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重庆市渝中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集下载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渝中区2010年统计公报

渝中区2010年统计公报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渝中区统计局 2011年1月28日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里渝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析新形势、新格局、新变化,始终坚定“内陆香港”城市理想,坚持“一区一基地”战略定位,努力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

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加。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完成55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98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11600美元。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265.8 296.7 345.2 407.9468.4553.012.611.315.212.915.614.3471013160.0200.0400.0 600.0 800.0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亿元图一2005-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十一五”年均增长13.8%,比“十五”高1.4个百分点增加值524.4亿元,增长14.1%。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5.2%和94.8%。

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8.9%(图二)。

从国民经济行业看,高于GDP 增速的行业有8个,分别是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其中建筑业以24.2%的增速排第一位。

增长最慢的是住宿和餐饮业,仅增长0.4%(表1)。

表1:2010年渝中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0.020.0 40.0 60.0 80.0 100.0 2005年2010年47.058.992.994.8%图二现代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变化现代服务业占三产比重三产占GDP 比重全年区级财政收入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图三)。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
【期刊名称】《四川省情》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总页数】6页(P38-43)
【作者】四川省统计局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重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3.陕西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4.统计局将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5.2010年黑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2011年全国及重庆人口普查一部分数据

2011年全国及重庆人口普查一部分数据

2011年全国及重庆人口普查一部分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初次数据2011-04-28 10:22:15| 分类:【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普查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区数据汇总
年 0-14岁 人数 22245.97 168.70 126.75 1209.30 610.60 348.26 499.70 329.27 458.04 198.56 1023.02 718.92 1069.90 570.57 975.04 1507.43 1974.59 796.35 1157.38 1761.82 999.14 173.47 489.80 1364.45 876.46 952.80 73.17 548.94 464.38 117.71 135.37 453.06 比率 16.60% 8.60% 9.80% 16.83% 17.10% 14.10% 11.42% 11.99% 11.96% 8.63% 13.01% 13.21% 17.98% 15.46% 21.88% 15.74% 21.00% 13.91% 17.62% 16.89% 21.71% 20.00% 16.98% 16.97% 25.22% 20.73% 24.37% 14.71% 18.16% 20.92% 21.48% 20.77% 龄 结 构 15-64岁 民族构成 65岁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大专以上 高中(含中专)
人数 99843.34 1621.60 1056.84 5384.14 2690.08 1935.56 3423.99 2186.70 3054.35 1870.37 5986.19 4215.60 4274.50 2827.64 3143.08 7128.90 6641.88 4407.01 4768.59 7964.56 3178.20 626.08 2061.41 5796.62 2300.47 3135.10 211.76 2865.41 1882.56 409.49 454.37 1593.24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

月1日零时;1990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2000年普查时点为11月1日零时;2010
性别比(女=100) 家庭户规模 (人/户) (%)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0-14 15-64 65岁及以上 总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少儿抚养比 民族人口 汉族
30.1 66.6 3.3 (%) 50.2 5.0 45.2
41.5 54.4 4.1 83.8 7.5 76.3
22.4 72.0 5.6 38.9 7.8 31.1
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项 常住人口 男 女
目 (万人)
1953 276.8 159.8 117.0 136.5
1964 759.7 391.1 368.6 106.1
1982 923.1 467.1 456.0 102.4 3.7
1990 1081.9 559.3 522.6 107.0 3.2
2000 1356.9 707.4 649.5 108.9 2.9
文盲人口及文盲率
文盲人口 文盲率 平均受教育年限 城乡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万人) (%) (年) (万人) 205.8 71.0
168.9 34.2 5.3
114.7 16.0 7.8
Hale Waihona Puke 94.3 10.9 8.6
57.8 4.9 10.0
425.8 333.9
597.0 326.1
794.5 287.4
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1982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1990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2000年普查时点为11 年普查时点为11月1日零时。
80.2
文盲人口,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的文盲人口数为15周岁及以上文盲和

2201-重庆市渝中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201-重庆市渝中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渝中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重庆市渝中区统计局2011年5月17日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重庆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和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区各级普查机构和3000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通过了重庆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的审核,现公布如下i: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ii为63.0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18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66.52万人相比,十年来共减少3.51万人,下降5.28%,年均下降0.54%。

二、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1.24万人,占总人口的49.58%;女性为31.77万人,占总人口的50.42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8.33。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男性占总人口比重下降1.88个百分点。

三、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84万人,占总人口的9.27%;15-64岁的人口为50.98万人,占总人口的80.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19万人,占总人口的9.82%。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0.63个百分点。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4.36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6.21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9.14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9.92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3921人上升为2279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7796人下降为257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2306人下降为3037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18536人下降为15744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渝中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
重庆市渝中区统计局
2011年5月17日
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重庆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和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区各级普查机构和3000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通过了重庆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的审核,现公布如下i: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ii为63.0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18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66.52万人相比,十年来共减少3.51万人,下降5.28%,年均下降0.54%。

二、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1.24万人,占总人口的49.58%;女性为31.77万人,占总人口的50.42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8.33。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
比,男性占总人口比重下降1.88个百分点。

三、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84万人,占总人口的9.27%;15-64岁的人口为50.98万人,占总人口的80.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19万人,占总人口的9.82%。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0.63个百分点。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4.36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6.21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9.14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9.92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3921人上升为2279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7796人下降为257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2306人下降为3037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18536人下降为15744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717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iii由3.26%下降为1.54%,下降了1.72个百分点。

i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ii全区常住人口,指普查登记标准时点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街道,户口在本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iii
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统计信息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