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浙江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

浙江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省成为了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然而,尽管浙江省整体经济水平较高,但该省内部的区域发展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问题。
本文将对浙江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浙江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绍兴、宁波、温州等地。
这些沿海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制造和服务业。
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发展滞后。
二是区域人口流动不均衡。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在浙江省的分布也不均衡。
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则面临人口外流的问题。
这种人口流动不均衡不仅导致沿海地区劳动力供求失衡,也造成了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浪费。
三是区域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
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和医疗资源在浙江省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这导致了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历史原因。
浙江省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于交通和地理等因素限制,发展滞后。
二是政策原因。
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更多地关注了沿海地区,忽视了西部和中部地区的需求。
这造成了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
浙江省沿海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和基础设施,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西部和中部地区在吸引外资和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
针对浙江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一是加大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摘要】本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现有差距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平等现象。
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为研究提供了客观数据支持。
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教育水平、职业选择和政策差异等方面。
文章总结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的启示,提出了治理建议,并展望未来对此问题的研究方向。
通过该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建立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现状分析、形成原因、调查方法、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启示、治理建议、展望。
1. 引言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的背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成为当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涉及到社会稳定、民生福祉等方面,因此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深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探索相应的治理建议和解决方案,对于促进社会公平、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的背景之下,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议题,为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直接反映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标。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造成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现象,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表现。
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2023年7月(第37卷第7期)Jul.,2023(Vol.37,No.7)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DOI ]10.19629/ki.34-1014/f.230111010收稿日期:2023-01-11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城镇化率突破60%后江西新型城镇化的动力研究”(22ST02);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研专项课题“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研究(11)”作者简介:钟国辉(1984—),男,江西新余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管理;姚金海(1979—),男,江西萍乡人,教授,博士,通信作者,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
●热点聚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钟国辉1,姚金海2(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江西南昌330108;2.湖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摘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研究发现:提高土地财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扩大效应在东中西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依次增加;同时,城镇化还会强化土地财政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提高城镇化本身则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财政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还存在城镇化的门槛特征,在城镇化率较高阶段,提高土地财政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弱于城镇化率较低阶段;土地财政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有扩大效应。
研究建议稳步提高城镇化率,统筹土地财政资源,加大财政涉农支出比例,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土地财政;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812.8;F1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23)07-0011-11The Impact of Land Finance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ZHONG Guohui 1,YAO Jinhai 2(1.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arty School of Jiangx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Nanchang 330108,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zhou College ,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people.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mpact of land finance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through model construction.Research has found that increasing land finance will expan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its widening effect gradually increases betwee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urbanization will also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land finance on expand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but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itself can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re is still a threshold characteristic of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and finance affect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In the stage of high urbanization rat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land finance to expan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weaker than that in the stage of low urbanization rate ;there is also a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in land finance ,which has a widening effect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neighboring provinces.This research suggests steadily increasing the urbanization rate ,coordinating the l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related to agriculture ,and thereby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Key words :urban-rural income gap ;land finance ;urbanization一、引言与文献综述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上升至2021年的65%,过去40多年经历了世界上人口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
三重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 口、资本和土地三重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与案例研究众多,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三类。一是认为在 城镇化过程中,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将推动要 素报酬均等化,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3]。周 少甫等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 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高于门槛值时有利于缩小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4]。二是认为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了公平公正的社 会 环 境,成 为 影 响 社 会 稳 定 和 谐 的 隐 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走
为,人口半城 镇 化 在 短 期 可 以 抑 制 城 乡 收 入 差 距,但 在 长期则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13]。此外,城镇化对城乡收
新型城镇化之路,就是要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实现 大中小城市、乡 镇、新 型 农 村 社 区 的 协 调 发 展 与 互 促 共
大,人均收入差距最高曾达 3.3倍以上,若考虑到社会 距的因素,也包含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丁焕峰等
保险、就业机会、福利补贴等隐性收入,则实际收入差距 只会有过 之 而 无 不 及[1]。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过 大 严 重 扭 曲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分析了城乡劳动力流动、资本投 资等不同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12] 韦朕韬等认
1 机理分析
城镇化是 一 个 复 杂 系 统,涵 盖 经 济、社 会、人 口、制 度等多方面要素。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高度依赖劳动 力、资本、土地 等 生 产 要 素 红 利 来 推 动 城 镇 外 延 式 扩 张 的特征。因此,可将其概括为一个人口和资本要素向城
J.Y.Lin等认为,政府为了追求城镇化速度而过度扶持 镇流动和聚集、土 地 由 农 村 所 有 转 变 为 城 镇 所 有 的 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发展问题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城乡发展问题涉及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差距、农村发展、城市扩张、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本文将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探讨。
一、城乡差距的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
首先是产业结构差异。
传统农业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式微,而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却在城市中快速发展,导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这使得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也是城乡差距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发展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是农民就业问题。
农民的生计主要依靠农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农业劳动力面临着就业困境。
其次是农业现代化的滞后。
传统的粗放式农业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对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三、城市扩张的挑战城市扩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面积不断扩大,新建的城市区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不仅增加了土地资源的压力,还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城市扩张还导致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使城市的交通、住房、公共服务等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
四、资源利用的问题城乡发展问题还涉及到资源利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农村和周边地区的资源进行大量引进。
这导致了资源的集中利用和外流,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城市也面临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城乡资源的良性循环是城乡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经济学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上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实现共同富裕、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其中以“贫富分化日益突出”最为严峻。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连续多年超过0.4的警戒位,财富分配也越来越向少数人倾斜。
国家统计局指出,就城乡差距看,2003年以来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持续保持在3.2倍左右[1]。
城乡收入差距要是长期处在这样一个高位将使爆发社会动乱和政治动荡的潜在可能性增大。
国家为了促使社会安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拉动内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浙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
然而在经济增长、收入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十五”期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就由2000年的2.18:1扩大到2005年的2.44:1。
1978年以来,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阶段性波动特点,每一时期的表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政策的影响。
在浙江省内部各地区的城乡差异又表现为地区性,受到每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的影响。
从总体来说,浙东北的经济远比浙西北发达,收入差距远远低于浙西北。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些低收入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重视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带来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潜在危害,那么“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平安浙江”、“和谐浙江”将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意义重大。
当然,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若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对全国来说也是相当有参考意义的。
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近年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依然热情不减,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本文写作提供素材。
本人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同时,结合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加上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对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据统计,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比农村居民高出约三倍。
这种明显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影响到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也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深入探究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究其形成机制;
2.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职业因素、教育因素、地理因素等方面的因素;
3.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各个方面因素是否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重要的影响,寻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4.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等。
其中,实证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城乡居民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结果包括:
1.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机制的探究和解析;
2.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的提炼和分析;
3.针对城乡收入差距所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总之,本研究将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究,为政府和学者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以促进城乡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调查研究——以杭州千岛湖地区城乡为例

大的直接后 果 就是导 致社会 冲 突和对抗 的发生 。所 以 ,缩小 城乡 收入差距 对稳定 社会 安全 具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的协 调发展 .
目前 农村 虽然 已经 包含 了多种 产业 ,但种植农
( )缩 小城 乡收入 差 距有 利 于 国 民经济 经 济 二 国 民经 济保持稳 定增 长 ,就必须 缓解生 产供 给
续快 速 发展 ,综 合 国力显 著 增强 ,人 民生活 水 平不
缩 小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是 社 会 主 义 国家 的根 本 要 求 。社 会 主 义 的本 质 要 求 我们 逐 步 消 除 两极 分 化 , 最 终实 现共 同富裕 。城 乡贫 富差 距导 致城 乡经 济 收
入 两极 分化 。城 市居 民人 数不 多 ,但 占有 大量 生产
产 和收入 差距 越来 越 大 的 同时 ,城乡之 间形 成 深刻
断提高 ,由于我 国人 口多、底子薄 ,自然条件差异 大 ,发 展很 不平 衡 ;同时 ,由于改革 开 放 的不 断深
入 ,经 济结 构 、经济 利益 、收入 分 配机 制 的不 断调 整 ,收 入差距 也 在不 断拉 大 ,特 别是 城 乡收 入差 距
【 键 词 】 乡收入 差距 ; 会稳定 ;提 高农 民收入 ;财政 支持 关 城 社 【 者简 介 】 作 潘卫星、徐火 ,浙江财经学院硕 士研 究生 ;项兴娟 ,浙江财经学院 东方学院。 亘
随着 经 济 的快速 增 长 ,我 国 的贫 富 差距 也在 不 断扩 大 。据 亚洲 开发 银行 估 算 ,当前 我 国的基尼 系 数 已达 No4 ,超 过 国 际公认 的警 戒 线 。贫 富 差 距 . 7 问题 已经 变得 越来 越严 峻 ,并 对 我 国社会 主义 建 设 产生不 利 影 响 。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 过 大 的矛盾 尤 为 突 出。城 乡居 民收入差 距 对整 体居 民收人 差距 的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也逐渐引发人们关注。
2014年浙江省城乡收入比是2.11,虽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是与其他东部沿海的省市相比,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而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到的各项公共服务、保障制度等,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会更大。
因此,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为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浙江;城镇化;城乡收入;对策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New Urbanization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Zhejiang Province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In 2014, the urban-rural income ratio of Zhejiang Province was 2.11, although it wa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However,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relatively large compared with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If the urban residents Services, security system, then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be greater.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tegrates 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promot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income; countermeasures1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在快速提升,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己经提升到2015年的56.1%,己经迈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地改善。
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使我国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合理,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市群体系,令城市群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撑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我国在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2016年国务院正抓紧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方案,将重点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镇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体制机制创新保障。
但是,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我国社会发展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已经成为收入差距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收入差距涉及分配的公平问题,如果分配不公现象一直发展下去,就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己经逐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
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思路及方法在论文分析过程中,将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查阅与选题相关的文献,通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并对浙江省相关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处理,对浙江省自1978年以来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演进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2) 规范分析法:本文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浙江省的现状,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个因素进行理论上的描述分析,并通过理论的描述构建理论模型和理论假设。
(3) 实证分析方法:通过使用计量的OLS回归分析方法,从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
1.3研究的创新之处我国在十八大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大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比较高,但是浙江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也逐渐引发人们关注。
2014年浙江省城乡收入比是2.11,虽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是与其他东部沿海的省市相比,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
根据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图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 1.6。
因此,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创新性的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一些建议。
1.4国内外的研究收入水平的不平等不仅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现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更是一直居高不下。
党的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被政府视为解决三农问题与城乡二元对立问题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成为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城镇化能否缩小城乡差距,理论界虽然对此有了相当多的研究,但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结论。
如果城乡收入差距会随城镇化进程或经济的发展自动得到解决,我们则不用过分担忧,反之,就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自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后,拉尼斯和费景汉相继对其进行了补充和扩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城镇化理论:刘—拉—费模型。
该模型系统阐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从传统农业部门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城乡收入逐渐趋于平等,二元经济最终转化为一元经济的基本原理。
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但也有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批判,如徐祥临认为“刘易斯拐点”是个伪概念,正是在刘易斯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才导致了严重的城乡差距;雷海章(1994)也提出“刘易斯陷阱”的概念,认为刘易斯理论忽视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劳动力的盲目转移会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从而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
1955年,库兹涅茨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认为收入差距会随经济的发展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趋势。
另有部分国外学者从金融、信贷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认为政府的城市化偏向政策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针对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国内也有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陆铭、陈钊(2004),曹裕、陈晓红等(2010)分别采用1987-2001年、1987-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得出了城市化有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结论;而程开明、李金昌(2007)利用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进行计量研究的结果发现,城市化与城市偏向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王子敏(2011)利用空间面板模型,认为除了本地区的城市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外,其他省份的城市化进程也会对本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间接影响;刘田(2013)分别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模式;周少甫(2010)等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得出城镇化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存在0.27与0.456两个门槛值,只有当城镇化水平高于0.456 时,城镇化才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李尚甫(2012)等的研究表明,如果以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同向的,如果以中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是反向的;丁志国(2011)等利用2000-2009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其结果取决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同政策路径选择。
1.5 相关文献综述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一是刘易斯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化对城乡差距具有缩小作用。
潘文轩、曹裕、贺建清等得出城镇化在短期和长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是城镇化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谢云得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三是城镇化短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长期缩小直至消除差距。
吴先华发现城镇化长期通过影响市民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短期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关系。
四是符想花研究表明:时间数据,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正相关,横截面数据,各地区差距与城镇化负相关。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Lewis于1955 年提出了两部门剩余劳动模型,认为收入差距现象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逐渐上升(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其后,经历短暂的稳定,在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剩余劳动力短缺)收入差距继而下降;20 世纪70年代Robinson 根据Lewis 二元经济结构利用严格数学推导说明倒“U”型曲线是经济发展准则;Gustafsson 等利用样板数据对中国农村间的收入差距进行了评估,将数据分为中、东、西部进行比较来评估收入差距,表明农村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在未来有望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