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应用

浅谈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应用

浅谈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应用摘要:本文对水资源综合规划进行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评价和规划的观念、综合决策观和协调机制以及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管理等几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最后阐述了gis系统和dss系统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水资源;综合规划;应用;gis;dss中图分类号:tv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28-21 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述众所周知,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山川河流分布众多,但相对愈发庞大的人口来说,其水资源基础条件并不优越,以致于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20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再加上很长时间以来过度注重经济活动而忽略了对水资源的保护,更导致了许多区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严重水污染以及水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

针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就成了新时期水资源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并以此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各级水资源行政管理单位的日常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水害防治等内容,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2]。

其总体目标是要以一种高效的、对环境友好的以及在经济上合理的方式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满足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沿着经济、环境和资源各方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前进[3]。

2 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2.1 更新水资源评价和规划的观念在传统的水资源评价体系中,水资源通常被“地表水”和“地下水”这样的概念严格地区分开来。

陆地的年均降水量大约在4000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的1/3会以径流的方式流向大海,此部分即是被人类最为看中的淡水资源,而粮食生产用水被认为仅仅是灌溉用水,实际些说,有60-70%的粮食生产均得益于雨养农业[4]。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方案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方案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方案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方案,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水资源现状与挑战1.1 水资源现状全球范围内,水资源总量庞大,但可利用水资源却相对有限。

据统计,地球上约97%的水是咸水,只有3%的水是淡水,而其中绝大部分又以冰川、湖泊、河流和地下水形式存在,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3%左右。

此外,水资源的分布也存在着地域差异,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1.2 水资源利用面临的挑战首先,人口的快速增长给水资源供需带来了压力。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

其次,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著。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湖泊和河流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受到威胁,这些都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挑战。

再次,水污染问题也是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化的进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二、水资源规划的重要性2.1 保障人民生活用水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是水资源规划的首要任务。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确保人民的饮水安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人民对水的需求。

2.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为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水源。

同时,水资源的规划与利用也能够促进水产养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2.3 维护生态平衡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方案还应注重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和生态修复,可以保护湿地、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方案的原则3.1 可持续发展原则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方案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兼顾未来世代的需求。

浅谈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应用

浅谈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应用

摘要 : 本 文对 水 资 源综 合 规 划进 行 简要概 述 ,并 在 此 基础 上 从 水 资 源评 价和 规 划 的观 念 、综 合 决 策观 和 协 调 机制 以及 流域 水 资 源 综合规 划 管 理 等 几方 面论 述 了水资 源 综合 规 划方 法 ,最 后 阐述 了 I 系统和 D S GS S 系统在 水 资 源综合 规 划 方 面 的应 用 。 关键 词 :水 资源 ;综合 规 划;应 用 ;GS S I ;DS 中图分 类号 :T2 22 V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4 2(0 2 0- 28 2 64 03 2 1 )- 70 2 -
2水资 源综 合规划方 法
2 1更 新水 资源 评 价和 规 划 的观 念 . 在 传 统 的 水 资源 评 价 体 系 中 , 水 资源 通 常被 “ 表 水 ” 和 地 “ 下 水 ”这样 的概念 严 格 地 区分 开来 。 陆地 的 年均 降 水量 大 约 地 在 4 0 0 亿 立 方 米左 右 ,其 中 的 13 以径 流 的 方 式流 向大 海 , 00 0 /会 此部 分 即是 被人 类 最 为看 中 的淡 水 资源 ,而粮 食 生产 用 水被 认 为 仅 仅 是灌 溉 用水 ,实际 些 说 ,有6 - 0 的 粮食 生 产均 得 益于 雨 养 0 7% 农业 “。但 目前 的现 状 就是 水 资源 管 理 把关 注 的焦 点 多放 于 径 流 地 表 水 ,而 忽视 了雨水 和 土壤 水 的重 要 作用 。从 水循 环 的过 程 来 看 ,水 资源 的性 质 可 能会 因 各个 阶段 的不 同而 发 生转 变 ,前 阶 段 的地 下 水或 土壤 水 可 能就 是 后阶 段 的 降水 或地 表 水 。 因此 ,加 大 对 地 下 水和 土壤 水 的 管理 力 度 ,可 显著 提 升 节水 潜 能 、对水 的使 用效 率 以及 对 水循 环 重要 生 态系 统 的保 护 效 果 ,其水 量 之 大绝 不 该被 人 们轻 易 地忽 视 。 眼下 已有 学 者对 水 量 平衡 方程 提 出 了增 加 土 壤水 的 建议 ,并且 在 国 际上 已经 开 始按 照 这个 新 的观 念 在 开展 水 资源 的评 价 和 规划 研 究工 作 ,我 们 也应 跟 随潮 流 做适 时 更新 和

浅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浅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浅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更为重要。

一、水资源的现状与问题水资源的现状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的总量和质量问题。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水资源总量相对短缺的国家,目前每年人均水资源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已经接近或进入世界水资源短缺国家的范畴。

同时,水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各类水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水质日益恶化。

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利用效益不高的问题。

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与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用水量也大量增长,用水效益亟待提高。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为维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合理利用水资源,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加强节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节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

降低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标准,加强供水设施的建设,也是必要的。

同时,建设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将治理污染的技术手段与节水技术有机结合,达到资源节约、减排增效的效果。

2、加强水资源保护和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污染是保证水资源供给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国家和地方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将水资源保护列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加强水资源环境监测。

同时还需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促进治理工程向生态化方向发展,采用多种治理措施,防止污染源受威胁。

3、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要加强水资源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全方位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社会进行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加强广泛参与,不断推动节水理念在群众中推广。

4、加强国际水资源合作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的挑战,因而必须加强国际水资源合作。

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水资源合作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同保障全球水资源安全。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策略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策略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策略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水资源现状当前,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极度缺水。

在缺水地区,人们为了获取水资源,往往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由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许多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恶化,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在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多,西部少。

此外,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

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 40%左右,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也有待提高。

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例如,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加强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改进农业灌溉方式等,都可以在不增加水资源总量的情况下,满足更多的用水需求。

其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工业生产、农业发展和服务业运营的重要基础。

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可以减轻对水生态系统的压力,维护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策略(一)农业方面农业是用水大户,因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

可以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同时,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实现精准灌溉。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综合规划研究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综合规划研究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综合规划研究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尽管地球表面约71%的区域都是水面,但可利用的淡水只有世界总水量的0.65%左右,而人类的用水需求一直在迅速增长,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和合理利用成为各国政府和学界的研究重点。

一、水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水资源是支撑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并可能导致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质量恶化。

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水资源减少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开发的方式1. 开发水资源的方法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泊、水库和人工湖等自然水体,而地下水则是指地下岩石和土层中的水源。

2. 水资源开发的技术水资源的开发需要广泛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各种水利工程、水文学、水文地质学、水文气象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根据不同的水资源类型和开发需求,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例如引黄灌溉、南水北调等技术。

三、水资源利用的原则1. 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是其持续利用的基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重建水资源的生态系统,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2. 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要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保障各行各业的用水需求,但也要注意绿色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3.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通过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掌握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和质量变化,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性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水资源地理分布、可利用水量、水资源的质量、地形和气候等。

针对这些因素,需要进行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分析和决策制定,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建设规划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与规划策略

建设规划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与规划策略

建设规划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与规划策略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建设规划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与规划策略,以期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必要性水资源综合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资源是有限的,但需求是无限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如果不加以合理管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日益严重,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其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相互依存的。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保护水环境,而水环境的保护也需要依靠合理利用水资源。

只有在综合管理的框架下,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最后,水资源综合管理可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通过综合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核心是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明确各方的权责,推动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施。

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例如,可以推广水资源节约型技术和设备,加大对农业灌溉的管理和指导,减少用水量。

此外,要加强水环境的保护。

水环境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要加强水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减少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与管理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与管理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与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与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重要性、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管理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工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如水源地污染、水量不足、水资源分配不均等。

因此,制定和管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1. 资源调查与评估:首先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包括水量、水质、水源地状况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通过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潜在问题,为后续规划制定提供依据。

2. 目标确定与需求分析:根据资源调查与评估的结果,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目标,并结合各行业的需求进行分析。

例如,确定农业用水的需求量、工业用水的需求结构等。

3. 方案设计与评估:在确定发展目标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多种方案供选择,并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的指标包括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社会效益等。

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选择最佳方案。

4. 规划编制与发布:在方案设计与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出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案,并进行内部审批和公示。

规划方案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管理实施1.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管理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益,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2. 监测与评估: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监测的内容包括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效率等方面,评估的指标包括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社会经济效益等。

3. 各方合作与协调: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合作与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应用摘要:本文对水资源综合规划进行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评价和规划的观念、综合决策观和协调机制以及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管理等几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最后阐述了gis系统和dss系统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水资源;综合规划;应用;gis;dss
中图分类号:tv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28-2
1 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述
众所周知,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山川河流分布众多,但相对愈发庞大的人口来说,其水资源基础条件并不优越,以致于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20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再加上很长时间以来过度注重经济活动而忽略了对水资源的保护,更导致了许多区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严重水污染以及水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

针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就成了新时期水资源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并以此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各级水资源行政管理单位的日常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水害防治等内容,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2]。

其总体目标是要以一种高效的、对环境友好的以及在经济上合理的方式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满足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沿着经济、环境和资源各方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前进[3]。

2 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
2.1 更新水资源评价和规划的观念
在传统的水资源评价体系中,水资源通常被“地表水”和“地下水”这样的概念严格地区分开来。

陆地的年均降水量大约在4000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的1/3会以径流的方式流向大海,此部分即是被人类最为看中的淡水资源,而粮食生产用水被认为仅仅是灌溉用水,实际些说,有60-70%的粮食生产均得益于雨养农业[4]。

但目前的现状就是水资源管理把关注的焦点多放于径流地表水,而忽视了雨水和土壤水的重要作用。

从水循环的过程来看,水资源的性质可能会因各个阶段的不同而发生转变,前阶段的地下水或土壤水可能就是后阶段的降水或地表水。

因此,加大对地下水和土壤水的管理力度,可显著提升节水潜能、对水的使用效率以及对水循环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效果,其水量之大绝不该被人们轻易地忽视。

眼下已有学者对水量平衡方程提出了增加土壤水的建议,并且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按照这个新的观念在开展水资源的评价和规划研究
工作,我们也应跟随潮流做适时更新和调整。

2.2 以综合决策观和协调机制指导水资源规划
传统的水资源规划更多是关注单一部门的管理方法,关注工程技术和生态等方面,采取局部规划的模式[5]。

在面对“如何开发水资源”问题弱化、“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满足各方要求”问题强化的趋势下,比较传统的规划模式,笔者认为,在社会和经济各部门进行水资源相关决策的时候,更应该强调水资源规划的综合因素,如国家能源、粮食和地区发展政策可能对水资源规划产生的各种影响。

另外,协调机制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工具和要素,这当中也可能经常涉及到各目标的冲突。

因此,可顺势建立起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调机制,如部门间的协议或是流域内各地方团体联席会议,同时改进相应管理机构,积极进行系统间的合并和人员的调整,以此促进早日实现数据和设备的共享、各基础设施投资的整合以及跨机构界限间的对话,用科学综合决策提升机构间的合作效率。

2.3 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规划管理
多数时候,要实现对大江大河流域更为详细的综合规划是有一定难度的。

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就在于行政区域的划分与流域的规划很难实现高度的协调一致,同时,包括城市供水、地下水资源、水污染控制、洪水的控制以及暴雨排汇等都是属于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范畴,它们均不能划分出明确的流域边界。

另外,由于各种水资源的受体之间难免不会有相互补充或冲突的现象,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持水温系统持续性的复杂程度。

水资源的综合规划需充分考虑到防洪、排涝以及防治水污染等多方面的目标问题,例如
环境目标,多数人应该都有所共识,维持和提高包括各种经济鱼类在内的各种水生生物的生态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现实中却常常被忽略,又如在城市中,各种点源或非点源的水污染综合规划治理也愈发显得重要。

最后,在流域的综合规划方面,需从评价规则的制定阶段开始,就必须将水温循环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考虑进来,结合环境价值、经济准则以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来进行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将各种负性效应的产生几率降到最低。

3 水资源综合规划应用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行业都在应用更具科技含量的综合性信息工具完善自身系统,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工作也应该在此方面拓展应用机制,通过建立包括水文、生物、物理、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特征等在内的水资源信息库并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不断夯实运用信息资源进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决策能力以及对包括流量
变化、污水排放、污染物的扩散、农业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蓄水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响应和预测能力。

实践证明,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支撑系统(dss)等都可成为水资源综合规划应用
的杰出代表。

3.1 gis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应用
上世纪80年代,gis技术开始运用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当中。

虽然最初的应用仅局限于诸如数据查询、图像显示和打印等最基本的功能,但伴随后续高级功能的开发,gis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了水资源规划、水环境、水土保持以及水利工程规划和管理等
多个方面。

许多地方水资源规划管理部门在得以gis的帮助下,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相关规划成本,而且更是提高了水资源综合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通过水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显著提高了流域水资源规划工作的效率。

gis水资源信息系统可以将流域内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社会要素自动生成底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而绘制出流域内的水资源供需图、灌溉规划图、水污染分布图以及洪水信息图等,通过对以上空间图库数据的分析,可对水资源的综合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思想。

3.2 dss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应用
决策支持系统(dss)对水资源的规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dss技术不断完善,以致于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当前最新的dss系统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水资源模拟优化技术,而且还包括了最优模型、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多目标支持工具和友好的界面图形显示功能,而且该领域的许多技术近年在国际上都有较大的研究进展,在计算机网络和空间分布数据高速发展的情况下,dss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同时,更加优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和更友好的界面图形操作系统的技术革新,促使dss系统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应用更具吸引力,势必会在水资源的综合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得以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浩,秦大庸,王建华.流域水资源规划的系统观与方法论
[j].水利学报,2002,8,(05):1-6.
[2] 鲁帆,蒋云钟,王浩等.水资源综合调配概念与关键技术问题浅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0,41,(1):11-14.
[3] 张明飞.水资源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9:261.
[4] 李香云,杨力行,等.我国水资源评价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06,4,(11):7-131.
[5] 李原园,李云玲,李爱花.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j].中国水利,2011,23:36-96.
作者简介:王雷(1975-),男,就职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水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