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导读:《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以下是小编整理诗经经典名诗赏析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芣苜》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赏析:

芣苜:俗名车前草,药名,也可食用。本诗描写妇女采摘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以开始的准备,到采摘动作和结果,描写细致,情景宛然。清人方玉润对此有形象的描绘“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狠忽断忽续,不知其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2《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

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经典诗歌诗经5篇加赏析

经典诗歌诗经5篇加赏析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1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注释: 桑者:采桑的人。 闲闲:从容不迫的样子。 泄泄:同闲闲,十分悠闲的样子 逝:往。 赏析: 《十亩之间》描写采桑女子劳动之后,结伴同归的情景,表现了劳动的快乐。 诗经·魏风——《伐檀》2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释: 坎坎:砍伐权树木的声音。 廛:音“蝉”,古制百亩。 县:通“悬”。 特:三岁的野猪,此代指野兽。 漘:音“纯”,河坝。 囷:音“逡”,粮食囤。 素飧:熟食。 赏析: 《伐檀》描写一群在水边的劳动者砍伐树木,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发表议论。揭露和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君子”,表达了他们的愤怒与憎恶。诗用对比,揭露“君子”不参加生产劳动,却囤积着大量的粮食和大量的猎物。但是,伐木人

已经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用质问表示强烈的抗议。末尾三节都重复用反语,表示嘲讽,又显示了伐木人的幽默。 诗经·魏风——《硕鼠》3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硕鼠:肥大的老鼠。也有解释说就是鼫鼠,头如兔,尾有毛,喜欢在田中吃粮食,俗称地耗子。 三岁:三年,此泛指多年。 贯:侍奉,养活。 逝:“誓”的假借字,即发誓。 乐土:快乐的地方。

诗经里的诗歌赏析精选

诗经里的诗歌赏析精选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风雨》1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凄凄:寒冷的样子。 喈喈:此形容鸡互相应和的叫声。 云:发语词。 胡:为什么。 夷:平,此指心情平静,此句以反问表示。 潇潇:风雨急骤的声音。 瘳:音抽,病愈 赏析:

《风雨》描写了一副风雨交加的情景,可是那鸡并不因为它阴沉昏暗,阵阵寒意,甚至急风骤雨而停止鸣叫。说它是是兴起之词,言处乱世思君子,或者是描写妇人忽然见到意中人的欣喜,都在表达渴望的初衷,表达一种不变的意向,结尾的反问更强烈地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诗经——《子衿》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宁:难道。 嗣音:传音讯。 挑达:独自来回走动。 城阙:城门楼。 赏析: 《子衿》描写渴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

思念,所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度日如年的相思,自然因为深刻难忘的印象和恋慕,而那个衣领青青的形象,总在眼前和脑海里,刻骨铭心,忧思难忘,忍受不住,去那城楼盼望,彷徨徘徊,反倒更见出心情的急迫。 诗经——《扬之水》3 扬之水,不流束楚。 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 终鲜兄弟,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注释: 扬:形容流水迅疾的样子。 不流束楚:水漂不走柴草,喻忠实的爱情。 鲜:少。 女:通作“汝”。 诳:欺骗。 薪:柴。 不信:不诚实。 言:流言 赏析: 《扬之水》描写兄弟之间因听信谗言,发生矛盾,而作出的

诗经经典诗歌赏析5篇学生必看

诗经经典诗歌赏析5篇学生必看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氓》1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氓:民,指弃妇的丈夫。此处系追述婚前的情况。 蚩蚩:《毛传》:“蚩蚩者,敦厚之貌。”《韩诗》蚩亦作嗤。嗤嗤,犹言笑嘻嘻。 布:布泉,货币。 贸:买。此句犹言持钱买丝。 匪:通作“非”。

即:就。这句说,来就我商量婚事。 淇:淇水,卫国的河流。 顿丘:本为高堆的通称,后转为地名。在淇水南。淇水又曲折流经其西方。 愆(qian,阴平)期,过期。愆,过。 将(qiang,阴平),愿、请。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期,谓约定的婚期。 乘:登上。垝(gui,上声)垣,已坏的墙。 复关:为此男子所居之地。一说,关,车厢。复关,指返回的车子。 涟涟:泪流貌。 载:犹言则。 尔:你。卜:用龟甲卜卦。筮:用蓍草占卦。 体:卦体、卦象。咎言,犹凶辞。犹言卜筮结果,幸无凶辞。车:指迎妇的车。 贿:财物。指陪嫁。 沃若:沃然,肥泽貌。这句以桑叶肥泽,喻女子正在年轻美貌之时。一说,喻男子情意浓厚的时候。 于嗟两句:于嗟,即吁嗟,叹词。鸠,鸟名。《毛传》:“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此以鸠鸟卜可贪食桑葚,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耽:乐,欢爱。

诗经中经典的诗词翻译和赏析

【篇一】诗经中经典的诗词翻译和赏析 国风·王风·黍离 先秦:佚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赏析 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虽然《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而且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确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说法虽多,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虽然从诗文中无法确见其具体背景,但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值得细加体味的。另一方面,从诗教角度视之,正因其为大夫闵宗周之作,故得列于《王风》之首,此为诗说正统,不可不及,以下从两方面细析之。 闵宗周之诗何以列于《王风》之首,先得弄清何为《王风》,郑笺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导读:1《芣苜》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赏析: 芣苜:俗名车前草,药名,也可食用。本诗描写妇女采摘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以开始的准备,到采摘动作和结果,描写细致,情景宛然。清人方玉润对此有形象的描绘“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狠忽断忽续,不知其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2《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诗经》名篇十首及赏析

十首《诗经》名篇,美了三千年 《诗经》是古代诗歌的开端,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内容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从《诗经》中, 我们可以窥见先民们的生活与情感。 在《诗经》中, 先民们将诗歌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连, 使得这些诗歌清新而真诚, 至今仍让人思之。 《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隐娘说:《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称道。也是历来《诗经》中流传最广的诗歌。一句话总结《关雎》就是“思无邪”。这首诗歌将一个男子相思追求女子的真挚情感表现得十分单纯而美好,在几千年后依然打动着现代的读者。 《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隐娘说:《蒹葭》也是《诗经》中的名篇,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爱而不知,追而不及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缺撼的爱情总让人感到回味,镜花水月的事情总引得人再三追寻,念念不忘。 《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隐娘说:《静女》中的女主人公是狡黠有趣的姑娘,当爱人来时,她躲起来捉弄他。但她也是聪慧的,她送给心上人彤管,告知自己的心意。真真是一个有趣的姑娘,也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 隐娘觉得《静女》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情态。隐娘每每追寻古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会想起这首诗。他们也谈恋爱,就像现代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 《淇奥》【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隐娘说:《淇奥》是一首赞歌。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 《淇奥》首开先河,用竹子喻人,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在《神雕侠侣》程英就曾吹奏箫曲《淇奥》暗喻杨过。

诗经名作加赏析

诗经名作加赏析 诗经名作加赏析一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 作者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诗经名作加赏析二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 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诗歌欣赏5篇有赏析

诗经诗歌欣赏5篇有赏析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鸡鸣》1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注释: 既:已经。 朝:朝堂,古代君子与臣子聚会讨论政事的地方。 盈:满,此指上朝的人已站满了。 匪:同非,不是。 则:之。 昌:盛多。 薨薨:音轰,象声词,虫子飞鸣的声音。

甘:快乐。 赏析: 《鸡鸣》描写鸡鸣拂晓的时候,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上朝,丈夫贪恋床第,用话搪塞,表现了一段夫妻生活的情趣。诗用对话,表现了妻子的勤勉和丈夫的慵懒,人物性格对比十分鲜明。 诗经——《还》2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注释: 还:轻快敏捷的样子。 峱:音挠,齐国山名,在今山东临淄县南。 并驱:并驾齐驱。 从:追逐。 两肩:两只大兽。 揖:作揖。 儇:音宣,轻捷,灵巧。 茂:茂美。

两牡:两只雄兽。 昌:壮盛。 阳:山的南边。 臧:好。 赏析: 《还》描写两位猎人在峱山相遇,并驾齐驱,一同追杀,相互赞美,表现出勇武中的礼貌风气。诗写猎兽,二人只是偶然相遇,并驾齐驱,并无争逐,还作揖相赞,或者正是诗人力赞的精神。 诗经——《著》3 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俟:等待。 著:通作“宁”古代贵族住宅的正门到屏风之间的地方。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1 《芣苜》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赏析: 芣苜:俗名车前草,药名,也可食用。本诗描写妇女采摘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以开始的准备,到采摘动作和结果,描写细致,情景宛然。清人方玉润对此有形象的描绘“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狠忽断忽续,不知其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2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

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3 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 ①狡童:狡猾的孩子。②维:因为。③息:安,安宁。 译文 那个狡猾小坏蛋, 不肯与我把话谈。 都是为了你缘故, 使我不能吃下饭。 那个狡猾小坏蛋, 不肯与我同吃饭。 都是为了你缘故, 使我不能睡安然。 赏析 谁都不愿被人冷落而做边缘人,情人更不愿被冷落而坐冷板凳。谁都高兴被

中国经典的诗经诗歌赏析

中国经典的诗经诗歌赏析 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我在此整理了中国诗经诗歌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国诗经诗歌赏析1 1天地 刘彻〔两汉〕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希望天地的神灵都赐福,因为皇帝敬慕他们。皇帝兴建了紫色的坛宇作为专门祭神的场所,想找寻与神相通的办法。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皇帝专心一意、恭敬地继承前代祭祀天地的重任,使神灵和乐。把刺绣品画成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遍挂于祭坛之上,用隆重的仪式来承奉至尊的神灵。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把六十四个童子排成八行八列跳舞以娱乐天神太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音乐一起响起,琴、竽、瑟、美玉做成的磬和金鼓并陈

杂奏,希望神灵能够得到娱乐,百官济济,都恭敬地向神灵祭祀。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他们恭敬地献上丰盛的牺牲和供品,又焚烧香草和动物脂油以请神下降受享。神留下受享,虽然历时很久,但从天上看来,那只是片刻。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只见神鸟在前面发出光芒,神赏赐皇帝以寒暑准时不失,阴阳和顺,以彰显君主的德行。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朗诵的诗歌合于音律发出玉器般的鸣声,音乐中具备了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这美妙的音声达到远处。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使凤鸟飞翔,神灵久留足以享用这些祭祀。 2日出入 佚名〔两汉〕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日出日落,何时才穷尽?时光岁月不与人的寿命齐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 所以春天并非我想要的春,夏天并非我想象中的夏,

诗经经典诗歌鉴赏5篇

诗经经典诗歌鉴赏5篇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陈风——《宛丘》1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1]。 【注释】: 《陈风》是陈国地区的诗歌,共十篇。相传陈国是周武王封给舜的后代嬀满的国家,并把大女儿嫁给了他。陈国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开封以东到安微毫县一带,这一地区的风俗“妇人尊贵,好祭礼,用史巫。”(《汉书·地理志》)诗风“淫声放荡,无所畏忌”(《佐传》杜注) 宛丘:四周高中间低的游乐场

汤:音荡,荡之借字 值:持。鹭羽:舞蹈道具 翿[:音到,同鹭羽 【赏析】: 《宛丘》描写对一位跳舞女子的爱怜,但这样爱怜是一种无望的相思,不过这相思之中双含着一种理解,对女子无论冬夏的舞蹈的一份同情。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2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注释】: 东门:陈国都城东门。 枌:音分,白榆 栩:音许,柞树 子仲:陈国的姓氏 穀:毂去车加上一下禾,音古,指风光美好 鬷鬷迈:音纵力,多次来回走 荍:音瞧,紫红荆葵

【赏析】: 《东门之枌》描写陈国男女在歌舞聚会中的恋爱故事,描绘了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最后相互慕悦,赠物定情,其中“不绩其麻”和“越以鬷迈”的描述,尤能见出热恋中的男女特点,也能见出陈国的特定风气。 诗经·陈风——《衡门》3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注释】: 衡门:横木为门,简陋的门。 可以:何以。 泌:音密,泉水 鲂:鳊鱼,黄河鳊鱼肥美,很名贵。 齐姜:齐国姜姓女子,姜姓是齐国国君姓氏。 宋子:即宋国子姓的女子。 【赏析】: 描写隐居自乐的生活,甘于贫贱,不慕富贵,所以朱熹解释说:“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辞。

诗经里的经典诗歌鉴赏5篇

诗经里的经典诗歌鉴赏5篇 诗经·曹风——《侯人》1 彼侯人兮,何戈与殳。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 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 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注释】: 侯人:管迎宾送客的小武官 何:荷之省,扛。 殳:音书,古代的一种撞击兵器,杖用竹或木,杖端装入八棱平头的金属器。 三百赤芾:言穿赤芾的人很多 赤芾:为高官所佩,红色皮制听蔽膝,古代大夫以上的人才有资格穿戴。 鹈:鹈鸪,水鸟。 梁:鱼霸,作以捕鱼。 咮:音宙,鸟嘴 媾:宠爱。

南山:在山东曹州济阴县二十里。 隮:音基,升云,或虹 婉娈:形容小女孩的娇小美好。 季妇:幼小的女孩。 【赏析】: 《侯人》对比描写了辛勤劳动遭罪的小吏和待遇优厚的达官贵人,讽刺贵人们不劳而获就像食鱼不沾湿嘴鹈鸪,高高在上,而又无所 事事,而对遭爱艰辛连自己女儿都在挨饿的小吏表现了深切的同情。诗的对比是鲜明的,讽刺也是辛辣的,特别最后两句,侯人日夜辛苦,那娇小可爱的孩子却在挨饿,直是催人泪下。 诗经·曹风——《鸤鸠》2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 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注释】:

鸤:音尸;鸤鸠,布谷鸟。古代传说布谷鸟饲养小鸟,朝从上而下,暮从下而上,平均如一,因而用以命官名。古代管理水土的官司空,曾称鸤鸠氏。 子:小鸟。 淑人:善人。 君子:尊称,代指有才有德的人,也用指在位的人。 仪:言行举止。 一:平均如一。 结:连结一起,团结不散。 弁:皮帽。 骐:青黑色的马,此代指帽子的颜色、纹饰。 忒:偏差。 【赏析】: 《鸤鸠》是首真正的讽刺诗。以鸤鸠平均如一,饲养小鸟作比,也可以说起兴,讽刺在位的淑人君子应该平均如一对待子民,尽管人处在不同地位,就像鸤鸠的小鸟都分在不同树上,而且诗人劝诫说能够平均如一对待臣民,可以成为周围国家和国内人民的榜样,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君子怎么不会长年不哀呢? 诗经·曹风——《下泉》3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注释】:

诗经经典名篇赏析

精选诗经经典名篇赏析 【篇一】精选诗经经典名篇赏析 关雎 佚名〔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妙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妙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妙的女子,弹琴鼓瑟

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选择它。贤良美妙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天地,《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根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展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唱歌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详细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1《芣苜》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赏析: 芣苜:俗名车前草,药名,也可食用。本诗描写妇女采摘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以开始 的准备,到采摘动作和结果,描写细致,情景宛然。清人方玉润对此有形象的描绘“读者 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狠忽断忽续,不知其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 绎而自得其妙焉。” 2《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 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 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 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 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 (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 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 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经典诗经诗词赏析5篇

经典诗经诗词赏析5篇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汉广》1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赏析: 本诗描写一位男子爱上一位江上往来的姑娘,但是追求失望,诗

中充满了深深地叹息和徘徊瞻望。诗中反复以乔木不可休与江汉不可渡,比喻游女不可求,第二、三节又写他的幻想,寄托着内心热烈的向往,而面对不可得的现实,更增强了失望的无可奈何,尤其感人。 诗经——《汝坟》2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不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到君子,不我遐弃, 魴鱼赬尾,王室如燬。 虽则如燬,父母孔迩。 赏析: 本诗描写汝水旁边砍伐树枝思归对远行服役丈夫的思念和想象相见后的安慰,表达了对暴虐的王政的不满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诗经——《麟之趾》3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赏析: 以传说中的麒麟作比,歌颂公族子孙兴旺而有仁德。 诗经——《鹊巢》4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赏析: 《鹊巢》一诗,古人说是赞美“夫人之德”,嫁与国君迎娶的盛事,以鸠居鹊巢比喻女居男室。近代学者认为〈鹊巢〉讽刺诸候新娶,废弃原配。鹊巢鸠占就源于此。 诗经——《采蘩》5 于以采蘩?于诏于沚。 于以用之,公候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候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归还。 赏析: 本诗描写采蘩发子的辛劳,表现了淡淡的哀怨。“夙夜在公”,因而渴望回家“薄方还归”,第三章一再描写女子的发髻,不仅在于描写形象的美丽,或者正在说明有家有室。

《诗经》的经典名句及赏析

《诗经》的经典名句及赏析 【篇一】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绚烂。 此以桃花的艳丽茂密比方新嫁娘漂亮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清楚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淌时,光明的眸子更是黑白清楚。 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芜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愁闷,不了解他的人会

以为他在查找什么,老天在上,究竟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责备,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时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家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加者,此中语言的清爽圆润,很简单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快乐呢?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女仆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劝慰.因此,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非常快人心愿。 0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语出《诗经秦风蒹葭》。 译: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孤独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 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由于秋天是生命走向

诗经诗词赏析大全

诗经诗词赏析大全 《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的影响。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葛覃》1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其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xi。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 薄瀚我衣,害瀚害否,归宇父母。 赏析: 描写出嫁少女准备回娘家探望亲人。一二节追忆当初少女时代在山谷中采割葛藤煮制葛布的情景,映衬第三节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宛转别致,使得诗歌的描写、节奏、韵律与心律相应,一二节的舒缓、优美与第三节的强烈与急切,相互映衬又富有变化。 诗经——《樛木》2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赏析: 《樛木》赞美君子礼下扶持的精神。并表达衷心的祝福。诗中用木就下的攀附作比喻,也有人说是借喻夫妻相爱或臣对君的赞颂。 诗经——《螽斯》3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赏析 此诗称颂人子孙众多而且有贤德。王念孙说:“首章之振振言其仁厚,二章之绳绳言其戒慎,三章之蛰蛰言其和集,皆称其子孙之贤,非徒其子孙之众多而已。”通篇以虫作比,咏物也在咏人。 诗经——《兔罝》4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候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候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候腹心。 赏析: 《兔罝》赞美公候卫士。诗以兔罝起兴,象征卫士的作用正像捕猎的网,后又直接点明为公候干城的主题。 诗经——《芣苜》5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 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 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袺之。 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赏析: 芣苜:俗名车前草,药名,也可食用。本诗描写妇女采摘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以开始的准备,到采摘动作和结果,描写细致,情景宛然。清人方玉润对此有形象的描绘“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狠忽断忽续,不知其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名篇赏析

诗经名篇赏析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诗经》名篇赏析(3篇) 邶风·绿衣 原文译文 绿兮衣兮,绿色衣啊绿色衣, 绿衣黄里。①绿色外表黄里衣。 心之忧矣,见到此衣心忧伤, 曷维其已!②不知何时才能已! 绿兮衣兮,绿色衣啊绿色衣, 绿衣黄裳。上穿绿衣下黄裳。 心之忧矣,穿上衣裳心忧伤, 曷维其亡!③旧情深深怎能忘! 绿兮丝兮,绿色丝啊绿色丝。 女所治兮。④丝丝是你亲手织。 我思古人,⑤想起我的亡妻啊, 俾无訧兮。⑥使我无法找过失。 絺兮綌兮,⑦夏布粗啊夏布细, 凄其以风。⑧穿上风凉又爽气, 我思古人,想起我的亡妻啊。 实获我心。⑨样样都合我心意。 (据程俊英译文有改动) [注]①里:即下章之裳。衣在外,裳在里。②曷:何。维:语助词。已:止息。③亡:通“忘”。④治:犹制,此指染织。⑤古人:即故人,指亡妻。⑥俾(bǐ):使。訧(yóu):指责之意。⑦絺(chī):细葛布。綌(xì);粗葛布。都是夏季的优良衣料。⑧凄:凉。⑨获:得。 这首诗出自《诗经·邶风》。一位丧偶的男子穿上妻子生前给他做的衣裳,睹物思人,哀伤不已,从而唱出了《绿衣》这首沉痛凄楚的悼亡之歌。 全诗分为四章,以衣为线索,由物及人,抒发了诗人的无限伤悼之情。前两章重在写已之“伤”,后两章重在写对妻子之“悼”。 “绿兮衣兮”,这起首一句,间用两个语气诃“兮”,隔断询话,造成一种强烈的顿宕,即刻给人以缓慢沉重和一唱三叹的哀伤感。读这句诗,我们不是分明可以感受出诗人的咽塞和抽泣吗以下各章的第一句,也都采用这样的句式,复沓叠唱,从而造成全诗哀伤的氛围和悲痛的旋律,强烈地振动了读者的心弦。第二句“绿衣黄里”,与下章的“绿衣黄裳”互文重叠。闻一多先生说:“此里,谓在里之衣,即裳。”因为“衣在表,裳在里,衣短裳长”,所以“此章曰绿衣黄里,以内外言之:下章曰绿衣黄裳,以上下言之”(《诗经通义》)。“绿衣”二字是“绿兮衣兮”的紧缩重复。绿色的上衣,黄色的裙裳,这

诗经全文及赏析

诗经全文及赏析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全文及赏析1 诗经雨雪霏霏 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解释 单字解释 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雨(yù):雨为动词,雨雪指下雪像下雨一样,形容雪很大。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句子解释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时间内,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想象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寓意

联想寓意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婚姻如同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常的。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以心换心,没什么不对。夫妻忠诚,恋人坦荡。合则留,不合则去,本来是一种理想状态。 精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时代已经终结。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我们时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远影响后来者的作品,原因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更,文化这个精神层次的东西也成了赚钱机器,其他的能逃脱吗。 手法 “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诗经全文及赏析2 【全】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