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摘要】设计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就在于对区域内的植被进行保护,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预防,从而实现对资源、生态和景观的可持续利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城市河道不仅具有河道的工程功能,还能够成为城市生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景观。文章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成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关键词】城市河道;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因为人为扰动而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该做好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保护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

1.造成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流失的原因

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主要原因是人为扰动。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施一些施工项目会对植被和原地貌造成扰动,造成水土流失,例如管线改移、清理河道淤泥、临时堆放土方、开挖回填土石方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人为扰动,引起水土流失。

2.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

在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时,要以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为依据,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新增水土流失进行预防和治理,方案设计的目的在于使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尽量减少,对地表植物进行保护,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可行性。

2.1分析主体工程水土保持

当前的河道治理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已经不再局限于排涝、泄洪的工程内容,还包括生态治理、河道生态修复等。在设计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方案的过程中,一些工程项目已经具备了水土保持功能。例如在河坡种植乔灌木、生态袋护岸等,既能够起到稳定岩体和土体的作用,还能够起到绿化、抗浪蚀和抗冲刷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对景观进行美化。因此要对主体工程中的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工程量和措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对其中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完善和补充,还要减少重复设计,使水土保持的投资能够落到实处[1]。

2.2合理、利用土石方

由于城市河道往往处在人口密集区域,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平衡的调用土石方,对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市容市貌进行保护,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以凉水河、清河的城市河道治理为例,河道治理工程废土废渣的主要来源就是拆迁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多余的土方。市区土地资源非常宝贵,为了节约资金往往将弃土弃渣运至建筑垃圾消纳场和城市弃土弃渣场进行统一处理,在水土保持方案中不再涉及弃土弃渣的处理和保护。

2.3做好施工期的水土保持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就是施工期,而城市河道往往处于城市人口稠密和环境敏感区域,对水土流失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施工特点为依据,以临时防护措施为主,设计行之有效的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要设计好临时堆放的回填土方的高度、角度和堆放形式,不要出现堆放角度过大、堆放高度过高的情况,以免遇到降雨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还要在堆土表面设置防尘网。在实际施工中笔者发现,如果临时堆土的堆放时间较长,可以用草垫将其覆盖,或在堆土表面播撒草籽,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护效果[2]。在方案设计中还要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优化工期和施工工序的安排,尽量不要在汛期和雨天施工。

2.4利用、集蓄雨水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如果能够在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体现雨水集蓄利用理念,能够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合理利用水资源。在以往的河道治理过程中,河岸两侧的雨季汇水只能沿着地势的高低随意流动,没有做到利用和收集雨水。不仅如此,还容易造成汇水冲刷局部岸坡,造成侵蚀沟,不仅会对河道景观造成破坏,也会产生水土流失问题。在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时可以将一些水簸箕设置在两岸的河坡上,在不影响周围景观协调性的基础上设置仿木桩进行挡护。使雨水能够更有序的进入

河道中,还可以将小型蓄水池设置在河坡坡脚处,收集雨水作为河道两侧绿化用水,达到更好的生态效果[3]。

如果在主体工程设计中没有对河道两侧和桥梁的连接处、河道管理所广场、人行步道等区域的雨水进行集蓄和利用,则水土保持方案中就应该进行相应的补充,例如铺设汀步石、嵌草青石板、透水方砖等,以达到雨洪利用、减轻防洪压力和城市排水压力的目的。

2.5做好河道建筑物的水土保持工作

在城市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跨河闸和桥梁进行新建和改建。一般情况下新建工程中主要是设置浆砌石挡墙,在建设挡墙时还可以将种植槽设置在挡墙的顶部,并在其中填土种植土,种植一些攀援植物,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还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

2.6恢复施工临时占地

在和城市河道治理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要设置施工临时占地,例如施工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对原有的地貌进行扰动。在完成施工后,不仅要拆除临建设施和房屋,还要做好相应的恢复工作,进行植树和植草。尽量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品种,绿化模式应该采用乔灌草结合的模式,使其与周围景观达到协调。

2.7做好施工组织的管理规范

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要明确项目监理制、招标投标和项目法人制,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投标。水土保持工程作为是河道治理工程的分部工程,要在施工承发包合同中对水土保持的要求进行明确。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用电和用水要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按照合同中的工序和要求进行施工。水土保持工程要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时投产使用、同时施工、同时设计。

2.8做好工程监理监测

在整个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工程监理和监测工作,发挥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保障水土流失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新增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主体工程能够顺利、安全、准时的完成。

3.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方案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由于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是一种线型工程,可以使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对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和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例如铁质围挡、防尘网等等。在对树草种进行选择时尽量不要选择未使用过和当地稀缺的树草种。尽量选择经过实践证明的当地适生种类,与周边的原生环境保持协调。当前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缺乏完整的水土流失监测数据,因此应该对施工中的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监测,这样不仅可以有更好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而且可以收集珍贵的城市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数据,而且可以提供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城市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4.结语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河道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的扰动,很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对河道景观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市容市貌。因此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必须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工作,因地制宜的采取有力的措施,使项目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减少和控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城市景观和生态自然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喜,吴长文,胡晓静.山坡地公园式博览园建设的水土保持方案[[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11)

[2]何衍海.浅谈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团[J].中国水土保持,2013(09)

[3]刘佳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2(02)

[4]何衍海.浅谈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013(10)

最全河道清淤施工组织设计

徐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政中心护城河 清淤项目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四川旭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三章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 第四章土建施工技术方案 第五章苗木移植施工方案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第七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承诺及保证措施 第九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及措施 第十章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配置 第十一章施工机械和设备配置 第十二章冬季施工及其它事项 附表一: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临时用地表 附表五: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说明 1、工程地点: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 2、工程规模:工程总投资574.23万元人民币(采购项目预算金额)。 新城区行政中心护城河自2006年修建以来,未做彻底清淤维护,河道淤泥较深,同时,部分护城河过河与外管网连通的雨污水管道损坏变形或堵塞。因此,对行政中心护城河进行清淤处理,同时更换雨污水管道。 主要内容:1、护城河清淤。其中一期环市政府办公楼护城河河道采取机械清淤,二期东区办公楼景观河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进行清淤处理;2、护城河防渗。采用复合土工膜铺河槽底;3、环护城河雨污水管道更换。对两处环护城河污水管、三处环护城河雨水管进行更换。4、绿植恢复和保护。 -1、大型土石方 (1)环市政府1800米河道清淤、防渗处理 平整场地:2000m2; 临时便道铺设、平整、碾压:300 m2; 挖淤泥、流砂:27000 m3,①河道清淤采用绞吸真空挖泥法②淤泥经过物理脱水、水处理工艺淤泥干化后,使用渣土车运至统一堆放地点③投标报价包含清淤、固化、装、运、渣土装置等所有费用; 河床平整:17600 m2。 (2)东办公楼河道清淤 挖淤泥、流砂:864 m3,①河道清淤采用绞吸真空挖泥法②淤泥经过物理脱水,水处理工艺淤泥干化后,使用渣土车运至统一堆放处③投标报价包含清淤、固化、装、运、渣土弃置等费用④由于作业工作面较小,采用人工辅助较多; 便道清理夯实、平整碾压:360 m2。 (3)过河雨污水管道更换改建 挖沟槽土方:180 m3 ,①土壤类别:三类土②挖土深度:2m以内;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水保资证乙字第***号 工程设计乙级********* *********地区****** xx水闸段(502+300-505+100)河道治理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项目建设单位:***地区******流域水管站 方案编制单位:*******************************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主体工程概况 (5) 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7) 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8) 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分析 (8) 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8) 1.6水土保持监测要点 (9) 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10) 1.8主要结论与建议 (10) 2.方案编制总则 (13) 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3) 2.2编制依据 (14) 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16) 2.4指导思想 (16) 2.5编制原则 (17) 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18) 3.项目概况 (19) 3.1项目基本情况 (19) 3.2项目组成与工程总体布局 (21) 3.3工程占地 (26) 3.4土石方平衡 (27) 3.6施工组织 (28) 3.7拆迁与安置 (31) 3.8投资估算 (31) 3.9施工进度计划 (31) 4.项目区概况 (34) 4.1自然环境概况 (34) 4.2社会经济概况 (37) 4.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现状 (38) 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 (38)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0) 5.1主体工程比选及限制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40) 5.2渠线方案比选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3)

论城市河道治理的存在问题及措施

论城市河道治理的存在问题及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地位愈加突出;水利事业的地位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河道治理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措施,以下结合可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整治;水利工程 城市是我国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十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由于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往往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整治城市河道,提高城市河道防洪除涝标准,是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安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开展河道整治的必要性 1.1 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河道淤积严重。据测算,由于自然和水流、船行波对河道边坡的冲刷等原因,河道总淤积量大,速度快。 1.1.2 防洪能力不足。目前部分干流河道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堤身单薄、防洪标准偏低,防洪能力没有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建有护岸工程较少,两岸绿化少,水土流失严重。汛期洪水容易造成堤倒田毁。 1.1.3 河网水质污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城乡居民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向河道倾倒垃圾现象屡有发生,使河道成为纳污藏垢的天然垃圾场,既污染了水体,又恶化了环境。据监测,目前全市河网水体大多为四类、五类,甚至劣于五类,水体普遍富营养化,面临着水质型缺水的危机。 1.1.4 河道形态改变。由于人为设障、废弃物乱堆、管理不善等因素,再加上一些开发建设侵占缩窄河道、占用河道水面,使河道的水域总量失衡,不仅改变了河道天然断面形态,变窄变浅,而且减少了河网的调蓄容量,严重影响了河道综合功能的正常发挥。 1.2 河道整治的必要性 城市河道水网为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哺育着全市人民,推动着社会文明发展。河道整治是集水利、农业、航运及环保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公益项目,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要充分认识开展河道整治的必要性、长期性和重要性。 1.2.1 全面实施河道整治是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万里清水河道,展江南水乡新貌”的要求,通过河道整治,达到洪时能蓄能排、旱时能补能灌,有利于全面提高现代化建设水平、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河道的现状,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1.2.2 全面实施河道整治是打造“生态”的需要。对河道进行整治,能解决河道淤积问题,改善水环境,河岸的硬化、绿化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工程水利向环境水利、城市水利转变,使广大市民真正享有“水清、地绿、天蓝、宁静”的生态环境。 1.2.3 全面实施河道整治是充分发挥河道综合功能的需要。河道整治是集“引、排、蓄、供”及航运、生态、景观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基础工程,有利于恢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任务 (1) 三、项目规模 (1) 四、设计依据 (1) 五、设计原则 (2) 第二章技术分析 (2) 一、物理法 (2) 二、化学法 (4) 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4) 四、最终技术方案 (8) 第三章方案设计 (8) 一、设计水量 (8) 二、设计水质特征 (9) 三、治理目标 (9) 四、实施阶段 (9) 五、实施路线 (9) 六、方案设计 (10) 第四章投资运营费用估算及维护 (16) 一、投资估算 (16) 二、运营费用 (17) 三、系统维护 (18)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项目概况 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中一个流动的、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且相对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恢复能力,然而城市河流由于沿岸居民数量众多,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城市河流造成巨大影响,致使城市河流生态功能在不断退化和丧失,出现黑臭、蚊虫滋生,不仅丧失了作为城市景观的功能,反而成为城市负担:干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城市声誉。 根据“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治理思路,在恢复河道原有自然功能的同时满足居民活动需求队河道进行治理规划和设计。 二、项目任务 本项目涉及35000m3河道水体的治理和维护,主要任务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污染物消减和生态自净功能恢复。去除水体中的氨氮、BOD等污染物,提高水体含氧量和透明度。建立河道稳定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链,实现水体自净,维护水体水质。 三、项目规模 本项目设计规模35000立方,河道长约700m,河宽25m,平均水深约1.95m。根据现有水体的污染现状,对水体进行水质治理和生态维护。 四、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十一五”专项规划;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2) 第三章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 (4) 第四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14 第五章确保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18) 第六章确保工期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33) 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8) 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56)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和节能方法 (61) 第十章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72)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 (74) 第十二章施工总体布置 (80) 附表一:劳动力计划表 (89) 附表二: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90) 附表三: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表 (91) 附表四:资金使用计划表 (93) 附表五:施工进度网络图 (94) 附表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97)

第一章编制依据 综合说明: 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市东城区鹿鸣湖成湖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建设单位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等,为使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原则 1.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1.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1.3结合单位工程具体特点,配备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选择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配备生产要素,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1.4安排精干队伍进场,结合单位工程施工特点,调集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 1.5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制订施工方案。 1.6高效、有序、优质、安全、文明的组织施工。针对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力保单位工程按期完成并全部达到质量目标。 1.7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1.8采用先进的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 1.9合理储存物资,尽量减少物资运输量。 1.10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1.11合理安排土方平衡,尽量减少土方在现场的倒运次数和倒运量。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范文(精选3篇)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范文(精选3篇)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范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1 1、清淤前准备 河道清淤开挖前,首先对河道开挖边线范围内的植被、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进行清理。清理工作拟采用人工与挖掘机配合进行。表面植被如棉花杆、芦苇等采用人工拔除。对建筑垃圾及芦苇根、树根等则由挖掘机挖至施工场地以外业主指定地点堆放或掩埋,清除的植物根茎等则在业主指定地点集中焚烧。清基的范围需超出开挖或堆土范围以外2m。 2、泥浆泵冲泥施工及其运输 引水及排水泥浆泵进行土方开挖所需的冲泥水可利用附近河道水。堆土区的迎河侧可开挖排水沟一条深0.8m-1.0m,底宽0.5m-1.0m 将排泥区泌出废水排出引入冲泥区重复利用。 根据施工分段,在冲泥工作面上安装高压水泵及泥浆泵,敷设排泥橡胶锦纶管,在大东江河安装潜水电泵,抽引清水供应高压泵用水,待泥浆泵输泥后,回归水可供利用。

启动高压泵以水枪冲泥浆处地面,使形成水潭,放下泥浆泵抽吸泥浆,输入到专用泥灌车,再运输到指定地点。如遇到交通不便的河道直接将泥浆输入到指定泥浆池。 在泥浆泵冲挖时在河底、河坡保留保护层0.3m。在河道冲挖结束后,用人工整修河底、河坡,使开挖轮廓准确,底面、坡面平整。 水力冲挖施工注意事项和冲挖质量予控: a、统筹安排施工,调度好冲挖排泥区分仓轮流作业,提高设备利用率; b、输泥管应平顺,避免死弯; c、出泥口应伸出泥灌车一定距离,并应高出排泥面50cm; d、输泥管接头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水,经常检查泥灌车是否漏浆,一旦发现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e、输泥管支架必须牢固,布置尽量避免破坏其他设施; f、加强输泥管的巡回检查,注意按放样桩进行冲挖,掌握管道工作状况,并防止河道超挖和围堤倒塌、泥浆漫出。 3、护案工程 护案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可概括为:小木桩工程、插板桩工程、整坡工程。 3.1打桩工程 混凝土桩制作 混凝土桩的制作:采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预制,达到设计规定强度运至现场制定地点。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分析 李玲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分析李玲 发表时间:2019-08-16T12:03:37.6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李玲 [导读] 所以,水土保持治理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不仅重要而且关键,是整个河道工程发挥功能和达到建设目的的重要部分。 青海金晟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河道清淤治理疏通工程越来越被国家相关部门所重视,而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等问题也应被关注。水土保持不仅关系到生态平衡问题,而且是关乎整个河道治理工程后期能够发挥防洪排涝作用的重要一环。所以,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的治理至关重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河道治理工程不仅需要进行清淤净化以使河道发挥防洪排涝的功能,还需要承担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的任务,与此同时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也必须重视与景观工程的设计相结合,不但满足河道治理和水土保持设计的功能性需要,还要达到美化城市优化城市环境的目的。所以,水土保持治理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不仅重要而且关键,是整个河道工程发挥功能和达到建设目的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优化途径 1水土保持的意义 水土保持是一项保证生态平衡的重要工程项目,同时也是开展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保障。水土保持治理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水土流失给生态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危害,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减少耕地面积而且冲刷的淤泥进入河道影响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人们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了威胁。另一方面,水土保持治理能够减少城市土资源污染,加强气候调节,更好地为和谐美丽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 2水土保持的问题和原因 河道治理工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整个工程中没有明确的规范说明,没有详细的指导措施,造成问题出现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防范,问题出现后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另一方面是河道治理工程中没有对水土保持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没有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在工程中时常出现忽略的情况,而且有的工程为了赶工期、减少工程开支直接忽略水土保持治理,这给后期发生水土流失等问题埋下了诸多隐患。水土保持治理问题应该被重视起来,虽然水土保持不像其他工程可以直接看到工程效果,但是水土保持的治理是防患于未然并进一步保证河道治理工程的安全有序进行,根据实践可以证明,水土保持治理的必要性不容忽视。所以,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重视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3在河道治理关注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表土被冲刷,土壤中养分被带来,导致土层变薄及土壤肥力下降,再加之河道中泥土淤积,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床抬高,河道中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变浅,这对于河道的泻洪能力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当前河道治理工作中,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河流形态,坚持自然修复原则,保证河流的自然流动和水源的充足,同时各支流和其他水系之间保证具有较好的畅通性,实现河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增强河道水体的控污能力和自净能力。在具体进行河道治理过程中,要重视植被保护和堤坝建设,并运用先进的生态理念来治理河道。目前大部分河道治理时采用土石堤坝,利用岩浆砌石修筑堤坡,并进行一定的绿色,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环境进行美化。但在实际河道治理工作中,只是对河道进行疏通和对堤坝进行加固,这种治理方式无法有效的达到河道水土保持的效果。因此需要重视生态河道的建设,即在实际河道治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要协调配合,实现河道的综合管制,从而实现水土保持,保持水质的干净健康,打造一个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 4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 4.1注重河道水土保持的宣传 在当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以此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具体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借助于多媒体来对水土保持进行宣传。同时还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通过法律途径来强化河道水土流失问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4.2加强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 在实际河道治理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治理方法具有多样性。针对于水土流失问题,可以通过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现场巡查等方法监测建设开发过程中地表腐蚀强度,并针对河道的地基、土壤、动植物、气候、水文资料等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后获得的资料进行实地勘察,并抽样选点,获取到有用的数据来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4.3加强技术导入,提高水土资源保持的预判性 在实际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求提前针对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同时不宁基于现场的情况对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记录,针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制定具有针地性的保护方案和预防方案。在水土资源保持预判性工作时要尽量选择先进的检测设备,并重视技术的导入,以此来提高水土资源保持的效果。 4.4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绿化方向发展 河道治理工作作为一种环保工作,其水土保持亦要遵循着绿化与净化相结合的思想方案,在对河道两侧的水土进行保护时要尽可能运用绿色植被进行固定,通过绿色植被的引入使得河道两旁的水土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长此以往,能够使得河道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让水土资源得到优化,路基得到保护以及景观更加优美。在水土保持中,需要根据当地土质情况进行绿化种类的选择,采取撒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工作,并在后续的水土保持中做好河道治理项目规范制度,对不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从源头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 4.5河道治理工程需注重的综合效益 当前河道中水土流失原因较多,如河床滩地裸露、挖沙取土、向河道内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各种建筑物的侵占,不仅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在行洪期间,河床顺直段河水流速大对堤岸破坏严重,弯曲开阔段河水流速降低推移质沉淀淤塞河道破坏凹岸,严重时造成河流改道。植被受到破坏后对地表植被覆盖和坡面土壤侵害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植被的茎叶对降雨有截留的功能,对降雨雨滴有着削减的功能,对径流流速有着减缓的功能。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针对河道岸坡治理的同时,还要重视河道滩地水土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通过对南桥新城水系的生态治理,提高了区域防洪排涝标准,改善了区 域小气候及人生活的环境,促进周边土地的升值,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促进南 桥新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河道南桥生态治理经济效益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Benefit for Urban River ecologicalManagement YANG Jie, (Hebe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Branch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63) Abstract: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surrounding river systems of the Nanqiao new city,improvingthe ability of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standards in the regions,which also improves regional climat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tourism, promoting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land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anqiao new city ,with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Keywords: urban river; Nanqiao; ecological management; economic benefits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是当下时代发展的 主要趋势。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上海市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缘,濒江临海,境内江、河、湖、塘相间,水网交织,上海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 上海市平原河道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人水争地,侵占河道;二是水质污染,生态 恶化;三是护岸硬化,生态退化。因此河道生态治理是加强平原河网地区城市生 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国内对河道生态治理的研究[1~4]大多集中在生态治理的定义、功能的描述,或是过分关注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本身,而往往忽视了河道生态治理 的经济效益[5]研究。本文结合上海市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与大家一起探讨城市 河道生态治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区域概况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6]规划范围为北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南至 G1501,西至南沙港和沪杭公路,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75万人。 新城的空间结构为“一核联四片、一环串两带”,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 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南桥新城区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其水系规划主要水系 格局为“三纵横一网十二湖”。金汇港、南竹港、南横泾“三纵”和浦南运河“一横” 四条干河贯穿新城城区;“一网”为规划支河呈现纵横交织的自然河网生态布局;“十二湖”是南桥新城的生态核心和城市景观区的集中体现,其中“上海之鱼”水系 对提升新城景观水平、打造新城核心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故河道的生态治理 垫定了南桥新城以“低碳·生态,智慧·宜居”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石,以此提升南桥新城的等级和综合实力。 2河道生态治理的原则、目标及程序 2.1 河道生态治理原则 1)尊重自然的原则:尊重自然的原则是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的基本原则。在对河道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尽量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并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净能力。新城水系生态治理设计满足 生物的生存需要并适宜生物生息繁衍,同时尽量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

河道清淤施工实施方案

河道清淤施工组织设计 (一)主要施工方法 一.工程概况: 杭州市***河道清淤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及***,河道全长1763米,预计总疏浚量为47357.48立方米。 二.主要施工方案: 1、根据现场实际及河道内桥梁净空高度的行船尺寸调配相应的挖泥船和运输小驳船。 2、本工程采用挖泥船开挖、小驳船二次运输。 三.施工技术措施: 1.设备进场 水上挖泥船、铁驳船等。 2.挖泥船施工 根据各河道断面测量检测报告,分清河底淤泥分布,采用0.5立方挖斗的挖泥船疏挖,挖泥船2只。先清淤河道东岸淤泥,后清淤河道西岸淤泥。先挖下游河道,后挖上游河道。挖泥船挖起淤泥直接装入驳船。 (1)、挖泥船疏挖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河底标高控制基准点,挖泥船的挖臂下水深度做好标线,确保每次不超挖、不少挖。 (2)、挖斗应依次一个方向挖过去,挖斗每次下水位置应交接,不得跳空挖。 (3)、挖斗提升要慢,防止挖斗上的淤泥被水流冲散掉落。 (4)、挖泥船每次前移行程应一致,行程为一个最大挖臂长度。 (5)、岸边挖深不得超过驳坎基础。 3.施工断面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挖泥船施工时,每挖一段跟踪自测一段,并在相同水位或不同水位时,在水上挖机大臂画上不同的记号,施工至每200米段落,请监理工程师现场复核,做好实测记录,不达标部分及时进行整改,复核合格后再实施下一段施工。

4、淤泥开挖流程图 5.船舶运输 施工区域内小船运输按每条船的实载量进行装船,不超载避免沉船,避免夜间航行。白天工作时间为早上6:30至晚上17:30。驳船装泥量应根据淤泥土的比重在所变动,驳船装泥后的吃水线应低于甲板。航行时采用中油门中速行驶以免噪音扰民,转弯时小油门,以防侧翻,停靠时采用人力撑靠,避免碰撞。外运大船停靠在外码头。装泥时固定管道,适时移位,避免船舶因装载不均而倾斜。运输途中服从港航部门航行指挥和要求。船舶停靠固定系用缆绳采用双道前后缆绳固定,再用倒顺缆加固,确保船舶的稳定性。船员一律持证上岗,上岗时穿戴救生衣。 7.施工用电 (1)电缆线架设 配电箱的电缆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电缆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电缆线应沿方渠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2)电箱(配电箱、开关箱)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问题思考 摘要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介绍了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思路,以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为例,评价了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防治分区体系和防治措施布局的情况,论证了工程弃渣场选址的合理性。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有效控制因河道治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沁河下游 河道治理项目属于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工程线路长、建设规模大、涉及围广,所产生的弃渣和所需借土、石料的方量特别大。护岸工程、涵闸拆除重建等工程大规模开挖与回填是水土流失的根源,降水汇流及河道水流冲刷是河道治理项目水土流失加剧的动力源。本文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对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方案设计思路 1.1 做好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评价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与评价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在于界定、识别主体工程设计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类型、布置、围、标准等方面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对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进行补充和完善[1]。 1.2 注重土石方的调配 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一般线路长、弃土弃渣量大。因此,本阶段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应以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为基础,从水土保持角度,综合无用层剥离、表层土的保护、施工时序、运距等因素,进行土石方平衡和调配分析,分段优化土石方平衡,并附上详细的土石方流向图。分段进行土石方调配有利于提高开挖量的利用率,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1.3 注重临时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布设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发生的关键环节是施工期,而临时措施又是防治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2]。因此,措施布设时应重点考虑工程建设期的临时措施,施工期要备足防尘

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为扎实做好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消除城市黑臭河道,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关于“生态名城”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属地管理责任,着力构建“地方政府负责、全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河道环境质量,确保到20xx年底,市区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到20xx年6月,全面消除城市黑臭 河道,为建成国家生态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 1、控源截污。认真做好河道沿岸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 收集率。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2、河道整治。规范垃圾收运清理,做好河岸与河道保洁,解决因脏乱差、垃圾入河导致的水环境恶 化问题。加强沿河养殖管理,取缔非法捕鱼行为。着手开展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 3、疏浚活水。针对重点河段开展清淤疏浚,削减河道内源污染负荷。加快水系沟通、引清活水,提 高环境容量。 4、生态修复。做好驳岸生态化改造、沿岸绿化及景观建设,加快氮磷拦截吸收、曝气充氧等生态工 程建设,促进水质提升及生态美化,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三、实施步骤 按照“摸清底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持续改进”的要求,重点抓好三个阶段工作: (一)调查摸底,明确治理范围。(7月上旬) 各地要对照建成区地理信息系统,对天然河流及人工河道进行彻底排查,建立城市河道基础台账,评 估筛选,逐一建立黑臭河道档案,并提出综合整治计划,报送市环委会办公室,市环委会办公室对各 地上报的黑臭河道名单进行核查,督促各地进一步补充完善,确定河道综合整治计划。 (二)专题部署,制定整治方案。(7月中旬) 各地要对列入20xx年整治的黑臭河道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分解落实年度 整治任务,制定综合整治方案,报送市环委会办公室,同时在当地媒体公布。 (三)明确责任,推动工作开展。(7月下旬-11月底) 各地要根据治理河段,明确责任地区;根据职责分工,明确责任部门,实施分段包干,责任到人。要 切实履行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加快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沟通水系、景观美化等工 程建设。 (四)加强督查,定期组织考核。(12月底前) 环保部门每季度末组织水质监测、专项督查和情况通报,动态跟踪治理进度,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 市环委会将于12月底前对各地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五)积极履职,建立长效机制。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治理中生态设计变化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城市河道不可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人水和谐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地改进城市居住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本文以深圳市盐田河景观改造工程为例,从现代景观环境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需求出发,从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思考和研究。 经过对深圳市盐田河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各岸段水景、生态环境,掌握工程在河床、驳岸、及绿化设计方面所作的生态性改造尝试,发现并认识到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实质。只有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对城市河道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尊重自然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同时在保护和创造生物良好生存条件和环境的前提下注重安全性、耐久性和自然景观效果,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出和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景观设计的策略,构建人水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关键字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盐田河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深圳市盐田河河道水环境改造及景观设计 (一)河道现状特点 (二)规划目标及理念 (三)治理对策 1.水环境治理传统工程措施 2.水环境治理生态工程措施 (四)生态景观设计与效果 1.道路桥梁景观工程 2.亲水平台与喷泉景观工程 3.绿化景观工程 4.分段景观设计 三创立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一)景观水系与交通规划

(二)植物配置规划 (三)乡土文化与适应过程 四结语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城市和到普遍存在淤积、污染等现象,许多河道失去了饮用水源甚至生活用水的功能,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能够说对河道的生态治理日益紧迫。景观城市河道水系统的功能比如航运、排水等已经被充分的利用,可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系统应该具有的生态效应和景观功能却往往被忽视。以前在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治理的时候往往采取治理工程和设计规划分别实施,工程人员与设计师分别作业的方法和流程。而且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是以工程的角度为主,以最小的投入达到工程要求;排水、防洪是首要目标而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工程最普遍和可靠的手段。在这种治水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的生态系统、周边居民及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往往被忽视;整个岸区和河道也没有被视为城市公共空间,而是单纯的截弯取直、高筑堤岸,使得滨水景观在城市的生态价值中失去了活力。因此,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初步 设计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况 某河流域位于A东南部的B市,地理坐标为东经 121°11′-121°51′,北纬36°42′-37°07′,发源于C 村东北,流经等镇,于镇村以南2公里的地方流入黄海的浪暖口,全长69公里,流域面积652平方公里,其中,在A境内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整个流域呈叶状,其中山区约占%,丘陵占%,山间平原及滨海平原占%,本流域内主要最大流域宽度21公里,平均流域宽度公里。 全流域共有14条支流,其中有3条一级支流,自上而下为薛家沟:长公里,流域面积64平方公里;老清河:长2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坦埠沟:长15公里,流域面积公里。 受A市水利局的委托,我公司对某河河道治理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编制完成了《A市某河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主要设计内容: 1、从浪暖口向上游至坦埠村新建堤防公里; 2、从浪暖口向上游至坦埠村河道清障排淤公里。 第二节工程建设缘由 某河是贯穿C、A、D三市防洪工程的主干河道,属于典型的雨源型山洪河道,具有暴雨集中、源短流急、涨快退速

等特点,目前河道内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沙丘遍布,并逐年向上游推进,同时人为侵占河道、拦河造地、河道挖沙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地影响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沿岸堤防已远远达不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如今沿河两岸已有20多万人口,跨河两岸已有桃威铁路、309国道及青威高速公路从中通过,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旦发生水灾,其危害后果将十分严重。历史上曾给两岸几十万人口及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多次灾难,成为危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因此,无论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出发,还是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局出发,从根本上消除洪灾隐患,保护沿河两岸人民免受洪涝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改善环境,加速某河的彻底根治,完善整个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极为重要,势在必行。 第三节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一、文件依据 1、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设计文件的委托书;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3、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范围、标准和定额资料;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二、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

河道清淤现场施工方法

精心整理上海华漕镇南落潮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工程 河道清淤工程专项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上海华漕镇南落潮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工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相关文件 1.1上海华漕镇南落潮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2上海华漕镇南落潮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图纸 1.3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及上海市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规范等文件; 河道清淤工程施工工期为天,初拟年月日开始,年月日完工。 三、主要施工方法 1、据我方现场考察,因无法将河道里面的水一次性排出,所 以决定采用分段排水施工,约200米左右为一个排水施工段,采用

土袋围堰,围堰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进行现场勘察,查看现场水文地质情况,另外选择好围堰用取土场地、准备好编织袋及其他有关工具、材料。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放坡程度及留出工作面,并测定出围堰 4、编织袋堆码到一定长度时,要注意及时填筑抗渗性能较好的土(粘土)。在填筑(粘土)时不要直接向水中倒土,而应将土倒在已露出水面的堰头上,避免堰堤坍塌是围堰成败的关键,为此筑土时,应同

步进行夯实,以减少渗漏,加强堰堤的强度和稳定性。 5.护边。筑入土方一出水面,两边须用土袋加固,以防风浪冲刷,同时,视围堰的质保期限,采用相应的口袋。一般用麻袋效果较好,也有采用彩条布防护的做法,但比用麻袋效果差,遇到工期较长时,必须 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为保证围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围堰结束后应派专人对堰体随时进行观察、测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四、雨季施工措施 针对工程围堰施工正值雨季和围堰作业的特点,本工程应做好基础施工的场地排水方案,防雨、防滑、防雷措施等方面的安排和准备,提前做好安全交底和安全防护工作,并做好经常性的巡视检查。 结合高压泵补水,工程所需的施工用水就能保证。 功率需求估算: 本工程泥浆冲挖设备运行共6台套,每套需动力37KW(含取水);高压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综合说明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综合说明 1.1项目及项目概况 ****段整治工程位于双清区内白马大道与大兴路交汇处至高家坝河口止,全长8.166km,工程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6.7hm2,计划共投资6148.64万元,由邵阳市宝庆科技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根据工程设计,其主体工程规模如下: 1、新修防洪堤2条,其中红旗河左岸堤长8.166 km,右岸堤长8.166km,总堤长16.332km。 2、新建涵闸5处,其中红旗河左岸2处,红旗河右岸3处。 3、配置必要的管理设施及绿化设施。既配制防洪治涝指挥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防汛、抢险、治涝、救灾组织,建设防洪工程体系的生物措施及维护设施。 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是护堤修建前期的土方挖掘、堤岸两边保护圈的建设、弃土弃渣、取料场的开挖。 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348081.3m3,土方填筑638900.6m3,浆砌石17266.72m3,砼及预制块34174.49m3,钢筋20.36t。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研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

水土流失监测主要分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建设期选择强降雨天雨后监测,共3次;运行期内,每年汛前、汛后及雨季各监测一次。 该河段贯穿双清区主城区,沿河部分地段地势低且宽阔,洪水风险大,洪水风险范围内,工业基地众多,财产集中,人口密度集度大。而目前该河段未设防,处于天然状态,无防洪排涝设施,城市抗洪能力不到10年一遇的标准,与邵阳市双清区主城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随着双清区新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与财富的不断增加,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大,给城镇居民的财产、生命、人居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 通过对该河段的整治建设,修建完善的防洪设施,形成完整的防洪保护圈,抵挡外洪内侵。将大大提高主城区防洪标准,增强主城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为城区的生态环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1.2 项目区水土保持“三区”划分 工程建设区域属典型的湘中红壤丘陵地貌,工程地质分区属邵阳软质基岩区,由上覆土层及下伏基岩所组成的低矮小山包多呈珠状展布,山丘形态多为园丘状,一般海拔高程在202-267 m间,相对切深30-50 m 。

河道治理工程的难点和对策

河道治理工程的难点和对策 一、当前河道治理现状 我国现有河流是由人工河流与自然河流两部分组成的,虽然人工河流并不少,但因为开挖历史悠久,其人工痕迹逐渐褪去,已拥有了自然河流的特点,所以占据大部分比例的还是自然河流。我国现有河道污染严重,根据环境公报数据显示,从2006年开始,我国就有大量水源受到污染,其中海河、辽河污染程度最重,黄河、松花江等次之。近年来,部分地区城市水灾频发与部分地区供水严重缺乏的反差越来越严重,说明了河道治理的不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想办法研究政策对此方面问题进行解决,加强河道的治理,保证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河道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分析 (一)泄洪以及防洪治理 在对河道进行构建施工的时候,因为各类建筑物众多,又不能轻易对其进行排除,就导致了没有足够空间来进行河道防洪建设。不但如此,部分构建物因其特殊的位置或独特的构建结构会对河流走势进行改变,还会造成水流阻雍。这些

都造成防洪泄洪的问题,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许多城市存在洪灾问题,有些由于河道堤防未有达标整治防洪标准不够高,有些由于不能及时泄洪导致内涝,需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功能也是河道治理的难点。 (二)无法对自然风险进行管控 自然环境是施工人员无法确定的一个因素,所以在进行河道治理时,也成为了一个治理难点。自然风险包括水文气象、作业环境等。因为各地环境不同,所以治理方法也不同,但是自然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所以我们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只能尽可能做多方面设想,防治自然风险。 (三)难以设计出完全科学的工程 由于每个地方的地质有所区别,每条河流的河势流路也各不相同,所以很难创造一套能够通用的科学工程设计。另外,河道水流是属于自然水流,流势并不稳定,没有办法进行良好的控制,加上工程配套不齐全、主流控导能力很差、也会造成防洪压力大、水流散乱等问题。一旦因为工程设计而出了工程事故,不但危险很大,而且没有办法进行及时抢险,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四)河流污染问题严重 目前,我国的河流污染严重,而且势态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虽然河道治理包括对水质污染的处理,但是河道治理也没有办法短期完全将污染水质进行恢复。而且水污染并不完全是由河道建设所引起的,其大部分原因还是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污染。水资源的污染,不但造成人民生活质量下降,还会造成生活用水资源的短缺和工商农业发展的阻碍,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但是,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一心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忽视了生态污染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导致的结果是河道难以治理,造成生态破坏。 三、加强河道治理的有效策略 (一)修建河道整治建筑 河道整治建筑可调整水流,稳定河水走向,防止河流横向变形,巩固堤坝。

浅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保护

浅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保护 发表时间:2017-03-29T15:25:03.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6期作者:黄子鸣[导读] 随着城市发展,过去的河道因为城市建设而被占用,城市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少,水环境由于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城市河道的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分院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而随着城市发展,过去的河道因为城市建设而被占用,城市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少,水环境由于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城市河道的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现状城市河道由于失去了传统的灌溉功能,对河道治理更多的时候主要考虑防洪排涝,河道治理的方式很多时候采取了截弯取值、 人工硬化河道等措施,这样很容易造成河道形式单一,河道生态功能退化。而城市河道本身就具有一些的特定的功能,比如净化水体、改善环境、调节小范围内气候环境等,因此在对河道整治时,应当考虑对河道做生态保护。水是生命之源,弯弯曲曲而又不失灵动的河道是城市的灵魂,随着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不断深入,城市河道的治理方式也在逐渐向舒适休闲的治理方式转变,河道的治理也越来越注重河道的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因此,本文主要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关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保护 一、当前河道存在的问题 1、行洪能力比较弱 在当前社会,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河流的空间不断的被挤压,河流的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少,河流的淤积情况普遍严重。同时,城市中涌进的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多,城市地面硬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使得汇集到河道的雨洪量也要比之前增多,增加了河道行洪压力。按照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城市河道被硬化,硬化的河道阻隔了河水与地下水体之间的联通互换通道,增加了河道调节洪水的难度,随之导致的结果将是城市的河道整体行洪能力要比之前弱很多。 2、水质问题堪忧 现状城市河道水质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地表的污染物随着水流被带入了河道当中,污染了河道原有水质,且污染程度大于河道自净能力,使得水质向着恶向循环方向发展。此外,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生活污水与工业生产废水在没有通过质量的检测的情况下就进行排放,使河道的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管理及设施不够完善,还有另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因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 3、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相对城市河道这一块内容来说,虽然我国的生态环境政策有一定的成效,但整体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过度硬化,增加了河道水体与土壤及地下水之间交换的难度,减少了河道生物生存的空间,使得相关生物链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河道自净能力降低,河道水体及环境恶化。在该种河道环境发展中,如何才能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是必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的原则 河道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在保证河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来为城市水系统打造一定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水流通道。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控制污染与水体自身修复相结合的措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河道生态的良性循环。在河道治理与修复过程中是需要牢牢的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自我修复原则 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很大一部分将受到河道内水量的影响,充足的水量不仅是满足河道生物生存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保证河道水与空气、地下水等的自由交换,提高河道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保证河道日常的储水功能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河道治理与修复过程中采取的治理措施也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可以为河流周边的生物提供相关的生存环境,保证河道生态的多样性。 2、修复河道 当前城市中河道的功能主要是排洪、环保等,这样河道在治理与修复过程中应当从这几方面来进行入手,保障河道排洪能力,并提高河道亲水性等,进而体现河道的最大效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生物多样性 河道水下、陆上空间与生物的多样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生物多样性越强,在一定的程度上会使河道的整体价值越高。因此,对河道进行修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河道面积进行局部扩大、水下部分砌筑鱼巢、对于一些绿化的通道进行维护等措施来增加河道生物的生存空间,保证河道生态的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植物在选择方面应当选择与当地环境相符合的植物。 4、景观文化设计 城市河道生态在治理与修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规划,要符合城市的规划发展。河道在治理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发展的文化,建立最佳的河道湿地。比如在一些城市的河道两岸可以构建符合当地文化的绿色长廊等人文景观,打造相关的绿色空间,还可以推动当地的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策略 河道在治理与修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湿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少,水中溶氧量也在不断的减少,使得生物多样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河道生态的治理与环境的修复采取一定的措施。 1、修复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在调节小部分的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湿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使得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湿地面积减少,使水体在净化空气、改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能力也在下降,为了改变该种情况就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在环境修复过程中应当注重修复人工湿地,比如建设湿地公园等。 2、实施人工增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