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通电的线圈实验步骤
简述圆线圈与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磁场的测量

简述圆线圈与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磁场的测量一、前言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是常用的实验室磁场测量装置,它们能够产生均匀的磁场,并且在轴线上的磁场分布也比较稳定。
测量轴线上磁场是这两种线圈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测量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的磁场。
二、测量原理测量轴线上的磁场需要使用霍尔元件来进行测量。
霍尔元件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工作的元件,它能够感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磁场,并且产生电压信号输出。
通过将霍尔元件放置在轴线上,可以得到该位置处的磁场大小。
三、圆线圈轴向磁场测量方法1. 实验装置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个直径为D的圆形导体制成的线圈,通过通电使其产生一个轴向均匀磁场。
同时,在轴向位置放置一个霍尔元件来进行测量。
2. 实验步骤(1)将电源接入导体制成的线圈,并调整电流大小使得在轴向位置产生一个均匀的磁场。
(2)将霍尔元件放置在轴向位置,并连接到万用表上。
(3)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即为该位置处的磁场大小。
四、亥姆霍兹线圈轴向磁场测量方法1. 实验装置实验中需要使用两个相同的半径为R、匝数为N的亥姆霍兹线圈,通过通电使其产生一个轴向均匀磁场。
同时,在轴向位置放置一个霍尔元件来进行测量。
2. 实验步骤(1)将两个亥姆霍兹线圈并排放置,并通过交流电源进行串联。
(2)将电流调整到合适大小,使得在轴向位置产生一个均匀的磁场。
(3)将霍尔元件放置在轴向位置,并连接到万用表上。
(4)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即为该位置处的磁场大小。
五、误差分析由于实际情况中难以保证线圈和霍尔元件等设备完全精确,因此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其中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霍尔元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2. 线圈的制作精度和电流稳定性;3. 测量位置的精度和环境磁场干扰。
六、总结通过对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轴向磁场测量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实验中如何准确地测量轴向磁场大小。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上误差来源,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小误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的一生1、生物体基本上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觉的。
3、草履虫是由一具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具个小格子组成的。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水蕴草细胞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别断生长、生殖、衰老、死亡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基本上从一具细胞开始的。
8、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9、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定记忆的过程。
10、青春期:青青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那个时期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普通少女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人身心进展的关键时期。
13、怎么健康地渡过青春期?(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问14、人的一生能够分为那几个时期?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世界上没有彻底一样的人。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基本上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同”说的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第二单元无处别在的能量知识点20、生命离别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要紧来源于食物。
21、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22、人体消耗能量的要紧去向算是变成热能散发。
23、让躯体热起来最常用的办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完整word版)六年级实验报告单—制作铁钉电磁铁

(3)给电磁铁通电观察吸铁钉的数量并记录。
(4)增加电磁铁线圈的数量,通电并记录。
(5)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
观察到的现象: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结论:我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指导教师:周敏强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台子小学
年级班
试验者
时间
2011.11.28
实验名称
制作铁钉电磁铁(一)
实验器材: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
我的猜想: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步骤:
(1)设计实验计划。
(2)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3)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4)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
(5)总结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结论:我认为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指导教师:周敏强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台子小学
年级班
试验者
时间
2011.11.22
实验名称
电磁铁的磁力(二)
实验器材: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六上)科学活动手册

科学活动手册六年级上册2013级班第小组姓名: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2、杠杆的科学认识杠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也是杠杆,它们的三个点在什么位置?试着标出来。
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说说我们的理由。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六上科学活动手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杠杆类工具的比较杠杆 杠杆 杠杆分析常用的杠杆类工具,按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
杠杆类别记录表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小杆秤的研究如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六上科学活动手册4、轮轴的秘密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有什么作用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5、定滑轮和动滑轮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定滑轮有省力的作用吗? 会移动的滑轮实验:动滑轮有省力作用吗?1、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记下所用的力。
2、用动滑轮实验装置提升重物,记下所用的力。
六上科学活动手册6、滑轮组滑轮组的作用实验:滑轮组的作用(一)①直接提升重物,记录用力方向(在图中画出)和用力大小。
②用下图左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记录用力方向(在图中画出)和用力大小。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一)实验:滑轮组的作用(二)我们的预测:7、斜面的作用斜面有什么作用实验:斜面能省力吗?我们的猜测:斜面 省力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不同坡度的斜面实验: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我们的猜测: ①将木板搭在高度不同的木块上,做成不同斜面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并记录。
③分别沿着这些斜面将重物拉上去,记录拉力。
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六上科学活动手册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自行车上的链条和齿轮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的大小是什么关系?思考:变速自行车如何实现变速的?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记录表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硬了?3、拱形的力量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方法:将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力量。
六年级科学笔记(11.9)要点

六年级科学笔记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一、常见工具钉锤、剪刀、螺丝刀、开瓶器、起钉锤、小刀、镊子、剥线钳。
二、连线任务工具作用油桶上车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清理路障斜面省力升旗杠杆省力三、解决问题1、取图钉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刀子或剪刀撬;2、去螺丝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3、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
四、不同的工具能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五、什么叫简单机械?答: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铁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一、认识杠杆1、杠杆的定义: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的三个点:支点: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二、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2、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3、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三、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就是: F 1 ×L1 = F 2 ×L2(仪器名称:杠杆尺)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它们的三点位置有什么不同?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这三个杠杆类,哪省力,哪个费力?二、杠杆的分类类型举例省力杠杆撬棍、起钉锤、老虎钳、开瓶器、压水井的压杆费力杠杆食品夹、镊子、钓鱼竿、铁锹、筷子、不省力不费力跷跷板、天平、订书器、定滑轮杠杆二、为什么有些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答:根据杠杆原理,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节省距离.如钓鱼竿、筷子、镊子等.如果这些工具不设计成费力杠杆,那使用起来就会更麻烦,会让手的移动距离很大,不方便。
三、小杆秤的研究1、认识杆秤:在杆秤上标出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秤砣虽小,能压千金”的道理?答:杆秤运用了杠杆的原理。
通电线圈磁场测量

实验一 通电线圈磁场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通电线圈周围产生的磁场及单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加深对时变电磁场的理解。
2.掌握高斯计、数字万用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了解电压、电流和磁场的一般测量方法。
二、实验类型本实验为综合型教学实验。
三、实验仪器1.变压器220V/11V 。
2.主线圈200匝,线圈内直径400mm ,线圈导线(铜漆包线)直径 0.5mm ,线圈自身高度 10mm ,径向厚度10mm ,置于骨架下部靠下挡板。
3.单匝线圈,靠近上挡板,用于测量感应电动势。
4.高斯计频率范围30Hz~2kHz ,可实现三维磁场测量,测量上限2000mG/200μT 。
5.数字万用表、电流表。
四、实验原理变压器AC图1 实验接线图通电线圈周围将产生变化的磁场,该变化磁场又会在单匝线圈回路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定律:线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随时间的变化律成正比,即dtd e Φ-= 五、实验内容1.测量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开路电压,确定变压器变比。
2.测量主线圈回路直流电阻、变压器二次侧负载电压和主线圈回路电流。
3.测量线圈周围磁场的沿线分布,并与解析解进行比对。
4.测量单匝线圈感应电动势。
六、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测量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开路电压,确定变压器变比。
2.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主线圈和单匝线圈回路直流电阻。
3.连通主线圈回路,测量变压器二次侧负载电压和主线圈回路电流。
4.选定两条测量线,利用高斯计测量线圈周围磁场的沿线分布,并与解析解进行比对。
5.测量单匝线圈感应电动势。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人员安全,请勿带电时触摸变压器抽头。
2.通过测量回路直流电阻,区分主线圈和单匝线圈,避免接线时将变压器短路。
3.使用数字万用表和电流表时,注意量程选择,防止毁坏仪表。
八、实验数据表格表1表2 磁感应强度数据图2 磁场测量线示意图九、思考题1.主线圈回路电阻是否等于主线圈负载电压与回路电流的比值?2.分析本次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考虑单匝线圈感应电动势的测量方法是否严谨?。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汇总(上、下册)

六年级上册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
实验过程:(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名称:铁生锈实验材料: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步骤: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2.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3.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实验现象:水中,轻微;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空气中,轻微;醋、碱、盐、水中,严重生锈;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实验名称:惯性试验实验材料:鱼缸一个,鸡蛋一个,光滑的薄木板一块,小锤一个。
实验步骤:1.把鱼缸装入二分之一的水,盖上薄木板,然后把鸡蛋放在木板上面。
2.用小锤沿水平方向迅速敲击木板,看鸡蛋如何运动。
实验现象:鸡蛋会掉进水里。
实验结论:鸡蛋没有随木板一起运动,而是保持了它原有的运动趋势,木板抽掉后,只好掉进鱼缸内,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现象: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六年级科学教科版电和磁

看到这个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怎么去检测证明?
研究提示:
1、根据问题逐条进行观察、检测,得出自己的结论。 2、找一找:这个装置和磁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想一想,你在研究过程中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交流分享: 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这个装置通电后是不是产生了磁性?
这个装置通电后有没有南北极呢? 这个装置通电后,它的南北极是固定的吗?
线圈 铁芯
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电磁铁有南北极,改变电流方向和改变线圈缠 绕方向,都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 如果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电磁铁的南北极会发生改变吗
用电磁铁搬运物体,能量是怎样转移的?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形式是怎样转换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 4.电能和磁能
磁铁的性质: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磁铁能吸铁、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等
你能用这个指南针去检测一块没有标明南北极的 磁铁的南极和北极吗?
制 作:
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100圈,导 线两头留出10~15厘米做连接线。固定连接线与线圈,避免线 圈松开。用砂纸把接线头打磨光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1.当电池正负极接法发生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当电磁铁的线 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两者同时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不 变。 2.在利用电磁铁搬运物体时,将电能转换成了磁能。电磁铁吸起大头针,又 通过这个吸起的大头针去吸引其他的大头针,使大头针接连地被磁化, 这种现象就是能量的转移 3.磁能转化成电能的典型应用就是发电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电的线圈(一)》
【实验名称】制作电磁铁
【实验目的】知道电磁铁的组成部分,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制作材料】
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工具刀、胶带
【制作步骤】
1.用包皮细电线在铁钉钝端打结,并顺着打结方向缠绕。
2.如果绕的圈数较多,须回绕第二层时,可先用胶带固定,再继续绕,但方向须一致。
3.把包皮细电线两头的包皮用刀刮去,分别接电池的两极,则电磁铁制作完成。
4.用电磁铁接通电源吸大头针。
【实验现象】电磁铁通电后能吸铁。
【结论】
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注意事项】
在使用工具刀时注意安全。
《通电的线圈(二)》
【实验一】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电磁铁有磁极,磁极可以改变。
【实验材料】自制的电磁铁、电池、小磁针
【实验过程】
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接近小磁铁针,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线圈缠绕方向不变,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无变化。
3.电池的正负极不变,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无变化。
【实验现象】电磁铁通电后,与小磁铁针相吸或相斥。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改变或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都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注意事项】
保护电池和电磁铁,注意安全。
【实验二】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电磁铁的磁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实验材料】包皮细电线、电池、铁钉、大头针、工具刀
【实验过程】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样的铁钉上缠绕不同圈数的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缠绕圈数不同,吸起的大头针数量不同。
串联电池数量不同,吸起的大头针数量不同。
【实验结论】
1.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一些,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2.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一些,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注意事项】
电磁铁在每次实验结束要立刻断电,保护电池,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