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的概念.
会阴阻滞麻醉PPT课件

并发症及
操作注意事项
母体方面发生的并发症有: (1)局麻药被直接注入血管内,引起药物中毒; (2)阴道和坐骨直肠窝血肿; (3)腰大肌后和臀大肌下脓肿。 胎儿方面的并发症有:
胎儿损伤,误将药物注入胎儿体内,引起中毒反应 等
.
4 15
2
并 发 症
15
第四章
操作注意事项 及并发症
1、必须按规定执行局部麻药的剂量和质量分数;
方法二:经会阴途径
一手中、食指伸入阴道, 触及坐骨棘及骶棘韧带,用细 长针自坐骨结节及肛门间的中 点处进针,向坐骨棘尖端内侧 约1 cm处穿过骶棘韧带,体会 到落空感后抽吸无回血注入2% 利多卡因10 ml,对侧同法操作 。
.
3 10
2
方 法 介 绍
11
第三章
阴部神经阻滞 方法及药物选择
常用药物
酯类:如普鲁卡因、2-氯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分 娩 镇 痛
.
18
第五章
阴部神经阻滞麻 醉术的优点
5 18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使阴道会阴松弛,大大减少了会阴撕裂伤的机会,
患者在缝合会阴侧切口中处于比较安静的状态,使助产士比较快的施行 缝合术,而且产后侧切口无红肿,伤口愈合良好,甲级愈合率100%。
2
减 少 会 阴 撕 裂伤
.
19
第五章
阴部神经阻滞麻 醉术的优点
2-氯普鲁卡因最大 剂量不超过1000 mg。
.
3 12
4
药物 剂 量
13
第四章
并发症及 操作注意事项
病因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术的并发症大多是局部麻
醉药物剂量过大或质量分数过高或麻醉药物误 入血管内所致。
4 14
神经阻滞的概念

神经阻滞(Nerve block)是指采用化学(包括局麻药、神经破坏药)或物理(加热、加压、冷却)的方法作用于神经节、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周围,使神经传导功能被暂时或永久性阻断的一种技术。
局麻药是神经阻滞最为常用的工具药,局麻药常与糖皮质激素类、阿片类及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从广义上讲,神经毁损术也属神经阻滞的范畴,包括化学性毁损及物理性毁损。
化学性毁损使用的是无水酒精、酚甘油等;物理性毁损包括冷冻毁损及射频热凝毁损。
根据阻滞目的可分为用于手术的阻滞麻醉、诊断性神经阻滞及治疗性神经阻滞。
根据解剖部位又可分为颅神经阻滞、脊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及外周神经阻滞等。
神经阻滞治疗

七、常用药
局麻药
利多卡因:3~5分钟起效,持续45~60分钟,用于神经 阻滞疗法,可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布比卡因:5~10分钟起效,作用时间可达5~6小时, 常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常用浓度为 0.125%~0.15%,一般 不超过0.25%
罗哌卡因:起效时间约为10分钟,作用维持时间为4~5 小时。感觉神经纤维的阻滞优于运动神经纤维,常用浓度为 0.2%
致神经组织的传导功能中断,从而达到较长时间的感觉 和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类化学性药物。临床常用的神经破 坏药主要有两种,即乙醇和苯酚。
5%~10%酚甘油:7%酚甘油比重为1.25,比脑 脊液比重(1.006)重,常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椎旁体 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末梢神经阻滞、脑下垂体阻 滞,偶尔用于硬膜外阻滞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当躯体某一部位出现引起疼痛的 原因时,此神经通过末梢感觉神经、后根、脊髓后角、脊 髓丘脑路、丘脑、向中央回传递刺激感到疼痛。另一方面 产生的局部疼痛通过脊髓反射路径,引起支配障碍部的传 出神经(运动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兴奋,因此引起肌肉反 射性痉挛和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代谢异常、即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消炎、消肿、松驰组织粘连,从而起 到镇痛作用。
精品PPT
糖皮质激素特点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 吸收代谢均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局部应用副作用少, 局部刺激作用较强
甲泼尼龙(甲强龙): 作用较强而持久。注射剂配制后应避光保存,其遇紫外 线及荧光可分解
精品PPT
曲安奈德: 作用强而持久,适于关节腔注射,长期应用可能引起关 节损害。局部刺激作用较大,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精品PPT
引起疼痛的恶性循环。因而有效的神经阻滞可以阻挡恶 性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3.改善血液循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可以使支配区的血 管扩张,血流增加,水肿减轻,缓解内脏和血管疼痛,同时 还可以缓解交感紧张状态。 4.营养神经:通过局部注射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减 轻神经水肿,使神经血供丰富,营养神经,恢复神经正常功 能。
神经阻滞在疼痛科应用PPT课件

9
末梢支阻滞
第1支阻滞(眶上、滑车神经阻滞) 第2支阻滞(眶下、上颌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阻滞
第3支阻滞(颏神经、下颌神经阻滞)
半月神经节阻滞
10
(一)眶上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经交通。
三叉神经眼支发出,前行于上眼提肌和眶顶壁之间,
经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分布于眼睑和前额部,其额支纤维可以延伸至颅顶与枕大神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 (后)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3
(二)眶下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为三叉神经发出上颌神经直接延续的主支或最大支,经眶
16
(三)上颌神经阻滞
解,穿眶下裂入眶,与眶下动脉伴行出眶下 孔,终支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在翼腭窝内发出 数支神经分支。
17
(三)上颌神经阻滞
操作方法:侧入路穿刺法。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健侧。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凹陷处,用7~8cm长,22G 带芯穿刺针,并带可移动标志。穿刺针垂直刺入约 4~4.5cm,达蝶骨翼突外板,此时将标志放置距皮肤1cm处。 将针退至皮下,改变穿刺针方向指向同侧瞳孔方向进针, 针尖达翼腭窝,即可得到向上牙龈部、上唇、颊部的异感 或放散痛,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 因镇痛液0.5~1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经15~20分钟 证实有效后,注入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5ml。
神经阻滞麻醉.1.

局麻药中毒
膈神经阻滞 喉返N.阻滞
胸闷、呼吸困难、缺氧
CO2蓄积
霍纳综合征
血肿
●吸氧
●人工辅助通气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的神经支配
C5~T1 部分C4 部分T2
臂 丛 的 神 经 走 行
腋窝 锁骨下
肌间沟
常用臂丛神经阻滞法
• • • 肌间沟阻滞法 锁骨上阻滞法 腋路阻滞法
肌间沟法
◆体位: 去枕平卧 头偏向对侧 部浅表和较深部的手术
禁忌症 难以保持上呼吸道通畅者 双侧深丛阻滞属相对禁忌
颈丛阻滞
颈浅丛阻滞
◆仰卧、去枕
头偏对侧 ◆注药于筋膜下 或颈阔肌表面 ◆1% 利多卡因
0.25%布比卡因 5~7ml
颈丛阻滞
1~1.5cm
C2
C3
C4
颈深丛阻滞
颈丛阻滞常见并发症
高位硬膜外
或全脊麻 进针偏内、偏后、偏深 误入血管或吸收过多
适应证与禁忌证
• 适应证:取决于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以及 病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只要阻滞的 区域和时间能满足手术的要求,神经阻滞 可单独应用或作为辅助手段. • 禁忌症:小儿或不合作的病人;穿刺部位 有感染、肿瘤、严重畸形;局麻药过敏者 。
注意事项
(1) 盲探性操作,要求病人清醒合作。 • (2)熟悉解剖定位的标志。 • (3)采用简便、安全和易于成功的穿刺径 路。 • (4)操作力求准确、轻巧.
• 局部神经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 常见原因: • • • 一次用量超过限量。 误注入血管。 作用部位血管丰富,未酌情减量,或未
加用肾上腺素。
• 病人因为体质衰弱等原因使耐受力降低
局麻药中毒
CNS
临床表现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PPT医学课件

(四)下颌神经阻滞
2、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3支痛,或经颏神经及下牙 槽神经阻滞无效者。继发性神经痛及下颌、齿术 后痛。
3、并发症 (1)出血 刺破脑膜中动脉或蝶导静脉可引起出
血和颧弓至颞下颌关节肿胀。 (2)咽损伤 局麻药注入咽部可感口内苦味,波
及中耳可有眩晕,静息数小时后可缓解。 (3)面神经麻痹 局麻药阻滞面神经颞支可引起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后) 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7
(三)上颌神经阻滞
操作方法:侧入路穿刺法。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健侧。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凹陷处,用7~8cm长,22G带芯
穿刺针,并带可移动标志。穿刺针垂直刺入约4~4.5cm, 达蝶骨翼突外板,此时将标志放置距皮肤1cm处。将针退 至皮下,改变穿刺针方向指向同侧瞳孔方向进针,针尖达 翼腭窝,即可得到向上牙龈部、上唇、颊部的异感或放散 痛,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 液0.5~1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经15~20分钟证实有 效后,注入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5ml。
用局部麻醉药。以免误入蛛网膜下腔时造成严重 后果。
骶管穿刺操作要领:
患者俯卧位,腹下垫枕,或者胸膝侧卧位,使尾 骨高起,在尾骨和骶管相连处有一凹陷,两侧有 骨性隆起,此处凹陷即为骶孔,先局部麻醉后, 用7号或9号针头,斜行向内下刺入,边进针边注 射,同时用拇指按压针尖区,如果在按压过程中, 仍然顺利的注入,表明针尖在骶管内,否则,针 尖未在骶管内。穿刺成功后即可缓慢注射药物, 边注射边回吸。
麻醉科神经阻滞培训计划

麻醉科神经阻滞培训计划
一、培训背景
神经阻滞是麻醉科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有效减轻手术疼痛,提高手术效果。
为了提升医护人员在神经阻滞技术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制定了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的
通过本培训计划,使医护人员掌握神经阻滞技术的操作要点,减少操作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三、培训内容
1.神经阻滞的基本概念
2.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神经阻滞的解剖学知识
4.常用神经阻滞技术的操作要点
5.神经阻滞后的监测和处理
四、培训方式
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等方式传授知识
2.实践操作:在模拟训练环境中进行神经阻滞操作,指导医护人员掌握
操作技巧
3.观摩学习:观摩资深医护人员进行神经阻滞操作,学习经验和技巧
五、培训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2天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3天
•第三阶段:观摩学习,1天
六、培训考核
1.理论考核:考核基本知识和操作要点,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2.实践考核:考核神经阻滞操作技能,进行模拟操作考核
七、培训收益
1.提高医护人员的神经阻滞技术水平
2.提升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
3.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八、总结
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升医护人员在神经阻滞技术方面的能力,为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使每位参与者都成为神经阻滞领域的专家,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神经阻滞治疗培训课件

促进核酸合成和糖代谢,是有效的神经营养药
甲钴胺:
促进培养大鼠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 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阻滞治疗
19
八、并发症
1. 毒性反应 2. 全脊髓麻醉 3. 气胸或血气胸 4. 神经损伤 5. 局部及全身感染 6. 出血或血肿
7.其他 用17G硬膜外穿刺针刺破硬脊膜后,年轻人发生头 痛的几率超过75%。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可发生硬膜外血肿。 无菌操作不严格时可发生硬膜外间隙脓肿等严重感染。
治疗后观察严格平卧位观察1小时。主要观察病员双
上肢活动度、呼吸情况以及有无药物后反应等。
神经阻滞治疗
28
常见阻滞治疗并发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
5%~10%酚甘油:7%酚甘油比重为1.25,比脑 脊液比重(1.006)重,常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椎旁体 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末梢神经阻滞、脑下垂体阻 滞,偶尔用于硬膜外阻滞
神经阻滞治疗
18
95%~99%乙醇。95%~99%乙醇在38℃时的比重为0 .78~0.79,比脑脊液比重轻,常用于腹腔神经丛阻滞, 脑下垂体阻滞、肋间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交感神经 阻滞。
神经阻滞治疗
22
十一、局部阻滞疗法的局限性
1.医生、患者或其他人员应首先了解局部阻滞疗法并不是万 能的,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疼痛性疾病。
2.应用诊断和预后性阻滞时需结合所获得的所有临床资料, 仅根据1次或2次阻滞就做出最后的结论会助长错误,并且 造成无意义的破坏性过程。
3.对患有急性疼痛的患者采用治疗性阻滞疗法虽极为有效, 但不可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而需通过其他治疗(如镇静、 抗焦虑、其他麻醉性药物等)得以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直接在末梢的神经干、丛,脑脊神经根、 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射药 物或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 称为神经阻滞。
• 化学性神经阻滞疗法主要采用局部麻醉 药物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可用于手术中 镇痛,而更多的是用于疼痛治疗。
神经破坏性阻滞
• 使用高浓度的局麻药或神经破坏药物进 行神经阻滞,可长时间甚至永久性地(不 可逆性的)阻断神经传导功能,被称为神 经破坏性阻滞。
神经阻滞疗法的禁忌症
• 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 穿刺部位皮肤和深层组织有感染病灶。 • 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 局麻药过敏者。 • 低容量血症者,不宜施行椎管、腹腔神
经节及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
注意事项
• 对原因不明的疼痛,务必在明确病因诊断后, (如肿瘤等),再用神经阻滞,以免延误病情。
• 人身各部位各种性质的各种急慢性疼痛.
• 许多非疼痛性症状与疾病,面神经麻痹、 面肌痉挛;视网膜血管闭塞症、高血压、 甲亢,月经失调等。
选择适应症
• 注意病程的发展变化,不能对所有的患 者一概使用。
• 如,对早期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先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或 因药物出现副作用不能继续使用时,就 应选择神经阻滞疗法。
失。 • 药物直达局部的病变,少量的药物就可以在病
灶区域形成局部高浓度,体现了集中优势药力, 使临床治疗发挥应有的最佳效应。 • 注射少量的药物又能避免药物的全身副作用。
注射治疗
• 在最短的时间内 • 用最快的速度 • 将最合理的药物 • 准确地送到最需要的病变部位 • 达到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 操作简便易学。
冠脉搭桥术; • 顽固性骚痒;痔疮内或血管瘤内注射。
疼痛医学
是神经科学的新分支和边缘学科
• 近年来发展很快
• 2001年美国国会第106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新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命名为
• “疼痛研究与治疗的十年” • 是目前美国医学科研经费增加最快的学科
疼痛疾病是常见多发病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机会因疼痛就医 • 每个家庭都有疼痛患者 • 镇痛用药在医院门诊的用药量和药费于
• 特殊情况,在诊断性检查中给予神经阻滞,以 减轻患者的痛苦。
• 切忌“以痛为因、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甚 至 “哪痛打哪”(痛点注射)。
• 对于患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全身情况很差、 高龄患者应慎用。
• 对于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 妊娠初期等情况者进行神经阻滞时,应慎用激 素。
个体化原则。
神经破坏(损毁)药
• 乙醇与生物组织细胞接触,可引起细胞 脱水、变性、硬化。
• 乙醇对神经细胞的作用与此类似,神经 根和髓鞘也产生退行性变。
• 在神经干内注射乙醇,可使神经纤维完 全变性失去功能。称为 "化学性神经切断 ","神经松解术",或"持久性神经阻滞"。
神经破坏(损毁)药
• 按注入位置的不同,其浓度与体积应有差异。 •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无水乙醇; • 硬膜外阻滞用30-50%乙醇; • 腹腔神经丛阻滞用50-100%乙醇; • 交感神经节阻滞用 50-100%乙醇; • 神经根阻滞用 30-100%乙醇; • 末梢神经阻滞用50%乙醇。
神经破坏性阻滞
• 至少10%以上的癌痛病人需要 • 难以对神经破坏性治疗长期评估。 • 对于神经破坏性治疗有许多不良的猜测 • 许多医生并没有开展此类治疗,对此治
疗的恐惧是想象出来的。
神经破坏性阻滞
• 用化学药物使与疼痛有关的神经组织变 性,可获得较长时间的持续性镇痛 方法主要有
• 周围神经阻滞 • 神经根阻滞 • 蛛网膜下腔阻滞 • 交感神经阻滞和腹腔神经丛阻滞
神经破坏性阻滞适应症
• 癌性疼痛,包括良性肿瘤侵及神经根或压迫神 经干,用药物或其他方法难以控制者;
• 顽固性非癌性疼痛用各种方法难以制止者,如 三叉神经痛、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等;
• 需重复神经阻滞的疾病,如交感神经持续性疼 痛或严重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作腰交感神 经节破坏术);
• 瘤体内注射,破坏肿瘤组织; • 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心绞痛,部分患者可免除
• 操作中应取得患者的合作 • 摆放患者于理想的体位 • 反复确认“压痛点”的重要性 • 严格执行无茵操作
局部麻醉药
• 普鲁卡因 • 丁卡因 • 利多卡因 • 布比卡因 •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及处理
1、 出血、血肿; 2、 邻近邻近器官损伤如气胸、血气 胸、 神经损伤极其神经炎; 3、 局麻药中毒: 4、 神经炎; 5、 过敏反应; 6、 感染; 7、 空气栓塞; 8、 穿刺针、导管破损、折断、残留;
注射和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
• 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 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 • 强副作用小
注射和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
• 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 • 调理引起疼痛的局部环境 • 改善血液循环 • 消除炎症 • 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
•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
神经破坏(损毁)药
• 酚简称石碳酸,可产生蛋白质变性,阻断神经 的电生理传导。作用强于乙醇。
•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5%一15%酚甘油; • 硬膜外阻滞用10%一15%酚甘油或 7%酚溶液; • 交感神经节阻滞用 10%酚甘油或 7%酚溶液; • 神经根阻滞用7%酚水溶液或酚甘油; • 末梢神经阻滞用5%酚甘油或3-5%酚溶液。
• 阻滞或注射治疗前,仔细分析病情,确 认具体病灶部位
• 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注射治疗方案。 •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不断给与评估和验证。 • 当初次或开始的两次注射治疗效果不佳
时,应及时再次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 如果将注射治疗方案形式化,用固定的
方案去治疗每一位患者,会影响疗效。
神经阻滞的操作原则
• 主要用于治疗癌症疼痛、三叉神经痛或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恶性疼痛。
注射治疗
• 注射治疗作为一种病灶注射治疗技术,
• 随着X光、超声波介入引导技术的广泛应 用,许多过去难以穿刺给药的部位,现 在都可以安全地注射给药了。
注射治疗
• 根据疼痛的炎症病灶的不同特点,配制有效的 药液
• 通过注射方案及穿刺注射技巧,进行病灶注射 • 局部高浓度药液消除炎症病灶,疼痛也随着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