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电的线圈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通电的线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001)

小学科学《通电的线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001)

通电的线圈(一)一、情境导入1. 神奇魔术教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我能用这枚铁钉,将这些小垫圈吸起来,相信吗?(生:不能吧?能吗?)教师:好,哪位同学来试一下?学生尝试。

教师:能吗?(生:不能)你们不行,老师行,并且我说让它吸它就吸,我说让它放,它就放。

想不想见识一下?(生:想)教师:好,老师把这枚铁钉放到我的魔法盒子里,请同学们屏住呼吸,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吸——放——再吸——再放。

怎么样,神奇吧?(生:神奇!)想不想知道为什么?(生:想)好,老师把它请出来,有什么想问的吗?(生:为什么铁钉能吸起小垫圈?)教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为这个魔法盒揭秘。

(生:我认为是因为铁钉缠绕线圈,产生磁性,所以能吸起小垫圈。

)教师:同意吗?看,这个铁钉可以吗(铁钉吸小垫圈不成功)现在还有想法吗?(生:我认为应该是让铁钉和这个线圈通电后产生磁性,所以能吸起小垫圈。

)教师:感谢你们为魔法盒解开了秘密,对,就是这枚铁钉和缠绕这个铁钉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磁性。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通电的线圈(一)2. 认识电磁铁教师:同学们,这组线圈通电后有什么样的特性?(生:有磁性)谁能说得更准确?(生:通电有磁性。

)你能根据它的特性给起个合适的名字吗?(生:电线圈/通电的线圈/电磁铁)对,这个名字很贴切。

像这样利用电流通过缠绕的线圈产生磁能的装置叫电磁铁。

谁能再来说说什么是电磁铁。

(2 到3 人)教师:同学们,这个电磁铁由哪几部分构成?(生:铁钉和线圈)我们把铁钉称为铁芯,只要是铁制的物品都行。

学生复述铁芯和线圈。

教师:如果用能量转换来解释,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对,电磁能。

那么电磁铁原理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看一个小视频,了解一下。

二、合作探究1. 制作电磁铁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电磁铁的知识,想不想做一个电磁铁玩一玩?(想)现在不行,想自己做一个电磁铁,得过老师的三关。

第一关,了解实验器材。

第二关,阅读温馨提示。

《通电的线圈》教学设计

《通电的线圈》教学设计

8 通电的线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学具准备:四组、铁钉、带绝缘皮的细电线、电池夹、电池、闸刀开关、回形针、小磁针教具准备:废旧电铃、电话听筒、玩具车马达、铁钉、带绝缘皮的细电线、电池夹、电池、闸刀开关、回形针、小磁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我们每次上下课是谁提醒的?(电铃)它为什么能够发出声音?与谁有关?预设:电铃通电后会发出声音,它与电源有关。

2、它里面是什么装置,是怎样工作的?出示废旧电铃,拆开装置研究。

教师拆,学生观看,了解电铃是怎么工作的?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电铃是一个用细铜丝缠绕的线圈。

它通上电就能工作了。

我们把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2、如果用能量转化来解释可以怎样说呢?(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3、你想不想做一个电磁铁呢?(1)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胶带,闸刀开关,大头针(2)各小组同学作好分工,注意各组同学要配合好,要认真细心。

(3)怎样做一个电磁铁呢?先在小组内设计一个方案。

制定方案: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注意紧凑,缠绕完后用胶带固定铁钉两端,还要留出一定长度接开关和电源。

(最后一圈线从倒数第二圈里穿过去,这样线圈不易松散。

)2、另一根导线接在开关的一端和电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预设1:电磁铁有南北两极1、展示学生做的电磁铁2、出示指南针。

问: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用电磁铁的钉尖靠近指南针会怎么样?(指南针南极与钉尖相吸);用钉帽靠近指南针呢?(指南针南极与铁帽相斥)小组内由一位同学把拉直的长导线靠近指南针后不动,另一位同学按住开关接通电流,仔细观察:电磁铁的钉尖与南极靠近怎样?与北极靠近怎样?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小学科学_通电的线圈(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通电的线圈(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通电的线圈(一)一、情境导入1.神奇魔术教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我能用这枚铁钉,将这些小垫圈吸起来,相信吗?(生:不能吧?能吗?)教师:好,哪位同学来试一下?学生尝试。

教师:能吗?(生:不能)你们不行,老师行,并且我说让它吸它就吸,我说让它放,它就放。

想不想见识一下?(生:想)教师:好,老师把这枚铁钉放到我的魔法盒子里,请同学们屏住呼吸,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吸——放——再吸——再放。

怎么样,神奇吧?(生:神奇!)想不想知道为什么?(生:想)好,老师把它请出来,有什么想问的吗?(生:为什么铁钉能吸起小垫圈?)教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为这个魔法盒揭秘。

(生:我认为是因为铁钉缠绕线圈,产生磁性,所以能吸起小垫圈。

)教师:同意吗?看,这个铁钉可以吗(铁钉吸小垫圈不成功)现在还有想法吗?(生:我认为应该是让铁钉和这个线圈通电后产生磁性,所以能吸起小垫圈。

)教师:感谢你们为魔法盒解开了秘密,对,就是这枚铁钉和缠绕这个铁钉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磁性。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通电的线圈(一)2.认识电磁铁教师:同学们,这组线圈通电后有什么样的特性?(生:有磁性)谁能说得更准确?(生:通电有磁性。

)你能根据它的特性给起个合适的名字吗?(生:电线圈/通电的线圈/电磁铁)对,这个名字很贴切。

像这样利用电流通过缠绕的线圈产生磁能的装置叫电磁铁。

谁能再来说说什么是电磁铁。

(2到3人)教师:同学们,这个电磁铁由哪几部分构成?(生:铁钉和线圈)我们把铁钉称为铁芯,只要是铁制的物品都行。

学生复述铁芯和线圈。

教师:如果用能量转换来解释,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对,电磁能。

那么电磁铁原理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看一个小视频,了解一下。

二、合作探究1.制作电磁铁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电磁铁的知识,想不想做一个电磁铁玩一玩?(想)现在不行,想自己做一个电磁铁,得过老师的三关。

第一关,了解实验器材。

第二关,阅读温馨提示。

小学科学_《通电的线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通电的线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通电的线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制作电磁铁,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

2、知道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并会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电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大螺丝钉、漆包线、一号电池、大头针、电池盒、电线夹、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这是一块磁铁,也就是吸铁石,老师能用它把这个回形针吸起来,你觉得老师厉害吗?为什么不厉害?那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普通的螺丝钉,老师能用这个螺丝钉也能把回形针吸起来,想不想看一看?请看,这样,螺丝钉可以吸起回形针吗?不着急,老师给这根普通的大螺丝钉穿上一层紧身衣,这是一根长长的导线,老师把导线从铁钉的一端开始,一圈挨着一圈紧紧的缠在铁钉上,缠一圈称为一匝,两圈称为两匝,,3匝4匝5匝6匝,熟练了以后就可以快一点,大约30匝,这样铁钉就有了紧身衣,我们看一下这时候它能不能吸起回形针?还不行,那我们再给这个线圈的两端接上电源,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把它再靠近大头针,你看到了什么?吸起来了吗?给老师掌声!想知道为什么吗?螺丝钉和绕制在螺丝钉上的导线在通电后,形成了一个通电的线圈,正是这个通电的线圈吸引了回形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通电的线圈(板书)课件出示::像这样,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学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是把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我们观察一下,电磁铁由什么组成?(主要是有线圈与铁芯组成)二、制作电磁铁我们通过自己观察和思考发现了电磁铁这么多的奥秘,大家可真了不起,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电磁铁?生:想那我们就自己做一个,但做电磁铁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呢?说的真好,和老师想的差不多。

老师也有几点要求。

课件1.从铁芯一端沿同一个方向缠绕,缠的尽量紧凑均匀。

2.两端至少留出10厘米的长度,方便连接电源。

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

开始做实验吧。

好了,实验结束,老师想请你们评价一下,四组的电磁铁做的怎么样?三组的呢?对,线圈应该缠绕的再紧密一些。

《通电的线圈》教学设计

《通电的线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电的线圈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知道电能产生磁,能应用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解释;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试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会制作电磁铁;能
综合运用所学到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带有创作性的科技作品;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或文字)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做到尊重证据;愿意合
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学生制作探究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科学认识理解。

小学科学《通电的线圈(一)》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通电的线圈(一)》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通电的线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能产生磁,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2.了解电磁铁的构造。

过程与方法: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的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和试验报告。

2.能综合运用所学到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带有创作性的科技作品;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或文字)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态度,制作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愿意合作交流;尊重证据;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电磁铁的特性,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磁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电磁铁在生活中应用相关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废旧电铃、电话听筒、玩具马达、铁钉、带绝缘皮的细导线、电池夹、鳄鱼夹、电池、胶带、闸门开关、大头针、小磁针。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磁铁吸引铁物品的图片和播放视频《电磁起重机(一)》。

提问:为什么电磁起重机不像磁铁一样一直吸着铁呢?学生汇报。

揭示主题:我们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一旦铁物品被磁吸住了,就不容取下来,但是视频电磁起重机通电时,废钢铁就被吸起来了,搬运到指定的位置,断开电源,废钢铁便自动落下。

它是怎样工作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板书课题:通电的线圈(一))(二)它们是怎样工作的?教师出示有关在生活中电磁铁的一些应用图片:废旧电铃、电话听筒、扩音喇叭、玩具马达等图片。

提问:它们是怎么工作的?请来猜一猜。

学生自由发言。

谈话:既然学生这样多的猜想,我们不如自己去拆解玩具汽车的马达品探究一下。

学生探究,教师指导。

(完整版)通电线圈二教案

(完整版)通电线圈二教案

通电的线圈(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师引导学生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填写简单的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点:了解电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电池、电磁铁、小铁圈、指南针。

活动过程:一、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通电线圈,线圈通电后就成为了电磁铁,谁来和老师说说你研究出电磁铁有什么特性?学生回答: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师总结:同学们学得可真不错。

老师这节课想和大家一起再来玩一玩电磁铁,看看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板书课题)二、猜想,发现问题: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磁铁:磁铁有南北极,不同的磁铁磁力也是不同的。

那你认为电磁铁有没有这样的特性啊?(学生猜想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想要知道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我们就要用实验来证明。

那我们用什么能证明电磁铁有没有磁极呢?用什么方法能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呢?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老师让学生拿出学具材料,研究电磁铁的磁极与磁力的大小。

提示:1、操作电磁铁时要小心铁钉扎手。

2、用磁针判断电磁铁磁极时要轻轻靠近磁针的一端,能看出相吸或排除时要立即拿开。

用红色彩纸将北极标出。

3、研究完电磁铁后将电池一端铁夹拿开,断开电源。

节省电源。

学生交流实验记录单的内容,并总结:电磁铁有磁极,并且不同的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也不同。

2、老师选取两组实验记录单,让学生观察提出疑问。

为什么不同的电磁铁南北极的位置不同?为什么电磁铁的磁力有大有小?(还有其他的问题)教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

选取前两个本节课进行研究。

让学生先猜想磁极与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再想一下,怎样去验证猜想。

【新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通电的线圈》【创新教案】一

【新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通电的线圈》【创新教案】一

《通电的线圈》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制作电磁铁,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会产生磁性,知道其中能量的转化。

2、知道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会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态度。

【教学重点】对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进行大胆假设,并初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细导线(50厘米与100厘米各一根)、电池2节、大头针若干。

教师准备:小磁针(每组一个)、长铁钉(退过火的,每组3-4个)、两个组装好的电磁铁装置(一个串联电池多、线圈匝数多,一个电池少、线圈匝数少)、挂图(或音像资料)──电磁铁的用途。

【教学过程】一、提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两个电磁铁装置,让同学们辨认这是什么装置,能干什么?学生反应: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原有的生活经验,可能会辨认出是电磁铁,是吸铁用的。

如果学生辨认不出,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

2、选派四名同学分两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颗数多?学生比赛:发现问题,提出异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电磁铁为什么能吸铁?②为什么有的电磁铁吸大头针多,有的吸大头针少?③电磁铁有南北(或N S)极吗?④电磁铁也有指南北的性质吗?⑤电磁铁是怎样做成的?3、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选择问题,提出假设。

针对学生提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假设。

例如:为什么有的电磁铁吸大头针多,有的吸大头针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个电磁铁装置,提出自己的猜想:可能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电池多,吸大头针就多;可能与在铁钉上绕制的线圈数有关系,绕得越多,吸大头针就越多。

再如:电磁铁有南、北(或N、S)极吗?学生根据认识磁铁的经验,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猜想:电磁铁能吸铁,它就应该和磁铁一样,也有南北极。

三、设计方案,交流完善。

各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根据猜想设计验证的方案,并在小组间进行方案交流,进一步完善方案,达成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通电的线圈(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性质作假设性的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让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个磁极。

3、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做一个电磁铁。

4、培养学生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想动手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器材准备:电磁铁装置纸盒(铁钉、带绝缘皮的细导线)、电池、电池夹、导线、闸刀开关、大头针、小磁针、实验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入新课
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想知道)
(出示装置)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装置,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它主要由几部分构成
②各有什么特点
组内观察后交流。

生:这个装置由一块金属和带绝缘皮的细导线组成。

带绝缘皮的细导线是缠绕在金属上的。

师:带绝缘皮的细导线是怎样缠绕在金属上的
生:按同一个方向
生:……
师:其实中间的金属在这里叫铁芯,这个金属部分也可以用铁条、铁棍等代替;缠绕一圈一圈的带绝缘皮的细导线在这里叫线圈。

〔出示课件〕线圈接通电源后,就成了一个通电的线圈。

板书:通电的线圈(一)
这个装置连接电源之后科学上就称它为:电磁铁。

〔板书:电磁铁〕
我们把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2、【制作电磁铁】:
师: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个电磁铁呢(想)
(1)、观察做电磁铁所需要的材料: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胶带,闸刀开关,大头针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电磁铁呢先在小组内设计一个方案。

(2)、设计交流制作方案
(3)组内交流
(4)汇报制作方案
生:我们制作时将选用螺丝钉做铁芯,选择绝缘导线缠绕为线圈,把绝缘导线按一个方向缠绕在螺丝钉上,就可以了。

制作方案:(课件)
A、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注意紧凑,缠绕完后用胶带固定铁钉两端,还要留出一定长度接开关和电源。

B、另一根导线接在开关的一端和电源。

(5)、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同学们制作的装置,及时作出评价(展台展示)。

师:请各组的组长同学展示一下本组的作品。

二、生成问题
师:以前大家学习了磁铁,谁来还记得磁铁有哪些性质
生:有磁性、有南北两极……
师:磁铁有这么多性质,“电磁铁”比“磁铁”多了一个“电”字,它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三、猜想假设
生:可能能吸铁,有磁性。

生:也可能有南、北两个极。

生:……
四、实验验证
1、师:只有猜想是不够的,真正的科学需要得到实验的验证。

大家想不想来验证一下电磁铁有没有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性质呢
生:想。

师:根据我们以前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考虑一下,你想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电磁铁的性质),说说你的想法
2、分组交流。

3、汇报实验方案。

生:用大头针等金属进行判断是否磁性,如果通电的电磁铁靠近大头针等金属时,大头针等金属被吸起来,则有磁性。

生:用磁铁进行判断电磁铁是否有磁极,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如果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两个磁极时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现象,则判断电磁铁也有磁极。

生:……
3、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非常科学、合理。

你觉得实验操作中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呢生:组内成员注意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生:不要直接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生:要爱惜实验器材,作好记录…………
师:很好。

那就请各组用你手中的器材动手验证,并请记录员及时填好实验记录表
4、分组实验,并填写记录表(出示课件)
探究电磁铁性质实验记录表
5、汇报实验结果。

(要求按实验记录表汇报)
师:请各组把实验过程中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哪组先来
生:我们发现电磁铁在通电时能吸起大头针(有磁性),断电时大头针又掉了下来(没有磁性);电磁铁一端靠近磁铁的一个磁极时互相吸引,靠近磁铁的另一个磁极时互相排斥,根据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电磁铁也有两磁极。

(本组组员可以优先补充)生:……
五、总结提炼
师:同学们探究得真好,你们都快成小科学家了,根据你们的发现: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

它有南、北两个磁极。

从能量转化角度来说,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装置。

【板书: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也有两极】
六、拓展延伸
1、师:生活中,电磁铁被人们广泛应用,你还知道哪些地方运用了电磁铁
生:马达、喇叭……
生:……
〔师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师:课后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制作一个电磁起重机,看谁的吸起的小螺丝钉多。

板书设计:
8、通电的线圈
通电有磁性
电磁铁断电无磁性
有两个磁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