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场手印及手位的判断

合集下载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解读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解读
构成的整体形态(图案)。
(1)、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
指单根纹线的宏观几何形态。其表现形态主要有:
棒形线:呈棒状或近
似直线状的纹线
弧 形 线 :
呈 圆 弧 状 的 纹 线
弓形线:从一侧流至
另一侧,弯曲成 “箭弓”状的纹线
波 伏 浪 呈 线 波 :
浪 上 状 下 的 起 纹 线
箕形线:从一侧流向另一侧,流出一段后
第三章 痕迹检验
第二节 手印检验
一、手印
1、手印的概念 2、手印的分类
二、手纹
1、手纹的特点 2、乳突线花纹的形态 3、指头乳突花纹的基本类型 4、指节乳突花纹 5、手掌乳突花纹的基本形态 6、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 7、屈肌褶纹与皱纹
手 第 印 二 检 节 验
8、伤疤,脱皮,汗孔
一、手印
1、手印的概念
层叠而成(纹线弧度自上而下渐小,至褶纹趋于平直)
分类3:弓形线顶点连线的倾斜情况
左倾弧形纹
无倾弧形纹
右倾弧形纹
(B).帐形纹
组成:较多顶部弧度较大的弓形线与较少的横行线上下
层叠组成(花纹中心腔内有一根以上支撑线)
分类3:主支撑线的倾斜情况
高低差显,高者为主 高度相近,多者为主
左倾帐
右倾帐
无倾帐形纹
2、手印的分类
客体表面形态的变化—平面手印,立体手印
附着物的变化状态——加层手印,减层手印
手印物质的色调———有色手印,无色手印 手印物质的成分—汗液手印,油质手印,灰尘
手印,血质手印,精液及阴道分泌物手印, 各类果汁手印,饮料手印,乳汁手印等等
二、手纹
人手掌面的皮肤花纹包括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伤痕,脱皮, 汗孔等。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指纹(指头纹),指节纹,掌纹。

摁手印对用哪个手指有要求吗

摁手印对用哪个手指有要求吗

摁⼿印对⽤哪个⼿指有要求吗
⼿印⼀旦摁下去,就代表摁⼿印的⼈是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可能会影响到个⼈的权益,为此在摁⼿印之前就需要好好的了解清楚。

有些⼈在摁⼿印之前就特别的在意细节问题,那么摁⼿印对⽤哪个⼿指有要求吗?
摁⼿印对⽤哪个⼿指有要求吗
摁⼿印⽤哪个⼿指头,法律暂⽆明确的规定,在⽣活实践中,⼀般都是⽤右⼿⾷指来摁⼿印。

“摁⼿印”“也叫按指印”、“捺⼿印”、“捺指模”,民间也称作⼿押。

按⼿印时,民事⾏为(签合同、借款、贷款等)习惯上是右⼿⾷指。

刑事案件习惯⽤右⼿拇指(不容易缺失)。

相关法律规定
《⼈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百⼋⼗⼋条:“讯问犯罪嫌疑⼈,应当制作讯问笔录。

讯问笔录应当忠实于原话,字迹清楚,详细具体,并交犯罪嫌疑⼈核对。

犯罪嫌疑⼈没有阅读能⼒的,应当向他宣读。

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补充或者改正。

犯罪嫌疑⼈认为讯问笔录没有错误的,由犯罪嫌疑⼈在笔录上逐页签名、盖章或者捺指印,并在末页写明“以上笔录我看过(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同时签名、盖章、捺指印并注明⽇期。

如果犯罪嫌疑⼈拒绝签名、盖章、捺指印的,检察⼈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讯问的检察⼈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从上⾯的法律对定可以看出,签名和摁⼿印具有同等法律效⼒,⽽在⽣活实践中,最为慎重的选择就是签名与摁⼿印⼆者皆⽤。

在店铺上⾯还有免费的律师在线,如果你有摁⼿印法律问题,想要跟律师⼀对⼀的探讨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按钮。

判断手印新旧程度的方法

判断手印新旧程度的方法

判断手印新旧程度的方法判断手印的新旧程度,推断手印的遗留时间,进而判断现场手印的新旧程度和发案时间是否吻合,是确定现场手印是否犯罪嫌疑人所留的重要依据。

而在现阶段,上述问题尚不能通过仪器测定的方法予以解决,往往需要通过技术人员依靠经验判断,在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现将常见判断手印新旧程度的方法浅谈如下:一、表面光滑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液手印对于光滑表面的非渗透性客体,例如玻璃、陶瓷、搪瓷、油漆面等物体表面的汗液手印,一般可用如下方法进行判断:(一)初步观察现场勘查中,在以上几种客体上发现汗液手印,如果纹线很清晰,线条连贯不断,乳突线小犁沟边界分明,汗孔显著,有的在乳突线上能看到零星的光泽点,这些手印均是新鲜手印,遗留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如果手印纹线不大清晰,乳突线和小犁沟边界开始变得不很明显,且出现断续现象,汗孔不清,在乳突线上看不到零星的光泽点,这样的手印是稍陈旧的手印,遗留时间一般在二十四小时至一周内。

如果纹线模糊不清,出现断断续续呈点状的,这样的手印是陈旧手印,遗留时间更长的,手印还会变为灰白色。

(二)着粉实验选用磁性粉和金粉、银粉(400目)作为实验耗材。

在现场勘查中用观察法直接发现的手印,通过初步观察,对手印的新旧程度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接着可以着粉法来进一步验证。

一般附着粉末很浓者为新鲜手印;附着粉末较淡,纹线出现断续者为稍旧的手印;附着粉末很少,断续不成线者为陈旧手印。

在现场勘查实践中,由于受光线、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直接观察未能发现,而是用粉末法显现出的指纹,可以根据着粉情况结合初步观察对显出的手印进行新旧程度的初步判断。

(三)胶纸复印法手印着粉的浓淡反映了手印湿性汗垢的多少,湿性汗垢的多少是手印新鲜程度的重要标志。

然而应当注意,有的人手上汗液本来很少,触摸客体时就不可能遗留较多的湿性汗垢;或是因为客体表面不太光滑,反映在着粉手印上则表现出着粉较淡,纹线不连贯,手印不清晰,给判断手印新旧造成假象。

犯罪现场手印的分析

犯罪现场手印的分析

犯罪现场手印分析骆会祥[摘要]:犯罪现场手印是案犯作案时常留在犯罪现场的主要痕迹之一,它反映了案犯在现场作案时,以何种方式接触过哪些客体,形成什么类型手印,以及案犯手部的活动范围和生理特性等。

对现场手印认真观察研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可为确定案件性质、缩小侦查范围、快速查阅档案以及进行手印鉴定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准确的现场手印分析可为确定案件性质、缩小侦查范围、快速查阅档案以及进行手印鉴定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本文从指纹应用角度就如何正确分析现场手印是否案犯所留,手印遗留为何部位,能否根据现场手印确定案犯的身高、体态、年龄及案犯活动过程和职业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痕迹物证;作案现场;手印;分析Crime scene fingerprints analysisLuo huixiang[Abstract]: Crime scene fingerprints are crimes often left at the crime scene is the main one of the traces, it reflects the criminal at the scene of crime,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contact which object, forming what types of fingerprints, and criminal hand activities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site observation of hand-print seriously, make the correct analysis and judgment, and find the useful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case, narrowing the scope of investigation, rapid access to archives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o provide strong clues and basis.Accurate scene fingerprint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case, narrowing the scope of investigation, rapid access to archives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o provide strong clues and bas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fingerprint application perspective on how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whether the criminal scene fingerprints left fingerprints left, why part, can according to the scene fingerprint identifying criminal height, body, age and criminal activities and the occup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Trace evidence; The scene of the crime; Fingerprint; Analysis第一章、引言犯罪现场手印是案犯作案时常遗留在犯罪现场的主要痕迹之一,它反映了案犯在现场作案时,以何种方式接触过哪些客体,形成什么类型的手印,以及案犯手部的活动范围和生理特征等。

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课件

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课件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大规模手印数据的 快速比对和分析,提高手印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现场手印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01
手印采集质量不高
在许多犯罪现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印采集的质量不高,如手印遗留
时间过长、手印模糊不清等,给后续的分析和比对带来困难。
02
手印对标准不统一
目前手印比对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不同的分析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
案例四:现场手印在物证鉴定中的应用
总结词
现场手印是物证鉴定的重要依据
详细描述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严重损坏,调查人员无法通过车辆本身的信息判断事故原因。此时,他 们在现场找到了一些手印,通过对手印的分析和鉴定,确定了事故中的某些细节和真相。
06
现场手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 战
现场手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案例二:现场手印在身份认定中的应用
总结词
现场手印可用于辅助确定身份
详细描述
在一起凶杀案中,侦查人员通过比对现场手印和死者家人的手印,确认了死者的 身份,为后续调查和破案提供了重要支持。
案例三:现场手印在案件串并中的应用
总结词
现场手印可帮助串联案件
详细描述
在多起抢劫案中,侦查人员发现现场手印相似,经过比对和分析,确认这些案件为同一嫌疑人所为,从而实现了 案件的串联和并案处理。
案件发生时间
根据报案时间、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 判断。
3
关联分析
通过手印形成时间与案件发生时间的关联分析, 可推断手印遗留者与案件的关系,为案件侦破提 供线索。
04
现场手印的证据价值评估
手印证据价值的认定原则
唯一性原则
手印具有个体唯一性,手印证据的价值取决于其 唯一对应的个体识别能力。

浅谈案件现场手印的显现与提取

浅谈案件现场手印的显现与提取

浅谈案件现场手印的显现与提取摘要:手印显现及提取是公安刑事现场勘查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一门技术,手印显现、提取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的质量。

笔者根据日常工作积累的经验,将如何在犯罪现场根据不同的留痕条件,有效发现、显现,并提取手印及如何判断手印与犯罪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意在和同行们共同探讨和分享。

关键词:手印;手印提取;手印显现手印是物证之首,手印鉴定是犯罪物证鉴定技术中能够认定人身最科学最可靠的技术方法,无论国内、国外的刑侦部门都非常重视犯罪现场指纹的发现提取和鉴定技术的开发。

想要利用现场手印破获案件,首先必须从作案的现场上去寻找、发现和固定、提取手印,所以,寻找、发现、固定、提取手印是历来现场勘查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刑侦经验阐述了如何能够在犯罪现场更加有效的显现、提取手印。

一、如何有效发现现场的手印痕迹(一)进入现场前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勘查人员到达现场后,进入现场前应尽可能地了解案件发生的有关情况。

首先,了解案件性质,发案时间,现场发现情况以及现场保护的具体情况。

现场是否发生了变动或受到了破坏,是何原因,是何人所为,以及变动前的原始状态等。

其次,要了解案件发生前现场物品的陈设情况,发案后现场哪些部位出现了异常,是否有物品丢失,并问清丢失物品原存放的位置和具体的包装状态,现场是否遗留不是原有的物品。

必要时可将被害人带至现场进行询问了解,以便于现场变动情况的确定。

如能使被害人和知情人回忆犯罪行为人的作案过程,则更应对其相关的活动过程和环节动作进行详细询问。

这些情况是确定寻找、发现现场手印重点部位较为重要的依据。

(二)确定寻找手印的重要部位1、作案人进出现场的进出口一般来讲,作案人在现场进出口处排除障碍物时,手经常要接触物体,留下手印,如:门柜、窗柜、窗玻璃等。

2、作案活动的中心部位这是重点部位之中的重点。

作案人为了达到其作案目的。

在此部位不择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这些部位的物体由于作案人挪动、翻倒、毁坏、丢散等,使物品改变常态。

命案现场常见手印的发现、提取与分析

命案现场常见手印的发现、提取与分析

( 碘 熏 显 现 法 2)
该方法 利用碘蒸汽与油脂 和汗垢物质 的物 理附着作 用 ,不 饱和脂 肪 酸 与碘 的化 学反应 。碘在 常 温下可 升 华 ,因此碘熏法不影 响其 它后续的显现方 法。该方法适 用 于汗 液手 印 和油质 手 印 ,对 各种 含胶 较 多 的光 面纸
锈钢等有色器具上 可用蓝光灯观察 ,在各种 油面上可用 紫外 灯观察 ,在皮革 、保 险柜上可用 滤光 片直接观察和
且 只能熏显汗潜手 印。 ( 4)硝 酸银显现法
Na Cl
手 印 ,饮料手 印等 。充分考虑到公安 实际工作的需要和
各地 经费 的差异性 ,本 节介绍 了几种命 案现场常见手 印
的一般显现方法 。
1 汗 液 、 汗 潜 手 印 的显 现 .
案犯 常在 纸张 、本色 木 、 白墙 、玻璃 、塑料 、金
拍 照 ;此手 印若在 有光泽、吸湿性较 弱的物体 上 ,可采 用 “ 哈气”加 自然光去寻 找发现。
( )显 现 手 印 的方 法 二
类 、白灰墙 、塑料 、油漆 木上的潜在手 印有较 好的显现
效果 。
( 3) “ 0 ”胶 显 现 法 52
该 方法利 用 “ 0 ”胶 单体分 子与手 印物质 中的水 52 分 和氨 基酸的聚合作 用而将手印显 出。几乎所 有非吸湿
命案现场 常见 的手 印多种多样 ,常见有汗液手 印,
油印手印 ,汗垢 、油垢 手印 ,灰尘手 印 ,血手印 ,潜血
性客体 ,如电镀面 、玻璃 、金属 、瓷器 、釉 陶瓷 、各种 塑料 、油漆制 品、锡箔纸 、塑光纸 、橡胶 、人 造革 、皮 革 、纺 织品 、皮肤等都 适用 ,但对渗透性 物面不适用 ,
手 、锁头插销 等 ,借 以攀登 的桌椅 、梯 子、墙砖等 ,这

浅谈案件现场手印的显现与提取

浅谈案件现场手印的显现与提取

浅谈案件现场手印的显现与提取发表时间:2012-08-06T15:18:48.750Z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6月供稿作者:曲智海[导读] 一般来讲,作案人在现场进出口处排除障碍物时,手经常要接触物体,留下手印,如:门柜、窗柜、窗玻璃等。

曲智海(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昌邑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吉林吉林市 132001)中图分类号:D631.2 文献标识码:A摘要:手印显现及提取是公安刑事现场勘查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一门技术,手印显现、提取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的质量。

笔者根据日常工作积累的经验,将如何在犯罪现场根据不同的留痕条件,有效发现、显现,并提取手印及如何判断手印与犯罪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意在和同行们共同探讨和分享。

关键词:手印;手印提取;手印显现手印是物证之首,手印鉴定是犯罪物证鉴定技术中能够认定人身最科学最可靠的技术方法,无论国内、国外的刑侦部门都非常重视犯罪现场指纹的发现提取和鉴定技术的开发。

想要利用现场手印破获案件,首先必须从作案的现场上去寻找、发现和固定、提取手印,所以,寻找、发现、固定、提取手印是历来现场勘查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刑侦经验阐述了如何能够在犯罪现场更加有效的显现、提取手印。

一、如何有效发现现场的手印痕迹(一)进入现场前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勘查人员到达现场后,进入现场前应尽可能地了解案件发生的有关情况。

首先,了解案件性质,发案时间,现场发现情况以及现场保护的具体情况。

现场是否发生了变动或受到了破坏,是何原因,是何人所为,以及变动前的原始状态等。

其次,要了解案件发生前现场物品的陈设情况,发案后现场哪些部位出现了异常,是否有物品丢失,并问清丢失物品原存放的位置和具体的包装状态,现场是否遗留不是原有的物品。

必要时可将被害人带至现场进行询问了解,以便于现场变动情况的确定。

如能使被害人和知情人回忆犯罪行为人的作案过程,则更应对其相关的活动过程和环节动作进行详细询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现场手印及手位的判断
作者:宁势强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20期
摘要手印是犯罪现场中较为常见的物证之一。

分析、判断现场手印可为确定案件性质、缩小侦查范围、快速查阅档案以及进行手印鉴定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本文就现场遗留手印的形成、分类以及变化因素的依据进行相关论述,以更好的发挥现场手印、手位为分析案情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场手印手位判断变化因素
作者简介:宁势强,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2011级侦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证技术原理、侦查学等。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134-02
在诉讼中,手印一向以“证据之王”的美名著称。

指纹“各人各指不同,特征性终身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人身”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其在诉讼中的证据地位。

长期的侦查、审判实践中,对现场的分析判断为案件侦查、手印鉴定发挥重要作用。

一、现场手印的形成及分类
现场手印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手掌面如图花纹组织、肌力、承受客体属性、介质和接触方式。

在手印形成过程中任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将影响手印形成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清晰程度。

基于理论上研究和实践中运用手印排查、鉴定的需要,结合实践中主要运用现场手印的情况作如下分类:
(一)按照介质的物质成分和色泽分类
在现场勘查中,对不同物质形成的手印侦查人员要运用不同的手段查找、提取、分析和检验,以完成现场上遗留的手印最大程度上为破案所应用。

(二)按照形成手印的结果分类
按照手印的完成度、清晰度、准确度为标准,可分为完整手印、残缺手印;清晰手印、模糊手印;正常手印和变形手印。

案件现场的手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粗线手印变形、残缺不全等情况,必然会影响检验鉴定工作,难以作出科学的结论。

侦查人员通过对这些手印的形成机理和形成环境的分析判断,最大限度地挖掘手印的证据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手印分析案情和证据潜力。

(三)按接触面范围内承受客体表面变化分类
手在力的作用下与承受客体接触,当力超过承受客体塑性形变时,手印在承受客体上形成立体手印,反之,承受客体没有发生塑性形变,仅是因介质的增加或减少而形成的手印成为平面手印,包括平面加层手印和平面减层手印。

现场上形成的手印受多种因素制约,因而所形成的手印变化也是极其复杂的,因此要充分辨认其变化因素,结合现场环境对手印进行分析和还原。

二、现场手印及手位分析判断的依据
寻找、发现和提取现场上的手印,首先应根据现场手印的种类,采取有针对性的发现和提取方法;其次应全面分析和掌握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上的行为过程,从其最有可能接触的部位入手,精心寻找、发现和提取。

对于任何一起案件,对现场上已经发现的一切手印,都应当提取和保存,并将发现提取的具体部位详细记录,以便后期的甄别、鉴定和使用。

(一)结合现场调查访问和现场手印遗留时间进行分析判断
现场手印既可以是犯罪人所留,也可能是受害人、当事人、报案人、现场勘验人员或其他接触过现场的人所留。

通过调查访问确定案发前后以及案发过程中除犯罪人外其他人有无接触过现场的并留下手印,确定在案件发生前后有哪些被事主或无关人员触动过,怎样触摸的,以及触摸的位置和方向等。

借此排除现场上提取的手印为无关人员的手印,影响案件的侦查。

同时结合现场手印遗留时间是否与案发时间吻合甄别现场手印是否为犯罪人为达到犯罪目的时遗留在现场上的手印,但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很难准确判断现场手印的遗留时间,通常我们依据形成手印的位置中的水分蒸发程度、承受客体对手印形成的物质的吸收程度分析,再结合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物体,认真研究案犯必须经过的地方和犯罪行为的活动中心,如出入口和破坏中心的物体是否被移动,有无被触摸的可能。

通过事主对现场物体原来位置的陈述,观察手印遗留的情况,结合临场试验,正确判断哪些物体被案犯动过,哪些则可能没触动过。

甄别现场手印是我们侦查人员利用手印手位分析案件、排查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任务。

(二)结合现场手印手位遗留部位进行分析判断
现场上遗留的手印有指印、指节印、掌印,对现场手印的正确分析贯穿整个勘查、检验、鉴定活动中。

正确的分析对收集手印样本、明确比对重点、加快鉴定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1.在案件发生过程中,指纹在案件现场最常见的物证之一,同时也是我们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

通过对现场遗留物品、现场翻动痕迹中我们容易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案发现场上遗留的手印,从而认定犯罪嫌疑人。

现场上多会出现残缺指印,残缺指印多会比较清晰地反应纹线,只是反应纹线的数量比较少,或者有些模糊,但是不论怎样,指纹部位纹线最为复杂、典型性,因此即使是部分显现也可以找出特征、确定基点,从而确定手位和部位的检验基点。

2.指节纹线结构简单,呈现单一的倾斜方向,如拇指指节纹向左倾斜为左手所留;食指第一支节印纹向左倾为左手所留,环指和小指第一、第二指节印纹向右倾斜为左手所留。

指节纹的出现往往为我们进一步寻找指印提供了可能,指节纹相对简单一般不能成为定案的依据,可是通过指节纹的比对可以为我们分析案情提供有力证据。

3.掌部不同部位的纹线结构特点以及屈肌褶纹、皱纹的特点也明显地体现了手位的特征。

掌部纹线最多,流程最长,但掌部各区域的纹线形态和流向特征也最为明显,据此可以分析手印部位。

掌部纹线往往不作为认定犯罪嫌疑人的依据,但是通常出现比较特殊纹型时可以作为认定嫌疑人的重要依据。

(三)结合现场手印手位遗留的相应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通过手印在物体上的分布位置、方向,结合案犯作案过程的各种动作,同时结合手印与其他痕迹间的距离、位置、方向,分析是否为案犯所留。

犯罪分子的活动往往与一般人不一样,在整个作案过程和每一活动所留下的痕迹都有其特殊性和内在联系。

往往现场上手印的遗留位置可以为我们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性质的重要依据。

现场手印与现场上物质之间位置关系揭示出行为人行为的连续性和目的性,与案件的形成条件吻合、关系紧密时,可断定现场手印为犯罪人所留。

(四)结合现场环境因素对手印、手位进行分析判断
通过现场环境加以判断。

首先,现场的自然环境可以规范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现场的物质环境又制约着行为人的行为范围。

具体表现在现场上留有手印的承受客体自身的大小、高低、重量、形状和结构等特点会直接影响行为人对它的接触方式;而承受客体与周围其他物质的距离、位置和状态关系所构成的环境,结合手印在物体上的分布位置、方向,同样制约着行为人的行为方式,联系案犯作案过程的各种动作分析是否为案犯所留;手印与现场上其他物证又处于一个统一的环境中,反映出行为人动作的协调性,确保行为人在最快的时间内能顺利地完成全部动作。

其次,可以结合形成手印的物质,分析是否犯罪人所留。

利用现场手印遗留的微量物质可以为我们分析微量物证提供有力证据。

现场手印是我们分析案情,认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证据,要充分体现现场手印的证据作用,必须加大勘查现场手印的寻找、发现工作。

通过对现场手印的来源,所在客体上的位置、方向及形成的物质成分、新旧程度等来深入研究分析现场手印与作案行为的关系,从中确定犯罪手印,排除无关手印。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犯罪人文化素质和反侦查能力的提高,在现场上直接提取有力证据的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受现场环境、气候、遗留时间和承受客体性状的多样性,以及犯罪嫌疑人心理状态、动作、活动方式和手指上的汗液量、附着物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犯罪现场形成的手印往往是纹线模糊、变形、纹线少、细节特征质量低、数量少等特点。

但是,这些不完整手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实践中侦查人员更要注重对不完整手印任何部位的纹线进行综合的分析,以达到排查、认定、鉴定的目的,为司法实践提供科学素材。

参考文献:
[1]刘少聪.手印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
[2]李宗海.手印的重要性.森林公安.2005(1).
[3]邹明理.痕迹学.法律出版社.2000.
[4]刘焕君.指纹形成动作在内盗现场中的作用.北京:第五届全国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论文选.2003.
[5]胡珊珊,范轶.浅析残缺手印特征的识别方法.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1).
[6]吴维荣.刑事物证技术(上).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7]公安部第五局.刑侦学术论文集(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