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小泉植物代谢组学及其应用共81页

合集下载

漆酶及其应用(PDF)

漆酶及其应用(PDF)

第10卷第4期2012年7月生物加工过程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10No.4Jul.2012doi :10.3969/j.issn.1672-3678.2012.04.015收稿日期:2011-05-03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02Z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06165;21176241)作者简介:王锋(1979—),男,江苏镇江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微生物发酵;刘春朝(联系人),研究员,E-mail :czliu@home.ipe.ac.cn 漆酶及其应用王锋1,刘英1,汪印2,许光文2,刘春朝1(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摘要:结合当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漆酶来源、结构、作用机制、介体系统及其在水相和非水相中的应用,以期为漆酶催化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漆酶;催化;废水处理;水相体系;非水相机体系中图分类号:Q8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678(2012)04-0070-07Laccase and its applicationsWANG Feng 1,LIU Ying 1,WANG Yin 2,XU Guangwen 2,LIU Chunzhao 1(1.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China ;2.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Complex System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China )Abstract :Laccases are multicopper oxidases.It has receiv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because of non-specific oxidation ability.On the basis of the lates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e paper summarized source of laccase ,structure ,mechanism of action ,mediat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queous system and non-aqueous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laccase catalysis.Key words :laccase ;catalysis ;wastewater treatment ;aqueous system ;non-aqueous system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和植物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哺乳动物的血浆铜蓝蛋白同属于蓝色多铜氧化酶的家族[1]。

观赏向日葵不同花色物质组成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观赏向日葵不同花色物质组成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1,44(3):437-446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01:10.7685/jnau.202008019 I赵君,徐剑文,刘剑光,等.观赏向日葵不同花色物质组成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1,44(3) :437-446.ZUA0 Jun,XL Jianwen,LlL Jia^igua^ig,et al. Target m etabolomic analysis of material com position using a pair of near isogenic lines w ith different floral colors in sunf!ower[ 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Lniversitv,2021,44(3) :437-446.观赏向日葵不同花色物质组成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赵君1,徐剑文1,刘剑光1,陈涛2,施洋2,戚永奎2*,肖松华卜(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棉花和油菜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2.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解析不同花色观赏向日葵的代谢物差异。

[方法]通过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盐葵4号’和‘盐葵5号’不同颜色的花和茎中相关代谢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鉴定与分析,解析组织呈现不同颜色的代谢物质基础。

[结果]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共检测到647种代谢物,其中紫色花组织显著高于白色花组织的代谢物有140种,紫色花组织显著低于白色花组织的代谢物有224种;紫色茎组织显著高于白色茎组织的代谢物有48种,紫色茎组织显著低于白色茎组织的代谢物有104种。

‘盐葵4号’紫色花中特异上调物质有123种,紫茎中特异上调物质有31种,紫花和紫茎共同上调的物质有17种。

《植物代谢组学》课件

《植物代谢组学》课件

代谢物的提取与分离
提取方法
根据不同植物组织和代谢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 取。
分离纯化
通过色谱、电泳等技术对提取的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提高 检测的准确性。
代谢物的检测与分析
检测方法
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分离纯化的代谢物进行检测。
数据分析
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其分子量和组成。
数据处理与解析
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和归一化 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 挖掘和解析,揭示代谢物之间的相互 关系和变化规律。
植物代谢组学的应
03

在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物鉴定与分类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对植物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分类,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将更加关注植物代谢物在环境和生 物胁迫下的动态变化,揭示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调控机 制。
未来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将研究成 果转化为农业生产中的实用技术和方法,为农业可持续发 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VS
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开发
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植物与微生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和 生物肥料,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
04
究展望
提高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
总结词
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检测灵敏度 和特异性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这将有助 于发现更多低丰度代谢物,更准确地解析植 物代谢过程。
特点
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动态性等 特点,能够全面揭示植物体内代 谢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植物生理 生化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代谢组学的应用ppt课件

代谢组学的应用ppt课件

二、代谢组学的特点
A 放大基因和蛋白 表达的微小变化, 从而使检测更容 易 B 对机体损伤小,其 检测的体液主要是 尿液与血清代谢产 物具有通用性;
特点
C 无需特征化的数据 库,且代谢产物的 种类要远小于基因 和蛋白的数目
D
信息量大,代谢组 学能够提供整个机 体功能统一性的信 息;能够反映生理病 理状态。
(四)数据分析与表征
①主成分分析技术(PCA) ②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技术(PLS-DA)
一、代谢组学概况
(五)代谢通路分析
代谢组学通过代谢产物的量化表达来追踪机体 固有代谢通路的变化,以通过代谢通路的调节表 达规律来阐明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实质和规律。
(六)代谢组学涵盖以下几个层次:
①代谢物靶标分析; ②代谢产物谱分析; ③代谢指纹图谱分析; ④代谢组学分析; ⑤代谢表型分析;
三、代谢组学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5
代谢组学与中药单味药和方剂的研究
目前,代谢组学在中药单味药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应用代谢组 学的方法可以推测发生改变的内源性代谢物和发生异常的代谢通路, 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 中药方剂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协同、将药效进行整合,从而在 一些 复杂疾病的治疗中体现出优于单成分、单靶点药物的疗效优势, 但其作用机制不明,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利用代谢组学的整 体综合信息来研究方药的作用机制具有优势。
7
筛选中药种质资源
生物的个体特征除决定于先天遗传因素外,还受其存环境的诸多影 响,这些内外因素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总体特征 ——代谢表型。应用代 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种质资源代谢表型,将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和利用提供科学根据和保障。
展望:
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后,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技术在 中医药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同时代谢组学在方 法学上具有融整体、动态、综合、分析于一体的特点, 符合中药整体性原则。可以预见,代谢组学将成为中 药现代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三个玫瑰品种花色物质的代谢组学分析

三个玫瑰品种花色物质的代谢组学分析

三个玫瑰品种花色物质的代谢组学分析
魏丽琴;种培芳;包新光;何海玲;李清清
【期刊名称】《广西植物》
【年(卷),期】2024(44)2
【摘要】玫瑰(Rosa rugosa)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但其花色比较单一,限制了玫瑰的开发利用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为了探究‘苦水玫瑰’‘墨红玫瑰’和‘保加利亚白玫瑰’3个不同品种玫瑰的呈色物质,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检测花瓣类黄酮的种类和含量,通过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筛选出关键代谢物,并分析与花色表型值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1)在3个不同色系玫瑰花瓣中共检测到58种代谢物,其中花青素只有一种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约占30.45%。

(2)K-means聚类分析表明,共有12种关键代谢物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中,其中乔松素和杨梅黄酮是决定‘苦水玫瑰’和‘墨红玫瑰’花色呈红色的主要物质,圣草酚、木犀草素和山萘酚是决定‘保加利亚白玫瑰’花色呈白色的主要物质。

该研究结果可为具有特定颜色玫瑰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玫瑰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页数】10页(P281-290)
【作者】魏丽琴;种培芳;包新光;何海玲;李清清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6
【相关文献】
1.观赏向日葵不同花色物质组成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2.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的紫色和白粉色花的鹿角杜鹃呈花色物质差异
3.玫瑰香葡萄伤流液生理活性物质非靶代谢组学分析
4.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不同糖化条件对酿酒酵母代谢途径以及啤酒中风味物质形成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大体积的PAGE凝胶中纯化长链寡核苷酸的新方法

从大体积的PAGE凝胶中纯化长链寡核苷酸的新方法

西北农业学报 2010,19(2):1632167A cta A g riculturaeB oreali2occi dentalis S inica从大体积的PAGE凝胶中纯化长链寡核苷酸的新方法赵松子1,2,沈向群1,漆小泉23(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沈阳 11016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摘 要:通过比较从大体积的PA GE凝胶中回收寡核苷酸的不同方法,提出回收未银染的长链寡核苷酸的最佳方案:用12cm×1.5cm的PA GE凝胶柱分离DNA,然后将凝胶切成长约0.5cm的胶条,通过PCR反应挑选含有寡核苷酸的胶条。

用2mL的寡核苷酸洗脱缓冲液回收寡核苷酸,反复提取3次。

用装填30mg硅胶的C18Sep2Pak反相层析柱进行纯化,最后经过离心冻干后即得到纯化的寡核苷酸,该方法的回收率可达(28.7±2.0)%。

关键词:寡核苷酸;PA GE;回收;纯化;C18柱中图分类号:Q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389(2010)022*******A N e w Method for the Purif ication of Long Oligonucleotidefrom Bulky Polyacrylamide G elsZHAO Songzi1,2,S H EN Xiangqun1and Q I Xiaoquan23(1.College of Horticulture,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1,China;2.Instit ute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93,China)Abstract:By compar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recovering small amount of long oligonucleotides from bulky polyacrylamide gels,a best met hod was suggested for p urifying unstained long oligonucleotide as follows:Separate DNA in5%polyacrylamide gels on12cm×1.5cm columns.Estimate t he posi2 tion of t he oligonucleotide f rom t he positions of t racking dyes.Cut t he gel wit h a sharp,clean scalpel or razor blade.Every gel slice was about0.5cm in lengt h and about1mL in volume.Transfer t he gel slices to different50mL cent rif uge t ubes.Select polyacrylamide gel slices containing t he oligonucle2 otide by PCR reaction.Ext ract DNA f rom t he gel slices wit h2mL of oligonucleotide elution buffer by incubating t he t ubes at37°C for1hour in a shaker incubator.Repeat to ext ract t he oligonucleotide t hree times.Purify t he recovered oligonucleotide wit h C18Sep2Pak reversed2p hase columns filled wit h 30mg mat rix.Finally,evaporate DNA solution to dryness in a cent rif ugal evaporator.The recovery rate of t he oligo nucleotide reached(28.7±2.0)%.K ey w ords:Oligonucleotide;Polyacrylamide gel;Recovery;Purification;C18column 园艺植物中有大量的基因(如抗病、高产等)需要克隆,但是园艺植物中可供利用的分子标记较少,很少能找到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1cM以内)的分子标记,并且这些分子标记在不同的品种间缺乏通用性,因此图位克隆这些基因非常困难。

一种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培养基[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培养基[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培养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漆小泉,赵素珍
申请号:CN201210078381.6
申请日:20120322
公开号:CN103320377A
公开日:
201309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培养基。

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组由愈伤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共培养培养基、筛选培养基和再生培养基组成;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转化体系及转化方法,平均每100个二穗短柄草幼胚就能产生约103个阳性转化苗,阳性苗转化率达到103.4%,远远高于传统的和谷类模式植物水稻。

水稻阳性苗的最高转化率为47.6%(植物学通报,2008年,25(3),322-331)。

短柄草高效的农杆菌转化体系为温带和谷类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地址: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发育中心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关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代谢组学 教材

代谢组学 教材

代谢组学教材
代谢组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因此相关教材也有很多不同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代谢组学教材:
1. 《医学代谢组学》(贾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 《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许国旺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3. 《植物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漆小泉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这些教材都是代谢组学的经典之作,其中涵盖了代谢组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适合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及专业研究人员的教材或参考书。

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