迹(经过的空间部分)可以形成一个几何体.3.棱柱(1)棱柱的定义一般地,由一个平面多边形(凸多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叫做棱柱。
平移起止位置的两个平面叫做棱柱的底面,多边形的边平移所形成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两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2)棱柱的本质特征:①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且互相平行;F1E1D1C1B1A1F EA②其余各面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3)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每个侧面都是矩形的棱柱叫正棱柱.4.棱锥 (1)棱锥的定义当棱柱的一个底面收缩为一个点时,得到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必修二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一、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直观感知.(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2.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2)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观察能力.(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重点:通过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难点:对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概括和理解.二、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棱柱的结构特征1、定义:一般地,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在棱柱中,两个相互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棱柱中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顶点的连线叫做棱柱的对角线.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所形成的面叫做棱柱的对角面.2、棱柱的分类: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3、棱柱的表示方法:①用表示底面的各顶点的字母表示棱柱,如下图,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可分别表示为、、;②用棱柱的对角线表示棱柱,如上图,四棱柱可以表示为棱柱或棱柱等;五棱柱可表示为棱柱、棱柱等;六棱柱可表示为棱柱、棱柱、棱柱等.4、棱柱的性质:棱柱的侧棱相互平行.知识点二:棱锥的结构特征1、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2、棱锥的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可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3、棱锥的表示方法:用表示顶点和底面的字母表示,如四棱锥;知识点三:圆柱的结构特征1、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的母线.2、圆柱的表示方法:用表示它的轴的字母表示,如圆柱知识点四:圆锥的结构特征1、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叫做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底面.不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锥的母线.2、圆锥的表示方法:用表示它的轴的字母表示,如圆锥.知识点五:棱台和圆台的结构特征1、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圆台);原棱锥(圆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圆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原棱锥(圆锥)的侧面被截去后剩余的曲面叫做棱台(圆台)的侧面;原棱锥的侧棱被平面截去后剩余的部分叫做棱台的侧棱;原圆锥的母线被平面截去后剩余的部分叫做圆台的母线;棱台的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台的顶点;圆台可以看做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边旋转而成,因此旋转的轴叫做圆台的轴.2、棱台的表示方法:用各顶点表示,如四棱台;3、圆台的表示方法:用表示轴的字母表示,如圆台;注:圆台可以看做由圆锥截得,也可以看做是由直角梯形绕其直角边旋转而成.知识点六:球的结构特征1、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圆心叫做球心.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2、球的表示方法:用表示球心的字母表示,如球O.知识点七:特殊的棱柱、棱锥、棱台特殊的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称为斜棱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称为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是正棱柱;底面是矩形的直棱柱叫做长方体;棱长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特殊的棱锥: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棱锥称为正棱锥;侧棱长等于底面边长的正三棱锥又称为正四面体;特殊的棱台: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注:简单几何体的分类如下表:知识点八: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1、组合体的基本形式:①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②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的几何体;2、常见的组合体有三种:①多面体与多面体的组合;②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组合;③旋转体与旋转体的组合.知识点九: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1、投影、投影线和投影面:由于光的照射,在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屏幕上会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其中光线叫做投影线,屏幕叫做投影面.2、中心投影: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3、中心投影的性质:①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②点光源距离物体越近,投影形成的影子越大.4、平行投影:把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做斜投影.5、平行投影的性质:平行投影的投影线相互平行.知识点十: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1、圆柱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是全等的矩形,俯视图为圆;2、圆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为圆和圆心;3、圆台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俯视图为两个同心圆;4、球的三视图都是圆.注:1、三视图的排列方法是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边;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面;2、一个几何体的侧视图和正视图高度一样,俯视图和正视图的长度一样,侧视图和俯视图的宽度一样,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规律方法指导:1.根据几何体特征的描述判断几何体形状(1)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点判断几何体的类型,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类几何体的概念,把握好各类几何体的性质,其次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2)圆柱、圆锥、圆台可以看做是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其轴截面分别是矩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这些轴截面集中反映了旋转体的各主要元素,处理旋转体的有关问题一般要作出轴截面.2.几何体中的计算问题几何体的有关计算中要注意下列方法与技巧:(1)在正棱锥中,要掌握正棱锥的高、侧面、等腰三角形中的斜高及高与侧棱所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关证明及运算往往与两者相关.(2)正四棱台中要掌握其对角面与侧面两个等腰梯形中关于上、下底及梯形高的计算,有关问题往往要转化到这两个等腰梯形中.另外要能够将正四棱台、正三棱台中的高与其斜高、侧棱在合适的平面图形中联系起来.(3)研究圆柱、圆锥、圆台等问题的主要方法是研究它们的轴截面,这是因为在轴截面中,易找到所需有关元素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4)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是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5)圆台问题有时需要还原为圆锥问题来解决.(6)关于球的问题中的计算,常作球的一个大圆,化"球"为"圆",应用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解决;关于球与多面体的切接问题,要恰当地选取截面,化"空间"为平面.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概念判断1、如果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均为四边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柱.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举出反例.思路点拨:判断一个几何体是哪几种几何体,一定要紧扣住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注意定义中的特殊字眼.棱柱的结构特征有三方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是平行四边形;这些平行四边形中,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当一个几何体同时满足这三方面的结构特征时,这个几何体才是棱柱.解析:不正确.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两个底面相等的四棱柱组合而成,它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是显然它不是棱柱.举一反三:【变式1】如果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举出反例.解析:不正确.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由两个底面相等的四棱锥组合而成,它有一个面是四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但是该几何体不是棱锥.2、描述下列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说出它的名称.(1)由7个面围成,其中两个面是互相平行且全等的五边形,其它面都是全等的矩形;(2)如图,一个圆环面绕着过圆心的直线旋转.解析:(1)特征: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底面是五边形,几何体为正五棱柱;(2)由两个同心的大球和小球,大球里去掉小球后剩下的部分.类型二:基本计算3、若三棱锥的底面为正三角形,侧面为等腰三角形,侧棱长为2,底面周长为9,求棱锥的高.解析:底面正三角形中,边长为3,高为,中心到顶点距离为,则棱锥的高为.4、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cm,求圆台的母线长.解析:设圆台的母线为,截得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4r.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解得.所以,圆台的母线长为.总结升华: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轴截面(经过轴的截面)的几何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构设相关几何变量的方程组而解得.5、圆锥底面半径为1cm,高为,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解析:过圆锥的顶点S和正方体底面的一条对角线CD作圆锥的截面,得圆锥的轴截面SEF,正方体对角面,如图所示.设正方体棱长为x,则.作SO⊥EF于O,则,OE=1,∵△ECC1∽△EOS,∴,即.∴,即内接正方体棱长为总结升华:此题也可以利用△SCD∽△SEF而求.两个几何体相接、相切的问题,关键在于发现一些截面之间的图形关系.常常是通过分析几个轴截面组合的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相似,利用相似比列出方程而求.注意截面图形中各线段长度的计算.类型三:由几何体画三视图6、画出下列各几何体的三视图:解析:这两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总结升华:画三视图之前,先把几何体的结构弄清楚,确定一个正前方,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在绘制三视图时,分界线和可见轮廓线都用实线画出,被遮挡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出来,绘制三视图,就是由客观存在的几何物体,从观察的角度,得到反应物体形象的几何学知识.类型四:由三视图到立体图形7、画出下列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解析:先画几何体的正面,再侧面,然后结合三个视图完成几何体轮廓,如下图所示.总结升华:根据三视图的特征,结合所给的视图进行逆推,考察我们的想象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由三视图得到相应几何体后,可以验证所得几何体的三视图与所给出的三视图是否一致.依据三视图进行逆向分析,就是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工厂中,工人师傅都是根据零件结构设计的三视图,对零件进行加工制作.学习成果测评基础达标1:1.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B.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C.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D.圆锥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这个扇形所在圆的半径等于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棱柱的底面边长相等,则它的各个侧面的面积相等B.九棱柱有9条侧棱,9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C.六角螺帽、三棱镜都是棱柱D.三棱柱的侧面为三角形4.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不可能是( )A.六边形B.菱形C.梯形D.直角三角形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于圆锥某一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B.平行于圆台某一母线的截面是等腰梯形C.过圆锥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D.过圆台上底面中心的截面是等腰梯形6.设圆锥母线长为,高为,过圆锥的两条母线作一个截面,则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7.若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则此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________.基础达标2:1.右图的几何体是由下面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2.下列几何体的轴截面一定是圆面的是( ).A.圆柱B.圆锥 C.球 D.圆台3.把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 ).A.圆锥B.圆柱 C.圆台 D.由两个底面贴近的圆锥组成的组合体4.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在此圆锥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则此正方体的棱长为( ).A.B.C.D.5.将一个半径为R的木球削成尽可能大的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6.三棱柱的底面为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矩形,内有一个内切球,已知球的半径为R,则这个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________.基础达标3:1.如果一个几体体的正视图是矩形,则这个几何体不可能是( ).A.棱柱 B.棱台 C.圆柱 D.圆锥2.右图所示为一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它的左部和右部分别是( ).A.圆锥,圆柱B.圆柱,圆锥C.圆柱,圆柱D.圆锥,圆锥3.下右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三视图所描述的物体是下列几何体中的( ).4.一个几何体的某一方向的视图是圆,则它不可能是( ).A.球体 B.圆锥 C.圆柱 D.长方体5.如图,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它的六个表面各标有A,B,C,D,E,F这六个字母之一,现放置成如图的三种不同的位置,则字母A,B,C对面的字母分别为( ).A.D,E,F B.F,D,EC.E,F,D D.E,D,F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俯视图一样,那么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_.(写出三种符合情况的几何体的名称)能力提升:1.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十二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求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2.如图所示,长方体.(1)这个长方体是棱柱吗?如果是,是几棱柱?为什么?(2)用平面BCNM把这个长方体分成两部分,各部分形成的几何体还是棱柱吗?如果是,是几棱柱,并用符号表示.如果不是,说明理由.3.正四棱锥(棱锥底面是正方形,侧面都是全等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接正方体,它的顶点分别在正四棱锥的底面内和侧棱上.若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高为h,求内接正方体的棱长.4.一个四棱台的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且面积分别为、,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棱台的高为h,求此棱台的侧棱长和斜高(侧面等腰梯形的高).答案与解析:基础达标1:1.D2.C3.D4.D5.C;6.;7..基础达标2:1.A2.C3.D4.C5.;6.基础达标3:1.D2.B3.D4.D5.D; 6.球、圆柱、圆锥能力提升:1.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而对角线长.2.解:(1)是棱柱,并且是四棱柱,因为以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作底面都是全等的四边形,其余各面都是矩形,且四条侧棱互相平行,符合棱柱定义.(2)截面BCNM的上方部分是三棱柱,下方部分是四棱柱.3.解:作截面,利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则,解得.4.解:上、下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此棱台对角面、过两相对斜高的截面都是等腰梯形,则侧棱长为;斜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