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_1978_20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6-16

作者简介:单豪杰(1977 ),男,山东烟台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分析与转型经济学;师博(1980 ),男,河南原阳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研究

方向:宏观经济学与能源经济学。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07&ZD009)和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

基金(项目编号:2006C W 01)的资助,此项研究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

发展研究中心 子课题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研究 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

回报率:1978-2006

* 单豪杰1 师 博2

(1.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本文首先确定了工业资本存量估计的四个核心指标,在永续盘存法的

基础上重新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全国和省际的资本存量,根据年鉴公布的数据,

利用调整过的资本回报率的一般公式对中国工业部门全国和省际资本回报率进

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在1978~2006年间总体上呈现 U 型

的变动模式,1978~1998年总体上处于下降的趋势,1998年之后呈现上升的趋

势,同时省际间的资本回报率呈现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区域的递进特征,但从

长期来看省际间的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差距总体上逐渐缩小,针对这些经济现象,

文章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永续盘存法;工业资本存量;资本回报率

中图分类号:F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01(2008)06-0001-09

一、引言

中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增长,其中资本投入特别是工业资本的投入

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工业部门,中国的固定资产投

资已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在这样高速的工业化时期,许多学者质疑工业部门投资

的效率问题,至今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论,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审视这种经济现

(双月刊)2008年第6期(总第37期)

单豪杰 师 博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1978-2006

象,到底这种工业化模式是否有效?2006年5月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发布一份有关中国企业资本回报率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从1998年的2%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2 7%,非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从7.4%上升到16%,而且中国企业能够自留大量的利润用于再投资。然而,美国新桥投资的合伙人单伟建[1]博士则发表了多篇论文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资本回报率获得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世行高估了我国的资本回报率,同时他并不赞成企业投资较大部分来自自留利润的观点。这场激烈的讨论引起了许多经济学者对这个看似简单的资本回报率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了更加深入的探讨资本回报率问题,白重恩等[2]利用国民收入核算的框架从宏观总量的层面上测算了我国的资本回报率,而卢峰等[3]则从企业微观层面的帐面数据出发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应当说这两项研究各有优缺点,运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覆盖整个经济,其中的企业增加值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因会计、税收及所有制不同而导致的不同企业间的非可比性,并且资本存量是经过价格调整的;采用微观数据的优点是清晰和灵敏,但存在价格和会计税收变化等问题。最后他们的结论都一致认为中国近年来的资本回报率确实发生了真实的快速增长。

在资本回报率的测算问题上,由于所用的方法不同其测算出来的结果可能差别很大,卢峰等人在测算中国工业行业的资本回报率时,主要利用统计年鉴的财务指标来计算资本存量,但由于我国的企业往往采取较低的折旧率,因而高估了资本存量,因此,我们通过永续盘存法(PI M)对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存量进行了重新估计,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具体包括全国和省际两个层面,从这些测算的结果中找出中国工业部门资本回报率的变动模式,以此可以判断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大量投资是否有其合理性,也即中国工业部门的高投资是否带来了资本回报率的下降,或是中国工业的高投资是否来自它们的高资本回报率,并初步判断导致这种模式变迁的背后成因,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省际间回报率的变动模式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变趋势,希望从中能得到有意义的发现,从而为评估我国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为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提供新的视角。

二、中国工业部门资本存量的估计

关于资本存量的测算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文献,但目前学界通用的方法是1951年Go l d-s m ith开创性地运用的永续盘存法(PI M),其原理本文就不做详细介绍,可以参见相关的研究文献。它的核心假设是采用相对效率几何下降的模式,此时重置率为常数,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基本估计公式可以表达为:

K t=K t-1(1- t)+I t(1)由于理论上的相对简化,在资本存量的测算中几何相对效率模式得到广泛地应用,在这种模式之下折旧率和重置率是相同的。公式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变量:(1)基期资本存量K的确定;(2)每年的投资数据I的确定;(3)投资品价格指数的确定,以便折算到不变价格;(4)效率模式的假设以及经济折旧率 的确定。

(一)每年的投资数据I的确定

找出合适的投资序列是正确估计资本存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说来投资数据主要包括积累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固定资产形成数据、资本形成总额数据、存货投资数据以及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一个一直沿用的官方统计指标,它不但时间序列长而且还提供了其构成部分的投资数据,在大量的研究中,基本都运用这个序列数据进行资本存量的测算;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鉴于这个指标在宏观总量层次上的优越性,许多学者开始运用固定资本形成额来进行宏观层面资本存量的测算。

对于1978~2006年的工业投资而言,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很难收集到全部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具体数据。但是相关的工业统计年鉴中却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全国和分省的固定资产原价和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