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合集下载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探析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探析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探析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实际情境为基础,通过模拟、演练、实践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情境教学可以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理解音乐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探析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音乐乐谱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音乐排练现场,让学生扮演乐手、指挥家等角色,模拟演练真实的音乐表演过程。

通过身临其境地参与,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并获得乐谱知识。

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音乐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在学习音乐节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节奏游戏,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节奏的魅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情境教学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增强学习效果。

在学习音乐历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还可以邀请专业音乐人进行互动交流,更加生动有趣地向学生介绍音乐文化。

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还能够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效果。

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创作音乐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情境,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这样的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它能够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情境教学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增强互动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为他们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情境教学新课标小学音乐

情境教学新课标小学音乐

情境教学新课标小学音乐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创
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
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音乐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音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音乐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授民族音乐时,可
以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舞蹈和乐器,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音乐的
魅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音乐作品的背景、创作过程以
及音乐家的故事融入教学中。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音乐知识的趣味性,
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再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剧、音乐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
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通过角色扮演、乐器演奏等形式,学生能够
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他们尝试自己编写旋律、歌词,甚至编排简单的音乐剧。

这种创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音乐兴趣和
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成
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的音乐爱好者。

音乐中的情境教学

音乐中的情境教学

音乐中的情境教学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

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一、信心激趣: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

鉴于这个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

不过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水平缺乏准确的理解而表现出的信心缺乏。

教师要协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

记得在初三一次音乐课上展开了“班级歌手比赛”,班上有一名胆子特别小的女同学,平时很少说话,要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

针对这种情况。

我特意安排她提前准备一下,在接下来的课中好好唱唱,然后在办公室对她实行了辅导。

当她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时,我看见胆小的她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他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她再来一曲,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

她在给我的纸条中这样写到:“我今天好开心,因为我为班上的同学表演了节目,陈老师表扬了我,全班同学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

其实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我有了信心作基础,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二、爱心鼓励: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

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第一篇: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下面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一、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

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二、图画、录音再现情境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

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演体会情境“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

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

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

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情境创设,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情境创设的原则1.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情境创设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音乐教学活动。

2.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创设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注重情感体验:情境创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悲伤、愤怒等情感。

4.激发学生创造力:情境创设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完成音乐作品。

5.突出音乐特点:情境创设应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素养。

情境创设的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音乐软件、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2.创设生活情境: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如设计以家庭、学校、自然等为主题的音乐教学活动。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表演、合唱等形式,感受音乐的魅力。

4.故事导入: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游戏化教学: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

6.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

情境创设的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音乐》为例,教学内容为《茉莉花》。

1.导入:讲述关于茉莉花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茉莉花的象征意义。

2.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茉莉花的美丽。

3.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合唱比赛,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协调。

4.音乐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以茉莉花为主题的歌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茉莉花的美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情境创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情境创设,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

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

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一、教学目标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2. 声乐训练:通过声音的发声、发音、颤音等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准感。

3. 乐器演奏:通过鼓、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培养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和弹奏技巧。

4. 音乐创作: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情境设置:在教室中布置音乐会的场景,例如摆放乐器、音乐会海报等,让学生进入音乐会的氛围。

2. 欣赏音乐:播放音乐作品,并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用感性的方式去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3. 讨论分享: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分享彼此的感受,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4. 音乐表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理解。

5. 合作创作:分组让学生合作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可以是合唱、合奏等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反思:让学生回顾整个音乐课堂的学习过程,分析自己在音乐欣赏、音乐表达、音乐创作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音乐表达、音乐创作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其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对学生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造力、表现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3.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态度和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CD或网络音乐资源。

2. 乐器、乐器演奏教材。

3. 组织合唱、合奏的教学素材和指导。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内放置符合音乐会场景的道具,营造音乐会氛围。

2. 音乐播放设备和乐器等音乐教学资源。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

一、情境营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具有情境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例如,在教授一首传统音乐时,可以让学生穿上传统服装,用传统乐器演奏,同时在教室中布置一些与音乐主题相符的装饰品,让学生置身于传统音乐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

二、角色扮演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例如,在教学音乐节奏时,教师可以扮演打击乐器演奏家的角色,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演绎不同的节奏,引导学生模仿和反复练习。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的节奏感,更有动力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情景模拟情境教学中的情景模拟可以提供给学生切实的学习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音乐会、合唱团等真实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表演和合作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合唱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分为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比赛中互相配合,发挥自己的才艺和合作精神。

四、故事叙述故事叙述是情境教学的常用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同样适用。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音乐故事,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时,可以讲述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传奇故事,让学生通过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作品,对音乐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五、情境创作情境教学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创造,音乐教学同样可以通过情境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创作任务,让学生以某种情境为背景进行音乐创作,例如根据自然景色创作一首简短的曲子,或者根据某个故事情节创作一段音乐。

通过情境创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并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六、情感表达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利用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利用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真实情境模拟活动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实际效果。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情境教学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培养音乐素养。

情境教学可以带给学生音乐的真实感受。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仅仅通过笔头上的抽象描述是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的。

利用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教授一首民歌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体验到歌曲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氛围,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

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情境,让他们在其中进行创作和想象。

在教授节奏感时,可以利用打鼓、跳舞等方式,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的努力和配合。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授合唱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声部,让他们共同努力,演唱出和谐的音乐。

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授节奏感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日常音乐,如行走的节奏、打字的节奏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音乐的存在。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培养音乐素养。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亲身感受音乐的真实魅力,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摘要]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创设情境来学习音乐,从而将唱歌、欣赏、活动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活的音乐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技能技巧,而且发展了音乐表现力。

[关键词] 音乐情境教学多媒体审美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法,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来学习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们审美激情。

情境教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切入点是“情境”。

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感情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音乐学习与生活环境。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它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音乐氛围的创设将学生的兴趣、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展现出来,拉近了音乐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途径。

情境教学还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的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
体发展,从而将唱歌、欣赏、活动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活的音乐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技能技巧,而且发展了音乐表现力。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创设情境呢?
一、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

因为大自然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有很多生机盎然的情趣,在教学时可以带学生们去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美丽风景,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去感受音乐的存在。

比如春游时,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青蛙呱呱叫,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二、利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生活处处离不开音乐,音乐对人类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地利用多媒体的功能,赋予学生一个美妙的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渐入学习佳境。

如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这样一组场景: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棵大树,树上有小鸟,
还有蜻蜓、蝴蝶等小昆虫在飞舞。

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草地上捕捉蜻蜓、蝴蝶等。

远处有太阳、白云、风筝等等。

同时,同学们听到小鸟的鸣叫声、蜜蜂的嗡嗡声、潺潺的流水声、孩子们的嬉戏声……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花香鸟语和青草的气息,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这时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得非常认真,曲调掌握得也非常快。

三、加强对学生音乐审美的指导
学生接受审美教育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影响:社会和学校。

学校教育是主要的。

面对日益发展的流行音乐的猛烈冲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学校担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战略重任,因此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坚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原则,达到育人的目的。

而流行音乐重在娱乐,表现育人的思想内涵较少,不利于青少年正常发育的东西较多,因此不应该纳入课堂作教材。

怎样才能使学校音乐审美教育能占绝对的支配地位而不被流行音乐的巨大冲击波所淹没呢?我认为,别无它法,只有教育、引导。

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硬性禁止的方法,只有因势利导,兼顾现代审美意向,注重审美导向教育,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

学校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要把民族音乐放在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排斥外来的健康的音乐,要使学生既欣赏到典雅的民族音乐之美,也能欣赏到情感强烈、节奏变化对比大的现代音乐之美。

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格调的音乐
作品的欣赏、对比,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隐秀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代音乐的美……通过多听、多练、对比,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

审美要有修养,既要有文化修养,更要具有音乐知识。

人的音乐知识越丰富,修养就越高,认识美的视野就越广阔,识别美的能力就越强,就不会被那些庸俗、低劣的东西所迷惑。

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自觉抵制那些不健康的东西的侵蚀。

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在“吸引力”上下功夫,把课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达到审美导向的目的。

情境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愉快而有益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宁县第一实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