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也逐渐呈现出加剧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农村居民年平均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而且这种差距还在逐年加大。

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不仅会导致农村贫困人口增多,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因此,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现象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且几乎不具备弹性。

当前,许多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流转、劳务收入以及政府的财政补贴等。

而且,这些收入还极度依赖于政策的支持和农产品的市场环境。

在现阶段,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依然有超过百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城市居民收入高相比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较高,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增长。

城市居民可以通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及参加社会保险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收益。

此外,城市居民还可以借助市场的机制,通过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3.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水平由于城市居民收入高,所以他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也会比农村居民高。

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和食品等消费项目,而农村居民则只能享受到有限的消费服务。

这不仅会让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和健康水平受到限制,同时也会加大城乡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

二、城乡收入差距加剧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从而造成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应过剩,导致城市居民的薪酬水平逐年上升。

而此时,农村居民虽然进入城市,但是就业机会不多,且只能从事比较低收入的工作。

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居民的收入依然很低。

2.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性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性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许多农村孩子无法获得好的教育机会,这会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较难获取一流的技能和知识,也很难获得城市里更高的薪酬。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

这种差距的存在不仅是社会不公平的表现,也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不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和技能差异、就业机会不均等和农村土地制度。

首先,城乡发展不平衡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城市的工商业发展较快,经济增长率高,企业和产业链集聚,导致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较高。

而农村的经济主要依靠农田耕种和传统农业,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教育和技能差异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才流动性强,因此城市居民更容易获得高级教育和技能培训,从而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工作。

而农村居民普遍缺乏高质量教育资源和技能培训机会,只能从事农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另外,就业机会不均等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比农村更加多元化和先进,城市居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提升空间,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而农村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民缺乏改变工作岗位和提升收入的机会。

为了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其次,要推进教育公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同时,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外,要加强农村就业机会的创造。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特色产业、引进外部投资等方式,提高农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最后,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政府可以探索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土地流转和经营权益保障,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总之,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统计,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44元,而农村居民则为16,02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2.74倍。

对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1.体制机制问题导致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体制和制度的问题,例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等。

现实中,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是最为明显的。

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城市里的人拥有更好的社会福利和更多的机会来拥有更高的收入,相对而言农村居民享受的社会福利就少了很多,同时由于土地制度的不健全,农村居民的土地资产无法实现市场化流转,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土地收益从而被限制。

2.教育、技能水平问题导致城乡差距教育和技能水平是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与城市定义年龄段的群体相比,在农村,学校往往没有城市里的先进资源。

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类设备、师资、教材都占据不利地位,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教育条件不足。

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居民需要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进入教育,农村居民在这方面面临的挑战会更大。

3.经济发展不均导致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是否均衡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和企业日渐成熟,城镇居民的收入逐渐稳定增加,而与之对应的农村居民能够获得的收入增幅有限,甚至在某些地区呈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比较集中,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草绿、民工等基层人员的收入增幅要比高端人士低得多,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解决对策1.改革户籍和土地制度,缩小城乡差距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核心机制因素,必须堪当地推进改革。

对于户籍制度,应该逐渐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松绑人口迁入城市的限制,以方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就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应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应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应对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近年来,这种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个热点议题,也引发了各界的不少关注。

那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下面,本文将尝试从不同方面展开分析。

原因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是中国经济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不平衡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首要原因。

相较于农村,城市具有更为发达的经济、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并且配备了更高端的人才,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落户。

因此,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城市相对于农村更具优势。

对比于城市居民,农民则因为土地限制、缺乏技能和教育、就业机会少等原因,很难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当的收入。

原因二:教育水平的不同除了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平衡以外,教育水平差异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教育对于经济收入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居民所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尤其是高端教育。

农村孩子很少能够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更不用说接受高等教育了。

然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极大地影响了城乡居民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和薪资水平。

城市居民因为拥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他们能够更快地获得先进技能,提高专业能力,进而获取相对较高的收入和职业职位。

原因三:城乡户籍制度的不平衡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中,城乡户籍制度的不平衡也居于重要位置。

就业机会被包括在户口限制当中,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学历和能力有多好并不是取得某个工作的唯一标准。

这种制度让即使是最努力的人,也因为他们的出生,被限制在某些职业的边缘。

此外,户籍制度也对公共资源的分配产生了影响。

由于户籍之间的“二元性”,农民的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也比城市居民少得多。

例如,农民在城市看病、上学、购买商品等方面都要比城市居民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应对方案一: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是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途径。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城乡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别。

近年来,我国城乡分化加剧,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一、现状分析(一)差距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6倍。

这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结构性问题突出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数村庄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同时农业收入的增速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不断发展,虽然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有限,但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大幅增长,导致城市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也与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有关。

城市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而农村这些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甚至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这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更为拮据。

二、对策提出(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失衡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实扶贫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市场化,使得农民可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实现增收。

(二)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增强就业能力。

(三)完善税收制度对高收入者适当加大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减少个人所得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营销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实施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减轻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之间的壁垒应该逐渐消除,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不同居民之间平等的工作、生活和福利。

政府加大城乡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公共交通等联络工程建设,以确保工作和生活的联络。

三、结论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024年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总结

2024年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总结

____年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力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然而,____年的数据显示,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差距还在扩大。

一、收入差距的背景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多重原因。

首先,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其次,城乡居民的教育和技能水平差异较大。

尽管近年来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还有很大的差距。

再次,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也存在差异。

由于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城市居民的收入相对较高。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根据____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据统计,____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万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了1.5倍以上。

这一数据显示出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依然严重。

三、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1. 城市工资水平高于农村工资水平。

由于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工资水平受限于农业生产和传统产业,因此存在明显的收入差距。

2. 城乡福利待遇差距较大。

城市地区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和退休金等福利待遇较好,而农村地区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3. 城乡居民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差异较大。

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是决定个体就业和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四、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和谐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 加剧社会不公平现象。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不仅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还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研究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一现象备受社会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分析其背后的经济、社会等因素。

一、经济结构转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转型,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进一步加大。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减少,而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高技能人才在这些新兴产业中有更多的机会获得高收入,而低技能人才则受到了较大冲击。

因此,经济结构转型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教育是提升个人技能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好,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这导致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在教育背景和技能水平上存在差距,进而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三、就业机会不平等在就业市场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就业机会不平等情况普遍存在。

大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更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高端产业,而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

这导致了人员流动的集中现象,同时也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四、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异较大,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全面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维护,因而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五、工资谈判机构不完善工资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资谈判机构的不完善导致了工资水平的不公平。

在目前的工资谈判机制中,企业对于员工工资的决定权较大,往往以市场供需为依据,而劳动者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这使得企业高层和技术精英的工资水平较高,而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因而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主要受到经济结构转型、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就业机会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完善以及工资谈判机构不完善等多种原因的影响。

年终总结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分析

年终总结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分析

年终总结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分析年终总结——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年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困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

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了2.8万元。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1.教育差距城乡居民教育程度差异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工资水平。

2.行业结构差异城乡地区的行业结构差异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达城市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收入行业相对较多,而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收入较低。

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经常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报酬的重体力劳动,这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享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也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

城市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福利政策,而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保障相对较少,一旦遇到生病、意外等情况,容易面临贫困风险。

三、贫困状况分析除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外,贫困问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贫困人口仍有约5000万,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困问题的对策如下:1.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1班学号200941450151姓名郑兰信指导老师张新华目录摘要. (3)前言 (4)第一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5)1.1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差距扩大 (5)1.2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呈不断扩大趋势 (6)1.3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明显 (7)1.4 城乡居民金融性资产差距严重 (9)第二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原因 (11)2.1经济结构体制当面原因 (11)2.2 制度方面的原因 (12)2.3 政策方面的原因 (13)第三章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15)3.1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推动劳动就业创新 (15)3.2 加快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 (16)3.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7)3.4加强农村财税体制与税收制度改革 (17)3.5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素质 (17)结论 (19)参考文献 (20)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就是,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不断拉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乡贫富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正确认识并对待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十分有必要的。

所以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城乡民收入差距现状着手,将城乡居民收入进行对比,找出照成这种现状的成因,以及给出着实可行的建议,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的共同发展,以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统筹城乡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对策原因前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

我国的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随之而来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增长。

但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已经出现了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其中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尤为突出,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关心的问题了。

众所周知,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进步,但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会带来一系列的贫困,矛盾,冲突的社会问题,这也是人们所关心的基本问题,这不但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不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我国现阶段真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将能有效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注意公平公正,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发展。

所以基于这种背景下,本文将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着手,分析其成因,给出合理建议,为我国改革发展出谋划策,我认为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本章节将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1.1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差距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相关统计数据而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乡投入比接近为1.5,但我国1995年这一比例为2,2001年为2.9,2009年为3.33,这种收入差距不仅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也成为很重要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差距在扩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都有所提高,但城乡居民整体的收入任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见表一通过上表可知,1978—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净增5815元,平均每年净增182元。

同时城镇居民在1978年到2010年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净增值为17167元,平均每年净增536元。

城镇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净增值是农村的2.95倍。

由此可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整体较大,而且这种现象还在持续增加。

由于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差距扩大,直接导致其他一连串的差距扩大。

1.2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呈不断扩大趋势1978年以来,通过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后,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国民经济也发展的很快。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4年为136875.9亿元,而2011年为472115亿元,增长了130倍。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差距不仅很大,而且还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根据表一的数据可知,1978—— 2010年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增长率仅仅达到12.58%,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3.40%。

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但城市居民明显比农村居民增速快,而且这种差距正在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90年代。

见表二表二 1997年-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对比表来源:中国统计局网站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获得由上面表二可以看出,从1997年到2002年期间,我国的城镇居民年收入增长率从每年6.46%增长到每年12.29%,保持着每年8.05%的增长率,而农村居民每年增长率才为4.29%,几乎只有城镇居民的一半。

而2002年到2010年期间,因为国家政策开始关心农村收入的问题,这一差距得到缩小,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为12.05%,而农村则为11.56%,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任然高于农的. 由图一1997年-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变化态势可以看出1997—2010年之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虽然2002年之后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从整体来看,农村收入增长率明显低于城镇收入增长率。

图一1997年-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变化态势1.3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明显收入决定消费,消费与收入是函数关系。

而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与对未来的预期而进行消费安排,而消费结构能反映出消费水平,所以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距就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

众所周知恩格尔系数能反映了一个家庭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

它能明确地评价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由表3 1978—2010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人均消费支出对比表和图2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这就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城镇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达到了21.8%,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达到了26.6%,但城乡之间仍保持着一定的差距,城乡之间仍保持着10%的差距。

根据联合国定义,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绝对贫困型,50~60%为温饱型,40~50%为小康型,30~40%为富裕型,30%以下为极富裕型。

从图2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小康型,而农村居民21世纪初期才刚刚达到小康型,所以说中国农村的消费水平至少落后城市10年,这种差距是很明显的。

换个角度,从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来看,农村居民2010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4382元,而城市居民2010年人均消费支出的则达到了13471元,两者之间差距甚大,两者比例高达3.07倍。

而这个比例从1978年到2010年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达到了2.89倍之多,这说明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很大。

所以城乡居民不仅消费结构差距大而且消费水平差距大,由此可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表3:1978—2010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人均消费支出对比表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年份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消费支出比1980 56.9 61.8 412 162 2.54 1982 58.6 60.8 471 220 2.14 1984 58.0 59.2 559 274 2.041986 52.4 56.4 799 357 2.24 1988 51.4 54.0 1104 477 2.32 1990 54.2 58.8 1279 485 2.19 1992 53.0 57.6 1672 659 2.54 1994 50.0 58.9 2851 1017 2.80 1996 48.8 56.3 3919 1572 2.49 1998 44.7 53.4 4332 1590 2.72 2000 39.4 49.1 4998 1670 2.99 2002 37.7 46.7 6030 1834 3.29 2004 37.7 47.2 7182 2185 3.29 2006 35.8 43.0 8697 2829 3.07 2008 37.9 43.7 11243 3660 3.07 2010 35.7 41.1 13471 4382 3.07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图2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来源根据表三相关数据计算得来1.4 城乡居民金融性资产差距严重金融资产是指机构单位和个人拥有的以金融工具形式而存在的各种资产和负债,包括储蓄存款、手持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它不仅能从侧面反映出来个人或者家庭的收入状况,而且还能衡量个人或者家庭的财富。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城乡居民金融性资产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城乡居民金融性资产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居民金融性资产远远大于农村居民的金融性资产,城乡居民财产占有量差别也不断扩大。

根据下表可知,城镇居民的存款余额一直高于农村的,2009年城镇居民存款余额为2114941亿元,而农村的则为49277.6亿元,城镇是农村的4.29倍,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存款余额达到了农村的4.92倍。

而从1982年到1998年之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存款余额的比例一直都是上升的趋势,由1982年的7.31倍上升的1998年的9.35倍,而1996年之后,由于政策原因,城乡居民人均存款余额比略有下降,2009年达到4.92倍,但仍然悬殊很大,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状态。

而城市居民除了拥有大量的储蓄存款和现金以外的金融资产以外,还拥有了不断增多的保险、证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资产,而且拥有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约占总金融资产的30%-40%左右,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他们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资产。

由此可见,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金融性资产差距很大,而且还在不断加大。

第二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原因如果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那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的很大的增长,但我们在第一章已经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这种差距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不利作用。

所以,我们只有先研究并分析照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正确对待这种原因,才能从中找出解决方法。

因此,这章节我们将重点分析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