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例手外伤手术治疗分析
125例手外伤的急诊治疗体会

125例手外伤的急诊治疗体会目的分析总结手外伤急诊治疗的方法与体会。
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手外伤患者的急诊治疗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125例患者中,有117例患者(93.6%)经系统治疗后伤口全部实现Ⅰ期基本或全部愈合,其余8例患者(6.4%)在治疗后48 h内出现创面感染,经针对性地消除感染治疗后伤口基本愈合。
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手部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手外伤的及时、系统治疗是快速恢复手部功能的关键,因此,在手外伤的临床治疗上要注意抓住抢救时机。
标签:手外伤;急诊;处理;抢救时机手外伤是创伤急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手外伤患者占急诊创伤患者的17%~29%。
手部有着动作轻巧、结构精细、功能高度完善的特点[1],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手外伤急诊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的外观与功能。
现结合2009年2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手外伤治疗实例,将急诊治疗方法及体会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5例患者中,男83例,女42例,年龄3~61岁,平均31.5岁。
其中,切割伤21例、压砸伤34例、绞轧伤23例、摩擦伤13例、烧伤9例、炸伤6例,其余19例患者为其他损伤。
患者中有合并指掌骨骨折与合并肌腱断裂者分别有47例和23例。
患者于发病后10 min~20 h内来本院救治,从发病到入院就诊的平均时间为1.5 h。
入选患者排除了需要实施拇指再造、断指再生、游离皮瓣移植等要在显微条件下进行吻合神经、血管治疗者。
1.2治疗方法1.2.1 清创早期清创与保留、修复重要组织十分重要,它是恢复功能、避免感染的基础。
对于韧带断裂与骨关节错位要尽早复位并进行妥当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争取做到Ⅰ期修复与愈合[2]。
正常的血液供应是肌腱修复的关键,必须保证肌腱的正常血液供应。
在肌腱修复时,尽量不损伤腱纽和腱周围组织,防止其中的血管受损,有利于快速愈合及术后手功能的尽快恢复[3]。
手外伤临床治疗及后期恢复分析

手外伤临床治疗及后期恢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手外伤临床治疗方法及后期恢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受外伤病人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根据病人的实际伤情以刃针实施治疗,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后期恢复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MMDT、PPT、TAM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整体恢复效果的优良率为96.7%。
结论:采用刃针治疗受外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手部功能恢复,获得好的后期康复效果。
关键词:手外伤;治疗;后期恢复引言:手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身体器官,也容易受到外力损伤,进而引发各种受外伤。
临床数据显示,在骨科急诊病例中,受外伤病人所占比例达到四成。
因为人手具有很高的精细度,手部具有非常多的血管、关节、神经、肌腱等等,一旦受外外力损伤以后,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皮肤缺损、关节损伤或血管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造成手部功能损失[1]。
所以受外伤的临床治疗具有很高的专业性要求。
而在临床实践中,虽然能够用于受外伤治疗的方法并不少,但是就效果来看并非都十分理想。
因为治疗效果不佳而导致患者手部功能受损,进而严重损害生活能力的现象并不少见。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以刃针治疗受外伤,能够非常有效地改善手部功能,对后期恢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为了对这一治疗方法的效果有更明确的认识,我院展开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受外伤病人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
全部病人都是单手受伤,排除有断肢再植手术史的病人,以及合并炎性疾病的病人。
全部研究对象中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的数量分别为42例和18例子。
年纪最小的病人18岁,最大的病人68岁,均值(37.4±8.3)岁。
从病人受伤的原因来看,其中有19例病人为刀伤,12例病人为撞击伤,11例病人为摔伤,8例病人为手部撕裂伤,另外还有10例病人为其他受伤原因。
手外伤32例临床治疗分析

手外伤32例临床治疗分析我一直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
在农村基层,接触了大量的手外伤的病人,结合农村的患者特点和这20年的乡镇医院的发展分析比较在医院条件、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特点相近的病人的临床治疗结果的分析:临床资料:第一组是闭合性手外伤,这一组都是受外力钝器伤所致掌骨、指骨骨折,无肌腱断裂,部分合并有指甲损伤。
本组共15例,均为青壮年男性,A是第3、4掌骨骨折2例,B是4、5掌骨骨折3例,C是第1掌骨骨折2例,D是末节骨折合并指甲损伤3例,E中节指骨骨折2例,F是近节指骨骨折3例。
第二组是开放性手外伤,这一组是受锐器伤和碾挫挤压所致皮肤创伤,有合并骨折、有合并肌腱断裂。
本组17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32岁,女性5例平均年龄35岁,A是单纯肌腱损伤4例,B是单纯骨折,无肌腱断裂3例,C是骨折合并有肌腱断裂5例,D是无肌腱断裂及骨折,但有皮肤缺损2例,E是手指缺失离断伤3例。
治疗方法与结果:第一组A:这二例分别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保守者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手术者切开复位指针内固定6周,两患者均治愈,患肢恢复良好,无畸形,功能良好;第一组B有二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一例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指针内固定6周,均治愈,无功能障碍;第一组C中,一例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指针交叉内固定,另一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手术者恢复良好,未手术者留有轻度畸形,手功能轻度障碍;第一组D二例未拔甲,肿胀明显者指甲钻孔引流,另一例拔甲,未拔甲末节指骨恢复良好,拔甲者骨折有分离加大,愈后慢,骨折愈合欠佳;第一组E一例手术指针内固定,另一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这二例愈后均良好,无明显畸形及功能障碍;第一组F二例手术交叉指针内固定4—6周,另一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6周,手术病例愈后佳,未手术者有轻度畸形,留有功能障碍;第二组A均清创术,其中伸肌腱断裂一例采用双十字缝合,石膏外固定背伸位3周后功能锻炼治愈,恢复良好,有二例是手部二区屈指深浅肌均断裂,一例只缝合屈指深肌腱,另一例用改良kessler方法分别吻合深浅肌腱,石膏外固定3周,愈后未吻合屈指浅的手指力弱,有一定的功能障碍,都吻合的患指恢复良好,无明显障碍,最后一例是三区指浅屈肌断裂采用4号丝线缝合,愈后不佳,吻合端粗大,影响手指功能;第二组B一例是第一掌骨骨折清创后,交叉指针内固定良好,另二例是食指近节指骨骨折清创后骨折指针内固定,分别用普通丝线和显微细线修补腱鞘,显微缝合无明显功能障碍,用普通的屈指略受限;第二组C损伤大多较重,均是彻底清创后,先固定骨折,再吻合肌腱,以前的病例有二例均是普通丝线缝合肌腱,后三例用kessler和bunnell改良方法吻合肌腱,功能恢复较前二例好;第二组D均是碾挫伤致手背皮肤不同程度缺损,其中一例清创后,采用抗炎、换药创面以肉芽疤痕组织愈合,另一例采用游离植皮创面恢复快,疤痕组织少;第二组E有二例来院时缺失部损伤染污严重采取截指手术,其中一例是以旧的方法处理后,断端直接以皮肤及软组织闭合残端,愈后有较明显的指端痛,另一例是尽可能保留指背腱膜以覆盖断指残端,愈后无明显指端痛,最后一例是自残刀砍伤左手小指未端,短缩闭合残端治愈。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研究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研究手外伤是指手部遭受外力撞击、挤压、拉伤等,导致组织损伤的一种情况。
由于手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的正常运作对于日常生活的正常开展至关重要。
对于手外伤的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的研究非常重要。
手外伤的急诊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伤口清创、骨折复位、创面修复及血管、神经损伤修复。
伤口清创是治疗手外伤的首要步骤。
通过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杂质,可以减轻感染的发生,并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清洁的环境。
对于伴发骨折的手外伤,骨折复位是必要的。
通过恢复骨骼正常的解剖结构,可以保证手的正常功能恢复。
创面修复是指对于创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组织移植或者接合,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无损组织。
血管和神经损伤修复是手外伤急诊手术的关键。
通过准确地识别和修复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可以恢复手的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
手外伤的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伤情的严重程度、手术的及时性、手术操作的技术水平以及术后的康复治疗。
伤情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情况。
如果伤情较为严重,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折碎裂等,那么患者的预后情况可能较差。
手术的及时性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手外伤是一种急性的创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手术操作的技术水平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熟练的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减少损伤,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术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预后也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恰当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并恢复手的正常功能。
手外伤的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的研究对于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手外伤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进行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
对于手外伤患者预后情况的研究还有助于找出预后不良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关于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的研究工作。
147例手外伤诊治体会手外伤术后护理

《147例手外伤诊治体会|手外伤术后护理》摘要:总结医院外科手外伤诊治经验,提高医院急诊外科医生手外伤的诊治水平,尽可能Ⅰ期完成皮肤、肌腱的修复及骨骼的解剖复位,早期完成手部功能重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满意,本组147例中男89 例,女58 例[摘要] 目的总结医院外科手外伤诊治经验。
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外科147例手外伤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47例中通过3~24个月的随访,141例皮肤软组织损伤、肌腱伤、指骨和(或)掌骨骨折病例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提高医院急诊外科医生手外伤的诊治水平,尽可能Ⅰ期完成皮肤、肌腱的修复及骨骼的解剖复位,早期完成手部功能重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满意。
[关键词] 手; 损伤; 急诊; 骨折; 内固定; 肌腱[中图分类号] R6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5-18-02 随着机械工业的日益发达和日常活动的增加,各种意外事故较多,而手外伤更为多见。
在门急诊就诊患者中手外伤较为常见,而人们认识的提高也对手外伤后恢复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急诊处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手的功能和外观。
本文回顾我院外科2005年1 月~2007 年12月147例手外伤诊治体会,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7例中男89 例,女58 例。
年龄5~45岁。
压砸伤13例,绞挫伤5例,利器切割伤112例,撕脱伤17例。
合并肌腱断裂87例,合并掌指骨骨折35例。
1.2 方法 1.2.1 麻醉本组病例分别采用指根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麻醉或臂丛麻醉。
1.2.2 清创无菌纱布保护伤口和创面,用软毛刷沾肥皂水刷洗伤口周围皮肤,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拭干。
碘酒、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探查伤情,同时清除伤口内异物和失活组织,完成后采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溶液冲洗伤口和创面。
更换无菌手术单和手套。
1.2.3 治疗方法 (1)手部骨折的处理依据骨折部位和类型以及修复需求选择相适宜的内固定材料,常用的有AO微型钢板、克氏针等。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研究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研究手外伤是指由外部力量直接作用于手部组织,导致组织结构或功能损伤的一类损伤。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外伤的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加。
由于手部是人体最常用的器官之一,手外伤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手外伤的及时治疗和良好的预后成为了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手外伤的急诊手术治疗是指对手外伤的病情进行及时诊断和紧急手术干预,以期早日控制伤情,恢复手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治疗过程。
根据手外伤的种类和程度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也各异,主要包括创伤清创术、骨折复位固定手术、软组织修复手术等。
在急诊手术治疗中,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形成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包括急诊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等,以便提供全面的诊疗和手术护理。
通过及时规范的急诊手术治疗,患者可以尽快恢复手部功能,减少并发症并提高预后。
手外伤患者的预后情况是指手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情况和手部功能的恢复程度。
手外伤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伤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手术治疗的及时性和效果等。
临床研究发现,手外伤的预后受到创伤的部位、范围和深度的直接影响。
对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如果能够及时彻底清创,适当缝合,预后通常较好。
而对于骨折或关节损伤,如果能够及时合适的进行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得到较好的预后。
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手外伤的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年轻健康的患者通常能够更快更全面的康复,而老年患者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和更多的康复训练。
为了更好的了解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
我们从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收集了200例手外伤患者的相关资料。
这些患者均在我院急诊科接受了手术治疗并且进行了随访观察。
我们整理了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伤情部位和种类、手术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康复治疗情况等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综合统计和分析。
我们研究结果显示,手外伤的患者中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占85%,而女性患者占15%。
手外伤病例报告

Environment Occupation
13
躯体功能--特殊检查
Ø Tinel’s test: (+),正中神经腕管处 Ø Finkelstein’s test:(+) ,DeQuervain's tenosynovitis(APL,+) Ø Forment test:(+),拇指无内收功能;拇长屈肌代偿; Ø EMG: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损伤(伤后2个月) Ø Phalen test :(腕骨骨折,未评估)
2014-12-28
APL
Person
Environment
Occupation 14
躯体功能--肩和肘关节
Ø ROM:正常 Ø MMT:4+~ 5-级 Ø 感觉: 无疼痛,但肩关节常疲劳感; Ø 异常活动姿势
Person
Environment Occupation
15
活动表现--BADL
Environment
OTs
--开一家小店铺,收茶叶(骑电动车)
Client
Doctors
Ø OTs: --BADL&IADL 独立 --增加手部的功能(握拳/侧捏,腕关节ROM ↑) --重返工作岗位
other therapists
Ø 医生: --3月后,拇指的重建手术(增加ROM, 提高肌群肌力)
19
活动分析
作业的 活动 修饰 穿衣
Ø 骨折 Ø 肌腱 Ø 腕管综合征 Ø 拇长伸肌炎症 Ø 瘢痕 Ø 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损伤
26
腕骨 X-ray & CT scan (受伤时)
Ø 大多角骨和钩骨骨折
27
腕骨骨折的指导方案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研究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研究手外伤是指手部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损伤,包括皮肤、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多个组织结构的损伤。
鉴于手部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研究。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受伤手部的结构和功能。
手外伤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根据不同的手部损伤类型和程度,可以选择缝合伤口、切开引流、骨折复位、切除坏死组织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判断损伤类型和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并在手术中注意保护手部神经、血管和肌肉组织。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中还需要对术后伤口进行认真的护理,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手外科医生来操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手部损伤的类型和程度,手术的质量等。
一般而言,如果手外伤得到及时而正确的手术治疗,术后恢复的情况较好。
对于一些简单的手部损伤,例如皮肤划伤、软组织挫伤等,经过适当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往往可以完全恢复手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一些严重的手部损伤,例如骨折、断指、断指关节等,术后的恢复情况可能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和手术修复,甚至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手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在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手部损伤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及时准确地判断损伤类型和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并进行正确的手术操作,对术后伤口进行认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尽管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应该尽可能减少手部受伤的发生,以保护我们宝贵的双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例手外伤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各类手外伤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43例各类手外伤的临床资料、病因、伤情特点及诊治关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开放损伤131例,闭合损伤12例;其中合并其它损伤89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功能恢复良好,优良123例,占86%。
结论医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手外科诊疗水平,尽可能一期完成皮肤、神经、血管、肌腱的修复及骨骼的解剖复位,早期完成手部功能重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标签:手外伤;治疗分析手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到的器官,因此使得它成为全身最易受伤的一个部分。
手外伤后的及时就医和正确手术处理是手外伤治疗的关键,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手的功能和外观[1]。
笔者所在医院外科2006年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手外伤患者325例,对其中143例较严重的手外伤患者给予立即手术治疗,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外科2006年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手外伤患者325例,随机选取其中1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109例,女34例;年龄8个月~82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62例,砸压伤43例,电击伤3例,车祸伤15例,爆炸伤6例,其它损伤14例;损伤类型:掌指骨骨折104例,神经损伤39例,血管损伤42例,肌腱损伤83例,皮肤撕脱41例,皮肤缺损17例,断指(含不全性断指)21例,两指以上的损伤67例,并发四肢骨折16例,颅脑损伤10例,胸腹内脏损伤11例,其它损伤9例,发生休克7例。
伤后12 h以内就诊者112例,占78.3%,伤后12 h以上就诊者31例。
清洁伤口24例,余为污染伤口。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关闭伤口,开放性损伤应争取在伤后6~8 h关闭伤口[2]。
早期清创是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应尽量争取时间,越早越好。
应遵循清创术的原则,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地按层次有计划清创,除去污垢和异物,切除严重毁坏而失去活力的组织。
但要尽量保留有可能成活的组织,少切除皮缘,不给后期处理造成困难或遗留不应有的后遗症。
1.2.2骨折的处理沿用四肢骨折的内固定原则和方法,根据骨折部位选用微型钢板、克氏针、螺丝钉、钢丝等合适的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
1.2.3肌腱与神经的损伤肌腱是手部关节活动中的传动装置,具有良好的滑动功能。
肌腱损伤将导致严重的手部活动功能障碍。
如果肌腱损伤后近端动力肌功能良好,损伤肌腱的功能又无其他肌腱替代,经清创后,如果有良好的皮肤覆盖,可进行一期修复。
I期修复有困难者,可做好标记,留待Ⅱ期修复。
神经损伤修复越早,效果越佳。
直接缝合无明显张力即修复。
1.2.4皮肤软组织损伤早期缝合皮肤是手外伤初期处理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轻感染的重要措施。
指端皮肤缺损伴指骨外露有较多选择,可行各种方法进行修复;手指中近节皮肤缺损伴指骨外露可采用邻指带指固有动脉的岛状皮瓣或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或指背皮肤缺损,面积较大者,可选用带挠神经浅支食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2结果本组143例患者,开放损伤131例,闭合损伤12例,合并损伤89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
皮肤软组织切割伤,患者受伤的创面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均为I期愈合。
患者中有52例患者为肌腱I期吻合,10例患者为应用微型钢板固定掌骨骨折,36例患者应用克氏针固定指骨骨折,本组没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仅少数患者出现了关节的活动受限,经功能练习后康复。
有16例因受污染较重,术后出现了感染征象,经抗感染消肿后好转,无切口不愈合现象。
内植物取出时间为6~8周,术后随访,愈合优良123例,占86%;12例有肌腱粘连后行Ⅱ期松解,其余均疗效满意。
3讨论
3.1清创及抗感染的注意事项高质量的清创是处理手外伤的基础,是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应遵循清创术原则,由外至里、由浅入深地按层次有计划进行,除去污垢和异物,切除严重毁坏而失去活力的组织。
最大限度保留手指长度,尤其是血管、神经和肌腱等重要结构,清创治疗中缝合术,不必过分强调伤后的时间长短,而应注重对创面判断,只要没有明显的感染,应行I期缝合。
不能直接縫合的创面均应考虑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皮瓣移植要根据创面的大小、损伤部位及功能要求,选择不同的皮瓣,原则是先邻近后远位、先简单后复杂、先带蒂后游离。
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3.2严格掌握治疗原则复杂的手外伤需要骨科医生,甚至需要显微外科的专业医务人员来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手的功能,手术医生要掌握手外伤急诊处理要点:(1)术前对损伤程度、范围、潜在的缺损等应有正确的判断,减少二期手术,将患者手的基本功能夹、握、捏的恢复放在首位。
(2)想尽一切办法,不随便多丢失损伤的组织。
(3)彻底清创。
(4)尽量一期修复神经、血管的解剖连续性。
(5)牢固的骨折内固定。
(6)皮肤无张力缝合。
(7)早期功能锻炼。
3.3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手部损伤的感染防治是诊治手外伤的重要环节。
对复杂的急诊手外伤的早期处理,必须持积极态度。
如果早期处理正确常可避免再做二期手术。
如果损伤严重不能在早期进行修复,也应在早期手术时尽量为晚期修复创造条件。
组织损伤严重,清创不彻底,失活组织辩别不清,是开放性手外伤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初期外科处理是处理手外伤的主要环节,也是今后再次处理的基础。
感染将会直接地影响伤口和骨折愈合。
因此术后2周内,应把注意力放在防止或控制伤口感染方面,从而促进伤口和骨折的早期愈合。
参考文献
[1]彭响成,周玉成,杨丽蓉,等.手外伤急诊的初步治疗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1(3):78-7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