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亚氮气体吸入麻醉药
呼吸麻醉 原理

呼吸麻醉原理
呼吸麻醉是一种使用特定的气体或气体混合物来诱导麻醉状态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将麻醉药物输送至患者的肺部,然后通过肺泡膜向血液传送。
这些麻醉药物会随着循环系统的运作,被携带到患者的大脑和其他组织中,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呼吸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剂包括笑气(氧化亚氮)、七氟醚、异氟醚、氟烷等。
这些麻醉剂具有各自的化学性质和麻醉特点。
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剂通过呼吸机或面罩等设备以气体形式供应给患者。
患者吸入麻醉剂后,麻醉剂会快速通过肺泡膜进入患者的血液,并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
呼吸麻醉的原理主要涉及麻醉剂在细胞膜上的作用机制。
麻醉剂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改变受体的功能,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或受体通道的活动。
这种影响会导致神经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神经传导的速度和频率,最终实现麻醉效果。
除了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麻醉剂还可能通过改变神经细胞膜的物理性质来产生麻醉效果。
例如,麻醉剂可能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膜更加稳定,降低神经传递的速度。
总之,呼吸麻醉是通过呼吸系统将麻醉剂输送至患者的肺部,随后通过肺泡膜进入血液,最终抵达大脑和其他组织,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或改变细胞膜的物理性质,实现对神经传导的抑制作用,产生麻醉效果。
麻醉科常用药物配制及用法

麻醉科常用药物配制及用法麻醉科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药物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而这些药物的配制及使用方法是麻醉科医生必备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麻醉科常用药物的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麻醉药物的配制及用法1. 麻醉诱导剂麻醉诱导剂常用的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配制时可以将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注意要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操作。
用法上,通常静脉注射给药,注射速度要适中,过快可能引起循环系统的紊乱。
2. 麻醉维持剂麻醉维持剂常用的有异氟醚、芬太尼等。
异氟醚是靠气体吸入的方式使用,可以使用麻醉机或面罩给药。
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贴敷透皮贴剂的方式给药。
3. 麻醉辅助剂麻醉辅助剂常用的有氧化亚氮、阿托品等。
氧化亚氮是一种吸入麻醉剂,常用的给药方式是通过面罩吸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呼气浓度,避免过度麻醉。
阿托品可以通过注射给药,也可以通过口服或贴敷透皮贴剂给药。
4. 麻醉镇痛剂麻醉镇痛剂常用的有吗啡、布洛芬等。
吗啡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或患者自控镇痛的方式给药。
布洛芬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用法上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二、药物配制的注意事项1. 配制环境要无菌在配制麻醉药物时,要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
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和无菌溶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配制前检查药物有效性和保存期限在配制药物前,要仔细检查药物的有效性和保存期限。
过期的药物可能会失去效力或产生不良反应,要及时淘汰并更换新的药品。
3. 控制药物剂量在配制药物时,要按照医嘱或临床实践的标准参照药物说明书控制药物的剂量。
过量使用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4. 配制后检查药物外观和颜色在配制完药物后,要仔细检查药物的外观和颜色。
如果发现药物出现异常变化,如颜色变浅或变深,不均匀等情况,应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师。
三、用药注意事项1.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使用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3.吸入麻醉药

七氟烷 Sevoflurane七氟烷是一种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吸入性麻醉剂。
【临床应用】适用于成年人和儿童患者的院内手术及门诊手术的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
吸入用七氟烷:七氟烷的最低肺泡浓度(MAC)随年龄和氧化亚氮的增加而减少。
诱导:剂量需个体化,并须依据患者的年龄和临床状况的要求来调整。
吸入七氟烷后可立即给予巴比妥类或其他静脉诱导剂。
本品可与纯氧或氧-氧化亚氮同时使用以达到麻醉诱导作用。
成人,本品的吸入浓度至5%,2分钟内通常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
儿童,本品的吸入浓度至7%,2分钟内通常即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
作为术前没有用药的患者的麻醉诱导,本品的吸入浓度为8%。
维持:本品伴或不伴氧化亚氮维持外科水平麻醉的浓度为0.5~3%。
老年患者,同其他吸入性麻醉剂一样,通常较低的本品浓度即可维持外科麻醉。
苏醒:本品麻醉的苏醒期通常较短。
因此,患者会较早要求减轻手术疼痛。
七氟烷:以七氟烷和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诱导。
另外也可以在给予睡眠量静脉麻醉剂后,以七氟烷和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诱导。
本品诱导浓度为05~5.0%。
维持:通常并用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最小的有效浓度维持麻醉状态,通常浓度为4%以下。
【注意事项】⒈禁用于已知对本品过敏的病人,也禁用于已知或怀疑有恶性高热遗传史的患者。
⒉下列情况慎用:哺乳期妇女、肝胆疾患者、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高龄者、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后出现肌强直者。
⒊本品只能由接受过麻醉科培训人员使用。
麻醉前禁食禁水。
维持呼吸道通畅、人工通气、氧气供给和循环再生的设备必须准备好以便随时使用。
⒋应该通过经特殊校准过的专用挥发器来使用,麻醉加深是会加重血压过低和呼吸功能低下。
⒌麻醉维持过程中,增加七氟烷的浓度可造成剂量依赖性的血压下降,可以通过减少七氟烷的吸入浓度进行纠正。
在离开麻醉恢复室之前,应该进行认真的恢复状况评价。
⒍对于某些过敏患者,吸入麻醉剂可能诱发骨骼肌代谢急性异常增加,氧需求增高而引发恶性高热的临床症状。
氧化亚氮_论文-自然科学论文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其它名称】笑气、氧化氮、一氧化二氮、Laughing Gas、Nitrogen Monoxide、Oxidum Nitrosum【临床应用】1.与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骨骼肌松弛药、神经安定镇痛药合用,组成全身复合麻醉。
2.亦可用于无痛分娩与镇痛。
【药理】1.药效学氧化亚氮为吸人麻醉药,是临床复合麻醉常用药(与卤族含氟全身麻醉药合用是国内外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本药麻醉作用极弱,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为10.5%。
吸人30%-50%有镇痛作用,吸入80%以上才出现麻醉作用,是吸人麻醉药中麻醉性能最弱的,故在安全用量下不产生深度麻醉,只起麻醉辅助作用,可加速麻醉诱导,减少其它全麻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
氧化亚氮能选择性作用于脊髓后角I-V层细胞,抑制脊髓的传导,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不完全。
吸人氧化亚氮后味觉、嗅觉很快消失,有利于刺激性吸人麻醉药的诱导。
能抑制咳嗽反射,易耐受气管插管。
另外,氧化亚氮有升高颅内压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犬吸人O.2%氟烷后再吸人60%氧化亚氮,脑血流量可增加2倍。
氧化亚氮是吸人麻醉药中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最小的药物,对心肌有轻度抑制作用,但同时能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肾血流量减少等,被认为有α-肾上腺素能作用。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不引起呼吸抑制。
短时间吸人50%氧化亚氮不影响吞咽反射和喉反射,但持续吸入30分钟以上,可抑制喉部保护性反射,有发生反流误吸的可能性。
长时间吸入氧化亚氮可降低潮气量,但增加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增加,二氧化碳分压保持正常。
吸入50%-70%氧化亚氮可明显抑制CO通气反应。
吸入35%-50%氧化亚氮可抑制缺氧2通气反应强度的65%。
2.药动学一般给药15-30秒后即出现镇痛,10-15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亦即肺泡气内和动脉血内的浓度达平衡;性质很稳定,吸人后绝大部分以原形迅速由肺呼出,小量经皮肤排出,微量经肾由尿排出或随肠道气体排出。
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体会

术 的早孕妇女 , 年龄 l 4 8~ 1岁 ; 经 3 7 d 平均 5 .d 停 8~ 6 , 5 8 。经
妇科产 检及 B型超声 等检查 确诊 为宫 内妊娠 , 并排 除有 心血
管病史 及过敏史 。所 有孕妇 随机分 为试验组 2 0例 和对 照组 2
2 0例 。2组 年 龄 、 经 天 数 及 孕 次 、 次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1 停 产
环无抑制现象 , 引起心率和血压变化 , 不 对呼吸道无 刺激性 , 不 增加分泌物及喉部反射 , 对肝 肾实质器官也无影响 。异丙酚是
一
k 实行麻醉诱 导 , 0 5 gk g 以 . m / g剂量维 持 , 观察 患者 反应 直至
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 ( 即受术 者入睡后 ) 开始手术 。术 中根 据患者肢体等反应继续输注 , 直到人工流产术结束 。 13 疗效观察 . 所有病例均记 录扩宫难 易度 ( 以能否一 次顺 利通过 6号吸管为判 断标 准 ) 手术 时间 、 中出血量 、 中镇 、 术 术 痛效果 ( 按疼痛分级标准 … ) 。
・
6 O・
金理旦药
年 1 月第 3 1 卷第 2 2期 C i J f li l aoaD gUeN v br 00 V1 02 h oCic tn m s.0e e21 .0 3N.2 n naR i l m .
・
用 药 研 究
・
氧化 亚 氮 吸人 麻 醉在 人 工 流产 中的应 用 体 会
者 极度 紧张 、 痛苦 。2 0 07—20 0 9年我 院采 用氧 化亚 氮吸人 麻 醉行无痛人 工流产术 2 0例获得较满意效果 , 2 现报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2 4 不 良反 应 试 验 组 清 醒 18例 ( 1 8 ) 浅 睡 6 . 5 7 .% , 2例
氧化亚氮吸入联合宫颈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氧化亚氮吸入联合宫颈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氧化亚氮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
方法将128例自愿要求使用氧化亚氮无痛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
将128例自愿采用氧化亚氮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组。
观察氧化亚氮吸入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4点、8点阻滞镇痛效果,宫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情况。
结果氧化亚氮、利多卡因均有镇痛作用,而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宫颈松弛、疼痛减轻、人流综合征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氧化亚氮吸入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阻滞用于人工流产效果良好,镇痛作用强,有宫口松弛作用,可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不增加阴道出血量。
手术操作简便,无需麻醉医生监护,所需费用低,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标签:氧化亚氮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人工流产;镇痛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使广大妇女的生殖和心理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为了减轻孕妇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恐惧,本院门诊人流中采用氧化亚氮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镇痛,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引起的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门诊对128例早孕妇女采用氧化亚氮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镇痛的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年龄16~44岁,平均25.1岁,体重45~70 kg,孕龄6~8周。
同期选择单纯氧化亚氮镇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28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7~40岁,平均23.5岁,体重48~68 kg,孕龄6~8周。
两组的年龄、孕次、孕龄、体重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单用氧化亚氮吸入组:术前行血常规、白带常规检查无禁忌证,了解脉搏、呼吸、血压无明显异常,签好手术同意书让患者充分知情。
嘱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教会患者使用氧化亚氮的方法,术前两组均不用任何药物。
当前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和相互功能

在临床上应用第一个局麻药是可卡因(1884年),由于吸收生毒性较大,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直到1905年人工合成了毒性较小的普鲁卡因后,局麻药的应用范围才逐渐扩大,并相继合成了许多新的药物。局试药在化学上多属于酯类酰胺类。两类结构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一个芳香环,一个中部链和一个胺基。属于酯类的局麻药常用的有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等,属于酰胺的有利多卡因和沙夫卡因等。
(2)禁忌证摘要:严重心功能不全,休克、低血压、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支抗管哮喘、呼吸道难以维持畅通者,严重肝、肾功功能不全、严重酸血症、严重贫血、妊娠中毒症、粘液水肿、阿狄森氏病、重症肌无力等,均应慎用或禁用。
2.氯胺酮(KetamineKetalar)
(1)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摘要:部分病人有精神异常现象,甚至出现谵妄。非凡是恢复期中呈同恶梦、错觉、幻觉,有时并伴有谵妄、躁动现象;儿童中发生较少。恢复期中避免外界剌激(包括语言),可减少此种不良反应,必要时静注少量短效巴比妥(注重摘要:巴比妥和氯胺酮不能使用同一注射器)或安宁可使情况改善。
(5)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摘要:少数局麻药如氯普卡因、佐卡因等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相互功能摘要:和利血平、六甲铵等降压药有氯丙嗪有明显的协同功能,能产生严重的低血压。为防止意外,最好在麻醉前10~14天停用利血平等药物。和左旋多巴合用可能致心律失常。
(二)静脉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为非挥发性的全麻药,主要由静脉给药。和吸入麻醉药相比,排出较慢,麻醉深度不易把握,临床上一般通过注射速度加以调节。目前常用的静脉麻酸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此外尚有γ-羟基丁酸钠、安泰酮、神经安宁镇痛合剂(英诺佛)、普尔安、甲苄咪唑、吗啡及安宁等。
局麻的血中浓度过高时引起急性中毒。通常造成血药浓度过高的原因是剂量大浓度高、吸收快或误将药物注入血管内。少数局麻药于极少数患者引起过敏反应。
吸入麻醉药的毒副作用

吸入麻醉药的毒副作用作者:胡海燕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7期乙醚用于临床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纵观现在临床的挥发性麻醉药还有氯仿、氯乙烷、乙烯醚、三氯乙烯、氟烷、甲氧氟烷、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等。
此外,气体麻醉药有氧化亚氮(N2O)、环丙烷和乙烯。
众多周知,麻醉药减少痛苦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了一些毒副作用。
一、麻醉药的作用麻醉方式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二种。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周围,能暂时或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使局部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全麻药的麻醉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比较重要的理论有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脂质学说。
前者认为,除氧化亚氮外,吸入全麻药可通过抑制兴奋性突触和增强抑制性突触的传递而发挥作用,其机制与干扰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功能有关,如干扰谷氨酸受体离子通道\GABAa受体离子通道和甘氨酸受体离子通道的功能,易化CNS抑制性突触传递,因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
脂质学说认为,吸入全麻药脂溶性高,容易溶入类脂质丰富的神经细胞膜脂质层内,引起细胞膜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干扰了膜蛋白受体和Na+\K+等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
进入神经细胞内的全麻药与类脂质结合后,导致整个细胞的功能改变。
因而抑制递质的释放\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递,引起全身麻醉。
抑制循环和呼吸系统。
含氟麻醉药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外周血管和降低血压,并能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使内脏血流量减少。
地氟烷和七氟烷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小。
本类药物还能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使呼吸加快\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降低。
并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其中以地氟烷刺激性最大而七氟烷最小。
松弛骨骼肌和子宫平滑肌。
含氟麻醉药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松弛作用,且与非除极型肌松药相协同。
此外,还明显地松弛子宫平滑肌,使产程延长和产后的出血过多。
二、麻醉药的副作用1.肝毒性问题吸入麻醉药后可能造成肝毒性问题,这种肝毒性与其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的生成物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亚氮气体吸入麻醉药
氧化亚氮(N
0,血气分配系数0.47,MAC104)
2
1.优点
0并无毒性。
(1)只要不缺氧,N
2
(2)麻醉诱导及苏醒均迅速。
(3)镇痛效果强。
(4)对气道粘膜无刺激。
(5)无燃烧。
2.缺点
(1)麻醉作用弱,使用高浓度时易产生缺氧。
(2)体内有大的闭合腔时,引起其容积增大。
(3)抑制四氢叶酸的合成,造成贫血。
(4)弥散性缺氧。
3.适应证
(1)与其他吸入麻醉药、肌松药复合,可进行各类大小手术。
(2)由于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可用于严重休克或重危病人。
(3)分娩镇痛。
4.禁忌证
(1)孕妇、哮喘、癫痫及精神病患者。
(2)肠梗阻、空气栓塞、气胸等病人。
(3)麻醉装置的氧化亚氮流量计、氧流量计不准确时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