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质谱成像技术在代谢组学中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南京市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卷姓名: 班级: 成绩: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思考填写。
(共22分)(共12题;共22分)21. (3 分)3 =%=4-40=(填小数)=成2. (2分)(2019六上•四川月考)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 (2分) (2019六上•梁山月考)甲数的5正好与乙数的8相等,则甲乙两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O 1 1 4. (1分) (2020六上•醴陵期末)A 的[与B 的5相等,如果A 是100,那么B 是_____ O 5. (2分) (2020六上•鼓楼期末)剪一个面积15. 7cm2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_cm2的正方形 纸片.6. (2分) 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是甲数的 %。
7. (2分)经实验,一种树苗的成活率大约是95%.照这样算,王大伯今年栽种200棵这样的树苗,大约可 以成活_ .棵?38. (2分)(2020六上•汕头期末)把5吨化肥按1:4分配给甲、乙两个农户,甲农户分得全部的%, 乙农户分得 吨。
9. (2分)一件衣服打六折出售,意思就是 是 的W ?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0. (1分)有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 : 7 : 10,最大的内角是 度?这是一个—三角形?11. (2分)(2018 •浙江模拟)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12. (1分)(2018六下•西宁月考)小强的妈妈在银行存了 10000元,定期一年,年利率是3.15%,到期时, 她应得利息 o二、比较选择(共10分)(共5题;共10分)13. (2分)长方形有()对称轴.A . 一条B .两条C .四条D .无数条14.(2分)(2015 •长沙)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此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A .大于30%B .等于30%C .小于30%D .无法比较15.(2分)某肉铺商贩用的秤短斤少两,称出来的是500克,实际上只有400克.李阿姨要买500克猪肉,商贩为了称够实际上的500克,在该秤上称得500克的基础上又多称100克,即在这把秤上称了 600克,这时称出的重量()500克.A .小于B .等于C .大于1 416.(2分)一篮橘子第一次吃了全部的T ,第二次吃了全部的E ,还剩()千克橘子。
代谢组学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代谢组学成为了一种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技术。
它通过对人体代谢产物的分析,探究人体生物代谢网络的结构和调控机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变化。
而在免疫学研究中,代谢组学技术同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代谢组学技术的基础与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分析方法,它基于现代分析技术,测定组成人体的代谢物谱,从而研究人体代谢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代谢物可以是生物体在正常和异常代谢状态下产生的任何分子,例如葡萄糖、氨基酸、脂类、酚类、核苷及其衍生物等。
代谢物的测定采用高通量分析技术,既可以使用直接分析方法获得代谢物谱,也可以采用反向设计的方法进行分级筛选和鉴定。
代谢组学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例如,代谢组学可以帮助检测疾病风险因素、筛选药物和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健康及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2. 代谢组学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2.1 代谢型分析在免疫系统中,代谢型是代表生物体及其环境之间关联的重要参数。
身材含量和代谢物谱能够反映免疫细胞进行抗原识别、抗体合成及酶调节等生化反应。
因此,代谢物分析在研究免疫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般来说,代谢物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探究代表生物体及其环境之间关联的重要参数。
同时,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发现免疫细胞中的代谢性差异,在发病诊断、预后分析等科研研究方面富有潜力。
例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进行简单分析,既可在癌症患者的血浆中检测到足够的L-芦丁,这一结果表明L-芦丁提供了与免疫系统有关的潜在机制,并且这一机制可以用来进行癌症治疗的特异性识别。
此外,代谢组学技术还可结合RNA序列分析等关键数据,研究代谢产物在免疫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该技术可以为免疫学的疾病处理和基础研究提供更具深度的支持。
2.2 组学分析组学是一种综合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结构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向。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ion
n
2D gel, Maldi NMR, MS, GC,
TOF
LC
>109?
~2,500
代谢组学分析检测技术
▪ UPLC, HPLC ▪ CE/microfluidics ▪ LC-MS ▪ FT-MS ▪ QqQ-MS ▪ NMR spectroscopy ▪ X-ray crystallography ▪ GC-MS ▪ LIF detection
Pharma
publication
of 2000
Metabonomics
Holmes and Antti : Explanation of
statistics in Metabonomics
2002
Nicholson: Definition of 1999 Metabonomics
Nicholson, Lindon, and Holmes: 2001 Publication in Nature on
肾毒素:HgCl2、CdCl2、Na2CrO4、硝酸铀 酰、苯酚、对氨基苯酚、六氯丁二烯 (HCBD)、顺铂、2-溴乙胺(BEA)、丙烯亚 胺(PI)等
肝毒素:肼、异硫氢酸萘(ANIT)、半乳糖 胺(GaIN)、羟丁基甲苯(BHT)
例 1. 各 种 肾 毒 素
对 大 鼠 尿 液 1H
NMR 谱的影响。
细胞(cell)
代谢物(metabolite)
代谢组
(metabonome/metabolome)
代谢组学
(metabonomics/metabolomics)
系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组(proteome)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前景

陆 荣华 , 杜 玉 君
( 吉林 大学 白求 恩第 一 医 院 肾 内科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2 1 )
代 谢 组 学 技 术 是 检 测 体 内某 种 微 量 分 子 的 存 在 来 直 观 体现体 内代 谢 的过 程 , 从 而 推 断 代 谢 过 程 的 一 种 技 术 手
段_ 8 ] 。通 过 代 谢 组 学 的 研 究 不 仅 可 以 了解 疾 病 的 发 生 、 发 展 以及 治 疗 过 程 中机 体 的 状 态 和 变 化 , 还 可 以探 索 外 界 干 扰 因素 ( 微生 物 、 环境、 饮食、 药物 、 毒物及 生活方式 等) 对 机 体 的影 响 , 为 临床疾病 的诊断 、 防控 、 病 理 机 制 的探 索 、 临 床 治 疗 方 案 的评 价 甚 至 新 治 疗 靶 点 的 发 现 提 供 了新 的 途 径 和 思 路。 代 谢 组 学 的 支持 者 普 遍 认 为 , 在 所有组 学技术 中 , 代 谢 组学在发现生 物标 记物 方 面是最 具 有潜 力 的, 最 不 可 或 缺 的 。与 其他 组学 等 领 域 相 比 , 代谢 组学技 术更 为直接 的 、 更 为 显 而 易 见 的 呈 现 了 体 内 代谢 过程 。
1 代 谢 组 学 的简 介 1 . 1 代 谢 组 学 的定 义
随 着 代 谢组 学研 究 队伍 的逐 渐 扩 大 , 检 测 技 术 的水 平 也 在 飞 速 提 高 。串 联 色谱 、 多 维 质 谱 及 超 大 功 率 磁 共 振 平 台 等
概念正驱使代谢组学 相关技 术朝着 通量更 高 、 定性更 易 、 定
核磁共振谱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谱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谱技术是一种分析物质结构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它基于原子核与磁场和电磁波作用的现象,能够分析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动力学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代谢组学是应用NMR谱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
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分析体液样品中代谢产物的谱图,可以发现异常代谢的类型和程度,诊断、预测疾病、评估药物影响等。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核磁共振谱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一、技术原理核磁共振谱技术是利用分子内部的核自旋和分子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分子运动的特性来探测分子结构和动力学。
当分子置于强磁场之中,分子内部的核自旋将会先沿着磁场方向取向,然后通过与磁场垂直的电磁波的辐射,跳转到另外一个能量势阱,这个能量势阱称为共振态。
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核具有不同的谱学信号,NMR谱的主要信号来源于氢、碳、氮、磷等核自旋。
二、研究进展1.代谢组学的基础研究核磁共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的研究中,通过分析体液样品中代谢产物的谱图,可以快速、直接地了解疾病患者的代谢情况。
鉴定谱图中哪些代谢产物的水平发生改变,并确定这些代谢物与特定生物过程的关系,进而推断出生物学上的变化,从而为疾病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2.代谢组学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乳腺癌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通过NMR技术分析患者血清、尿液和组织样品中的谱图,可以发现一些代谢物在癌症患者的体内水平明显升高或降低,如脂肪酸、糖类和脂类等代谢物。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可以用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和预测,还可以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乳腺癌发病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3.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在糖尿病代谢组学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分析血清、尿液和组织样品的NMR谱图,可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谱有明显区别。
这些差异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诊断分型,也为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代谢组学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demonstration article on the topic "Metabol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Alzheimer's Disease Research":代谢组学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技术在茶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代谢组学技术在茶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代谢组学技术是一种通过研究生物体中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变化,来揭示生物体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代谢特征的技术。
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茶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对茶叶的品质、营养、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就代谢组学技术在茶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喜爱。
茶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但茶叶的品质、品种、产地等因素会对其化学成分产生显著影响,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研究茶叶的化学成分对茶叶的品质评价、功能性和营养价值的挖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茶叶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主要是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手段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获得茶叶中多种化学成分的信息,但无法全面揭示茶叶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的代谢特征。
而代谢组学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代谢组学技术将高通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可以全面、系统地研究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变化。
目前,代谢组学技术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茶叶品质评价代谢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对茶叶中代谢产物的分析,揭示不同茶叶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等因素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准确评价不同茶叶的品质特征,为茶叶的品种鉴定、产地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产地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成分,从而辨别不同产地茶叶的特征成分,为消费者挑选优质茶叶提供科学依据。
二、茶叶加工工艺控制茶叶的加工工艺对其化学成分产生重要影响,而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全面了解茶叶在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的代谢特征,为控制茶叶加工工艺,保证茶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代谢组学技术的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规律,为优化茶叶加工工艺、提高茶叶品质提供重要参考。
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2023

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2023代谢组学是一种系统性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高通量技术,以探究代谢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生物体内代谢谱会发生变化。
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已在恶性肿瘤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肿瘤筛查、早期诊断、疗效预测、预后评估和新药靶点研发等。
全文总结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研究进展,揭示代谢组学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
肿瘤细胞为维持其无限制增殖的特点而进行了复杂的代谢重排,导致参与能量产生和生物合成的代谢过程发生一系列改变,如糖酵解和葡萄糖代谢(Warburg效应∖脂质代谢、谷氨酰胺代谢、氨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脂肪酸氧化、单碳代谢等改变。
了解肿瘤细胞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的变化特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肿瘤全貌,协助肿瘤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以及优化治疗靶点。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中的一门科学,旨在对生物系统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定量评估,通过全面、高通量地检测和分析生物体内代谢产物,探究代谢机制的变化以及与生物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关系。
代谢组学在多种肿瘤中已有较深入研究,为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本文综述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1代谢组学概述代谢组学的概念于1998年由StevenO1iVer首次提出,现被广泛认为是系统生物学的基石。
代谢组学是一种粉莫式识别方法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结合使用的分析工具,用于检测代谢物并跟踪他们在生物流体或组织中的变化。
因代谢物与生物体的表型密切相关,与其他组学技术不同,代谢组学中代谢物及其浓度的鉴定直接代表分子表型。
在技术上,代谢组学涉及代谢物的高通量研究,包括细胞、生物体液、组织、器官或生物体内具有不同理化特征和丰度动态范围的所有小分子(50~1500Da),如氨基酸、糖、脂肪酸、脂质和类固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前言代谢组学是一种研究体内代谢产物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它能为疾病状态、药理毒理、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大量信息[1],1999年Nicholson[2]将其定义为能定量测定生命系统对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所产生的动态多参数代谢反应的一种方法(Metabonomicsisdefinedas‘thequan-titativemeasurementofthedynamicmultiparametricmetabolicresponseoflivingsystemstopathophysiologicalstimuliorgeneticmodification’)。
它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组学,并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等共同构成系统生物学。
代谢组学考查的是生物机体内所有的代谢产物[3],但主要关注的是分子量在1000以内的小分子物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别从基因和蛋白质层面探寻生命活动,代谢组学则从代谢物层面上探寻生命活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告诉你什么可能会发生,而代谢组学则告诉你什么确实发生了[4]。
代谢产物能在一个生物体的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体液等各个层面上产生[5],从某种意义上说机体内每一项生命活动都要受到代谢产物的调节和影响,因此,代谢组学研究可以了解和探索各项生命活动的整体代谢状况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
目前代谢组学在药学、毒理学、疾病诊断、基因功能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并已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它在向各个学科渗透的同时,其自身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进步,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代谢组学正向真正的系统、综合、全面的目标迈进。
1.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代谢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波谱(NMR)等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来检测各种生物样品(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肝脏、病变组织等)中代谢物组的信息并结合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等分析计算方法对所得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综合解析这些数据以探讨各种生命活动在代谢物层面上的规律和特征并用于评价药物疗效、检测药物毒性、诊断疾病、分析疾病状态等。
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主要包括样品制备、代谢产物检测和分析鉴定以及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
2.代谢组学的应用2.1代谢组学为药学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目前,代谢组学在药物安全性评价、新药开发、毒性标志物的筛选等方面应用广泛。
Nicholls[6]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药物引起磷脂质病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鼠给药后不同时段尿液代谢组图谱发生变化。
研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能为药物引起磷脂质病微小生化改变的检测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Slim[7]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地塞米松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诱导的大鼠脉管炎的治疗作用,发现大鼠尿液代谢组图谱与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研究认为尿液代谢组图谱的变化可反映主要的病理变化,代谢组学技术可非侵害地检测血管变化。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利用高通量的技术手段筛选和检测潜在的毒性物质是新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8],因为大多数药物通过广泛的生物转化作用可成为毒性明显不同的代谢物[9],当毒物与细胞或组织相互作用时会引起机体关键代谢过程中内源性物质的比例和浓度发生变化,所以只有对这些代谢物的变化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更好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大量研究表明代谢组学技术能快速获得这些信息[10],它可检测生物体在给药后整体的代谢反应过程,能综合考察药物的药效和毒性,能全面分析代谢产物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从而系统地评价药物的价值和开发前景。
在毒理学研究中,代谢组学技术在研究毒物作用机制、预测药物毒性、鉴定对临床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
Warne[12]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3-三氟甲基-苯胺的毒理反应,成功鉴定出了与毒性反应有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Azmi等[13]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1-萘异硫氰酸酯(1-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的肝毒性作用,研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在器官、亚器官等不同水平上认识不同的毒理学机制。
鉴于代谢组学技术在药学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巨大贡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已与六家医药公司联合成立了名为毒理代谢组学(theConsor-tiumforMetabonomicToxicology,COMET)的研究组织,该组织旨在从方法学上建立一套毒理代谢组学研究体系和通用的标准评价方法,采用1HNMR技术分析尿液和血液代谢组信息以用于候选药物临床前的毒性检测[14]。
近来,Clayton[15]又提出了药物代谢组学的概念(pharmaco-metabonomics,whichwedefineas‘thepredictionoftheoutcome(forex-ample,efficacyortoxicity)ofadrugorxenobioticinterventioninanindividualbasedonamathematicalmodelofpre-interventionmetabolitesignatures’)。
2.2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Brindle[16]利用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对冠心病人的血清代谢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组与正常组代谢组图谱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快速、准确的诊断冠心病还能区分疾病的严重程度。
Martin[17]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不同饮食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固醇(cholesterol)、N-乙酰基糖蛋白(N-acetylgly-coproteins)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呈正相关,白蛋白赖氨酰残基(albu-minlysylresidues)、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与之呈负相关,此外,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变性方面代谢组学数据可达89%,而常规方法只有60%,研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区分不同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反应(尤其是多参数代谢反应),还能发现新的与疾病进程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潜在标志物,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在糖尿病方面,Hodavance[18]认为代谢组学技术是研究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有力工具,它能够识别那些常规方法无法识别的代谢产物。
Yang[19]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代谢组图谱发现2型糖尿病人的血清脂肪酸代谢谱与正常人存在差异,研究认为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血清脂肪酸代谢状况可快速诊断2型糖尿病。
Yuan等[20]对2型糖尿病人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发现了马来酸(Maleicacid)、氧基乙酸(Oxylaceticacid)、4-氨基苯甲酸(4-Aminobenzoicacid)等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在癌症方面,Whitehead[21]认为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分析水溶性和脂溶性的癌组织提取物还能发现和鉴定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特征性代谢产物,它是研究和诊断癌症的有力工具。
Yang等[22]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比分析了肝癌、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尿液代谢组信息,结果显示各组患者尿液代谢组信息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清楚地区分患者和正常人还能诊断出患者是患肝炎、肝硬化还是肝癌,这对降低误诊率意义重大,研究还指出通过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出的尿液核苷在癌症诊断方面优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代谢组学不仅在上述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还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23]、神经系统疾病[24]、高血压[25]、先天性代谢缺陷[26]等疾病的研究和诊断。
这些研究均表明代谢组学是疾病研究和诊断的有力工具,它的应用为疾病研究和诊断开辟了新的领域。
2.3代谢组学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代谢组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不仅在药学、毒理学、疾病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岳秀飞史晓伟[摘要]代谢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波谱(NMR)等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来检测各种生物样品中代谢物组的信息并结合模式识别等分析计算方法对所得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综合解析这些数据以用于评价药物疗效、检测药物毒性、诊断疾病、分析疾病状态。
代谢组学自提出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在药学、毒理学、疾病研究和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对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最后就代谢组学的发展趋势作一讨论。
[关键词]代谢组代谢组学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95——研究和诊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还迅速向生命科学的其他领域不断渗透,目前在运动医学、基因功能研究、营养学、中医药研究、食品科学等领域都已开始尝试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来分析和研究相关问题。
Kirwan[27]对人一次力竭运动后恢复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代谢组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可检测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大量的能量代谢产物及其动态变化,能为运动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大量信息。
Raamsdonk[28]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来研究基因功能,他认为在代谢网络中,定量测定代谢产物组的变化可以反映沉默基因的功能。
Wong[29]指出应用代谢组学分析生物体的代谢组图谱可研究营养成分对生物体代谢的调节作用。
Zhao等[30]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心迪软胶囊对血瘀症大鼠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急性血瘀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图谱出现明显分离,给药组处于急性血瘀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并有恢复至正常的趋势,高剂量和中剂量比低剂量更有效。
同时还发现和确定了一些显著变化的代谢物,如胆酸(cholicacid)、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犬尿酸(kynurenicacid)等,这些代谢物可用来解释心迪软胶囊的作用机制,研究认为代谢组学方法是研究中药疗效和机制的有力工具。
3.小结代谢组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它运用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对生物样品中所有的小分子物质进行检测,再结合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分析计算方法对所得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综合解析这些信息来从整体上探讨生命活动在代谢层面上的特征和规律。
它不仅为药学、毒理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疾病研究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随着系统生物学、微电子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用于代谢组学研究的仪器分析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都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