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精品课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课程名称:中药学学时:108(90/18)学分:6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
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
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选课指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选课指南1、专业课国家重点一级专业:中医学、中药学国家重点二级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民族医学等。
中医学专业介绍:培养掌握系统的中医药知识,精通中医经典理论,掌握基本的西医学知识,能运用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与技能,从事中医医疗与预防工作的中医药临床精英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系统而深厚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精通中医经典并能有效指导临床;(2)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以及本学科系统而全面的中西医临床操作技能;(3)具有运用中医药知识和常用的西医学知识处理本领域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难、重病症的临床能力;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毕业时临床能力达到主治医师工作水平;(4)具有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皮肤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中药学专业介绍: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含拉丁语)、方剂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学、生物化学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中药学专业设有中药、中药分析、中药资源与鉴定、临床中药四个方向。
2、选修课选修课是自己每学期都要去选的,一般大四就不会选了,有公共类,素质类,美育类,每个院系要求不太一样,要提前登录校园网里,因为选课时间比较短,而且是大量学生同时选,系统很容易崩,最好用电脑选,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拼网速了,有时候网速不好,可能只能选别人挑剩下的了,选修课还是比较有趣的,如果登录进去的比较早,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Z2020年第一次作业

您本学期选择了“中药学Z”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1-7,总分为44分,您的得分为44分您本学期选择了“中药学Z”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1-7,总分为44分,您的得分为44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酒炙当归的目的是 [1分]A.增强活血功效B.增强补肾功效C.增强疏肝功效D.增强止咳功效E.增强止呕功效2. 陈皮的道地产区是 [1分]A.广西B.河南C.云南D.广东E.四川3.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 [1分]A.《开宝本草》B.《神农本草经》C.《经史证类备急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4.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数量为 [1分]A.365B.180C.730D.844E.18925. 治疗湿热内蕴病证的药物,具有的性味是 [1分]A.甘寒B.咸寒C.辛寒D.苦寒E.酸寒6. 具有敛肺止咳功效的药味是 [1分]A.咸B.苦C.甘D.酸E.辛7. 为增强香附的疏肝解郁功效,宜用 [1分]A.酒炙B.姜炙C.盐炙D.醋炙E.蜜炙8. 淡味药的作用是 [1分]A.补益B.燥湿C.利水渗湿D.泻下通便E.发散解表9. 与瓜蒌相反的药物是 [1分]A.藜芦B.川乌C.甘草D.海藻E.细辛10. 入汤剂,需要后下的药物是 [1分]A.枳实B.灶心土C.川乌D.薄荷E.西洋参11. 黄连的道地产区是 [1分]A.湖北B.四川C.广东D.河南E.浙江12. 三七和茯苓的道地产区是 [1分]A.四川B.山西C.云南D.吉林E.浙江13.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 [1分]A.青蒿B.钩藤C.大黄D.龙骨E.薄荷14. 明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1分]A.《本草经集注》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雷公炮炙论》15. 下列属于“十九畏”的是 [1分]A.海藻和甘草B.川乌和白蔹C.党参和藜芦D.丁香和郁金E.附子和瓜蒌16. 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是 [1分]A.相杀、相反B.相恶、相反C.相杀、相畏D.相须、相使E.相畏、相使17. 一种药物能降低另一种的药物功效的配伍关系是 [1分]A.相反B.相畏C.相恶D.相使E.相须18. 河南的道地药材是 [1分]A.党参B.天麻C.鹿茸D.牛膝E.麦冬19. 下列属于“十八反”的是 [1分]A.三棱与莪术B.甘草与海藻C.丁香与郁金D.人参与五灵脂E.肉桂与赤石脂20. 具有补益功效的药味是 [1分]A.甘B.咸C.苦D.酸E.辛21. 下列哪项描述错误的是 [1分]A.当归酒炒增强活血作用B.黄连姜炙增强止呕作用C.延胡索醋制降低毒性D.百部蜜炙增强润肺止咳作用E.香附醋炙增强止痛作用22. 甘草与甘遂的配伍关系是 [1分]A.相反B.相畏C.相须D.相使E.相恶23. 我国最早的炮制专著是 [1分]A.《炮炙大法》B.《新修本草》C.《本草纲目》D.《雷公炮炙论》E.《神农本草经》24.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1分]A.《本草经集注》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雷公炮炙论》E.《新修本草》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白蔹B.芫花C.白芍D.细辛E.人参1. 川乌反[1分]A B C D E2. 甘草反[1分]A B C D EA.缓急止痛B.行气、行血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E.清热燥湿3. 辛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4. 甘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A.石膏B.钩藤C.砂仁D.蒲黄E.阿胶5. 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1分]A B C D E6.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1分]A B C D EA.补虚B.和中C.收敛D.清热E.发散7. 涩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8. 苦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A.饭前B.睡前C.饭后D.疾病发作前E.夜间9. 补益药的服药时间是[1分]A B C D E10. 消食药的服药时间是[1分]A B C D EA.相杀B.相使C.相恶D.相须E.相反11. 药物通过配伍可降低药效者,属于药物七情中的[1分]A B C D E12. 药物通过配伍可减轻毒副作用者,属于药物七情中的[1分]A B C D EA.升降浮沉B.归经C.五味D.四气E.毒性13. 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1分]A B C D E14. 反映药物作用趋势的是[1分]A B C D EA.附子配半夏B.人参配黄芪C.藜芦配郁金D.白薇配甘草E.五灵脂配玄参15. 属于相须的配伍是[1分]A B C D E16. 属于相反的配伍是[1分]A B C D EA.半夏B.藜芦C.浙贝母D.甘草E.瓜蒌17. 大戟反[1分]A B C D E18. 人参反[1分]A B C D EA.《本草经集注》B.《雷公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证类本草》19. 李时珍所著的是[1分]A B C D E20. 陶弘景所著的是[1分]A B C D E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您本学期选择了“中药学Z”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1-7,总分为44分,您的得分为44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酒炙当归的目的是[1分]A.增强活血功效B.增强补肾功效C.增强疏肝功效D.增强止咳功效E.增强止呕功效2. 陈皮的道地产区是[1分]A.广西B.河南C.云南D.广东E.四川3.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1分]A.《开宝本草》B.《神农本草经》C.《经史证类备急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4.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数量为[1分]A.365B.180C.730D.844E.18925. 治疗湿热内蕴病证的药物,具有的性味是[1分]A.甘寒B.咸寒C.辛寒D.苦寒E.酸寒6. 具有敛肺止咳功效的药味是[1分]A.咸B.苦C.甘D.酸E.辛7. 为增强香附的疏肝解郁功效,宜用[1分]A.酒炙B.姜炙C.盐炙D.醋炙E.蜜炙8. 淡味药的作用是[1分]A.补益B.燥湿C.利水渗湿D.泻下通便E.发散解表9. 与瓜蒌相反的药物是[1分]A.藜芦B.川乌C.甘草D.海藻E.细辛10. 入汤剂,需要后下的药物是[1分]A.枳实B.灶心土C.川乌D.薄荷E.西洋参11. 黄连的道地产区是[1分]A.湖北B.四川C.广东D.河南E.浙江12. 三七和茯苓的道地产区是[1分]A.四川B.山西C.云南D.吉林E.浙江13.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1分]A.青蒿B.钩藤C.大黄D.龙骨E.薄荷14. 明代的本草代表作是[1分]A.《本草经集注》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雷公炮炙论》15. 下列属于“十九畏”的是[1分]A.海藻和甘草B.川乌和白蔹C.党参和藜芦D.丁香和郁金E.附子和瓜蒌16. 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是[1分]A.相杀、相反B.相恶、相反C.相杀、相畏D.相须、相使E.相畏、相使17. 一种药物能降低另一种的药物功效的配伍关系是[1分]A.相反B.相畏C.相恶D.相使E.相须18. 河南的道地药材是[1分]A.党参B.天麻C.鹿茸D.牛膝E.麦冬19. 下列属于“十八反”的是[1分]A.三棱与莪术B.甘草与海藻C.丁香与郁金D.人参与五灵脂E.肉桂与赤石脂20. 具有补益功效的药味是[1分]A.甘B.咸C.苦D.酸E.辛21. 下列哪项描述错误的是[1分]A.当归酒炒增强活血作用B.黄连姜炙增强止呕作用C.延胡索醋制降低毒性D.百部蜜炙增强润肺止咳作用E.香附醋炙增强止痛作用22. 甘草与甘遂的配伍关系是[1分]A.相反B.相畏C.相须D.相使E.相恶23. 我国最早的炮制专著是[1分]A.《炮炙大法》B.《新修本草》C.《本草纲目》D.《雷公炮炙论》E.《神农本草经》24.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的本草著作是[1分]A.《本草经集注》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雷公炮炙论》E.《新修本草》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白蔹B.芫花C.白芍D.细辛E.人参1. 川乌反[1分]A B C D E2. 甘草反[1分]A B C D EA.缓急止痛B.行气、行血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E.清热燥湿3. 辛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4. 甘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A.石膏B.钩藤C.砂仁D.蒲黄E.阿胶5. 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1分]A B C D E6.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1分]A B C D EA.补虚B.和中C.收敛D.清热E.发散7. 涩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8. 苦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A.饭前B.睡前C.饭后D.疾病发作前E.夜间9. 补益药的服药时间是[1分]A B C D E10. 消食药的服药时间是[1分]A B C D EA.相杀B.相使C.相恶D.相须E.相反11. 药物通过配伍可降低药效者,属于药物七情中的[1分]A B C D E12. 药物通过配伍可减轻毒副作用者,属于药物七情中的[1分]A B C D EA.升降浮沉B.归经C.五味D.四气E.毒性13. 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1分]A B C D E14. 反映药物作用趋势的是[1分]A B C D EA.附子配半夏B.人参配黄芪C.藜芦配郁金D.白薇配甘草E.五灵脂配玄参15. 属于相须的配伍是[1分]A B C D E16. 属于相反的配伍是[1分]A B C D EA.半夏B.藜芦C.浙贝母D.甘草E.瓜蒌17. 大戟反[1分]A B C D E18. 人参反[1分]A B C D EA.《本草经集注》B.《雷公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证类本草》19. 李时珍所著的是[1分]A B C D E20. 陶弘景所著的是[1分]A B C D E1. 酒炙当归的目的是 [1分]A.增强活血功效B.增强补肾功效C.增强疏肝功效D.增强止咳功效E.增强止呕功效2. 陈皮的道地产区是 [1分]A.广西B.河南C.云南D.广东E.四川3.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 [1分]A.《开宝本草》B.《神农本草经》C.《经史证类备急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4.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数量为 [1分]A.365B.180C.730D.844E.18925. 治疗湿热内蕴病证的药物,具有的性味是 [1分]A.甘寒B.咸寒C.辛寒D.苦寒E.酸寒6. 具有敛肺止咳功效的药味是 [1分]A.咸B.苦C.甘D.酸E.辛7. 为增强香附的疏肝解郁功效,宜用 [1分]A.酒炙B.姜炙C.盐炙D.醋炙E.蜜炙8. 淡味药的作用是 [1分]A.补益B.燥湿C.利水渗湿D.泻下通便E.发散解表9. 与瓜蒌相反的药物是 [1分]A.藜芦B.川乌C.甘草D.海藻E.细辛10. 入汤剂,需要后下的药物是 [1分]A.枳实B.灶心土C.川乌D.薄荷E.西洋参11. 黄连的道地产区是 [1分]A.湖北B.四川C.广东D.河南E.浙江12. 三七和茯苓的道地产区是 [1分]A.四川B.山西C.云南D.吉林E.浙江13.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 [1分]A.青蒿B.钩藤C.大黄D.龙骨E.薄荷14. 明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1分]A.《本草经集注》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雷公炮炙论》15. 下列属于“十九畏”的是 [1分]A.海藻和甘草B.川乌和白蔹C.党参和藜芦D.丁香和郁金E.附子和瓜蒌16. 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是 [1分]A.相杀、相反B.相恶、相反C.相杀、相畏D.相须、相使E.相畏、相使17. 一种药物能降低另一种的药物功效的配伍关系是 [1分]A.相反B.相畏C.相恶D.相使E.相须18. 河南的道地药材是 [1分]A.党参B.天麻C.鹿茸D.牛膝E.麦冬19. 下列属于“十八反”的是 [1分]A.三棱与莪术B.甘草与海藻C.丁香与郁金D.人参与五灵脂E.肉桂与赤石脂20. 具有补益功效的药味是 [1分]A.甘B.咸C.苦D.酸E.辛21. 下列哪项描述错误的是 [1分]A.当归酒炒增强活血作用B.黄连姜炙增强止呕作用C.延胡索醋制降低毒性D.百部蜜炙增强润肺止咳作用E.香附醋炙增强止痛作用22. 甘草与甘遂的配伍关系是 [1分]A.相反B.相畏C.相须D.相使E.相恶23. 我国最早的炮制专著是 [1分]A.《炮炙大法》B.《新修本草》C.《本草纲目》D.《雷公炮炙论》E.《神农本草经》24.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1分]A.《本草经集注》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雷公炮炙论》E.《新修本草》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白蔹B.芫花C.白芍D.细辛E.人参1. 川乌反[1分]A B C D E2. 甘草反[1分]A B C D EA.缓急止痛B.行气、行血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E.清热燥湿3. 辛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4. 甘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A.石膏B.钩藤C.砂仁D.蒲黄E.阿胶5. 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1分]A B C D E6.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1分]A B C D EA.补虚B.和中C.收敛D.清热E.发散7. 涩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8. 苦味药的作用是[1分]A B C D EA.饭前B.睡前C.饭后D.疾病发作前E.夜间9. 补益药的服药时间是[1分]A B C D E10. 消食药的服药时间是[1分]A B C D EA.相杀B.相使C.相恶D.相须E.相反11. 药物通过配伍可降低药效者,属于药物七情中的[1分]A B C D E12. 药物通过配伍可减轻毒副作用者,属于药物七情中的[1分]A B C D EA.升降浮沉B.归经C.五味D.四气E.毒性13. 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1分]A B C D E14. 反映药物作用趋势的是[1分]A B C D EA.附子配半夏B.人参配黄芪C.藜芦配郁金D.白薇配甘草E.五灵脂配玄参15. 属于相须的配伍是[1分]A B C D E16. 属于相反的配伍是[1分]A B C D EA.半夏B.藜芦C.浙贝母D.甘草E.瓜蒌17. 大戟反[1分]A B C D E18. 人参反[1分]A B C D EA.《本草经集注》B.《雷公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证类本草》19. 李时珍所著的是[1分]A B C D E20. 陶弘景所著的是[1分]A B C D E。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精品课程网址

/entry/uqjedAc4/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上海中医药大学网络教学资料方剂学视频:/jpkj/fjx/shikuang.htm方剂学网络课件:/jpkj/fjx/index.htm实验中医学视频:/jpkj/syzyx/shikuang.htm中医内科学课件:/jpkj/zynk/cai/ctm.rar安装须知:/jpkj/zynk/cai/setup.rtf内科学视频:/jpkj/zynk/shikuang.htm针灸学网络课程http://61.129.75.54/zhenjiu/zj_demo/index.htm辽宁中医学精品课程/jpkc/article_index.asp天津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网络教学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 帐号:test/密码:test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50.htm里面的视频都可以下载!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http://210.38.96.15/index.htmhttp://210.38.96.15/zjtn/index.htmhttp://210.38.96.15/zynkx/CONTENT/SHIPIN.HTMhttp://210.38.96.15/shl/index.htm福建中医学院精品课程/JPKC/JPKC.HTM暨南大学精品课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胚教研室精品课程/jxlx/jxlx.htm海南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210.37.79.3/jingpin/index.htm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诊断学http://219.221.200.61/2003/58/classonline.htm药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3/show.asp?id=63病理学http://219.221.200.61/g2003/show.asp?id=57护理学基础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7生理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33生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5口腔修复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52河北省精品课程网站http://218.11.76.26/河北医科大学/jpkc/jpkt.htm中国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curriculum/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武汉大学精品课程网站/人体解剖学/jpkc/rtjp/病理生理学/jpkc/blslx/asp/药理学/jpkc/ylx/index.htm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shenbao/lcyx/lcyx01.htm 牙体牙髓学/jpkc/ytysbx/index.html中医学基础/zykj/~czzyk/jichu/index.htm中医基础http://202.192.159.146/zyjcgl/中药http://202.192.159.146/zyx/first.htm中医诊断学-远程教育网/zhongzhen/index.htm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教学课程刺法灸法学/cfjfx/main.htm大学语文/dxyw/儿科护理学/erkehl/main.htm妇科护理学/fukehl/main.htm分析化学/fxhx/高等数学/gdsx/护理学基础/hlxuejichu/main.htm护理心理学/hulixinglixue/正常人体解剖学/jiepou/main.htm急救护理学/jijiuhl/main.htm金匮要略选读/jingkui/main.htm经络学/jingluoxue/main.htm内经选读/neijing/main.htm内科护理学/neikehl/main.htm内科学/neikexue/main.htm伤寒论选读/shanghan/main.htm生物化学/shengwuhuaxue/main.htm腧穴学概述/shuxuexue/main.htm推拿学/tuinaxue/外科护理学/waikehl/温病学/wenbingxue/main.htm无机化学/wjhx/药用植物学/yaoyongzhiwuxue/main.htm医古文/yiguwen/main.htm有机化学/yjhx/药事管理/ysgl/针灸学/zhenjiuxue/main.htm针灸治疗学/zhenjiuzhiliaoxue/main.htm中药学/zhongyaoxue/main.htm针灸医籍选/zjiuyijixuan/中医儿科学/zyerkexue/main.htm中医护理学基础/zyhlxuejichu/main.htm中药化学/zyhuaxue/main.htm中药鉴定学/zyjiandingxue/main.htm中医内科学/zyneikexue/main.htm中药炮制学/zypaozhixue/中医伤科学/zyshangkexue/main.htm中医外科学/zywaikexue/中药药剂学/zyyaojixue/中药药理学/zyyaolixue/中医饮食营养学/zyysyyx/中医妇科学/zyfukexue/main.html生理学/shenglixue/slxjc.htm中医基础理论/zhongji/maine.htm视频:/zypaozhixue/tv/sp_list.htm#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education/unde...logy/index.htm诊断学西安交通大学链接:http://202.117.7.68 备注:《诊断学》网络课程链接:http://202.117.7.68:100/default.asp 备注:医学教育诊断网医学免疫学华中科技大学http://202.114.128.248/newkj/jingpkc/大连医科大学/department/immun/content.htm医学基础免疫学实验指导37度医学网/topic/006/TECHNICH/experimt.htm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链接:/zhongzhen/ 备注:网络课件链接:mms://210.77.146.56/zhongzhen_full.wmv 备注:讲课录像链接:/zhongzhen/12/12.htm 备注:附件材料照片及教案链接:http://202.205.144.112 用户名:zyzdx;口令:123456;备注:右上角,点击"go"进入生药学中国药科大学http://202.119.191.80/jpkc/www/index.htm链接或:/jpkc/www/index.htm另::《中医中药大全》 用户名:admin;口令:adminABC工业药剂学(chyjpy提供)中国药科大学http://202.119.191.80/jpkc/yj/gyyjx/html/root/index.htm药理学:南通医学院:/Course/KJ.htm药学专业相关学科教学教案及教辅材料/jiaoan/yaojixuejiaoan.htm药物的生物化学基础中国药科大学http://202.119.191.80/jpkc/sh/html/root/index.htm药物化学中国药科大学http://202.119.191.80/jpkc/mc/html/root/index.htm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国药科大学http://202.119.191.80/jpkc/cadd/html/root/index.htm临床药学中国药科大学http://202.119.191.80/jpkc/lcyx/html/root/index.htm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http://202.195.210.110 用户名:nzy;口令:8998;人体解剖学中南大学: 链接:/jpkc/index.htm 备注: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所有材料、课堂录像链接:/anatomy 备注:人体解剖学网络图库、在线答疑中国医科大学(simonyin)/jiaoxue/kecheng/index.htm解剖学图片/da.html生理学中南大学链接:/jpkc/index.htm 备注:国家精品课程?链接:http://202.197.55.10 用户名:ne8;口令:08;备注:生理学重点、难点讲授全程录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ttp://202.38.91.222/physiology/cover.htm人体生理学北京大学 用户名:jpkc;口令:jpkc;生理学及神经生物学课件(sleep_owl提供)浙大/download.htm(lzw提供) /~abbo ... /medical/neuralsci/病理学四川大学链接:http://202.115.96.43链接:链接:链接:中南大学链接:/jpkc/index.htm 备注: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所有材料、讲课录像链接:/pathology/ 备注:图片库、病理论坛等牙体牙髓病学武汉大学http://202.114.104.243/jpkc/ytysbx/index.html 用户名:whu;口令:159357;方剂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web_cai/index.htm妇产科学中国医科大学:/education/unde...site/index.htm儿内科学重庆医科大学/jpkc/实验诊断学中国医科大学(simonyin提供) /jiaoxue/kecheng/shiyan/index.htm南通医学院:/Course/KJ.htm外科学华中科技大学(boioplot提供):http://202.114.128.248/newkj/jingpkc/内科学华中科技大学(boioplot提供):http://202.114.128.248/newkj/jingpkc/物学导论(普通生物学)清华大学http://166.111.37.254 用户名:swxdl;口令:swxdl;备注:输入网址打开后,点击文件栏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概论课件(lzw提供)http://140.137.36.2/ayo/Biology/LifeConts.html四川农业大学http://202.115.176.40/ptswx/index.htm南京大学/jingpin2/Course...urseName=ptswx台湾阳明大学(Psycheros提供):.tw/edu_proj.htmMIT /OcwWeb/Biology/indexa.htmLife:The Science of Biology第七版/life7e_samp...ters/index.htmDave's Roanoke College: http://www.cbs.dtu.dk/staff/dave/roanoke/bio101.html分子生物学北大/jiaoxue/zhubmb/37度医学网/topic/004/theory/default.asp南通医学院研究生课件:/Course/KJ.htm武大收集的(aqiao提供) http://202.114.65.51/fzjx/fzswx/site...ourceindex.htm台湾翻译冷泉港的教程(Psycheros提供):.tw/MIT /OcwWeb/Biology/indexa.htm(lzw提供)/(lzw提供)http://www.molecularinteraction. ... Bio2000_V030917.htmDNA的立体图集/paul/DNA.html核小体等/~pruss/nucleosome.html分子生物学技术37C /topic/004/technique/zyjs.asp/topic/004/genediag/default.asp基因操作原理华中农业大学/kech/jycz/基因工程操作技术浙大/estcn1/books/default.asp免疫学(龙太郎提供)济宁医学院http://202.198.16.103/code/kecheng.asp(lzw提供) /南开:/sky/myxkc/index.html细胞和分子免疫学37C /topic/006/THEORY/Index.htm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MIT /OcwWeb/Biology/indexa.htm神经生物学台湾阳明大学(Psycheros提供):.tw/edu_proj.htm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jpkc/jpkc-xb.htm 用户名:bioclass;口令:pkubio;河北大学/xbswx.asp 还没做完北大生物信息中心课件/chinese/documents/chenjg/南通医学院:/Course/KJ.htm(lzw提供) /cellsalive的课件/细胞遗传学图片http://www.pathology.washington. ... ry/cytogallery.html细胞工程学华中农业大学/kech/xbgc/微生物学武汉大学链接:http://202.114.104.238/jpkc/wsw/index.htm 用户名:whu;口令:159357;备注:专题教学网站(校教学资源网)链接:http://202.114.65.51/fzjx/wsw/bbs.htm 用户名:cxd;口令:000000;备注:教学论坛链接:http://202.114.65.51/fzjx/wsw/ 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专题教学网站(校图书馆)链接:http://202.114.104.238/jpkc/wsw/newcourse/apply.htm 用户名:whu;口令:159357;备注:精品课程申报附件材料华中农业大学/kech/biology/index.htm图片/PublicHt...k-Search2.html中国药科大学http://202.119.191.80/jpkc/wswx/html/root/index.htm农业微生物学四川农业大学http://202.115.176.40/wswx/index.htm病原微生物学课件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part10.htm病毒的图片库/Big_Virology...lyGroup.html#I反转录病毒/3035/Retroviruses.html遗传学吉林大学(Afunti提供):/ycx/main.htm扬州大学:/course/yichuanxue/DEFAULT.HTM湖北大学:/jpkc/四川农业大学:http://202.115.176.40/DWYCX/dwycx.files/frame.htm盖亚科教网课件(sleep_owl提供):/down/sort.asp...8&Nclassid=169 二医大的遗传学: /zykj/~yc/jx-hd.htm台湾的(iceriver提供):.tw/genetic/台湾翻译冷泉港的教程(Psycheros提供):.tw//Dave's Roanoke College: http://www.cbs.dtu.dk/staff/dave/roanoke/genetics.html/MIT /OcwWeb/Biology/indexa.htm/klug_ ... contents-start.html医学遗传学:南通医学院:/Course/KJ.htm发育生物学(lzw提供)/(518提供)/atlases/fert/fetus.htm台湾阳明大学(Psycheros提供):.tw/edu_proj.htm生物信息学北大/chinese/documents/index.html2001年暑期学校/ss/schedule.htmBrunel 大学/depts/bl ... ence/seqanal_guide/NCBI /Education/index.htmlEBI /2can/tutorials/index.htmlCMB http://lectures.molgen.mpg.de/online_lectures.htmlSACS /Training/seminars.html/education/courses.php生物统计四川农业大学http://202.115.176.40/swtjx/index.htm 试验统计方法生物化学北京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中药学”《中药学B》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中药学”《中药学B》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治疗肠痈,宜首选:()A.红藤B.射干C.鱼腥草D.白头翁E.蒲公英参考答案:A2.功能凉血止血的药组是:()A.血余炭、艾叶B.棕榈炭、三七C.地榆、槐花D.茜草、炮姜E.白茅根、白及参考答案:C3.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宜选用:()A.桂枝配白芍B.附子配干姜C.柴胡配黄芩D.黄连配吴茱萸E.甘草配白芍参考答案:C4.善于清心胃实火的药物是:()A.黄连参考答案:A5.朱砂在应用前应()。
A.醋淬B.火煅研末C.打碎研细水飞D.火煅研细水飞E.密闭煅研细参考答案:C6.辛甘大寒,主归肺胃经的药物是:()A.栀子B.石膏C.知母D.天花粉E.芦根参考答案:B7.除哪味药外均具有利水功效?()A.黄芪B.甘遂C.麻黄D.车前子E.黄连参考答案:E8.功能制酸止痛的药是:()E.麻黄根参考答案:B9.能解毒明目退翳,为眼科外用常用药的是()。
A.决明子B.枸杞子C.炉甘石D.夏枯草E.谷精草参考答案:C10.苍术主产于()。
A.江苏B.四川C.广东D.东北E.河南参考答案:A1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参考答案:A12.D.牡蛎E.代赭石参考答案:E13.党参功能:()A.补中益气,生津养血B.补气养阴,清火生津C.补气升阳,益卫固表D.补气健脾,止汗安胎E.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参考答案:A14.功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药是:()A.川芎B.三七C.蒲黄D.自然铜E.续断参考答案:B15.附子治疗亡阳兼气脱者,常配伍:()A.参三七B.当归C.人参D.黄芪E.阿胶参考答案:CA.竹茹、天竹黄B.川贝母、前胡C.浙贝母、竹茹D.川贝母、瓜蒌E.竹茹、竹沥参考答案:D17.入汤剂,需要后下的药物是:()A.龙骨B.磁石C.钩藤D.川乌E.车前子参考答案:C18.紫苏功能:()A.解表兼能化湿B.解表兼能排脓C.解表兼能理气D.解表兼能止血E.解表兼能止痛参考答案:C19.马钱子的功效为()。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药学Z 第2次作业

您本学期选择了“中药学Z”,以下是您需要提交的作业。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8-9,总分为59分,您的得分为58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既能治疗风热感冒,又能治疗疮痈肿毒的药物是[1分]B.金银花、连翘2.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1分]B.金银花3. 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首选药物是[1分]A.蝉蜕4.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1分]A.清热解毒凉血5. 长于清泻下焦湿热的药物是[1分]A.黄柏6. 善治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颈背强痛的药物是[1分]D.葛根7. 下列除哪项外,均能明目[1分]A.牛蒡子8. 具有息风止痉功效的解表药是[1分]D.蝉蜕9. 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1分]A.知母10. 既能凉血,又能活血的药物是[1分]D.赤芍11. 有“疮家圣药之称”,用于治疗痈疽、瘰疬的药物是[1分]D.连翘12. 治疗恶寒发热,喘咳,痰多清稀,首选药物是[1分]A.细辛13. 既能发散风热,又能透疹的药物是[1分]C.葛根、升麻14. 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1分]A.热入营血,温毒发癍15. 柴胡对肝的作用是[1分]B.疏肝解郁16. 善治热毒血痢的药物是[1分]D.白头翁17.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治疗骨蒸潮热盗汗[1分]A.赤芍18. 治疗阴虚火旺,咽喉疼痛,首选药物是[1分]A.玄参19. 长于清肺热,善清中上焦湿热的药物是[1分]B.黄芩20. 善于解毒利咽的清热药是[1分]A.板蓝根21. 被称为“夏月解表之药“的药物是[1分]A.香薷22. 既能治疗热病烦渴,又能治疗疮疡肿毒的药物是[1分]C.天花粉23. 善于清泻三焦火热之邪的药物是[1分]D.栀子24. 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喘逆咳嗽者,首选药物是[1分]A.麻黄E.桂枝参考答案为:E,您选择的答案为:A (此题个人认为应选A)25. 解表药中既可解表退热,又能疏肝行气的药物是[1分]B.薄荷26. 辛香透散,长于清透阴份伏热,善清虚热,退骨蒸的药物是[1分]A.青蒿27. 具有助阳化气功效的解表药是[1分]A.桂枝28. 金银花的功效是[1分]C.疏散风热29. 黄芩、黄连、黄柏的共同功效是[1分]B.清热燥湿,泻火解毒30. 治疗气虚下陷,脱肛,子宫下垂,黄芪常配伍[1分]C.柴胡、升麻31. 性味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的药物是[1分]A.石膏32. 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解表药是[1分]B.荆芥炭33. 治疗疟疾寒热往来的常用药是[1分]C.柴胡34. 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1分]C.生姜35. 治疗疟疾的要药是[1分]D.青蒿36. 善长治疗寒凝血滞疼痛病证的药物是[1分]D.桂枝37. 治风水浮肿,首选药物是[1分]D.麻黄38.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1分]A.菊花39. 既能退虚热,又能清肺热的药物是[1分]A.地骨皮40. 治疗温热病,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首选药物是[1分]D.知母、石膏41.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的药物是[1分]D.生地黄、玄参42. 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除蒸的药物是[1分]C.黄柏43. 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活血化瘀的药物是[1分]C.牡丹皮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瘰疬B.乳痈C.肠痈D.肺痈E.疔疮1. 蒲公英善治[1分]B.乳痈2. 鱼腥草善治[1分]D.肺痈A.鱼腥草B.大血藤C.龙胆草D.谷精草E.夏枯草3. 治疗肠痈,首选药物是[1分]B.大血藤4. 治疗肺痈,首选药物是[1分]A.鱼腥草A.生姜B.香附C.荆芥D.辛荑E.葱白5. 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是[1分]D.辛荑[1分]6. 具有解表散风,透疹功效的药物是[1分]C.荆芥A.疔疮B.瘰疬C.肠痈D.肺痈E.乳痈7. 夏枯草善治[1分]B.瘰疬8. 紫花地丁善治[1分]A.疔疮A.太阳风寒,巅顶疼痛B.风热上攻头痛C.厥阴头痛D.少阴伏风头痛E.阳明头痛9. 薄荷长于治疗[1分]B.风热上攻头痛10. 藁本长于治疗[1分]A.太阳风寒,巅顶疼A.消肿排脓B.敛疮生肌C.滋阴润燥D.清热利尿E.清肝明目11. 知母的功效是[1分]C.滋阴润燥12. 芦根的功效是[1分]D.清热利尿A.黄柏B.黄连C.知母D.龙胆草E.鱼腥草13. 善清肝火的药物是[1分]D.龙胆草14. 善清心火的药物是[1分]B.黄连A.麻黄B.桑叶C.生姜D.防风E.蔓荆子15. 治疗破伤风,首选药物是[1分]D.防风16. 治疗肝阳上亢,首选药物是[1分]B.桑叶更多资料持续更新中……。
中药学习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选择题A型题1.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是:A.730种 B.365种 C.840种 D.240余种 E.100余种[答案]D[题解]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240余种。
故应选D。
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本草拾遗》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答案] C[题解]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公元二世纪。
故应选C。
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答案] B[题解]《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故应选B。
4.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A.《炮炙大法》 B.《本草拾遗》 C.《炮炙论》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答案] C[题解]南朝刘宋时雷敩所著的《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故应选C。
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拾遗》 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答案]C[题解]《新修本草》是唐显庆四年经政府批准编修的,它是世界上公布的最早的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
故应选C。
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答案] D[题解]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首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故应选D。
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图经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D.《本草经集注》 E.《本草品汇精要》[答案] B [题解]《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
故应选B。
8.首载太子参、鸦胆子、冬虫夏草的本草文献是:A.《海药本草》 B.《唐本草》 C.《本草纲目》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拾遗》[答案]D[题解]《本草纲目拾遗》补充了太子参、于术、西洋参、冬虫夏草、银柴胡等临床常用药,及马尾连、金钱草、鸦胆子等疗效确切的民间草药和外来药物。
中药专业中药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二、 建设 内容 与方 法
1 教师 队伍 . 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 中 , 形成高素 质的教 学 注意
团队。教学 团队的职 称结 构 、 知识 结构 、 缘结 构 和 学
吸收新的技术和方法 , 以促进其 自身发展。同时该 课 程 又是学 习 中药 学 其 他专 业 课 如 中药 药 剂学 、 中
为适应 双语教 学 的需要 , 在多年 的课程 建设 过程 中 ,
作用 , 中药类各专业 、 是 各层次教学的主干课程。
多 年来 , 为适 应高 等 中医药教育 事业 的发展 , 促 进 素质教 育 的提高 , 化创新 型药学 人 才的培 养 , 强 笔 者 结合 中药 学教 育 的特点 , 在努 力提高 教学质 量 、 不 断进 行教 学创 新 与 改革 的过 程 中 , 始终 把 中药化 学 课 程建设 作 为重 要 工 作 , 该课 程 成 为北 京 市 高等 使
化性 质 、 取分 离和 检识鉴 定 方法 的感性认 识 , 高 提 提
学 生灵活 、 综合 运用理 论 知识解 决实 际 问题 的能力 , 培 养学生 积极思 考 、 主动 参 与 、 于 实 践 、 于 动 手 敢 勤 的意识 。通 过开 展 多 种形 式 的实 践 教 学 活动 , 展 拓
年龄结构要合理。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 团队 主要成员既要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又要精诚团结、 密
切合作 。在 日常教学过程 中 , 建立激励 机制 与评 通过 价体 系 , 和鼓励 教学改革与创 新 。不 管是硕 士还 倡导 是博 士 , 年教师 在授课 以前 , 需接 受严 格 系统 的 青 均 岗前培训和考核 , 只有考核合 格 , 能正式上 岗授课 。 才
中药 化学 是一 门结合 中医药基 本理论 和临床 用 药经验 , 用 现代 化学 分 离 分 析 方法 研 究 中药 化 学 采 成分 、 阐明 中药药 效物 质基础 的学科 , 于 中药 学专 属 业课 之一 。该课 程 是 中药 学 和 有机 化 学 、 析化 学 分 的有机结 合 , 中药 化 学 不 断从 有 机 化学 和分 析化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课程名称:中药学学时:108(90/18)学分:6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
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
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第六章用药禁忌(1学时)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
了解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重点:配伍禁忌的内容,如何对待十八反、十九畏。
妊娠禁忌的分类,妊娠禁忌的使用原则。
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1学时)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
掌握确定用药剂量大小的依据;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不同要求)。
了解服药时间与方法。
重点:影响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
中药的特殊煎法。
附编: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仅供学生自学,不作要求)各论第八章解表药(8学时)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发散风寒药中掌握麻黄、桂枝、紫苏叶(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下同)、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香薷、细辛、苍耳子(附苍耳草)、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藁本、辛夷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发散风热药中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升麻、蝉蜕、蔓荆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淡豆鼓(附大豆黄卷)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九章清热药(10学时)掌握清热药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甘寒助湿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
清热泻火药中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清热燥湿药中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龙胆草、苦参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秦皮、白鲜皮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清热解毒药中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熊胆(附引流熊胆粉)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蚤休、紫花地丁、败酱草(附墓头回)、大血藤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清热凉血药中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紫草、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清虚热药中掌握青蒿、地骨皮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银柴胡、胡黄连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白薇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章泻下药(3学时)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
攻下药中掌握大黄、芒硝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番泻叶、芦荟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润下药中了解火麻仁、郁李仁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峻下逐水药中熟悉甘遂、巴豆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牵牛子、京大戟(附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4学时)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
了解防己有木防己、汉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白花蛇有蕲蛇、金钱白花蛇的不同品种。
祛风湿散寒药中掌握独活、木瓜、蕲蛇(附金钱白花蛇)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川乌(附草乌)、威灵仙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雷公藤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祛风湿清热药中掌握秦艽、防己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络石藤、豨莶草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祛风湿强筋骨药中掌握桑寄生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五加皮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狗脊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二章化湿药(2学时)掌握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掌握苍术、厚朴(附厚朴花)、藿香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砂仁(附砂仁壳)、白豆蔻(附豆蔻壳)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佩兰、草果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3学时)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了解木通与通草古今名实混淆及金钱草的品种。
利水消肿药中掌握茯苓(附茯苓皮、茯神)、泽泻、薏苡仁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猪苓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香加皮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利尿通淋药中掌握车前子(附车前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木通、滑石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萆薢、海金沙(附海金沙藤)、瞿麦、地肤子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利湿退黄药中掌握茵陈、金钱草、虎杖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四章温里药(3学时)掌握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花椒(附椒目)、丁香(附母丁香)、小茴香(附八角茴香)、高良姜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荜茇、荜澄茄、胡椒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五章理气药(3学时)掌握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掌握橘皮(附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枳实(附枳壳)、木香、香附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青皮、川楝子、沉香、薤白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乌药、佛手、、檀香、柿蒂、荔枝核、青木香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六章消食药(2学时)掌握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
掌握山楂、神曲、麦芽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莱菔子、鸡内金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谷芽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七章驱虫药(1学时)掌握驱虫药的含义,各种驱虫药的不同作用(如苦楝皮驱蛔虫、槟榔驱绦虫等)及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
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榧子、鹤虱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八章止血药(4学时)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凉血止血药中掌握小蓟、地榆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大蓟、槐花(附槐角)、白茅根、侧柏叶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苎麻根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化瘀止血药中掌握三七、茜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蒲黄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