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输送管道场站典型输油实用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典型输油工艺流程

典型输油工艺流程

典型输油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及要求(1)工艺流程设计应符合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有关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的要求。

(2)工艺流程应能实现管道必需的各种输油操作,并且应体现可靠的先进技术,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达到方便操作、节约能源、保障安全的目的。

(3)工艺流程设计力求简洁、适用。

尽可能减少阀门及管件的设置,管线连接尽可能短捷。

(4)工艺流程的设计除满足正常输油的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操作、维修、投产、试运的要求。

当工程项目有分期建设需要时,还应能够适应工程分期建设的衔接要求。

(5)工艺流程图中,工艺区域编号及设备代号应符合《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Q/SY 201的规定;所有的机泵、阀门等设备均应有独立的编号,重要阀门应有固定的编号。

二、各类站场的典型工艺流程(一)输油首站1.输油首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对于需要加热输送的输油首站,加热设施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设施可采用直接加热炉,也可采用间接加热系统,由于加热方式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对于加热输送的管道,根据我国输送油品的性质和管道在投产运行初期低输量的特点,在投产前试运期间,需要通过反输热水建立稳定的管道沿线温度场,为确保管道输油安全,必要时还应设置反输流程。

(3)为方便管道管理,必要时可设置计量流程,流量计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系统之后。

流量计的标定可采用固定方式,也可采用移动方式。

(4)与油罐连接的进出油管线,可采用单管,在油罐区外设罐区阀组,油罐的操作阀门集中设置,这种安装方式,阀门在罐区外操作,阀门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进罐区,比较安全,但相对罐区管网管材量较大。

也可以采用双管,操作阀门设在罐区内。

(5)倒罐流程可在管线停输和不停输两种情况下进行,后者流程较为复杂,需设专门的倒罐泵。

为了简化流程,也可不设专门的倒罐流程,采用给油泵在停输的情况下进行倒罐。

长输油气管道的运行工艺

长输油气管道的运行工艺

长输油气管道的运行工艺简言之,只要在油气管道首端施加足够的压力,石油、天然气就能沿管道流动。

就像自来水管一样,管内水压高于大气压,打开水龙头水就流出。

在输油管道首端建有输油站(泵站),称为首站。

站内油罐用于收集、储存石油和保证管线输油量的稳定,输油泵用来从油罐汲取石油并对其加压后输入管道。

管道沿线设立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的输油站,叫做中间站,其作用是对油品补充加压,保证油品像接力赛跑那样一段接一段流过去。

处于管道终点的输油站是末站,其任务是接收和储备来油,并提供给用油单位。

热油管道沿线还需要建设加热站。

天然气管道的输送情况与输油管道相似,只是施压设备是压缩机而不是输油泵。

石油难以压缩,因此输油管道容易产生“水击”危险,为此早期输油管线在中间站建有与大气相通的缓冲油罐,而所有输气管道的中间站不需要建设缓冲罐,都采用密闭输送(除管道进口和出口外,流体与外界隔离)。

针对缓冲油罐是否接入和怎样接入管线,输油管道又存在三种输送方式。

(1)“通过油罐”方式。

来油先进入油罐,再被输油泵从油罐中抽出、加压后输往下站,其特点是油品全部通过油罐。

该方式可避免各种杂质和管道内空气直接进入输油泵,但是操作繁杂、轻质油品在油罐蒸发损耗大,故而只在施工扫线、投产初期、通球清蜡时及早期原油管道中应用。

(2)“旁接油罐”方式。

来油同时进入油罐和输油泵,经加压输入下站,只有少量油品进出油罐,调节输油量的变化,轻质油品的蒸发损耗明显减少。

由于自动化水平要求不高,易于各站独立操作管理,因此我国的原油管道过去大都采用这种输送方式。

(3)“密闭输送”方式。

中间站不接入连通大气的油罐,来油直接进入输油泵,全线是一个密封管道输送系统。

如何防止和消除水击危害是密闭输油的重大课题。

早期主要是采用增厚管壁提高管道强度的方法,显然很不经济。

此法不能减小水击压力,但能避免水击危害。

现已研究出防御水击的许多既经济又有效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压力自动调节、压力自动保护、泄压保护及水击超前保护等。

【生产管理】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

【生产管理】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教材(DOC 43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第三章输油站场及阀室第一节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及要求(1)工艺流程设计应符合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有关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的要求。

(2)工艺流程应能实现管道必需的各种输油操作,并且应体现可靠的先进技术,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达到方便操作、节约能源、保障安全的目的。

(3)工艺流程设计力求简洁、适用。

尽可能减少阀门及管件的设置,管线连接尽可能短捷。

(4)工艺流程的设计除满足正常输油的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操作、维修、投产、试运的要求。

当工程项目有分期建设需要时,还应能够适应工程分期建设的衔接要求。

(5)工艺流程图中,工艺区域编号及设备代号应符合《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Q/SY 201的规定;所有的机泵、阀门等设备均应有独立的编号,重要阀门应有固定的编号。

二、各类站场的典型工艺流程(一)输油首站1.输油首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对于需要加热输送的输油首站,加热设施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设施可采用直接加热炉,也可采用间接加热系统,由于加热方式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对于加热输送的管道,根据我国输送油品的性质和管道在投产运行初期低输量的特点,在投产前试运期间,需要通过反输热水建立稳定的管道沿线温度场,为确保管道输油安全,必要时还应设置反输流程。

(3)为方便管道管理,必要时可设置计量流程,流量计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系统之后。

流量计的标定可采用固定方式,也可采用移动方式。

(4)与油罐连接的进出油管线,可采用单管,在油罐区外设罐区阀组,油罐的操作阀门集中设置,这种安装方式,阀门在罐区外操作,阀门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进罐区,比较安全,但相对罐区管网管材量较大。

管道工艺流程

管道工艺流程

管道工艺流程管道工艺流程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管道系统将物质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流程。

这种工艺流程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处理、食品加工等行业。

管道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以石油行业为例,介绍一下典型的管道工艺流程。

首先,石油管道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采集原油。

在石油田中,通过钻探井将原油从地下抽取上来,并通过管道输送至集油站。

在集油站,将多口井采集的原油通过分流管道集中起来。

然后,通过分离器将原油中的杂质和水分与原油分离,并将其排出。

之后,原油被泵送至石油加工厂。

第二步是石油加工。

在石油加工厂,原油会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如蒸馏、催化、裂化等。

蒸馏过程中,原油会在高温下分解成不同沸点的组分。

不同沸点的组分会经过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并被分离收集。

催化和裂化过程中,通过添加催化剂或者在高温下破坏原油分子,以改变其化学结构和提高产物品质。

第三步是产品分离。

经过石油加工,会产生一系列的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石蜡等。

这些产品需要通过分离器进一步分离。

分离器是一种设备,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使得不同组分的汽化温度和压力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后的产品会被分别送往储罐进行存储或者进一步加工。

第四步是产品输送。

在石油加工厂,产品会通过管道输送至销售终端,如加油站、化肥厂等。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输送过程中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监控和调节,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产品泄漏和防火防爆措施。

最后,是废物处理。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废水和废气。

废水需要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废气则需要经过处理设备,如脱硫装置、脱氮装置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为石油管道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生产中,每个工厂的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工艺流程会根据产品要求、设备特点和工厂条件等进行调整。

管道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运行需要考虑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长距离输气系统各站工艺流程

长距离输气系统各站工艺流程

②增压站工艺流程图
③清管站工艺流程图
发球筒收球筒Fra bibliotek 责任心 真功夫 好习惯
学习领域: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
学习情境一 输油、输气工艺流程图的识读与绘制 项目二 输气工艺流程图的识读与绘制
任务2 输气站工艺流程图的识读与绘制
①分输站工艺流程图
1-进气管;2-安全阀;3-汇气管;4-分离器;5-分离器排污总管;6-压力表;7-压力 调节器;8-温度计;9-节流装置;10-正常外输气管;11-用户旁通管;12-用户支线 放空管;13-清管球通过指示器;14-球阀;15-清管球接收装置;16,20-放空管; 17-排污管;18-越站旁通管;19-清管球发送装置;21-绝缘法兰;22-电接点压力表。

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

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

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一、组成长距离输油管道由输油站和线路组成;输油站就是给油流一定的能量(压力能和热力能),按所处位置分首站、中间站、末站;中间站按任务不同分加热站、加压站、热泵站(加压、加热);首站:输油管道起点的输油站,任务是接受(计量、储存)原油,经加压、加热向下一站输送;输油管道终点的输油站称末站,接受来油和把油品输给用油单位,配有储罐、计量、化验及运转设施。

二、输送工艺1、“旁接油罐”式输送工艺:上站来油可进入泵站的输油泵也可同时进入油罐的输送工艺,油罐通过旁路连接到干线上,当本站与上下站的输量不平衡时,油罐起缓冲作用特点;a 各管段输量可不等,油罐起缓冲作用;b 各管段单独成一水力系统,有利于运行调节和减少站间的相互影响;c 与“从泵到泵”相比,不需较高的自动调节系统,操作简单。

2、“从泵到泵” 输送工艺:为密闭输送工艺,中间站不设缓冲罐,上站来油全部直接进泵特点:a 可基本消除中间站的蒸发损耗;b整个管道成一个统一的水力系统,充分利用上站余压,减少节流,但各站要有可靠的自动调节和保护装置;c工艺流程简单。

三、输油站的基本组成1、主生产区(1)油泵房(输油泵机组、润滑、冷却、污油回收等系统);(2)加热系统(加热炉和换热器);(3)总阀室(控制和切换流程);(4)清管器收发室;(5)计量间(流量计及标定装置);(6)油罐区;(7)站控室;(8)油品预处理设施(热处理、添加剂、脱水等)。

2、辅助生产区(1)供电系统(变、配、发电);(2)供热系统(锅炉房、燃料油系统、热力管网等);(3)给排水系统(水源、循环水、软化水、消防水等);(4)供风系统(仪表风、扫线用风);(5)阴极保护设施;(6)消防及警卫、机修化验、库房、办公后勤设施等。

四、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1、满足输送工艺及各生产环节(试运投产、正常输送、停输再启动等)的要求。

输油站的主要操作:a、来油与计量;b、正输;c、反输(投产前预热管道或末站储罐已满、或首站油源不足,被迫正、反输以维持热油管道最低输送量);d、越站输送(全越站、压力越站、热力越站);e、收发清管器;f、站内循环或倒罐(机组试运转或烘炉);g、停输再启动。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一、概述输油站场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从生产地经过输送系统,最终到达使用地的重要枢纽。

典型的输油站场工艺流程包括原油接收、初步处理、分输、储存、降压、加热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环节的工艺流程。

二、原油接收1.接收:原油从生产地通过管道输送到输油站场,经过压力控制装置进入站场。

2.分析检测:对接收的原油进行密度、粘度、含硫量等指标的检测,以确定原油质量等级。

三、初步处理1.沉淀分离:将原油经过沉淀槽,使其中悬浮的杂质沉淀下来,以净化原油。

2.脱水:使用脱水设备将原油中的水分去除,防止腐蚀管道设备。

四、分输1.分输管道:将处理好的原油通过分输管道输送到不同的储存罐或另一处理单元。

2.分输控制:对分输管道的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调节,确保各系统稳定运行。

五、储存1.储罐:将原油储存在不同种类的储罐中,按需存储,方便后续分配。

2.液位监测:对储罐液位进行实时监测,防止过载或漏油情况发生。

六、降压1.降压装置:使用降压设备将高压的原油降至适宜的运输压力,以保证输送安全。

2.压力监测:对降压装置的压力进行监测,确保输出压力稳定。

七、加热1.加热系统:在原油输送过程中,通过加热设备将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降低油的黏度,有利于输送。

2.温度控制:对加热系统的温度进行调节,确保原油在输送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八、总结典型的输油站场工艺流程包括原油接收、初步处理、分输、储存、降压、加热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设备和控制系统,保证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安全、高效地运行。

输油站场的工艺流程对输油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保证输油站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长距离输送管道场站典型输油工艺流程

长距离输送管道场站典型输油工艺流程

长距离输送管道场站典型输油工艺流程1. 引言长距离输送管道场站是油气工业中的重要环节,用于将产出的原油从采油区输送到储油区。

典型的输油工艺流程包括原油采集、处理、输送和储存等多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工艺流程。

2. 原油采集原油采集是输油工艺流程的第一步,通过在油田开展采油作业,将地下储存的原油提取出来。

原油采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井口装置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井口装置起着关键作用。

井口装置包括采油泵、分离器和测量器等设备,用于抽取地下原油、分离掺混物和测量原油流量。

2.2 分离和处理采集到的原油中可能含有杂质和水分,在输送前需要进行分离和处理。

分离过程中,使用分离器将原油和水分、杂质等物质分离,并达到一定的纯度要求。

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冷却等方式对原油进行处理,以达到运输要求。

3. 输送原油采集和处理完成后,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到储油区。

输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管道设计管道设计是输油工艺流程中的重要一环。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输送能力、输送距离、管道材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径和管道布置方式。

此外,还需要进行压力计算、设置阀门和调节器,以确保输油过程的安全可靠。

3.2 压缩站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由于油管阻力和重力影响,原油需要通过压缩站增加输送能力。

压缩站通过增加压力,将原油推动到更远的地方,以实现长距离输送的要求。

3.3 输送控制在输送过程中,需要设置监测仪器和控制设备,对输送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监测仪器可以实时测量原油流量和压力等参数,确保输送过程的稳定。

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调节,以确保输送的安全和高效。

4. 储存原油输送到储油区后,需要进行储存和处理,以备后续使用。

储存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储油罐在储油区设置储油罐用于存储原油。

储油罐可以分为固定顶式和浮顶式两种类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储油罐需要具备防腐蚀、防漏和防静电等功能,确保储存原油的安全性和质量。

4.2 沉降和过滤在储存过程中,原油中可能会出现悬浮物和杂质,需要进行沉降和过滤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距离输送管道场站典型输油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及要求(1)工艺流程设计应符合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有关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及规程的要求。

(2)工艺流程应能实现管道必需的各种输油操作,并且应体现可靠的先进技术,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达到方便操作、节约能源、保障安全的目的。

(3)工艺流程设计力求简洁、适用。

尽可能减少阀门及管件的设置,管线连接尽可能短捷。

(4)工艺流程的设计除满足正常输油的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操作、维修、投产、试运的要求。

当工程项目有分期建设需要时,还应能够适应工程分期建设的衔接要求。

(5)工艺流程图中,工艺区域编号及设备代号应符合《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Q/SY 201的规定;所有的机泵、阀门等设备均应有独立的编号,重要阀门应有固定的编号。

二、各类站场的典型工艺流程(一)输油首站1.输油首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对于需要加热输送的输油首站,加热设施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设施可采用直接加热炉,也可采用间接加热系统,由于加热方式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对于加热输送的管道,根据我国输送油品的性质和管道在投产运行初期低输量的特点,在投产前试运期间,需要通过反输热水建立稳定的管道沿线温度场,为确保管道输油安全,必要时还应设置反输流程。

(3)为方便管道管理,必要时可设置计量流程,流量计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系统之后。

流量计的标定可采用固定方式,也可采用移动方式。

(4)与油罐连接的进出油管线,可采用单管,在油罐区外设罐区阀组,油罐的操作阀门集中设置,这种安装方式,阀门在罐区外操作,阀门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进罐区,比较安全,但相对罐区管网管材量较大。

也可以采用双管,操作阀门设在罐区。

(5)倒罐流程可在管线停输和不停输两种情况下进行,后者流程较为复杂,需设专门的倒罐泵。

为了简化流程,也可不设专门的倒罐流程,采用给油泵在停输的情况下进行倒罐。

(6)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结合的运行方式,由于输油泵运行方式的不同,管线的连接流程也不相同。

(7)当原油采用热处理输送时,为节约能源,热处理后的原油应采用急冷方式与冷油进行换热,再输油泵前设置冷、热油换热器。

当采用加剂输送时,降凝剂应在油品加热前注入,减阻剂应在输油主泵后注入。

(8)管道出站应设高压泄压阀,泄压阀可接入油罐,也可直接接到油罐出口管线(给油泵入口管线)。

(9)对于顺序输送的管道首站,应设油品切换阀组,其阀门应为快速开启、关闭的阀门,开关的时间不宜超过10s。

2.输油首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1)接收来油进罐;(2)油品切换;(3)加热/增压外输;(4)站循环;(5)压力泄放;(6)清管器发送。

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和交接计量流程。

成品油首站出站端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输油首站典型工艺流程图输油管道首站输油工艺有油品的常温输送、加热输送、顺序输送等,由于输送工艺的不同,其流程也不相同。

常温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图3-1-1为“泵串联运行、罐区单管”的流程,图3-1-2为“泵并联运行、罐区双管”的流程。

顺序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图3-1-3为“泵并联运行、混油掺合”的流程,图3-1-4为“泵串联运行、混油掺合”的流程。

加热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图3-1-5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的流程,图3-1-6为“泵并联运行、热媒加热炉”的流程,图3-1-7为“直接加热炉、带反输”的流程,图3-1-8为“直接加热炉、带交接计量”的流程,图3-1-9为“直接加热炉、热处理”的流程。

(二)中间泵站1.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中间泵站的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并联或串联运行方式,采用输油泵并联运行时应设压力自动越站流程。

(2)管道清管流程根据需要可设清管器接收、发送设施,也可采用清管器自动越站方式。

2.中间泵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1)增压外输;(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3)压力越站;(4)全越站;(5)压力泄放;(6)泄压罐油品回注。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中间泵站根据输油泵的运行方式和清管功能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10为“泵并联运行、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1为“泵串联运行、清管器越站”的流程。

(三)中间加热站1.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加热站根据需要可设进站超压泄放流程,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中间加热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1)加热外输;(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3)热力越站;(4)全越站。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中间加热站根据加热方式及清管功能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12为“直接加热炉、清管器越站”的流程,图3-1-13为“直接加热炉、反输”的流程,图3-1-14为“热媒加热炉、反输、清管器收发”的流程。

(四)中间热泵站1.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为降低加热设备的设计压力,提高加热设备运行操作的安全性,热泵站应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加热设备应设置在外输主泵前。

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还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泵站的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并联或串联运行方式,采用输油泵并联运行时应设压力自动越站流程。

(4)根据需要可设清管器收、发设施,也可采用清管器自动越站方式。

2.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1)加热/增压外输;(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3)压力/热力越站;(4)全越站;(5)压力泄放;(6)泄压罐油品回注。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中间热泵站根据输油泵的运行方式和清管功能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15为“泵并联运行、热媒加热炉、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6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7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带反输”的流程。

(五)中间分输站中间分输站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分输泵站、干线分输计量站、支线分输计量站等。

1.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中间分输泵站需设进、出站的超压泄放流程,因此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分输加热站根据需要设进站泄压流程,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2.中间分输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1)加热/增压外输;(2)调压、分输;(3)计量、标定;(4)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5)压力/热力越站;(6)全越站;(7)压力泄放;(8)泄压罐油品回注。

成品油分输站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18为“中间分输泵站(泵串联运行、清管器收发)典型工艺流程”,图3-1-19为“干线分输计量站典型工艺流程图”,图3-1-20为“支线分输计量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六)中间输入站1.中间输入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中间输入站包括:输入站、输入泵站、输入加热站、干线输入站等。

(1)中间输入泵站需设进、出站的超压泄放流程,因此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输入加热站根据需要设进站泄压流程,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输入站应设油品切换阀组,其阀门应为快速开启、关闭的阀门,开关的时间不宜超过10s(3)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2.中间输入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1)接收来油进罐;(2)油品切换;(3)加热/增压外输;(4)调压输入;(5)站循环;(6)压力泄放;(7)泄压罐油品回注。

(8)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成品油输入站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中间输入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中间输入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21为“中间输入泵站(泵并联运行)典型工艺流程图”,图3-1-22为“中间输入泵站(泵串联运行)典型工艺流程”。

(七)中间减压站中间减压站包括:减压站、减压分输站等。

1.中间减压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为保证管道的运行产安全,减压站必须设进站和出站压力泄放系统。

(2)减压阀上下游应设置截断阀。

减压阀应设两组以上,热备。

2.中间减压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1)减压/加热外输;(2)压力泄放;(3)清管器接收、发送;(4)压力泄放;(5)泄压罐油品回注。

3.中间减压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中间减压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3-1-23为“减压站工艺流程图(带分输)”,对于独的减压站,取消分输部分。

(八)中间清管站中间清管站主要包括:清管站、清管分输站、清管输入站等。

1.中间清管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1)单独的清管站操作阀门可采用手动阀门,若阀门的口径较大,操作不便,可对操作的阀门可采用电动阀门,阀门可采用临时移动电源。

(2)清管分输站根据需要,设进站的超压泄放流程,可采用泄压罐,也可采用泄入管道下游段,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中间清管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1)越站外输;(2)清管器接收、发送。

3.中间清管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中间清管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24为“清管站典型工艺流程图”,图3-1-25为“清管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九)末站1.输油末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输油末站根据输送油品的不同,主要分为单一油品末站和多种油末站。

根据末站的外输功能不同,输油末站外输应包括:管道转输、油品装火车/汽车、装船等。

(1)对于装船、火车、汽车的流程部分根据规要求,应在装车栈桥及装车台的规定部分设置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2)对于加热输送的输油管道,必要时还应设置反输流程。

(3)在进站压力允许的情况下,流程应做到接收上站来油后,不进油罐,可直接经计量后外输。

(4)输油末站和输油首站一样,油罐区的管线可采用单管或双管。

倒罐流程根据需要可设独立的流程,也可不设。

(5)在有油品交接的管道末站,应设管道交接计量流程,流量计的标定应为在线标定,设固定式标准体积管及水标定系统。

(6)对于易凝原油的装船管线应设置为双线,并应具有管线循环功能。

2.输油末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根据末站的外输功能不同,输油末站外输应包括:管道转输、油品装火车/汽车、装船等。

(1)清管器接收;(2)接收来油进罐;(3)油品切换;(4)油品转输;(5)站循环;(6)压力泄放;(7)油品计量交接;(8)流量计标定;(9)混油掺合。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成品油末站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