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ppt1(14套) 语文版7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ppt实用课件(1)

(2)搁搁搁..在不前住面打ɡɡēé
(4)淋冰过淇淋.淋. lìnlín
2.语境辨析法 (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 jiào ),觉.( jué ) 察出情况不对,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6)他拿马扎.( zhá)时,不小心被扎.( zhā)破了手,马上包扎.(zā) 了一下。
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好 诗不厌千回改,意境多从推敲出。看杜甫 “新诗改罢自长吟”,诗人从推敲中独享一 番情趣;看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 流”,诗人从斟酌中获得一种体验;读卢延 让“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诗人从咬 文中看到一种风景。总览这些诗句,它们无 不诠释着美言妙句背后诗人锤炼语言的艰辛,正如王安石所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创作出“惊天 地,泣鬼神”的佳句,还真得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
3.欺人太甚: 欺负人太过分,令人不能容忍。 4.席地而坐: 在地上铺了席坐在上面。后泛指在地上坐。 5.夜以继日: 日夜不停。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没有铁路工人日夜不停地夜.以.继.日.的奋战,天堑就不可能化 为通途,就不可能有万里之遥朝.发.夕.至.,更不可能有傲视世界的 高铁第一速度。
辨析: “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与前面“日夜不停”重 复,故“夜以继日”运用错误。“朝发夕至”运用正确。
汉语语言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变化 和中华民族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 和语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演变。正是 这种发展和演变,使汉语看似古板呆滞 的语言文字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 时代色彩,使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吕叔湘先生的文章 《语言的演变》以汉语为例,简明扼要地讲解了语言演变的 一般规律。
一片甲骨惊世界,中华汉字美名 扬。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 是世界的宝库。作为一名外国人,林 西莉热爱中国汉字文化,并对此作了 深入、细致的研究,让人觉得不可思 议,她在书中表现出的研究汉字的求 真、求实的研究态度让我们震惊。她根据考古资料探讨汉字 的核心部分,寻求汉字被创造时的外观和实物来进行解释, 对每个汉字的解释做到了言之有据。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 汉字王国,去探索无穷的汉字奥秘吧!
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ppt1(打包14套) 语文版7

第5课
词三首(二)
本课话题——逆境 一、从课本中积累
1.苏轼是一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的书生,在遭受“乌 台诗案”的坎坷,身贬黄州之后,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 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人 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2.无奈的英雄又一次站在经历了几千年世事沧桑的京口北 固亭上,面向苍天,面对着这经过无数次战火洗礼的沉重的土地, 除了凭吊那些已经逝去的古代英雄以外,还能做些什么?词人似 乎看到了上天对于英雄故意的嘲弄!然而,辛弃疾就是辛弃疾, 在不能被重用的境遇中,词人却坚定地呼喊出“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这苍劲有力的呼喊,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辛弃疾金戈铁 马、驰骋疆场的英姿。
愤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烘托和映衬 这首词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 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借众多“豪杰” 来烘托周瑜。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另一 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
2.写景和抒情相结合 如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阕刻画 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一尊还酹江月” 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二、词语解释
1.风流人物: 杰出的人,英雄。 2.纶巾: 青丝头巾。 3.樯橹:樯,桅杆;橹,摇船前进的工具。这里指曹操的 水军战船。 4.华发: 白发。 5.莽然: 苍莽,广远的样子。 6.黯销凝: 伤感出神。 7.洙泗: 洙水和泗水。 8.区脱: 匈奴语。土堡。后泛指边境哨所。
9.骑火: 骑兵所持的火把。 10.空埃蠹: 白白地积满灰尘,生出蛀虫。 11.纷驰骛: 乱纷纷奔走。 12.中原遗老: 中原沦陷区的百姓。 1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指英雄的业绩。 14.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之外的强敌,形容气概非凡。 15.可堪: 不可堪,不能忍受。 16.凭.谁问: 烦劳,请求。
词三首(二)
本课话题——逆境 一、从课本中积累
1.苏轼是一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的书生,在遭受“乌 台诗案”的坎坷,身贬黄州之后,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 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人 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2.无奈的英雄又一次站在经历了几千年世事沧桑的京口北 固亭上,面向苍天,面对着这经过无数次战火洗礼的沉重的土地, 除了凭吊那些已经逝去的古代英雄以外,还能做些什么?词人似 乎看到了上天对于英雄故意的嘲弄!然而,辛弃疾就是辛弃疾, 在不能被重用的境遇中,词人却坚定地呼喊出“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这苍劲有力的呼喊,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辛弃疾金戈铁 马、驰骋疆场的英姿。
愤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烘托和映衬 这首词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 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借众多“豪杰” 来烘托周瑜。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另一 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
2.写景和抒情相结合 如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阕刻画 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一尊还酹江月” 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二、词语解释
1.风流人物: 杰出的人,英雄。 2.纶巾: 青丝头巾。 3.樯橹:樯,桅杆;橹,摇船前进的工具。这里指曹操的 水军战船。 4.华发: 白发。 5.莽然: 苍莽,广远的样子。 6.黯销凝: 伤感出神。 7.洙泗: 洙水和泗水。 8.区脱: 匈奴语。土堡。后泛指边境哨所。
9.骑火: 骑兵所持的火把。 10.空埃蠹: 白白地积满灰尘,生出蛀虫。 11.纷驰骛: 乱纷纷奔走。 12.中原遗老: 中原沦陷区的百姓。 1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指英雄的业绩。 14.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之外的强敌,形容气概非凡。 15.可堪: 不可堪,不能忍受。 16.凭.谁问: 烦劳,请求。
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课件ppt(打包17套) 课件1

释方式。
(一)阅读文章关于“手”字的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甲骨文和商代,对于“手”字的写法有什么区别? 明确:甲骨文:有五个手指的形象,手指稀疏得像花茎上 的叶子,看不到起决定性作用的拇指。商代:是文字而不是一 幅图画,分为左手和右手,只能看见五个手指中的三个。 2.我们怎样才能理解古代的人看待和表示自己和外部世 界的方式? 明确:只有把自己从成长和接受的教育中积累起来的常 规知识里摆脱出来。
3.我们从“手”字的结构中可以归纳出哪些认识汉字 的规律性知识?
明确:①很多汉字都有象形的成分,我们可以根据事物 的象形结合汉字字形,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
②要善于从古人现有的思想认识水平的角度去考虑古人 造字的方式和目的,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汉字的本义。
③汉字有一个包含各种简化过程的漫长历史,只有了解 这个过程,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汉字。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通读全文,请说说课文是分别从人体哪些器官来解读 汉字的。 明确:目(见、眉、面)、耳、自(鼻)、口、心、手、止 (脚)、身。
如何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 [写法领悟] 本文重在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 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把学术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语言生动具有趣 味性。 [写法指导] 一、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 为了把人们不易看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阐述 清楚,作者多采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说明,多用比喻、拟人、引用、 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
在出版了《汉字王国》后,林西莉终于可以开始写这本关于 古琴的书了。2006年,《古琴》在瑞典出版,使她继《汉字王 国》摘得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后,又一次摘得该 文学奖的非文学作品类图书最优秀奖。
也许有人会认为古琴音乐在历经3 000年的岁月后已走到了尽 头,但事实远非如此。作为一个坚定的古琴推广者,林西莉敏锐 而欣喜地看到,当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许多 年轻人“发现”了中国这项雅致的艺术。她说她发现中国IT界、 金融界、媒体的许多年轻人在学习弹奏古琴,还是有许多人爱听 这古老曲调的。“在我与中国40多年的接触中,最让我惊叹的一 点就是中国传统的顽强与牢固。”
(一)阅读文章关于“手”字的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甲骨文和商代,对于“手”字的写法有什么区别? 明确:甲骨文:有五个手指的形象,手指稀疏得像花茎上 的叶子,看不到起决定性作用的拇指。商代:是文字而不是一 幅图画,分为左手和右手,只能看见五个手指中的三个。 2.我们怎样才能理解古代的人看待和表示自己和外部世 界的方式? 明确:只有把自己从成长和接受的教育中积累起来的常 规知识里摆脱出来。
3.我们从“手”字的结构中可以归纳出哪些认识汉字 的规律性知识?
明确:①很多汉字都有象形的成分,我们可以根据事物 的象形结合汉字字形,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
②要善于从古人现有的思想认识水平的角度去考虑古人 造字的方式和目的,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汉字的本义。
③汉字有一个包含各种简化过程的漫长历史,只有了解 这个过程,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汉字。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通读全文,请说说课文是分别从人体哪些器官来解读 汉字的。 明确:目(见、眉、面)、耳、自(鼻)、口、心、手、止 (脚)、身。
如何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 [写法领悟] 本文重在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 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把学术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语言生动具有趣 味性。 [写法指导] 一、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 为了把人们不易看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阐述 清楚,作者多采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说明,多用比喻、拟人、引用、 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
在出版了《汉字王国》后,林西莉终于可以开始写这本关于 古琴的书了。2006年,《古琴》在瑞典出版,使她继《汉字王 国》摘得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后,又一次摘得该 文学奖的非文学作品类图书最优秀奖。
也许有人会认为古琴音乐在历经3 000年的岁月后已走到了尽 头,但事实远非如此。作为一个坚定的古琴推广者,林西莉敏锐 而欣喜地看到,当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许多 年轻人“发现”了中国这项雅致的艺术。她说她发现中国IT界、 金融界、媒体的许多年轻人在学习弹奏古琴,还是有许多人爱听 这古老曲调的。“在我与中国40多年的接触中,最让我惊叹的一 点就是中国传统的顽强与牢固。”
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ppt1(打包14套) 语文版6

总之,在他大半生的重大的奋斗进取中,九次失败,只有两次成 功,而第二次成功就是当选为美国的第十六届总统。那屡次失败 并不能使他的自信心动摇,而只是起到了开发潜能的作用。如果 我们积极地把握住那面镜子,那么从林肯的身上我们就不难看出: 正因为有了失败的经历他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机会去弥 补,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去完善自己。从这一层面上说失败 也是一种成功,是一种孕育在失败怀抱中的成功!
④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⑤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 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婉约词派 婉约词派:词派之一,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 姜夔、张炎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其词作 大多写愁情别绪及个人际遇,缺乏重大的社会意义,却讲究音律 格调,辞藻、风格清婉绚丽,故称“婉约词派”。
三、名句默写
1.是处红衰翠减,
。惟有长江
水,
。
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
。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4.三杯两盏淡酒,
。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这次
第,
!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
7.
,苒苒物华休 无语东流 2.天际识归舟 3.凄凄惨 惨戚戚 4.怎敌他、晚来风急 5.点点滴滴 怎一个愁字了得 6.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八声甘州》
[明大意]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
首,它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
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声声慢》 这首词描写的是无与伦比的“愁”,主要通过清冷的秋景来渲 染愁情,表现词人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 依的凄苦心境。 《虞美人》 这是李煜的绝笔词。词人以形象可感的愁情,起伏跌宕的笔法, 在对故国往事的追忆之中表达了深深的故国之恋、切切的亡国之痛。
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ppt1(打包14套) 语文版

i áo ) (12)缭 乱(l .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l ò l ò u u .. 疏疏落落 落 下 l à . (2)落 枕 l ào 落 . u u l ō l ō 大大落落 ..
u j à n 手卷 . (1)卷 缩j ǎ n u 卷 .
营(某事 )。本句使用了后一层意思,使用正确。“层出不穷”指接 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使用正确。“引人入胜”指引人进入佳 境(指风景或文章等)。此处说层出不穷的营销方案,属于错用对象。
(二)易混辨析 1.贯串 vs 贯穿
①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 ____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 贯串 出不穷的变奏。 填一填 ②青岛地铁1号线是_____ 贯穿 青岛南北,连接东西两岸的 骨干线路,对缓解城市南北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结构 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 般用于抽象事物,如贯串着革命精神。 “贯穿”指穿过;连通。对象可是抽象事物,也 可是具体事物。
[ 理脉络]
一、阅读课文第 1~8 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第一段是全文的“纲”,请写出第一段表达的三层意思。 [对应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
参考答案:①艺术创作既要有重复,又要有变化。 ②指出重复与 变化的关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③“持续性”的内涵。
2.作者列举《鳟鱼五重奏》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列举《清 明上河图》和《放牧图》的例子又为了说明什么? [对应考点:分析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形象地说明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音乐的重复 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变奏,以及它们的辩证关系。 (2)绘画大多是时空综合的持续艺术, 也有着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3.“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似乎看到几条鳟 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 从而‘知鱼之 乐’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对应考点:分析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ppt(打包14套) 语文版7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韩济生为了国家的需要,37岁时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改为针灸原理。 经过40余年的潜心研究,终于部分地阐明了针刺镇痛的机制,证明 了针刺穴位能够刺激中枢神经中镇痛化学物质释放,从而起到镇痛 作用。韩济生曾说:“勤奋是鲜花,机遇是蜜蜂。蜜蜂不一定光顾每 一朵花,但它肯定不会去寻找带刺的荆棘。当勤奋成为你的习惯时, 从你内心流出的蜜汁会使得蜜蜂不得不来亲近你!”“我总觉得自己 是十足的幸运儿。我们个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从我正式搞科研开始, 就离不开同事、学生们的帮助和通力合作。我们是踩在别人肩上 过来的,因此,我们有责任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让后人踩在我们的肩 上继续前进……” 运用方向这则材料可以用在“责任”“勤奋”“团队精神”“合 作共赢” “付出和回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有关话题或 材料作文中。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本文虽是一篇专业性较强的说明文,但作者开篇从鸦片谈起,由 现象到实质,从宏观到微观,紧扣“秘密”这一中心,逐层剖开,具有 很强的吸引力,逐层深入地说明问题,让读者逐渐地了解“痛与不 痛的秘密”。
学以致用 请选择一种你所了解的自然现象,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 字,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抗战结束了。为了念及父母取名“济生”的初衷,在考取了浙大
化工系、交大纺织系和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后,韩济生不顾许多亲属
的反对,执意走上了学医的道路,渴望做一名医生,特别是做外科医
生,真正做到“普济众生”。这是韩济生人生第一个选择,而“普
济众生”也成为他毕生的追求。
1947年到1952年期间,在上海医学院学习的五年是韩济生一生中
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ppt实用课件 14

请奏盆缻秦王
“缻”同“缶” , 一种瓦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明.年.,复攻赵 古义: 第二年
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2)于是相如前.进.缻 古义: 走上前去进献
今义:指向前行进现象并释义。
(1)秦御史前.书曰 (2)左右欲刃.相如 (3)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Ⅱ.文化常识 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 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 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 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 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 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 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 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②请奏盆缻秦王,以相
娱乐 ③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④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
缻 ⑤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⑥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解析:①为廉颇的话;④写秦王的表现;⑥是赵国的军
事部署。
答案:D
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国战败,形势严峻;赵王畏惧,不敢赴渑池之会,都从 反面衬托出蔺相如的非凡胆识。 B.廉颇诀别赵王的一席话,表明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为后 文廉、蔺矛盾的解决做铺垫。
(5)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6)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窃: 副词,私下里 为:动词,演奏
(7)因.跪请秦王
因: 介词,趁机
(8)左右皆靡. (9)于是秦王不怿. (10)相如顾.召赵御史 (11)秦王竟.酒
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ppt(打包14套) 语文版6

所有的学生定定地看着画面,若有所思。曼昆教授笑着说:“大家 猜一猜,这是谁的手?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位女学生毫不犹 豫地说:“一定是个老企业家的手,出手如此大方!”旁边的一位男学 生摇摇头说:“出手大方也不见得是企业家吧。我想他是一个热爱 音乐的老艺术家。”教室里,讨论的声音渐渐地大了起来,像炸开 了锅似的。曼昆教授神情自若地看着学生们争论,不时地摇摇头。
边际效益 做一件事情所带来的额外 ⑦ 。
提示:①本钱 ②时间 ③物质 ④边际利益 ⑤边际成本 ⑥额外 ⑦利益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2.为什么社会资源需要管理?什么是稀缺性? 提示:因为社会资源稀缺。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3.什么是经济体?为什么说研究经济要从研究个人行为开始? 提示:经济体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由于一个经济 体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体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 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4.作者在讲到效率与平等之间的选择时,提到了平等地分配福利, 它有什么弊端? 提示: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 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相关的经济现 象也越来越复杂,身处这个市场化社会中,怎样管理市场及家庭资 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对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与探讨,并把自己的观点与理论写成经济著作《经济学基础》 一书,本文就选自该部作品。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突然,教室后面传来一个声音:“曼昆教授,我觉得这个问题和我们 没有关系,我们关心的是利润,而不是这样做施舍的慈善事业。” 话音刚落,教室里犹如注入凉水的热汤锅,瞬时间就静了下来。
边际效益 做一件事情所带来的额外 ⑦ 。
提示:①本钱 ②时间 ③物质 ④边际利益 ⑤边际成本 ⑥额外 ⑦利益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2.为什么社会资源需要管理?什么是稀缺性? 提示:因为社会资源稀缺。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3.什么是经济体?为什么说研究经济要从研究个人行为开始? 提示:经济体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由于一个经济 体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体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 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4.作者在讲到效率与平等之间的选择时,提到了平等地分配福利, 它有什么弊端? 提示: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 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相关的经济现 象也越来越复杂,身处这个市场化社会中,怎样管理市场及家庭资 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对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与探讨,并把自己的观点与理论写成经济著作《经济学基础》 一书,本文就选自该部作品。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突然,教室后面传来一个声音:“曼昆教授,我觉得这个问题和我们 没有关系,我们关心的是利润,而不是这样做施舍的慈善事业。” 话音刚落,教室里犹如注入凉水的热汤锅,瞬时间就静了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关知识 豪放பைடு நூலகம்派
豪放词派,宋词两大派别之一,以其词风飘逸豪放而得名。 其词派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大不相同,所 以,被正统的婉约派视为“异军”和“别派”。这个派别由苏轼 开创(苏词清放),辛弃疾完成(辛词雄放),还有黄庭坚、晁补之、 陆游等。苏辛都认为,词应当从“樽前”“花间”走出来,与诗 一样去反映社会生活,要达到“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 地,这些,对中国后来的诗词创作都影响极大。
二、从历史中积累 正视逆境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练了东坡的豪放词风,平静 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司马迁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 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遭遇逆境时以平和的心正视以减轻痛苦, 不但不会使人生阴晦,反而更能在践志后迎来人生的柳暗花明。
三、从名言中积累
1.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朗弗罗
第5课
词三首(二)
本课话题——逆境 一、从课本中积累
1.苏轼是一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的书生,在遭受“乌 台诗案”的坎坷,身贬黄州之后,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 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人 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2.无奈的英雄又一次站在经历了几千年世事沧桑的京口北 固亭上,面向苍天,面对着这经过无数次战火洗礼的沉重的土地, 除了凭吊那些已经逝去的古代英雄以外,还能做些什么?词人似 乎看到了上天对于英雄故意的嘲弄!然而,辛弃疾就是辛弃疾, 在不能被重用的境遇中,词人却坚定地呼喊出“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这苍劲有力的呼喊,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辛弃疾金戈铁 马、驰骋疆场的英姿。
2.患难和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苏格拉底
3.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尼采
4.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
一、作者简介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谥号 “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 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祐二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 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 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 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曾向朝廷上《美芹十论》陈述策略, 不被采纳。42 岁被贬乡居,20 多年后,韩侂胄把持朝政,企图 用北伐中原之事来钓誉固位,起用辛弃疾,让他在抗金前线镇江 当知府,辛弃疾一心雪耻复国,初到镇江就积极为北伐作准备, 而韩侂胄一伙儿政治腐败,急于事功,辛弃疾对于这种政治局面 忧心忡忡,由此作《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故垒.( lěi )
(2)樯.橹.(qiánɡ lǔ )
(4)洙.泗.( zhū sì )
(5)笳.鼓( jiā )
(7)烽燧.( suì )
(8)霓旌.(jīnɡ )
(10)舞榭.歌台( xiè ) (11)可堪.( kān )
(3)还酹.( lèi ) (6)埃蠹.( dù ) (9)填膺.(yīnɡ) (12)狼居胥.( xū )
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 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 到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作品:《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名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湖海平生豪气——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高宗绍兴二十四 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被下狱。孝宗时,任中 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为建康(今南京)留守,因赞助张浚 北伐而被免职。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其词早期多 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 风格近苏轼。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 作品:诗集《于湖集》,词集《于湖词》。
二、背景回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被贬黄州以后常常来赤鼻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 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 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 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六州歌头》 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宋孝宗赵昚继承皇位后,于隆 兴元年(1163),任用张浚北伐,准备收复失地。但因北伐军内部 矛盾重重,将帅不和,结果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被金兵打得大 败。于是,主和派的气焰便又嚣张起来,他们不顾张浚等爱国将 领的激烈反对,遣使与金国统治者密切来往,准备缔结屈辱的投 降和约。次年冬,和议成。这时候,张孝祥正在建康留守任上, 他满怀激情,写下了这首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六州歌头》。
挑灯看剑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 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 使。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 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 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 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 (1205)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作品:名作有《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 京口 北固亭怀古》《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劲霜 劲.风 头劲 . jìjnìnɡ
(2)冠冠夺.盖冠.ɡɡuuāànn
2.语境辨析法
(3)《宝岛一村》是一幅宏大的卷.( juàn )轴,时间跨度近 60 年, 从三户人家两代人散射出去,卷.( juǎn )起时代的风云与不测。
(4)走在狭长幽深的巷.( xiàng)陌,脚步声声叩响湿漉漉的石板, 就如同叩问一个古老的神话,雨中朦胧的凤凰,有谁能够读尽她的 神秘与传奇?红砂石铺就的巷.( hàng )道,干净而整齐,石板上的小 凹坑积着浅浅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