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始以德为先

教育之始以德为先
教育之始以德为先

教育之始以德为先

教育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德树人”是我校德育教育的关键,是德育处的核心工作。为此,德育处从学生本身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以国学为抓手,以环境为依托,以鼓励为机制,以家长为范本,以树德为目的,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学生的德育养成办法:以国学为抓手:为了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利用早读,课间操的时间学习国学经典,特别是课间操时间全校诵读《弟子规》,以每天每班轮流诵读、分享《弟子规》形式习礼仪,范言行,让学生从《弟子规》中了解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研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把《弟子规》实践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录制学生自己践行《弟子规》视频,将此视频在全校播放,利用广播树典型榜样,以典型带动整体,促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如:当学生在楼道行走时,就会想到《弟子规》中“宽转弯勿触棱”,当学生从图书角自行借阅图书时,就会想到《弟子规》中“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诸如此类,将国学经典渗透学生心田,以圣贤智慧启迪学生心灵。

环境为依托: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校在新的学期在教学楼、宿舍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学校重新布置,学校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注重环境建设,发展我校国学特色,力争使环境达到宽松而活泼、明亮而清新、有文化而不失内涵的效果,学校在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国学内容,建立走廊文化、教室文化、特色文化等。

以鼓励为机制:为了鼓励学生,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有遵章守

纪,有礼貌的意识,德育处创立了“彩虹超市”,印制并下发了“彩虹积分卡”,将积分卡发放给班主任及各科教师,再通过班主任及各科老师发放给行为习惯良好好、能助人为乐的学生。每周四,“彩虹超市”如期与学生见面,当学生拿着由自己平时的优秀表现换来的积分兑换的学习用品时,学生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他会让自己更自律。

以家长为范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分数?是排名?是名校?是学历?其实,都不是。教育的本质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摇动、推动和唤醒不仅仅是老师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做的。在此我们搭建平台,组织专家讲座《家长的视野和格局与孩子的成长的关系》、《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家校合作助成长》等,让家长学会教育孩子,影响孩子。我们还举行了家校开放日,请家长走进课堂,切实感受孩子在校的活力与激情,了解老师细致入微的教育教学,面对面与教师进一步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使父母这个“原件”提高清晰度,孩子这个“复印件”变得更加清晰。

以德育为目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我校在仪式教育,仪表教育、入校离校、上课上操、纪律卫生、环境秩序“六项环节”上逐渐规范标准,使养成教育精细化。开学进行《开学典礼》,每周一次《升旗仪式》,放假进行《放学典礼》德育教育贯穿学期始终。执行学生路队制,规范学生出操退操,餐厅的“无声无剩”的养成,德育教育落实于学生的一举一动。

另外,德育教育具有长期性、渗透性、重复性等特性,德育工作必须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才能增强德育效果。开展丰富多彩

的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形式,我校坚持每月一次主题活动,将感恩教育、爱国主题教育、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开学第一课”重温规范、提升自我,“防震演练”、“安全教育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清明节——祭奠缅怀英烈”、“儿童福利院送温暖”走出校园、社会实践,“彩虹好声音”、“丹青刘韵、纸上芳华书画赛”“彩虹绚丽之夜晚会”艺体发展,彰显个性,“阳光体育活动”“体育段位考试”运动塑造、强健体魄,“每月生日会”感恩父母、感受生命。活动只是形式,教育才是目的,让每一次活动都赋予他应有的意义。

主题班会是学生思想成长的摇篮,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对主题班会实行课程化管理,让学生在主题班会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种下明天的绿色》----植树节主题班会、《榜样就在你我身边》不论行为习惯还是学习,都要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班级的向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围绕3月25日全国第二十四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开展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清明---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森林防火、哀悼英雄》、《国家安全法主题法律知识竞赛》、《爱我地球、爱我校园》《母爱似水,父爱如山》等等,班会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地,出规范班会外,更要注重落实情况。

总之,我校德育工作紧扣“小”“实”“精”“高”的办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工作,注重细节而不拘泥与形式,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育人为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积累、深化逐步形成我校独特而深厚的学校文化标志,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以科学可行的运行机制为管理支撑,努力形成有特色、有实效、

有影响的,为社会所认同的德育教育。

贾晓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