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江苏省镇江中学仲淑娴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

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和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及误差分析。

2、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三、设计思路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溶液定量分析的基础,本课开篇以定量分析经常要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入手引出课题。再从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出发,确立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两个实验中的关键物理量,然后借由课本内容注解让学生知道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是一个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实验,确立实验要求:精确,并进一步引出“容量瓶”这一能准确控制溶液最终体积的仪器。

带领学生认识了解容量瓶后,激发学生动手做一做的兴趣,但本实验操作步骤较多,实验要求高,学生动手之前,教师给予一定指导,主要在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环节,以及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而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称量、溶解以及定容时平视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这些操作先被淡化,接下来学生练习时针对个别学生在溶解和定容时的错误进行现场拍摄,现场播放,现场纠错。特别要说明的是使用托盘天平代替练习称量操作,初中时学生已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本课省略称量环节,直接从溶解开始。

学生练习结束后,针对实验要求精确进行误差分析,让学生思考讨论:自己体验的各实验环节都为“精确”做了什么,然后从称量准确、转移完全、体积精确三个角度总结。误差分析后借助课堂思考引出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进一步完善溶液配制的过程。

进行课堂小结,询问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再转入开篇定量分析的话题,让学生完成课本例题,完成前后衔接呼应。最后从科研实际出发,提出疑问:NaOH溶液为何标定后才能做标准溶液用于定量分析,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查阅资料,培养学生严谨的科严态度。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展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见的定

量分析实验图片: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

NaOH溶液滴定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盐酸。

引出课题: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

液。

【小结】本节课重点在溶液的配制,而容

易忽略教材对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

测定的内容安排,其实教材在本节内容处

理上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定量分析,而溶

液配制是为定量分析服务的,所以由此导

出新课,自然流畅,目的清楚。

思考

由定量分析引出课题,

让学生知道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溶液配制是为溶液定

量分析服务的,是定量分

析的基础。

2014年江苏省

高中化学优秀课评比

由“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公式分析实验原理【板书】一原理

c= =

【强调】物质给定,M为定值,只需控

制好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即可完成一定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思考、回

让学生复习物质的量浓

度概念,并知道溶液配制

应从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

入手。

由24页注解引出实验要求精确,同时引出容量瓶【展示】课本P24:为保证实验精度,在

称量固体时,应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

平)称量Na2CO3固体。

【提问】从这句话可获取哪些信息?

【小结】这是一个精确度比较高的实验。

【提问】溶质质量由精确度更高的分析天

平或电子天平保证精确度,那么配制一定

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如何准确控制溶

液的体积呢?

【重点】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进

一步了解容量瓶构造、标注的含义及使用

要求。

【板书】二、主要仪器:容量瓶……

阅读、思

考、回答

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实验

是一个精确度比较高的实

验,进而启发学生对容量

瓶的构造、标注进行思考,

总结得出容量瓶的使用要

求。

熟悉实验步骤,指导重要操作

以配制100mL 0.100 mol·L-1 Na2CO3

溶液为例练习配制溶液。

【重点】首先复习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

算,强调规范和有效数字的使用。在学生

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跟学生一起再次熟悉

溶液配制的步骤,对转移、洗涤、定容、

摇匀等环节,以及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操

作具体指导。

【板书】三、主要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定容

复习前课

练习计算

回顾预习

学习操作

实验前提醒学生先思

考,再动手,细节考虑要

全面,培养学生动手实验

的好习惯。

本实验步骤较多,实验

要求高,又有新仪器,所

以教师应先给予一定指

导。

学生动手实验【练一练】配制100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

观察各组实验,用手机进行拍摄,尤

其是拍摄溶解、定容环节不规范或不正确

的操作,补充完善实验步骤指导。

动手配制

溶液

本课省略用托盘天平代

替练习称量操作,此操作

初中已掌握,重点从溶解

开始练习。实验前教师未

强调溶解、定容时平视这

些已学实验细节,动手实

验时势必暴露很多细节问

题,教师将这些拍摄下来

当堂播放,让学生相互“找

茬”,印象更深刻。

观看同学操作照片播放前面所拍摄的学生实验操作照片,让

学生相互发现问题

观看照片

相互“找

茬”

让学生通过观看同学实

验照片,进行生生互评,

完善实验过程,更加直观n

V

m

M

V

生动,教学效果更好。

误差分析【提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要

求是精确。在你体验后思考总结实验中哪

些环节是为实现“精确”而设计的?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会的后教师

总结。

【重点】引流、洗涤是为转移完全,若转

移不完全,m损失,c偏小;冷却、平视是

为体积精确,若未冷却或俯视定容,则V

偏小,c偏大,若仰视定容,则V偏大,c

偏小。总结若称量准确、转移完全就能确

保溶质质量精确,再做到溶液体积准确,

最终就能保证所配溶液浓度的精确性。

【板书】四、误差分析

未完全转移→m偏小→c偏小

未冷却→V偏小→c偏大

俯视→V偏小→c偏大

仰视→V偏大→c偏小

思考、讨

论、总结、

回答

溶液配制是精确的定量实

验,从物质的量浓度公式

分析,做到溶质质量准确

和溶液体积精确才能确保

所配溶液浓度精确。启发

学生从这两个角度思考操

作中的细节,进一步了解

实验步骤,进一步认识定

量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

能和实验修养。

思考巩固【思考1】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

度线,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

吗?

【思考2】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能否加水至刻度线?

【思考3】如何用18.4mol·L-1的硫酸配制

500mL 1.20mol·L-1的稀溶液?

思考、讨

论、回答

思考1、思考2是进一

步巩固完善误差分析。

思考3则是引出用浓溶

液配制稀溶液的问题,从

而完善溶液配制的过程。

课堂小结【小结】学会使用一种仪器、学会一种实

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提问】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思考、回

进一步总结突出本课三

个重点内容,问学生学习

目标达成了吗,通过提问

帮助学生自查。

回扣本课导入:定量分析【展示】再次展示开篇酸碱中和滴定的定

量分析实验。

在解决了开篇提出的问题“如何配制

呢”,定量分析可以完成,将教材例题融

入其中。

思考、计

算研究例

题、认知

提升

在解决了开篇提出的问

题“如何配制呢”,定量分

析可以完成,将教材例题

融入其中,完整的完成了

本课内容的学习和提升。

提出疑问课后探究课堂延续【课外探究】在化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方法配制

出的NaOH溶液浓度并不一定精确,还

需标定后才可作标准溶液用于定量分析。

配制溶液各环节均没有出错,究竟是什么

因素可能导致浓度产生偏差呢?

查阅资料

深入思考

解决问题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的配制除了称量准确、转

移完全、体积精确,还要

求物质稳定,但这已超越

高中学生的学习要求,所

以将此作为对化学感兴趣

的学生课后探究的课题,

可激发这些学生的研究热

情。

五、板书设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一、原理 四、误差分析

未完全转移→m 偏小→c 偏小

c = = 精确 未冷却→V 偏小→c 偏大

俯视→V 偏小→c 偏大 二、主要仪器 仰视→V 偏大→c 偏小

容量瓶…… 三、主要步骤

1、计算

2、称量(量取)

3、溶解(稀释)

4、转移

5、定容

n V m

M

V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单元课时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容量瓶上不作标记的是() A.刻度线 B.容量规格 C.温度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l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 mol硫酸 B.1L溶液中含1 molH+ C.将98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 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3.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 mol·L-1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于500mL水中B.溶于1L水中 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4.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的是() A.40gNaOH溶于1L水中 B.58.5g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 C.28gKOH溶于水制成1L溶液 D.1L2%的NaOH溶液 5.配制500mL0.2mol·L-1Na2SO4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是() A.9.8g B.14.2g C.16g D.32.2g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1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2 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 B.500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4 mol·L-1 C.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 mol·L-1 D.500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 A

7.实验中需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8.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NH4Cl溶液 C.25 mL 2 mol·L-1的KCl溶液 D.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 9.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Cl溶液0.5L,需要用的仪器是①坩埚②分液漏斗③容量瓶④烧杯⑤胶头滴管⑥烧瓶⑦玻璃棒⑧托盘天平⑨药匙()A.③④⑤⑦⑨B.①②⑤⑥⑧C.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 10.现有一瓶500mL的矿泉水,其水质成分表中标示其“Ca2+”含量为 4 mg·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1×10-4mol·L-1B.2×10-4mol·L-1 C.0.5×10-4mol·L-1D.1×10-3mol·L-1 11.分别用0.20mol·L-1的AgNO3溶液10mL与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KCl B.MgCl2 C.BaCl2 D.AlCl3 二、填空题 12.在400 mL2 mol·L-1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3.用CuSO4·5H2O配制500mL0.2 mol·L-1CuSO4溶液,在下列空格中填写所用仪器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需要的主要仪器名称是:; (2)经计算需要CuSO4·5H2O:克; (3)用取CuSO4·5H2O放入中,加入适量水,用搅拌; (4)把所得溶液沿注入容积为的中,并用适量水洗涤和

溶液的配制教案.doc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教案 贺德志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102 室 教学目标 知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的量度溶液的基本技能,生物培室培养母液的配 制奠定操作基。 程与方法:掌握溶液物的量度的配制方法 情感度与价:重度与的形成,培养学生、求的科学作。 教学重点 定量分析及相的算;一定物的量度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 算方法的掌握;各操作的精度配制把握。 教学过程 一、新引入 展示片:是我在生活和生中常常用到的溶液(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祛痰 止咳?),我使用到的些溶液都是配制出来的。 10%NaCl 展示片:是初中我学的配制一定量分数溶液的流程。里以 溶液 100g 的配制例,复一下其配制步。(有3步,第一步是?) 展示片:要把些瓶里的品取出一些量来,是称取方便,是量取方便 生:量取方便(所以厂家已把刻度在些瓶子上刻上去了,我用只要量取 几小格就可,挺方便) :既然量取溶液更方便,所以我就需要一种跟溶液体有关的度表示方式 ——物的量度。 : 同学回写出物的量度算公式。 今天就由同学手配制一定物的量度溶液,想不想 二、新 【任布置】培养室急需100mL mol/L的Na2CO3(相量:106)溶液。 【知准】PPT展示“配制程序例” 1. (黑板上演示)需称量多少克Na2CO3固体 n = cV = mol/L× L = mol m = nM = mol× 106 g/mol = 10.6 g 2.(提示)称好后在什么容器中溶解Na2CO3固体(杯量筒容量瓶) 3. 如何尽可能移溶(用蒸水洗杯和玻璃棒2-3 次) 4.用什么的器来定容溶液(杯量筒容量瓶) 5.如何确保溶液的最体 100mL(平,液体凹液面最低与刻度相切)教引学生察 容量瓶的构造、特点。 【技能准】①使用前要是否漏水,并用蒸水洗。②不能用作物反或溶 解或稀的容器,溶液需冷却后才能移到容量瓶中。③不能期存放溶液。 【学生操作】配制一定物的量度的溶液。 1.取任 分成 4 个小,每取一个任 2.清点所需器和品: 3.行任:照教材上的操作提示,操作体一次。 【操作后交流】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教学目标 1.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和所需的仪器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3.练习称量、量取、溶解等操作 4.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步骤和所需的仪器 教学难点误差分析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细口瓶、食盐、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展示两个试剂瓶)当我们生病,需要输液时,医生常会给我们输两瓶液体,一瓶是0.9%的生理盐水,还有一瓶是5%的葡萄糖注射液,你知道0.9%和5%指化学中哪个概念吗?具体表达什么意思?你知道食盐水在农业上有什么用途吗?16%的食盐水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不想亲自来配制一种溶液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投影目标 学生体会、理解目标。 三、检查课前预习 【投影答案,学生个人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1.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2.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 的NaCl溶液时: (1)经计算在上称量 gNaCl并倒入干燥洁净的烧杯里,然后用 量取 ml蒸馏水倒入装有NaCl的烧杯里,并用不断搅拌,使NaCl完全溶解,即得所需溶液。(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一定质量的NaCl时,先放,后放,砝码放 在,NaCl放在,且在托盘两边各放一 张。 (3)量筒使用时,量筒必须放,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快接近刻度线时,改用加液体。

3.浓溶液用水稀释时: (1)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 ) (2)所用水的质量=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首先我们来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 合作探究 (一)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利用提供的药品如何配制呢? 药品有:水、固体氯化钠、20%的氯化钠溶液 【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固体氯化钠溶解配制 方案二: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 我们采用方案一配制溶液。想一想,说出你的实验过程,小组内形成一致意见,然后不同小组展示。 【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步骤、仪器】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来熟悉一下桌上的药品和仪器,实验前有一些注意事项还需要强调一下,比如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你认为使用天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示意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投影以下内容】 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前,首先应该把游码放在______处,检查天平是否左右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___盘。砝码放在___盘 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干燥固体药品时,必须___________;称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__里称量。 ④称量质量一定的药品时,先把放在右盘,游码移至预定示数,再用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使用量筒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投影以下内容】 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实验时不直接用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而是换算成_________后用量筒量取。 ②量取液体的量筒需选用大小合适的。量筒的量程应比量液量略,这样可减少误差。 ③在使用量筒量液时,先将液体倾倒入量筒,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______逐滴滴加。读数时,量筒必须放_______,视线必须_______。 注意事项清楚了吗?对照实验报告单,现在开始实验。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教学设计扬州郭金花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教版化学1) 郭金花省中学 1.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版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本节教材的编写既巩固了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的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定量实验,是化学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是确定物质的组成、揭示化学反应规律的重要依据。因此,这节容蕴含着实验观、应用观、价值观等化学学科观念。学生已经建立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这两个概念并能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同时也具备了称量、溶解、引流等实验基本技能,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和误差分析;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感受化学知识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并服务于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容量瓶的设计,培养比较、联想、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的分析,促进学生建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产生活问题,体验化学定量实验对生产生活、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体会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价值。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对“一定体积”的理解和确定;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建构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教学设计】溶液的配制_化学初中

《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溶液的配制”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做的基本实验之一。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此实验用到的称量仪器是托盘天平和量筒,能否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对减少实验误差,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对之前所学过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学会将配置溶液的实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让化学知识为人类服务。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对溶质质量分数已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能够利用的是学生对配制溶液的实验方法仍然有强烈的兴趣。调查表明,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憧憬,他们对化学仪器、药品、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充满了好奇。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主动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等技能。另外,通过一系列定量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2、通过溶液配制的具体操作,达到熟练取用药品、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等仪器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 3、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4、通过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医疗上的应用,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溶液的配制,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4)教学流程

注: 【学生课前活动】1、查阅资料,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复习托盘天平和量筒的正确操作。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学习目标: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应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相关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操作及误差分析) 知识点回顾: 1.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溶液浓度 (1)0.9%的生理盐水 (2)98%的浓硫酸 (3)37%的盐酸 (4)3%的双氧水 (5)75%的酒精 (6)50度白酒 (7)8度的啤酒 (8)地球的大气,主要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它气体和杂质。 2.生活中最常见的浓度表示方式——质量分数(W) W=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W=S/(100+S)*100% 你能说出两个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 3.练习 (1)某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5克,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 (2)50%的氯化钠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50%的氯化钠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A:等于25% B :小于25% C :大于25% D:不能确定 (3)60%的氯化钠溶液与40%的氯化钠溶液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氯化钠溶液与40%的氯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氨水溶液与40%的氨水溶液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氨水溶液与40%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A:等于50% B :小于50% C :大于50% D:不能确定 (2)(3)题分析总结: 学习内容: 1.物质的量浓度(mol/l )的定义 数学表达式: 文字表述: 2.练习 (1)58.5克氯化钠加水溶解,加水稀释至1升,求 C (Na+) (2)0.5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C (Na+) C (Cl-) (3)0.1mol/l 的硫酸铝溶液中,C (Al3+) C (SO42-) (4)1L2mol/l 的硫酸钠溶液中取出10毫升,该溶液 C (Na2SO4) 加水稀释至1L 该溶液 ,该溶 液C (Na2SO4) C (Na+) (5)1L2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与1L1mol/l 的氯化铝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C (Na+) C (Al3+) C (Cl-) (4)(5)题分析总结:

最新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教案)

项目三:化学分析常用试剂的配制

1、人的大脑时刻在虚构各种情景,主要是潜意识活动,当你遇到现实中近似的情景时,就会与你记忆中以前大脑虚构的情景相呼应,加上心理强化的作用,你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人在睡眠中,大脑仍在对现实中的一些参数运算,得到许多种结果。似曾相识的情景是大脑运算的结果之一。 2、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某个印象早已潜藏在做梦者的潜意识里,然后偶然再在梦里显现出来,也有些研究指出这种现象和另一种超越时空的潜意识有关。另一方面,有些大脑活动研究专家指出这种现象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大脑某半边处理讯息的速度稍为快过另半边所做成的。 3、这是时空隧道的碰撞或对梦的记忆。在梦里已经看到了将要发生的场景,只是记不清梦境了,所以你遇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会觉得好像那里经历过。其实是勾起了你自己的记忆,对梦的记忆。 4、这个在医学上还有一种解释是大脑皮层瞬时放电现象,或者叫做错视现象,也可称为视觉记忆,经常会发生在你身处于非常熟悉的环境时。 5、生死意识流动的差异。人出生有了意识,到死之前这个意识一直是平坦的流动。到死了之后,人的意识会按照曲折的路线回到出生时,从而一直往复。年轻人的正常的意识形态还再形成中,而老年人的大脑的记忆回述功能较强。而中年人由于生活压力过大,而经常忽视这种感觉,而不是不存在。 6、物理学上称这样的现象是时光倒流,也就是在速度大于光速后时空交错,四维空间偶尔发生混乱的特殊人体感觉。当发生某个场景的时候,人的控制神经(中枢神经一部分)就会以极快的速度传送于记忆神经,这时大脑的反应还没有传达到记忆神经,所以当大脑的反应传到记忆神经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到以前发生过一样。有科学家猜测,这时控制神经和记忆神经的传输速度会大于光速。这是对相对论的一个巨大挑战,当然现在这个理论并没有得到证明,只是猜想阶段。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知识点和习题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一.溶液的组成定量表示方法 1.用质量分数来表示。(属于质量浓度) (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2)a%=m(溶质)/m(溶液)×100% (3)单位: 2.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2)公式: 注意: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nB为溶质的物质的量。(属于体积浓度) 二.关于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例:配制0.2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mL 1.所需仪器天平或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容量瓶的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①.容量瓶为细颈磨口梨形平底瓶,带有与磨口吻合的玻璃塞或塑料塞 ②.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体积和温度(一般为20℃) ③.体积有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等多种,配制溶液时应与之相匹配 ④.容量瓶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溶液,不能加热,更不能用来做反应容器。 2.步骤 (1)计算: (2)称量或量取:固体用托盘天平(易潮解物质如何称量?),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 (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

线正好相切。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注意:因洗涤是将剩余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以(4)和(5)可合并为一步,称为“转移”。 3.重点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 (3)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填能或不能) (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后才能移液; (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填能或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填能或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 练习:用98%的浓硫酸(=1.84g/cm3)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mL浓硫酸,把_______缓缓注入到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_后,将溶液沿着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_________,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_中并贴好标签。 4.实验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原理:c=n/V;①.V不变时,操作使n偏大,则c偏高;反之,偏低。②.n不变时,操作使V偏大,则c偏低;反之,偏高。 练习:.实验过程中的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偏高或偏低) 第一组: 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左偏转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读数 ④把量筒中残留的液体用蒸馏水洗出倒入烧杯中 ⑤把高于20℃的液体转移进容量瓶中 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液体体积偏小)。 第二组: ①称量时,物码倒置,并动用游码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右偏转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④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液没移入容量瓶中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⑥定容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又将超出部分吸出 ⑦使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的小烧杯溶解溶质。 ⑧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专题一《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2)

主备: 上课时间: 月 日 执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能力目标 学会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中和滴定等定量分析方法。 情感目标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基本思维方式,从物质的量浓度基本定义出发,寻找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和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 教学难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和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自学质疑】 1.回顾教材P24页互动和探究,回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 , , , , 。 【精讲点拨】 一、误差分析: 分析要点:应从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 出发, 分析错误的操作引起的结果会导致式中哪个物理量的变化。 原因 对结果的影响 称 砝码沾油污或锈蚀 砝码残缺 溶解 溶质未完全溶解 溶解后溶液未冷却到室温 搅拌过程中溶液溅出 洗涤 未洗涤小烧杯玻璃棒 定容 仰视刻度线 俯视刻度线 摇匀 后 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几滴水 二、能运用定量进行的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对于能定量进行的化学反应(如“中和反应”、某些“氧化 还原反应”),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与一定 体积的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待测液)反应,根据反应时 V 溶液 V n c B B

消耗的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的体积,通过计算可以确定未知浓度溶液(待测液)的组成。 【例1】课本P25例5 练习1,课本P25问题解决 【例2】:已知36.5%的盐酸的密度为1.19g·cm-3,计算该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若已知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溶液密度为ρ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 则: 1000mL×ρg·cm-3×a% C = --------------------- 1L×M g·mol—1 【练习3】98.0%H2SO4(密度 1.84g·cm-3) 物质的量浓度为. 【问题解决】 【例3】将20.0mL0.500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求稀释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迁移应用】1.用36.5%的浓HCl(ρ=1.2 g·cm-3)配1mol·L -1的稀HCl 100 mL,配制过程需用到哪些仪器,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 烧杯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 A.①③⑤⑥⑦ B.②③⑦⑤⑥ C.③⑤⑦⑥① D.④③⑦⑤⑥ 2.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的纸上 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 aOH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 1.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中化学 第2单元 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以此进行溶液分析(中和滴定)。 3.进一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从复习学生刚学过的“物质的量”知识引入,让学生了解定量分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类比,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在讨论中完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两瓶浓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 两瓶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不相同?因为浓度不同。 展示不同商品的标签,如牛奶、矿泉水、啤酒、化验单等,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浓度的表示方法。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过渡]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使0.1mol硫酸铜完全沉淀,需要多少氢氧化钠?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体现了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的什么量之比?物质的量。对溶液而言,是称其质量方便,还是量其体积方便? 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通过溶液体积直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高中化学 1.2.4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学案 苏教版必修1

第4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学习目标定位:1.学会容量瓶的使用。2.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误差分析。 知识点一认识容量瓶 【活动设计】 1.用途:配制一定__________、一定______________的溶液。 2.特点 3.读数:溶液的________正好与刻度线________时即为容量瓶上所标记体积。 4.问题讨论 (1)使用前如何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2)能否用容量瓶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为什么? 5.容量瓶是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1)只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2)检查漏水程序是: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3)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落到瓶外。 (4)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瓶内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学以致用】 1.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 C.用所配溶液同浓度的溶液润洗过的 D.以上三项都符合的 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知识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活动设计】 1.主要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筒等。 2.主要步骤 以配制100 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为例。 (1)计算 配制100 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所需Na2C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 g。 (2)称量 用______准确称取Na2CO3固体______ g。 (3)溶解 将Na2CO3固体放入100 mL______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恢复到______。 (4)移液 将烧杯中的溶液用________小心地引流到________容量瓶中(注意:不要让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和刻度线以上),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______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____________________中。 (5)定容 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到容量瓶中,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__处,改用________滴加蒸馏水到__________正好与________相切,再将容量瓶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6)存放:将配好的溶液转入洁净的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3.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新课引入】展示《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广告引出一疋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分组实验】配制溶质质 量分数为6% 食的盐溶液 50g 生活中溶液种类很多,如:食盐 水、蔗糖水、茶、芬达等,是溶质 质量不定的溶液,但像:葡萄糖酸 锌、酒、医药制剂是溶质质量确定 的溶液。那如何来配制这样溶质质 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呢?教师给出本 堂课的要求:配制溶 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溶液 50g并提问:思考若配制这样的溶 液第一步要做什么?学生:思考, 回答 在对比广告视频及图片中 的溶液与已学溶液的差别 中引入新课,不仅能引起 学生兴趣,还能引发悬 念,将学生很好的带入新 课。 提问来让学生自己思考 配制溶液需要做什么,让 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再次回忆已学知识并 学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学生回忆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公 式,并请同学上黑板计算所需溶 质的 质量和溶液的质量:1、公 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 的质量= 算 出结果之后,下面就开始 那 进行这步操作时需要用到哪些仪 器呢? 学生回答仪器的使 用:、托盘天平的使用:2称 量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可用 称量前应 ,先把 拨 到零刻度,再调节天平平衡,为 盘,了便于操作,先将砝码放 向游码移至预定示数,再用 如果药品干燥,盘添加药品: 一、实验步 骤 、 1 、2 会将其应用 学 生分析第二步所需仪 器,并回忆仪器的使用 规则,可以加深学生的 记忆,也能更好的为本 节将要进行的实验服务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高一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检测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检测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容量瓶上标有( )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答案】 A 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 B.1 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C.250 mL 1 mol/L AlCl3溶液 D.300 mL 5 mol/L KClO3溶液【解析】c(Cl-) 与体积无关,比较c(Cl -)时,一看溶液的浓度,二看溶质的组成。【答案】 A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解析】NaOH固体不应直接在托盘上称量;浓H2SO4的稀释应将浓H2SO4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答案】BC 4.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Na2CO3溶液润洗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解析】A项,润洗过程中增加了Na2CO3的量,使浓度偏高;B项,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结果偏低;C项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结果是加水多,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浓度偏低;D项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吸收空气中的CO2,结果偏低。【答案】 A 5.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该混合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1 mol?L-1 B.0.26 mol?L-1 C.0.42 mol?L-1 D.0.56 mol?L-1 【解析】n(H+)=0.1 L×0.3 mol?L-1×2+0.3 L×0.25 mol?L-1×2=0.21 mol,c(H+)=0.21 mol0.5 L=0.42 mol?L-1。【答案】 C 6.若m g密度为ρ g?cm -3的Al2(SO4)3溶液中含SO2-4 n g,则该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ρn32m mol/L B.ρn48m mol/L C.1 000ρn192m mol/L D.1 000ρn288m mol/L 【解析】SO2-4的物质的量n(SO2-4)=n96mol,则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n96×3mol,溶液的体积V=mρcm3=m1 000ρL,故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c=nV=n96×3 molm1 000ρL=1 000ρn288m mol/L,答案为D。【答案】 D 7.(2009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计算。 教学过程: 【走进生活】我们下面的语句均摘自常见食品的标签: ①总酸含量 :≥3.5g/100mL(食醋) ②蛋白质含量: ≥2.9g/100mL(牛奶) ③乙醇含量:45o(V/V )(白酒) ④谷氨酸钠含量: ≥80%(味精) 【导入新课】 一.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aq B V B n B c 单位:mol /L mol/m 3 或mol ?L -1 mol ?m -3 【讨论】 1、将342克蔗糖(C 12H 22O 11)溶解在1L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 1mol/L 吗? 2、从1L1mol·L -1 C 12H 22O 11(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 ,取出的溶液中C 12H 22O 11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怎么算出来的? 3、100mL 的酒精与100mL 的水混合后,体积是200mL 吗? 【练习1】对1mol·L -1的Na 2SO 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含有1mol Na 2SO 4 B. 1L 溶液中含有142g Na 2SO 4 C. 1mol Na 2SO 4溶于1L 水中

D. 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后再稀释成1000mL的溶液. 【例题】:将28.4gNa2SO4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求出溶液中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2】①将250gCuSO4?5H2O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③配制500mL2mol·L-1的H2SO4溶液,需H2SO4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 ④100mL0.2mol·L-1Ba(OH)2溶液中,c(Ba2+)= ,c(OH-)= , n(Ba2+)= ,n(OH-)= 。 ★⑤已知某Fe2(SO4)3溶液中c(Fe3+)=0.6 mol·L-1,c(SO42-)= 。 其中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比值为。500mL溶液中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练习3】下列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A. 4L 0.5 mol/L NaCl溶液 B. 1L 0.3mol/L Na2SO4溶液 C. 0.8L 0.4mol/L NaOH溶液 D.2L 0.15mol/L Na3PO4溶液 【投影】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 [思考题]对于溶质质量分数为ω,摩尔质量为Mg/mol,密度为ρg/cm3的某溶质的溶液,其物 质的量浓度的表示为:。(注意单位的统一) 【展示】血糖化验单 GLU葡萄糖 4.96 参考值3.9-6.1mmol/L CHOL总胆固醇 4.18 参考值3.1-5.7mmol/L TG甘油三脂1.71 参考值0.4-1.86mmol/L HDLC高密度脂蛋白 1.13

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

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 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1 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的教案 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20分钟 【教学目标】: 通过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介绍,使学生对缓冲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人体缓冲体系打下理论基础,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式教学 【教学内容】: 1、缓冲溶液的定义 2、缓冲溶液的作用 3、缓冲溶液的组成 4、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教学过程】: 引言: 通过医学常识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7.35 ~ 7.45? 知识准备: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盐类水解 一、缓冲溶液的概念(由实验引出) 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 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 【提问】:1.缓冲溶液的组成是怎样的? 2.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制 1.缓冲溶液的组成 根据缓冲对不同,缓冲溶液分为三种:弱酸及其盐 弱碱及其盐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与其次级盐 12.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以HAc — NaAc为例HAc、NaAc足量HAc+H 23O+ +Ac- + 左移3O+ 抗酸成分 + 抗碱成分右移- 2H2O

共轭酸—抗碱成分共轭碱—抗酸成分 三、讨论: NH3—NH4Cl的缓冲原理 四、练习: 五、小结: 概念: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 缓冲原理 六、作业: 搜集资料: 缓冲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篇2:缓冲溶液 职高理化组化学教学案 课题:《缓冲溶液》备课人:赵改玲课时:2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缓冲作用、缓冲溶液的概念

苏教版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必修

目标与素养: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宏观辨识)2.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误差分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应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含义:用来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符号为c B,常用单位为mol·L—1。 2.表达式:c B=错误!。如1L溶液中含有1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1。 3.注意事项 (1)在c B=错误!中,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B”表示溶液中的任意溶质,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以及一些特定的组合。 (2)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相等的,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会因所取的溶液体积不同而不同。 (3)某些物质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另一种物质,此时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如CaO溶于水后形成Ca(OH)2的溶液,溶质为Ca(OH)2。 (4)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不是结晶水合物。计算其“物质的量”时,用带有结晶水的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的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例如:a g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CuSO4而不是CuSO4·5H2O,n(CuSO4)=错误!=0.004a mol。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选择与使用 注意事项:(1)使用容量瓶前一定要注意注明规格,如100 mL容量瓶。 (2)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 (3)使用容量瓶注意“六不”:1不能溶解固体;2不能稀释浓溶液;3不能加热;4不能作反应容器;5不能长期贮存溶液;⑥不能互换瓶塞。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习题简单学生版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溶液的配制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倒入烧杯后,再用水洗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C.称量11.7gNaCl配制0.2mol/LNaCl溶液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2.实验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质量分别为 A.950ml;201.4g B.1000ml; 212g C.100ml; 21.2g D.500ml; 100.7g 3.现欲用浓度为5 mol/L 的NaOH溶液配制1 mol/L 的NaOH溶液,应取5 mol/L 的NaOH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 4.、配制0.10mol·L-1的含有2.0g溶质氢氧化钠的溶液,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500mL烧杯③50mL烧杯④50mL容量瓶⑤5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漏斗⑨酒精灯⑩移液管。其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是…() A、①②④⑥⑦⑩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⑨ D、 ①③⑤⑥⑦⑧⑨ 5.欲配制 1.00m o l.L-1的N a C l溶液1000m L,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是 A.500m L容量瓶,58.5g N a C l B.500m L容量瓶,117g N a C l C.1000m L容量瓶,58.5g N a C l D.1000m L容量瓶,117g N a C l 6.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 0.10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方案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容量瓶容积溶质质量实验操作 A480mL硫酸铜:7.68g加入500mL水 B480mL胆矾:12.0g配成500mL溶液 C500mL硫酸铜:8.0g加入500mL水 D500mL胆矾:12.5g配成500mL溶液 7.用15mol/L HNO3溶液配制500mL lmol/L HNO3溶液时,不需 ..用到的仪器是 A.分液漏斗B.胶头滴管C.烧杯D.500mL容量瓶 8.下列配制溶液的操作中,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浓度大小的是……() A、托盘两边各垫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片称取固体NaOH B、洗涤刚才盛过溶质的烧杯的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 C、容量瓶内水分未干便注入了液体 D、定容后使溶液混匀,静止,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9.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 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导学案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 2、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了解溶液的定量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难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误差分析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结果会,俯视读数结果会(填“偏高”“偏 低”或“无影响”) 2、正误判断: (1)配制0.1 mol·L-1的H 2SO 4 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后定容 (2)需要240 mL 1 mol·L-1NaOH溶液时,配制前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0.0 g (3)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4)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5)配制0.10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6)用固体NaCl配制0.5mol·L-1溶液,必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7)可以在50 mL量筒中配制50mL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8)用量筒量取20 mL 0.50mol·L-1 H 2SO 4 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80 mL的水,可配制成 0.10 mol·L-1 H 2SO 4 溶液

二、探究未知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主要仪器 ( 1)托盘天平:称量前先,称量时“”,读数精确到 g. (2)容量瓶 : 构造及用途???结构:细颈、梨形、平底玻璃容器,带磨口玻璃塞; 标志:温度、容积和刻度线; 规格:100 mL 、250 mL 、500 mL 、1 000 mL 等; 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查漏操作: 2、配制过程: 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操作方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上瓶塞、倒立,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水,然后将容量瓶正立过来,旋转玻璃塞180°、倒立,再观察是否漏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