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九力绳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和应达到的目标本公司为了实现“规范服务树一流企业;关注顾客抓市场契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有配套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适时开展综合标准化和超前标准化活动,建立良好的标准化行为,为其它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建立基础和提供平台,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组织编制了《企业标准体系表》。
本标准体系表参考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结合企业现状及发展愿景编制。
体系表基本框架按照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编制,目的是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围绕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错必纠、有洞必补、有责必问,获得最佳工作秩序。
2 国内外标准概况2.1纳入标准体系的国内标准有:GB、GB/T等,标准的有效性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网站、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网等网站确认。
2.2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也从上述途径及标准文本中获得。
3体系表简介体系表由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及编制说明四部分构成。
3.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在《企业标准体系表》中明确规定。
3.1.1结构图包括:a)企业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b)技术标准子体系、管理标准子体系、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3.1.2结构图属性及内在联系本公司采用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型式为层次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分为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三个分体系,整个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通过工作标准的实施去促进监督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贯彻和实施。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为了适应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公司根据GB 31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和《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06版)》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结合本公司研制开发的固态复合调味料的特点,申请对本公司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FDJS 0001S-2018《固态复合调味料》进行备案。
该产品面粉、食用盐、味精、鸡精、鸡粉、白砂糖、冰糖、冰片糖、蕃薯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虾干、香菇干、金针菇干、干贝、罗汉果、黄栀子、黑芝麻、白芝麻、干辣椒、干青花椒、辣椒粉、孜然粉、红卤粉(红曲粉、食品盐)、咖哩粉(姜黄、辣椒、小茴香、生姜、芫荽、香辛料)、十三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花椒、高良姜、橘皮、黑胡椒、肉豆蔻、肉桂、干姜、甘草、砂仁、丁香、白芷)、味鲜味素(氯化钠、谷氨酸钠、白砂糖)、蒸肉粉(优质大米、食用碘盐、酱油、八角、谷氨酸钠)、吉士粉(淀粉、变性淀粉、柠檬黄、日落黄、食品用香精)、黑胡椒、白胡椒、高良姜、豆蔻、甘草、洋葱、花椒、砂仁、黄姜粉(姜黄)、八角、月桂、桂皮、山奈、小茴香、丁香、陈皮、白芷、草蔻、泡打粉(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磷酸二氢钙、蒸馏单硬脂酸甘油脂、食用淀粉)、食粉(碳酸氢钠、碳酸钠)、松肉粉(碳酸氢钠、碳酸钠、食用淀粉、木瓜蛋白酶)、3A 香粉(食品用香料、食品用香精辅料)等辅料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经研磨、配料、混合、包装工艺而制成的非即食的固态复合调味料(以下简称产品)。
本企业标准主要起草人是公司章国仗、陈永浪。
二、编写依据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包括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主要依据 GB 31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和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有关标准而制订,其中铅指标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 1.1的规则起草。
三、与相关标准比较1、感官、理化指标的比较表1: 感官、理化指标的比较项 目本企业标准依据数值依据的相关标准色 泽 具有本产品特有的色泽。
GBT13017—201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解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2月6日发布了GB/T 13017—201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标准。
该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标联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沈阳昭软软件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于2018年9月1日开始实施。
GB/T 13017—201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对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旧标准)的修订。
企业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构建是建立科学、先进的企业标准体系的首要工作,也是企业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内在规律组织起来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是标准的集合;由于企业标准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对其认识过程中经常产生偏差。
为此,可以借助一种模型来辅助人们的认识,这种模型就是企业标准体系表。
构建企业标准体系的体现形式是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包括绘制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梳理标准明细表,提供标准统计表并编写编制说明。
旧标准已经使用十年,部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该标准内容应进一步简化,大量的知识性介绍说明,不用在标准正文中展现,要重点提出企业标准体系的原理、方法等基本要求。
此外,该标准的修订要与GB/T 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17《企业标准体系产品实现》、GB/T 15498—2017《企业标准体系基础保障》等系列标准配套。
1)该标准主要界定了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构建企业标准体系的通用要求、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及模型、企业标准体系参考结构图、构建企业标准体系的步骤、技术设施支持等内容,为广大多数的各种类型、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构造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通用原则、方法和典型案例。
2)新标准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企业做柔性的裁剪:提供了从传统生产管理、企业管理体系到信息化系统集成的不种类型企业的标准内容。
工作标准编制说明2

工作标准编制说明1 工作标准及工作标准体系1.1 工作标准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注:“工作事项”主要指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岗位人员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1.2 工作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中的工作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1.3 工作标准应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责、岗位人员的基本技能,即明确每个过程中各项工作由谁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何时做、在何地做、怎么做、要达到什么要求以及如何进行控制。
2 工作标准体系构成工作标准体系的结构形式见下图3 工作标准的格式要求工作标准的格式参照《文件管理标准》中企业标准格式的规定。
4 工作标准的编制要求4.1 编制原则4.1.1 中层管理人员,正职和副职的职责和权限都需要限定,且使用部门正职工作标准代替部门工作标准;4.1.2 一般管理人员工作标准应按岗位制定其职责、权限体现在工作标准中,不按现实分工制定,即一个岗位有多人时只制定一个工作标准;4.1.3 对于有较多岗位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部门,应制定岗位通用工作标准;4.1.4 对特殊工序过程的操作人员,可对特殊工种、特殊任务编制相应的具体的工作标准;4.1.5 标准语言应准确描述工作事项,杜绝口语化的文字。
4.2 名称工作标准的名称应简短明确,反映标准的主题。
工作标准的名称一般由岗位名称或职务名称加“工作标准”“作业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字样组成。
示例1:财务部材料会计岗位——材料会计工作标准示例2:绩效办标准化管理员岗位——标准化管理员工作标准示例3:企管部经理职务——企管部经理工作标准示例4:装卸队队长职务——装卸队队长工作标准示例5:包装中心带班主任职务——包装中心带班主任工作标准4.3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4.3.1 范围范围为必备要素,应置于标准的起始位置。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一、企业标准体系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
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能够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以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最佳秩序,推动企业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外贸出口的效益型发展路子,增强全行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其组成单元是标准。
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它是研究、分析和优化标准体系的重要工具,是系统收集标准和编制标准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完善、有序的基础,是一种包括现有、应有和预计要发展的标准的全面蓝图。
编制本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将为本公司各级各类人员了解掌握标准和实施标准提供基本依据,为制定本公司企业标准化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本公司的经营理念和长远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二)、编制原则(1)目标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满足本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能够促进企业管理达到科学有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系统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在企业大系统中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3)层次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严格按标准的内在联系组成具有共性和个性特征的层次分明的统一体。
(4)协调原则——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一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以发挥体系的整体效能。
1(三)、编制要求(1)全面成套——企业标准体系表应力求全面成套,要充分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包括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凡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标准均应纳入体系。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两篇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两篇篇一: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葛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本标准是在国家尚无该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只有湖南省地方标准的情况下,为保证产品质量,指导企业生产,根据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现就标准编制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编写格式依据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而制定。
二、产品配方如下:原材料名称用量鲜葛根100%制成100%三、产品生产工艺:鲜葛根采购→清洗→粉碎→水洗过滤→去砂→沉淀→干燥→称量分装→成品。
四、本标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限量及制订依据:指标限量制订依据检验方法水分,% ≤14.0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根据产品按GB/T12087的规定执行灰分,% ≤0.4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根据产品按GB/T12086规的定执行含砂量,% ≤0.04 DB43/299-20XX葛根粉卫生要求按GB/T5508规定的执行酸度,T·≤20 DB43/299-20XX按GB/T12090规定的执≤0.2 DB11/505代用茶按GB/T5009.11规定方葛根素≤100 DB11/505代用茶按GB/T5009.34规定方六六六,mg/kg ≤0.2 DB11/505代用茶按GB/T5009.19规定方滴滴涕,mg/kg ≤0.2DB11/505代用茶卫生要求按GB/T5009.19中规定方法敌敌畏,mg/kg ≤0.2DB11/505代用茶卫生要求按GB/T5009.20中规定方法乐果,mg/kg ≤1.0DB11/505代用茶卫生要求按GB/T5009.20中规定方法乙酰甲胺磷,mg/kg ≤0.1DB11/505代用茶卫生要求按GB/T5009.20中规定方法五、企业标准比较情况说明:本标准规定了代用茶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

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一、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现代化、集约化的重要保证,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对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就其概念来说,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凡是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都应该制定企业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促进标准的组成达到完整有序,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加速技术进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我公司编制标准体系表的重要参考依据有: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二、国内、外标准概况1985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发了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推动了全国各行业标准化体系表的编制,极大地提高了各行业标准化工作水平。
目前我国标准的发展已具备了《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和有关《行业标准体系表》,这两种标准体系表为企业乃至行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标准提供了丰富资源。
合理利用这两种资源,选择比较先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特点的标准,就能事半功倍地编制出比较先进、科学、合理的企业技术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企业标准化工作,他们把企业标准化工作当作企业的生命线,以标准化作为联系各项工作、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纽带。
标准化工作成为企业生产、技术发展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他们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体系。
三、标准体系表编制的原则(一)按照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规定,采用层次和序列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方式编制我公司的标准体系表。
JBT 8514.2-1997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 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的一般规定

5 构成
企业标准体系一般由技术标准子体系、管理标准子体系和工作标准子体系构成。其组成单元是企业 内应有的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表一般由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明细表、汇总表和编制说明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7-03-04 批准
1997-10-01 实施
1
JB/T 8514.2- 1997
5. 1 结构图 结构图表示标准的子体系及其分层,与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构图推荐型式Ⅰ(如图 1)和型式Ⅱ(如图
5
JB/T 8514.2- 1997
A2. 3 设计标准 是指保证和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方面的标准。如: a) 产品设计规范; b) 设计计算方法; c) 产品设计程序及设计评审标准; d)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方面的标准。
A2. 4 零部件(元器件)标准 是指通用零部件(如配套件、传动件、操作件、液压件等)、元器件的标准。对其材质、品种、规格、
对保证和提高企业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直接影响的有关通用强制性标准、通用 方法、信息技术等进行分析并确定其标准项目。标准的类别见附录 A。 6. 3. 2 技术标准子体系
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主体,是根据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及市场需要,为实现规定的机电产品质量 确定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项目。标准的类别见附录 A。 6. 3. 3 管理标准子体系
技术要求、试验、检验、包装、贮运、标志等方面满足应有的性能要求、尺寸精度等的规定。 A2. 5 工艺标准
是指根据产品标准要求,对原材料、半成品的加工或装配方法、工艺指标及要求等制定的标准。工 艺标准的范围可参照 JB/Z 338.14 的规定。 A2. 6 工装、设备标准
工装标准是对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夹具、模具、辅具、工位器具、 计量器具、钳工工具等)或其零部件的结构、尺寸、规格、精度要求等制定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和应达到的目标
本公司为了实现“规范服务树一流企业;关注顾客抓市场契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有配套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适时开展综合标准化和超前标准化活动,建立良好的标准化行为,为其它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建立基础和提供平台,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组织编制了《企业标准体系表》。
本标准体系表参考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结合企业现状及发展愿景编制。
体系表基本框架按照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编制,目的是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围绕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错必纠、有洞必补、有责必问,获得最佳工作秩序。
2 国内外标准概况
2.1纳入标准体系的国内标准有:GB、GB/T、HG/T等,标准的有效性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网站、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网、南通名牌网等网站确认。
2.2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也从上述途径及标准文本中获得。
3体系表简介
体系表由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及编制说明四部分构成。
3.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在Q/JS G1802-2011 《企业标准体系表》中明确规定。
3.1.1结构图包括:
a)企业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
b)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C)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d)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3.1.2结构图属性及内在联系
本公司采用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型式为层次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分为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三个分体系,整个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通过工作标准的实施去促进监督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贯彻和实施。
图1中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分体系间的连线表示二者之间的交互制约作用。
图1中的工作标准必须同时实施及时标准和管理标准中的相应规定,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共同指导制约下的下层次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
图 1
定位 概念
法律法规
方针目标 基础标准
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工作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
4企业标准整合情况及统计分析(现有标准与国内外标准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今后主攻方向)
4.1在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以来,活动首先得到了总经理的大力支持,标准化工作组通过内部网络、公司报刊、组织培训宣贯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由标准化工作组牵头将公司所有标准按照GB/T15496~GB/T15498的要求进行整合和完善,到目前为止纳入体系的各类标准约535余项(去除重复出现的),其中技术标准277项,各类标准174项,工作标准84项,本次整合将原有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暂时保留,列入标准体系表,将在近一年内转化为企业管理标准,已经将原有岗位说明书转化为企业工作标准。
4.2标准的整体水平与我国现价段标准水平相仿,与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
a) 采用国际标准的范围主要围绕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等方面;
b) 企业制定标准,特别是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方面,需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工作方法;
c)对于所收集的适用上级标准,目前还停留在直接采用,尚未消化吸收、转化为企业标准。
4.3今后努力方向:
a) 注重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水平;
b)技术标准需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将先进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成企业标准,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c)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工作方法,特别是国外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
5专业划分依据和划分情况
5.1技术标准分体系
本公司以酸类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技术标准分体系结构形式参照GB/T15497推荐的“层次结构”。
根据标准的统一原理,对技术范畴内共性的、对各单项标准有约束力的标准,我们将其纳入“技术基础标准”这一层,它在技术标准体系内属第一层。
所有与本公司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本公司制定的企业标准,尽数列入了技术标准体系表。
技术基础标准以外的各类标准是围绕产品的实现过程展开:设计产品采购材料生产加工检验包装交付服务信息设计改进。
这一类标准我们列在技术基础标准的下面一层。
5.2管理标准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的划分基本参照GB/T15498推荐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运作情况,我们对GB/T15498中“经营综合标准”类分成了综合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成本定额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部分。
管理标准的分类,基本上是对应于技术标准体系的。
这是为技术标准的正确实施提供了“为什么做、做什么、谁来做、什么时候做、什么地方做和如何做”的指导。
5.3工作标准分体系
本次工作标准的整合依据是各岗位的职责及其对应的绩效考核,整合时对部分岗位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岗位设置更合理,便于管理。
工作标准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层,另一类是管理层。
两类人员考核有所差异,考核按照《业绩
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进行考核。
6与其它体系交叉的情况和处理意见
6.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有关技术管理的内容安按企业标准体系要求进行修订,纳入相应管理标准门类进行管理。
6.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管理手册等暂时保持不变,直接纳入管理标准体系,其文件格式将在下次外部换版认证时转化为企业管理标准格式。
7标准明细表说明
7.1明细表分为三部分:技术标准明细表、管理标准明细表、工作标准明细表。
明细表编码由标准分体系识别号加分类码和顺序号组成。
其中:
a)标准分体系识别号:J—技术标准,G—管理标准,Z—工作标准;
b)分类码:按Q/JS G1802-2011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图2、图3和图4已经规定;
c)顺序号:保留2位。
7.2明细表中标准重复编列的指导原则:
a)标准内容涉及二个领域的,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程序》既是环境管理标准又是职业健康管理标准;
b)标准本身明示多内容,如:《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是安全类标准,又是职业健康类标准;
c)标准内容有具体技术参数又有管理要求的。
以上标准在明细表备注栏内用编码注明。
7.3明细表中不同内容是注解:
a)可预见的企业发展需要制定的标准,用“待定”表示;
b)暂未收集到电子版的上级标准用“待收集”表示。
7.4 明细表中的“评审意见”栏,这是首次对上级标准进行评价,我们按照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编制指南》的要求,逐项对列入体系表的标准进行适用性评价,对于修订周期,本公司不做评定。
对于本公司的企业标准制、修订周期进行修订或确认周期为3年;对于部分管理制度需要转化标准的格式,采用“待修订”,列入标准化年度工作计划。
8标准化信息管理
自2013年开始,本公司正式计划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公司局域网搭建了标准信息检索平台,实现在“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上可随时浏览、打印列入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目前计划正在进行中。
9结束语
企业标准化是为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
企业标准体系是一动态管理体系,随着标准的更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标准体系表必然需要作相应改进,我们将在发展实践中随时对现有体系表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更新,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