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有哪些
毒品

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常识汤池中学政教处整理编印毒品常识1、概念毒品是指国际禁毒公约规定的受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我国《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常见毒品海洛因,俗称白面、白粉、四号等,是鸦片类毒品中危害最大的品种,目前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
我国吸毒人员主要以吸食海洛因为主,大约占70%以上。
鸦片,俗称大烟,烟土。
吗啡,由鸦片提取而成。
冰毒,苯丙胺类毒品,又名安非他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甲基苯丙胺。
因其形状与冰相似,所以俗称“冰毒”。
摇头丸,又称“狂欢丸”、“狂喜丸”等,是指致幻型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统称,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新型毒品之一。
氯胺酮,俗称K粉,属于其它合成类的新型毒品。
滥用后,易导致人的迷幻,产生错觉,麻痹人的神经系统。
近年来在一些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发现了氯胺酮的滥用现象。
大麻,大麻是一种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桑科一年生植物。
作为毒品的大麻中含有毒素生物碱。
吸食大麻制品初期会产生错觉,情绪激动,行动异常,好斗,继而会产生焦虑猜疑,倦怠昏睡。
吸食过量通常导致精神失常,因而常易诱发车祸和暴力犯罪。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安定、三唑仑、咖啡因等受国家管制的药物。
不遵医嘱滥用这些药品,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些毒贩经常将这些药物出售给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上当购买这些“药物”。
3、毒品分类对于毒品的分类大概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第一种,我们通常按照国际惯例来分,它分成两大种类:第一大类是麻醉药品。
像大麻、可卡因、海洛因、鸦片、吗啡,都属于麻醉药品;第二大类是精神药品。
像冰毒、甲基苯丙胺、氯胺酮、摇头丸、麦角酰二乙胺、咖啡因,这些都属于精神药品。
第二种,如果根据毒品的来源来分类,它又可分成天然毒品。
像鸦片、大麻,这些都是天然种植的;第二类是半合成毒品。
比如像海洛因是通过鸦片中提取的吗啡,然后乙酰化合成了海洛因;第三类是人工合成的。
兴奋剂有哪些

1、刺激剂品种:包括苯丙胺、咖啡因、麻黄碱(常包含于各种感冒药)、尼可刹米(呼吸兴奋剂)、士的宁(常包含于各种中药外用药)等。
特点:对神经肌肉起直接的刺激兴奋作用,属于最早使用的兴奋剂,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兴奋剂,被发现得最早,其特点是起效快。
危害:毒副作用大,大量使用可致猝死,最早被禁止使用。
2、蛋白同化制剂品种:合成代谢类固醇、β2激动剂,包括大力补、诺龙、康力龙等。
特点:合成代谢类固醇在竞技运动方面主要是促进蛋白合成代谢,刺激肌肉细胞和骨骼细胞生成新的蛋白质来增加肌肉和骨骼重量,使运动员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训练强度和延长训练时间。
危害:这类药物起效相对较慢,一般需坚持长时间服食,毒副作用发生较慢但延续时间往往更长,甚至发生在运动员退役后较长时间内;其潜在的毒副作用可引致肝脏、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灾难性的后果,如肝癌、猝死、不孕不育等。
3、血液兴奋剂特点:又称为血液(红细胞)回输技术,是通过输血使机体内含有更高的红细胞浓度以获得更高的携氧能力,以克服因缺氧带来的各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干扰。
其使用方式主要包括自体血事先提取贮存后回输,以及同种异体(他人)同型血回输两种。
危害:加重心血管的血液循环,可引起休克;若输注他人的血,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引起急性溶血并伴随肾功能损害;另外,还有感染肝炎、艾滋病等的危险。
4、内源性肽类激素品种:包括人体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性腺激素等,最常见的是EPO,即(促)红细胞生成素。
特点:静脉注射EPO以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及血细胞比容上升,进而带来携氧能力及跑步耐力增加的好处,其效能类似于血液回输技术。
[page]危害:注射EPO以后血液会处于高黏滞状态,流动明显减慢,在运动中体液丢失增多后变得更为显著,可影响凝血机制的正常稳定,大大提高心脏病和卒中的发病率,甚至可致癫痫发作、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5、β阻断剂品种:亦称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物有心得安等。
特点:这类药物最早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某些心律失常,也可以用于减轻焦虑和惊恐。
常见的兴奋剂药品有哪些

常见的兴奋剂药品有哪些兴奋剂药品是指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强人体机能、提高身体活力和警觉性的药物。
这些药物在一定范围内促使身体得到快速的刺激和兴奋,然而滥用兴奋剂药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兴奋剂药品。
一、可卡因(Cocaine)可卡因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药品,通常以白色结晶粉末的形式存在。
它可以通过鼻腔吸入、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等方式使用。
可卡因能够迅速提升兴奋感、自信心和应激能力,但同时也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依赖性、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等。
二、安非他命(Amphetamine)安非他命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兴奋剂药品,也叫冰毒。
它的外观类似于小晶体或白粉末。
安非他命可以通过口服、鼻吸、注射等方式使用。
该药物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警觉性和活力,但也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心脏病、抑郁、焦虑和幻觉等问题。
三、麻黄素(Ephedrine)麻黄素是一种天然的兴奋剂药品,常用于治疗哮喘和感冒症状。
它可以刺激神经系统、提高血压和心率。
然而,滥用麻黄素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度,引发心脏病、中风和精神问题等。
四、咖啡因(Caffeine)咖啡因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药品,广泛存在于咖啡、茶、巧克力和一些饮料中。
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
适量的摄入咖啡因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导致心悸、失眠和依赖等问题。
五、苯丙胺(Phentermine)苯丙胺是一种处方级别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肥胖症。
它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然而,苯丙胺也具有成瘾性,可能导致滥用和健康问题。
兴奋剂药品的滥用会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滥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使人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我们要提醒大家,不要滥用兴奋剂药品,并谨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滥用兴奋剂药品的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发布的有关反兴奋剂知识的问答...

目录什么是兴奋剂··1禁用清单··1什么是“使用兴奋剂”·5兴奋剂对身心的危害··6怎样避免“误服”兴奋剂··6治疗性用药豁免··7世界范围兴奋剂管制计划··9赛内检查··10赛外检查··11运动员活动行踪信息··12兴奋剂管制过程··13到兴奋剂管制工作站报到··14尿样采集··15血样采集··16适用于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采样程序··17 运动员怎样得知将被检查··19运动员前往检查站的注意事项··19兴奋剂检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9储存和运输··21分析··21测试结果管理··22处罚··22申诉··23特别注意··23反馈··24名词解释··24运动员治疗药物使用指南(2005版)·27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发布的有关反兴奋剂知识的问答··92 兴奋剂检查的程序及注意事项··93感冒药与违禁物质··99附件:行踪信息报告表··101什么是兴奋剂?兴奋剂,最初是指那些能刺激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机能状态的药物。
后来在体育界被用来泛指那些可以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的,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药物。
现在,兴奋剂不仅指那些使人产生兴奋的药物,如射击运动员或射箭运动员为使自己举枪、持箭的稳定,不颤抖而服用的违禁镇静剂也属于兴奋剂范围,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兴奋剂实际上是对体育运动中所有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的统称。
哪些常见药物可能含有违禁的兴奋剂成分

哪些常见药物可能含有违禁的兴奋剂成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为生病而服用各种药物。
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常见药物中可能含有违禁的兴奋剂成分。
了解这些药物对于我们,尤其是运动员和需要接受兴奋剂检测的人群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止咳药。
某些止咳药中可能含有可待因成分。
可待因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具有镇咳的作用。
然而,它也被认为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效果,可能被视为违禁的兴奋剂成分。
所以,在使用止咳药时,尤其是运动员,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成分说明。
其次,一些感冒药也可能存在问题。
比如,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伪麻黄碱可以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塞症状。
但它同时也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心率和血压,从而可能影响兴奋剂检测的结果。
还有一些减肥药也可能暗藏“玄机”。
部分减肥药中可能含有西布曲明。
西布曲明通过抑制食欲来达到减肥的效果,但它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也可能被认定为违禁的兴奋剂。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中,也有需要注意的成分。
比如,一些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能含有胺碘酮。
胺碘酮在调节心脏节律的同时,可能对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产生影响。
另外,一些治疗哮喘的药物也值得关注。
例如,沙丁胺醇。
虽然沙丁胺醇在一定剂量内是允许使用的,但如果超过规定剂量,就可能被认定为违禁兴奋剂。
那么,为什么这些药物中的成分会被视为违禁的兴奋剂呢?这是因为兴奋剂的定义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些能够直接提高运动表现的物质,还包括那些可能影响身体机能、代谢或者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的成分。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不太需要担心这些药物中的兴奋剂成分带来的问题。
但对于运动员、从事高强度竞技活动的人员或者需要接受兴奋剂检测的特定职业人群,就必须格外小心。
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药物的成分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此外,药品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药物中兴奋剂成分的监管。
这不仅是为了维护体育比赛的公平性,也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避免误服含有违禁兴奋剂成分的药物,我们在购买药品时,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成分”和“注意事项”部分。
兴奋剂的分类及有关规定

兴奋剂的分类及有关规定
我国公布的《2019年兴奋剂目录》,将兴奋剂品种分为七大类,共计344个品种,该目录中品种类别分布如下:
1、蛋白同化制剂品种85个
2、肽类激素品种65个
3、麻醉药品品种14个;
4、刺激剂品种74个
5、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品种3个
6、医疗用毒性药品品种1个
7、其他品种(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102个。
目前兴奋剂已达到七大类:刺激剂;麻醉止痛剂;蛋白同化制剂(合成类固醇);肽类激素及类似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液兴奋剂;
《反兴奋剂条例》第17条规定,药品中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的,生产企业应当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注明“运动员慎用”字样。
医疗机构只能凭依法享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向患者提供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处方应当保存2年。
严禁药品零售企业销售胰岛素以外的蛋白同化制剂或其他肽类激素。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兴奋剂目录调整后有关药品管理的通告》的要求,兴奋剂目录发布执行之日起,不具备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经营资格的药品经营企业不得购进目录所列蛋白同化
制剂和肽类激素,之前购进的新列入兴奋剂目录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素激素,应当按照《反兴奋剂条例》规定销售至医疗机构,蛋白同化剂、肽类激素的生产企业或批发企业。
药品零售企业已购进的新列入兴奋剂目录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可以继续销售,但应当严格按照处方药管理,处方保存2年。
药品《进口准许证》有效期1年。
药品《出口准许证》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有效期限不跨年度)。
含有兴奋剂食物有哪些

含有兴奋剂食物有哪些
其实平时我们所接触的一些食物会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同时也会含有一些兴奋剂,而这些兴奋剂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提神醒脑,缓解疲劳,那么下面为大家具体讲讲哪一些食物当中会含有兴奋剂,如常见的豆类,菠菜,香蕉或者是麦片的,都会含有一定的兴奋剂。
★1、豆类:铁质是产生人体能量的主要介质,它担负着向人体器官和肌肉输送氧气的重要任务。
如人体缺乏铁质,就会导致贫血,使人感到头晕,乏力。
虽然猪肝和瘦肉是铁质的最佳来源,但经常吃一些赤豆、黑豆或黄豆,也能起到补充铁质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疲惫、无力的状况。
★2、菠菜:菠菜含女性比较容易缺乏的矿物质镁。
女性日摄入镁如少于280毫克,就会感到疲乏。
镁的作用是将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
★3、香蕉:香蕉被称为“高能量的食品”,含极易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还富含钾。
钾能帮助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但不能在体内储存很多时间,在剧烈运动后,体内的钾会降得很低。
研究表明,钾过低会导致肌肉疼痛,心律不齐、反应迟缓等,而吃几根香蕉则可补充钾的不足。
★4、草莓:草莓含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有助人体吸收铁质,使细胞获得滋养,因此多吃草莓能使人精力充沛。
★5、金枪鱼:在高蛋白质的鱼类中,金枪鱼含丰富的酪胺酸,酪胺酸能帮助生产大脑的神经传递物质,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
★6、麦片:早餐中纤维含量高,就不会有饥肠辘辘的感觉。
营养学家为此解释说,纤维能使消化的速度放慢,持续不断地向血管供应碳水化合物,使人体源源不断地获得能量。
燕麦片富含纤维素,能量释放缓慢而又均衡,因而不会很快感到饥饿且精神饱满。
何谓兴奋剂2008年禁用的兴奋剂有哪几类

何谓兴奋剂兴奋剂在英文中称之为doping。
据称,该词来源于“dope”,指最早由南非人在某些仪式上使用的一种原始的含酒精的饮料,用作兴奋剂。
一般将dope解释为赛马、跑狗、运动员等非法服用的兴奋剂,也有解释为使人感觉愉快或成瘾的药物。
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将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非法使用的物质和方法统称为doping(兴奋剂)。
需要指出的是,兴奋剂不等同于兴奋药。
兴奋药又称为刺激剂,英文为stimulants,通常指有兴奋作用的药物,如苯丙胺、麻黄素、士的宁等。
而兴奋剂除有兴奋药(刺激剂)外,还包括有其他作用的物质,如蛋白同化制剂、利尿剂等。
虽然近年运动员禁用物质种类日益增多,但兴奋剂(doping)一词沿用至今。
兴奋剂禁用于运动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定期发布禁用目录,规定运动员禁用的物质和方法。
为充分理解doping一词的含义,现将1999年国际奥委会对该词的定义抄录如下,供参考:“doping is defined as the use of an artifice, whether substance or method, potentially dangerous to athletes’ health and/or capable of enhancing their performance。
”2008年禁用的兴奋剂有哪几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orld Anti-Doping Agency, WADA)发布的2008年兴奋剂禁用目录包含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2部分。
禁用物质有9类,其中前5类为赛内和赛外禁用物质,后4类为赛内禁用物质;禁用方法有3类。
现将禁用物质介绍如下。
1蛋白同化制剂(1)蛋白同化雄性激素类固醇a外源性蛋白同化雄性激素类固醇:达那唑、孕三烯酮、甲睾酮及诺龙等46种b内源性蛋白同化雄性激素类固醇:雄(甾)烯二醇、雄(甾)烯三酮、双氢睾酮、普拉睾酮以及17种代谢产物和异构体。
(2)其他蛋白同化制剂克伦特罗、替勃龙、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泽仑塔及齐帕特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奋剂有哪些
一、刺激剂
这类药物按药理学特点和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中:
1、精神刺激药:包括苯丙胺和它的相关衍生物及其盐类
2、拟交感神经胺类药物:这是一类仿内源性儿茶酚胺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物质,以麻黄碱和它们的衍生物及其盐类为代表。
3、咖啡因类:此类又称为黄嘌呤类,因其带有黄嘌呤基团。
4、杂类中枢神经刺激物质:如胺苯唑、戌四唑、尼可刹米和士的宁等。
刺激剂是最早使用,也是最早禁用的一批兴奋剂,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兴奋剂,因为只有这一类兴奋剂对神经肌肉的药理作用才是真正的“兴奋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前,运动员所使用的兴奋剂主要都属于这一类。
1960年罗马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所查出来的使用兴奋剂有苯丙胺、麻黄素、去甲伪麻黄碱和尼可刹米。
二、麻醉止痛剂
这类药物按药理学特点和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1、哌替啶类:杜冷丁、安诺丁、二苯哌己酮和美散痛,以及它们的盐类和衍生物,其主要功能性化学基团是哌替啶
2、阿片生物碱类:包括吗啡、可待因,狄奥宁(乙基吗啡)、海洛因、羟甲左吗南和镇痛新,以及他们的盐类和衍生物,化学核心基团是从阿片中提取出来的吗啡生物碱。
三、合成类固醇类
作为兴奋剂使用的合成类固醇,其衍生物和商品剂型品种特别繁多,多数为雄性激素的衍生物。
这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类兴奋剂,也是药检中的重要对象。
国际奥委会只是禁用了一些主要品种,但其禁用谱一直在不断扩大。
四、利尿剂
此类药物的临床效应是通过影响肾脏的尿液生成过程,来增加尿量排出,从而缓解或消除水肿等症状。
目的:
1、通过快速排除体内水分,减轻体重。
2、增加尿量,来尽快减少体液和排泄物中其他兴奋剂代谢产物,以次来造成药检的假阴性结果。
3、加速其他兴奋剂及其他代谢产物的排泄过程,从而缓解某些副作用。
五、β-阻断剂
以抑制性为主,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比较少,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等,有心
得安、心得平、心得宁、心得舒和心得静等。
这类药物是1988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新增加的禁用兴奋剂。
六、内源性肽类激素
大多以激素的形式存在于人体
1、人体生长激素(hGH)
2、胰岛素
3、红细胞生成素(EPO)
4、促性腺素
七、血液兴奋剂
又称为血液红细胞回输技术,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原来是用异体同型输血,来达到短期内增加血红细胞数量,从而达到增强血液载氧能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血液回输术。
有报道说,血液回输引起的红细胞数量等血液指标的升高可延续3个月。
198 8年汉城奥运会正式被国际奥委会列入禁用范围。
提问者评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