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426例临床治疗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与分析

理学检查对病变组织实行,将膨胀海绵填入 患者鼻P f  ̄ 4 8 h 。
1 . 3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患者实行鼻 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法可取得 良好 的效果 ,该手术 具有较小 的创伤 ,且手术后不容 易复发 ,还能够在 以往无法
对 两组 患者临床 治疗 效果 以及 并发症 发生情 况进 行 比 达到的区域进行手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推广 。 较 ,临床 治疗 效果判 定标准 为 :① 患者症 状没 有改善 , 内 参考文献 镜 检查术 腔粘 连, 已经形成 息 肉,有脓性 分泌物 出现 ,窦 口闭锁 或狭 窄,即为 无效 ;② 患者 症状 改善 明显 ,内镜检
肉存 在,就需要先将其 鼻息 肉切除【 2 】 在 患者钩突前下缘部 膜 的生 理功 能康 复起 到促进 作用 ,避 免其复发 病变 ,且 内
位将 弧形切 口做出来,先将 其剥 离,随后 再将钩 突切除 ,将 镜充分 照 明,病灶 去除彻底 ,所 以鼻 内镜手 术具有 较高 的
病变 的窦 口开放 ,完全清理病变组织 。如果患者有鼻 中隔偏 治愈率,具有较低 的复发率 。 曲存 在,就需要校 正其 鼻中隔。在手术过程 中需要尽可 能保 本次研究 中,研 究组 ( 9 2 . 5 %)治疗有 效率显著高 于参
论
中有 5 0 例 男性患者 ,3 O 例 女性 患者 ,年龄2 0 ~7 1 岁 ,平 均
义 ,尸>0 . 0 5 ,存在可 比性 。
1 . 2 治 疗方 法
作为 耳鼻 喉科常 见疾病 ,慢 性鼻 窦炎 的发病机 制 与解 分密切【 4 】 。 目前应用鼻 内镜手术对慢 性鼻窦炎进行 治疗 的疗 效 已经 被社 会认可 ,鼻 内镜手术 能够有 效缓 解嗅 觉障碍 、
慢性鼻窦炎内镜手术疗效论文

慢性鼻窦炎内镜手术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采用传统的鼻外径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治愈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治愈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术前均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3天,辅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喷鼻,禁烟禁酒。
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手术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丁卡因进行表面麻醉,手术采取messerklinger术式,借助鼻腔内窥镜,、切除钩突、摘除息肉,扩大上颌窦、额窦或蝶窦开口,行鼻窦开放术。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治疗。
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3天,酌情处理术腔。
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按以下标准评价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的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出现。
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经内窥镜检查可见窦腔的黏膜部分局部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出现。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经内窥镜检查可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对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比较数据见的差异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两组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治愈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治愈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经x2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3 讨论
慢性鼻一鼻窦炎 以鼻塞 、头痛 、嗅觉减退、流脓涕等主要 表现 ,与呼吸道感染 、变态反应 、鼻腔鼻窦解 剖学异常 、人体
抵 抗力 减弱 或 致 病 菌 毒 力 强等 有 密 切 关 系 。传 统 的手 术 普遍 存 在 视野 狭 窄 、照 明不 清 、一 定 程 度 的 盲 目操 作 以及 病 变 切 除不
的 目的 ] 。术 中根 据 患 者 具 体 情 况 纠 正 鼻 中隔 偏 曲 、下 鼻 甲 肥
2 5~ 7 0 岁 ,平 均5 6 . 5 岁 。术 前对 所有 患 者常 规行 鼻窦 冠 状位 C T 及 鼻 内镜检 查 。按 照海 口会 议标 准分 型 ] 。2 2 例为 I 型1 期 ,5 4 例 为 I 型2 期 ,2 4 例为 I 型3 期 ;3 l 例 为 Ⅱ型 1 期 ,3 0 例 为 Ⅱ型 2 期 ,4 3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2 2 4 例 患 者 ,男 1 2 9 例 ,女 9 5 例 ,年 龄
彻底 、创伤较大等缺点。鼻 内镜手术的应用 ,在治疗慢性鼻一
鼻 窦炎 的过 程 中起 到 了非 常显 著 的 效 果 ,不 仅 提 高 了慢性 鼻 一
鼻 窦 炎 患 者 进 行 手术 治 疗 的治 愈 率 ,减小 术 中严 重 并发 症 发 生
术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2 2 4 例 ,结果治愈1 6 2 例 ,治愈率达
 ̄ 1 1 7 2 . 3 % ,术 后 出现 眶 周瘀 斑 、肿 胀 1 3 例 ,术 腔 粘 连4 例 ,上 颌
窦 开 口狭窄 或 闭 锁6 慢性
清 除病 变 ,给 患者 带来 的创伤 小 、痛 苦小 、术 后恢 复 快等 优点 ,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的临床分析

周围彩色血流信号 ,提示官腔内实质性灶 ,不排 除黏 膜下肌瘤 。临床 医师仔细询 问病史 ,决定对患者进行诊刮 ,诊 刮后送 病检 ,提示大量 蜕膜 、绒毛组 织并坏死物及机化物 。③声像 图不典 型 ,易与子宫 内膜 息 肉、子宫 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 、子宫黏膜 下肌 瘤相混淆 。本组有 2 例误诊 为黏膜 下肌瘤或息 肉 ,后经清 官术后 ,均证实为 官内组织残 留。还有2 例 患者 均为人流术后1 周 ,有少量 阴道 出血 ,超声检查提示
绒毛组织及 凝血块 。②病史较 长 ,症状不典 型 ,本 组中有 1 例 患者停
异常 团块 ,考虑为积血 ,有 1 例官腔线毛糙 ,边缘 较模糊 ,考虑为 内膜 炎 ,这2 例未做清官处理 ,临床进行相应对症处理 治疗 后复查B 超 ,官 腔 内未见异常 。另外有2 例官腔 内见低回声团,边界 清楚 ,考虑为浆膜 下肌瘤或息 肉,还有1 例官腔 内未 发现异常 ,这2 例患者 经B 超检查后 ,
宫腔 内见棱形稍 强回声 ,不排 除少许残 留组织 ,清官2 次均 未刮 出任
宫收缩不良、继发感染甚至导致绒癌的发生。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
至关重要 ,超声检 查具有操作简单 、方便快 捷等优点 ,且能清楚 显示 官腔 内的情 况 ,成为 目前首选方法。 3 . 1官 内组织残留物声像图的临床分析和临床意义
检查要结合病史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以免误诊和漏诊 。
宫 内组 织残 留的声 像 图包 括4 种类型 :①不均 匀低 回声 。共 计9
例 ,该类型 图像 形态不规则 ,内部 回声不 均匀 ,未见 明显彩色血 流。
②稍强 回声 团块 。共计 3 6 例 ,该类型 图像 的官腔 内见杂乱增强 回声 , 边 界清楚 ,周 围及 中央可见点状或短 线状血 流 ,并可测及动脉频谱 , 为低 阻、高 舒张期血流 频谱 l 。③强光 带。共计 1 1 例, 该 类型 图像 的
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深入了解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我们对近年来诊治的一批鼻窦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了具体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具体数量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X例,女性患者X例;年龄范围在最小年龄至最大年龄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平均年龄岁。
患者的病程长短不一,最短为最短病程个月,最长为最长病程年。
(二)症状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症状,其中持续性鼻塞X例,间歇性鼻塞X例。
流涕表现为黏液性涕X例,脓性涕X例。
头痛症状较为常见,多为前额部或眼眶周围疼痛,部分患者伴有耳部闷胀感和听力下降。
嗅觉减退或丧失的患者有X例。
(三)诊断方法患者均接受了鼻内镜检查、鼻窦 CT 扫描等检查。
鼻内镜下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甲肥大、息肉样变,鼻道内有脓性分泌物。
鼻窦 CT 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液平面等改变。
(四)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鼻窦炎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的患者,采用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切除鼻腔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开放鼻窦窦口,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
二、结果(一)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其中,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的有X例,部分缓解的有X例,总有效率为有效率%。
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随访具体随访时间,症状完全缓解的有X例,部分缓解的有X例,总有效率为有效率%。
(二)并发症情况在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X例,包括鼻腔粘连X例,眶周淤血X例,鼻出血X例。
经过及时处理,并发症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病例分析患者_____,男性,35 岁,因“鼻塞、流涕伴头痛 2 年”入院。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8-06-20T14:41:02.4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5期作者:王小刚[导读]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陕西省志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陕西延安 717500)【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2007年2月—2017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5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36-02 慢性鼻-鼻窦炎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伴有鼻息肉,以低龄、年老体弱者为好发群体,随着病情进展,易诱发颅眼肺并发症,导致视力障碍,甚至感染加重,危及其生命安全[1]。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疗法、手术疗法为主,前者多使用抗炎药物,而后者多采用上颌窦鼻内开窗、上颌窦根治术等,但效果一般,且复发率较高。
为此,本文对我院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功能性内镜鼻窦炎手术治疗,对其效果予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纳入15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选自我院2007年2月—2017年7月,均经过鼻窦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确诊,无变应性鼻炎症状、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疾病、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两组,即对照组78例,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21~75(48.0±9.1)岁。
慢性鼻-鼻窦炎64例鼻内镜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同步治疗 。手术完成后 采用瑞 纳明胶或膨胀海 绵填塞术腔。 术后 2 d取 出填塞物 , 术后 7 d内使 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 。 1 . 3 术后 随访 术后 按时 在鼻 内镜下 实施换 药 ,并对 分
及 息 肉 ,保 持 鼻 道 和 窦 口通 畅 ,可 以使 术 腔 在 愈 合 中 生 理
4周 后改 2周 复查 1次 ,8周 后每 3周 复查 1次 ,实施为
期 1年 随 访 。 1 . 4 生 活质量 评估 对 本组 6 4例 患 者 术 后 1 、3 、6 、1 2
环境 良好 ,使 患者 术腔黏 膜尽 快正 常上皮 化 。近年来 ,生
2 . 2 生活质量 评估 患者 随访 各 月 NHP 和 S G RQ 的生 活
程为 5 ~3 3个月 。所有 患者均有 流脓 涕和鼻塞 症状 ,部分
患 者 伴 有 头 痛 和 嗅 觉 减 退 。经 鼻 内镜 检 查 和 C T 扫 描 均 为
慢性 鼻 一鼻 窦炎确 诊病例 ,临床 资料 及 随访 资料 完整 。 1 . 2 手 术 方 法 术 前 对 患 者 实 施 全 麻 或 局 麻 。采 用
和系 统【 4 】 。本研究 以我 院 2 0 1 1年 5月至 2 0 1 2年 5月收治 的慢性 鼻 一鼻窦炎患者 为研究对 象 ,对其临 床资料及术 后
1年 随 访 情 况 进 行 了 回 顾 性 分 析 ,重 点 研 究 术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改 善 情 况 ,现 报 道 如 下 :
1 . 5 统 计学分 析
应用 S P S S 1 7 . 0统计 软件对 数 据进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文章 编号 :17— 14 (02 3 0 1- 2 6 1 8 9 2 1 )1- 2 8 0 上皮化 ,窦 口开放 良好,无脓性分泌物 ,有效 :患者症 状明显改善 , 鼻 内镜 检查见窦腔黏 膜部分 区域水 肿、肥厚或 肉芽肿 组织形成 ,有 少
慢性 鼻 窦炎 是鼻 科最 为常 见 的疾病 之一 ,其 带来 的鼻 阻塞 、 头 痛 、流涕 、流脓 、嗅觉 减退 以及记忆力 下降等症状 ,严 重影响 了患 者 的生活 、工作 和学 习。其致病 因素复杂 ,不仅与 患者 自身机能有 关 , 而且还与感 染 、变态反 应、遗传 、炎症 、空气污 染等环境 因素有 关 ,
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鼻内镜检查见窦腔粘连 ,窦 1开放 不良 ,息 肉形成 。 3 2结 果
本 组 完成 随访 的1 1 例 ,其 中显效 8 例 , 占6 . %,有效 3 2病 2 77 7 4 例 ,占2. %,无效为5 ,占41%,总有效率为9 . %。 80 1 例 . 3 57 8 3 小 结 鼻内镜手术可 以快速缓解慢性 鼻- 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为 鼻腔 鼻 黏膜 的炎症 良性转归创 造符合生理 需求的局部环境 ,使受损鼻腔黏 膜 功 能得 以重建 ,消 除病变组织 ,改善患者的通气 障碍 ,使 引流通 畅。 鼻内镜 手术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强调规范化综合治疗 ,围术 期处理是整 个治疗的重要 组成 部分 ,直 接关系到手术 的成 功及 患者的预 后 ,与手 术有着同等的重要作用 。
病 变组 织 以及较好 的保 留患者鼻 腔 的 生理 功 能 ,还 具 有手 术创伤 小 ,患者 痛苦 少 、术后 恢 复快等特 点 ,值得 临床 广泛推 广和 使 用 【 关键 词 】鼻 内镜 手 术 ;慢 性鼻 窦炎 ;疗 效 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42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鼻-鼻窦炎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从而深化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自2007年4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若出现鼻中隔偏曲以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时实施鼻中隔以及下鼻甲整形手术。
结果在手术后按时随访1个月,上述患者中389例为有效,其有效率为总例数的91.9%;37例无效,无效率为总例数的8.1%。
结论进行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全面治疗,手术后鼻腔清洁与鼻窦内窥镜下药物更换,手术期间的微创操作可以从根本提升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疗效。
标签: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我们常说的慢性鼻-鼻窦炎指的就是鼻腔鼻窦粘膜炎症超过(80±4)d,其相应的症状体现在鼻塞、粘脓性前鼻漏以及后鼻漏、头痛以及嗅觉不灵敏等。
为现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利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综合性治疗。
文章将随机抽取自2007年4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若出现鼻中隔偏曲以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时实施鼻中隔以及下鼻甲整形手术,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自2007年4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根据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分类指标予以,其中Ⅰ为230例;Ⅱ为116 例;Ⅲ为80 例,上述病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41 例,而女性患者为185例,平均年龄为(48.1±1.3)岁。
首次手术患者为409 例,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为17例。
1.2方法上述患者若出现鼻中隔偏曲以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时实施鼻中隔以及下鼻甲整形手术。
在患者进入医院后的(72±6)h,予以阿莫西林(2.6±0.2)g,静脉滴注;早晨空腹服用(0.8±0.3)mg强的松,(72±6)h为一循环;同时要进行鼻喷雷若考特。
患者手术后的(72±6)h内,使用抗生素与止血药物进行治疗,手术后的(48±4)h将患者鼻腔填塞物取出,术后7 d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彻底的处理,然后出院。
在此之后每天都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理,同时予以鼻喷激素。
2结果
上述426例患者,其中59例行中鼻甲整形术,43 例进行鼻中隔成形术,9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14例为鼻窦炎,20例为鼻窦炎合并鼻窦囊肿。
这里面,大多为颌窦窦口扩大与筛窦开放,有408 例行筛窦开放手术,420 例患者行上颌窦窦口扩大手术,16例行额隐窝扩大手术。
其中29 例行蝶窦开口扩大手术。
通过上述病例显示出现率最高的并发症为窦口膜闭与鼻腔黏连,见表1。
3讨论
上述病例,其中手术不成功的为33例,占总比的7.8%,手术成功与否与临床分型有很大关系,且病变面积越大,其手术成功率就越低。
我们按照上述临床治疗的比较及观察,手术前予以患者相应的抗炎治疗对手术的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主要体现为:在术前如果合理的使用抗炎治疗,那么患者鼻腔粘膜炎症以及肿胀的情况就会得到显著的缓解,而且术中的出血量会降低;部分位置麻药物可以更好的进入到鼻腔以及鼻窦深处,这会让麻醉效果发挥到最大化,这会让患者在术中很好的配合治疗,而且医护人员的心态不会受到患者麻醉效果不佳的影响,能够全身心的处理鼻腔鼻窦病变,从而获得最佳手术效果。
其实很多患者可以通过长时间使用小剂量的鼻喷激素与粘液促排剂,避免手术,而手术则很可能造成鼻腔粘连以及窦口阻塞等并发症,从而促使病情加重与病程延长。
手术后粘液促排剂、鼻喷激素以及抗过敏药物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畏怯鼻腔的清理能够加快鼻腔中血痂与相关分泌物的排除,从而降低换药的频率,减少慢性鼻-鼻窦炎的治愈时间。
通过上述病例显示,慢性鼻- 鼻窦炎自身存在着变应性鼻炎的一系列因素,而变应性因素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变程度与范围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变应性鼻炎会造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再次发作。
上述1例患者2年内先后进行了3 次手术,在换药的时候我们发现各骨性窦口开口都非常良好,不过患者就是反复流脓,经深入的检查我们还发现患者除了粘膜纤毛系统功能损伤外,还存在变应性鼻炎造成鼻腔鼻窦粘膜炎症充血的情况,从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其鼻腔的通畅性。
这时针对此病理机制我予以其鼻用糖皮质激素、及粘液促排剂以及抗组胺等相关药物,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此患者的相应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
所以我们要注意将变应性鼻炎列为是在慢性鼻- 鼻窦炎以及鼻息肉中的发病與复发因素。
通过对上述426例患者鼻内镜鼻窦手术,我遇到了下述一些典型的合并症,其中包括:上颌窦窦口狭窄以及完全闭锁、鼻腔粘连、鼻窦炎复发,眼眶肿痛。
通过实践性分析我们得知造成鼻腔粘连的根本因素包括:鼻中隔偏曲没有得到及时的校正;中鼻甲肥大以及畸形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以及处理方式欠佳,在填塞过程中造成中鼻甲外飘导致窦口鼻道复合体位置狭窄以及闭塞;手术过程鼻腔粘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而造成鼻窦口狭窄以及闭塞的根本原因包括:钩突,尤其是没有完全的切除;上颌窦窦口后囟开放不足;Haller气房没有得到相应的识别,没有进行处理以及缺乏开放等;而造成眼眶肿痛的主要因素为眶纸板被破坏以及受到间接性的损坏:比如填塞物压迫程度过强。
手术过程要对鼻道窦口区健康的粘膜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不要大力的撕拉以及牵扯,尽可能使用咬切钳实施锐性咬切,还可以通过切割器把游离的病变粘
膜完全切除,防止骨质暴露造成术后患者出现骨质增生的情况。
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鼻窦球囊扩张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这种方式与一般的手术方式相对比,其有着出血减小,患者术后鼻部没有严重的不适感,患者恢复实践缩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不过这种手术方式适应症比较窄,要选则恰当的病例使用此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要深化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效果,那么医护人员不但要在手术过程达到完全清除病变的原则,而且还要尽可能留存鼻腔以及鼻窦的相应功能,同时还要让患者的鼻腔通畅,还要在术中保持微创性,在这些环节中要注意变应性因素与细菌生物膜对慢性鼻- 鼻窦炎手术效果的作用,注意围手术过程的全面治疗,而且要深化医患之间的交流,要让患者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可以避免对医生的不解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德民,周兵,刘华超,等.1000例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7(06):672-673.
[2]杨秀海,李源.成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细菌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2,11(14):897-899.
[3]张治军,张弢,袁波,等.中药鼻腔冲洗对术后鼻窦炎康复的促进作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C].2011,13(05):477-482.
[4]刘丽庭,李莉,仇沂洲.鼻内镜在鼻窦真菌球治疗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第十四届内镜医学学术大会、《中国内镜杂志》创刊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颁奖大会论文汇编(二)[C].2012,13(09):815-816.
[5]陈崇喜,曹隆和.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转归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19(06):586-589.
[6]赵荣祥.耳鸣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